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相器实验报告

移相器实验报告
移相器实验报告

一、移相器与相敏检波器实验

【实验目的】

1. 理解移相器和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传感器实验仪和交流毫伏表的使用。

3. 学习用双踪示波器测量相移的方法。

【实验原理】

1. 移相器的工作原理

移相器是由电阻、电抗元件、非线性元件和有源器件等构成的一种电路,当正弦信号经

过移相器时其相位会发生改变。理想的移相器在调整电路参数时,可使通过信号的相位

0?~360?之间连续变化,而不改变信号的幅度,即信号可不失真地通过,只是相位发生了变化,图1为移相器的工作原理,其中相角?为经过移相器所获得的。

2. 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相敏检波器是一种根据信号的相位来提取有用信号的处理电路,在外部同频控制信号作

用下,用控制信号来截取输入信号,相敏检波器输出的直流分量为反映输入信号与控制

信号

相位差的直流电压,经低通滤波器lpf滤除高频分量后得

到直流输出信号e;相敏检波器的组成框图见图2。

t?10?t??2 设控制信号表达式为: u??t?0?t?t2? ?t??),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在时域中的关系见图3。

设输入信号为:u?usin( 用控制信号截取输入信号后得到:u0?u?u,对u0积分并在一个周期内取平均得:

1t/2ue?usin(?t??)dt??t0?t

??t/20?t??)d(?t??)???sin(u/2

[cos(?t??)]t0?tuuu[cos(???)?cos?]??[cos?cos??sin?sin??cos?]?cos?2?2?? ①

由式①可以看出,相敏检波器经低通滤波器输出一个反映输入信号相位差的直流电压,

当??0时,即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同相时e?

交时,e?0。

利用相敏检波器可以消除信号中干扰噪声的影响。设输入信号中包含有噪声信号un和

有用信号us,即:u?us?un,则:u0?u?uc?ucus?ucun,对u0积分并在一个周期内1t1t

取平均得:e??ucussin(?t??s)dt??ucunsin(?t??n)dt t0t0 ?1u?,当??90?,即输入信号与控制信号正

?[uscos(?s??c)?uncos(?n??c)] 通过移相器调节控制信号uc的相位,使噪声信号与控制信号相差90°相角,此时:

则:e??n??c?90?,us

?cos(?s??c),即相敏检波器的输出仅含有有用信号us分量,

噪声信号被剔除。因此,相敏检波器广泛用于通信领域和无损检测领域等用于有用信号

的甄

别。

【实验仪器和装置】

传感器实验仪、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

【实验内容】

接通传感器实验仪、双踪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电源,预热10分钟。

1. 移相器相移量的测量:

在传感器实验仪上找到音频振荡器、移相器模块,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0?接到移相

器的输入端,地线用导线连接。双踪示波器的ch1、ch2选定ac输入,探头衰减比1:1,

触发源模式mode拨到“daul”,显示方式alt/chop置“alt”。ch1接音频振荡器输

出端,ch2接移相器输出端。交流毫伏表的l.ch接音频振荡器输出端,r.ch接移相器输

出端。

调整音频振荡器的频率旋钮,用示波器观察振荡波形的周期为200us,此时输出频率为

5khz;调整音频振荡器的输出幅度旋钮至输出幅度为5v(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注意:红

笔接测量端,黑表笔接地,根据信号幅度合理选择量程)。保持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幅度

5v

有效值不变,调整移相器移相旋钮,在示波器屏幕上观察ch1、ch2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位

变化。调整扫描速率“time/div”和水平位移旋钮“position”,使得ch1音频振荡器波

型的过零点处于示波器屏幕某一条垂直分度线上,则ch2移相器输出信号波型的过零点

对于ch1在时间轴上的分度差?div即代表两通道信号之间的相位差,通过分度差可计算

出时间偏差:?t???div?(time/div),注意观察ch2波形相对于ch1波形是超前

还是滞后,如果ch2超前ch1,则?t为正值,如果ch2滞后ch1,则?t为负值,根据

?t可计算出相移量:???t?360?。 t 2. 移相器输出幅度与相移量关系的测量:

保持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幅度v0=5v有效值不变,输出频率为f=5khz,调整示波器扫

描速率“time/div”为10us,调整移相器移相旋钮使得?t分别为24us、16us、8us、0us、

-8us、-16us、-24us、-32us、-40us、-48us、-56us、-64us时测量移相器输出信号的

幅度

vd,记录入表1,计算出相移量??

理想相移范围。

3. 相敏检波器实验: ?t?360?,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vd???曲线,确定t a)在传感器实验仪上找到音频振荡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模块和直流电压表,按图

4接线。将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0?接到移相器的输入端,地线用导线连接,移相器输出

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音频振荡器的输出端0?接相敏检波器的控制端,相敏检波器的输

端接直流电压表正输入端(用直流电压表代替低通滤波器lpf),直流电压表选择20v档。

双踪示波器的ch1、ch2选定ac输入,探头衰减比为1:1,触发源模式mode拨到“daul”,

显示方式alt/chop置“alt”。ch1接音频振荡器输出端,ch2接移相器输出端。保持音

频振荡器输出信号幅度5v有效值不变,输出频率为5khz,调整示波器扫描速率“time/div”

移相器为10us,调整移相器移相旋钮使得?t分别为24us、20 us 、16 us、12 us 、8 us、

4 us 、 0 us、-4 us 、-8 us、-12 us 、-16 us、-20 us 、-24 us、-28 us 、-32 us、

-36 us 、 -40 us、-44 us 、-48 us、-52 us 、-56 us、-60 us 、-64 us时记录直

流电

压表的测量数据e,记录入表2,计算出相移量???t?360?,在直角坐标纸上画出t e???曲线。

b)根据式①计算相敏检波器输出直流分量:e?ku ?cos??22vo

?cos?(k=2,k

为放大系数),记入表2并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e???曲线。

【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示波器扫描速率time/div= 200 us,振荡频率f= 5 khz,振荡器幅度 v0 = 5 v 表1 移相器输出幅度与相移量关系的测量

表1(续)移相器输出幅度与相移量关系的测量

下图为查阅到的参考线。

曲线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角度在-120到-90时,直流电压几乎不变,角度小于-90

电压突然增大,然后保持不变(这里因为实验精度问题不能体现)。当角度为正值时,电压随

着角度的增大迅速减小,但有一个电压在角度增大时也有迅速增大的趋势,由于测量数据较

少,篇二:实验报告移相

实验四移相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移相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二、实验仪器

移相器、信号源、示波器(自备)三、实验原理

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移相器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4-1 移相器原理图

通过调节rw,改变rc充放电时间常数,从而改变信号的相位。四、实验步骤

1.将“信号源”的u s100幅值调节为6v,频率调节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将u s100 与

“移相器”输入端相连接。

2.打开“直流电源”开关,“移相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接示波器的两个通道,调

整示波器,观察两路波形。

3.调节“移相器”的相位调节电位器,观察两路波形的相位差。 4.实验结束后,关

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现象,对照移相器原理图分析其工作原理。(1)当两波形的相位差最大时:

(2)当两波形的相位差最小时:

六、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正弦信号通过移相器后波形局部有失真,这并非仪器故障。

实验五相敏检波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相敏检波电路的原理和应用。二、实验仪器

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通滤波器、信号源、示波器(自备)、电压温度频率表

三、实验原理

开关相敏检波器原理图如图5-1所示,示意图如图5-2所示:

图5-1 检波器原理图

图5-2 检波器示意图

图5-1中ui为输入信号端,ac为交流参考电压输入端,uo为检波信号输出端,dc为直

流参考电压输入端。

当ac、dc端输入控制电压信号时,通过差动电路的作用使、处于开或关的状态,从而把

ui端输入的正弦信号转换成全波整流信号。

输入端信号与ac参考输入端信号频率相同,相位不同时,检波输出的波形也不相同。当

两者相位相同时,输出为正半周的全波信号,反之,输出为负半周的全波信号。四、实验步

1.打开“直流电源”开关,将“信号源”u s1 0输出调节为1khz,vp-p=8v的正弦

信号(用示波器检测),然后接到“相敏检波器”输入端ui。

2.将直流稳压电源的波段开关打到“±4v”处,然后将“u+”“gnd1”接“相敏检波器”

的“dc”“gnd”。

3.示波器两通道分别接“相敏检波器”输入端ui、输出端uo,观察输入、

输出波形的相位关系和幅值关系。

4.改变dc端参考电压的极性(将直流稳压电源处的“u-”接到相敏检波

器的“dc”端),观察输入、输出波形的相位和幅值关系。

5.由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当参考电压为正时,输入与输出同相,当参考电压为负时,

输入与输出反相。

6.去掉dc端连线,将信号源u s1 0接到“移相器”输入端ui,“移相器”的输出端

接到“相敏检波器”的ac端,同时将信号源u s1 00 输出接到“相敏检波器”的输入端ui。

7.

用示波器两通道观察

、的波形。可以看出,“相敏检波器”中整形电路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使相敏检波器中的电子开关能正常工作。

8.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连接,如图5-4 (图5-3为低通滤波器的原理图),“低通滤波器”输出端接电压温度频率表(选择u)。

9.示波器两通道分别接“相敏检波器”输入、输出端。 10.调节移相器“相位调节”

电位器,使电压表显示最大。

11.调节信号源u s1 0幅度调节电位器,测出“相敏检波器”的输入vp-p 值与输出直流电压uo的关系,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12.将“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ui从u s1 00转接到u s1 1800。得出“相敏检波

器”的输入信号vp-p值与输出直流电压uo1的关系,并填入下表。

13.实验结束后,关闭实验台电源,整理好实验设备。

示意图 (转载于:移相器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

图5-3 低通滤波器原理图图5-4低通滤波器

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作出相敏检波器输入—输出曲线(vp-p—vo、vo1),对照移相器、

相敏检波器原理图分析其工作原理。

(1)当相敏检波起的输入--输出曲线的vp-p--v0为+4v时,图为:

(2)当相敏检波器的输入--输出曲线的vp-p--v0为-4v时,图为:

(3)输入波形换成方波之后的输出波形为:

六、移相器,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移相器:移相器主要是调节电压相位的装置。

相敏检波器:相敏检波器主要由施密特开关及运放组成的相敏检波电路.篇三:移相器的

设计与测试报告,最终完美破解版

攀枝花学院电路原理综合实验报告

移相器的设计与测试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

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助理指导教师: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攀枝花学院电路原理实验

摘要

摘要

线性时不变网络在正弦信号激励下,其响应电压、电流是与激励信号同频率的正弦量,

响应与频率的关系,即为频率特性。它可用相量形式的网络函数来表示。在电气工程与电子

工程中,往往需要在某确定频率正弦激励信号作用下,获得有一定幅值、输出电压相对于输

入电压的相位差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的响应(输出)信号。这可通过调节电路元件参数来

实现,通常是采用rc移相网络来实现的。

关键词移相位,设计,测试。

abstract when constant linear network in sine signal excitation voltage, current, the

response is with the same frequency excitation signal, the sine response and frequency

relations, namely for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it is used phasor forms of network

function to said.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it is often

required in a sure frequency sine excitation signal functions under, obtains a certain

output voltage amplitude, relative to the input voltage phase difference within the

scope of certain and continuous tunable response (output) signals. this is achieved

by regulating circuit device parameters to realize, usually with rc phase shifting

network to realize...

keywords move phase,design,test。

目录

要 ............................................................................. .. (i)

abstract ....................................................................... .................................................................... ii 第1章

方案设计与论

证 ............................................................................. ......................................... 5 1.1 rc串联电

路 ............................................................................. ..................................................... 5 1.2 x型rc移相电

路 ............................................................................. ............................................ 5 1.3方案比

较 ............................................................................. ........................................................... 6 第2章理论计

算 ............................................................................. ..................................................... 7 2.1工作原

理 ............................................................................. ........................................................... 7 2.2 电路参数设

计 ............................................................................. .................................................. 7 第3章原理电路设

计 ............................................................................. ............................................. 9 3.1 低端电路图设计

(-45) ........................................................................ ...................................... 9 3.2 高端电路图设计

(-180°)...................................................................... ..................................... 9 3.3 可调电路图设计(-45°~

-180°) ....................................................................... ....................... 10 第4章设计仿

真 ............................................................................. ................................................... 11 4.1 仿真软件使

用 ............................................................................. ................................................ 11 4.2 电路仿

真 ............................................................................. ........................................................ 11 4.2.1 可变电阻为0%

时 ............................................................................. ................................... 12 4.2.2 可变电阻为2%

时 ............................................................................. ................................... 13 4.2.3 可变电阻为6%

时 ............................................................................. ................................... 15 4.2.4 可变电阻为10%

时 ............................................................................. ................................. 17 4.2.5 可变电阻为100%

时 ............................................................................. ............................... 19 4.3 数据记

录 ............................................................................. ........................................................ 20 第5章结果分

析 ............................................................................. ................................................... 21 5.1 结论分

析 ............................................................................. ........................................................ 21 5.2 设计工作评

估 ............................................................................. ................................................ 21 5.3 体

会 ............................................................................. . (21)

第1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1.1 rc串联电路

图1.1所示所示rc串联电路,设输入正弦信号,其相量

u1?u1?00v,若

.

电容c为一定值,则有,如果r从零至无穷大变化,相位从900到00变化。

+?u

?u1

?u2

_

?u1 图1.1 rc串联电路及其相量图

另一种rc串联电路如图1.2所示。

?u1

?2

?u1

?u2 图1.2 rc串联电路及其相量图

同样,输出电压的大小及相位,在输入信号角频率一定时,它们随电路参数的不同而改

变。若电容c值不变,r从零至无穷大变化,则相位从00到?900变化。

1.2 x型rc移相电路

当希望得到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与输入电压有效值相等,而相对输入电压又有一定相位差

的输出电压时,通常是采用图1.3(a)所示x型rc移相电路来实现。为方便分析,将原电

路改画成图1.3(b)所示电路。篇四:90度精密移相器实验报告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2)

1.1、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2)

1.3 本实验设计目的与要求 (2)

第二章一些概念的简单介绍 (3)

2.1锁相环 (3)

2.2移相器 (3)

第三章实验设计过程 (4)

第四章实验电路设计 (6)

第五章实验心得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1.1、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

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

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

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2.1、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学参考书,查阅手册,图表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通过独

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1.2.2、通过实际电路方案的分析比较,设计计算﹑元件选取﹑安装调试等环节,初步掌

握简单实用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1.2.3、掌握常用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整机指标测试方法,

提高动手能力。

1.2.4、了解与课程有关的电子电路以及元器件工程技术规范,能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技

术要求,编写设计说明,能正确反映设计和实验成果,能正确绘制电路图。

1.2.5、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

全局观点。

1.3 本实验设计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课程设计是设计一个精密的90°移相器电路,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掌握高频

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并将其与仿真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1.3.1做仿真部分: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硬件要求能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微机

系统。ewb仿真操作系统。

1.3.2 课程设计的预备知识:熟悉ewb仿真操作系统,及通信电子线路课程。

第二章一些概念的简单介绍

2.1锁相环

锁相环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组成。鉴相器用来鉴别输入信号ui与输出信号uo之间的相位差,并输出误差电压ud 。ud 中的噪声和干扰成分被低通性质的环路滤波器滤除,形成压控振荡器(vco)的控制电压uc。uc作用于压控振荡器的结果是把它的输出振荡频率fo拉向环路输入信号频率fi ,当二者相等时,环路被锁定,称为入锁。维持锁定的直流控制电压由鉴相器提供,因此鉴相器的两个输入信号间留有一定的相位差。锁相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子技术领域,它在信号处理和数字系统中应用之一就是将信号移相90°,形成两个相互正交的信号。

图1.锁相环原理图

2.2移相器

能够对波的相位进行调整的一种装置。任何传输介质对在其中传导的波动都会引入相移,这是早期模拟移相器的原理;现代电子技术发展后利用a/d、d/a转换实现了数字移相,顾名思义,它是一种不连续的移相技术,但特点是移相精度高。

移相器在雷达、导弹姿态控制、加速器、通信、仪器仪表甚至于音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r-c串联电路中,若输入电压是正弦波,则电路中各处的电压、电流都是正弦波。从相量图可以看出,输出电压相位引前输入电压相位一个φ角,如果输入电压大小不变,则当改变电源频率f或电路参数r或c时,φ角都将改变,而且a点的轨迹是一个半圆。同理可以分析出,以电容电压作为输出电压时,输出电压相位滞后输入电压相位一个φ角。因此,不论以r端或c端作输出,其输出电压较输入电压都具有移相作用,这种作用效果称阻容移相。阻容移相环节,在电子技术应用中广泛采用,如移相电路、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等等。

第三章实验设计过程

对于信号源,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都会对输入信号的相位有移动的作用,比如电容和电感在理想情况下就可以使信号移相90°,三极管采用共射接法可以实现180°的相移。而要移相90°,以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很多元件或者电路可以做到,比如一个理想积分器就可以对余弦信号进行精密的90°的相移。在选择电路的时候,曾想过利用理想积分器实现对信号的90°移相处理,只是利用积分器输出信号的幅度受频率变化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只在很窄的频段内,可得到较好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而且积分器的设计,受元件的影响也很大,容易导致失真和杂质信号较多。如下图是利用有源放大器组成的一个带相位补偿及幅度增益自调整的电路。

此电路虽然简单,是利用理想积分器来实现90°相移的,但是这个电路稳定的频带较小,频率较低,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失真。所以决定不采用此电路。

后来由相移想到了锁相环。锁相环,常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率的跟踪与锁定。但也有一个特点,即是在频率锁定以后,锁相环输出的信号会与输入信号有一个固定的相位差。如果能够将这个相位差控制好,实现90°的相移,则这样的相移是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敲定锁相环这个方向后,就上网找资料,也找到了几个参考方案。只是那些方案需要到锁相环的芯片,比如锁相环芯片cd4016,在ewb中没有这个芯片,在网上也找不到cd4016芯片的内部元件布局的资料,自己画不出来,而且在ewb中的锁相环芯片太过简单,管脚过少,利用ewb仅有的元件无法画出来。如底下是一个参考方案,本实验电路就是基于底下电路的原理而设计的。

图3.常用ppl精密移相电路原理图

其电路工作原理为将一个精密相乘器和一个理想积分器并连到锁相环(pll)的鉴相器(pd)与环路滤波器(lf)两端,用鉴相器(pd)与理想积分器的输出共同来控制压控振荡器(vco)。当

参考信号u1和压控振荡器(vco)信号u2之间相位差不是90°时,cd4016模拟开关构成的精密相乘器的输出信号就会有直流成分。该直流分量通过有源积分器改变压控振荡器(vco)的频率,直到两信号u1、u2之间相位差为90°。当参考信号u1的相位和压控振荡器的信号u2相位差保持精确90°时,精密相乘器的平均输出信号为零,理想积分器就没有控制电压输出。由图1可知,cd4046的鉴相器电路是由异或门电路和低通滤波器组成。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实验报告 任课教师 班级 姓名 日期

实验一构建单片机最小系统和实验环境熟悉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原理图 二、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1.运算器 运算器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累加器ACC、寄存器B、暂存器TMP、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十进制调整电路等。它能实现数据的算术逻辑运算、位变量处理和数据传送操作。 (1)算术逻辑单元ALU ALU在控制器根据指令发出的内部信号控制下,对8位二进制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和逻辑与、或、非、异或、清零等运算。它具有很强的判跳、转移、丰富的数据传送、提供存放中间结果以及常用数据寄存器的功能。MCS-51中位处理具有位处理功能,特别适

用于实时逻辑控制。 (2)累加器ACC 累加器ACC是8位寄存器,是最常用的专用寄存器,它既可存放操作数,又可存放运算的中间结果。MCS—51系列单片机中许多指令的操作数来自累加器ACC。累加器非常繁忙,在与外部存储器或I/O接口进行数据传送时,都要经过A来完成。 (3)寄存器B 寄存器B是8位寄存器,主要用于乘、除运算。乘法运算时,B中存放乘数,乘法操作后,高8位结果存于B寄存器中。除法运算时,B中存放除数,除法操作后,余数存于寄存器B中。寄存器B也可作为一般的寄存器用。 (4)程序状态字PSW 程序状态字是8位寄存器,用于指示程序运行状态信息。其中有些位是根据程序执行结果由硬件自动设置的,而有些位可由用户通过指令方法设定。PSW中各标志位名称及定义如下: CY():进(借)位标志位,也是位处理器的位累加器C。在加减运算中,若操作结果的最高位有进位或有借位时,CY由硬件自动置1,否则清“0”。在位操作中,CY作为位累加器C 使用,参于进行位传送、位与、位或等位操作。另外某些控制转移类指令也会影响CY位状态(第三章讨论)。 AC():辅助进(借)位标志位。在加减运算中,当操作结果的低四位向高四位进位或借位时此标志位由硬件自动置1,否则清“0”。 F0():用户标志位,由用户通过软件设定,决定程序的执行方式。 RS1(),RS0():寄存器组选择位。用于设定当前通用寄存器组的组,其对应关系如下:

译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译码器可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前者又分为变量译码器和代码变换译码器。 变量译码器(又称二进制译码器),用以表示输入变量的状态,如2线-4线、3线-8线和4线-16线译码器。若有n个输入变量,则有2n个不同的组合状态,就有2n个输出端供其使用。而每一个输出所

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74LS138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TA、STB、STC与地址端A2、A1、A0分别接到逻辑电平开关输入口,八个输出端Y7…Y0依次连接在十六位逻辑电平显示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逐项测试74LS138的逻辑功能。2.实验箱电源连接正确,电路自查确定无误后,电路验证还是不正确的情况下进行下面的排错检查:

1)检查芯片的电源和地的电平是否正确。 2)芯片的使能端连接的电平正确。 3)从逻辑电平开关输入信号是否正确。 4)从输出端按逻辑功能状态往前一步一步排查。 3.两片3线-8线译码器74LS138扩展为4线-16线译码器 用两片74LS138组合成一个四线-十六线译码器进行实验,并分析逻辑功能。

传感器实验报告1

机 械 工 程 测 试 实 验 报 告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系 专业班级: 机制122 学生姓名: 黄余林 龙杰 李刚 孙龙宇 朱国帅 实验日期: 备,

目录 实验一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1 1 .1 实验目的????????????????????????????????????????????????????????????????????????????????????????????????????????1 1. 2 实验原理????????????????????????????????????????????????????????????????????????????????????????????????????????1 1. 3 实验原理????????????????????????????????????????????????????????????????????????????????????????????????????????1 1. 4 实验步骤????????????????????????????????????????????????????????????????????????????????????????????????????????1 1. 5 注意事项????????????????????????????????????????????????????????????????????????????????????????????????????????3 1. 6试验数据?????????????????????????????????????????????????????????????????????????????????????????????????????????3

微机原理简单输入输出实验报告

东南大学 《微机实验及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四(1)简单输入输出 一. 实验目的与内容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TPC实验装置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掌握利用I/O指令单步调试检查硬件接口功能,学会利用示波器检测I/O指令执行时总线情况; 3)掌握简单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进一步熟悉掌握输入输出单元的功能

和使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1、输出接口输出,根据8个发光二极管发光的情况验证编程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或数字,将其ASCII码通过正确性。(输出端口实验必做) 2、用逻辑电平开关预置某个字母的ASCII码,编程输入这个ASCII码,并将其对应字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输入端口实验必做) 3、利用基本实验(1)中的输出锁存电路,设计L0~L7为流水灯,流水间隔时间由软件产生。(输出端口实验) 4、利用基本实验(2)中的输入电路,监测逻辑电平开关K0~K7的变换,当开关状态为全开时,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并结束程序。(输入端口实验) 要求: 1、输入输出端口应该可以响应外设的连续变化。 2、输出按ESC键退出;输入按任意键退出。 3、内容3、4比做一题,选做一题 二. 实验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简单并行输出实验:八D触发器74LS273的八个输入端接数据总线D0~D7,从键盘输入一个字符或数字,通过2A8H~输出接口输出该字符或者数字代表的ASCII码,再通过8个发光二极管发光显示二进制数码,从而验证编程以及电路的正确性。 简单并行输入实验:八缓冲器74LS244的八个输出端接数据总线D0~D7,8个输入端分别接逻辑电平开关K0~K7,在逻辑电平开关上预置任意字符的ASCII码,编程将此ASCII码通过2A0H~输入,ASCII码对应字符显示在屏幕上,从而验证编程及电路的正确性。 (二)实验接线图

传感器实训心得体会.doc

传感器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传感器实训心得 实训报告 学了一学期的传感器实训心得体会)传感器,在最后期末的时候我们也参加了传感器这一学科的实训,收获还是颇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后,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们受益匪浅.做实验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这样,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验就是使我们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我们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这次实习的却让我加深了对各种传感器的了解和它们各自的原理,而且还培养我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做实验的时候,连接电路是必须有的程序,也是最重要的,而连接电路时最重要的就是细心。我们俩最开始做实验的时候,并没有多注意,还是比较细心,但当我们把电路连接好通电后发现我们并不能得到数据,不管怎么调节都不对,后来才知道是我们电路连接错了,然

后我们心里也难免有点失落,因为毕竟是辛辛苦苦连了这么久的电路居然是错了,最后我们就只有在认真检查一次,看错啊你处在哪里。有了这次的经验下次就更加细心了。以上就是我们组两人对这次实训最大的感触,下次实训虽然不是一样的学科,但实验中的经验和感受或许会有相似的,我们会将这次的经验用到下次,经验不断积累就是我们实训最大的收获。 篇二:传感器实训报告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技能实习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10机工A2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杨淑珍 日期:2013年6月24日~7月7日 项目五:转子台转速测量及振动监控系统。 (一)内容 设计一个转子台的振动检测系统,能实时测量转子台工作时的振动信号(振幅)并实时显示转速,当振幅超过规定值时,报警。具体要求: 1.能测量振动信号并显示波形,若振动超过限值,报警(软硬件报警); 2.能测量并显示转子的转速; 3.限值均由用户可设定(最好以对话框方式设置,软件重新打开后,能记住上次的设置结果);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S402 任课教师:邹洋 小组成员:王娜任芬 学号:2010212121 2010212119

实验一_HAMMING码 (2) 实验二_乘法器 (7) 实验三_时序部件 (16) 实验四_CPU__算术逻辑单元实验 (24) 实验五_CPU__指令译码器实验 (32) 实验六_CPU_微程序控制器实验1 (43) 实验七_八_CPU实验 (59)

1 编码实验:Hamming码 1.1、实验目的 1、对容错技术有初步了解,理解掌握海明码的原理 2、掌握海明码的编码以及校验方法 1.2、实验原理 海明码是由Richard Hamming于1950年提出的,目前是被广泛采用的很有效的校验编码。它的特点是只要增加少数几个校验位,就能检测出多位出错,并能自动纠错。 Hamming码的实现原理是在数据中加入几个校验位,将数据代码的码距比较均匀的拉大,并把数据的每一个二进制位分配在几个奇偶校验组中。当某一位出错后,就会引起有关的几个校验位的值发生变化。这不但可以发现出错,还能指出是哪一位出错,为进一步自动纠错提供了依据。 假设校验位的个数为r,则它能表示2r个信息,用其中的一个信息指出“没有错误”,其余的2r-1个信息指出错误发生在哪一位。然而错误也可能发生在校验位,因此只有k=2r-1-r个信息能用于纠正被传送数据的位数,也就是说要满足关系: 2r≥k+r+1 若要能检测与自动校正一位错,并能发现两位错,此时校验位的位数r和数据位的位数k应满足下述关系:2r-1≥k+r 按上述不等式,可计算出数据位k与校验位r的对应关系,如表1.1所示: 表1.1 数据位k与校验位r的对应关系 k值最小的r值 1~3 4 4~10 5 11~25 6 26~56 7 57~119 8 若海明码的最高位号为m,最低位号为1,即H m H m-1…H2H1,则此海明码的编码规律通常是 1)校验位与数据位之和为m,每个校验位P i在海明码中被分在位号为2i-1的位置上,其余各位为数据位,并按从低向高逐位依次排列的关系分配各数据位。 2)海明码的每一位码H i(包括数据位和校验位本身)由多个校验位校验,其关系是被校验的每一位位号等于校验它的各校验位的位号之和。 3)在增大合法码的码距时,所有码的码距应尽量均匀增大,以保证对所有码的检错能力平衡提高。 下面具体看一下对一个字节进行海明编码的实现过程。 只实现一位纠错两位检错,由前面的表可以看出,8位数据位需要5位校验位,可表示为H13H12…H2H1。 五个校验位P5~P1对应的海明码位号分别为H13、H8、H4、H2和H1。P5只能放在H13位

编码器和译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编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掌握集成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应用; (3) 掌握集成译码器的扩展方法。 二、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74LS20,74LS138。 三、实验内容 (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将74LS138输出??接数字实验箱LED 管,地址输入接实验箱开关,使能端接固定电平(或GND)。电路图如Figure 1所示: Figure 2 ??????????????时,任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记录观察结果。 ??????????????时,按二进制顺序拨动开关,观察LED显示状态,并与功能表对照,记录观察结果。 用Multisim进行仿真,电路如Figure 3所示。将结果与上面实验结果对照。

Figure 4 (2)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 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 对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 ?? ?? A ? ??????????? ???? 按Figure 5所示的电路连接。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将结果对比。 Figure 6

(3)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因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刚好够用。 而输入端只有 A、、三个,故要另用使能端进行片选使两片138译码器 进行分时工作。而实验台上的小灯泡不够用,故只用一个灯泡,而用连接灯泡的导线测试?,在各端子上移动即可。在multisim中仿真电路连接如Figure 7所示(实验台上的电路没有接下面的两个8灯LED): Figure 8 四、实验结果 (1) 74LS138译码器逻辑功能的测试。 当输入 A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应该第一个小灯亮。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9所示。当输入 A时,应该是输出低电平,故理论上应该第二个小灯亮。实际用实验台测试时,LE0灯显示如Figure 6所示。 Figure 10

实验六-实验报告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六、视图和图表的定义及使用实验 姓名胡艺敏学号38 系别 女 数计学院 班 级 11计科师 范 主讲教师江凤莲指导教师江凤莲实验日期2013 4-27 专 业 计算机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同组实验者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利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的视图创建向导和图表创建向导建立视图表和关系图(图表),加深对视图和图表概念的理解,了解视图和图表的作用。 二、实验要求 1)调出创建视图向导,在图书-读者库中按下列T-SQL描述创建读者视图。 CREATE VIEW 读者_VIEW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读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借阅.读者编号=读者.编号; 2)调出向导,按T-SQL描述创建借阅_计算机图书视图。 CREATE VIEW 借阅_计算机图书 AS SELECT 图书.*,借阅.* FROM 图书,借阅 WHERE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3)调出创建图表向导,完成在图书_读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_借阅图表的操作。要求该图表包括图书和借阅两个表,通过“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外码与被参照表之间的关联。 4)查看以上视图和图表的属性,并修改到正确为止。 三、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五、实验内容: (1)实验代码(可加附页): (1)基本操作实验 1)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给定的T-SQL语句确定视图结构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视图结构信息 序号视图名 数据库 名 相关表名列定义元组定义 1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读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 借阅.读者编号=读者. 编号 2 借阅_计算 机图书 图书-读 者 图书,借阅 图书.*, 借阅.* 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AND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看图书-读者库结构信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图表结构信息,如表11所示。 表11 图表结构信息 图表名数据库名主表名参照表 名 关联定义 读者_VIEW 图书-读 者 借阅图书图书.书号=借阅.书号 (2)实验结果(可加附页):

传感器实验报告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 吴昊 U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 记下位移X 与输出电压值,填入表7-1。

5、根据表7-1 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 和非线性误差δf。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 非线性误差δf=353=%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指令译码器

河北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指令译码器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指令译码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学习设计指令译码器。 二、实验原理: 指令译码器是计算机控制器中最重要的部分。所谓组合逻辑控制器就是指指令译码电路是由组合逻辑实现的。 组合逻辑控制器又称硬连线控制器,是设计计算机的一种方法。这种控制器中的控制信号直接由各种类型的逻辑门和触发器等构成。这样,一旦控制部件构成后,除非重新设计和物理上对它重新连线,否则要想增加新的功能是不可能的。结构上这种缺陷使得硬连线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变得非常复杂而且代价很大。所以,硬连线控制器曾一度被微程序控制器所取代。但是随着新一代及其及VLSI技术的发展,这种控制器又得到了广泛重视,如RISC机广泛使用这种控制器。 图6-42是组合逻辑控制器的方框图。逻辑网络的输入信号来源有3个:①指令操作码译 码器的输出I n ;②来自时序发生器的节拍电位信号T k ;③来自执行部件的反馈信号B j 。逻辑网 络的输出信号就是微操作控制信号,用来对执行部件进行控制。

图6-42 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结构方框图 组合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可描述位:某一微操作控制信号C m 是指令操作码译码器的输出I n 、时序信号(节拍电位信号T k )和状态条件信号B j 的逻辑函数。即 C m =f(I n ,T k ,B j ) 用这种方法设计控制器,需要根据每条指令的要求,让节拍电位和时序脉冲有步骤地去控制机器的各有关部分,一步一步地执行指令所规定的微操作,从而在一个指令周期内完成一条指令所规定的全部操作。 三、实验步骤: (1)将试验台设置成FPGA-CPU 独立调试模式,REGSEL=0、CLKSEL=1、FDSEL=0。使用试验台上的单脉冲,即STEP_CLK 短路子短接,短路子RUN_CLK 断开。 (2)将设计在QuartusII 下输入,变异后下载到TEC-CA 上的FPGA 中。 (3)拨动试验台上的开关SD 5~SD 0,改变IR[15..12]、进位标志C 和结果为0标志Z ,观察指示灯R 10~R 0显示的控制信号,并填写表6-28。 四、实验现象及分析:

哈夫曼编码译码器实验报告免费

哈夫曼编码译码器实验报告(免费)

————————————————————————————————作者:————————————————————————————————日期:

问题解析与解题方法 问题分析: 设计一个哈夫曼编码、译码系统。对一个ASCII编码的文本文件中的字符进行哈夫曼编码,生成编码文件;反过来,可将编码文件译码还原为一个文本文件。 (1)从文件中读入任意一篇英文短文(文件为ASCII编码,扩展名为txt); (2)统计并输出不同字符在文章中出现的频率(空格、换行、标点等也按字符处理);(3)根据字符频率构造哈夫曼树,并给出每个字符的哈夫曼编码; (4)将文本文件利用哈夫曼树进行编码,存储成压缩文件(编码文件后缀名.huf)(5)用哈夫曼编码来存储文件,并和输入文本文件大小进行比较,计算文件压缩率;(6)进行译码,将huf文件译码为ASCII编码的txt文件,与原txt文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过程可以知道该编码译码器的关键在于字符统计和哈夫曼树的创建以及解码。 哈夫曼树的理论创建过程如下: 一、构成初始集合 对给定的n个权值{W1,W2,W3,...,Wi,...,Wn}构成n棵二叉树的初始集合 F={T1,T2,T3,...,Ti,...,Tn},其中每棵二叉树Ti中只有一个权值为Wi的根结 点,它的左右子树均为空。 二、选取左右子树 在F中选取两棵根结点权值最小的树作为新构造的二叉树的左右子树,新二 叉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为其左右子树的根结点的权值之和。 三、删除左右子树 从F中删除这两棵树,并把这棵新的二叉树同样以升序排列加入到集合F中。 四、重复二和三两步, 重复二和三两步,直到集合F中只有一棵二叉树为止。 因此,有如下分析: 1.我们需要一个功能函数对ASCII码的初始化并需要一个数组来保存它们; 2.定义代表森林的数组,在创建哈夫曼树的过程当中保存被选中的字符,即给定报文 中出现的字符,模拟哈夫曼树选取和删除左右子树的过程; 3.自底而上地创建哈夫曼树,保存根的地址和每个叶节点的地址,即字符的地址,然 后自底而上检索,首尾对换调整为哈夫曼树实现哈弗曼编码; 4.从哈弗曼编码文件当中读入字符,根据当前字符为0或者1的状况访问左子树或者 右孩子,实现解码; 5.使用文件读写操作哈夫曼编码和解码结果的写入; 解题方法: 结构体、数组、类的定义: 1.定义结构体类型的signode 作为哈夫曼树的节点,定义结构体类型的hufnode 作为

传感器综合的实验报告

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 名称: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题目: 利用传感器测量重物质量院系:自动化系 班级:测控1201 班 小组成员:加桑扎西,黄承德 学生:加桑扎西 指导教师:仝卫国 实验周数:1周 成绩:

日期:2015 年7 月12日

传感器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2、掌握多种传感器应用于电子称的原理。 3、根据不同传感器的特性,选择不同的传感器测给定物体的重量。 4、能根据原理特性分析结果,加深对传感器的认识与应用。 5、测量精度要求达到1%。 二、实验设备、器材 1、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直流稳压电源、双平行梁、测微器、金属箔式应变片、标准电阻、差动放大器、直流数字电压表。 2、电容式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电容传感器、电容变换器、差动放大器、低通滤波器、电压表、示波器。 3、电涡流式传感器用到的设备: 电涡流式传感器、测微器、铝测片、铁测片、铜测片、电压表、示波器。 三、传感器工作原理 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容器的电容量C是的函数,当被测量变化使S、d或 任意一个参数发生变化时,电容量也随之而变,从而可实现由被测量到电容量的转换。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建立在上述关系上的,若保持两个参数不变,仅改变另一参数,

就可以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再转换为电量输出。 差动平行变面积式传感器是由两组定片和一组动片组成。当安装于振动台上的动片上、下改变位置,与两组静片之间的相对面积发生变化,极间电容也发生相应变化,成为差动电容。如将上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 X1,下层定片与动片形成的电容定为C X2,当将C X1和C X2接入双T型桥路作为相邻两臂时,桥路的输出电压与电容量的变化有关,即与振动台的位移有关。依据该原理,在振动台上加上砝码可测定重量与桥路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称未知重量物体时只要测得桥路的输出电压即可得出该重物的重量。 2、电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传感器由平面线圈和金属涡流片组成,当线圈中通以高频交变电流后,与其平行的金属片上感应产生电涡流,电涡流的大小影响线圈的阻抗Z,而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涡流片的电阻率、导磁率、厚度、温度以及与线圈的距离X有关。当平面线圈、被测体(涡流片)、激励源已确定,并保持环境温度不变,阻抗Z只与X距离有关。将阻抗变化经涡流变换器变换成电压V输出,则输出电压是距离X的单值函数。依据该原理可制成电涡流式传感器电子称。3、金属箔式应变片传感器工作原理: 应变片应用于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实验中,通过旋转测微器可使双平梁的自由端上、下移动,从而使应变片的受力情况不同,将应变片接于电桥中即可使双平衡的位移转换为电压输出。电桥的四个桥臂电阻R1、R2、R3、R4,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R1/R1、△

74LS181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用Verilog HDL语句实现74LS181的功能 实验日期2013 年10月19号 学号 姓名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班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 4、掌握用Verilog HDL实现简单运算器的设计 二、实验原理 74LS181的逻辑功能表 图中,S0到S3是四个控制端,用于选择进行何种运算。M用于控制ALU进行算术

运算还是逻辑运算。 当M=0时,M 对进位信号没有任何影响,Fi 值与操作数Ai ,Bi 以及地位向本位进位Cn+1有关,所以M=0时进行算术运算。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加”只算术加,运算时考虑进位;“+”指逻辑加,不考虑进位;减法运算时,减法取反码运算后用加法器实现,结果输出为A 减B 减1在最末位产生一个强迫进位(加1),以得到A 减B 的结果。 当M=1时,封锁了各位的进位输出Cn+i=0,因此各位的运算结果Fi 仅与操作数Ai ,Bi 有关,此时进行逻辑运算。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书85面的逻辑功能表编写Verilog HDL 语句,编译,仿真等步骤。 2.按照模式一电路图结构图设置对应的引脚参数。确认无误后,配置文件下载。 CLOCK9CLOCK5CLOCK2 CLOCK0 SPEAKER 扬声器 NO.1 PIO11-PIO8PIO15-PIO12PIO48 PIO49D15 D16HEX HEX PIO32 PIO33 PIO34 PIO35 PIO36 PIO37 PIO38 PIO39 D1D2D3D4D5D6D7D8实验电路结构图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译码器 FPGA/CPLD 目标芯片1 2 3 4 5 6 7 8 PIO3-PIO0 PIO7-PIO4HEX HEX 键1 键2 键3 键4 键5 键6 键7 键8 PIO39-PIO32PIO31-PIO28 PIO27-PIO24PIO23-PIO20PIO19-PIO16 3.连接试验箱,开通电源,进行验证。 五、实验环境与设备 实验软件:Quartus ii 软件 实验设备:实验室试验箱 六、实验代码设计(含符号说明) module NS74181(A,B,F,S,CN,CO,M); //端口名 input[3:0] A,B; input[3:0] S; input M,CN; output CO; output[3:0] F; reg[3:0] F; reg[3:0] ta,tb; //用ta,tb 代替~A 和~B reg CO; //进位 always @(S) begin ta=~A; tb=~B; case(S) 'b0000: begin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 熟悉掌握集成译码器的应用; (3) 掌握集成译码器的扩展方法。 二、实验设备 数字电路实验箱,电脑一台,74LS20,74LS138。 三、实验内容 (1)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四输入与非门74LS20的管脚图如下: 对函数表达式进行化简: 按Figure 1所示的电路连接。并用Multisim进行仿真,将结果对比。

Figure 1 (2)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因为要用两片3-8实现4-16译码器,输出端子数目刚好够用。 导线测试,在各端子上移动即可。在multisim中仿真电路连接如Figure 2所示(实 验台上的电路没有接下面的两个8灯LED): Figure 2 四、实验结果 (1) 利用3-8译码器74LS138和与非门74LS20实现函数。

输入,由可知,小灯应该亮。测试结果如Figure 1所示。输入,分析知小灯应该灭,测试结果如Figure 2所示。输入 ,分析知小灯应该亮,测试结果如Figure 3所示。 Figure 4 Figure 5

Figure 6 同理测试,得到结果列为下面的真值表: A B C Y 0 0 0 1 0 0 1 1 0 1 0 0 0 1 1 0 1 0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与所要实现的逻辑功能相一致。 (2) 用两片74LS138组成4-16线译码器。 进行测试,得到的结果列为真值表如下: G1 A B C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通知单 课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

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实验通知单 课题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实验名称 实验班级 六年级 实验类别 B 实验组数 10 实验时间 任课教师 实验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 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 规范操作要点 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可能的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913110200229 姓名:杨薛磊 序号: 83

实验一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一)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二、基本原理: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弹性元件上通过特定工艺粘贴电阻应变片来组成。一种利用电阻材料的应变效应将工程结构件的内部变形转换为电阻变化的传感器。此类传感器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机械装置将被测量转化成弹性元件的变形,然后由电阻应变片将弹性元件的变形转换成电阻的变化,再通过测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变化信号输出。它可用于能转化成变形的各种非电物理量的检测,如力、压力、加速度、力矩、重量等,在机械加工、计量、建筑测量等行业应用十分广泛。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主机箱中的±2V~±10V(步进可调)直流稳压电源、±15V直流 1位数显万用表(自备)。 稳压电源、电压表;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托盘、砝码; 4 2 四、实验步骤: 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说明:应变传感器实验模板由应变式双孔悬臂梁载荷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加热器+5V电源输入口、多芯插头、应变片测量电路、差动放大器组成。实验模板中的R1(传感器的左下)、R2(传感器的右下)、R3(传感器的右上)、R4(传感器的左上)为称重传感器上的应变片输出口;没有文字标记的5个电阻符号是空的无实体,其中4个电阻符号组成电桥模型是为电路初学者组成电桥接线方便而设;R5、R6、R7是350Ω固定电阻,是为应变片组成单臂电桥、双臂电桥(半桥)而设的其它桥臂电阻。加热器+5V是传感器上的加热器的电源输入口,做应变片温度影响实验时用。多芯插头是振动源的振动梁上的应变片输入口,做应变片测量振动实验时用。

PL 0 语言编译器分析实验报告

PL/0 语言编译器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阅读与解析一个实际编译器(PL/0语言编译器)的源代码,加深对编译阶段(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等)和编译系统软件结构的理解,并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实验要求 (1)要求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技巧(C语言)和阅读较大规模程序源代码的能力; (2)理解并掌握编译过程的逻辑阶段及各逻辑阶段的功能; (3)要求能把握整个系统(PL/0语言编译器)的体系结构,各功能模块的功能,各模块之间的接口; (4)要求能总结出实现编译过程各逻辑阶段功能采用的具体算法与技 三、实验报告 pl/0语言是pascal语言的一个子集,我们这里分析的pl/0的编译程序包括了对pl/0语言源程序进行分析处理、编译生成类pcode代码,并在虚拟机上解释运行生成的类pcode代码的功能。 pl/0语言编译程序采用以语法分析为核心、一遍扫描的编译方法。词法分析和代码生成作为独立的子程序供语法分析程序调用。语法分析的同时,提供了出错报告和出错恢复的功能。在源程序没有错误编译通过的情况下,调用类pcode 解释程序解释执行生成的类pcode代码。 词法分析子程序分析: 词法分析子程序名为getsym,功能是从源程序中读出一个单词符号(token),把它的信息放入全局变量sym、id和num中,语法分析器需要单词时,直接从这三个变量中获得。(注意!语法分析器每次用完这三个变量的值就立即调用getsym 子程序获取新的单词供下一次使用。而不是在需要新单词时才调用getsym过程。)getsym过程通过反复调用getch子过程从源程序过获取字符,并把它们拼成单词。getch过程中使用了行缓冲区技术以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词法分析器的分析过程: 调用getsym时,它通过getch过程从源程序中获得一个字符。如果这个字符是字母,则继续获取字符或数字,最终可以拼成一个单词,查保留字表,如果查到为保留字,则把sym变量赋成相应的保留字类型值;如果没有查到,则这个单词应是一个用户自定义的标识符(可能是变量名、常量名或是过程的名字),把sym 置为ident,把这个单词存入id变量。查保留字表时使用了二分法查找以提高效率。如果getch获得的字符是数字,则继续用getch获取数字,并把它们拼成一个整数,然后把sym置为number,并把拼成的数值放入num变量。如果识别出其它合

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报告_译码器及其应用

数电实验报告 实验三译码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 4、学习译码器的扩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 1块 2、74HC138 3-8线译码器 2片 3、74HC20 双4输入与非门 1片 三、实验原理 1、中规模集成译码器74HC138 74HC138是集成3线-8线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图3-1是其引脚排列。 其中 A2 、A1 、A0 为地址输入端, 0Y~ 7Y为译码输出端,S1、2S、3S为使能端。74HC138真值表如下: 74HC138引脚图为:

74HC138工作原理为:当S1=1,S2+S3=0时,电路完成译码功能,输出低电平有效。其中: 2、译码器应用 因为74HC138 三-八线译码器的输出包括了三变量数字信号的全部八种组合,每一个输 出端表示一个最小项,因此可以利用八条输出线组合构成三变量的任意组合电路。 四、实验内容 1、译码器74HC138 逻辑功能测试 (1)控制端功能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

按上表所示条件输入开关状态。观察并记录译码器输出状态。 LED指示灯亮为0,灯不亮为1。 (2)逻辑功能测试 将译码器使能端S1、2S、3S及地址端A2、A1、A0 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输出口,八个 输出端Y7 Y0依次连接在逻辑电平显示器的八个输入口上,拨动逻辑电平开关,按下表逐项测试74HC138的逻辑功能。 2、用74HC138实现逻辑函数 Y=AB+BC+CA 如果设A2=A,A1=B,A0=C,则函数Y的逻辑图如上所示。用74HC138和74HC20各一块在实验箱上连接下图线路。并将测试结果下面的记录表中。

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1、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实验方法在CSY-998传感器实验仪上验证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 3、实验仪器CSY-998传感器实验仪 4、实验操作方法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电桥、差动放大器、双孔悬臂梁称重传感器、砝码、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旋钮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倒±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实验步骤: (1)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实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 (2)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 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到最大位置,然后调整差动放大器的调零旋钮使F/V表显示为零,关闭主、副电源。 (3)根据图1接线R1、R2、R3为电桥单元的固定电阻。R4为应变片;将稳压电源的切换开关置±4V 档,F/V表置20V档。开启主、副电源,调节电桥平衡网络中的W1,使F/V表显示为零,等待数分钟后将F/V表置2V档,再调电桥W1(慢慢地调),使F/V表显示为零。 (4) 将测微头转动到10㎜刻度附近,安装到双平行梁的右端即自由端(与自由端磁钢吸合),调节测微头支柱的高度(梁的自由端跟随变化)使V/F表显示值最小,再旋动测微头,使V/F表显示为零(细调零),这时的测微头刻度为零位的相应刻度。 (5) 往下或往上旋动测微头,使梁的自由端产生位移记下V/F表显示的值,每旋动测微头一周即ΔX=0.5㎜,记一个数值填入下表: 0 0.5 1 1.5 2 2.5 3 3.5 4 位移 (mm) 51.0 63.3 75.5 88.2 102.3 113.7 127.3 139.9 155.1 电压 (mV) 压值的相应变化。 灵敏度:ΔV=155.1-51.0=104.1 ΔX=4-0=4 ΔS=ΔV/ΔX=104.1/4=26.025 (7)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所有旋钮转到初始位置。 注意事项: (1) 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上并不存在,仅作为一标记,让学生组桥容易。 (2)如指示溢出,适当减小差动放大增益,此时差动放大器不必重调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