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通信原理B 》试卷 A 卷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指 有效性 和 可靠性 ,数字通信系统主要用 误码率 和

误信率 来衡量系统的性能。对于M 进制波形,传码率与传信率的关系满足M R R B b 2log =。

2.在通信中常用到的复用技术有 FDM 、 TDM 、 CDM 。

3.设调制信号m(t)的最高频率为4KHz ,采用抑制载波双边带(DSB )传输,则接收端理想带

通滤波器带宽应为 8 KHz ,解调器输出信号带宽为 4KHz 。

4.对信号进行VSB 调制时,要求)(ωVSB H 在载频处具有互补对称 特性,VSB 在频域上来

看是介于SSB 和DSB 之间的一种调制方式。

5. 广义信道可分为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两类。

6.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一般包括 离散谱 与 连续谱 两部分;其中主瓣的宽度可作为信号的近似带宽,称为谱零点带宽。

7.调幅信号常用的解调方法有 包络检波和 相干解调 两种。

8.我国采用的PCM 系统采用的是 A 律13 (或13) 折线的编码。

9.低通抽样定理要求最低允许的抽样频率fs= 2f H 。

10. 不使用调制和解调装置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中,造成误码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

11. 角度调制可分为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12. 部分响应系统是指有控制地在某些码元的抽样时刻引入码间干扰,而在其余码元的抽样时刻无码间干扰。

13. 二. 简答题(18分)

1. (8分=2+2+2+2)什么叫调制?调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1)所谓“调制”,即按照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载波某些参数的过程。 (2分)

(2)调制的主要目的(各2分)——

A. 便于信号的发送(频谱搬移);

B. 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C. 改善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C 与三要素B 、S 、n 0的关系如何?(6分)

香农公式: (1分)

(1)增加信噪比 ,可以提高信道容量C ; 再小,C 也不可能为0;(2分) (2)增加信道带宽B 可以增加信道容量,但不能无限制地增加;(2分)

当 (3)当C 一定时, 与B 对于C 的影响可以互换。当 太小,信道质量不好时,利用宽带传输,可以提高信道质量; (2分)

3. (4分)实际的A/D 转换过程中,为什么采用非均匀量化的方法?

答:均匀量化的主要缺点是信号的动态范围(信号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因此采用非均匀量化,对小信号用小阶距量化,大信号用大阶距量化。 即对小信号予以放大,对大信号进行“压缩”,然后作均匀量化,使量化信噪比在信号的整个动态范围内保持不变。

三. 作图题(22分)

1、 已知信息代码为 1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0 1 , 画出曼彻斯特 码和HDB 3码的波形图。

N S 002S

44.1)1(log lim lim n B n S B C B B B =时,有+=∞→∞→∞→N S N S N

S 1

000001001000001 数字信息 +1 0 -1 曼彻

斯特码 H D B 3码 +1

-1

+1

每波形2分,共6分;以下每条2分,共6分(至少3条)

(1)线路传输码型的频谱中应不含有直流分量和只有很少的低频成份;

(2)便于从相应的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

(3)尽量减少基带信号频谱中的高频分量,以节省传输频带并减小串扰,尽可能地提高传输码型的传输效率;

(4)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

(5)具有内在检错能力等。

2、 设基带信号为10110001001。(10分)

(1) 分别画出其对应的2FSK 、2PSK 、2DPSK 的波形;

(2) 为什么实际中通常不采用2PSK 方式,而采用2DPSK 调制方式? 每波形2分,共6分;

实际中如果采用绝对移相方式,由于发送端是以某一个相位作为基准的,因而在接收系统中也必须有这样一个固定的基准相位作为参考。如果这个参考相位发生变化(0相位变π相位或π相位变0相位),则恢复的数字信息就会发生0变为1或1变为0,从而造成错误的恢复,即2PSK 的“倒π”现象或“反向工作”现象。

相对移相方式2DPSK 波形前后码元相对相位的差才唯一决定信息符号;即2DPSK 的解调并不依赖于某一固定的载波相位参考值,只要前后码元的相对相位关系不发生破坏,则鉴别这个相位关系就可以正确恢复数字信息,避免了2PSK 值的“倒π”现象。(4分)

四. 计算题 (共30分)

1. (8分)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的概率分别为41、81、81、163、16

5;信息源以1000Band 速率传送信息。 (1) 求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

(2) 求传送1小时的信息量;

(3) 如果各符号独立等概,求传送1小时可能达到的最大信息量。

解:

(1)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量:

H (x )=-4

1log 241-81log 281-81log 281-163log 2163-165log 2165 =2.227bit/符号(或2.23bit/符号)…………………………………(3分)

(2)1小时传送的符号数:r=1000×36000=3.6×106 …………………………(1分) 1小时传送的信息量:I=H(x).r=2.227×3.6×106=8.02×106bit …………(1分)

(3)当A 、B 、C 、D 、E 等概出现是,能获取最大信息量:

即:P(A)=P(B)= …… =P(E)=51

I max =5×51 (-log 25

1)×3.6×106=2.32×3.6×106=8. 352×106bit …… (3分)

2. (共10分)设基带系统的发送滤波器、信道和接受滤波器总传输特性为H(ω),如下图所

示。ω1=17π×106rad/s, ω2=51π×106rad/s 。请问:此系统可否实现无码间串扰?并计算其最高码元速率R B 和频带利用率。(5+2+1+2)

3. (12分)在PCM 脉冲编码调制中,若抽样值为-956个量化单位,采用13

折线A 律特性进行编码。写出8位编码结果和相应的译码输出,并计算量化误差。

8位编码结果:01101101(6分)

相应译码输出:-(512+32×13+32/2)=-944(4分)

量化误差:956-944=12(2分)

2014-2015苏州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2015.01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3分) A. 在一项调查中,近一半的人赞同十年后网络在线学习将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的观点, 而近三成的人对此不以为意 ....,认为实体学校仍将是知识的主要来源。 B. 考古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一样需要餐风宿露 ....,艰苦备尝,但一种希冀有所发现和寻获的心情,和由此带来的乐趣,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支柱。 C. 苏轼擅长书法,取法颜真卿,但能独善其身 ....,不同时期的作品皆特色鲜明。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成为“宋代四大家”。 D. 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 ....,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趣和人性之美。 2. 下列句子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近年来我们加快地区集团化办学的速度和规模,借助名校的资源优势,扶持新校和发展农 村学校,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B.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 成干巴巴的说教。 C.对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 采用的是以高鹗作这一说法为准。 D. 中国自古以来宗教观念淡薄,从未出现过神权凌驾一切的时代,因此我们的祖先有关建 筑的基本思考都是从“人本”出发的。 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审美兴味和美的理想由具体人事、仕女牛马转到自然对象、山水花鸟,当然不是一件偶然事情,,,。,,,这就是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世界。 ①经过中晚唐的沉溺声色繁华之后 ②与中唐到北宋进入后期封建制度的社会变异相适应 ③地主士大夫的心理状况和审美趣味也在变异 ④同时又日益陶醉在另一个美的世界之中 ⑤它是历史行径、社会变异的间接而曲折的反映 ⑥士大夫们一方面仍然延续着这种沉溺 A.①③④⑥②⑤B.③①②⑤⑥④ C.⑤②③①⑥④D.⑤①②③④⑥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现代远程教育入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专科起点本科) 1、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是() A、《论语》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2、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 ) A、胆小的逃兵 B、自己慢却要嘲笑别人的人 C、不行仁政的梁惠王 D、不行仁政的邻国国君 3、“贻笑大方”这个成语源自() A、《大同》 B、《秋水》 C、《谏逐客书》 D、《寡人之于国也》 4、下列文章中,属于奏章的是() A、《五代史伶官传序》 B、《答司马谏议书》 C、《谏逐客书》 D、《报刘一丈书》 5、下面哪位作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A、李白 B、辛弃疾 C、杜甫 D、王安石

6、梁启超的《论毅力》写于() A、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B、戊戌变法之前 C、五四运动之时 D、五四运动之后 7、“其正身,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于()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韩非子》 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国别体断代史 9、《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A、张巡、张籍、南霁云 B、许远、张巡、南霁云 C、张巡、许远、于嵩 D、张巡、许远、雷万春 10、《氓》选自《诗经》中的() A、国风 B、大雅 C、小雅 D、颂 11、下边划线词翻译中错误的是() A.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吃掉它,像门下的客人一样。

B.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他们的考虑是十分周到的。 C.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以为没有谁比得了自己。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 12、冰心著名的散文集有() A、《繁星》 B、《寄小读者》 C、《春水》 D、《虹》 13、朱自清早期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 B、“文学研究会” C、“创造社” D、“左翼作家联盟” 14、《故都的秋》一文是一篇() A、抒情散文 B、游记散文 C、记事散文 D、议论散文 15、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长篇小说是() A、《雾》 B、《灭亡》 C、《家》 D、《春》 16、《箱子岩》一文叙述的是()

初三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共3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道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如果 53 2x =,那么x 的值是 A .15 2 B .215 C .103 D . 310 2.在Rt △ABC 中,∠C =90°,1 sin 3 A =,则 B cos 等于 A .13 B .2 3 C . D .3 3.把只有颜色不同的1个白球和2个红球装入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搅匀,从中随机 地摸出1个球后放回搅匀,再次随机地摸出1个球,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A . 12 B .13 C .19 D .4 9 4.已知点(1,)A m 与点B (3,)n 都在反比例函数x y 3 =(0)x >的图象上,则m 与n 的关系是 A .m n > B .m n < C .m n = D .不能确定 5.如图,⊙C 过原点,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D 两点.已知∠OBA =30°,点D 的坐标为(0,2),则⊙C 半径是

A . 433 B .23 3 C .43 D .2 6.已知二次函数y =ax 2+bx +c (a ≠0)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a >0,所以函数y 有最大值; ②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1x =-对称; ③当2x =-时,函数y 的值等于0; ④当31x x =-=或时,函数y 的值都等于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7.如图,∠1=∠2=∠3,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4对 B .3对 C .2对 D .1对 8.如图,直线4+-=x y 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 边长为2的正方形OCEF 沿着x 轴的正方向移动,设平 移的距离为 (04)a a ≤≤,正方形OCEF 与△AOB 重叠 部分的面积为S .则表示S 与a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 B . C . D . 第Ⅱ卷(共88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第8题 3 2 1 E D C B A y x -3 1 -2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x C 1 A O B y E F a O S 244 2a O S 24 2a O S 4 2 a O S 24 4 2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一)

:Y 高一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一)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设集合{|08},{1,2,3,4,5},{3,5,7}U x N x S T =∈<≤==则()U S C T =( ) A.{1,2,4} B.{1,2,3,4,5,7} C.{1,2} D.{1,2,4,5,6,8} 2、已知三个数20.320.3log 0.32、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0.322log 0.320.3<< B.20.320.3log 0.32<< C.20.32log 0.30.32<< D.20.320.32log 0.3<< 3、下列各组函数中,表示相等函数的为( ) A.1y =和0y x = B.y x =和ln x y e = C.y x =和2 x y x = D.||y x = 和2y = 4、方程3log 3x x =-+的解所在的区间为( ) A.(0,1) B.(1,2) C.(2,3) D.(3,)+∞ 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是 A. 1 y x = B.x y e -= C.lg ||y x = D.21y x =-+ 6. 函数1 f (x )l g x = + A.(0,2] B.(0,2) C.(01)(12],, D.(2],-∞ 7.已知函数)(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2sin f x x x =-,则当 0?? =???≤,若关于x 的方程()f x k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A.(0,)+∞ B.(,1)-∞ C. (1,)+∞ D.(0,1]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和答案 第Ⅰ部分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 A.《秋水》B.《张中丞传后叙.》 C.《马伶传》D.《种树郭橐驼传》 2.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A.《史记》B.《汉书》 C.《资治通鉴》D.《三国志》 3.《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长人者好烦其令”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 4.《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 A.苏子本人B.吹洞箫者 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5.《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6.“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给人吃B.食物 C.以……为食D.吃 7.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8.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9.《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 A.以民为本B.完美人格 C.中庸之道D.和而不同 10.《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日”的“太史公”指的是【】 A.司马迁自称B.《史记》点评者 C.《资治通鉴》的作者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 C.借代D.排比 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A.心远地自偏B.悠然见南山 C.飞鸟相与还D.欲辩已忘言 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 A.玉环飞燕皆尘土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闲来垂钓碧溪上D.长风破浪会有时 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 A.“云外惊飞四散哀”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D.“水多菰米岸莓苔” 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A.失落感B.急切感 C.休闲感D.绝望感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第一学期期终考试试卷 八年级 物理学科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0 米/秒 B .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约为7.5毫米 C .一个苹果重约0.25牛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 .入射角是零度,反射角也是零度 B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 C .入射角增加10°,反射角也增加10° D .入射光线与界面成30°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角 3.如图1所示,某人骑自行车沿水平向东的方向在公路上正常行驶,一辆轿车停在路边。若骑自行车的人选择自行车为参照物,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轿车静止 B . 轿车水平向东行驶 C . 轿车水平向西行驶 D . 无法判断轿车的运动状态 4.图2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5.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 .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 .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 .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 .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6.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 B .甲所用的时间一定比乙少 C .甲可能运动的比乙快 D .甲通过的路程可能比乙少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 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图1 图2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数学)

2013-2014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 分) 2. ( 3分)(2013?烟台)以下是回收、绿色包装、节水、低碳四个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 形的是( ) 2 3. ( 3分)(2013秋?汉川市期末)方程(x - 3) =0的根是( ) A . x 仁-3, x 2=3 B . x 1=x 2=3 C . x 仁x 2= - 3 D . x 1 =占,x 2= - ^3 4. ( 3分)(201^秋?龙湖区期末)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 _) _ A H ■■■/■: B . .1 二二 ‘‘ C .二?二=匸 D . 5. (3分)(2013秋?汉川市期末)如图,O O 是Rt △ ABC 的内切圆,/ C=90 °若AC=12cm , BC=9cm ,则O O 的半径( ) A . 3cm B . 6cm C . 9cm D . 15cm 6. ( 3分)(2013秋?汉川市期末)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 A .水中捞月 B .风吹草动 C .守株待兔 D .翁中捉鳖 7. ( 3分)(2013秋?汉川市期末)有A , B 两只不透明口袋,每只口袋里装有两只相同的球, A 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 细”、心”的字样,B 袋中的两只球上分别写了 信”、任”的字 样,从每只口袋里各摸出一只球,能组成 信心”字样的概率是( ) & ( 3分)(2009?崇左)已知点 A 的坐标为(a , b ) , O 为坐标原点,连接 OA ,将线段OA 绕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得OA 1,则点A 1的坐标为( ) A . (- a , b ) B . (a , - b ) C . (- b , a ) D . (b ,- a ) 1.( 3分)(2011?上海)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 D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中那一个可以构成集合( ) A .高一年级的高个子学生 B .高一数学课本中的所有难题 C .流行歌手 D .不超过30的所有非负数 2 函数(1)y x x x = -+的定义域是() A {|0}x x ≥ B {|1}x x ≥ C {|1}{0}x x ≥? D {|01}x x ≤≤ 3. 函数)2(log 2 3+=x y 的图象是下列图形中的 ( ) 4 如果命题“非p”与命题“p 或q”都是真命题,那么 ( ) A .命题p 与命题q 的真值相同 B .命题q 一定是真命题 C .命题q 不一定是真命题 D .命题p 不一定是真命题 5、函数y=2-x x 42+-的值域是 A .[-2,2] B .[1,2] C .[0,2] D .[-2,2] 6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1),那么f (2x )的定义域是 ( ) A .(0,1) B .( 2 1 ,1) C .(-∞,0) D .(0,+∞) 7、右图中曲线1C 、2C 、3C 、4C 分别是指数函数 x a y =、x b y =、x c y =、x d y =的图象,则 x 1 C 2C 3 C 4 C 1

a 、 b 、 c 、 d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d B 、a <b <d <c C 、b <a <c <d D 、b <a <d <c () 8、若143log b>c B a>c>b C c>a>b D c>b>a 10.下列对应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的是 ( ) A .A =R , B ={x |x >0且x ∈R},x ∈A ,f :x →|x | B .A =N ,B =N + ,x ∈A ,f :x →|x -1| C .A ={x |x >0且x ∈R},B =R ,x ∈A ,f :x →x 2 D .A =Q ,B =Q ,f :x → x 1 11.函数f (x )=1-x + 2 (x ≥1)的反函数是 ( ) A .y =(x -2)2+1 (x ∈R) B .x =(y -2)2+1 (x ∈R) C .y =(x -2)2+1 (x ≥2) D .y =(x -2)2+1 (x ≥1) 12.已知函数t t f a log )(=(0a >且1)a ≠,对任意的0,0>>y x ,下列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 A . ()()()f x y f x f y +=+ B .)()()(y f x f y x f ?=+ C .)()()(y f x f xy f += D .)(2)2(x f x f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 13.设f (x -1)=32 x -1,则f (x )=__ _______. 14 log 2.56.25+lg 100 1+ln e +3 log 122+ .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时间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案有错别字,该题不得分) 1.《大同》一文中“选贤与能”句的“与”,繁体字作“與”,其 读音是 。 2.古诗《长恨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 3.《还魂记》、《紫钗记》、《邯郸梦》、《南柯记》四部作品合称“ ”,又称“玉茗堂四梦”。 4.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 ”,认为它是世界的本原及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5.子曰:“君子博学 ,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6.西绪福斯是_________的象征。 7. 是中国现代作家,著有诗集《太阳城札记》、散文集《失败之书》和小说《波动》等。 8.《敬畏生命》的作者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 奖。 9.《贝多芬百年祭》的作者是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批评家、小说家 。 10.《故乡的野菜》一文的作者是 。

二、选择题(请选择正确答案,并将答题栏中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多涂、少涂、不涂、涂错均无效。 1.《大同》一文选自( )。 A.《论语》 B .《孟子》 C .《礼记》 D .《尚书》 2.下列四组诸侯国,全部礼遇流亡途中的晋公子重耳的一组是( )。 A .狄、卫、齐、曹 B .宋、郑、楚、秦 C .齐、曹、宋、郑 D .狄、齐、楚、秦 3.《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 )。 A .七言排律 B .七言歌行 C .古题乐府 D .新题乐府 4.对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②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④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A .叠字 夸张 对偶 比喻 B .夸张 对偶 比喻 对比 C .反复 对偶 比喻 夸张 D .双关 比喻 对偶 夸张 5.《世说新语》的编著者是南朝宋著名文学家( )。 A .刘孝标 B .刘义庆 C .刘向 D .刘伶

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二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就要来啦,为了大家更好地复习,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广州市小学生各年级的期末考试,希望同学们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到一个好的成绩。 一、我会听 1、我会听写六个词语(6分) 诚实、突然、回忆、滋润、黑暗、仁爱 2、听老师读文段三次,我能完成练习(3分) 是柳树、迎春花、布谷鸟和平凡的小鸟,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人们。 二、我能读准拼音,写好字词。(8分) 大概(g ① 帆(f 01)船糖(t eng )果(gu o)鼓(g u)励(I i)或(hu o)者(zh e) 三、我能用“一”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在这个小区里,邻居们都能和睦相处(ch u、ch 4) 2、昨天,我参(c m、sh列加了学校举办的文艺表演。 3、放假(ji d、j i①了,我又可以回家了。 四、我能把字正确地填在括号里。(10分) 带戴峰锋导异堵绪脑恼 穿()()利()乡()车()袋 ()路山()引()情()()怒 五、我能把下面的四字词补充完整,并能选词填空。(9分) 大()失()()()仆仆()提()论 奔流()() ()() 倒置()()正经 1、听了这个坏消息,大家都()。 2、“这是真的!我没骗你。”我()的地说。

3、看他那()的样子,路上一定很辛苦了。 六、我能选词填空。(4分) 认真的认真地 1、看到他这个()样子,我们笑了。 2、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迷失消失 3、在沙漠行走,很容易会()方向。 4、一会儿工夫,那几个调皮鬼()得无影无踪 七、我能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6分) 例: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1、小蚂蚁在地上爬着。_______________ (把句子写得更加具体)例:我们快活地喊 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一个描写人物心情的句子) 八、我能按要求完成练习。(9分) 1、在学习《》这课时,我知道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 利者。”的道理。 2、我知道描写花开的句子有很多,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 _____ ”等。 3、在《夜书所见》这首古诗,我最喜欢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阅读园地(15分)电视机“生病”了 ①一天晚上,我刚做完作业,还没把作业本放进书包,就冲出房间,往电视机的 开关一按,准备看电视了。奇怪,电视机怎么不亮呢?屏幕还是黑黑的。

2015--2016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应用文写作基础期末试卷 第1页 共4页 应用文写作基础期末试卷 第2页 共4页 ---------------------------- - --- ------------------------- 隆德县职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理论考试 高二(2)班幼儿园科学教育期末试卷 (命题人:张丽萍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共六大题)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 法、( )。 A.制作法 B.展示法 C.讨论法 D.游戏法 2.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是 ( ) A.寻常性 B.真实性 C.松散性 D.灵活性 3. 集体教学活动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三部分:( ) A. 开始部分 B. 展开部分 C. 结束部分 D.导入部分 4.按照观察对象的性质,可将观察认识型活动可分为( ) A. 物体观察 B. 现象观察 C. 个别观察 5.教师指导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的要求是( ) A. 随机开展 B. 不求同步 C. 互动跟进 D. 持续探究 二、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6、观察认识型活动的四种典型设计思路是( )、( )、( )、( )。 7、科学讨论型活动作为一种( )学习形式,主要适用于那些不易通过直接的探究进行学习的科学内容,所以适合于( )班幼儿。 8、科学讨论型活动不能把幼儿的( )活动和他们获取经验的( )活动孤立开来。 9、技术操作型活动中涉及的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 )。 10、技术操作型活动可以具体地划分为以下两种活动:( )活动和( )活动。 11、从区角科学教育活动的特点来看,幼儿自主学习( )(多或少),教师直接干预( )(多或少)。 12、在区角科学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扮演( )和( )的双重角色。教师通过材料的设计对幼儿施加影响,是( )的指导者。 13、( )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基本方法。 14、幼儿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 )、( )等都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15、区角活动通常有三种形式:( )区角、( )区角和集体教学中的区角。 16、每次科学发现室的活动一般在( )分钟左右。 17、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动手操作原则、 ( )原则、支架原则、联系生活原则、( ) 原则。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进行分析,每题3分,共9分) 18、主动探究等同于“动手做”。( )

大一英语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0级大学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卷) Jan., 2011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30 %) Directions: There are four passages in this part. Each passage is followed by some questions or unfinished statements. For each of them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You should decide on the best choice and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Passage One Science is not a set of unquestionable results but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around us. Its real work is slow. The scientific method , as many of us learned in school, is a gradual process that begins with a purpose or problem or question to be answered. It includes a list of materials, a procedure to follow, a set of observations to make and, finally, conclusions to reach. In medicine, when a new drug is proposed that might cure or control a disease, it is first tested on a large random group of people, and their reactions are t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nother random group not given the drug. All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are carefully recorded and compared, and the drug is evaluated. All of this takes time and patience. It’s the result of course, that makes the best news—not the years of quiet work that characterize the bulk of scientific inquiry. After an experiment is concluded or an observation is made, the result continues to be examined critically. When it is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it goes to a group of the scientist’s colleagues, who review the work. Einstein was right when he said: “No amount of experimentation can ever prove me right, a single experiment can at any time prove me wrong.” In August 1996, NASA announced the discovery in Antarctica of a meteorite(流星) from Mars that might contain evidence of ancient life on another world. As President Clinton said that day, the possibility that life existed on Mars billions of years ago was potentially one of the great discoveries of our time. After the excitement wore down and initial papers were published, other researchers began looking at samples from the same meteorite. Some concluded that the “evidence of life”was mostly contamination from Antarctic ice or that there was nothing organic at all in the rock. Was this a failure of science, as some news reports trumpeted? No! It was a good exampl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working the way it is supposed to. Scientists spend years on research, announce their findings, and these findings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第1页 共3页 装 订 线 卢龙职教中心 2016 — 2017 学年度第 一学期期末 考试(科目) 数学 试卷 应用班级: 15学前(1) 、 15 财会(1) 姓名: 班级: 考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信息写在试卷相应的位置. 3.考试结束后,试卷必须及时上交.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tan690°= ( ) A.3 B.-3 C. 3 3 D.-3 3 2.已知角α终边经过点??? ? ??-22,21,tan α的值是 ( ) A. 2 1 B. 22- C. 2- D. 23- 3.已知5 3 sin =α,且是第二象限的角,则αtan 的值等于 ( ) A. 34 B. 43 C. 43- D. 4 3± 4.以下四个数中,是数列{n(n+1)}中的一项是 ( ) A. 17 B. 32 C. 39 D.110 5.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 363 =s ,则=a 2 ( ) A. 18 B. 12 C. 9 D. 6 6.若f (x )是周期为π的奇函数,则f (x )可以是 ( ) A.sinx B.cosx C.sin2x D.cos2x 7.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向左平移(02)??π≤≤个单位后,得到函数sin(6 y x π =- 的图 象,则?等于 ( ) A. 6 π B.76π C.116π D.56π 8.在等比数列{}n a 中,已知 22 =a ,65=a ,则=a 8 ( ) A. 10 B. 12 C. 18 D. 24 9.在?ABC A B A B 中,··sin sin cos cos ,<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10.函数x x y 2cos 32sin -= 6 6 (π π ≤ ≤- x 的值域为 ( )A. []2,2- B. []0,2- C. []2,0 D. ]0,3[-二、填空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将最后正确结果填在对应的横线上,不填、填错不得分) 11.函数y=sin2x+1的最小正周期为 12.若?? ? ??- ∈0,2πα,则()ααcos ,tan P 位于第 象限 13.若)tan(,2 1 tan ),2(53sin βαβπαπα-=<<= 则的值是 14.将函数?? ? ? ? - =3sin πx y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 将所得的图象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对应的解析式是 15.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1=a ,d=2,则=6s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英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英语试卷及答案 高一年级英语试卷 卷面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第1至75题答案请用2B铅笔统一涂卡(机读卡),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收第二卷和答题卡。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She wants to meet the man tomorrow night. B.She will be busy every day this week. C.She will be able to see him on another day. 2.Which program is the man going to watch first? A.A movie. B.A soccer game. C.The evening news. 3.What is the man doing now? A.He is a novelist. B.He’s doing nothing. C.He is a reporter. 4.How does the man finish his speech? A.With something funny. B.By laughing. C.By being easy. 5.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At a birthday party. B.In the woman’s home. C.In the hospita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两个小题。 6.What did the man do at his weekend? A.He watched TV. B.He went to the cinema. C.He listened to the radio. 7.Why didn’t the man enjoy the film? A.Because his roommate talked about other things at that time. B.Because the film is about the World War II. C.Because he had no companion.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三个小题。 8.Where did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On a train. B.On a bus. C.On a plane.

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英语试题(说明: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2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25分) 一、听句子,选择正确答语。每个句子读两遍。(5分) 1. A. That’s a dream. B. I hope so. C. I don’t know. 2. A. Good idea. B. Never mind. C. Sorry, I’ll go somewhere else. 3. A. Close the window. B. Wash hands often. C. Drink sour milk. 4. A. No, I’m not sure of that. B. Yes, I agree with you. C. No, I don’t agree with you. 5. A. Just a moment, please. B. Thank you very much. C. Don’t wait. 二、听对话,选择正确图片。每段对话读两遍。(5分) 6. A B C 7. A B C 8. A B C 9. A B C 10. A B C

三、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每段对话读两遍。(5分) 听对话1,回答16-17题。 11. Is Bill busy tomorrow? A. Yes, he is. B. No, he isn’t. C. We don’t know. 12. Why isn’t Bill going to the zoo tomorrow? A. Because he went there last month. B. Because he will go to play football. C. Because he doesn’t like animals. 听对话2,回答18-20题。 13. Who answered the telephone? A. Mr. Smith. B. Henry Brown. C. We don’t know. 14. When will Mr. Smith be back? A. After nine o’clock. B. After ten o’clock. C. At ten o’clock. 15. What does Henry Brown ask Mr. Smith to do? A. To ring him up at ten. B. To give him the message. C. To call him tomorrow. 四、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短文读两遍。(5分) 16. Why did the woman go to London? A.To learn English. B. To have supper. C. To see her son. 17. Could the woman speak English? A.No,she didn’t know any English. B. Yes,but only a little. C.Yes,she could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18. Why did the shop assistant(助手)think the egg’s mother must be? A. Bigger eggs. B. Cocks. C. Hens. 19. Why did the shop assistant laugh at last? A.Because he laughed at woman. B. Because he thought it was interesting. C.Because h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woman. 20.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story? A.The shop assistant was clever. B. The woman could get what she wanted at last. C.The woman would never go to London again. 五、听短文,完成表格。短文读两遍。(5分) 第二部分:笔试(95分) 一、单项选择。(15分) 26.—Which animal is ________, the tiger or the lion? —I’m not sure. A. more dangerous B. the most dangerous C. most dangerous D. dangerous 27.—What _______ you ________ at nine o’clock last night, Michael? —I was watching T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