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时间: 2009-05-15 11:22:49 | [<<] [>>]

中国铝土矿资源开发利用综述

曲献通

一、铝土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铝土矿的工业用途

铝土矿(Bauxite)一词为贝尔蒂埃(Berthier,1821年)首先采用,原指法国阿尔卑斯山之莱.保尔斯(Les baux)附近的富含氧化铝的沉积物,后被广泛应用,指富铝低硅低碱和碱土金属元素的风化产物。现在铝土矿这一名称是指“铝、铁、钛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矿物超过50%,并且铝矿物比铁、钛矿物总量要丰富得多的残积或沉积而成的矿层。因此,关于什么是铝土矿的问题必须在矿物组成定量测定的基础上才能解决。作为铝矿石的铝土矿其定义是不确切的,因为矿石品级和非矿石品级的铝土矿之间界限是不断变化的,这主要取决于冶炼

技术的发展和需求。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当Al

2O

3

含量大于40%,铝硅比

值大于2.1时,称为铝土矿。

铝土矿是生产铝时最重要的矿石来源,氧化铝的含量和铝硅比值,是评价铝土矿质量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后者,铝硅比值不同,其提取氧化铝的方法也就不同。除此之外,它在制取高能磨料、高铝水泥、耐火材料、水泥、陶瓷材料、化工和医药等方面也有广泛的用途。

2、铝土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铝在20℃条件下密度为2.7g/m3,熔点660.37℃,沸点2467℃,并具有良好的传热性、延展性、导电性、反光性,现代工业的任何部门都需要铝,铝的使用量已超过了除铁以外的任何其他金属。

铝土矿发展至今180余年来,特别是著名化学家K.J拜耳于 1887年成功地用NaOH从铝土矿中提取氧化铝,及次年由霍尔-埃鲁发现氧化铝-冰晶石熔盐电解法生产金属铝后,铝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促使工业广泛采用以铝代铜,全世界1950年原铝产量仅150.7万吨,2002年原铝产量已达2400万吨。

二、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1、世界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世界铝土矿资源极其丰富,遍及五大洲40多个国家,目前已探明储量230亿吨(图1),

据美国矿业局估计,世界铝土矿资源总量约为550-750亿吨(图2)。

铝土矿的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56亿吨)、

几内亚(56亿吨)、巴西(28亿吨)、牙买加(20亿吨)、

印度(10亿吨)、圭亚那(7亿吨)等几个国家,储量占

总储量的76.8%。铝土矿的资源总量主要分布在非洲

160-200亿吨,大洋洲70-100亿吨,南美洲190-250

亿吨,亚洲80-130亿吨,加勒比海地区20-30亿吨,

欧洲30-40亿吨。图1世界铝土矿已探明储量分布图

按铝土矿的类型来看,世界铝土矿大多数是规模

巨大的红土型铝土矿床,约占总储量的86%,岩溶型

铝土矿约占总储量的13%,沉积型(齐赫文型)铝土

矿床仅占1%。

2、我国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我国铝土矿资源丰富,遍及19个省(自治区),

据1996年底全国铝土矿资源平衡表统计,除台湾省外,

全国18个省(自治区)广泛分布着307个矿区,图2世界铝土矿资源总量分布图

保有地质储量23.1亿吨,居世界第四位,比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法国4个国家的铝土矿资源的总和还多,我国预计资源总量可达40亿吨以上。

我国铝土矿的储量分布相对集中,首先从大行政区看,

我国89%的铝土矿区和97%的储量,集中依次分布在华北、

中南及西南三大行政区。其次从各省(自治区)看,

我国84%的铝土矿区和97%的储量集中依次分布在山

西、贵州、河南、广西、山东、四川、云南7省

(自治区)。再次从全国地理位置来看,主要集中

在中部,占73.93%,而东部和西部只占26.07%,

其中西部22.47%,东部3.6%,。另外按铝土矿的成矿期

看,我国铝土矿成矿期从古生代泥盆纪一直延续到第四纪,

其中最重要的成矿期为石炭纪、二叠纪,约占全国总储量的

80.04%,第四纪约占16.85% (图3)。图3我国铝土矿成矿时代分布图

3、河南铝土矿资源概况及分布

河南省铝土矿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之间的倒三角地带(包括三门峡、陕县、渑池、义马、偃师、巩义、荥阳、郑州、登封、新密、新郑、禹州、郏县、宝丰、鲁山、汝州、伊川、宜阳、济源、沁阳、焦作、博爱),遍及26个县市,含铝岩系面积约20000Km2。全区铝(粘)土矿床(点)120个,已列入储量平衡表的铝土矿床38处,累计探明资源量4亿吨,预测远景储量(包括已查明未上表量)4亿吨,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位。探明工业储量2.3亿吨,居全国首位。

河南铝土矿现今的空间分布除受成矿条件制约外,还取决于成矿后的构造变

形和地形切割。含矿层分布主要受渑池向斜、岱眉寨背斜、颖阳-新密复向斜、禹州向斜、汝州-邓县复向斜等褶皱构造的控制。从探明的矿床规模看,其中大型矿床7个,中型矿床8个,小型矿床13个,大中型矿床主要分布在三门峡-新安、龙门-巩义和登封-禹州三个矿带。储量占探明储量的94%,矿床数占矿床总数的81.7%。

三、我国铝土矿的勘查和研究

1、我国铝土矿的勘查

据有关资料记载,由于旧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我国铝土矿发现较晚,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人在掠夺山东淄川煤矿时才发现了铝土矿,后来日本人对淄川铝土矿进行掠夺开采,当时有用淄博矿在高丽设厂炼铝之说。继后,193 9-1942年,陆续发展了辽南(抚顺、大连)铝土矿、川南(江北、南川)、滇中(昆明、呈贡、安宁、宜良)铝土矿、黔中(修文、清镇)铝土矿以及闽粤沿海(漳浦)地区铝土矿。这些铝土矿的发现,都是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和爱国志士艰苦奋斗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铝土矿地质勘查走向了一个飞跃发展的新阶段。首先对淄博铝土矿进行了勘探,着手建设我国第一个铝工业基地,1954年建成山东铝厂。1950年北京地质学院冯景兰和张伯声教授在河南小关发现铝土矿,为我国在华北地区寻找铝土矿开辟了新局面。此后,又相继在河南洛阳、许昌、开封、新乡等地也勘探了为数众多的铝土矿床,提交了巨大的铝土矿储量,并于上世纪60年代(1965年)建成我国最大的郑州铝工业基地。上世纪90年代(1993年)建成中州铝厂。上世纪60年代,黔中铝土矿也开始勘探,并于上世纪70年代(1978年)建成贵州铝厂。

1958年山西地质工作者在孝义、阳泉等地区也普遍发现有铝土矿存在。北京地质学院实习队在广西白色地区发现了铝硅比很高的平果铝土矿。经过后来的勘探工作,山西铝土矿说明华北地区铝土矿层稳定,分布广泛,成矿环境和过程基本一致;广西平果铝土矿的发现,揭开了在二叠纪层位寻找铝土矿的局面。另一方面,第三纪—第四纪堆积型铝土矿的发现在铝土矿类型上有了新的突破。

另外,在1959年,海南地质队发现了文昌-琼山-琼海玄武岩风化类型三水铝石矿床,新疆地质队在南天山塔里木西北缘发现地槽型的硬水铝石矿床。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中,我国铝土矿勘查工作进入飞跃发展的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307个铝土矿床的普查和勘探,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交了巨大的

铝土矿资源,全国探明储量在世界铝土矿资源中占有较重要地位。

2、我国铝土矿的研究

我国铝土矿研究最早并获得成果的,当属我国老一辈著名地质学家王竹泉和谢家荣两位教授。1928年,王竹泉教授对山东淄博铝土矿进行了研究,于1932年发表了《山东淄川铝土矿研究》,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布规律等地质特点。上世纪30年代谢家荣教授对淄博和滇黔等地铝土矿进行了镜下研究,指出了铝土矿床中铝矿物以硬水铝石为主,并有一水软铝石;硅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钛矿物以锐钛矿为主,并有微量的金红石、锆英石等。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现在进行铝土矿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放50多年来,不仅铝土矿储量有明显增长,而且成矿理论和成矿规律等研究领域也获得累累硕果。上世纪50年代初,章元龙教授提出了“某些三水铝矿石可能是以高岭石一面脱硅、一面水合变过来的”这个观点,无疑是铝土矿成矿理论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1963年黄汲清教授在全国地层会议上宣读有关我国铝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的报告,蒋溶“中国铝土矿的层位、成因、分布规律、找矿方向”论文把我国铝土矿床分为滨海、浅海型、湖沼型、风化壳型三大类。另外在对铝土矿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的研究也有重大突破。迄今为止,在我国铝土矿床中发现了396种矿物,自然界存在的5种铝的氢氧化物——三水铝石、拜耳石、诺尔石、一水软铝石、硬水铝石和一种铝的氧化物——刚玉均在铝土矿床中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X衍射”、电子探针、红外、光谱等仪器获得应用,使我国在矿物方面研究已日趋接近国际水平。

四、我国铝土矿床的赋存特征

1、矿床类型及成矿时代

我国307个铝土矿床中,沉积型矿床占矿床总数的94%,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6%;堆积型矿床占矿床总数的5%,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3%;红土型矿床占矿床总数和全国总储量均在1%左右。

关于铝土矿成因及时代是个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有待今后逐步研讨研究形成共识。但一般认为,沉积型铝土矿床,实际是古风化壳成矿陆相沉积之矿床,在我国主要是以碳酸盐岩为母岩的古岩溶型沉积矿床,其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7 6%;其次是以硅酸盐为母岩的古风化壳成矿沉积矿床,其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0%左右。至于堆积型铝土矿床,则是古风化壳(以古岩溶为主)沉积矿床之部分矿体,经后期破坏残坡积于原矿体附近次生堆积之矿床,其成矿时代应与矿石

的原生矿体一致。而红土型矿床,则是新生代风化壳的产物。

我国铝土矿的矿床类型和时代,在大地构造单元的分布有明显规律性:古岩溶型沉积矿床,基本分布在华北准地台,其成矿时代,华北准地台以晋、豫为中心的石炭纪铝土矿,向东(辽、鲁)、向南(从鄂、陕南)逐渐变为石炭-二叠纪、二叠纪铝土矿;扬子准地台则以黔中为中心的石炭纪铝土矿,向北(黔北、川东南),向西(川南、滇中),向黔东逐渐变为石炭-二叠纪、二叠纪铝土矿;古生代成矿新生代次生堆积之矿床,则分布在华南褶皱系与扬子准地台西南部邻界两侧的黔东、黔北、桂西、滇东一带;新生代红土风化壳型矿床,则分布在北纬25°以南,东南沿海褶皱系的闽、粤、琼、台、及华南褶皱南端桂东南一带。

2、矿体赋存条件

我国古岩溶沉积型铝土矿床,绝大多数赋存于古生代石炭系及二叠系底部地层中,个别赋存于中生代三叠系地层中,其底板为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等碳酸盐岩,矿体形态完全受古风化面形态控制,矿体一般呈似层状、扁豆状、透镜状及漏斗状,如河南张窑院矿区,山西西河底矿区。

堆积型铝土矿床,是我国独特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一般位于原生沉积矿邻近的岩溶洼地及坡地上,其底板多为石炭-二叠系石灰岩或白云质灰岩地层,个别为上泥盆统及下三叠统石灰岩地层。其含矿层位于第四纪下更新统的红土层中,矿体形态较复杂,在平面上呈长条状、带状、环带状及不规则状;在剖面上呈缓倾斜的似层状,扁豆状和透镜状。矿体厚度变化受底板岩溶基底地形控制,起伏较大,如广西那豆堆积矿床。

新生代红土风化壳型铝土矿床,系玄武岩风化壳残积或坡积的产物,与其下伏基岩常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赋存于第四纪玄武岩风化壳的红土层中,矿石为块砾状,或风化球状,矿体分布于剥蚀残丘顶脊部或山麓、坡地低洼处,矿体形态复杂受地形控制,呈复蝶状,或不规则状。矿体连续性差,常有数十或数百个矿体组成矿区。

堆积型矿床于红土型矿床从赋存条件看有很多像似之处,但其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古老原生沉积铝土矿体,其矿石砾块仍是一水硬铝石铝土矿;而红土型铝土矿床红土风化壳中的矿石团块,经物理化学风化作用后,已变成三水铝石铝土矿。

综合考虑我国各类型矿床的赋存条件,经粗略统计,全国露采储量占总储量的40%左右,坑采储量占总储量的60%左右。

五、我国铝土矿矿石特点

1、矿石工业类型

我国铝土矿矿石类型,以一水硬铝石为主,沉积型铝土矿和堆积型铝土矿均属此类型矿石,合计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9%;其次尚有三水铝石型铝土矿,仅于广东、海南、福建及台湾等几省有分布,合计储量(除台湾外)仅占全国总储量的1%。

2、矿石矿物组成

一水硬铝石沉积型铝土矿石的矿物组成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一般在40-95%之间;其次为高岭石,一般占10-40%左右;还有水云母、蒙脱石等,有的矿区含硅矿物为伊利石或叶腊石、绿泥石等;另外还有少量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菱铁矿、针铁矿、锐钛矿及微量的金红石、电气石、锆石等。

一水硬铝石堆积型铝土矿石的矿物组分,虽仍以一水硬铝石为主,但次要矿物组分中普遍存在次生的三水铝石(0-5%)和一水软铝石以及少量石英或燧石和微量独居石、铌钽铁矿等。

我国三水铝石型铝土矿石矿物组分,以三水铝石为主,一般占30-95%;其次为少量一水硬铝石、高岭石、褐铁矿、赤铁矿、钛赤铁矿、石英、蛋白石或燧石、锆石、刚与等。

3、矿石主要化学成分

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平均品位Al

2O

3

61.97%,SiO

2

10.37%,Fe

2

3

7.73%,A/S5.9

8。其中原始沉积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区平均品位Al

2O

3

63.09%,SiO

2

11.08%,Fe

2

3

5.54%,A/S 5.69,其化学成分除铁含量变化较大以外,一般比较稳定,具有

高铝、高硅和中等铝硅比的特点。次生堆积的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区平均品位Al

2

O 354.97%,SiO

2

5.96%,Fe

2

3

20.47%,A/S 9.22,其原矿经水洗后,化学成分一般

具有中铝、低硅、低硫、高铁、高铝硅比的特点。

我国三水铝石红土型铝土矿平均品位:Al

2O

3

44.47%,SiO

2

8.09%,Fe

2

3

20.47%,

A/S 5.50。属于低铝、中硅、高铁、中等铝硅比矿石。

纵观全国各类型铝土矿,总体品位属于中等。我国铝土矿铝硅比多分布于4 -10之间,约占全国总储量的85.61%,而两头的比较少。A/S< 7的铝土矿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二,A/S>7的铝土矿仅占三分之一。分布比例最大的是4-6间,其储量约占总储量的一半。

全国铝土矿铝硅比值分配统计表

A/S <4 4-6 6-7 7-9 9-1

>10 合计

矿区个数75 145 26 26 8 7 3

7

储量比例7.4

2

48.

59

10.

94

14.

43

11.

65

6.9

7

1

六、河南铝土矿矿床综合特征

1、铝土矿含矿系特征

河南铝土矿床分布于华北地台南缘,铝土矿的成矿条件良好,矿床类型简单,为沉积型一水硬铝石型矿床。铝土矿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中部,在以往文献中俗称“G”层铝土矿,此名出自本溪。1934年日本地质学者板本俊雄把我国位于本溪以西的烟台矿区的铝土矿和耐火粘土矿,自上而下划分为A、B、C、D、E、F、G等七层,A层位于二叠纪下统下石盒子组紫色和黄绿色石英砂岩顶部,B层位于下石盒子组中上部黄绿色、紫色薄层粉砂岩中,D层位于石炭系太原组底部灰白色中厚层中细粒石英砂岩之上,G层位于本溪组下部。其中A层、G层为铝土矿或硬质粘土矿,其余为铝土页岩或粘土质页岩。河南“G”层铝土矿,从产出位置和上下岩层组合来看,可以与辽宁、山西、山东等省的“G”层铝土矿相对比,但其化石组合在不同地区又有较大差异。

2、铝土矿层的垂向变化

据有关铝土矿床的勘探资料统计分析,河南铝土矿岩系在剖面上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各铝土矿区最具普遍性的结构类型为:含矿岩系底部是以铁、铝、硅成分为主,由褐铁矿、菱铁矿、赤铁矿等组成的铁质粘土岩,时常夹有1-3

层褐铁矿或赤铁矿层;中部以铝、硅成分为主,由硬水铝石、高岭石等组成粘土矿和铝土矿,一般有两层粘土矿和一层铝土矿组成;上部为以硅、铝成分为主,有高岭石、石英组成的粘土质页岩和砂页岩,部分矿区夹有煤线。含矿岩系从下而上矿物成分的变化特点是水云母由多变少,硬水铝石由少变多再变少,而高岭石由次要变为主要。

3、铝土矿的形态

河南铝土矿床的矿体形态主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溶斗状。这三种主要形态的矿体,在一个铝土矿区内可以以一种类型出现,也可以以两种或三种以上类型的组合形式产出,在含矿岩系内矿体在剖面上的产出层位大体一致,但规模、厚度、品位都有明显差异。含矿岩系内的层状(似层状)矿体本身由铝土矿和粘土矿组成,矿体厚度较小,往往构成规模较大的贫矿床,矿体下部主要为铁质粘土岩夹有“山西式”铁矿,上部为粘土质页岩,常夹有煤层或煤线。含矿岩系内的透镜状矿体多为铝土矿组成,有时有粘土矿,矿体厚度中等,品位较富,多构成中-大型矿体。矿体下部为铁质粘土岩和铝质页岩,矿体上部为粘土质页岩,偶夹有煤线。含矿岩系内的溶斗状矿体,主要为铝土矿,以厚度大、品位富-特富为特征,矿体多为几十万吨,矿体下部为铁质粘土岩,底部常有砾岩,上部为粘土页岩和砂岩。以上三种矿体形态类型的高铝矿石常产于含矿剖面的中下部,普铝矿石和粘土矿主要产于上部。

七、河南铝土矿的物质组成

1、铝土矿的矿物组成

对河南省几十个矿区中铝土矿石的显微镜下鉴定和测试分析研究,现已查明铝土矿有三十多种矿物组成。主要为一水硬铝石,次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叶腊石、黄铁矿等。

(1)硬水铝石(一水硬铝石)

河南铝土矿从矿物学的角度分类,均为硬水铝石型矿石。硬水铝石在矿石中的含量,平均达70%,最高可达95%。硬水铝石的含量决定了矿石的品位,硬水铝石的粒度又决定了矿石的结构构造。所以对硬水铝石的研究至关重要。硬水铝石的特征在镜下常见4种颜色:无色、浅灰色、深灰色和黄褐色;在薄片中呈无色、浅灰色、灰色和褐色,其透明度因颜色而异,无色者透明,浅色者半透明,色深者透明度更差。

(2)高岭石

无色透明,其形态主要为胶状细鳞片状,其次为片状及蠕虫状等,一般与硬水铝石共生,组成致密状矿石。其集合体呈白色、灰白色、褐色等,次为高岭石呈脉状分布在矿石之中。高岭石与伊利石在矿石中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2、铝土矿的结构构造

(1)铝土矿的结构

碎屑结构:具有磨蚀痕迹的矿物,如锆石、金红石、电气石和硬水铝石,这

些矿物一般呈浑圆状或次圆状,外部呈毛玻璃状。属早期碎屑物经搬运而进入沉积区的。

颗粒支撑结构:主要出现在砂状矿石之中,柱状硬水铝石无规则杂乱堆积,颗粒之间直接接触,无胶结物和充填物,因此矿石结构疏松,有时被称为疏体状矿石,该结构为分选性好稳定水流标志。

海绵状结构:见于土状矿石之中,有针状、长柱状、长板状硬水铝石堆积而成,无胶结物颗粒间直接接触,矿石疏松呈土状,易碎,矿物间易解离,该结构为稳定缓流标志。

豆鲕结构:河南铝土矿中分布普遍,而且大小不均。豆鲕直径1-10mm,以大于2mm的豆鲕为主,豆鲕内部结构可分为几种,一是核部有浅色硬水铝石组成,向外颜色变深,同心层最多可达8层;二是核部由粘土矿物组成,向外为细粒矿物并形成深色外圈;三是复豆鲕;四是假豆鲕。

(2)铝土矿构造

致密块状构造:由胶体——细粒矿物组成,一般粘土矿物含量高,贫矿为主。

角砾状构造:早期形成的铝粘土岩风化不彻底,呈角砾搬入较近的新沉积区,形成角砾堆积,角砾大小不一。

薄层状构造:沿层理可见不同颜色的矿物依次排列,有的形成条带和微层理。

土状、砂状、多孔状及蜂窝状构造:这类矿石主要有硬水铝石组成,一般为高品位优质铝土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孔隙度较大。土状、砂状矿石都很疏松,多孔状和蜂窝状矿石有原生矿石经风化淋滤后,失去了部分组分,如铁质和粘土矿物,形成较多孔隙,形成富矿石。

3、铝土矿化学成分

(1)铝土矿中的常量元素

河南铝土矿中主要化学成分为Al

2O

3

、SiO

2

、Fe

2

3、

TiO

2

和烧失量,次要成分

为CaO、MgO、K

2O、Na

2

O、S、P等,铝土矿一般具有高铝、高硅、低铁的特征。

全省铝土矿平均地质品位Al

2O

3

65.02%,SiO

2

11.88%,Fe

2

3

3.38%,A/S5.47。在铝

土矿中的含量一般为60-70%,最高达82.82%。硬水铝石的化学式为AlOOH,矿

物成分按理论值Al

2O

3

为85%,H

2

O15%。铝土矿中Al

2

O

3

含量最高为82.82%,说明

矿石中的矿物几乎都是硬水铝石。

SiO

2

在铝土矿中的含量一般为5-15%,最高达22%,最低值小于0.5%。硅质主要赋存在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蒙脱石、叶腊石等矿物中。

Fe

20

3、

在铝土矿中的含量一般为2-4%,最高达29.19%,最低为0.5%。铁质

主要赋存在赤铁矿和针铁矿中。

TiO

2

在铝土矿中的含量一般为2.5-3.5%,最高达5.58%,最低1.38%。

烧失量一般为13-14%,高的可达15%,最低为10.61%,主要赋存在硬水铝石之中,其次为粘土矿物,少量分布在铁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中。

河南铝土矿化学成分表(%)

成分一般含量最高含量最低含量

Al

2O

3

60-70 82.82 40

SiO

2

5-15 22.0 0.5

Fe

20

3

2-4 29.19 < 0.5

TiO

2

2.5-

3.5 5.58 1.38

烧失量13-14 15 10.61 CaO 0.2-0.4 2.65 0.02 MgO 0.02-0.3 1.29 --- MnO 0.031 0.017

K

2

O < 1 4.65 0.05

Na

2

O 0.07-0.4 0.95 --- S 0.1-0.5 13.44 0.115

P 2O

5

0.285 0.014

(2)铝土矿中的元素相关性

Al

2O

3

与TiO

2

成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193,Al

2

O

3

与SiO

2

、Fe

2

3

、CaO、

MgO、K

2O、Na

2

O均是负相关,与SiO

2

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0.926。也就是说矿

石中Al与Si互为消长关系,Al增高时Si必然减少,而Al减少时Si一定增高。

河南铝土矿化学成分相关矩阵

Al

2O

3

SiO

2

TiO

2

Fe

2

3

MgO CaO Na

2

O

K

2

O

Al

2O

3

1.000 -0.926 0.193 -0.348 -0.052 -0.184 -0.31

9 -0.648

SiO

2

1.000 -0.289 0.040 0.046 0.125 0.307 0.660

TiO

2

1.000 -0.074 -0.139 -0.135 -0.019 -0.072

Fe

20

3

1.000 0.055 0.017 -0.004

0.067

MgO 1.000 0.313 0.01 3 -0.248

CaO 1.000 0.22 6 -0.080

Na

2

O 1.00 0 0.180

K

2

O 1.000

(3)铝土矿中元素分布特征

在统计的75个矿体中,Al

2O

3

品位在60-70%的分布最广,铝硅比值5-7的占

绝对优势。在含矿系的垂直剖面上,从下到上的Al

2O

3

变化由少变多,又变少,

既中部Al质高为铝土矿,底部和上部Al质低均为粘土矿。Ti.Zr.Ga元素基本

与Al

2O

3

的变化基本一致,SiO

2

的变化正好相反,即上下高,中间低。Fe

2

3

的含

量一般底部较高,向上减少。

在不同类型的矿石中的Al

2O

3

含量有明显的差别,砂状、土状、蜂窝状矿石

中Al

2O

3

含量较高,一般大于70%,鲕状矿石Al

2

O

3

含量为中低,约55-70%,而角

砾状、致密状的矿石品位一般较低。

不同形态的矿体中矿石其Al

2O

3

含量不同,洼斗状矿体中的矿石常为优质富

矿,透镜状矿体中突出部位(较厚)的矿石品位较高,而边部和上下部位为贫矿,层状矿体中的矿石一般品位较低,往往形成大而贫的矿体。

以上规律就大多数矿床而言,由于铝土矿形成时各矿区环境和物源不尽相同,加之成矿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矿床又经历了许多变化,因此也有特殊情况

的存在。

八、河南铝土矿质量的肉眼鉴定

矿石品位的肉眼评估对于矿石验收管理十分重要。不论是从《矿石检验工作程序》,还是《矿石采购控制程序》,都赋予了质检人员应有职责。初检卸车,不可能等化验结果出来以后卸车,卸车后对质量认不准必然会加大化验室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矿石种类繁多,目前成品矿石基本上已经粗破均化,这给验收工作带来更大困难,对质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矿石的肉眼鉴定在我们实现稳定供矿的各个工序质量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铝土矿的品位与体重的相关规律

铝土矿石品位与矿石体重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矿石中所含矿物比例的不同和表生富集作用导致矿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引起的。对于原生矿石来说,呈薄层状构造的贫矿(A/S 2.1-4)因含较多粘土矿物而体重较轻(一般为2.8左右),而随着比重较大的硬水铝石的含量增加,矿石品位提高,矿石体重由2. 8增加到3.1左右;对于A/S介于4-15这一区间的中等品位矿石,体重随品位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一般稳定在3.1左右,这是由于铝矿物、粘土矿物与铁矿物等相互影响的结果。而对于A/S大于15的特富矿石(主要是表生富集作用形成的氧化矿石),其体重随品位的提高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个别矿样的体重可低达2.5左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原生矿石在成矿后构造抬升作用下,进入地表氧化带后,在雨水、地表径流和潜水的长期机械冲刷和化学淋滤作用下,较易风化的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率先被淋失带走,导致品位的提高和矿石结构构造的相对疏松(如多孔矿石、土状矿石等),使矿石体重明显变小。

2、不同颜色铝土矿石的肉眼鉴定

铝土矿的颜色实际上是由于矿物成分造成的,而其中主要是在自然风化过程中的“铁染”。按照铁矿物的含量和氧化程度一般为白色-灰白色-浅灰色-深灰色-灰绿色-黄褐色-红褐色-褐黑色。铁的氧化程度为Fe2+ - Fe3+ - Fe4+。当然这是一般规律,另外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层矿石有粉红色的铁质条带,或铁质薄膜,要砸开矿石看其端口的新鲜面。有些矿石发黑是因为含碳高,高钙矿石颜色发白。在结构产地相同的情况下,淡白色的铝土矿一般含硅高,灰色至黑色A/S相对较高。由于铁的比重大,在自然界中,黄绿色的矿石一般位于矿层

中下部。矿石在成分上的变化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灰矿石Al

2O

3

在65-74%,

灰绿-黄褐色的矿石Al

2O

3

67-72%,高钙的矿石Al

2

O

3

偏低,小于60%,由于Al

2

O

3

SiO

2、Fe

2

3

三项基本元素相加在78-82%,高钙矿石Al

2

O

3

含量一般小于78%。这

也是肉眼鉴定铝土矿品位高低的一个很重要原则,所以铁含量高且发红的矿石一

般Al

2O

3

会偏低

3、不同结构、构造矿石的鉴别:

矿石的结构构造,不仅反映矿石的成因(如鲕状构造反映胶体成因)和矿石中矿物的形成顺序。一般讲,结构指的是微观,构造指的是宏观,在成矿过程和找矿勘探上具有重要意义。铝土矿在成岩过程以后,又接受后来的风化淋滤,在自然界进行了自然脱硅,脱铁过程,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结构构造,在矿物成分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风化程度越高,矿石质量越好。

不同的矿石结构反映出矿石不同的自然类型,要真正搞清楚哪种结构的矿石品位较好,首先要了解矿石的形成过程、风化淋滤过程以及矿石的矿物成分。铝土矿成岩过程中,受水体的震荡、胶体搬运,往往是以很小的黏土矿物为包裹。所以,豆鲕的成分主要是含硅矿物(高岭石、伊利石)组成,所以豆鲕越大、越多、越明显,品位越低;成岩经过后期风化淋滤、自然脱硅,豆鲕脱掉后变成蜂窝状、松体状或土状。所以一般来讲,对同一个矿体的矿石来说,按品位由低到高,纵向上的变化一般为豆鲕状、碎屑状、致密状、蜂窝状、松体状(土状)。另外,矿石层理发育的矿层上部或最下部,品位较低。

4、铝土矿与硬质粘土的区别

两者在颜色和结构是非常一致,而且在产出位置也呈渐变关系,没有明显的分界,有时拿一块矿石就能看到一面是相当不错的铝土矿石,而另一面就是硬质粘土,因此两者最容易混淆。其大致区别如下:

(1)硬度区别:硬质粘土硬度较小,容易敲碎并裂成不规则的片状,且具有贝壳状断口,碎块棱角锋利。

(2)光泽区别:硬质粘土表面的反光看起来相似蜡烛的表面,具有油腻光滑的感觉。

(3)吸水性:粘土遇水后变软膨胀,受力容易变形。而致密状铝土矿则不然。

(4)断口区别:贝壳状断口的矿石品位较低,粗糙状断口或阶梯状断口的矿石品位较高。

(5)比重区别:比重大的矿石品位较好,粘土矿一般比重较小。

(6)手感区别:硬质粘土一般表面比较细腻,粉末用手指捏起来之后,在两指间揉搓,感觉比较光滑。而土状铝土矿粉末搓起来感觉较涩。用手抓矿,发粘、发滑说明粘土成分大,发涩说明矿渣多。对湿润的矿石粉,用手握紧后再松开,若矿粉也散开则粘土含量少,质量较好;反之,则粘土含量高,质量较差。

5、矿石的鉴别步骤:

(1)观察单块标本:

观察外观是否光滑及吸水能力。

观察铁的氧化程度及颜色。

观察矿石结构及断口,是否有层理现象或锋利断口。

观察碎屑物含量、大小及胶结物。

(2)观察整车矿石:

观察矿石的颜色是否一致,特别是矿块与矿粉的颜色是否一致,以及比例。

观察矿石的类型是否一致,是否经过人工配矿及各种类型的比例。

特别注意矿粉的成分,考虑矿粉中的杂质造成的贫化,高硅杂质对品位的影响极大。

铝土矿开采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新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 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3矿山现状 (2)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 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4) 2.1矿山概况 (4) 2.2地质条件 (5) 2.3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16) 3.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30) 3.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设施、道路 (30) 3.2矿山开拓系统 (30) 3.3矿山运输系统 (30) 3.4矿山供电系统 (31) 3.5矿山通讯系统 (31) 3.6矿山供、排水系统 (31) 4.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及方案选择 (33) 4.1内部及外部条件论证 (33) 4.2建设项目开采方案选择论证 (33) 4.3开采工艺流程及可行性 (36) 4.4主要设备选型及可行性 (41) 4.5矿山总体布置选择及可行性 (45) 4.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7) 5.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51) 5.1组织机构 (51) 5.2劳动定员 (52) 5.3从业人员培训 (53)

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设想意见 (55) 6.1争取在较短时间完成建设项目的条件分析 (55) 6.2施工进度预测 (55) 7.环境保护 (57) 7.1矿区环境保护现状 (57) 7.2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57) 7.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方案 (57) 8.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分析 (60) 8.1经济效益初步评价 (60) 8.2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67) 9.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意见 (68) 9.1可能出现的问题 (68) 9.2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 (68) 附件:1、采矿许可证(副本); 2、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中国铝土矿资源概况特点及分布 2010-09-14 22:39:13 来源:中铝网 一、什么是铝土矿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二、中国铝土矿矿业简史 三、资源状况 截至1996年末,我国已探明铝土矿矿区310处,分布于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铝土矿保有储量达到22.73亿t,其中A+B+C级7.05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31%。 据美国矿业局《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1996年资料,全世界铝土矿储量为230亿t,储量基础为280亿t,其中铝土矿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储量基础79亿t)、几内亚(储量基础59亿t)、巴西(储量基础29亿t)、牙买加(储量基础20亿t)、印度(储量基础12亿t)、匈牙利(储量基础9亿t)。我国铝土矿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及上述国家,如以我国A+B+C级储量(工业储量)和这些国家的储量基础相比,远在它们之后。 我国铝土矿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华南褶皱系及东南沿海四个成

鲁教版选修2《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word教案1

2. 3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教学目标 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重点 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所食用过的海产品种类(既可以是动物类也可以是植物类),如海带、紫菜、鱿鱼、海蛰等,说明这些都是海洋生物资源,以此引入本节课题。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1?数量 2?类型: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 引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说出主要类型,并可谈一谈对各种海洋生物资源类型的了解。 知识窗“南极磷虾”:①分布②价值③开发利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承转:读图2-3-2,说出图中三条线之间的关系,根据其变化趋势预测开发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而得出第二目的标题 二、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 1?分布规律: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 四大渔场:太平洋西北的北海道渔场、太平洋东南的秘鲁渔场、大西洋西北的纽芬兰渔场、大西洋东北的北海渔场。我国最大的渔场是舟山渔场。(在图2-3-3图中,找出以上渔场) 2?形成条件: a?海域较浅,阳光充足,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适宜海洋生物及鱼类的生活。 b.有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或大河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盐类促进浮游生物生长;(联系四大渔场 与洋流的关系加以说明) 3?存在问题:普遍存在过度捕捞现象,导致渔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出现明显衰退。 4 ?措施:一方面要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制度,使鱼类得以休养生息;(阅读P50的 知识窗加以说明) 另一方面开发远洋渔场和深海渔业,并开发头足类和南极磷虾等新渔种。 再次,发展海水养殖,实行“耕海牧渔” 最后,还要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 完成P51的活动教学,分析世界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我国近海休渔制度的意义。 三、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 海洋农牧化:包括海水养殖、增殖技术及海洋牧场技术。 1 ?海水养殖:指在滩涂开挖池塘或在浅海设置网箱等,通过人工孵化、饲养及人工管理的方法,养殖 鱼、虾、贝、藻类。

(最新整理)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试卷-参考答案的全部内容。

03制药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姓名:班级:学号: 得分:考前必读:①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 ②考试应以诚信为本,如果发现有交头接耳、偷看以及抄袭等违反考场纪律的情 况出现,一律按作弊论处,严惩不怠。 一、填空( 25 分,每空1分) 1.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70~71)%,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2.海洋动植物的可食部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海洋食品. 3.海洋生物资源是一类生活在海洋中可(更新)和( 再生 )的特殊资源,具有其自身特有的属性和变化规律。概况起来,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再生有限性)、(波动性)、(共享性)、(游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 4.海洋食品加工的新技术有(再组织化技术)、(超高压技术)、(栅栏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3项即可) 5.来自于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具有(种类繁多)、(含量低微)、(结构新颖独特)、(生物活性强)等特点,是陆生生物天然产物所无法比拟的。 6.我国常见的食用褐藻主要有(海带)、(昆布)、(裙带菜)、(羊栖菜)、(鹿角菜)、(海蕴)、(萱藻)、(铁钉菜)、(鹅肠菜)、(铜藻)、(海蒿子)、(马尾藻)等。(只要答对其中任意4项即可)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食品的超高压技术:是指将食品放入液体介质中,在100~1000MPa的压力下作用一段时间后,使食品中的酶、淀粉、蛋白质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别失去活性、糊化和变性,导致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反应、基因机制以及细胞壁膜发生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原有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概要: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 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 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但是,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 一、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海水、生物、矿物、能源等资源。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和辽阔的管辖海域。我国陆地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多达7272个,海岛岸线长达14000公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可归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名列世界第九位,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近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的领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多年来,我们通过大力开发海洋资源,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当前我国GDP中有大约十分之一的份额都来自海洋经济。 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方式不当、对环保不够重视,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海洋环境恶化,野生动植物减少,自

然灾害增加,自然资源被破坏,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损害。 三、海洋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 1、海洋开发多是在茫茫大海中进行的,有许多未知的因素,因而许多风险不可预测;同时也由于海洋开发是一项新事业,人们积累的经验有限,因而规避风险的能力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海洋开发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如先由地方政府投资启动防范风险机制,引导社会风险资金投入;鼓励各级各类保险公司,根据海洋综合开发的新要求,设立新的险种,为海洋开发保驾护航;建立各种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强群众互助保险意识,增强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建立海洋风险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灾害防御快速反应机制和油污处理应急系统;等等。 2、我国海洋资源科技发展近年来取得了突出成就,但仍有差距。目前的主要差距表现在勘察装备落后、基础研究薄弱、开发能力较低以及生态保护和治理技术落后等4个方面。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海洋资源调查和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和装备、深海采矿技术和装备、高新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洋生态技术、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等5个方面。 3、海洋污染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纳污容量)进行综合管理。这不仅需要系统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科学合理的规划,

几内亚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xx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2003-06-29 04:52 几内亚是西非地区一个美丽的国家,有着富饶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矿业在几内亚占有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被列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矿业产值占GDP的20%,占国家外汇收入的30%,出口收入的80%,从业员工4万人。 一、铝土矿 1、储量 储量约为240亿吨,现已探明74亿吨,占世界储量,含铝品位高达58% -- 62%(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0-2001年)。 分布在下几内亚金迪亚和博克区的资源约50亿吨。其中,金迪亚铝土矿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46%,二氧化硅 2.8%;xx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4.65-60%,二氧化硅 1.84%;在中几内亚,拉贝大区铝土矿资源量约为5亿吨,氧化铝含量为 46.7%,二氧化硅含量 2.3%;高乌尔地区约有5亿吨的高品位铝土矿,资源量约为 4.6亿吨,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8.7%,二氧化硅

2.1%; 上几内亚的达博拉省,约有19亿吨的铝土矿资源,平均品位为: 氧化铝 44.1%,二氧化硅 2.6%。 2、产量 几内亚的铝土矿于1911年发现,1952年首次由美国私人矿业公司开采,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2001年铝土矿产量为1630万吨,出口1385万吨,氧化铝产量为 67.4万吨,全部出口。从事铝土矿开发和氧化铝生产的企业主要有: 1)CBG(COMPAGNIE DES BAUXITES DE GUINEE)几内亚铝土矿公司 该公司为几内亚政府与HALCO国际财团合资企业,几持股49%,HALCO持股51%。该公司于1963年开始建设,1973年运营,初期设计开采能力为每年900万吨;90年代扩建,2001年产量为1315万吨,出口 1224.3万吨,生产成本约为每吨10美元;2002年铝矾土产量 1295.4万吨,同比下降 3.3%;为使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吨,计划扩建;现有员工2600人。 2)CBK(COMPAGNIEDESBAUXITESDEKINDIA)金迪亚铝土矿公司(即: SBK---SOCIETEDES BAUXITES DE KINDIA) 该公司于1969年由几和前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前苏联贷款 1.27亿美元援建,主要向前苏联供应铝矾土;1975年投产,设计年产能力为250万吨,1984年产量达300万吨;1993年对其改组,归国家所有;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接下来,对海水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露天铝土矿山粉尘治理措施_王洪毅

收稿日期:2004-10-21 ·轻金属原料矿山· 露天铝土矿山粉尘治理措施 王洪毅 (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41) 摘要:介绍了露天矿山铝土生产流程、产尘源及产尘设备。针对各产尘源的治理进行了分步分析,提出了治理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了铝土露天矿山生产过程中外排及岗位粉尘浓度。关键词:铝土露天矿山;粉尘;湿式作业;除尘器中图分类号:TD8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752(2005)04000503 Treatment Measures of Open Bauxite Mine Dust WANG hong -yi (Henan Branch China Alum inium ,Zhengzhou ,Henan 450041)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oducing flow ,dust origin and dust equipments of open bauxite mine .Anal yzing the treatmen t of different dust sources and b ringing forw ard treatment meas u re ,accordingly the concentration of exhausted and pos ition dust is decreased effectively during the open bauxite mine producing .Keywords :open bauxite mine ;dust ;w et task ;dust catcher 我国铝工业起步较早,铝土矿开采业也得到了大大发展。在露天铝土矿山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粉尘,且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普遍较高,长期吸入、接触这类矿尘,能引起矽肺病、皮肤病,甚至诱发癌症。目前,由于露天铝土矿山岗位粉尘合格率在70%~80%范围,外排粉尘浓度在100~180mg /m 3范围内,而我国矿山作业普遍存在生产强度大、任务重、劳动时间长等特点,因而总的粉尘排放量较高。1996年,我国政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业粉尘是12种主要污染物之一)。因而,矿山粉尘的治理不能只把目光停留在外排粉尘的浓度控制上,而需从矿物的开采到破碎全过程来治理,从而达到总量控制目标与降低岗位粉尘浓度的目的。 1 产尘源分析 1.1 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 见右流程图。1.2 产尘源分析 ⑴穿孔作业。在穿孔作业中,大中型的潜孔钻、牙轮钻在钻头冲击、回转或研磨孔底矿岩时,产出大量的粉尘。 ⑵爆破作业。在爆破作业中,规模较大的爆破 一次消耗几十公斤到几吨的炸药,爆炸瞬间产生的 高温高压抛起大量的石块和粉尘,同时释放出CO 、CO 2、NOx 、SOx 、H 2S 和一些金属氧化物等 。 ⑶装载作业。电铲在铲、装矿岩时,扬起一些 微细粉尘。 ⑷运输作业。汽车在露天矿台阶或临时矿石 · 5·2005年第4期 轻 金 属

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论文

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初探 [摘要]:结合孙家塔铝土矿床资源现状,探讨铝土矿地下开采工艺,选择适当的采矿方法,对目前的铝土矿资源开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铝土矿地下开采房柱法削壁法损失率贫化率中图分类号:td856.1 文献标识码:td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1- 0009-02 1、前言 目前,我国铝土矿山和国外一样,主要以露天开采为主。我国铝土矿地下开采矿山不多,尚处于试验阶段,像山东一般采用长壁陷落法或短壁陷落法,而贵州则采用分层崩落法或留矿法。采掘比一般为200~300m/万t。由于我国许多探明的铝土矿资源需用地下开采,并且又多属难采矿床,因此加强地下采矿方法的研究势在必行。 2、孙家塔铝土矿资源赋存现状 孙家塔铝土矿体产状平缓,倾角一般5°~10°左右,个别地段可达15°。矿层平均厚度3.38m,平均埋深67.05m,覆盖岩层厚度较大,平均剥采比超过20。矿石矿物以一水硬铝石为主,呈隐晶、微晶鳞片状、粒状,自形程度高时为板条状;其次为粘土质矿物。含氧化铁质10%左右,还含有少量方解石、水云母、高岭石、电气石、榍石等矿物。全区铝土矿平均品位al2o3 56.81%,sio2

10.84%,a/s平均为5.24。 矿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中低山丘陵地貌,地表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如果露天开采,则所投入的设备和上山公路等大部分不能被转入地下开采时所利用,并且受地形条件制约,地表修路比井下开采巷道更为困难,因此矿山开采选择地下开采。 根据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并考虑到矿石al2o3品位和a/s比较低,对厚度≥2m的矿体推荐采用房柱采矿法开采;对厚度<2m的矿体推荐采用削壁采矿法。这种采矿方法在有色矿山广泛应用,虽然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高,采场维护量大,劳动生产率低。但是工艺容易掌握,所需设备比较简单。 3、采矿方法简述 3.1采矿方法参数 中段高20m,沿矿体走向每隔50m布置一个采场。采场之间留连续间柱,宽3m,采场内矿房宽度为10m。沿矿体倾向布置凿岩上山,间隔矿柱3m×3m。采场沿倾向长77m~180m,根据长度确定是否布置上、下两个采场,采场中间留3m宽连续矿柱,中段之间留连续分段矿柱,宽各3m。矿厚大于3m的地段矿体顶板下留0.3m~0.4m 厚的护顶矿层。生产中尽量少切顶板,以便降低贫化。 3.2采切工程 3.2.1房柱法采切工程系统 房柱法采准工程主要包括:沿脉运输平巷、通风上山、人行联巷、人行材料井、联络巷、聚矿巷、放矿漏斗、溜井;切割工程主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舟山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2.舟山渔场资源面临枯竭成因分析。 3.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教学内容 渔业对于国民的食品健康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强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弱可持续性发展)。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海洋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渔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海洋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舟山渔场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在发展渔业经济的同时又应怎样满足可持续发展呢? 二、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近海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3省1市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舟山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北纬29°32'~31°04',东经121°30'~123°25',素有“东海鱼仓”和“中国渔都”之美誉。全市区域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海域处在机轮拖网禁渔区线以内,有1390个岛屿,海岸线2448公里,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是全国唯一的群岛型地级市。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渔场的中心基地位于嵊山。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是众多的经济鱼虾类的产卵、索饵场所,中国沿海冬季群众渔业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的带鱼渔场,是底拖网作业的良好区域,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渔场。尤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

铬铝土矿钨钼-国土资源部

附件 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 最低指标要求(试行)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是指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等三项指标,是评价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效果的主要指标。经研究,确定锰、铬、铝土矿、钨、钼、硫铁矿、石墨和石棉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最低指标要求如下: 一、各矿种矿产“三率”最低指标要求 (一)锰矿。 1.开采回采率 (1)露天开采。大、中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2%;小型露天矿山开采回采率不低于90%。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的规定确定。 (2)地下开采。根据锰矿矿床的赋存条件,锰矿地下矿山开采回采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1)。 注:(1)岩稳固性划分为稳固(Ⅰ、Ⅱ级)、中等稳固(Ⅲ级)、不稳固(Ⅳ、Ⅴ级)三类。(2)矿体厚度依据矿体真厚度(H)划分为薄矿体(H≤0.8m)、中厚矿体(0.8m4m)三类。 2.选矿回收率 各主要类型的锰矿按照入选品位不同,其选矿回收率应达到以下指标要求(详见表1-2)。

注:其他锰矿包括硅酸锰矿、硼酸锰矿、铁锰多金属矿以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矿物构成的复合矿。 3.综合利用率 综合利用率包括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尾矿和废石综合利用率。 (1)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 在锰矿中常有铁、钴、镍及有色、贵金属等共伴生。当共伴生有用组分矿物的品位达到表1-3所列含量时,开采设计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应对该有用组分的综合利用方式提出指标要求。当共伴生有用组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暂时不能回收或技术经济评价结论不宜综合利用的,应提出处置措施。矿山具体利用程度应依据地质勘查报告、选矿试验、矿山设计及矿山采选生产实际等确定。 表1-3 锰矿共伴生组分综合评价指标表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铝土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目录 1.前言 (1) 1.1建设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 1.2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3矿山现状 (2)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2) 2.矿山概况、地质条件及开采技术条件 (4) 2.1矿山概况 (4) 2.2地质条件 (6) 2.3矿区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16) 3.建设项目主要内容 (30) 3.1矿山地面工业场地建筑、设施、道路 (30) 3.2矿山开拓系统 (30) 3.3矿山运输系统 (30) 3.4矿山供电系统 (30) 3.5矿山通讯系统 (31) 3.6矿山供、排水系统 (31) 4.项目建设条件论证及方案选择 (33) 4.1内部及外部条件论证 (33) 4.2建设项目开采方案选择论证 (33) 4.3开采工艺流程及可行性 (36) 4.4主要设备选型及可行性 (41) 4.5矿山总体布置选择及可行性 (45) 4.6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47) 5.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设想 (51) 5.1组织机构 (51) 5.2劳动定员 (52) 5.3从业人员培训 (52) 6.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设想意见 (54)

6.1争取在较短时间完成建设项目的条件分析 (54) 6.2施工进度预测 (54) 7.环境保护 (56) 7.1矿区环境保护现状 (56) 7.2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 (56) 7.3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初步方案 (56) 8.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分析 (59) 8.1经济效益初步评价 (59) 8.2项目建成后可产生的社会效益 (66) 9.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意见 (67) 9.1可能出现的问题 (67) 9.2解决问题的建议意见 (67)

认识铝土矿

认识铝土矿—中国篇 Ⅰ.铝土矿基本知识 铝土矿实际上是指工业上能利用的,以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一水硬铝石为主要矿物所组成的矿石的统称。它的应用领域有金属和非金属两个方面。 铝土矿是生产金属铝的最佳原料,也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用量占世界铝土矿总产量的90%以上。 铝土矿的非金属用途主要是作耐火材料、研磨材料、化学制品及高铝水泥的原料。铝土矿在非金属方面的用量所占比重虽小,但用途却十分广泛。例如:化学制品方面以硫酸盐、三水合物及氯化铝等产品可应用于造纸、净化水、陶瓷及石油精炼方面;活性氧化铝在化学、炼油、制药工业上可作催化剂、触媒载体及脱色、脱水、脱气、脱酸、干燥等物理吸附剂;用r-Al2O3生产的氯化铝可供染料、橡胶、医药、石油等有机合成应用;玻璃组成中有3%~5%Al2O3可提高熔点、粘度、强度;研磨材料是高级砂轮、抛光粉的主要原料;耐火材料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筑炉材料。 金属铝是世界上仅次于钢铁的第二重要金属,1995年世界人均消费量达到3.29kg。由于铝具有比重小、导电导热性好、易于机械加工及其他许多优良性能,因而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目前,全世界用铝量最大的是建筑、交通运输和包装部门,占铝总消费量的60%以上。铝是电器工业、飞机制造工业、机械工业和民用器具不可缺少的原材料。 一、矿物原料特点 铝是地壳中分布最广泛的元素之一,属亲石亲氧元素。铝在自然界中多成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的铝硅酸盐存在,极少发现铝的自然金属。 自然界已知的含铝矿物有258种,其中常见的矿物约43种。实际上,由纯矿物组成的铝矿床是没有的,一般都是共生分布,并混有杂质。从经济和技术观点出发,并不是所有的含铝矿物都能成为工业原料。用于提炼金属铝的主要是由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或三水铝石组成的铝土矿。原苏联因缺乏铝土矿资源,利用霞石和明矾石提炼氧化铝。我国的硫磷铝锶矿可以综合回收氧化铝。 一水硬铝石又名水铝石,结构式和分子式分别为AlO(OH)和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柱状、板状、鳞片状、针状、棱状等。矿石中的水铝石一般均含有TiO2、SiO2、Fe2O3、Ga2O3、Nb2O5、Ta2O5、TR2O3等不同量类质同象混入物。水铝石溶于酸和碱,但在常温常压下溶解甚弱,需在高温高压和强酸或强碱浓度下才能完全分解。一水硬铝石形成于酸性介质,与一水软铝石、赤铁矿、针铁矿、高岭石、绿泥石、黄铁矿等共生。其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脱水可变成α刚玉,可被高岭石、黄铁矿、菱铁矿、绿泥石等交代。 一水软铝石又名勃姆石、软水铝石,结构式为AlO(OH),分子式为Al2O3·H2O。斜方晶系,结晶完好者呈菱形体、棱面状、棱状、针状、纤维状和六角板状。矿石中的一水软铝石常含Fe2O3、TiO2、Cr2O、Ga2O3等类质同象。一水软铝石可溶于酸和碱。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主要产在沉积铝土矿中,其特征是与菱铁矿共生。它可被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高岭石等交代,脱水可转变成一水硬铝石和α刚玉,水化可变成三水铝石。 三水铝石又名水铝氧石、氢氧铝石,结构式Al(OH),分子式为Al2O3·3H2O。单斜晶系,结晶完好者呈六角板状、棱镜状,常有呈细晶状集合体或双晶,矿石中三水铝石多呈不规则状集合体,均含有不同量的TiO2、SiO2、Fe2O3、Nb2O5、Ta2O5、Ga2O3等类质同象或机械混入物。三水铝石溶于酸和碱,其粉末加热到100℃经2h即可完全溶解。该矿物形成于酸性介质,在风化壳矿床中三水铝石是原生矿物,也是主要矿石矿物,与高岭石、针铁矿、赤

地下铝土矿采矿方法与研究

地下铝土矿采矿方法与研究 采矿方法的确定需要通过对地下铝土矿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同时经过对自身企业拥有的采矿设备情况,能够掌握的采矿工艺进行辅助参考信息。采用工程中需要采用的工程最优化对比方法来完成地下铝土矿的开采工作。 标签:铝土矿;采矿方法;研究 1 铝土矿采矿方法的基本概述 铝土矿由于本身成矿条件比较复杂,地层环境和围岩条件一般都不够良好,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将会产生很高资源损失率,同时贫化率和围岩混入率都比较高,这也传统称为的“三高”现象,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于采矿技术的管理,保证铝土矿的开采能够满足企业要求,降低“三高”现象。 2 地下铝土矿的采矿工艺 影响铝土矿的采矿方法的主要因素为矿体厚度、矿体倾角、矿体稳定性、地表条件等方面的因素。由于地下铝土矿一般的埋深范围浮动比较大,矿体的倾角一般较小,采用地下开采进行。 在世界范围内对于铝土矿的开采作业中,对于矿体及其顶板为中等以上稳固条件,倾角幅度不是太大,或者为缓倾斜微倾斜,厚度为中厚层岩体时,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全面法”或者“房柱法”开展。虽然每个矿山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对每个部分的矿床赋存条件进行全面检测和掌握完全之后,才能进行整理工作,开采技术的确定和装备水平的确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总体的采矿方法大致是相同的,没有较大的差异存在。当采用充填法进行施工开采时,虽然对贫损指标具有良好的提升效果,但是总体需要经历的生产环节比较多,回采工艺相比其他开采方法也比较复杂,开采成本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地面设施中还需要参与一定的充填料制备场所,设计专门的充填系统来保证坑内的充填料的正常供应,这些环节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资金成本投入,同时在基建工程的投资相对而言增加较多。“壁式崩落法”使用较多的条件是对于顶板岩石的稳定性不足时进行使用的,对于岩石的产状要求比较高,当岩体的整体厚度相对较小时采用该方法应用也比较良好,同时回采贫化率也能有效的进行控制和管理,但是这一方法不足在于,当矿体产状存在较大的变化时,放顶工作难度将会增加,并且采场内的安全正常运行也将会受到影响,同时采场内的自然通风条件不良,最适应的情况是对于顶板破碎严重的情况并且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回采措施。当原本采用“壁式崩落法”开采的情况下,将会逐渐向“全面法”和“房柱法”进行转变,这是改变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进行“全面法”和“房柱法”开采正常的顶板中等稳定、倾斜角度较小、厚度不受限制的岩体时,能够有效的保证其中的适应性,能够有效的对各种岩体进行全面的开采工作,适应其中的各种变化,对于自身的生产效率能够进行有效的提高。保证开采过程投入比较小的成本,复杂程度低的回采工艺,成本更低,通风条件更好,并且对于贫损指标的要求也是十分重要的优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其特点是通过生物个体种和种下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使资源不断更新,种群不断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相对稳定。 自古以来,海洋生物资源就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近数十年来,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有了很大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人类所利用的总动物蛋白质(包括饲料用的鱼粉)中,约有~20% (鲜品计算)来源于海洋生物资源。世界海洋水产品总产量,由1938年的1880万吨增加到1980年的6458万吨,增长倍。1978年世界海洋渔业总产值为283亿美元。 海洋生物资源还提供了重要的医药原料和工业原料。海龙、海马、石决明、珍珠粉、龙延香、鹧鸪菜、羊栖菜、昆布等,很早便是中国的名贵药材。当前,海洋生物药物已在提取蛋白质及氨基酸、维生素、麻醉剂、抗菌素等方面取得进展。以贝壳制造工艺品已在中国成为一种行业,一些珊瑚是很受欢迎的艺术品。海鸟粪含磷达20%,是极好的天然肥料。鲸油既可食用又是重要化工原料,抹香鲸头部的油是精密仪器的高级润滑油。海藻的提取物,特别是褐藻胶和琼胶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 而我们生活的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亿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中有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蕴藏的资源量约×1010t,海洋植物×109t海洋生物每年可生产×1011t有机碳,并在生态平衡允许的情况下,每年可提供3×109t水产品。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海洋空间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大的待开发领域。人类从海洋取得的食物只占1%,但它提供了人类动物蛋白的22%,海底石油占地球总储量的45%,天然气占地球总储量的50%。因此,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会成为新世纪的主要目标。 那么海洋生物资源有哪些可以开发利用的呢 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以下几类: 鱼类资源是海洋生物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类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为低级的一个类群。在我国海域里,目前已记录到海洋鱼类3023种,其中软骨鱼类237种、硬骨鱼类2786种,约占我国全部海洋生物种类的1/7左右。因此,海洋鱼类构成了我国海洋水产品的重要基础。从海域分布来看,太平洋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1位。这里有著名的秘鲁渔场,盛产秘鲁鳀鱼;日本北海道渔场,其盛产的鲑、带鱼、太平洋鲱、大黄鱼、小黄鱼等,产量非常丰富。大西洋的渔获量在世界各海洋中居第2位,主要有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等,盛产鳕鱼、鲱鱼、毛鳞鱼等,印度洋的渔获量较少仅占世界海洋渔获量的6%。 鱼肉中含蛋白质、氨基酸很高,对促进智力发育、降低胆固醇和血液黏稠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经常吃鱼对健康有好处。 海洋软体动物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很多种类分布广,数量大,肉味鲜美,又易捕捞和养殖,是人类的渔业对象。可供捕捞的主要种类是头足类的鱿鱼、乌贼等。还有很多种类既可采捕,又能进行人工养殖,如双壳类的牡蛎、贻贝、蛏、蚶。据统计世界海洋软体动物的产量每年约为560万吨,其中鲍、干贝(扇贝的闭壳肌)等都是珍贵的海产食品。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主要对对中国海洋资源的概况和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中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在观念上、技术上、效益上以及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强海洋意识、树立海洋科学发展观、建立海洋综合管理机制、依法治海、科技兴海、进行海洋资源资产化管理等各项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开发海洋管理 1. 中国海洋资源及其开发现状 1.1 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已记录到了20 200 多种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 /10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可以利用于食品、药物、新材料、能源、饲料等领域;(1)2007年,我国海洋渔业捕捞量为1400 多万t。(2)2007年,海洋生物医药业不断加强新药研制与成果转化,全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3)加速研发利用海洋生物各种特性和能力,合成和生产其他新材料,如利用蓝藻生产天然橡胶等。(4)国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每平方米水面的海藻每年可提取燃油150 L 以上,我国目前还没有投入开发。(5)我国用海洋植物作畜禽动物饲料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尚未形成相应的海洋植物饲料加工业。 1.2 珍贵的海洋矿产资源 中国深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发现的石油资源量估计有200 多亿

t ,天然气资源量估计约为8 万亿m3 。2007年,我国努力提高海洋油气开采能力,海洋油气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我国大陆架浅海区广泛分布有铜、煤、硫、磷、石灰石等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山东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和福建省,但总体来讲,开发程度不高。年经联合国批准我国1991在太平洋获得面积达15万km2的多金属结核开辟区,我国在大洋调查中还发现了富含锌、金、铜、铁、铝、锰、银等元素的海底热液矿藏,但开发利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可燃冰在我国管辖海域里广泛存在,据测算,仅我国南海的可燃冰资源量就达700 亿t油当量,但由于可燃冰生成环境复杂、特殊、开采难度大,我国直到1990年才开始可燃冰的利用和开采技术研究。 1.3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 我国有宜盐土地及滩涂84 万ha。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盐产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中国海盐产量为3 000多万t。海水中也含有80多种元素和多种溶解的矿物质。目前,我国直接提取钾、溴、镁等技术方面已经突破万吨。海水中还含有重水,其是核聚变原料和未来的能源,在我国开发程度不高。截至2007年底,中国已建成运行的海水淡化水日产量已达12万多t,海水直流冷却水年利用量已近480亿m3。 1.4辽阔的海洋空间资源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km,岛屿海岸线长约14000 km ,管辖海域300 多万km2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 /3 。海洋空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及交通、娱乐设施等方面。截至2007年,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连续5 年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消费需求呈现逐年扩张趋势,滨海旅游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07年滨

几内亚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几内亚铝土矿和铁矿资源概况 2003-06-29 04:52 几内亚是西非地区一个美丽的国家,有着富饶的自然资源和较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矿业在几内亚占有重要地位,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被列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支柱之一。矿业产值占GDP 的20%,占国家外汇收入的30%,出口收入的80%,从业员工4万人。 一、铝土矿 1、储量 储量约为240亿吨,现已探明74亿吨,占世界储量 1 / 3,含铝品位高达58% -- 62%(世界矿产资源年评,2000-2001年)。 分布在下几内亚金迪亚和博克区的资源约50亿吨。其中,金迪亚铝土矿平均品位为:氧化铝46%,二氧化硅2.8%;博克区平均品位为:氧化铝44.65-60%,二氧化硅1.84%; 在中几内亚,拉贝大区铝土矿资源量约为5亿吨,氧化铝含量为46.7%,二氧化硅含量2.3%;高乌尔地区约有5亿吨的高品位铝土矿,资源量约为4.6亿吨,平均品位为:氧化铝48.7%,二氧化硅2.1%; 上几内亚的达博拉省,约有19亿吨的铝土矿资源,平均品位为:氧化铝44.1%,二氧化硅2.6%。 2、产量 几内亚的铝土矿于1911年发现,1952年首次由美国私人矿业公司开采,现已成为全球

第二大铝土矿生产国。2001年铝土矿产量为1630万吨,出口1385万吨,氧化铝产量为67.4万吨,全部出口。从事铝土矿开发和氧化铝生产的企业主要有: 1)CBG(COMPAGNIE DES BAUXITES DE GUINEE)几内亚铝土矿公司 该公司为几内亚政府与HALCO 国际财团合资企业,几持股49%,HALCO 持股51%。该公司于1963年开始建设,1973年运营,初期设计开采能力为每年900万吨;90年代扩建,2001年产量为1315万吨,出口1224.3万吨,生产成本约为每吨10美元; 2002年铝矾土产量1295.4万吨,同比下降3.3%;为使生产能力达到1600万吨,计划扩建;现有员工2600人。 2)CBK(COMPAGNIE DES BAUXITES DE KINDIA)金迪亚铝土矿公司(即:SBK---SOCIETE DES BAUXITES DE KINDIA) 该公司于1969年由几和前苏联政府签订协议,前苏联贷款1.27亿美元援建,主要向前苏联供应铝矾土;1975年投产,设计年产能力为250万吨,1984年产量达300万吨;1993年对其改组,归国家所有;2001年5月,由俄罗斯铝业公司与几政府签订协议,进行租赁经营,为期25年。2002年铝矾土产量达到186.1万吨,同比增长17.2%;现有员工1400人。最近,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铝矾土每吨的价格平均可售14美元,而却曾经以10美元的价格销售。 3)ACG(COMPAGNIE D‘ALUMINE DE GUINEE)几内亚氧化铝公司(即:FRIGUIA) 该公司于1957年由国外联合投资公司FRIGUIA 投资1.4亿美元兴建,为铝土矿-氧化铝一体化企业,氧化铝年设计能力为70万吨;1973年,成立FRRGUIA 氧化铝公司,几政府持股49%,FRIGUIA 持股51%,1980年,产量曾达到70.8万吨;1998年,协议到期,由几政府独家经营;1999年,成立新的ACG公司,几政府和ACG分别持有15% 和85% 的股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