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

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举证说明

大学政治经济学网络课程项目组

2002 年 7 月 1 日

指标1:教学设计

1.课程定位

1.1学习对象和基础要求明确

举证要求:

说明课件的使用对象和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使用对象是经济、管理类全日制及函授性质的本科生,要求学生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常识,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功底和数学知识。

在课程简介中已明确界定。

2.学习动机激励

2.1能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习动机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并例举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策略。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鉴于政治经济学理论十分抽象,一些现实问题的理解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吸引学生阅读与思考是网络课程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第3章货币中涉及到价值形式演变问题,在非网络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深入阅读加深理解,我们以实物图片的形式设计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的等式,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向导

3.1必要的自学建议或指导

举证要求:

例举课件中自学建议或指导的容和呈现方式,若无自学建议,请说明。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在每章知识点前,本课件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提要、学习指导、学习时限、容概述、重点及难点”等,以利于指导学生自学。另外,每章后面都附有思考题,要求学习思考并回答,如有疑难,可点击思考题获得答案。

4.组织结构

4.1课件的教学组织结构有利于学生学习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课件的组织结构、学生学习的容安排顺序。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主要包括首页、课程导航、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在线学习、经济学家、视频下载、服务支持等几个组成部分,其中在线学习是核心部分。

在线学习的页面显示如上图:左则是树状导航的章节目标题,右面是学习容(知识点),由导论、商品经济篇、经济制度篇、经济运行篇和经济发展篇(计14章)构成。在知识点中,提供了概念、背影资料、政治经济学人物、图片资料、电影资料以及思考题答案等容的超级,供学习时深入阅读。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任意点击左侧树形导航目录,进入或退出有关章节目的学习,或回到主页面及进入其它容。

4.2知识符合本门课程的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举证要求:

说明课程的学科组织逻辑及所应用的心理学认识规律。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程按照“导论→商品经济篇→经济制度篇→经济运行篇→经济发展篇”的顺序来构造新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容,即学生先学习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接着分析商品经济条件下两种渐次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在规定性,进而研究不问姓“资”姓“社”的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在共通的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规律。这既符合时代发展对政治经济学的要求,也有利于学生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地学好政治经济学。

5.教学交互

5.1人机交互活动

举证要求:

例举人机交互的活动方案设计,包括目的和主要形式。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课程学习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背景资料、概念、相关视频等辅助性材料,极方便了学生的参考、阅读和学习。

5.2人与人交互活动设计

举证要求:

例举课程中人与人交互活动的设计方案,包括目的、使用手段与实施步骤。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6.实践

利用新叶网络平台提供讨论组、实时答疑、咖啡屋、

在线交互等功能块,可方便地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

学生之间的交互。

6.1课程设计中提供知识运用的社会实践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课程中提供社会实践的容、方法、过程和实践环境。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政治经济学课程中的社会实践容、方法过程和实践环境集中表现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用实践检验理论的解释和说明能力。本课件自始至终贯彻这一原则,如12.4.3分析收入分配政策时,以背景资料形式提供了“基尼系数与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状况;以图片资料形式介绍了东、中、西部农民收入差距及“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情况,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又如,8.3.1在涉及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目标时,提供了最新公布的《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背景资料及我国“十五”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目标的图片资料,帮助同学们理论联系中国实际,思考社会保障制度问题。

7.学习评价

7.1提供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学习评价的形式、方法与作用。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利用新叶网络平台提供的教学反馈的功能模块,使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授及课程容等进行评价,并反馈相关信息给系统,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作业、能力等进行一系列的评价。

指标2:教学容

1.

1.1容、素材和软件模块无侵权行为

举证要求:

自检课件容,并承诺保证。若有补充说明,请列出。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使用的部分图片资料是从“国研网”下载的,电影资料系从CCTV特别节目中剪辑制作。还有部分图片资料是课题组制作的,使用资料均已标明出处,如下图:

2.知识点讲解

2.1疑、难、关键知识的讲解透彻

举证要求:

简要说明重要知识点讲解方法与教学策略,并例举说明。

认证员评价意见

本课件充分借鉴课堂教学经验,对重要知识点特别是概念,首先进行完整、准确的文字描述,然后相关知识(背景资料),再对容进行进一步系统分析。学生在浏览过程中可同步收听、收看教师对有关问题的讲授(流媒体)。如9.3.2市场的垄断与竞争,首先以文字和流媒体形式明确界定垄断的概念,再对垄断进行细分,考察市场结构类型,指出垄断是一把“双刃剑”。重点与难点采取教师讲授与自主浏览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复杂经济理论与现象。

3.先进性

3.1教学容体现学科前沿

举证要求:

例举说明课程中如何体现学科容先进性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一方面,本课件知识点本身充分反映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也通过背景资料反映学科前沿动态,如8.2.3“关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理解”、“市场经济是否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畴的两种理念”、“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形式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等背景资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科前沿信息,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

指标3:可用性

1.学习记录

1.1学习过程的记录

学习者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自由观看相关视频资料,并可以使用播放软件来实现诸如控制播放的进度、窗口的大小调整、声音调节、暂停、停止等功能,并可以先下载,再观看,避免了带宽小的局限性。

指标4:信息呈现

1.媒体选择有效性

1.1各种媒体表现与学科专业容有机结合

举证要求:

具体说明课件中如何将专业容与媒体表现形式有机结合。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如3.3货币流通规律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在阐释通货膨胀的概念和成因以后,运用乐平先生的《三毛流浪记》中的四幅描述通货膨胀的漫画和一段珍贵的“国统区通货膨胀”电影资料,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及其危害。

1.2各种媒体使用协调

举证要求:

例举说明在课件中如何达到媒体使用协调性。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如14.5.4在分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时,从主页树型目录导入后,首先界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涵;其次,可点击“可持续发展”背景资料,了解这个问题提出的来龙去脉;再次,可点击电影资料,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怎样提出的;最后,在对可持续发展对策有所理解的情况下,通过一幅“十五期间西部建立八大农业特色生态基地”的统计资料彩图来加深理解我国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实践。

指标5:文档资料

1.学习辅导材料

1.1提供学习辅导材料

举证要求:

例举相关的学习辅导材料及类型。

认证员评价意见

举证材料

本课件有关章节提供了阅读参考文献原文的节录,如6.5 。由于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在第6章末附有《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维埃政权当前的任务》和“南巡讲话”的节录,供学习阅读。

每章除提供相当数量的背景资料外,还附有详细的思考题答案,是学生网上学习的重要辅导材料。

2017年秋政治经济学作业有答案

一、单选题(共26 道试题,共52 分。) V 1. 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A. 有形磨损 B. 无形磨损 C. 精神磨损 D. 自然磨损 满分:2 分 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 G—W…P…W‘—G’ B. W…P…W‘—G’。G—W C. P…W‘G’。G—W…P D. G‘—W…P…W’ 满分:2 分 3.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B) A.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满分:2 分 4.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 复杂劳动为尺度 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满分:2 分 5.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b)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满分:2 分 6.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 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满分:2 分 7. 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C)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满分:2 分 8.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A. Ⅰ(v+m)=Ⅱc B. Ⅱ(c+v=m)=Ⅰ(v+m)+Ⅱ(v+m)? C. Ⅰ(c+v+m)=Ⅰc+Ⅱc? D. Ⅰ(v+△v+m/x)=Ⅱ(c+△c) 满分:2 分 9. 货币的本质是(B)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流通手段

2018电大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判断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力 2、(×)人们可以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商品的二重属性,从外面看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在内容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5、(√)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9、(×)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没有什么影响。 10、(√)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2、(√)价值规律是价值决定规律和价值实现规律的统一。 13、(×)价格的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14、(×)社会分工就是部门之间的分工。 15、(√)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在资本主义早期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 16、(×)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1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能创造出超额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18、(×)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20、(×)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 21、(×)资本积聚可以使个别资本的规模迅速扩大。 2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Ⅰ(v+m)=Ⅱc 23、(√)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要求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 24、(√)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 25、(×)资产阶级政府的干预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是可有可无的。 26、(×)垄断的形成消灭了竞争。 27、(×)垄断组织定价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来确定的。 28、(×)国家运用货币政策的中心点是调节银行准备金率。 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改变了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30、(×)商品的国际市场价值,是由该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1、(×)当一国国别价值大于国际价值进行国际贸易时,该国能获得绝对利益。 32、(×)资本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 33、(√)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17年春《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V 1. 资本集中 A. 并未改变整个社会资本的价值总量 B. 并未改变单个资本的价值 C.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增大 D. 使整个社会的资本价值减少 满分:2 分 2. 产业资本不包括的一项是 A. 投入制造业的资本 B. 投入建筑业的资本 C. 投入农业的资本 D. 投入金融保险业的资本 满分:2 分 3. 工资形式掩盖资本主义剥削是因为看不到 A. 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区别 B.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 C. 个别劳动和社会必要劳动的区别 D. 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的区别 满分:2 分 4.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要求 A. 第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I部类可以没有 B. 两大部类都要有资本积累

C. 第II部类有资本积累,第I部类可以没有 D. 两大部类都不必有资本积累 满分:2 分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 A. 以按需分配为主体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市场分配为主体 D. 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 满分:2 分 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 货币的积累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财产所有权 D. 贷放 满分:2 分 7. 货币的本质是 A.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 人们为方便交换而发明的一种工具 C. 金银等贵金属 D. 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 满分:2 分 8.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满分:2 分 9. 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是 A. 危机阶段 B. 萧条阶段 C. 复阶段 D. 高涨阶段 满分:2 分 10.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A. 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满分:2 分 11. 垄断条件下银行的新作用使银行变成了 A. 信用中介 B. 万能的垄断者 C. 支付中介 D. 普通的中介人 12.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政治经济学》作业考核试题参考292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 12345678910 C C A D C C C B C A 11121314151617181920 C B C C C B C B D B 2122232425 B A C B C 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 A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 C )A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C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 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A ) 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D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D )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 矛盾 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 C )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 段 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C ) A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 B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 C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 D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 7、在商品价值中( C ) A. 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B. 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C. 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 D. 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 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 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B ) A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 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 部分( C )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 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叫做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 济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三要素与四环节)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 值)。价值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私人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 4.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自然分工的基础上) 5.抽象劳动: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7.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9.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代售商品数量、商 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0.信用: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1.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12.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 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3.金融寡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形成金融 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14.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 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5.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 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6.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

政治经济学作业

政治经济学 作业题一 一、单选题 (每题1分,共20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生产力 B. 剩余价值 C. 生产关系 D. 经济规律 2. 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 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 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 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 从生成、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来研究 4. 生产关系要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 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 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 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C.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 经济规律的类型不包括() A. 某个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 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 C. 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 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7. 两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照一定比例进行交换的原因是() A. 它们都有价值 B. 它们都有效用 C. 它们都有交换价值 D. 它们都是劳动产品 8.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生产商品过程中的两次劳动 B. 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 C. 生产商品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 生产商品的先后两次劳动

9. 商品价值的实体是() A. 抽象劳动 B. 交换价值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10.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A.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 个别劳动与集体劳动的矛盾 11.货币的本质是() A.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C.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D.流通手段 1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 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C.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D. 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13. 一定时期内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 A. 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B.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 与待实现的商品数量成反比 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在流通中进行不等价的交换 B. 劳动力成为商品 C. 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D. 劳动起家勤俭节约 15. 个别资本家之所以要不断地改进技术() A.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B.生产相对剩余价值C.降低劳动力价值 D.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16. 剩余价值率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A. m’=v/m B. m’=m/v C. m’=m/c D. m’=m/(c+v)

政治经济学试题试卷答案

重庆大学教务处09版第1 页共 6 页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物质资料的生产 D.社会关系的生产 2.能够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状况的是() A.名义工资 B.实际工资 C.计时工资 D.计件工资 3.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4.假定在扩大再生产起始的第一年,社会总产品的构成是 Ⅰ﹙4000c+1000v+1000m﹚=6000 Ⅱ﹙1500c+750v+750m﹚=3000 又假定资本技术构成不变,第一部类资本家仅用剩余价值中的500作为个人消费,其余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则部门间交换的价值总额是()A.1600 B.2000 C.1500 D.3000 5.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的。 A.私人劳动 B.简单劳动 C.复杂劳动 D.社会劳动 6.利润(p)与剩余价值(m)、利润率(p′)和剩余价值率(m′)的关系是() A.m>p m′>p′ B.m

p′ 7.以资本积聚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通过()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 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吞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累 D.组织股份公司 8.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使得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是因为它掩盖了()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分 B.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区分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 D.实际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区分 9.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A.个别资本所有者首先改进技术的结果 B.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C.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D.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11.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劳动对象成为商品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劳动资料成为商品 12. 资本主义利息的来源归根结底是() A.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C.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资本所有权的收入 13.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14.资本周转速度与() 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东师《政治经济学》19春在线作业2.doc

(单选题)1: 资本技术构成是指()。 A: 劳动者和科学技术的结合程度 B: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C: 生产中由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 各企业中手工操作与自动化之间量的比例 正确答案: (单选题)2: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 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的劳动 B: 生产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C: 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D: 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正确答案: (单选题)3: 商业利润来源于()。 A: 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 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 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 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 (单选题)4: 所有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 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按劳分配规律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5: 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 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 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 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 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正确答案: (单选题)6: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是所有商品()。A: 都具有使用价值 B: 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C: 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 都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正确答案: (单选题)7: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

B: 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正确答案: (单选题)8: 资本主义商品的成本价格是生产商品()。 A: 预付的不变资本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B: 预付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C: 耗费的不变资本和耗费的可变资本的总和 D: 耗费的可变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的总和 正确答案: (单选题)9: 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 生产力 B: 生产资料所有制 C: 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 正确答案: (单选题)10: 关于金银成为货币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A: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也是金银 B: 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不是金银 C: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正确答案: (多选题)11: 决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有()。 A: 维持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养育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C: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D: 历史和道德因素 正确答案: (多选题)12: 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 劳动时间 B: 劳动过程中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C: 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 D: 商品的销售时间 正确答案: (多选题)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 A: 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B: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 C: 判地继承丁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 D: 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

《政治经济学》作业题,附答案.

第一章导论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的生产力便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能促进或延缓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是人类社会 第二章商品 1、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不能自己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而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现象形式。价值是一种绝对的量,而交换价

值则是一种相对的量,即通过两种商品的价值比较而相对地表现出来的量。它可以与价值相一致,也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与价值相背离。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首先,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互为条件,共处在商品体中,缺少哪一个因素,都不 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没有价值,因而也就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中最本质的因素,一种物品如果仅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产品,就没有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有些物品虽然既有使有价值,又是劳动产品,但没有用于交换,因而没有形成价值,也不是商品。所以,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其次,二者的对立表现在:(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提供了交换的必要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提供了交换的标准、尺度。(2)使用价值不是商品所特有的,是所有物品的共同属性,是永恒范畴;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历史范畴。(3)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归买者或卖者中任何一方所有,而只能分别归于买方和卖方。这是因为,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卖方),他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取得价值,而要取得价值,就必须生产出不是供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并让渡过去;对于商品买方来说,他购买的目的是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此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汇总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产力: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 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包含劳动者和生产工具。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而不是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总是要相互结成一定的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的 社会形式,它表示人类社会发展在一定 阶段上的社会性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归属, 即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和支配。它决定着 生产关系的性质。 经济规律:人们在社会生产、分配、交 换和消费过程中的活动,表现为各种经 济现象。各种经济现象有其内在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就叫做。它是在一 定经济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表示 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 二.商品与货币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用来满足人们某种 需要的属性,即物的有用性。商品都具有可以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 的使用价值,是在人们使用和消费的时 候实现的。 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 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 具象劳动:人们用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 的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劳动的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制作方法、劳动 成果各不相同的劳动。简单说:具象劳动就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同某种特殊 使用联系的劳动。具象劳动创造商品的 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具体 劳动的过程就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 物质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所以, 具象劳动不仅是商品生产条件下所必 须的,而且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抽象劳动(商品价值):是撇开具体形 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 体力的支出。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社 会劳动所特有的。在自然经济社会和未 来产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劳动产品不 用来交换,因此,他们的劳动只表现为 具体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 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 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 价值尺度: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 品价值量的尺度。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流通手段: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 使用。 贮藏手段:货币推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 富被人们贮藏起来。 支付手段:以货币来偿还债款。 世界货币:货币越过一国的范围,在国 际经济关系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货币流通量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 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全部待售商品的 价格总额除以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 通速度。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是指在市场流通 中收缩货币供应量或者减少纸币发行 量,使之少于市场上媒介商品流通所需 要的货币量,以减轻纸币贬值的程度或 使纸币升值,使得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下 降,从而提高货币购买力。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存在的必然趋 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商品价 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不同商品的交换按照等价原则 来进行。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 资本总公式:货币商品货币() 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劳动时间: 不变资产: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 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 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 可变资产: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 资产,这部分资产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 的比率。 绝对剩余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 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 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源泉是工人的剩余 劳动。是个别资本家获得的,暂时的。

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C.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2.平均利润是()。 A.各职能部门预付总资本获得的利润 B.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C.企业主收入的总和 D.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4.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 A.各部门内部的所有个别资本都可获得 B.只有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可获得C.部门内部各企业都不能获得 D.部门之间各企业都不能获得 5.银行利润率是()。 A.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 B.平均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之差 D.银行利润与自有资本的比率 6.股票价格是()。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等于股票票面额 C.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股权收入 7.经营优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 A.只须缴纳级差地租 B.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C.拥有土地所有权 D.不须拥有土地经营权垄断 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 A.前者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后者表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前者小于后者B.前者是后者的转化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本质 C.前者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后者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D.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一般剩余价值率具有提高趋势 E.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③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④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⑤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共同点是() ①它们都是价值运动形式②它们都是为了社会需要 ③它们都是买卖两个阶段的统一④它们都是以货币为媒介 ⑤它们都发生价值增殖 4. 资本流通公式的特点是() ①运动的顺序是先买后卖②运动的媒介是商品 ③运动的主体是使用价值④运动的目的的价值增殖 ⑤运动是无止境的 5.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

政治经济学(专题)作业集答案(必做)

政治经济学作业集答案 必做题 第一章 1.请简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邓小平系统而科学地对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的理论作了分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③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运用掌握的生产资料和国家政权,能对市场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避免经济发展中的大起大落和经济危机的产生。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它的实现形式是采用公司制。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①小农经济 ②个体经济 ③股份制经济 4.请结合现阶段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谈谈为什么说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增强。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仅是由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量的比例决定的,而且要看公有制经济自身的活力与导向作用,看公有制经济的成长性与对社会的贡献率。 所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也要看它对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影响力,只要它对混合所有制和其他所有制形式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力,对混合所有制能起到引导、控制的作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没有削弱,反而应看作是有所增强了。 5.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最终检验标准是什么? 讲生产资料所有制存在的条件,既要看它的决定因素,看生产力水平或生产力状况,还要用社会实践来检验。所以一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是有决定因素与检验因素统一在一起的,这一理论也需要加以完善。对采用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还应该用社会实践来检验,应该将决定标准与检验标准统一起来。 第二章 1.试论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30年实践发展的结果 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理论的重大创新 2.社会经济活动中配置资源有哪四种方式? 习惯,命令,计划,经济 3.请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和一般功能.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包括的基本要素是相同的,它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供求关系 价格杠杆 竞争机制。 在这三个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体现出价值规律的作用,发挥了市场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是:

西安交通大学政治经济学考试试题

单选(13分) 1、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生产工具 D、生产的产品 2、资本积聚(A)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竟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3、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4、金属产品生锈,木材腐朽而造成的资本损耗称为(A)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精神磨损 D、自然磨损 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 A、I(v+m)=IIc B、II(C+v=m)=I(v+m)+II(v+m)? C、I(c+V+m)=Ic+IIc? D. I(V+△v+m/x)=II(c+△c) 7、马克思主义政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兄 8、计件工资是(A) A、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9、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B)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抽象劳动 10、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A、G-W...P...W’-G’ B、W. P WG。 G-W C、P...W’G’。G-W...P D、G’-W...P...W’ 11、下列选项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流动资本的是(B) A、劳动力 B、原料 C、厂房 D、机器 12、在商品供求关东干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13.资本主义生产中第Ⅱ部类是指(C) A、制适生产资料的部类 B、制适生活资料的部类 C、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 D、制适享受资料的部类 二、多选(6分) 14、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BD)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15、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ACD) A、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 B、商品价值的平均化过程 C、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D、资本家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E、资本有机构成的平均化过程 16、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AB) A、利息率的调节 B、货币流通量的调节 C、税种和税率的调节 D、价格水平的调节 E、国家采购的调节 17、资本的共性表现为(ABC) A、是一种能自行增殖的价值 B、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资本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

政治经济学课堂笔记资本主义部分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经济”的含义:A、“经济”的最初含义:晋书中第一次出现,economy 家务,规则; B、“经济”的现在含义:①经济管理、经济制度;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消费、交换、分配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③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的简称。 2、政治经济学的由来 ①古希腊色诺芬家庭管理;蒙克来田1615年第一次把“政治”和“经济”结合; 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产生于17世纪中叶,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人物:A、威廉.佩蒂《政治算术》,B、魁奈《经济表》,③亚当.斯密《国富论》,④大卫.李嘉图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①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劳动: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 (主管条件——人)的有目的的劳动。 物质资料生②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对之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分类:包括没有经过人工加产的条件:工的自然物和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物质资料) ③劳动资料——劳动手段: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 物质条件。——主要是:劳动工具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关系不是片面、孤立、静止地研究) ①劳动者和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取决于科学技术) 狭义: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生产关系的内容:广义:直接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起来构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三、经济规律 1、含义: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它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作用是客观的。①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两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客观性: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要适应某些经济条件。 2、经济规律的特点:①与人的经济活动相联系;②随着经济条件的产生而产生,消失而消失;③有阶级 性,有阶级的背景。 4、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分类:一般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特有经济规律。 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具有强烈的阶级性;阶级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 思考题:1、生产关系就是人们在直接的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2、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否是阶级斗争? 四、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五、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思考题:1、人们能够认识经济规律,能否改造经济规律? 2、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点。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政治经济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1题 在经济学说史上,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政治经济学”一词是法国重商主义者A.蒙克莱田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 第2题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矛盾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主导因素。生产力,其主要便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出发点。 第3题 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表明: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第4题 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 )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由它的研究对象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第5题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品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想要交换首先需要商品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指的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是抽象的、无形的,需要依附一定的载体而存在,这个载体就是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第6题 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第7题 商品的二重性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第8题 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政治经济学(在线作业)

1.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A.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B.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C.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所费资本补偿价值的转化形式 2.平均利润是()。 A.各职能部门预付总资本获得的利润 B.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C.企业主收入的总和 D.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4.平均利润形成后,超额利润()。 A.各部门内部的所有个别资本都可获得 B.只有部门内部的先进企业可获得 C.部门内部各企业都不能获得 D.部门之间各企业都不能获得 5.银行利润率是()。 A.银行利润与银行全部资本的比率 B.平均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之差 D.银行利润与自有资本的比率 6.股票价格是()。 A.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B.等于股票票面额 C.股息收入的资本化 D.股权收入7.经营优中等土地的农业资本家()。 A.只须缴纳级差地租 B.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C.拥有土地所有权 D.不须拥有土地经营权垄断 2.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联系与区别()。 A.前者表示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后者表示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是后者的转化形式,后者是前者的本质 C.前者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后者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D.一般利润率具有下降趋势,一般剩余价值率具有提高趋势 E.二者是同一剩余价值量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②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③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出发点 ④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⑤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2.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的共同点是() ①它们都是价值运动形式②它们都是为了社会需要 ③它们都是买卖两个阶段的统一④它们都是以货币为媒介 ⑤它们都发生价值增殖 4. 资本流通公式的特点是() ①运动的顺序是先买后卖②运动的媒介是商品 ③运动的主体是使用价值④运动的目的的价值增殖 ⑤运动是无止境的 5.资本主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关系是() ①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基础 ②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基础 ③计时工资是计件工资的转化形式 ④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⑤计时工资、计件工资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6.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①按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属于可变资本 ②按其周转的方式属于固定资本 ③按其周转的方式属于流动资本 ④从其价值形成方面看,与用于购买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的作用相同 ⑤从其流通的方式看,它和流动资本没有区别 8.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增加剩余价值总量的方法有() ①增加雇佣劳动的数量②压低工人工资③延长工作日 ④提高劳动生产率⑤增加劳动强度 9. 从分析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中可以看出( ) ①作为资本的货币与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作用是不同的 ②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不同的 ③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④资本带来剩余价值同价值规律在形式上是矛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