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测评编号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

您的姓名: 您的年龄:性别:男□女□与儿童的关系:

儿童姓名:儿童年龄:儿童性别:男□女□

编号:

这是一份以了解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汉语阅读行为与习惯的调查表,由熟悉儿童情况的家长或老师填写。本表对所列的57个条目分别规定了5个等级:1从未出现,2偶尔出现,3有时出现,4较常出现,5经常出现。请根据被评定的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你认为最接近的答案,并将代码涂黑。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例题: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①②③●⑤

1,经常混淆字母:如将b看成d,p看成q,u看成n,w看成m等。①②③④⑤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①②③④⑤3,阅读时重复阅读同一行或者跳行阅读。①②③④⑤4,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①②③④⑤5,放大字体,减少每页内容或用物件标记读到哪里可以改善阅读。①②③④⑤6,读字和写字时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如“拒”和“柜”①②③④⑤7,前后排列错误,例如将was看成saw,将on看成no,将“书写”看成

①②③④⑤“写书”。

8,听写中分不清同音字,如“拒”和“据”。①②③④⑤9,写字字迹非常潦草,笔画不清晰,难以辨认。①②③④⑤10,常常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①②③④⑤11,分不清汉字的声调,如情(第二声),清(第一声)。①②③④⑤12,计数困难,数学计算能力差。①②③④⑤13,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也有阅读,语言或书写方面的问题。①②③④⑤14,看图时,抓不住主要内容,只看到琐碎细节。①②③④⑤15,口头交际能力差,不善于口语表达。①②③④⑤16,书写速度慢,经常很晚才完成作业。①②③④⑤17,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谈话,只有缓慢重复时才能理解。①②③④⑤18,不能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情。①②③④⑤19,无法用学过的字,词造句子。①②③④⑤20,写字时经常涂抹,修改。①②③④⑤21,阅读过程中常常分不清读音相近的字,如“轻”和“清”。①②③④⑤22,不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①②③④⑤

23,听不懂口头讲解,跟不上正常的学习速度。①②③④⑤24,朗读时经常读着不知读到何处。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25,不理解“上下”“周围”“首尾”“前后”“向上”和“向下”等方位概

念。

26,认字能力虽好,却不知道字的意义。①②③④⑤27,儿童难以记住公式,乘法口诀等。①②③④⑤28,写字容易写错,如总是多一笔或少一笔。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29,不理解时间关系:如昨天,今天和明天,前与后,15分钟与2小时,

快与慢。

30,没有幽默感,听不懂玩笑或双关语。①②③④⑤31,写作吃力,语文测验时作文分数低。①②③④⑤32,不理解人的情绪,如不领会“愉快”“反感”之类的情绪表现。①②③④⑤33,难以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多与少,大于与小于),不会估算。①②③④⑤34,重复别人所说的数字时,超不过六位数。①②③④⑤35,熟练掌握的词汇很少。①②③④⑤36,常常不愿朗读或朗读时发音不清晰。①②③④⑤37,朗读时总是丢字,加字,改字,串字。①②③④⑤38,记不住物品名称,只能说“那个东西”。①②③④⑤39,写字常常超出格子。①②③④⑤40,富于说服力和表现力的语言太少。①②③④⑤41,写作能力差:标点符号,空一行,空两格等常搞错。①②③④⑤42,阅读时喜欢出声。①②③④⑤43,朗读时总是反复重复某些字词。①②③④⑤

44,常常认不出或不知道学过的字是什么意思。①②③④⑤45,易记住人名而不易记住人脸。①②③④⑤46,语文考试时阅读理解部分得分低。①②③④⑤47,不喜欢阅读,也不喜欢听别人阅读。①②③④⑤48,写字,画画时笔画不均匀,歪歪斜斜。①②③④⑤49,孩子不经常阅读课外读物。①②③④⑤50,能正确阅读,但是有口无心,理解较差。①②③④⑤51,考试或写作业时,常常出现题意理解错误。①②③④⑤52,阅读写作又慢又差。①②③④⑤53,语言表达尚可,但写的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①②③④⑤54,经常忘记一个学过的字应该怎样写。①②③④⑤55,读书时常常有看不清或者看到的字有颤抖和闪烁的感觉。①②③④⑤56,对大人的吩咐前讲后忘记。①②③④⑤57,数学应用题常常不能正确解答,数学考试时应用题部分得分低。①②③④⑤

帮孩子克服阅读障碍

阅读障碍症简单说来它是一种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一种阅读和拼写障碍症 阅读障碍的表现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一、识字方面 *认字与记字困难重重,刚学过的字就会忘记,教师或家长重复多次仍不能记住;*错别字连篇,写字经常多一画或少一笔; *经常搞混形近的字,如把“视”与“祝”弄混; *经常搞混音近的字; *学习拼音困难,经常把Q看成O,把P看成d; *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二、阅读方面 *朗读时经常添字、掉字,有时出现串行或串段; *朗读时不按字阅读,而是随意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 *听写成绩很差;阅读速度慢,对于家长布置的阅读任务有抵触情绪或逃避行为;*逐字阅读或以手指协助阅读; *说作文可以,但写作文过于简单,内容枯燥; *书面表达自己的意思非常困难,抄写速度慢。 三、行为方面 *行为反应表现得不集中或无组织,对于所看到或听到的刺激,仅能掌握一小部分; *掌握事物的顺序很困难,如数学公式、乘法口诀等;

*几乎做每件事都表现得反应过度; *在辨析距离、方向时显得有困难; *在理解时间概念时显得有困难; *在整理自己的书本、纸张、玩具时显得有困难,写字时很难掌握空间距离;*手脚笨拙,走路时脚步不稳,经常跌倒、被绊倒或撞倒家具; *同一时间对所有的声音、人、事同时作反应,不懂得在同一时间对某一件事作反应; *很快就从一个活动或想法跳到另一活动或想法; *完成读写作业非常容易疲劳,抗拒抄写作业,抗拒阅读。 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生物学方面的因素。例如,视觉功能障碍,眼球振动不平稳,就造成读书时跳字、串行等;听觉功能有障碍,造成读而不闻,读而不懂;另外如失语症、大脑麻痹、智力迟钝和运动失调等大脑神经机能障碍也会造成阅读困难。 其次是情绪因素造成的。胆小、自卑、不敢在课堂上朗读,结果越不练就越有障碍;敏感、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生怕同学笑话等因素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是教育方法不当造成的。对于那些能力低的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地逼着孩子练习阅读,孩子就会产生厌烦心理。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患有阅读障碍,应及时加以重视。 如何矫正阅读障碍? 1、接纳肯定孩子,家校沟通。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 2007,15(4):596~604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我国近十年来汉语阅读障碍研究回顾与展望 王艳碧 余 林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一种严重的学习障碍。文章回顾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DD的实证性文章,发现我国学者近十年来对汉语DD的研究主要包括DD 的诊断筛选、亚型分析、认知特点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教育干预等几个方面。文章同时探讨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最后提出了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回顾与展望。 分类号 B842;R395 1 引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3)ICD-10的定义标准,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 DD)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其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状态中。 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普遍认为汉语阅读中不存在阅读障碍。1992年Stevenson等人的跨语言研究发现中文DD发生率并不低于英文,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才引起了心理学、认知神经学等领域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从1996年到2006年,中国内地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在数量和研究水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诊断标准不统一;研究领域比较狭窄;缺乏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证研究等。为了解当前汉语DD的研究状况,笔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词为“阅读障碍”、“阅读不良”、“阅读困难”等;同时以“developmental dyslexia and Chinese”“acquired dyslexia and Chinese”“reading disabilities and Chinese”等为检索词,检索PsyARTICLES数据库上的相关文章,选取了l996~2006年间中国内地作者发表的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凡实验研究,调查统计,个案研究、实地访谈等都归入“实证研究”之列),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拟从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和研究内容上对汉语阅读障碍的研究进行客观描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和不足进行初步分析。 2 文献量的年度变化趋势 本文检索到11年来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章共83篇,其中一般学术文章62篇,硕博论文21篇。文献具体的年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1996~2006 文献量分布表 合计 3 4 5 8 6 4 6 12 19 9 7 83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献量的变化有起伏,但总的来说是呈上升趋势,前6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有30篇;后五年有53篇,接近前者的两倍。 收稿日期:2006-11-10 通讯作者:余林,Email-Yulin@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 80年代前汉语阅读障碍研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90年代后关于阅读障碍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内容不断丰富,问题也越来越深入。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同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些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如一些新的智力理论给阅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干预研究——基于PASS理论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20, 10(8), 1286-1294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journal/a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10.12677/ap.2020.108151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Based on PASS theory Jianping Xiong1, Ying Zhao2 1Educational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2Xinxi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nxiang Henan Received: Aug. 9th, 2020; accepted: Aug. 24th, 2020; published: Aug. 31st, 2020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cognitive intervention training program through the adapted PASS Reading Promotion Program (PREP) can improve the phonological awareness, morphological awareness, orthographic awareness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Fourteen Chinese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were screen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ling groups. Both groups of students received the measures of vocal awareness (consonant, final, tone, phoneme deletion), morpheme awareness (morpheme production, morpheme judgment), orthograph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ling group in pre-test. In the post-test,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except the tone test score. Conclusion: The adaptation of PREP cognitive intervention training programs in present study can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yslexia in Chinese. Keywords Chinese Developmental Dyslexia, Cognitive Intervention Training, PASS Theory, PREP Project 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干预研究 ——基于PASS理论 熊建萍1,赵英2 1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南新乡 2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新乡

阅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方案

阅读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方案 黄玲玲 201011013920 一、儿童的基本情况 1.1 基本信息 年龄:5岁 年级:普通幼儿园大班 家庭:父母双亲均在,居住在城市 1.2 诊断 韦氏智力测验诊断为智力正常,DEST-II(The Dyslexia Early Screening Test II)阅读障碍帅选测验诊断为有阅读障碍危险的儿童,后在医院重新鉴定,该儿童很有可能有阅读障碍。 1.3 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好动;顺序记忆差,不能按照顺序说出时间和数字;不能分辨简单的几何图形,不能分辨字体与背景或是形状与背景;反应迟钝;阅读和书写时视觉倒翻,计算时位数混乱和颠倒;无法辨别如“犬”“太”“大”等字细节上的差别;必须念出听音才可以完成阅读工作,易用手指指行阅读;组词读出时不能提取相应词汇,对因果顺序表达欠佳,并且命名物体困难。 二、干预方案 2.1 干预目标 儿童经过训练之后可以正常阅读。 2.2 干预方式和方法

家庭与集体共同协作,在特殊教育训练机构训练每天训练半小时,然后在幼儿园上课期间,教师给以一定的辅导,将训练内容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其余时间为家庭训练时间。 个别辅导与集体活动结合,专业机构的训练与家庭训练为个别训练,幼儿园为集体活动中教师给予个别辅导。 2.3 干预时间 三个月 2.4 方案的具体内容 2.4.1 对家长与教师的干预 让家长与教师了解到阅读障碍的内涵以及简单的治疗方法,使得他们在了解的基础上慢慢面对一适应。尤其在家庭中,要培养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与孩子多交流。教师给予一定的个别辅导。并且家庭、教师、专业训练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2.4.2 训练内容 该儿童主要是视觉失读,故训练内容以阅读的视觉技巧为主。 (1)视觉分辨训练: 具体训练内容举例: ①分类:实物、形状、颜色、大小的分类 a.放一些物体于儿童面前(如杯子、铅笔、尺、盒子、橡皮擦、钉子等),再放一些东西,要儿童指出相同的物品,开始时,不要放太多,等熟练后,在慢慢增加; b.给予儿童不同形状的形板,刚开始,可要求根据形状加以分类,而后,可上色彩,然后要求其依据形状及颜色两个因素加以分类; c.呈现三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要儿童指出何者不同,此活动可以包括各

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探索

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探索 语言障碍是指个人的语言理解或语言表达能力与同年龄儿童相比较,有显著的偏离和异常现象,而造成交往困难。儿童语言障碍有不同的表现,一般把语言障碍儿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语言障碍儿童,即儿童其他方面发展正常,只有语言发展出现异常;另一类是伴随性的语言障碍儿童,这类儿童智力落后或存在智力、听觉、视觉等方面的障碍,同时伴随着语言障碍。 文文小朋友是属于第一类单纯性的语言障碍,即孩子其他方面发展正常,只有语言发展异常。孩子刚来幼儿园时,一个音也不会发,但听觉、视觉、动手能力发展尚好。 通过了解发现:文文在上幼儿园前,语言环境较差,父母上班不分昼夜,孩子有爷爷带。爷爷买菜、烧饭、做家务,无暇顾及孩子。文文终日以电视机为伴,无缘与他人接触、与同龄人交往。孩子似乎生活在一个没有语言交往的环境中,孩子也无须去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由此而造成了孩子的语言障碍。 因此,根据孩子的实际,抓住学龄前阶段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生理、心理、环境等各方面原因造成语言发展障碍的文文进行有效的干预和个别化训练,卓有成效地改变了孩子原有的语言发展条件,并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1、重视个别训练 个别化教学、训练一直是我们康复工作的重点,这是一种理想的康复形式。通过一对一的教学及训练,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孩子的康复程度。每天上、下午分别安排两个30分钟时间的对文文进行个别训练。因人而宜,因才施教。 2、口腔功能训练 由于文文长时间的不发音、不说话。因而,孩子的口腔功能比较差,如:舌头的转动、平伸、上翘,嘴唇的闭、合、噘起不灵活,气流的输送方法不正确,发声方法有问题。所以,一开始就从孩子的吸气、呼气、吹气、动舌头、绷唇等基本动作开始训练,一点一滴地从矫正孩子的语音入手,逐步消除孩子的语言障碍。...以达到培养孩子自信,能让孩子在他人面前大胆表达自己意愿和观点的目的。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这是一份用以了解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汉语阅读行为与习惯的调查表,由熟悉儿童情况 的家长或老师填写。本表对所列的57个条目分别规定了5个等级:1-“从未出现”、2-“偶尔出现”、3-“有时出现”、4-“较常出现”和5-“经常出现”。请根据被评定的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你认为最接近的答案,并将答案前的圆涂黑。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例题: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①②③●⑤ N1.经常混淆字母:如将b看成d,p看成q,u看成n,w看成m等。①②③④⑤ N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①②③④⑤ N3.阅读时重复阅读同一行或者跳行阅读。①②③④⑤ N4.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①②③④⑤ N5.放大字体.减少每页内容或用物件标记读到哪里可以改善阅读。①②③④⑤ N6.读字和写字时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如“拒”和“柜”。①②③④⑤ N7.前后排列错误,例如将was看成saw,将on看成no,将"书写"看成"写书"。 ①②③④⑤ N8.听写中分不清同音字,如“拒”和“据”。①②③④⑤ N9.写字字迹非常潦草,笔划不清晰,难以辨认。①②③④⑤ N10.常常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①②③④⑤ N11.分不清汉字的声调,如情(第二声),清(第一声)。①②③④⑤ N12.计数困难,数学计算能力差。①②③④⑤ N13.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也有阅读、语言或书写方面的问题。①②③④⑤ N14.看图时,抓不住主要内容,只看到琐碎细节。①②③④⑤ N15.口头交际能力差,不善于口语表达。①②③④⑤ N16.书写速度慢,经常很晚才完成作业。①②③④⑤ N17.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谈话,只有缓慢重复时才能理解。①②③④⑤ N18.不能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情。①②③④⑤ N19.无法用学过的字.词造句子。①②③④⑤ N20.写字时经常涂抹.修改。①②③④⑤ N21.阅读过程中常常分不清读音相近的字,如“轻”和“清”。①②③④⑤ N22.不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①②③④⑤ N23.听不懂口头讲解,跟不上正常的学习速度。①②③④⑤ N24.朗读时经常读着读着不知读到何处。①②③④⑤ N25.不理解“上下”、“周围”、“首尾”、“前后”、“向上”和“向下”等方位概念。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步骤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步骤 1.儿童言语运动器官的训练。 主要方法有:a呼吸训练。训练儿童用鼻子呼气、吸气,用嘴呼气、吸气和口鼻结合呼气吸气。b用气训练。让儿童练习用不同的嘴形变化送出不同的气流,如短促而快、绵长而缓、不急不缓等。c口型模仿。给儿童每人一面镜子,让他们模仿语训老师的口型。d舌头运动训练。训练舌头的灵活性、柔软性和正确位置。松松弛训练。降低言语肌的紧张性。 2.指导儿童分辨错误的构音,让他明白错在哪里,然后给他提供正确的发音示范,并要求他观察、模仿构音器官的部位。 3.当儿童能够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构音后,指导他学习发出正确的音。构音障碍儿童的错误大部分是声母,因此,模仿单纯的声母是矫正构音障碍的普遍方法。 4.指导儿童在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充分利用正确的语音说话。 构音障碍的康复训练是一项枯燥的工作,需要语训老师多鼓励儿童,使他们主动积极地进行配合。 发音训练包括以下内容: 1 )呼吸训练; 2 )舌部训练; 3 )口部训练; 4 )嗓音训练; 6 )四声训练。 怎样进行呼吸训练 和儿童一起做吹蜡烛、纸条、风筝的游戏;也可把乒乓球放在桌子上,从不同的方向去吹动它,并把距离从嘴前逐渐移动至嘴前方十公分的距离。

用吸管吹水、吹泡泡。 和儿童一起吹口哨,吹口琴。 嘴唇噘起,慢慢吹气,手置于嘴胶10~20 厘米处感受气流。 双唇闭合,发“咝、、、、、、”,并用手感受气流。 闻花香或香水及其他有芬芳气味的东西。 练习吸管喝饮料。 怎样进行舌部训练 舌的伸出、缩回,并抖动发出声音。 舌头向左右嘴角移动。 舌头用力抵左右腮。 舌头添上下唇。 舌尖抵上下齿。 练习舌尖的发音动作:da (大)、、、,ta (他)、、、,la (拉),、、、、、、 怎样进行口部训练 唇的张合练习。 嘴张很大发啊啊啊的音。 嘴巴圆起来发喔喔喔的声音。 嘴巴小圆发呜呜呜的音。 嘴巴翘起发鱼鱼鱼的音。 嘴巴扁起来发鹅鹅鹅的音。 牙齿对齐发衣衣衣的音。

修订学龄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施测题本及记录纸(简体)(学习资料)

修订学龄儿童语言障碍评量表施测题本及记录纸 林宝贵等修订 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印制 学生姓名:性别:□男□女 施测日期:年月日 出生日期:年月日,实足年龄:岁个月 就读学校:县(市)学校年级 县(市)幼儿园大班 评量结果: 声音:□正常□疑似异常语畅:□正常□疑似异常 声调:□正常□疑似异常语调:□正常□疑似异常 正确构音:个 语言理解:分,百分等级:(□正常□异常) 口语表达:分,百分等级:(□正常□异常) 语言发展:分,百分等级:(□正常□异常) 建议事项: □1.宜进一步接受(□医学、□听力、□智力、□其它身心发展:)检查或测验 □2.宜进一步接受(□声音、□语畅、□构音、□语言理解、□口语表达)检查或矫治施测情形: 施测时间:分钟

施测者:

分测验一:声音、语畅、语调评量项目声音语畅语调 1.「你叫什么名字?你今年几岁? 你家里有些什么人?」 □正常□异常□流畅□不流畅□正常□异常 2.「请你自我介绍一下」□正常□异常□流畅□不流畅□正常□异常 3.「你说『a----』,越长越好。」□正常□异常□流畅□不流畅□正常□异常 4.「你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为什 么?」 □正常□异常□流畅□不流畅□正常□异常5.「你说说早上醒来后到现在,做 了哪一些事?」 □正常□异常□流畅□不流畅□正常□异常 评量结果□正常□疑似 异常 □流畅 □疑似不 流畅 □正常□疑似 异常 评量项目语言理解计分受试反应 1.「你先点点头,再把眼睛闭起来。」(内容、次序皆对) 『2/2』 1 0 无反应(第2题-第14题请用图卡一) 2.「这张图有没有手机?」(没有) 1 0 无反应 3.「请指出可以吃和可以喝的东西。」(苹果、香蕉、牛奶)『3/3』 1 0 无反应 4.「你只要指出手表、香蕉、杯子,其它的不要指。」 (手表、香蕉、杯子)『3/3』 1 0 无反应 5.「请指出在杯子上面的图片。」(香蕉) 1 0 无反应 6.「请指出在苹果下面的图片。」(手表) 1 0 无反应 7.「请指出手表上的分针。」(分针) 1 0 无反应 8.「把所有日用品全部指出来。」(手表、杯子、报纸、手套)『4/4』 1 0 无反应 9.「如果这里有猴子,你就指香蕉;如果没有猴子,你就指苹果。」(苹 果) 1 0 无反应 10.「哪些图片上有红色的东西?」(苹果、杯子、牛奶、报纸)『4/4』 1 0 无反应 11.「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牛奶、报纸)『2/2』 1 0 无反应 12.「请指出在手套和报纸中间的东西。」(牛奶) 1 0 无反应 13.「把食物全部指出来。」(苹果、牛奶、香蕉)『3/3』 1 0 无反应 14.「可以补充营养的是哪些东西?」(苹果、牛奶、香蕉)『3/3』 1 0 无反应

儿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干预

*[收稿日期]2011-05-30 **[作者简介]关文军(1985—),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Vol.31No.6 Journal of Suihu a University Dec .2011 ***第31卷第6期 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12月摘要: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是儿童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学习障碍,由于其研究的滞后性,国内对于其的诊断、分型以及干预 的资料还比较少,这极大影响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通过对目前国外内研究的梳理,分析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的一般参考及实验室研究者的发现、分型,并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从难点、宏观对策以及具体干预方面做了分析。 关键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临床诊断;亚型;早期干预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1)06-0025-04 (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3) 关文军 儿童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干预 一、引言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 dyslexia ,DD)指个体在一般智力、动机、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方面和其他个体没有差异,也没有明显的视力、听力、神经系统障碍,但是阅读成绩明显低于相应年龄的应有水平,处于阅读困难的一种状态(ICD- 10)。其典型特征是个体难以精确或/和流利地认知单词以及单 词拼写和解码能力差。由于个体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即阅读,因此,此种障碍的存在必然严重影响儿童对信息的正常获取,从而波及到儿童各个方面的正常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阅读障碍被认为仅可能发生在使用 表音文字的语言(如英语、法语等)中,而在表意文字诸如汉语、日语等的使用者中发生率极低。直到1982年Stevenson 的跨语言研究结果发表以后,人们对阅读困难与语言文字间的关系才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想当然地认为表意文字中不存在阅读困难。随后,来自新加坡、台湾及中国大陆的报告均证实了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存在,并发现其发生率并不低于西方国家(苏淑贞、宋维村、徐澄清等,1984)。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国内学者开始了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Chinese De -velopmental Dyslexia ,CDD )的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王艳 碧,余林(2007)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汉语阅读障 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二次分析,共检索到有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实证性文献共计83篇。本文作者依据王艳碧等人的检索方法,又对2007年到2010年10月国内学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检索,共计44篇。结合王艳碧等人的研究,不难看出,国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总体呈加快上升趋势。可以说,国内外学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之时。 本文就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临床表现进行了梳理,并就这类儿童早期干预的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CDD 儿童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在学龄儿童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5%-10%。同时,在学习障碍儿童中至少有85%- 90%的儿童有阅读方面的问题。 国内对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的报道与国外基本保持一致,但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如台湾学者郭为藩( 1978)通过教师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阅读障碍在台湾 的发生率,结果发现阅读障碍的比率是2.91%;葛应钦(1982)在台南市对Stevenson 等人的研究进行了追踪,发现台南市学

右脑阅读训练题克服孩子阅读障碍的好方法

右脑阅读训练题,克服孩子阅读障碍的好方法 右脑快速阅读训练题(一)(2010-06-05 13:22:08)转载标签:右脑快速阅读育儿阅读障碍训练分类:育儿 儿子有比较严重的阅读困难,多年来一直没有解决。前两天看了一本右脑训练的书,感觉其中的快速阅读训练法可能会有效果。我从昨天开始训练,希望会有效果,我会及时总结的。 具体训练方法是: 每天阅读一篇文章,先用1分钟阅读,然后默写(包括标点),写错了不要紧,可以再看再默,看看能几次全默写下来。昨天,儿子练了第一篇,用了5次默写全对。 书上说这种方法贵在坚持,大约2个月左右可以初步养成习惯,半年会有成效。我想试试。只是书上的题太少了,我就自己找了一些小故事,按循序渐进,默写字数从少到多的原则对故事进行了编辑,编成了练习题。我想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可以让孩子懂得些道理吧!(每篇短文后面的“这个故事是说”是我加上的,这是不用默写,是告诉

他道理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意见而已,呵) 右脑快速阅读训练题一(六月) 2010年6月4日 贪心的小狗 “喂,你这家伙,叼的骨头居然比我的还大。看我不抢过来!”小狗冲着河面上自己的倒影,大叫,“汪汪!”一张嘴,骨头掉进了河里。 这故事是说,人不要太贪心了 6月5日 生金蛋的鹅

有个人养有一只鹅,鹅生下一个的金蛋。那人以为鹅肚里一定有金块,便把它杀了,结果发现它与别的鹅完全一样。 这故事是说,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会把得到的利益也失去了。6月6日 两个人 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了老虎。一个人迅速换上一双轻便的跑鞋,另一个人说:“换上跑鞋,你也跑不过老虎!”这个人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这故事是说,在竞争中,你只要超过一些人,就能取得成功

汉语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早期预测_舒华

汉语阅读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及早期预测 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发展性阅读障碍被定义为一种源自神经生理的特殊的学习失调,终身不可治愈。其典型特征是字词识别的精确性与速度受到损伤,影响到阅读理解和拼写。在各种语言环境中都约有5~10%的儿童不能顺利学会阅读,成为阅读障碍儿童。研究表明,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筛选率约为5%-8%。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重要认知、神经缺陷是什么?与拼音语言文字阅读障碍儿童的异同如何?是否有可能在学龄前早期预测阅读障碍?汉语阅读障碍的早期预测指标是什么?我的报告将综述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通过系列的横断和追踪研究,综合运用行为、脑电、基因技术,对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认知缺陷、与缺陷相关的脑机制及基因基础的研究发现,及早期鉴别阅读障碍风险儿童的可能性。 强化学习和决策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李健 北京大学心理系北京 【摘要】强化学习和决策理论作为机器学习的一种主流模型着重于阐述在复杂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过去20年中,此类模型在理解和预测动物行为和脑活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运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我们研究了强化学习模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速度和预测误差如何被大脑特定区域的活动所编码。我们的研究表明,基地神经节和纹状体的血氧含量依赖水平(BOLD)信号分别与预测误差以和学习速度成显著性正相关。同时,当决策不仅仅依赖于周围环境中的奖赏信息时,大脑倾向于权衡所获得信息的相关程度,从而调节脑中强化学习系统的参与程度。 【关键词】强化学习奖赏信息决策 发展心理学分会重点报告:自我意识情绪发展研究 1、范文翼、杨丽珠:婴儿尴尬情绪发生研究 2、于瑛琦、杨丽珠:婴儿内疚情绪发生研究 3、姜月、杨丽珠:幼儿自豪识别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的关系 4、杨丽珠、姜月:幼儿自豪识别加工的时间过程——事件相关电位提供的电生理依据 5、冯晓杭、张向葵、David Matsumoto:中美大学生自我意识情绪跨文化研究 6、张妍、杨丽珠、姜月:婴儿自豪情绪发生研究 婴儿尴尬情绪发生研究 范文翼杨丽珠(通讯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大连,116029,yanglizhu126@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 【摘要】尴尬(embarrassment)的发生建立在儿童具备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可能是儿童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情绪之一,是指当个体出乎意料而被迫成为他人关注的焦点时,所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慌乱、窘迫的情绪。本研究在综述以往关于尴尬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婴儿尴尬情绪的发生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23名18-36个月婴儿母亲的访谈,结合文献检索,确定婴儿尴尬情绪的发生指标及产生情 2

构音障碍Frenchay评定法.doc

1.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检查包括8个大项目,每个结果都设定了5个(a、b、c、d、e)级别的评分标准。以及影响因素,包括听力、视力、语言、情绪、体位等。 作用:能为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疗效判定等提供客观依据,并对治疗预后有较肯定的指导作用。 (1)反射

询问患者、亲属或其他有关人员,以观察、评价咳嗽反射、吞咽动作是否有困难和困难的程度;观察患者有无不能控制的流涎 ①咳嗽 提出问题:当你吃饭或喝水时,你咳嗽或呛住吗?你清嗓子有困难吗 分级: a--------没有困难 b--------偶有困难,呛住或有时食物进入气管,说明患者必须小心些 c--------患者必须特别小心,每日呛一到两次,清痰可能有困难 d--------患者在吃饭或喝水时频繁呛住,或有吸入食物的危险。偶尔不是在吃饭的时候呛住,例如在咽唾液时 e--------没有咳嗽反射,患者用鼻饲管进食或在吃饭、喝水、咽唾液时连续咳呛 ②吞咽 如有可能,观察患者和140ml的冷开水和吃两块饼干,要求尽可能很快完成。另外,询问患者是否吞咽时有困难,并询问有关进食的速度及饮食情况 评分:记住喝这一定量的水的正常时间是14~15s,平均8s,超过15s为异常缓慢。 分级: a-------没有异常 b-------患者述说有一些困难,注意到吃饭\喝水缓慢,喝水时停顿比通常次数多c-------进食明显缓慢,主动避免一些食物或流质饮食 d-------患者仅能吞咽一些特殊的饮食,例如单一的或搅碎的食物 e-------患者不能吞咽,须用鼻饲管 ③流涎 询问患者在这方面是否有异常,在会话期间留心观察 分级: a-------没有困难 b-------嘴角偶有潮湿,患者可能叙述在夜间枕头是湿的(应注意这应是以前没有的现象,因一些正常人在夜间也可有轻微的流涎)。当喝水时轻微流涎 c-------当倾身向前或精力不集中时流涎,略微能控制 d-------在静止状态时流涎非常明显,但是不连续 e-------连续不断地过多流涎,不能控制 (2)呼吸 ①静止状态 在患者静坐后和没有说话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评价,当评价有困难时,可让患者作下列动作:用嘴深吸气且听到指令时尽可能地缓慢呼出,然后记下所需的秒数。记住,正常能稳定呼出且平均时间只用5s。 分级: a------没有困难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

构音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 郑涛 (学号:0810053911 专业:08级特殊教育)摘要:通过对一例构音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的观察和深入分析,结合构音障碍的相关理论对构音障碍的治疗过程进行整理及评价。 关键词:运动性构音障碍;病因;治疗方法

运动性构音障碍,简称构音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神经病变,与语言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导致的语言障碍。病因多为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1]。按照解剖学和言语声学特点可分为痉挛型、弛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及混合型六种构音障碍。病情有轻有重,儿现病史:患者在2008年9月11日在 河南省鹤煤公司总医院,因左尺骨鹰嘴骨折术后延 迟愈合,在臂丛加全麻下行植骨术,术中血压下降,出现昏迷经抢救后转1cll救治,10天苏醒,9月24日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11月23日头颅mRI检查示小脑萎缩,四脑室略大,40天后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2009年3月入我院k12病房,经过PT、OT、ST等治疗,症

状有所好转,目前可独立行走,步态异常,言语费力,为进一步康复入我科继续治疗。 既往史:2007年11月外伤导致左尺骨鹰嘴骨折内固定,2009年8月腰椎骨折,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药敏史 检查:自发语费力,音量可,音调正常,韵律正常,mPT约4秒,唇舌运动灵活,力量正常,软腭抬举无力,鼻漏气明显,咽反射减弱,饮水无呛咳 经过诊断,影像学上诊断为缺氧性脑病,弥漫性脑萎缩,临床诊断为缺氧性脑 病恢复期,语言诊断为运动性构音障碍。观察到的训练过程主要有: 1、训练发音。长时发音和短时间发音,训练 音调、平仄高低都要训练,在此过程中有发音不好的要用压舌板压舌头训练发音;2、引导气流。捏住鼻子让气流从嘴出来,训 练吹纸条,练习吹气;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

测评编号 儿童汉语阅读障碍量表(DCCC) 您的姓名: 您的年龄:性别:男□女□与儿童的关系: 儿童姓名:儿童年龄:儿童性别:男□女□ 编号: 这是一份以了解小学三到五年级儿童汉语阅读行为与习惯的调查表,由熟悉儿童情况的家长或老师填写。本表对所列的57个条目分别规定了5个等级:1从未出现,2偶尔出现,3有时出现,4较常出现,5经常出现。请根据被评定的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你认为最接近的答案,并将代码涂黑。每题只选一个答案。 例题: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 ①②③●⑤

1,经常混淆字母:如将b看成d,p看成q,u看成n,w看成m等。①②③④⑤2,经常颠倒字的偏旁部首。①②③④⑤3,阅读时重复阅读同一行或者跳行阅读。①②③④⑤4,上课或做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①②③④⑤5,放大字体,减少每页内容或用物件标记读到哪里可以改善阅读。①②③④⑤6,读字和写字时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如“拒”和“柜”①②③④⑤7,前后排列错误,例如将was看成saw,将on看成no,将“书写”看成 ①②③④⑤“写书”。 8,听写中分不清同音字,如“拒”和“据”。①②③④⑤9,写字字迹非常潦草,笔画不清晰,难以辨认。①②③④⑤10,常常不理解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①②③④⑤11,分不清汉字的声调,如情(第二声),清(第一声)。①②③④⑤12,计数困难,数学计算能力差。①②③④⑤13,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也有阅读,语言或书写方面的问题。①②③④⑤14,看图时,抓不住主要内容,只看到琐碎细节。①②③④⑤15,口头交际能力差,不善于口语表达。①②③④⑤16,书写速度慢,经常很晚才完成作业。①②③④⑤17,听不懂正常速度的谈话,只有缓慢重复时才能理解。①②③④⑤18,不能按照大人的指令做事情。①②③④⑤19,无法用学过的字,词造句子。①②③④⑤20,写字时经常涂抹,修改。①②③④⑤21,阅读过程中常常分不清读音相近的字,如“轻”和“清”。①②③④⑤22,不能熟练使用汉语拼音。①②③④⑤

阅读障碍儿童与其年龄和能力匹配儿童

心理学报 2011, Vol. 43, No.8, 851?862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1.00851 收稿日期: 2011-01-12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YY02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0781)资助。 通讯作者: 白学军, E-mail: psy-bxj@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 孟红霞, E-mail: mhxagg_1605@https://www.360docs.net/doc/7d8729844.html, 阅读障碍儿童与其年龄和能力匹配儿童 阅读空格文本的注视位置效应* 白学军 孟红霞 王敬欣 田 静 臧传丽 闫国利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天津 300074) 摘 要 采用EyeLink II 眼动仪, 选取阅读障碍儿童及与其年龄相同、阅读能力水平相同的儿童为被试, 要求他们阅读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句子。结果发现, 在阅读正常无空格和词间空格句子时, 阅读障碍儿童与年龄匹配组和能力匹配组儿童一样, 单次注视时往往将首次注视定位于词的中心, 多次注视时首次注视往往落在词的开头; 当首次注视落在词的开头时再注视该词的概率增加, 而且再注视往往落在词的结尾部分。我们认为, 中国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的是“战略-战术”策略。 关键词 注视位置效应; 偏向注视位置; 最佳注视位置; 阅读障碍儿童; 空格 分类号 B842 1 引言 阅读过程中的眼动控制包含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什么因素决定读者何时(when)移动眼睛; 二是什么因素决定读者的眼睛移向何处(where) (Rayner, 2009)。 本研究探讨的是第二个问题, 即什么因素决定读者下一次眼跳的位置。 关于拼音文字阅读过程中“where”的眼动研究发现,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 对单词的首次注视经常落在该词的开头和中心部分之间的1/2处, 即单词开头的1/4处, 研究者将此位置定义为偏向注视位置(preferred viewing location, PVL, Rayner, 1979); 与偏向注视位置有关的一个概念是最佳注视位置(optimal viewing position, OVP), 该位置接近单词的中心部分, 当读者对单词的首次注视落在最佳注视位置上时, 再注视该单词的概率最小(Vitu, O’Regan, & Mittau, 1990; O’Regan, 1992; O’Regan & Jacobs, 1992)。而且以拼音文字为材料的眼动研究表明, 眼睛移向何处即“where”的决定主要是以词为基础, 即读者下一次眼跳的目标是单词, 而不是字母(McConkie, Kerr, Reddix, & Zola, 1988; McConkie, Kerr, Reddix, Zola, & Jacobs, 1989; Reilly & O’Regan, 1998; Reichle, Rayner, & Pollatsek, 1999; Radach & Kennedy, 2004)。那么, 单词的哪些特性影响阅读中的注视位置呢?研究发现, 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空格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当词间信息缺失后, 读者对单词的首次注视偏向单词的开头部分, 而且眼跳距离显著缩短(Morris, Rayner, & Pollatsek, 1990; Perea & Acha, 2009; Pollatsek & Rayner, 1982; Rayner, Fischer, & Pollatsek, 1998; Epelboim, Booth, Ashkenazy, Taleghani, & Steinman, 1997)。 但是, 并不是所有文字都有词间空格。例如, 泰语虽然属于拼音文字, 但是泰语文本中没有明显的词边界信息。Winskel, Radach 和Luksaneeyanawin (2009)选取泰—英双语被试, 操纵泰语和英语文本的呈现方式(有无词间空格), 考查被试阅读泰语和英语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 被试阅读正常无空格和有空格的泰语文本的首次注视位置没有显著差异; 但在阅读删除词间空格的英文文本时, 发现

言语和语言障碍儿童.

一、言语障碍的概念 (一)有关的名词术语 言语障碍又称为语言障碍、语言残疾或言语、语言障碍,也有的称之为言语或语言异常、言语或语言缺陷等,我国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采用的是言语残疾。 严格来说,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类不同的障碍,因为言语是运用语言的口语过程,而语言则是一种相对于这个口语过程的包含语法规则和发音要求的符号系统,是言语的工具。 因此,言语障碍和语言障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把这些现象都称为言语障碍或语言障碍。 本书也就认同习惯,不对这两种现象加以明确区分,并且把上述术语看成是含义相同的术语。1.语言发育障碍 (1)表达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表达性口语应用能力 (2)感受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特定语言发育障碍,患儿对言语的理解 倍该病病因不明,早年认为与感知功能障碍脑损伤及遗传因素有关 都无明确的理论或证据支持。也有研究认为,可能发生在听力辨别受损的基础上多数儿童对环境中声音的反应好于交谈声音。 (3)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语(Landau-Kleffner综合征):主 要表现为理解性失语是指患儿在病前语言功能发育正常病后丧失了感 受性和表达性语言功能,因此本综合征又称为“伴发癫痫的获得性失 语”。在一开始出现言语丧失的前后2年中,出现累及一侧或双侧颞叶的阵发性脑电图异常或癫痫发作而非语言智力和听力正常本病原因不明,但临床特征提示有可能是脑炎所致。 2.言语发育障碍 (1)特定言语构音障碍:是一种特定言语发育障碍,患儿运用语言的 能力低于其智龄的应有水平但言语技能正常特定言语构音障碍在言语 障碍患儿中占很大比重然而病因尚不明了。

儿童阅读障碍的脑科学研究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开题报告

02级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儿童阅读障碍的脑科学研究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龚蕾 0201班18号 指导教师:卢英俊 在二十世纪70 年代,当阅读障碍在西方国家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的时候,亚洲国家却在认为自己的文字系统不会产生阅读困难。但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早期阅读教育活动,儿童的阅读障碍问题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我国,对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几乎是一个空白领域,这可能与最初关于表意文字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极低的观点有一定关系。经过Stevenson 等人的研究以及1984 年苏淑贞、宋维村、徐澄清等人发表了对阅读障碍儿童的临床研究,显示台湾确实存在阅读障碍问题,其发生率并不低于西方国家。 90 年代,张承芬等人采用自编的阅读测验在山东进行了调查,她们使用不一致定义和低成就定义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检出率分别是7.96 % 和4.55 %。舒华等采用调查与个案研究的方法也发现汉语儿童存在阅读困难。因此,利用脑科学方面的研究对儿童进行诊断以及矫正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献综述】 一.儿童阅读障碍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已有相关理论 关于儿童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 LD )研究历史,大致历经了奠基时期(1800~ 1929)、转换期(1930~1962) 和整合期(1963~1979),目前阶段称为新时期(1980~至今)。其原型一般指阅读障碍(dyslexia),阅读障碍的研究在西方诸国历经近一个世纪。目前欧洲(主要是英国)仍使用dyslexia一词,但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派生了从病质到概念与之有所差别的称谓。随着研究进展,其概念和定义乃至诊断界定发生了改变,但研究者较一致认为该症是神经系统某种障碍引致的学习困难问题。当今关于阅读障碍或LD 的研究除探索其神经机制及病因外, 也十分重视对该症症状的诊断规范及其分类以及神经生物、神经心理特征的研究,旨在为治疗教育提供更直接的依据。 国际上具权威的九个学/协会机构及学者对LD 所下定义,内容上虽有些差异,但基本包含以下要点:①低成就或个人能力表现有显著的困难;②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③表现的困难与心理发育有关;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⑤在口语上表现特殊的困难,如听或说; ⑥在学业上表现特殊的困难,如阅读、书写和计算等;⑦在知觉上表现特殊的困难,如推理和思考;⑧考虑在其它方面表现特殊的困难,如空间关系、沟通技巧、动作协调等;⑨允许其它障碍与学习障碍共存。另外, 将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DHD)、发育性失用(developmental apraxia)、笨拙儿(clumsy child)、发育性言语障碍(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 )、发育性Gerstmann 综合症( developmental Gerstmann’s Syndrome)等也划归到LD 相关症候群。 儿童阅读障碍主要包括认字和理解两大部分。具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会出现以下特征:1.阅读速度慢,逐字阅读,有时需要用手指的协调;2.易出现错读,如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