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顺适教育创始人赵伟志:

? 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迹可循育儿三阶段必不可少

? 2【家庭教育】以心理和行为干预为目的的适当体罚是可取的

? 3【家庭教育】青春期的“叛逆”和“不听话”都是家长的错

? 4【顺适教育】家庭教育应顺着孩子的性格方向开展

? 5【国学热潮】学习国学有助青少年重塑健康价值观

? 6【国学热潮】家长也要学国学形成氛围孩子才爱学

? 7【国学热潮】孩子学国学应循循善诱盲目赶热潮适得其反

? 8【80后父母】80后们的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不利于融入社会

父母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孩子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他所有的观点、感受全部从父母那里获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整个的人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家庭环境的创造,对孩子的正向人格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顺适教育创始人赵伟志

[凤凰网教育频道独家专访,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迹可循育儿三阶段必不可少

凤凰网教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在哪个阶段是最重要的?

赵伟志:父母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通常说龙生龙,凤生凤,指的就是这个概念。孩子是一个未知的领域,他所有的观点、感受全部从父母那里获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整个的人生永远是第一要素。家庭环境的创造,对孩子的正向人格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未成年人的教育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婴儿养性,这通常是指零到六岁这个阶段,实际上这个零也包括受孕的时候。怀孕了之后,母亲性情平稳,多去看一些正向的东西,保持平稳的心情,会对孩

子有正面的影响。而悲观的、负面的的情绪,会对孩子有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在孩子没出生之前,父母的影响就已经决定了他出生之后的基本条件。

这个阶段格外重要,通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个时候就已经具备了孩子将来成功与否的基本的、基础性的东西。这个部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得到足够的、正确的、健全的爱,另一方面是得到充分的被认同。尤其是后者,中国的家长通常会拿着自己的孩子短板跟别人孩子的优点去比,没有给予自己孩子充分的认同,这种情况下通常很多孩子的自我接纳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就会比较弱。

家庭教育中的第二个板块叫童蒙养正。童蒙养正泛指6到9岁这个年龄段,这是价值观形成非常重要的阶段。前面说的婴儿养性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孩子有更多地自由,自由比全面更重要。而到了童蒙养正的阶段,主要是指如何帮助孩子形成正面的思维观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能量,看问题看正面。《易经》里面有第四卦叫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指孩子到了启蒙这个阶段,应让他去以正面的态度,以正向的心态来面对人生。孩子的习惯养成就处在这个阶段。比如十岁之前有没有让他大量的阅读,词汇量是不是丰富,决定了后面这个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三个部分叫少年立志,前两个阶段的重点是陪护,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陪伴了。这个时期是孩子的少年时期,青春期初中和高中,尤其是初中非常关键。如果前面两个阶段是打基础,到了青春期就要开始引导他规划自己的人生。这个阶段主要任务还是家长,别指望学校的老师,虽然有的学校有这种科目。学校和家庭,教育任务是不同的。

到了这个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初中,就应该开始引导他思考将来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他将来带来什么好处等。要思索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单纯说要考一个什么样的大学。西方的孩子到了这个学龄就开始做人生规划。有出息的人,或者有大成就的人,都是在青春期的时候立的志。按照发展心理学,到了青春期,应该帮助孩子把这个部分发展出来。这样能很好地解决青春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个问题。据现在调查研究,青春期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这个现象非常普遍,高中能达到85%以上。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不知道为什么学,或者说不知道学习对人生有什么价值。也就是说学习意识没有被唤醒,俄国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谈到这么一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可见唤醒的重要性。

婴儿养性和童蒙养正是基础,少年立志这是关键。家长一定要清楚在什么时间给到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如何配合学校教育,把孩子的教育做起来。其实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孩子教育的责任归属一定是家长。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这个问题,不再单纯的依赖学校,而是主动的去配合学校。家长除了推动孩子的正向发展之外,还是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催化和媒介、桥梁,可以帮助老师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以便更正确的言传身教。所以我个人认为,家长在教育中一定是主导的角色,而且是最关键性的因素。

以心理和行为干预为目的的适当体罚是可取的

凤凰网教育:你怎样看待中国家长体罚孩子?

赵伟志:坦诚的说,我小的时候父母也老是打我。我想,对于体罚,应该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动机上来看,都是为了孩子好。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并不主张以体罚为唯一手段,我更不主张“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个概念。比如在美国,它不主张,也不提倡体罚,甚至体罚会成为法律的一个制约手段。但是在英国,它就会主张适当的体罚。但这种体罚它是以正面管教为主导方向,而不是以伤及心灵为目的。适当的体罚,比如罚站或者戒尺打他手心,这种意思是惩戒,惩戒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借这个机会去打的话呢,我是不主张的。

主观上我不主张体罚,但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行为干预的手段,约束一下孩子行为,通过外在行为,内化到他的心智模式的健康良性发展。但是作为家长或者老师的,千万别断章取义,把这句话认为是我主张体罚,这不是我的本意。我不主张体罚,但是当孩子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要适当的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干预,这是有必要的。尤其是我们在干预一些学生的时候,你比如说这个孩子不想上学了,做很多工作都做不通,可以适当地进行行为干预。孩子两三岁、四五岁的时候,有任何要求家长都会满足,或者不讲理的时候家长也不加制止,那么等孩子长大了就约束不了了。归根结底,我不主张体罚,但是因人而异吧。

青春期的“叛逆”和“不听话”其实是家长的错

凤凰网教育:家长应该怎样有效的帮助孩子渡过青春期呢?

赵伟志:大家一谈到青春期,首先会想到“叛逆”二字,在这个词上我是有一些个人观点的。所谓的叛逆是指孩子主观上不听家长的话,在这个点上,我觉得是不公平的。我认为青春期不应该叫叛逆期,而应该叫迷茫混乱期。青春期的孩子从个人观点上认为,他长大了,因为长大了对孩子来说,是个幸福的事情,因为大人可以主宰自己,他愿意长大,所以男孩子会开始模仿抽烟,或者女孩子开始打扮自己。因为他觉得从心智上来说,已经成为一个成年人了,他是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可是他有长大的想法,但并没有大人的心智模式,还不能像大人那样考虑事情,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开始迷茫混乱。青春期最关键的变化就是心理的变化和生理的变化。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引导,那么就会影响到他的学业。因此我们把青春期这个阶段,给它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叫弯道超车。也就是说青春期这个阶段,上来就上来了,可能下来就下来了,这个阶段是个最关键的时候。

通常这个阶段,孩子会表现会出现一些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离家出走,对抗,甚至是网瘾、早恋等情况。加上现在孩子接受外界信息又多,同时又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更多的孩子,在这种时代特征的环境下更开始混乱了。去年国家教育部到全国各个地方做了关于学习动力的调研,发现到了小学四年级以上,有30%到40%的学生会表现出学习没有动力。到了初中会更严重,而初中到了高中会更厉害。作为父母如何在孩子的青春期正确的懂孩子,并且顺势把内在的动力转变

到对学习的需求方向上来,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学生知道他为什么学、端正了学习态度的时候,不仅安全的度过了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更把这个动力变成一种学习动力。

赵伟志: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怎么做呢?比如说吃了晚饭后在外面溜达,或者假期里面带着去一些大城市或者人多的地方去,然后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看社会上这么多人,有的是经商的,有的做警察,有的是医生,这社会里什么样的人都有,对你来说,你将来要过上一个什么样子的生活呢?这个部分不着急有答案,这个部分叫唤醒他,唤醒他要对他的将来开始进行探索。这个问题不是问一遍就不问了,而是要隔三差五的问,而且问这个问题要深入的探讨下去。家长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在孩子身上。无论孩子回答什么都不要紧,他有可能说我将来要去当个农民,或者将来我要去经商,这些问题都不要着急下结论。而应该说很好啊,你开始为自己着想了,你可以怎么去设计设计呢?到了青春期,家长需要做的是陪伴着他,对他的将来进行启发性的描述,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同时家长还要做另外一个事情,我认为这个比第一个事情还重要,是家长一定要去引导孩子,看他自身上有哪些优点。我曾经在家长的课堂里面让家长去写孩子的一百个优点。把这些优点告诉孩子,他会慢慢有自我认同,自我接纳的能力。因为他将来的人生一定是用他的优点去创造的。认同他的优点,然后他就会内化,然后同时让他去思考,你的这些优点,能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提供帮助呢?你的这些优点如何去扬长呢?这样就会更有针对性。

第三个部分叫避短,看看身上有哪些短板。15岁之前,家长一定要让他知道孩子身上有哪些短板。当他认识到的时候,他会自我管理自己,也叫个人成长。我认为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而且很重要。并且这三点,不论是什么受教育程度的家长都能去做,也能做到。关键是家长和孩子要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不要觉得孩子是你的私有产物。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一定要建立在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基础上,因为这种关系会让到孩子更加有动力。所以当你还用父母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管理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掉到情绪里面去,所以我觉得关系大于管理。而我们中国的家长非常容易在这个关系中错位,就觉得你是我的孩子,你得听我的,经常有家长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种说法就暗示了一种帝王主义,我说了算,你得听我的。这种关系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反而会形成对抗和叛逆。

以考大学为目的的人生规划不是真正的规划

凤凰网教育:比起我国的家庭教育,国外的家庭教育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赵伟志:我们去看美国和加拿大的教育,它首先建立在一个平等自由和尊重的基础上,他们的教育理念是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他。我们中国家长的教育理念,是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所以会把一些主观意识加在孩子身上。动机是好的,但是结果发现不行。比如说中国的很多孩子,可能学习成绩比较好,但是高分低能,所以很多学生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自己适合的工作,甚至选专业都选错了。

很多人读大学,目的是为了找份工作,而不是为了成为一个完善的自己,让自己过的有尊严、有体面,更多选择的机会和空间、权力。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会更认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最好的他这个理念。也就是说父母要都期待孩子出息,这个本身没有错,但你说乔木有出息还是灌木有出息?我觉得个人只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个人只要努力了,对自己人生负责任了,并且努力的过程中他没有走偏路,那这个孩子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不要把孩子变成替父母完成某一个部分价值的荣耀的工具,这样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它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只能成为最好的他。

但回过头来说,中国的本位的东西有很多好的东西,比如说孝道、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传承等,还有儒家思想的文化浸润、文化沉淀,我非常认同。把上面我说的方面和这个结合起来的话,我会觉得更好。

【顺适教育】

家庭教育应顺着孩子的性格方向开展

凤凰网教育:什么是顺适教育?

赵伟志:顾名思义,就是顺着孩子方向来,用最适合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俗语说“顺四时而适寒暑”,就是说人们要顺应四季的变化,这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生存规律。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顺着水势来。

家庭教育中,教育孩子没有标准。家长不知道什么标准是对的,百家争鸣,谁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从养花来看,养兰花和荷花,肯定不一个养法。养鱼或者养鸡,它都有规律。孩子出生之后,家长自动的成为了父母,但你根本没有上岗证。也没人教你怎么干,所以父母这个角色非常不容易的。

顺势教育的概念、方法论以及指导思想是,第一,人的本能是健康向上的,在这个情况之下,家长知道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来。主要是生理的发展规律,孩子到了多大应该结婚,到了多大应该去生孩子等。身体健康方面的东西父母都了解。但在心理方面,因为中国心理学的基础不厚,跟欧美发达国家比相对来讲较薄弱。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这个部分,很多家长都不知道。那么我提出来一个主导思想,就是性格心理学。顺着孩子的性格发展规律,比如“看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等等。性格心理学在我们中国没有这门学科,很多人知道性格,但不知道性格具体的把握程度。

性格心理学会知道这个孩子是个什么性格。每个孩子的性格没有好坏之分,目的是要如何让他成为最好的他,把成人需要修正的那一部分,在孩子的时候就给他修正完毕,让他成为一个最好的他,从这个点上良性的发展。所以你也知道这个孩子性格中有哪些好的部分,有哪些需要提升的部分,而不是等到树大自然直。让家长知道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段,结合性格心理学,结合发展心理学,结合脑

神经学,就会知道孩子到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养。这就是顺适教育的基本理念,让家长掌握住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掌握好这套理论方法,以及正确的教育理念,在合适的时候给他正确的教育。

【国学热潮】

学习国学有助青少年重塑健康价值观

凤凰网教育:近年来国学学习成为热潮,学习国学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

赵伟志:国学主要提倡的是仁、义、礼、智、信、孝道、尊重等一些基本的人格素质、素养,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最宝贵的一个部分。事实上在经过文革之后,这个部分有很大的缺失和创伤,台湾保留的还比较好。在我看来,儒家思想的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现在为止,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孩子的教育家庭环境都会存在很多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传统国学好的部分呢,就一定要拿出来用。它给孩子的青少年教育或者整个的学生时代的教育起到很关键性的一个步骤。国学教育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禁止的,做什么应该是规矩等等。同时我想说,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就是:教育一定是教育施教者,也就是说一定要先教育家长,或者先教育老师,再教育孩子。如果只是一味的把孩子送到那里去,那意味着孩子有问题,而家长没有问题,而实际上不是这样子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一定也要接受教育,事实上很多事情是跟着家长学。所以我建议这种既要有孩子的国学班,同时家长一定要同步进行学习。因为你会发现老要求孩子改,而家长不改,这种情况根本不行,回去之后还会掉到原来的模式里面去。

第二点,就是应该与时俱进学国学。国学的部分一定要与时俱进,不只是基于一种形式,不是基于形而上,比如我给你鞠个躬,弯腰到多少程度。不是你穿上一个汉服,这个就掌握国学了,不是,那是假的,那是做了一种秀。

我个人主张还是结合时代发展,别学迂腐了,要学它灵魂的东西,它同时也在发展进步。我非常主张学国学,甚至我愿意在中国的幼儿园教育里面,甚至启蒙教育里面就要有,而不是把国学教育当做治疗的方式,而是借着一种营养来吸收,不是药来治病。

家长也要学国学形成氛围孩子才爱学

凤凰网教育:如何提高孩子学习国学的兴趣?

赵伟志:就人为学习来说,很多人是不感兴趣的,极少数人特别喜欢学习。所以学习国学要形成一个学习的氛围。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不愿意吃饭,两个孩子可能在一起就喜欢吃了。所以家长也要看这样的书,跟孩子去交流。家长在家里形成学习型的氛围,家里形成这种学习意识和学习环境。吃完

饭之后把手机一关,也别看电视,跟孩子交流交流,学习学习。家庭教育说白了就是一个模仿教育,就是身教重于言教。

另外一个,我建议小孩子早点学国学。孩子不愿意学怎么办呢?不要紧,形成一个氛围。另外家长不要说,这么点小孩,能理解吗?千万不要这么认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一定要去背诵,去朗读,读的过程中可能理解不了,理解不了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它内化。到了某一个时候,他突然就开窍,就会用上,所以我是建议一定要早学,不用管他理解不理解。

孩子学国学应循循善诱盲目赶热潮适得其反

凤凰网教育:面对越来越热的国学热潮,应该怎样正确地学习国学,而不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孩子跟别人竞争的手段呢?

赵伟志:这个问题谈起来真的很复杂,可能跟国情有关。国学热的这种模式很容易形成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使得形式大于内容了,这是确实担心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潮流,过去就过去了,刮一阵风。你提的个问题确实存在。我还是建议大家让孩子学国学真正不是基于秀,而是真正的为了学知识。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哪些书,哪些资料应该来学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家长应该掌握这个规律来为孩子选择学习国学内容或者参加国学班。否则大家都赶潮流去了,潮流之后,孩子越学越烦,学不进去,没有一个氛围,最后形不成一个对抗,再然后就不去了。我是想让家长明白一个问题,你不能盲目的学,也别哪里有个《弟子规》或者什么班,就去了。这种情况我见过好多,家长逼迫着孩子去了之后,发现一点好处也没起到,反而形成了对抗。家长和这个孩子不知道学这个能给他带来什么价值,就被迫着去学的。这种被迫的情况去学了之后,反而会形成对抗,甚至延误国学,适得其反。

因此这一点上家长怎么做呢,家长就找出一个点来,去看一看,孩子认同的这些人,他们身上的素质是什么。比如说孩子可能认同周杰伦,周杰伦这个人怎么样?他很专业,或者说他很敬业。再比如我们看成龙,成龙演电影,他这个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非常敬业。从国学里面,就是“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那孩子就会知道这从国学找出来了,原来国学里面早就有教育,这样子就会认同国学,拿过来看。否则的话,他就不去看了。我认为功夫下在平时,家长还是要多了解你家孩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短板,用哪些国学的东西能促进这个孩子的优点不断的内化和固化。通过哪些古典的国学,让孩子知道有哪些短板需要怎么去提升。

【80后父母】

80后们的孩子自我意识太强不利于融入社会

凤凰网教育:对于80后父母,您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

赵伟志:从我的个人角度去谈这个问题,80后家长教育孩子,他们的好处是独立、自我、创新意识比较强,这个我觉得是比较好的一个点。他们不是你说什么就信,盲目的听从。但同时他们也有一些不足,这个主要体现在对集体价值观的认同上,比如这些人更注重个人感受,而忽略了他人感受,不注重团队合作和彼此的尊重。举例来说,他们经常容易活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父母的感受、周围人的感受不太会顾及。80后的的孩子会从这里学到更多,这样的话自我的部分就强了。

举一个例子来说,现在社会上这么多组织或者这么多企业需要人,但是你会发现这么多人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什么呢?背后的原因是要求别人适应他,而不是他适应组织。人是群居动物,他必须要在保持自己风格的基础上,融入到社会里面来,跟人打交道,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包容、尊重、欣赏,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所以80后的这些家长,教育孩子方面,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如何让孩子融入到社会里面来,能跟其他的人合作,尤其尊重别人,能懂得去欣赏,能负责任,这种人格素养非常重要。有这样人格的孩子将来就会更好,会赢得更多的尊重,将来会胜出。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最新版】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从最初受到父母的启蒙教育,到现在教育自己的女儿,同时又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多年的人生经历和班主任经历告诫我,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对孩子十分重要,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为此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更加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成功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等新颖活泼的主体性教育模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施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因材施教,实现从共性化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教育模式转变,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起着基石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甚至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因素。 二、"人之初,性本善",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天真无邪的孩子,在他(她)们幼小的心灵中,万事万物都是美好的,对人生充满了希冀,一草一木,都充满了灵性,在孩子们幼稚聪慧的脑子里,把所有能感知到的事物,都想象得那么富有生机,那么活灵活现。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 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俗话说:“有其父,则有其子。”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话虽然有些偏颇,但说明了父母亲自身的行为表现以及教育理念同孩子的发展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孩子出生后经过三年的发育,进入幼儿时期,3-6岁是学龄前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期教育阶段,这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古谚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

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 发表时间:2017-10-31T16:21:52.43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6期作者:刘晶晶 [导读] 本文就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 新疆喀什岳普湖县第二小学刘晶晶 【摘要】父母,是孩子成长教育中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可能大家都耳熟能详。是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除了学校、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境。本文就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和作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成长;作用 引言:“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心理。然而真正落实到实处时,才发现这是一本很难念的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个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庭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庭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关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不能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了解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便于孩子能够良好的接受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意志起着重要作用 在学校中,老师们都会教导学生,今后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要做一个意志力坚强的人等等。一个孩子是否具有这些良好的思想意志,学校的教育占一部分功劳,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品德、意志、性格,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有教育家将学生比喻成一块石头,由几个雕塑家,把学生雕刻成一座具有灵性的雕像。这里所说的雕塑家,第一就是家庭,可以涵盖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第二个就是教师,他有智慧,能传授给孩子知识。在这个复杂现实的社会中,孩子们不能仅靠自己的思维方式很好的在这个社会中健康成长。同时,现在的社会又强加给学校许多书本知识以外的任务,教师付出再多的精力,如果没有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在孩子身上是体现不出完美的效果的。大家可以发现,许多孩子身上的不良习惯,大都与家庭教育脱不了干系。比如说,一个孩子在学校看见别的小朋友带去的玩具很好玩,就在玩具主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里面,家长发现了却没有对孩子这种盗窃的行为加以制止。家长这是在无形的认同孩子的做法,助长孩子像不良的行为习惯上发展,导致后面可能就会有无数次这样的情况发生,甚至在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犯下严重的错误。因此,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习惯,并正确引导孩子改掉坏习惯。 学校教育无法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教育超越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在学校也很难服从老师的管理,所以,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少不了家庭对学生在良好习惯方面的培养。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态度起着重要作用 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有的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低,但是在对于孩子的学习态度上,会很重视,她们往往会很在乎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而有的家长却抱着“他自己能学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学不下去就出去打工挣钱,还能为家庭减轻压力”的心态,他们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在他们眼中,那些花大价钱培养出来的孩子挣的还不如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挣钱的孩子挣的钱多,这些家长是在用挣钱多少来衡量学习的重要性,带有这种思想观念的家长在直接影响了孩子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 2、家庭教育对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有重要作用 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家庭对于孩子学习的重视,家长的知识水平和教育方法都能影响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这块的教育,不是很重视,认为这是教师的全部责任。如果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会归功于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会认为孩子是值得花精力培养的。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会更多的将责任推脱到孩子本身不努力或者说教师的水平不高。更有家长只关注孩子在班级的成绩排名,成绩排名高,家长引以为豪,成绩排名低,家长就认为孩子没有学习天赋,放弃孩子。这些观念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样做会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在学习上更加不努力了。 3、家庭教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和言行严重影响这孩子。我们常常可以看见,有的家长好赌,在赌桌上败了战,回到家就对孩子吆五喝六,甚至破口大骂,在孩子身上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却要求孩子不能玩游戏,殊不知家长这种不良言行,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多么严重的坏影响。在生活中我们还能碰到很多这种情况,家长的不良言行,导致孩子心中充满恐惧、悲观、不自信,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结束语: 家长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沙. 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J]. 德州学院学报,2012,S1:36-37. [2]杜薇. 也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J]. 现代教育科学,2013,12:32. [3]周仲飞. 父母美德影响我们成长与成功——良好的家庭道德教育对孩子人生的作用与影响[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10:144-145.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1

观看卢勤家庭教育讲座有感 六年一班苏俊青家长观看了卢勤的家庭教育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家长来说,养和育同等重要。下面我就把观看讲座后的感受和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在观看她的讲座中,让我知道了作为新世纪的父母,所面临的是什么;让我们知道了作为家长,应该不断地学习、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数字化的时代,因为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父母也应该像卢老师所讲的那样,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社会,让他们知道去感谢社会。 其次,卢老师讲话中有句话对我教育最大,她说父母应该有颗平常心,父母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态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快乐的孩子;心态不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障碍的孩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别让虚荣心害孩子,别让补偿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给孩子勇气,给他们自己的天空。 最后,通过聆听卢勤老师的讲座,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没有良师的指导和朋友的关怀,是不会有快乐成长的过程。我们不能帮孩子一辈子,陪孩子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金钱、住房、汽车等等财富,不如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一生。作为家长,让我们成为孩子最好的观众吧,为孩子的努力喝彩,为孩子的成长喝彩!不论是成

功还是失败,让我们的理解陪伴孩子长大。多点时间陪孩子读书,多点时间陪孩子玩耍,多点时间听听孩子的心声 总之,爱孩子就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爱不是为孩子包办一切,而是教会他们懂得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爱不是粗暴的命令,而是充分地尊重孩子的爱好、兴趣,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爱孩子就别把孩子变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让他们像海燕一样自由地飞翔,面对困难勇敢地拼搏。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记住卢勤老师的话并努力践行吧!

(家庭教育)爸爸的智慧故事影响孩子一辈子

爸爸的智慧故事影响孩子一辈子18岁以前父亲的行为会改变孩子一生,父亲的教育对子女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模范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巨大影响力。爸爸的智慧,代表的是一个成熟的男人,在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所参悟到的种种人生的感悟,也是他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把持心灵净土的妙方。一定得知道做父亲的智慧,不要觉得自己不懂教育就不去做,也许下面的几个故事对你有所启发,很多父母都会遇到宝宝的这种问题。 一则: 儿两岁。某日,头撞桌角,长一包,大哭。 一分钟余,我走向桌子,大声问: "桌子呀,是谁把你撞疼了?哭得这么伤心?” 儿止哭,泪眼看我。我抚桌,冲儿问: "谁呀?谁撞疼了桌子?" "我,爸爸,我撞的!" "哦,是你撞的,那还不快向桌子鞠个躬,说对不起!" 儿含泪,鞠躬,说:"对不起"。 自此,儿学会了责任和担当!

二则 儿三岁。无故大哭,我问: "咋了,哪不舒服?" "没有不舒服。" "那为什么哭!" "就是要哭!"明显撒娇。 “好吧,你要哭我们都没意见,可是你在这儿哭不合适,会打扰我们说话的,爸爸给你找个地方,你一个人好好哭,哭够了再叫我们。” 说完将儿关进了洗手间:"哭完了敲门。" 2分钟,儿拍门:“爸爸,爸爸,我哭完了!”。 "好,哭完了?哭完了就出来吧。" 至今,儿18岁,仍未学会操纵和迁怒! 三则 儿5岁。傍晚,牵儿散步经小桥,桥下碧水见底,暗流汹涌。儿仰头看我: “爸爸,小河好美,我想跳下去游泳。"我一愣:

“好吧,爸爸跟你一起跳。不过我们先回家,换一下衣服。”回,儿换衣毕,见一盆水在面前,困惑。 “儿子,下水游泳得把脸埋进水里,这你懂吧?”儿点头。“那我们现在就先练习一下,看看你能埋多久。"我看表。"好!"儿把脸埋进水里,豪气冲天?仅10秒: "呸呸,爸爸,呛水了,好难受。" "是吗?等等跳到河里,可能会更难受些。" "爸爸,我们可以不去跳吗?" "好吧,不去就不去了。" 从此,儿学会了谨慎而不冒失,三思而后行。 四则: 儿6岁,好吃。某晚,放学经麦当劳,驻足: "爸爸,麦当劳!”垂涎欲滴。 "嗯,麦当劳!想吃?" "想吃!"

何双荣浅谈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 2010级教育管理专业陈世斌 摘要: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教育的进程,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更新的加快,人才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国家对教育作出了新的改革。作为教育的子系统——家庭教育,必然成为所有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社会的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但社会现象表明,很多家长往往愈重视,愈让孩子走了很多弯路。为了让家庭教育更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树立成长型家庭教育观,充分发挥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性,避免不良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和谐,在家庭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成长型家庭教育;重要性;正确的培养途径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process, promote the renewal education idea with modern talent market demand, the speed of increase, a new state of education reform. As the subsystem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must become - all family education of common concern. But social phenomenon shows, many parents often more attention, and let the children left many pains. In order to let family education more accord with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family education of the family education, set up growth,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ildre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leading to avoid adverse impact of children and promote the harmonious, parents and children in the family education 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growing family education, Importance; The correct approach 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最初受到的往往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启蒙教育。所谓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类型之一,成长型家庭教育是比较科学的一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成长型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中充分平等,孩子在成长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 成长型家庭的首次提出是在李忠辉、马琳的《赢在父母》的专著上,倡导5个共同:共同关爱、共同分担、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分享。[1]意味着有着平等的关系,就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就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传递经验。在家庭教育中,爱与被爱好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父母的责任在于教育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做人,激励上进。家庭是孩子最具成长性的空间,不同的家庭所提供的成长条件不同。由此可见,后天环境是改变孩子性格的最重要因素,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家庭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就决定着孩子什么样的命运。总之,成长型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1教育的源泉和动力。 蔡元培曾指出:“家庭者,人生最初的学校也。”相较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具 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前言:家庭,学校,社会,时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优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谐的社会环境能让孩子健康发展。然而,学校、社会环境对一个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较为固定的,而家庭教育却是千差万别的,一个孩子从哇哇落地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学习及将来的成长道路。那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发展究竟有怎样的影响呢?父母长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到底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本文将从本文从家长的言行和家庭的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顾名思义是在家庭里实施的教育。即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家里的长者(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予的一种教育和影响。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环境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家庭环境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孩子的生活、心理、学习。宁静、和谐、团结、上进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健康生活与成长和高效学习。而嘈杂、争吵、猜忌、落后的家庭环境则难以培养出健康、进取的优秀孩子。家庭的不良氛围,比如玩牌、酗酒、唱歌、看电视等更是让孩子无法进入学习状态,甚至会让孩子陷进一个“乌烟瘴气”不健康的境地。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相互信任,和睦相处的家庭环境给人安全感和幸福感。这样的家庭环境可以给孩子一个温暖安全的生活港湾,孩子会拥有更多的拼搏进取的力量。 家庭环境作为家庭教育的组成元素之一,对孩子的成长及其个性健康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其不可或缺性。 (二)家庭教育对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具有创造力,而且人的创造力的发展开始于婴幼儿时期。幼儿期和学龄期是培养和发展儿童创造力的重要时期,因为这是孩子们渴望自己能主动地去创造和发现的时期。 这时期,孩子有时候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这些想法常常出乎我们成人的意料。例如,在幼儿看天上的白云时不停地变化说法,一会说像冰激凌,一会说像风火轮,一会说像怪兽……但与大人的想法毫无关联。如果父母经常纠正孩子的说法就会遏制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于儿童的一些想法或做法,不能因为一时不合自己的想法就加以否定或反对。父母或家长应该多花些时间在思考儿童的想法上,尽可能地去发现儿童的想法或做法中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读后感 文/方晓春 假期中我学习了由著名的亲子教育家陆惠萍老师讲的《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看完之后,感触颇深。 陆老师在书中提到最多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看完之后我总结出来的就是一种习惯,父母的习惯直接的影响孩子。习惯好坏影响一生成败!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成功的信心。好习惯是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关键! 这一字、一句无一不渗透着深奥的道理!良好的习惯不仅是对于孩子还是我们大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也敢到了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的身上的重担的重要性,我们平时知道锻炼小学

生的各方面的能力,也知道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但是通过阅读学习,我才更清楚、更明确的知道了我为人师、为人母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应该怎么样做,同时也反思了自己在哪方面不足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怎样的完善自己,同时,也教我在以后的生活中怎样一步一步的更好的培养女儿良好的习惯。 好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做人或者处世中均能体现。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贯穿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从而主宰着人的一生。对于孩子来说,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的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生活的一切都会变得顺其自然! 但习惯也有好习惯与坏习惯之分。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一个具有良好的习惯的人使别人更愿意与他相处;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所以,一个具

有良好习惯的人不会抱怨社会,不会抱怨人生,不会认为生活枯燥无味。 因此我们要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 孩子就像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玉石,作为父母,作为老师你应该怎样做。陆惠萍老师讲到: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那么父母的言行习惯直接会被孩子复印所以我们父母老师千万不要增加孩子的错误记忆。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能也”父母做的好才可以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内在感觉所以“教”的意义就是上所做下所孝。没有哪一位父母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雕琢成一堆垃圾废物,相反,都希望他们是举世闻名的雕塑品。父母要将爱的细节感染孩子,要将爱的行为传达给孩子所以,要想把自己的孩子雕琢成哪种作品,就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我们的言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行动起来吧! 反思自己在教育女儿时,经常说你

家庭教育为什么对孩子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为什么对孩子至关重要 所谓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家庭教育是给孩子打基础的教育,身为父母为人处事、言行举止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一个人性格与幼年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家庭中,每位家长都应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重视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因为孩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同父母亲人朝夕相处,那么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的方式、家长的自身修养将给孩子的个性品质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又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位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采取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与发展。 一、幼儿时期是性格初步形成时期 性格是人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而习惯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性格发展又有着阶段性。大体分为四个阶段:“5至11岁左右为性格形成期;12至17岁左右是性格的定塑期;18至55岁为性格成热期;56岁以上为性格更年期或老年期。”儿童是人的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一至三岁前为个性萌芽时期;二是学前期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初步形成是从学前期开始的,正如有国外学者指出:“学前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地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着最初的联系和关系,这些联系和关系构成活功的新的,更高级的统一休。同时也构成个性的新的,更高级的统一体。学前期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里。”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初步形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但还极易接受社会环境的熏染,尤其是家庭中的影响。幼儿时期的个性形成是在素质、环境、教育统一作用中实现的。素质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物质前提,生理基础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 而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起决定的意义,其中教育在一定条件下起主导作用。孩子们自“哇吐”堕地就与家庭息息相关。出生后就会哭、吃奶,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需要,当他们在各自的家庭中一天天成一长起来,就会表现出:有的聪明、伶俐、智慧才能出众,有的智力发展水平一般;有的形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就比较任性;有的勇敢、坚强、有毅力,有的胆小、懦弱、无耐力;有的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有的孤僻、无热情和主动性等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说明了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否在性格形成期奠定较好的基础,将影响他们以后的人生。如果打下了好的基础能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有一个热情的工作态度。因此,在幼儿性格的形成时期,每位家长不可忽视家庭中教育的方法以及自身的性格修养。 二、家长的自身素质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家长的言传身教促进幼儿时期良好性格的形成。众所周知,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孩子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以及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系密切,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和教育着孩子,当孩子形成了优良的性格将对学习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就能把今天的学习与个人价值的体现以及与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从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并不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而是他们在幼年时期创造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抹杀和踩掉,并得到了顺利成长的结果。 本文试就借鉴国外家庭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结合国内家庭教育的一些不足,取长补短,浅显的谈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英国:“给孩子失败的机会” 孩子做某件事失败了,英国人的观念不是索性不让孩子去做或家长干脆包办了,而是再提供一次机会。比如让孩子洗碗将衣服浸湿了,就指导孩子再来一次,教会他避免失败的方法。而国内的家长从小不让自己的孩子处理自己的事务(笔者也是这样长大的),只让孩子读书读书再读书,如此培养了一些读死书的机器,也让我们的社会制造了“大学生不懂如何洗衣,竟主动申请退学”以及“大学生将衣服寄回家让父母清洗”诸如此类的新闻。 美国:“给孩子制定一个家务劳动计划” 美国父母教孩子做家务,每周一次贴出要干的家务劳动内容。将某一特定任务指定某一孩子去干,确定完成任务的期限;轮流干某些活儿,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去做没有兴趣或最容易干的工作;检查孩子的完成情况,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而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当然,在国内, 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但也要让独生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不是做父母的偷懒,重要在是培养下一代的“劳动光荣”的思想。现在国内城市的小孩大多是在网吧长大,动不动说别人“农民”、“垃圾”,而那双手除了会高强度、长时间的点鼠标和敲键盘外,什么也不会做也不得去做。 加拿大:“让孩子学会玩” 在家里孩子们很少有家庭作业,没有父母关于学习的喋喋不休,他们注重的是让孩子能整天轻轻松松,做游戏、玩玩具,在玩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一点和国内家庭教育格格不入,也就是说这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是万万行不通。前几年还有父母为了学习成绩竟活活棒打亲生儿子致死,当然这是特例。笔者也有一小孩才5岁,他妈妈也经常和笔者在家庭教育上争执不休,老是埋怨我不管教小孩,他才5岁,现在的任务就是玩啊!可他妈妈给他买了很多的幼儿英语,让他看、听;放假了,去学绘画、音乐、幼儿舞蹈,恨不能明天就让他成才,这样能行吗? 德国:“让孩子与大人争辩” 德国人以为“两代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因此,他们鼓励孩子就某件事与父母争辩,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争辩使孩子觉得父母讲正义、讲道理,他会打心眼里更加爱你、依赖你、尊重你。你要孩子做的事,他通过争辩弄明白了,会心悦诚服地去做。你有难题,孩子参与争辩,也能启发你。现在大多数家长是把子女当作朋友来交流,父母的绝对权威相对缩小了。笔者要让小孩做什么(有意识地让他做点小事,如关门,倒茶)时,会蹲下来细声细语和他说,他做到了,就教他在我对他说“谢谢”时,要说“不用谢”。有时他会说“这是爸爸做的事”而不愿做时,我就会试着说服他去做。 日本:“让孩子独立自主” 为了增强儿童的生活自理观念,家长有意识地让儿童学会判断是非,做出选择,如去商店购买玩具,家长事先会定出一个金额,让小孩子有自行决定买什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家庭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做父母的责任,没有认识到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业成功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学习的好坏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所以千方百计地为孩子找好的学校,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很少有家长将孩子的学业失败归结为自己,将孩子不良习惯形成的渊源归结为自己。中华妇女联合会的一份资料表明,我国有接近3/4的家长教育方法欠妥或有严重偏离,只有不过1/4的家庭教育比较科学。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呼吁家长们不要以为教育孩子可以无师自通,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树立正确的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美国人泰曼•约翰逊认为“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怎么评价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实践证明,很多孩子成功的基础和关键是杰出的家庭教育。教子成材是父母的职责和义务,要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培育和教育,要想使家庭教育成为滋润孩子心田的潺潺不竭之泉,家长们需要了解教育的奥秘,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每时每刻把握教育的时机,挖掘教育的潜力。 家庭教育的意义: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终身的学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现代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有法律的规范、科学的指导、现代技术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几乎仍然是自然原始状态、缺乏科学指导、忽视甚至抵触现代技术的作用。如果家庭教育这一支柱继续弱小,与另两个支柱形成巨大差别,那么,国民教育的平台就会倾斜,更不可能平稳、和谐、持续健康的发展。为此,国家必须为家庭教育立法。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是人类的未来,家庭教育正是未来目标实现的保证。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昨天的历练就会变成痛苦,教育对明天憧憬就会变的暗淡。教育的大鹏要腾飞,基础教育的躯干必须强壮,职业和高等教育的双翼必须强健,家庭教育的大脑必须健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一个细胞都健康,才会有全社会的健康。只有以家庭的和谐为根基,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家庭教育“为民族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家庭教育立法是国家的责任,为教养子孙而修行是每个国民的使命。

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家庭教育的六大理念 导语: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滞后反应性 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 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xx 年,发生在美国大学校园的一起枪击案,枪手赵承熙的犯罪心理就属于他在未成年时期(8岁)因移民而造成了心理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导致他在23岁时无故杀人。 人在幼年时,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如果做父母的能够了解这些道理,就不应该以

自己的意志去生活。这一案例告诉我们,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否则,父母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们的弱小和被动决定他的一切是成人造成的。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者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孩子)是怎么来的?就可以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一些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譬如,自杀就是因为父母的过分宠爱给孩子形成的错误判断——既然你如此爱我,现在,我的要求再不合理你也要答应我;否则,我就用死来回应你。孩子不知生命只有一次,逝不可复。这一错误是谁造成的?仍是父母。父母应该在孩子3—5岁时就找机会给孩子一次明确的态度展示:如果你做得不对,我就不爱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知识与操作的技巧。 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自己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10万元!”笔者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父亲不可推卸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图文稿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 性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家庭教育越来越被更多人所重视,家长如何教育和培养好自己的子女是当今天社会的焦点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有句至理名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普遍的心态。这可以理解。但常常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孩子成不了“龙”,更有甚者,走向反面。从当今家庭看:大多数的家长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面对21世纪即将开启的大门,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中国能否赢得下个世纪,关键是人才的培养。 曾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是掌握在父母亲们的手里——社会的未来必须由新生一代去承当,而父母亲们就肩负着塑造未来的重任。因此,可以说,中国当代“独生代”的父母们,重任在肩。 从当今的孩子看:由于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太阳”、“小皇帝”,再加上一些家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教育中未能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又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导致孩子心理上“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任性,我行我素。久而久之,

形成不良行为习惯。根据我国有关方面调查资料显示: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仅为19%,而美国为41%,日本为60%以上,有人说:“中国孩子的聪明才智是世界闻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之差也是出了名的。”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施以正确的家教方法,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至成才。 家庭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最多,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教诲引导孩子从小走到大,对孩子今后的成功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长征教育学校总结归纳了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交流 1、教育子女“学会做人” 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主要的、根本的任务,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核心问题。教育孩子做人,就是要十分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家长不能重智育轻德育。因为比知识重要的是能力,比能力重要的是道德。家庭教育重在教育孩子做人,主要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其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增强其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教育子女“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的方法途径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强迫子女“死记硬背”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 3、教育子女“学会劳动”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时间:2009-5-6 16:02:02 来源: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俗话说的好,“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一说起教育,总以为这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其实,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交活动。广泛的说,凡是有目的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散的,都是教育,而家庭作为社会最小的细胞,在教育方面更是有它不可磨灭的作用。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孩子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家庭教育只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家庭教育是最早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儿童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从幼年时期开始教育是不那么困难的,但以后矫正缺点的再教育就困难得多。因此,家庭教育把好第一关,打好教育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刻。 父母是儿童的亲人,他们是儿童最亲密,最信赖的人。同时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里,接触的时间最多,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所以,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作用。 第三,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 过去有些教育家把儿童比作一张白纸,可以任凭你在上面画什么画。这种比喻虽然不很确切,因为儿童的发展要受到遗传,环境和教育三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比喻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因为,遗传素质只是发展的前提,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而教育更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可以改变一定的环境,或者利用一定的环境,使它有利于儿童的发展。所以,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先天素质和环境设计最美好的图画。 第四,家庭教育的时间最长。 儿童从出生到他能够不依赖家庭而独立生活以前,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家庭教育,越是年龄小的时候接受家庭教育越多。儿童上了学校,家庭教育的影响就逐步让位给学校教育,但家庭教育仍然在起作用,直到他自立为止。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教育环节,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自身的素质家长的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以及日常生活中

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一生的成 长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端正教育观念。 幼儿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过渡期。伟大的人民教肓思想家陶行知 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言之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庭的重视。很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在学习上生活上对子女关怀备至,将良好行为的培养却置之一边不顾,对孩子听之任之。甚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让他多学点东西,其它方面无所谓。家长的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对幼儿良好行为教肓的效果,而且也间接折射到孩子的心灵中,变成孩子的观念。英国有句谚语:“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抓学习的同时,也别忘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1、在实践中锻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形成来自实践,习惯的养成更有赖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幼儿良好行为形成的关键。由

于观念、情感上的原因,有些父母对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仍采用婴儿期的教育方法。比如父母给学龄儿童穿衣,洗脸,喂饭,替孩子完成其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越加顽固。长此下去,将会造成儿童的懒怠,骄横甚至无能。良好行为习惯又谈何实现。 2、培养应该持之以恒。还有一些家长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但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教导孩子,这与要求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试着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人际、同伴、集体中,学会独立饮食、睡眠、盥洗、人际交往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获得“该如何做”的认识,形成一系列的行为方式,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练习强化,使之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这就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去教导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讲明道理。讲道理是提高认识的一种方法。幼儿时期,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做错事是难免的,生硬的教训、批评可能会令家长和孩子的关系闹僵。这时家长要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耐心细致地跟他讲道理,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孩子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在与孩子的谈话过程中注意不要用否定的口吻,如“不准” “不许”,要多从正面引导,对他的不良行为避免批评引导,而应该直接告诉他:你应该……比如家长在发现孩子抢别人玩具时,应该告诉他抢别人玩具是不对的,如果想玩可以向别人借,或者可以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让他明白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争抢吵闹是不对的道理。作为孩子自身来讲,道理听多了,良好的行为准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就有了定位。 <<<1234>>>

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第二章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 (1)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a.家长的文化素质高对家庭教育具有促进作用。首先,文化素质较高的家长往往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其次,文化素质高的家长一般会比较注重自身修养的不断提升;最后,文化素质高的父母往往比较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这就可以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孩子,而且,文化素质高的家长还可以更好地解答孩子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惑和问题,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b.家长的文化素质低会阻碍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首先,家长文化素质低比较容易忽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的方式,同时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教育方式方法的运用上也会有所欠缺,从而弱化了家长在家庭早期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影响家庭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次,文化素质低的父母往往缺乏必要的育儿知识,教育没有根据,比较盲目;最后,家长文化素质低,往往会导致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产生不科学的教育观念,采用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2)家长道德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社会道德影响着儿童的文明意识;家长的传统美德影响儿童为人处事的态度;家长的婚姻道德影响着儿童的心灵健康;家长的人生信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家长教育观念剖析 (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愿。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往往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对儿童干涉、限制过多,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被压抑,儿童没有任何自尊、自信可言,缺乏主见和独立判断能力,思想保守、封闭,性格内向,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是自然成熟的过程,家长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显得过于消极、冷漠,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不能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要求及时有效地创造条件并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是社会的一员,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 (2)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有的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把孩子的成长和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其教养动机往往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让孩子一切都听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过于顺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有的家长在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态度比较漠然,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养动机,忽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自身的发展,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其教养动机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