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课程标准

《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

课程性质: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为工程监理专业实践实习领域的考查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课程。

学分:1

适用专业:工程监理专业

1前言

课程定位

建筑施工图识读实训不仅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原理及识读施工图的技能,也是学生认识建筑结构、了解建筑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是在学生完成“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学习后进行的,是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参加工作后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设计思路

课程内容结合某住宅楼图纸和图集11G101-1、2、3,使用信息化软件及现场进行实际讲解,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工程语言与学生进行有关工程方面的沟通、交流,将传统的课堂模式改为机房和实际现场教学,通过任务推动真实的学习过程

在专业、方法及社会能力上,以行动导向式教学培养培养学生全面的人格。本课程需要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

2 .课程目标能力目标

1. 能熟练掌握建筑结构平法施工图的识图方法;

2. 能初步建立建筑结构的概念;

3. 能熟悉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剪力墙、楼梯及基础的钢筋构造要求;

4. 能熟练掌握钢筋长度的计算方法;

5. 能熟练运用与结构施工图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和图集等。

知识目标

1. 熟练掌握基础、梁、板、柱、墙、楼梯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2. 熟练掌握基础、梁、板、柱、墙、楼梯钢筋工程质量检查。

素质目标

1. 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的能力;

2. 应具有自主收集、阅读有关的科技文献和资料的能力;

3. 应具备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应具备对专业知识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的能力;

5. 应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6. 应具备吃苦耐劳精神。

3. 课程内容与要求

4 ?实施建议

教学建议

1. 项目载体。按照某住宅楼图纸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将整个图纸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利用信息化软件进行实训,并适当进行现场教学,注重以任务驱动型项目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体现理实结合。

2. 教学媒介选择:规范、11G101-1、2、3、施工图纸。

3. 教学方法选择: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4. 学时分配:实践学时30学时。

5. 活动课程:建议以分组的方式,集体讨论完成信息化软件中各项目的学习,认真记录,并注意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学习,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6.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指导教师应要求学生服从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挥,不得擅自行动;

(2)指导教师要定时点名,要求学生遵守实习期间的作息时间,不得无故缺勤、迟到和早退,实习期间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请假者,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3)指导教师可使用信息化软件及现场进行教学;

(4)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接受情况调整进度,实训内容的安排应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

(5)督促学生注意积累,做好总结。

教学考核及评价建议

课程考核记分,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新补做。

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评价模式

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和实训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 应注重学生动脑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注意建筑施工手册、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图籍、施工图的应用;

2. 注意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这些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探究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设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境;

3. 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建议适当安排企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实践学习的兴趣;

4. 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教材选用和编写建议

1. 教材选用应适合工程监理专业初学学生,教材结构应简练,全面,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2. 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法、新工艺、新思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3. 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4. 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工作项目要求。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其它说明: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