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3习题

分析化学(003)

一、名词解释(2分/题,共20分)

1.基准物质; 6. 振动自由度

2.参比电极; 7. 化学位移

3. 共存离子效应; 8. 荧光薄层板

4. 均匀沉淀法。 9、程序升温

5. 荧光效率 10、化学键合相

二、选择题(单选题,2分/题,共40分)

1.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值最高的是()

A.NaAc; B. Na2CO3; C. NH4Cl; D. NH4Ac; E. NaCl。

2. H3PO4的pKa1~pKa3分别为2.12、7.20、12.4。当溶液pH=7.80时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2PO4-]>[HPO42-]; B. [HPO42-] >[H2PO4-]; C. [H2PO4-]=[HPO42-];

D. [PO43-]>[HPO42-];

E. [H2PO4-]>[H3PO4]。

3. 在配位滴定中用铬黑T为指示剂,溶液的酸度应用()来调节。

A.硝酸; B.盐酸;

C.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 D.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4. 要区分盐酸、高氯酸、硝酸和硫酸的强度大小,应选择的溶剂是()

A.水; B. 吡啶; C. 醋酸; D. 乙醚。

5. 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A.滴定开始前; B.滴定开始后;

C.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6. 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 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7. 测定溶液的pH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

A.不对称电位; B.液接电位;

C.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 D. 温度。

8. 下列永停滴定中,以电流指针突然下降至零并保持不再变动为滴定终点的是()。

A.I2溶液滴定Na2S2O3; B.Na2S2O3滴定I2溶液;

C.Ce4+溶液滴定Fe3+溶液; D. Fe3+溶液滴定Ce4+溶液。

9. 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的型号 C. 吸收池厚度

1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浓度时,由于单色光不纯而导致Beer定律偏离,

引起偏离的主要原因是()。

A. 光强变弱

B. 光强变强

C. 引起杂散光

D. 各波长光的E值相差较大

E. 偏离程度与光波频率成正比

11. 下列化学键伸缩振动产生的基频峰出现在最低频的是()。

A. C—H

B. C—N

C. C—C

D. C—O

E. C—F

12. 每种元素气相状态原子的吸收光谱()。

A. 只有一条谱线

B. 只有两条谱线

C. 只有两条共振吸收线

D. 有一系列特定波长的吸收线

E. 都不是

13. 某些物质受到光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之外,还会发射出比原来吸

收波长更长的光。当激发光停止照射时,发光过程几乎立即停止,这种光称为()。

A. 荧光

B. 磷光

C. 拉曼光

D. 瑞利光

14. 在下列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ppm)最小者为()。

A. CH3Br

B. CH4

C. CH3OH

D. CH3I

E.CH3F

15、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分的极性越强,吸附作用越强

B.组分的分子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流动相的极性越强,溶质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二元混合溶剂中正已烷的含量越大,其洗脱能力越强

16、下列哪种色谱方法的流动相对色谱的选择性无影响()。

A.液-固吸附色谱

B.液-液分配色谱

C.空间排阻色谱

D.离子交换色谱

17、在下列定量分析中,哪种方法与进样量无关()。

A.外标一点法

B.外标标准曲线法

C.归一化法

D.外标两点法

18、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因素:()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

A.载气流速

B.固定液用量

C.柱温

D.固定液种类

E.柱长

19、在化学键合相HPLC中,Van Deemter 方程是()。

A.H = A + B/u + Csu

B.H = A + B/u + ( Cm + Csm)u

C.H = A +(Cm + Csm)u

D.H = A +(Cm + Cs)u

20、在范氏方程中,载体的粒度主要影响()。

A.流速

B.涡流扩散

C.分子扩散

D.固定相的传质阻力

E.纵向扩散

三、计算题(56分)

1. 称取0.7000 g试样(含有Na3PO4,Na2HPO4或NaH2PO4及不与酸作用的杂质)

溶解于水后,以甲基红作为指示剂用0.5000 mol/L HCl溶液滴定,耗酸

14.00 mL,用同样质量的试样以酚酞做指示剂,需0.5000 mol/L HCl溶液

5.00 mL滴定至终点。计算试样中杂质的含量。(Na3PO4,Na2HPO4和NaH2PO4

分子量分别为163.94,141.96和119.98)

(1)若溶液的pH为10.0,2.用0.02000 mol/L EDTA溶液滴定相同浓度的Cu2+。

游离的氨浓度为0.20 mol/L,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Cu’和pCu。(2)若滴定的是同浓度的Mg2+,化学计量点时的pMg’又为多少?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K CuY =18.70,K MgY =8.7,pH10.0时lgαY(H) =0.45,lg Cu(OH) =1.7,铜氨配合物的lgβ1~lgβ4为:4.31,7.98,11.02,13.32)

3.计算pH2.0时CaC2O4的溶解损失量,设溶液总体积为500 mL。(已知pK SP

CaC2O4=8.70,H 2C2O4的pKa1=1.23,pKa2= 4.19;CaC2O4分子量为128.10)

4. 按药典方法测定呋喃苯胺酸注射液(10mg/ml)的含量:精密量取本品2ml,

置100ml量瓶中,用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另一100ml量瓶中,用0.4%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在271nm 波长处用1cm吸收池测得吸收度A为0.585,按呋喃苯胺酸(C12H11ClN2O5S)

)为580计算含量。问:

的吸收系数(E%1

1cm

(1)为何要将原制剂进行稀释?

(2)本实验采用“吸收系数法”测定药物含量,对仪器条件有何要求?(3)计算供试品中含呋喃苯胺酸为标示量的百分率。

5. 含丁香挥发油制剂分析中,以正十八烷为内标物,丁香酚为标准品经色谱

分析数据计算,以质量比Wi/Ws为纵坐标,峰面积比Ai/As为横坐标,绘制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1.40X+0.008。

精密称取含丁香酚的试样300mg,经处理后,加入内标物正十八烷溶液1ml (5mg/ml)定容2.5ml,吸取1μl进样,测得色谱图上丁香酚与正十八烷峰面积比为0.084,试计算丁香酚的质量百分数。

四、问答题(18分)

1、GC中,固定液的选择原则是什么?如何根据被分离组分和固定液间的作用

力,判断组分流出顺序?请列表说明。

2、HPLC中,什么叫梯度洗脱?采用梯度洗脱的优点是什么?

五、图谱解析(共16分)

1、某一检品,由气相色谱分析证明为一纯物质,分子式为C8H7N,其红外吸收

光谱如下图,试确定其结构。(写出解析步骤和主要峰的归属)

2. 化合物分子式是C9H12,其部分质谱图如下,推测结构式可能是什么,并解释

理由。

分析化学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一) 一、填空题:(24分 2分/空) 1、如果基准物未烘干,将使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结果偏高。 2、移液管移取溶液时,当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应用_右__手食指堵住管口。 4、标定EDTA溶液时,若控制pH=5,常选用___XO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若控制pH=10,常选用_EBT 为金属离子指示剂。 5. 在滴定操作中左手控制滴定管,右手握锥形瓶;滴定接近终点时,应控制半滴加入, 加入半滴溶液的方法是轻轻转动旋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吹洗。;滴定完毕进行读数时,应将滴定管取下视线应与__欲读刻度线平行。 __。 6.测定水的总硬度时用三乙醇胺掩蔽Fe3+、Al3+等少量共存离子。 7.NaOH 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 2,若以此 NaOH 溶液滴定H 3 PO 4 至第二个计量点 , 则H 3 PO 4 的分析结果将偏高。 二、判断题:(8分 2分/题) 1.测定水的硬度时,需要对Ca、Mg进行分别定量。(×) 2.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 3.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4.以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液中的总碱量时,滴定管的内壁挂液珠,会使分析结果偏低。(√) 三、简答:(68分) 1、络合滴定中为什么加入缓冲溶液?(14分) 答:各种金属离子与滴定剂生成络合物时都应有允许最低pH值,否则就不能被准确滴。而且还可能影响指示剂的变色点和自身的颜色,导致终点误差变大,甚至不能准确滴定。因此酸度对络合滴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加入缓冲溶液予以控制。 2.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锌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为什么不计滴定体积?能否用不知道准确浓度的Zn2+溶液滴定?实验中使用的EDTA需不需要标定?(15分) 答: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用的是置换滴定法,只要计量从AlY-中置换出的EDTA,而不需要对与Al3+反应后过量的EDTA计量,滴定过量的EDTA可以,滴定置换出的EDTA不行。 实验中使用的EDTA不需要标定。 3.为下列操作选用一种合适的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说出名称和规格:(14分) 1) 准确称取0.6克待测定样品,溶解,定溶到100.0ml; 2) 移取25.00mlHCl溶液,用0.1mol·L_1标准溶液滴定。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试题库完整

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题库 一、填空题 1.?铬酸洗液的主要成分是(重铬酸钾)(浓硫酸)和(水),用于去除器壁残留(油污),洗液可重复使用. 2.洗液用到出现(绿色)时就失去了去污能力,不能继续使用. 3.比色皿等光学仪器不能使用(去污粉),以免损伤光学表面. 4.电烘箱烘干玻璃仪器的适宜温度为(105~120℃),时间为(1小时) 5.干燥器底部最常用的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硅胶可以烘干重复使用. 6.对于因结晶或碱金属盐沉积及强碱粘住的瓶塞,可把瓶口泡在(水)或(稀盐酸)中,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打开. 7.安装精度要求较高的电子天平理想的室温条件是20±2℃,相对湿度为45~60%;理化室的温度应保持在(18~26℃)内,湿度应保持在(55~75%) 。 8.化验室内有危险性的试剂可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毒品)和(强腐蚀剂)三类. 9.在分析实验过程中,如找不出可疑值出现原因,不应随意(弃去)或(保留),而应经过数据处理来决定(取舍) 。 10.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11.化验室大量使用玻璃仪器,是因为玻璃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有很好的(透明度)、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绝缘性能. 12.带磨口的玻璃仪器,长期不用时磨口应(用纸垫上)以防止时间久后,

塞子打不开. 13.滤纸分为(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 14.放出有毒,有味气体的瓶子,在取完试剂后要(盖紧塞子),还应该用(蜡)封口 15.滴定管使用前准备工作应进行(洗涤)(涂油)(试漏)(装溶液)和(赶气泡)五步. 16.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晾干)(烘干)(热或冷风吹干)三种. 17.石英玻璃的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耐(酸)性能好,能透过(紫外线),在分析仪器中常用来作紫外范围应用的光学元件. 18. 不同试样的分解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分解方法大致可分为(溶解)和(熔融)两种. 19. 溶解试样时就是将试样溶解于(水)(酸)(碱)或其它溶剂中. 20. 熔融试样就是将试样与(固体熔剂)混合,在高温下加热,使欲测组分转变为可溶于(水)或(酸)的化合物. 21. 用氢氟酸分解试样应在(铂)或(聚四氟乙烯塑料)器皿中进行.. 22. 重量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样品(溶解)、(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灼烧等步骤. 23. 重量分析中使用的滤纸分(定性)滤纸和(定量)滤纸两种,重量分析中常用(定量)滤纸进行过滤,又称为(无灰)滤纸. 24. 玻璃砂芯漏斗在使用前,先用(强酸)处理,然后再用(水)洗净,洗涤时,通常采用(抽滤)法,该漏斗耐(酸),不耐(碱). 25. 干燥器底部放干燥剂,最常用的干燥剂是(变色硅胶)和(无水氯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教师学导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现代教师学导论》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现代教师学导论》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古希腊和罗马的上层阶级,经常雇佣奴隶担任教师,这被称为( )。 A. 奴仆 B.教仆 C.塾师 D.蒙师 2.学生发展是有规律的,以下哪项不属于学生发展的规律?( ) A. 发展的顺序性 B.发展的不平衡性 C.发展的阶段性 D.发展的同质性 3.教师在发展期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是( )。 A. 适应环境 B.学习基础知识 C.熟练化 D.有所创造 4.在现代教师的知识结构中,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 )。 A.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B.教师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学的一种知识类型,这也就是具体的教育科学知识 C.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郧教师在实现教学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D.教师所具备的十分广博的文化知识 5.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教师职业倦怠的三种行为反应?’( ) A. 情绪耗竭 B.性格解体 C.降低成就感 D.抑郁症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30分) 6.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反思水平,你有何建议? 7.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具有何种特点? 三、论述题(论述题主要是对理论观点进行阐述,要求必须有联系实际的内容,但答案不求』致,尤其鼓励具有创新意识的体会。25分) 8.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水平?

(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 (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 (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 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 10℃::96.5%,95.8%,97.1%,96.0% 37℃:94.2%,93.0%,95.0%,93.0%,94.5% 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 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 一.填空: √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 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 二.选择: √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 (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 其意义是 (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

(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 (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 (D)在此区间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 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 (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 √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0.1g (B)0.2g (C)0.05g (D)0.5g 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 三.判断: √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 (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 (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 (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 √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 (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 (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分析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7级年《分析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___;定量分析包括的主要步骤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莫尔(Mohr)法和佛尔哈德(Volhard)法所用指示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密度与准确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高锰酸钾法分析铁时,如有少量Cl-存在,则分析结果会偏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间接碘量法应注意__________。 2、用硫酸滴定NaOH时,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则硫酸对NaOH的滴定度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试样中K2O的质量分数为a,则换算成K3PO4的化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图所示滴定曲线类型,并选择一适当的指示剂。(见下图、表) 曲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宜选用_________为指示剂。 p H 指示剂变色范围p H 苯胺黄 1. 3 — 3. 2 甲基橙 3. 1 — 4. 4 甲基红 4 .4 — 6. 2 9.7 酚酞8. 0 — 10.0 8 硝胺11.0 — 12. 3

7.7 6 4 2 50 100 150 200 标准溶液加入量% 4、滴定分析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差吸光 光度法与普通吸光光度法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三元酸的电离常数分别是K a1= 1×10-2,K a2= 1×10-6,K a3= 1×10-12。用NaOH标准 溶液滴定时有_______(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pH =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计量点时pH=_________,可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 6、NH4H2PO4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草酸钠为基准物质,用直接滴定法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应注意的条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大专科小学教育《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及答案2.doc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现代教师学导论试题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o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含签字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 )。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 )。 A.学生的诊断师B.学习的指导者C.学生的管理者D.不断进取的人 3.在师生冲突过程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4.许多教师认为,( )是热爱学生的较高层次的标准。 A.了解学生 B.尊重学生C.喜欢学生 D.惩罚学生 5.“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必须具有( )。 A. -元化的人才观 B.以智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C.多元化的人才观 D.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才观 6.在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中,所谓“教学操作能力”是指( )。 A.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B.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 C.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 D.教师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7.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是( )。 A.可行的,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B.有意义的,但对教学能力没有提高. C.没有必要,小学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 D.当今教育界所不提倡的 8.对同一目标既想争取,又想回避,常因成败概率接近而举棋不定的冲突情境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负负冲突 9.在教师的培养体制中,所谓定向型培养是指( )。 A.师范院校培养 B.非师范院校培养 C.不确定发展方向 D.不事先联系工作单位 10.对自己进行生涯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 )。 A.以前搞过设计 B.自我反思 C.想成为教育专家 D.有晋升的机会 二、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1.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2020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I 分析化学概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 ( D ) (A)0.060 (B)0.0600 (C)pH = 6.009 (D)0.6000 2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三位的是(C) (A)4.00×10-5 (B)0.400 (C)0.004 (D)p K a = 4.008 3 为了消除0.0002000 kg 中的非有效数字,应正确地表示为(D)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不是四位的是(B) (A)0.2500 (B)0.0025 (C)2.005 (D)20.50 5 下面数据中含有非有效数字的是(A) (1) 0.02537 (2) 0.2009 (3) 1.000 (4) 20.00 (A)1,2 (B)3,4 (C)1,3 (D)2,4 6 下列数据中为四位有效数字的是(C) (1) 0.068 (2) 0.06068 (3) 0.6008 (4) 0.680 (A)1,2 (B)3,4 (C)2,3 (D)1,4 7在下列数据中,两位有效数字的是(B) (2) 0.140 (3) 1.40 (3) K a=1.40×10-4 (4) pH=1.40 (A)1,2 (B)3,4 (C)1,4 (D)2,3 如果是等式,有效数字就是从小数点开始的(前提是小数点前面不是零),如多是单纯的数字,就不需要考虑上述情况。 8 用50 mL滴定管滴定,终点时正好消耗25 mL滴定剂,正确的记录应为(C) (A) 25 mL (B) 25.0 mL (C) 25.00 mL (D) 25.000mL 这个是精确度的问题 9 用25 mL移液管移取溶液,其有效数字应为(C) (A) 二位 (B) 三位 (C) 四位 (D) 五位

电大《现代教师学导论》形考作业答案

现代教师学导论作业1(第1-3章) 一、简答题 1、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特征是什么? 答:(1)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2)专业知识和技能。(3)专业训练和资格。(4)专业自主。(5)专业教师有自己的专业团体。(6)专业地位。 2、师生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答:(1)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2)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3)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教师。 二、论述题 1、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倡教师专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关键是教育和人才资源。而我国教育还比较落后,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而质量问题的根本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需要事实具备与之想适应的素质,这些都要求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三、因此,提倡教师专业发展在素质教育过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1)双向性,在课堂情境中,既有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行为的影响,也存在学生对教师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从师生互动而言,学生个性多样性差异为教师提供了广泛的影响源,教师因材施教其实也是学生影响教师行为的一个表现。(2)情感性,不仅情感互动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内容,而求任何形式的师生湖动行为都会引起师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映,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3)同质性,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心理和行为互动的性质具有一致性。(4)非言语互动作用的显著性。师生间的非言语交流或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加非言语交流或互动能够促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分析题 答:关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这样三点含义:第一,教师的工作是非常重要而 且非常高尚的,他影响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内。一个人的灵魂是好的、善良的、有智慧的,那将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时,这个隐喻也说明教师的工作是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因为灵魂是一个很高层次的东西,它不是知识、技能这些比较具体、可操作的东西。知识可以传授和掌握,而一个人的灵魂却是不容易出动和改变的,没有高超的艺术,是很难给人的灵魂打下烙印。第二,影响人的灵魂,反映了教师工作的有机性质和生命本质,他影响的饿是活生生的人。第三,作为"工程师"却带有工业生产的印记,作为工程,事先要有图纸的设计,有 同意的标准,用这种方式去影响一个人的灵魂,似乎是不恰当的、矛盾的。因而,这个隐喻带有互相矛盾的性质。相反,"园丁论"则带有农业模式的味道,是比较尊重植物自身规律的,教师起的作用只是创造生长条件。 作业2(第4-6章) 一、简答题 1、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角色?答:(1)学生的诊断师;(2)学习的指导者;(3)学生生活与心理的辅导者;(4)评价者与 激励者;(5)学生的管理者;(6)研究者;(7)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8)真善美的追求者。

分析化学练习试题与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C <4 1 .某弱碱MOH的Kb=1.0 X10-,其O.IOmol ?溶液的pH值为(D ) A. 3. 00 B. 5.00 C. 9.00 D. 11.00 2. 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C )A. HCl 滴定Na2CO3 B. HCl 滴定NaOH+Na a PO4 C. NaOH 滴定H2C2O4 D. NaOH 滴定H3PO4 3. 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A ) A. NaOH+Na2CO3 B. NaOH C. Na z CO s D. Na2CO s+NaHCO3 4. 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 .溶剂萃取法 5. 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l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 .其它现象 6. 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 C ) A. 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 KMnO4 D .二苯胺磺酸钠

7. 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 [已知 E " ( MnO 4/Mn 2+) =1.51V , E " ( Fe 3+/Fe 2+) =0.77V] A Q OQ CO A . 320.0 B . 3.4X 10 C . 5.2X 10 D . 4.2X 10 8. 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 9. 以&CrO 4为指示剂测定C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3 2 、. 10. 用 BaSO 沉淀法测S -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 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若沉淀剂为Fe (OH )3,称量形为F Q O 3 ,以FeO 4表示分 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12 ?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 T ,若浓 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 A . T 2 B . T/2 C . 2T D . T C <4 14 .某弱碱HA 的Ka=1.0X 10- ,其0.10mol ?溶液的pH 值为 (A ) A . Br B . Cl C . CN - D . I A . PH 为 11 —13 B . PH 为 6.5—10.0 C . PH 为 4— 6 D . PH 为 1 — 11 .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 A . M F4 M Fe 2O 3 B . M Fg M Fe(OH ) 3 C . 3M Fe 2° 3 M Fg 3M Fe(OH )3 A . Ax B . As C . As — Ax D . Ax — As

分析化学填空题题库及答案

1.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样的采取和制备;试样的分解;测定方法的选择;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 2.化学分析法主要用于_________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_________以 上;仪器分析法通常适于__________ 组分的测定,组分质量分数在 ____________以下。(常量;1%;微量或痕量;1%) 3.已知黄铁矿中硫含量约为30 % , 为获得约0.5 g BaSO4沉淀, 应称取试样 __ __ g。[M r(BaSO4)=233.4, A r(S)=32.06](0.2g) 4.分解试样所用的HCl,H2SO4和HNO3三种强酸中,具有强络合作用的酸是 __________,其生成的盐几乎均易溶于水的酸是___________。(HCl;HNO3)5.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的两个重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它们分别表示测量结果的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总体平均值μ;标准偏差σ;准确度;精密度) 6.系统误差的特点是:1. ___________;2. ___________;3. ___________。(重 复性;单向性;可测性) 7.校准、做试验,做试验,对分析结果加以能减 少系统误差。(仪器;空白;对照;校正) 8.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1)称量时, 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计不准。(3)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 全。(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 9.判断误差类型:a.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属于 _________误差;b. 用分析天平称量时,不小心将样品洒落在天平称量盘上,属于_________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 10.判断下列误差属于何种类型:a. 以含量为95%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 EDTA溶液的浓度,属于_________误差;b. 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属于__________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 11.在分析过程中,下列情况各造成何种(系统、偶然)误差。(1)称量过程 中天平零点略有变动。(2)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值估

分析化学试题

习题 1.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1)CaCl2;(2)BaCl2; (3)FeC12(4)NaCl+Na3PO4; (5)NH4Cl;(6)NaCl+Na2SO4 (7)Pb(NO3)2 + NaCl。 答: (1)三种方法均可。 (2)由于Ba2+与Cr2O42-生成沉淀,干扰滴定,所以采用莫尔法时,应先加入过量的Na2SO4。也可采用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 (3)吸附指示剂。 (4)铁铵矾指示剂。 (5)铁铵矾指示剂,采用莫尔法须控制~。 (6)铬酸钾指示剂。 (7)铁铵矾指示剂或吸附指示剂。 2.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1)pH= 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2)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3)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4)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 (5)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答: (1)结果偏高。因为pH≈4时,CrO42-的酸效应较大,溶液中CrO42-浓度减小,指示终点的AgCrO4沉淀出现过迟。 (2)结果偏高。因为在pH≈10时,溶液中NH3型体的浓度较高,形成Ag-NH3络合物,需加入过量的Ag+才能出现终点,故结果偏高。

(3)结果偏低。因为AgCl对曙红的吸附能力大于待测Cl-, 所以在化学计量点前,就有一部分指示剂阴离子取代Cl-进入到吸附层,使终点提前。 (4)结果偏低。因为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若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一二氯乙烷,那么AgCl沉淀将发生转化,成为AgSCN,消耗过多滴定剂SCN-,由于是返滴定,故结果偏低。 (5)结果偏低。这是由于Fe3+将氧化I-为I2,消耗了部分I-,使测得的结果偏低。 3. 分别计算mol·L-1 KMn04和mol·L-1 K2Cr2O7在H+浓度为mol·L-1介质中,还原一半时的电势。计算结果说明什么(已知=V,= V)(参考答案) 答: mol·L-1 K2Cr2O7还原至一半时,= mol·L-1 ,= 2[] = mol·L-1 说明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等于条件电势;而不对称电对滴定到50%时的电势不等于条件电势。 < 4. 计算pH=,含有未络合EDTA浓度为mol·L-1时,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已知pH=时,lgαY(H)=,=V)(参考答案) 答: 已知lg K Fe(III)Y = ; lg K Fe(II)Y =

《现代教师学导论》复习题库[1]

《现代教师学导论》复习题库 第一单元(第1-3章) 一、填空 1、教师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既研究教师职业与群体的演变规律, 也研究的发展规律。 2、教师的专业化包含和两个方面。 3、根据教师的思维特征,可以把教师分为和两类。 4、根据教师的性格特征,可以把教师分成、、和组织型。 5、教师劳动从劳动的手段上说有和。 6、教师的地位一般分为、和。 7、教师的角色冲突包括和两个方面。 8、教师的三种领导方式是、、。 9、教师期望的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的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和预测。 10、______,就是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 二、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题号填入括弧之中。) 1、专业是在社会分工和职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类特殊职业。下面不属于专业性的职业是() A、医生 B、律师 C、会计师 D、售货员 2、教师的专业化是指() A、有资格证书 B、受过专业训练 C、所教学科的专业性 D、有多方面的内涵

3、教师在社会的地位根本上是由()决定的 A、所属的阶级 B、经济发展的水平 C、学术水平的高低 D、收入的多少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了教师劳动() A、手段 B、成果 C、对象 D、过程 5、教师要因人而宜、因材施教,这是由教师劳动对象的()决定的 A、未成熟性 B、差异性 C、主动性 D、向师性 6、由于教育机构和教育活动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承担()角色 A、学习指导者 B、心理辅导员 C、教育共同体的协调员 D、不断进取的人 7、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可能因材施教。因此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成为()。 A、学生的诊断师 B、学习的指导者 C、学生的管理者C、不断进取的人 8、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关系的特点() A、对象的限定性 B、关系的规范性 C、学生的被动性 D、教师的主导性 9、在师生冲突中,教师的体罚往往导致学生的()。 A、报复 B、逃避 C、顺从 D、自尊 10、下列哪一个不是师生交往的原则?()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9题 38分 ) 1、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mol/L HF (p K a = B、 mol/L HCN (p K a = C、 mol/L NaAc [p K a(HAc) = ] D、 mol/L NH4Cl [p K b(NH3) = ] 3、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2O的沉淀 C、AgCl吸附Cl- D、Ag2CrO4沉淀不易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2Cr2O7 B、KMnO4 C、As2O3 D、H2C2O4·2H2O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w CaO=% B、[H+]= mol/L C、pH= D、420Kg 6、用mol·L-1HCl滴定mol·L-1NH3·H2O(PK b=的pH突跃范围为~,用mol·L-1HCl滴定mol·L-1的某碱 (PK b=的pH突跃范围则是: ( ) A、~ B、~ C、~ D、~ 7、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选用 (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变色范围~) 8、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含CO32- 的NaOH溶液,然后用此NaOH溶液测定试样中的HAc含量,则HAc含量将会() A、偏高 B、偏低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

(完整版)分析化学题库

1 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 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 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 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_分析。 3 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 )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 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 ) (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 Chap 1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A r(Cl)=35.5] (71/35.5)×1.0×10-3 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为__100__μg/g。[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 9准确移取 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 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C ) (A) 0.5 (B) 2.5 (C) 5.0 (D) 25 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 10海水平均含 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 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 (A) 4.79×10-5, 2.87×10-6(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D) 4.79×10-2, 2.87×10-3 Na:1.08×103/1000/23.0/1.02 11 海水平均含1.08×103 μg/g Na+和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则海水中pNa和pSO4分别为-- ( A ) (A) 1.32 和2.54 (B) 2.96 和3.56 (C) 1.34 和2.56 (D) 4.32 和5.54 pNa :pSO4:负对数关系 12 为标定HCl溶液可以选择的基准物是--------( B ) (A) NaOH (B) Na2CO3(C) Na2SO3(D) Na2S2O3 13为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B ) (A) 分析纯的AgNO3(B) 分析纯的CaCO3(C) 分析纯的FeSO4·7H2O (D) 光谱纯的CaO CaO:易吸水光谱纯的含义:谱线不干扰 14 为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D ) (A) 分析纯的H2O2 (B) 分析纯的KMnO4(C) 化学纯的K2Cr2O7(D) 分析纯的K2Cr2O7 15为标定KMnO4溶液的浓度宜选择的基准物是---( D ) (A) Na2S2O3(B) Na2SO3(C) FeSO4·7H2O (D) Na2C2O4 16以下物质必须采用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B ) (A) K2Cr2O7(B) Na2S2O3(C) Zn (D) H2C2O4·2H2O 17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C ) (A) KMnO4(B) NaOH (C) K2Cr2O7(D) FeSO4 18配制以下标准溶液必须用间接法配制的是-----( C ) (A) NaCl (B) Na2C2O4(C) NaOH (D) Na2CO3 19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的是--------------------( D ) (A) 分析纯CaO (B) 分析纯SnCl2·2H2O (C) 光谱纯三氧化二铁(D) 99.99%金属铜 20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基准物标定0.1 mol/L NaOH溶液,每份基准物的称取量宜为[M r(KHC8H8O4)=204.2] ----( C ) (A) 0.2 g左右(B) 0.2 g ~ 0.4 g (C) 0.4 g ~ 0.8 g (D) 0.8 g ~ 1.6 g 计算NaOH体积在20~30mL 21 用HCl标液测定硼砂(Na2B4O7·10H2O)试剂的纯度有时会出现含量超过100%的情况,其原因是----------( C ) (A) 试剂不纯(B) 试剂吸水(C) 试剂失水(D) 试剂不稳,吸收杂质 22在滴定分析中所用标准溶液浓度不宜过大,其原因是-----( C ) (A) 过量半滴造成误差大(B) 造成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差值大,终点误差大

分析化学第六版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 及答案

分析化学模拟试题(一)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9题 38分 ) 1、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 A、定管未经过校正 B、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天平两臂不等长 D、砝码读错 2、下列溶液用酸碱滴定法能准确滴定的是 ( ) A、 mol/L HF (p K a = B、 mol/L HCN (p K a = C、 mol/L NaAc [p K a(HAc) = ] D、 mol/L NH4Cl [p K b(NH3) = ] 3、摩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介质在pH=~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 ) A、AgCl沉淀不完全 B、形成Ag 2O的沉淀 C、AgCl吸附Cl-D、Ag 2 CrO 4 沉淀不易 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K 2Cr 2 O 7 B、KMnO 4 C、As 2 O 3 D、H 2 C 2 O 4 ·2H 2 O 5、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 A、w CaO =% B、[H+]= mol/L C、pH= D、420Kg 6、用mol·L-1HCl滴定mol·L-1NH3·H2O(PK b=的pH突跃范围为~,用mol·L-1HCl 滴定mol·L-1的某碱(PK b=的pH突跃范围则是:( ) A、~ B、~ C、~ D、~ 7、某三元酸pKa1=2,pKa2=6,pKa3=12。利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第二个化学计量点时,指示剂选用 ( )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溴甲酚绿(变色范围~) 8、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标定含CO 3 2- 的NaOH溶液,然后用此NaOH

分析化学题库

第一章 1.1 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和作用 1.分析化学是获得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信息科学。(对) 2.分析化学的任务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错) 3.分析化学被称为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对) 4.分析化学是一门学科,仪器分析也是一门学科。(错) 1.2 分析化学的分类与选择 填空: 1.分析化学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它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两类分析方法。 3.按照式样用量,称取样品质量高于(0.1g)为常量分析,小于(0.1mg)为超微量分析。 4.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化学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6 滴定分析法概述 单选: 1.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C) A.化学计量点 B. 滴定误差 C. 滴定终点 D. 滴定分析 2.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A)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 B. 反应必须有颜色 C. 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必须是1:1反应 D. 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3. EDTA 滴定+3Al 、+2Zn 、+2Pb 混合液中的+ 3Al ,应采用(B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4. 使用高锰酸钾法测定石灰石中钙的含量时,应采用的滴定方式是(D ) A. 直接滴定法 B. 返滴定法 C. 置换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填空: 1. 在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的这一点称为(滴定终点)。实际分析操作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化学计量点不可能恰好相符,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 1. 滴定误差指(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吻合造成的分析误差)。 2. 由于(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等滴定方法式的应用,大大扩展了滴定分析的应用范围。 2. 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4个条件是(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反应定量进行)、(速度快)和(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简答: 1. 什么是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是将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或者是用被滴定物质滴加到标准溶液中),直到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完为止,然后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用量,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的分析方法 2. 简述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1. 反应必须具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必须定量的进行; 反应必须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反应必须具有适当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简述定量分析的基本过程。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中某种或某些组分的含量。要完成一项定量分析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样;(2)试样分解及分析试液的制备;(3)分离及测定;(4)分析结果的评价 1.7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