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书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七章沉淀滴定法2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组织教学】 1、师生互致问候语 2、考勤、组织教学。 【导入】 用于沉淀滴定法的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 生成的沉淀应具有恒定的组成,而且溶解度必须很小; 2. 沉淀反应必须迅速、定量地进行; 3. 能够用适当地指示剂或其他方法确定滴定地终点。 其中,银量法应用较为广泛,根据滴定方式、滴定条件和选用指示剂的不同,将银量法分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发扬司法,本次课程主要学习这三类方法,并通过习题巩固本章知识点。 【课堂教学】 沉淀滴定法 摩尔法(Mohr )-用铬酸钾作指示剂 AgNO 3滴定NaCl 1.原理:Ag + + Cl - = AgCl (白色) — 滴定反应 Ag + + CrO 42- = Ag 2CrO 4(砖红色 ) — 指示剂反应 计量点时:[][] 4.710sp Ag Cl K +--==== 10-5mol/L 2.指示剂浓度:K 2CrO 4的最佳浓度为 10-3mol/L3. pH :最宜范围为(中性或弱碱性). 4.适用范围:直接滴定Cl -、Br -。 5.干扰:凡能与CrO 42-或 Ag +生成沉淀的离子都干扰测定。如:Ba 2+、Pb 2+、Hg 2+以及PO 43-、AsO 43-、S 2-、C 2O 42-等。

佛尔哈德法(Volhard)-铁铵矾(NH4Fe(SO4)2)作指示剂1.直接滴定法-在硝酸介质中,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Ag+。(1)原理:Ag+ + SCN-= AgSCN(白)滴定反应 Fe3+ + SCN-= FeSCN2+(红)指示剂反应 (2)溶液酸度控制在L之间 (3)Fe3+浓度一般控制在mol/L 2.返滴定法-测定鹵素离子(1)优点:选择性高。 (2)缺点:终点时,过量的SCN-易使下列反应发生: AgCl + SCN-=AgSCN+ Cl– 所以,溶液出现的红色不稳定,随着不断地摇动溶液,红色又逐渐消失,得不到正确的终点。 解决措施:分离AgCl沉淀 b.用有机溶剂将AgCl沉淀表面覆盖,使其不与溶液接触。 C.提高Fe3+的浓度以减小终点时SCN-的浓度,从而减小滴定误差。 法扬司法(Fajans)-吸附指示剂吸附指示剂是一类有机燃料,当它被吸附在胶粒表面之后,可能是由于形成某种化合物而导致指示剂分子结构的变化,因而引起颜色的变化。 AgNO3滴定Cl-,用荧光黄作指示剂。HFI=H++FI- AgCl Ag++FI-(黄绿色)=AgCl Ag+FI-(淡红色) 注意: (1)应尽量使沉淀的比表面大一些。 (2)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3)避免在强的阳光下进行滴定。

沉淀滴定法.

第五节沉淀滴定法 教学目的: 1、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明确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与难点: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 一、方法简介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ation):也称容量分析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用作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反应速度快,生成沉淀的溶解度小; (2)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式定量进行; (3)有准确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应用范围:含量在1%以上的卤素化合物和硫氰化物的测定。 解释:沉淀反应很多,但能用于沉淀滴定的沉淀反应并不多,因为很多沉淀的组成不恒定,或溶解度较大,或形成过饱和溶液,或达到平衡速度慢,或共沉淀现象严重等。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生成微溶性银盐的沉淀反应。 Ag++ Cl- = AgCl↓ Ag++ SCN- =AgSCN↓ 以这类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主要测定Cl-、Br-、I-、Ag+及SCN-等。 如有一些沉淀HgS、PbSO4、BaSO4等也可用于沉淀滴定法,但重要性不及银量法。

二、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 莫尔法 银量法佛尔哈德法 法杨司法 1、莫尔法 什么是莫尔法?以铬酸钾作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莫尔法”。 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测定卤素化合物含量。 (1)指示剂作用原理: Ag+ + Cl- AgCl↓白Ksp(AgCl)= 1.8 ×10-9 Ag+ + CrO42-Ag2CrO4↓橙色Ksp(Ag2CrO4)= 2 ×10-12 因为AgCl和Ag2CrO4的溶度积不同,因而发生分级沉淀,当AgCl沉淀完全后,稍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与K2CrO4指示剂反应生成Ag2CrO4↓砖红色(量少时为橙色)。 平衡时,[Ag+]·[Cl-] = Ksp AgCl 设溶液中[Cl-] = [CrO4]2-= 0.1mol/L Ksp AgCl 1.8 ×10-10 [Ag+]AgCl = = = 1.8×10-9(mol/L) [Cl-] 0.1 Ksp(Ag2CrO4) 2 ×10-12 = = = 4.5×10-6(mol/L)[Ag+]Ag 2CrO4 [CrO42-] 0.1 由此可见:[Ag+][Cl-]首先大于Ksp AgCl,则AgCl开始沉淀。 [Cl-]消耗完之后,AgNO3和CrO42-生成Ag2CrO4沉淀。 (2)铬酸钾指示剂的适合用量的计算 根据溶度积原理: Ag++ Cl- = AgCl K SP = 1.8×10-10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解析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

分析化学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7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2.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3.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4.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5.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6.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7.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A)Na+(B)K+(C)Ca2+(D)H+ 8.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A)稀、热、快、搅、陈(B) 浓、热、快、搅、陈 (C)稀、冷、慢、搅、陈(D) 稀、热、慢、搅、陈 9.待测组分为MgO,沉淀形式为MgNH4PO4·6H2O,称量形式为Mg2P2O7,化学因素等于() (A)0.3625 (B)0.7241 (C)1.105 (D)2.210 10.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摩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习题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其中1~12题为单选,13~20题为多选) 1.用重量法测定As 2O 3 的含量时,将As 2 O 3 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3 4 AsO , 并沉淀为Ag 3AsO 4 ,随后在HNO 3 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换算因数为() A. As 2O 3 /6AgCl; B. 2As 2 O 3 /3AgCl; C. As 2O 3 /AgCl; D.3AgCl/ 6As 2 O 3 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4.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在法扬司法测Cl?,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7.用BaSO 4 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 CO 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A. SO 4 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其滴定终点将()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第六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分析化学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6学时 教学目标或要求: 掌握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理解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了解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掌握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沉淀条件的选择,理解共沉淀,后沉淀,了解有机沉淀的应用.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第6章重量分析法 概述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对沉淀的要求. 1. 对沉淀形要求, 2. 对称量形的要求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二,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盐效应,2. 同离子效应,3. 酸效应,4. 络合效应,5. 其他影响因素 沉淀的类型与形成过程 一,沉淀的类型 二,沉淀形成一般过程 三,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因素 1. 沉淀物质的本性, 2. 过饱和程度, 3. 临界比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一,共沉淀 1. 表面吸附, 2. 吸留与包夹, 3. 生成混晶或固溶体 二,后沉淀(继沉淀) 三,减少沉淀沾污的方法 沉淀条件的选择 沉淀条件的选择和沉淀后的处理:1. 晶形沉淀,2. 无定形沉淀,3. 均匀沉淀法 称量形的获得――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有机沉淀的应用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6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概述 重量分析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进行测定的,测定时通常先用适当的方法使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然后称重,由称得的质量计算该组分的含量. 一,重量法的分类和特点 根据被测组分与其他组分分离方法的不同,重量法分为挥发法,电解法和沉淀法三类,其中以沉淀法最为重要.

分析化学答案7重量分析法

Chapter 7 7.1计算下列重量因数: (1)测定物 FeO 称量物Fe 2O 3 ;(2)测定物KCl (-K 2PtCl 6-Pt) 称量物Pt;(3)测定物Al 2O 3 称量物Al(C 9H 6ON)3 ;(4)测定物P 2O 5 称量物(NH 4)3PO 4?12MoO 3 解: 7.3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g,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含硫量,得硫酸钡沉淀0.2982g,计算试样含SO 3的质量分数. 解: 7.3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 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mg,为使灼烧后的Fe 2O 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应最少称取样品多少克? 解: 7.4 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在给定介质中的溶解度(除(1)题外,均采用I=0.1时的常数)。 (1)ZnS 在纯水中( pKsp θ(ZnS)=23.8, pKa1(H 2S)=7.1, pKa2=12.9) (3)AgBr 在0.01mol/LNH 3溶液中; (4)BaSO 4在PH7.0,EDTA 浓度为0.01mol/L 的溶液中 03782.034 .1876295.141)12)((2)()4(1110.044 .459296.101))((2)()3(7643.008 .19555.742)()(2)2(8999.069.15985.712)()(2)1(3434523693232=?=?==?===?===?== MoO PO NH M O P M F ON H C Al M O Al M F Pt M KCl M F O Fe M FeO M F %65.31%1003232 .039.23306.802982.0%100)(%43=??=??=s m F BaSO m SO g g F m m F s s 19822.0% 1.069.15913.392210 2.0%1.0102.0%1.0102.0333≈=???=??=∴=??=---称量误差L m ol K K S NH NH L m ol K K S H H NH Ag sp sp NH Ag H S sp sp H S /107.41010'10101010101][][1)3(/107.11010'1010101010101][][1)1(:54.306.12)(4 .344.724.323231)(93.68.23)(3.61.79.12149.1272 21)(3322-----------++?=?=?===?+?+=++=?=?=?===?++=++=+--αββααββα解4.54.32 ) ()(4 .3)(101010]'[][][] '[100.7)4(--===∴===H Y H Y H Y Y Y Y Y pH ααα

分析化学(第7版)课后答案解析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 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 ±==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沉淀的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 ( ) 2、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所以这两类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类型相同。( ) 3、均匀沉淀法可获得颗粒较大的沉淀,是因为在生成沉淀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 ) 4、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但如果沉淀剂过量太多,反而会引起盐效应和络合效应而增加沉淀的溶解度。( )二、选择题 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有哪些( ) A、溶解度要小 B、要纯净 C、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要大 D、要便于过滤和洗涤 E、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以SO42-作为Ba2+的沉淀剂,其过量应为 A、10 % B、10 % ~20 % C、20 % ~ 50 % D、50 % ~ 100 % E、100 % ~200 % 3.Ag2CO3的K SP=8.1×10-12,若不考虑CO32-的水解,则Ag2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1.3×10-4 mol·L-1 B、3.0×10-4 mol·L-1 C、2.0×10-4mol·L -1 D、5.2×10-4 mol·L-1 E、2.6×10-4 mol·L-1 4.Sr3(PO4)2的s=1.0×10-8mol/L,则其K SP值为 A.1.0×10-30 B.5.0×10-30 C.1.1×10-38 D.1.0×10-12 5.在一定酸度和一定C2O42-浓度的溶液中,CaC2O4的溶解度为 A、S=K SP/C(C2O42-) B、s= C、s= K SP×α C2O4(H) /C(C2O42-)· D、S= 6.已知Mg(OH)2的K SP=1.8×10-11,则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是 A、3.59 B、10.43 C、4.5; D、9.41 7.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由于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第五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第五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 一、选择题 1.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 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 3+将共沉淀。设Fe 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 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 2O 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 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 (B) 1% (C) 0.1% (D) 0.03% 2. Ag 2S 的K sp =2.0×10-48,其在纯水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 ) (A) s = 3 sp K (B) s = 3 sp 4/K (C) s = 3 2-α?s sp K (D) s = 3 sp 42/K s -?α 3. 重量法测定铁时,过滤Fe(OH)3沉淀应选用----------------------------------------( ) (A) 快速定量滤纸 (B) 中速定量滤纸 (C) 慢速定量滤纸 (D) 玻璃砂芯坩埚 4. 下列说法中违背非晶形沉淀条件的是----------------------------------------------(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5. 微溶化合物A 2B 3在溶液中的解离平衡是: A 2B 3==2A + 3B 。今已测得B 的浓度为3.0×10-3mol/L ,则该微溶化合物的溶度积K sp 是----------------------------------------------( ) (A) 1.1×10-13 (B) 2.4×10-13 (C) 1.0×10-14 (C) 2.6×10-11 6. 在重量分析中,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 (A) 混晶 (B) 吸留 (C) 包藏 (D) 后沉淀 7. 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何种离子?----------------- -------------------------------------------------------------------( ) (A) Na + (B) K + (C) Ca 2+ (D) H + 8. 今在铵盐存在下,利用氨水作为沉淀剂沉淀Fe 3+,若铵盐浓度固定,增大氨的浓度, Fe(OH)3沉淀对Ca 2+、Mg 2+、Zn 2+、Ni 2+等四种离子的吸附量将是-----------------------------------( ) (A) 四种离子都增加 (B) 四种离子都减少 (C) Ca 2+、Mg 2+增加而Zn 2+、Ni 2+减少 (D) Zn 2+、Ni 2+增加而Ca 2+、Mg 2+减少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C)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A. H+ B. K+ C. Na+ D. 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B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和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的CaC2O4沉淀,其原因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过饱和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教学资料

分析化学(第7版)习题参考解答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1、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 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 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 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6、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 ②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 d d d d d 321n ++++= 0.241=d 0.242=d 1 2 i -∑=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③第一组数据精密度高。 7、测定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所得数据:12.0080、12.0095、12.0099、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及12.0120。求算:①平均值;②标准偏差;③平均值的标准偏差;④平均值在99%置信水平的置信限。 解:①12.0104i =∑= n x x ②0.00121)(2 i =--∑=n x x s ③0.00038== n s s ④0.0012 0.000383.25 25.3t 92-2 0.01±=?±==±±==时,,查表置信限=f n s t n s t x u 8、在用氯丁二烯氯化生产二氯丁二烯时,产品中总有少量的三氯丁二烯杂质存在。分析表明,杂质的平均含量为1.60%。改变反应条件进行试生产,取样测定,共取6次,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1.46%、1.62%、1.37%、1.71%、1.52%及1.40%。问改变反应条件后,产品中杂质百分含量与改变前相比,有明显差别吗?(α=0.05时) 解: %.n S S .S x x 05306/%13.0/%130 1.51% ===== 1.7% 053.0% 60.1%51.1=-= -= x S x t μ计 查表2-2,t 5,0.05=2.571,t 计算 < t 临界值 。 所以,改变反应条件后,杂志含量与改变前无明显差别。

分析化学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 § 8 –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在重量分析法中,一般是采用适当方法,先使被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后,经过称量得到被测组分的质量,并计算其百分含量。待测组分与试样中其它组分分离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沉淀法和气化法等。 过滤,洗涤,灼烧 1、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或灼烧成为组成一定的物质,然后称其质量,再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这是重量分析的主要方法。例如:测定BaCl2·2H2O 中Ba%, 其主要步骤为: H2O,稀H2SO4 Δ,搅拌 BaCl2·2H2O BaSO4――——→纯BaSO4—→称量,计算Ba% 2、气化法 : 用加热或其它方法使试样中被测组分气化逸出,然后根据气体逸出前后试样质量之差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例如:要测定氯化钡晶体中(BaCl2·2H2O)结晶水的含量,可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钡试样,加热,使水分逸出,根据加热前后氯化钡质量的变化可得出试样中水分的含量:H2O%=[试样重(1)—试样重(2)] / 试样重(1) 100% 重量分析法中全部数据都是由分析天平称量之后得来的,因而误差小于容量分析的误差。对高含量组分的测定,一般测定的误差≤0.1%,其缺点是:操作较繁琐,费时较多,对低含量组分的测定误差较大。

重量分析法中以沉淀分析法应用最广。沉淀法是根据沉淀的质量来计算试样 中被测组分的含量的,因此要求被测组分必须沉淀完全,而且所得沉淀必须纯净。这是重量沉淀法的关键问题。为了达到沉淀完全和纯净的目的,必须掌握沉淀的性质和适宜的沉淀条件。这是本章讨论的中心问题。 § 8 – 2 沉淀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往试液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出来,所得的沉淀称为沉淀形式。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之后,得到称量形式。然后再由称量形式的化学组成和质量,便可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测定Cl- 时,加入沉淀剂AgNO3,得到AgCl沉淀,烘干后仍为AgCl。测定钡盐中Ba%时,加入稀H2SO4为沉淀剂,得到BaSO4沉淀,烘干后仍为BaSO4,此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为MgNH4PO4,经灼烧后得到称量形式为Mg2P2O7。再例如Ca2+的测定中,沉淀形式是CaC2O4·H2O,灼烧后得到的称量形式是CaO,沉淀形式在灼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要小,要求测定的溶解损失不应超过天平的称量误差。 一般要求溶解损失应小于0.2mg (2)沉淀必须纯净,不应混进沉淀剂和其它杂质。 (3)沉淀应易于过滤和洗涤。因此,在进行沉淀时,希望得到粗大的晶形 沉淀,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必须控制适宜的沉淀条件,使得到的沉淀结晶颗粒较大。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组成必须与化学式相符,这样才能根据化学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中职分析化学沉淀滴定法习题(教师用)

沉淀滴定法练习题 一、选择题 1.Mohr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D ) (A)AgCl沉淀不完全(B)形成Ag2O沉淀 (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生成 2.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 D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3.有0.5000g纯的KIO x,将其还原成碘化物后用23.36mL0.1000mol/LAgNO3溶液恰能滴到计量点,则x应是( B ) (A)2 (B)3 5 (D)7 4、沉淀滴定的银量法中,莫尔法使用的滴定终点指示剂是(B ) A、铁铵矾溶液 B、重铬酸钾溶液 C、FeCl3溶液 D、吸附指示剂 5、莫尔法测定天然水中的氯含量,酸度控制为( C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至弱碱性范围 D、强碱性 6、莫尔法可以测定下列那种试样中的含量?( A ) A、水中氯含量 B、烧碱中氯化钠的含量 C、碘化物含量的测定 D、水中PO43-的测定 7、指出下列条件适用于佛尔哈德法的是( C ) A、pH=6.5~10 B、以铬酸钾为指示剂 C、滴定酸度为0.1~1 D、以荧光黄为指示剂 8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9、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液滴定Ag+时,应在下列哪种条件下进行?(A) A、酸性; B、弱碱性; C、中性; D、碱性 10、.测定银时为了保证使AgCl沉淀完全,应采取的沉淀条件是( B ) A、加入浓HCl B、加入饱和的NaCl C、加入适当过量的稀HCl D、在冷却条件下加入NH4Cl+NH3 11 下列各沉淀反应,不属于银量法的是( D ) A. Ag+ + Cl-=AgCl↓ B. Ag+ + I-=AgI↓ C. Ag+ + SCN-=AgSCN↓ D. 2Ag+ + S2-=AgS↓ 12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B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 的吸附能力太强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二、问答题 1欲用莫尔法测定Ag+,其滴定方式与测定Cl-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用莫尔法测定Cl-是采用直接法测定,终点是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很明显。若用此法直接测定Ag+,由于加入指示剂后立即有Ag2CrO4生成,终点附近时Ag2CrO4转化为AgCl很慢,颜色的变化缓慢,难以准确测定,因此要用莫尔法测Ag+,应采用返滴定法,既先加入过量NaCl标准溶液,再用AgNO3标准溶液返滴溶液中过量的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Br-、I-时的条件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因AgCl的溶解度比AgSCN大,在测Cl-时,加入过量AgNO3生成AgCl沉淀后应把AgCl过滤或加入硝基苯保护AgCl,使终点时AgCl不转化为AgSCN。而AgBr、AgI的溶解度比AgSCN更小,故不必过滤或保护。 3用银量法测定试样中Cl-或SCN-含量时,用什么银量法滴定较合适?为什么? (1) BaCl2(2) KCl (3) KSCN (4) Na2CO3 + NaCl 答:(1) 采用法扬司法,即用荧光黄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因为Ba2+能与CrO42-和SCN-生成沉淀,干扰测定,所以无法用K2CrO4指示终点。用NH4Fe(SO4)2作指示剂时,标准溶液NH4SCN 与Ba2+反应。所以用荧光黄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 (2) 采用莫尔法或佛尔哈德法(间接测定法)或法扬司法,即用K2CrO4确定终点或用 NH4Fe(SO4)2作指示剂确定终点,以NH4SCN为标准溶液,滴定Cl-。或用荧光黄吸附指示剂确定终点都可以,因为K+ 不干扰测定。 (3) 用佛尔哈德法,返滴定Cl-,用NH4Fe(SO4)2作指示剂确定终点。 (4) 用佛尔哈德法,返滴定Cl-,用NH4Fe(SO4)2作指示剂确定终点。因为CO32-在强酸性条件下,不干扰测定。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章节练习)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沉淀滴定法所应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反应的完全程度高,达到平衡的速率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即反应能定量进行。(2)沉淀的组成恒定,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在沉淀的过程中不易发生共沉淀现象。(3)有确定终点的简便方法。 2.写出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斯法测定Cl-的主要反应,并指出各种方法选用的指示剂和酸度条件。 答:(1)莫尔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铬酸钾 酸度条件:pH=6.0∽10.5 (2)佛尔哈德法 主要反应:Cl-+Ag+(过量)=AgCl↓ Ag+(剩余)+SCN-=AgSCN↓ 指示剂:铁铵矾。 酸度条件:0.1∽1 mol/L (3)法扬斯法 主要反应:Cl-+Ag+=AgCl↓ 指示剂:荧光黄 酸度条件:pH=7∽10.5 3.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1)BaCl2,(2)KCl,(3)NH4Cl,(4)KSCN,(5)NaCO3+NaCl,(6)NaBr,各应选用何种方法确定终点?为什么? 答:(1)BaCl2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莫尔法能生成BaCrO4沉淀。 (2)Cl-用莫尔法。此法最简便。 (3)NH4Cl用佛尔哈德法或法扬斯法。因为当、[NH4+]大了不能用莫尔法测定,即使[NH4+]不大酸度也难以控制。 (4)SCN-用佛尔哈德法最简便。 (5)NaCO3+NaCl用佛尔哈德法。如用莫尔法、法扬斯法时生成Ag2CO3沉淀造成误差。 (6)NaBr 用佛尔哈德法最好。用莫尔法在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以减少AgBr吸附Br-而使终点过早出现。用法扬斯法必须采用曙红作指示剂。 4.在下列情况下,测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并说明其原因。 (1)在pH=4的条件下,用莫尔法测定Cl-; (2)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既没有将AgCl沉淀滤去或加热促其凝聚,有没有加有机溶剂; (3)同(2)的条件下测定Br-; (4)用法扬斯法测定Cl-,曙红作指示剂; (5)用法扬斯法测定I-,曙红作指示剂。 答:(1)偏高。因部分CrO42-转变成Cr2O72-,指示剂剂浓度降低,则终点推迟出现。 (2)偏低。因有部分AgCl转化成AgSCN沉淀,返滴定时,多消耗硫氰酸盐标准溶液。

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答案

第八章沉淀滴定法 一、莫尔(Mohr)法 1. 莫尔法测定Cl-采用滴定剂及滴定方式是(B ) (A)用Hg2+盐直接滴定(B)用AgNO3直接滴定 (C)用AgNO3沉淀后,返滴定(D)用Pb2+盐沉淀后,返滴定 2. 下列试样中的氯在不另加试剂的情况下,可用莫尔法直接测定的是( D ) (A) FeCl3(B) BaCl2 (C) NaCl+Na2S (D) NaCl+Na2SO4 3. 用莫尔法测定Cl-的含量时,酸度过高,将使(Ag2CrO4不易形成,不能确定终点),碱性太强,将生成(生成褐色Ag2O,不能进行测定)。 4.关于以K2CrO4为指示剂的莫尔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指示剂K2CrO4的量越少越好 (B)滴定应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C)本法可测定Cl—和Br—,但不能测定I—或SCN— (D)莫尔法的选择性较强 二、佛尔哈德(Volhard)法 5.(√)佛尔哈德法是以NH4CNS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6. 佛尔哈德法测定Ag+时,应在(酸性)(酸性,中性),这是因为(若在中性介质中,则指示剂Fe3+水解生成Fe(OH)3,影响终点观察)。 7.(×)用佛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8.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CNS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D ) (A)滴定前加入过量定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三、法扬司(Fajans)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