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三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名词解释

总效用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吉芬物品

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判断题

1.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

2.一般来说,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边际替代率越大。

4.当预算增加时,预算线向外平移。

5.X 轴上的商品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预算线向内旋转。

6.要实现效用最大化就必须将全部预算用于消费。

7.边际效用是当总效用最大化时,消费者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愿意

支付的最高价格。

8.在预算线上的各种商品的组合其支出是相等的。

9.对一种物品,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决定。

10.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

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11.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越困难,无差异曲线就越凸向原点。

12.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13.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14.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品,那么收入效应引起该

物品需求量减少。

15.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品。

单项选择题

1、商品消费越多,每额外增加一单位消费的边际效用(),所以消费者愿意

花费()去获得额外一单位商品。

A 减少,更少

B 增加,更多

C 减少,更多

D 增加,更少

2、消费者选择理论中,在既定的预算下,使得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是()

A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B 边际替代率等于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

C 边际替代率不变

D 以上均不对

3、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A 可以互补的

B 完全替代的

C 完全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数量

5、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被称为()

A 无差异曲线

B 边际替代率

C 预算约束线

D 消费限制

6、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 边际效用为正

B 边际效用为零

C 边际效用为负

D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

7、以下哪一对物品的相对价格变动可能引起的替代效应最小?( )

A 中石化加油站的汽油和中石油加油站的汽油

B 右脚鞋和左脚鞋

C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

D 雪花啤酒和哈尔滨啤酒8、

消费者剩余是()

A 在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B 在供给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C 在需求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

D 在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

9、买者的支付意愿是()

A 买者的消费者剩余

B 买者的生产者剩余

C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大量

D 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最小量

10、一种物品的价格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升将()

A 增加消费者剩余

B 减少消费者剩余

C 消费者剩余不变

D 以上都有可能

11、假设可以购买三个相同的花瓶。买者甲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30 元,买者乙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5 元,买者丙愿意为一个花瓶支付20 元。如果价格是25 元,将卖出多少花瓶?这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A 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30 元

B 将卖出一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 元

C 将卖出两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5 元

D 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0 元

E 将卖出三个花瓶,消费者剩余为80 元

1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 元,三明治的价格是5 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5 B10 C2 D0.5

13、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X 物品的量,用纵轴表示Y 物品的量。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 来获得1 单位Y?()

A5 B1 C1/4 D4

14、假定X 和Y 的价格P X和P Y已定,当MRS(XY)>P X/P Y时,消费者为达到最大满足将()

A 增购X 减少Y

B 减少X 增购Y

C 同时增加X、Y

D 同时减少X、Y

15、如果闲暇是一种正常品,工资增加()

A 总会增加劳动供给量

B 总会减少劳动供给量

C 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D 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增加劳动供给量

简答题

1、李华的午餐是面包和饮料。他发现,对他来说,MU 面包/P 面包超过了MU 饮料/P 饮料,而他并

不想改变自己在午餐上的支出,面包、饮料的市场价格又既定不变,

则他应当多买些面包还是多买些饮料才能使总效用增加?

2、根据序数效用论(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在MRS12>P1/P2或MRS12

3、假设你只能得到两种物品——苹果和橘子。假设苹果核橘子的价格翻一番,你的收入也翻一番。你选择消费的苹果和橘子会发生什么变动?

4、为什么大多数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计算题

1、花椰菜的供求如下式所述:需求:Q d=100-2P,这里Q d是需求量,P 是需求价格。供给:Q s=4P-80,这里Q s是供给量,P 是供给价格。计算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

2、已知某君收入每月 120 元,花费于两种商品X 与Y,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 的价格P X=2 元,Y 的价格P Y=3 元。

(1)为使获得的效用为极大,他购买的X 与Y 各为多少?

(2)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各为多少?

3、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所示,其中,横轴OX1和纵轴OX2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2 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U 型曲线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 点为均衡点。已知商品 1 的价格P1=2 元。

X

1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商品2 的P2;

(3)写出预算线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5)求E 点的MRS12的值。

4、消费 x、y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方程为 M=xy,x、y 的价格均为 4,

消费者的收入为 144。

(1)求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

(2)若x 的价格上升到 9,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量有何变化?

(3)x 价格上升至 9 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满足程度,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

多少?

(4)求 x 价格上升至 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综合运用题

1、Jim 只买牛奶和点心

(1)在第一年中,Jim 赚了100 美元,牛奶为每夸脱2 美元,点心为每打4 美元。画出Jim 的预算线。

(2)现在假设在第二年所有价格都上升了10%。而Jim 的薪水也增加了10%。画出Jim 的新预算线。与第一年的最优组合相比,第二年牛奶和点心的最优组合会怎么变动?

2、一个大学生有两种吃饭的选择:到食堂吃每份6 元的饭,或者吃每份1.5 元的方便面。他每周的食物预算是60 元。

(1)画出表示到食堂吃饭和吃方便面的预算线。假设二者的指出量相等,画出一条表示最优选择的无差异曲线,用A 点来表示最优选择。

(2)假设方便面的价格现在上升到2 元。用(1)中的图说明这种价格变动的结果。假设现在学生只能把30%的收入用于到食堂吃饭。用B 点标出新的最优点。(3)由于这种价格变动方便面的消费量会发生什么变动?这种结果说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什么样的?

(4)用A 点和B 点画一条方便面的需求曲线。这种物品是什么类型的?

3、考虑一对夫妇关于要多少孩子的决策。假定这对夫妇一生中有20 万个小事可以用于工作或是抚养孩子。工资为每小时10 美元,抚养一个孩子需要2 万个小事。(1)画出表示一生消费和孩子数量之间的预算线(不考虑孩子只能以整数进入家庭这一事实)。说明无差异曲线和最优选择。

(2)假设工资增加到每小时12 美元,预算线怎样变动?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讨论这种变动对孩子数量和一生消费的影响。

(3)我们发现,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一般人要的孩子数量也少了。该事实与这个模型一致吗?解释原因。

组成原理复习题目

填空题: 1.计算机的硬件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2.按IEEE754标准,一个浮点数由(符号位S)、(阶码E)、(尾数M)三个域组成。 3.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即(cache)、(主存)和(外存)。 4.形成指令地址的方式,称为(指令寻址方式)。有(顺序寻址)和(跳跃寻址)两种,由指令计数器来跟踪。 5.CPU是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部件,具有(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的基本功能。 6.为了解决(多个)主设备同时竞争总线(控制权)的问题,必须具有总线(仲裁部件)。 7.磁表面存储器由于存储容量大,(位成本低),在计算机系统中作为(辅助)大容量存储器使用,用以存放系统软件、大型文件、数据库等大量程序与数据信息。 (2) 1.早期将(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Cpu(中央处理器)。 2.数的真值变成机器码时有四种表示方法:原码表示法,(反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移码表示法)。 3.Cache是一种(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 4.形成操作数地址的方式,称为(数据寻址方式)。操作数可放在专用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内存和(指令)中。 5.CPU中至少要有如下六类寄存器:(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数据缓冲器、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 6.接口部件在它动态联结的两个功能部件间起着(缓冲器)和(转换器)的作用,以便实现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送)。 7.外围设备的功能是在计算机和(其他机器)之间,以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提供联系。 (3) 1.(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是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移码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的(阶码E),以利于比较两个指数的(大小)和(对阶)操作。 3.存储器的技术指标有(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 4.RISC指令系统的最大特点是:①(指令条数少);②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种类少;③只有取数/存数指令访问(存储器),其余指令的操作均在(寄存器)之间进行 5.互斥的微操作,是指不能(同时)或不能在(同一个节拍内)并行执行的微操作。可以(编码)。 6.当代流行的标准总线内部结构包含:①(数据传送总线)(由地址线、数据线、控制线组成);②(仲裁总线);③中断和同步总线;④(公用线)(电源、地线、时钟、复位灯信号线)。 7.中断系统是计算机实现中断功能的(软硬件)总称。一般在CPU中设置中断机构,在外设接口中设置中断控制器,在软件上设置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 选择题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例题讲解

第四章 消 费 者 行 为 理 论 例题讲解: 例1 名词解释: (1)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商品或劳务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与需要。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减)量。 (3)消费者剩余:就是某商品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差额。或者说,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根据自己对商品效用的评价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正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可以获得消费者剩余。 (4)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或两组)不同商品组合点的轨迹。无差异曲线也叫效用等高线。 (5)收入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消费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6)价格消费线:是指在消费者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运动轨迹。 (7)替代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因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在保持原有效用水平不变条件下用较便宜的商品代替较昂贵商品而对商品需求量产生的影响。 (8)收入效应:指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例2某消费者消费X 、Y 两种消费品的效用函数为:U=XY ,X 、Y 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144。 (1)求消费者的需求及效用水平。 (2)若X 的价格上升为9,该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 (3)X 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 (4)求X 价格上升为9后,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解:(1)预算约束式为4X+4Y=144 将Y=36-X 代入效用函数得:U=X (36-X )=-X 2+36X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2X+36=0,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18,代入效用函数得:U=324 (2)X 价格上升为9后,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144 简化后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数得 U=X (36-2.25X )=-2.25X 2+36X 效用极大化的条件为:du/dx=-4.5X+36=0,故X=8 代入预算约束式得Y=8,代入效用函数得:U=144 (3)假设X 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要的收入为I ,那么其预算约束式变为:9X+4Y=I 所有的已知条件为:9X+4Y=I 与 XY=324 整理后得:I=9X+X X X 129693244+=?

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题库

计算机原理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2、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3、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D。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4、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为A。 A、比特Bit B、字节Byte C、字组Word D、以上都不对 5、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7、下列语句中是C正确的。 A、1KB=1024 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 1024B D、1MB=1024B 8、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A、指令寄存器 B、数据计数器 C、程序计数器 D、累加器 9、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0、电子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控制单元及主存储器合称为C。 A、CPU B、ALU C、主机 D、UP 11、计算机中有关ALU的描述,D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 B、只做加法 C、能存放运算结果 D、以上答案都不对 12、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3、下列语句中是C正确的。 A、1KB=1024 1024B B、1KB=1024MB C、1MB=1024 1024B D、1MB=1024B 14、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D。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5、下列D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程序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6、存放欲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D。 A、MAE B、PC C、MDR D、IR 17、用以指定待执行指令所在地址的是C。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及答案

二、填空题 1 字符信息是符号数据,属于处理(非数值)领域的问题,国际上采用的字符系统是七单位的(ASCII)码。P23 2 按IEEE754标准,一个32位浮点数由符号位S(1位)、阶码E(8位)、尾数M(23位)三个域组成。其中阶码E的值等于指数的真值(e)加上一个固定的偏移值(127)。P17 3 双端口存储器和多模块交叉存储器属于并行存储器结构,其中前者采用(空间)并行技术,后者采用(时间)并行技术。P86 4 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总线带宽),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单位是(MB/s)。P185 5 在计算机术语中,将ALU控制器和()存储器合在一起称为()。 6 数的真值变成机器码可采用原码表示法,反码表示法,(补码)表示法,(移码)表示法。P19-P21 7 广泛使用的(SRAM)和(DRAM)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集成度不如后者高。P67 8 反映主存速度指标的三个术语是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P67 9 形成指令地址的方法称为指令寻址,通常是(顺序)寻址,遇到转移指令时(跳跃)寻址。P112 10 CPU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这条指令的时间和称为(指令周期)。 11 定点32位字长的字,采用2的补码形式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

的整数范围是(-2的31次方到2的31次方减1 )。P20 12 IEEE754标准规定的64位浮点数格式中,符号位为1位,阶码为11位,尾数为52位,则它能表示的最大规格化正数为(+[1+(1-2 )]×2 )。 13 浮点加、减法运算的步骤是(0操作处理)、(比较阶码大小并完成对阶)、(尾数进行加或减运算)、(结果规格化并进行舍入处理)、(溢出处理)。P54 14 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6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存储系统的地址线至少需要(14)条。64×1024KB=2048KB(寻址范32围)=2048×8(化为字的形式)=214 15一个组相联映射的Cache,有128块,每组4块,主存共有16384块,每块64个字,则主存地址共(20)位,其中主存字块标记应为(9)位,组地址应为(5)位,Cache地址共(13)位。 16 CPU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叫(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CPU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P131 17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从下至上可分为五级,即微程序设计级(或逻辑电路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P13 18十进制数在计算机内有两种表示形式:(字符串)形式和(压缩的十进制数串)形式。前者主要用在非数值计算的应用领域,后者用于直接完成十进制数的算术运算。P19 19一个定点数由符号位和数值域两部分组成。按小数点位置不同,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效用与偏好 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这种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的。 为了这—分析目的,现代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是以一种理性的、可 为了确保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又对偏好做出了一些假定,通常把它们称为消费者偏好公理或理性公理。 公理一:完备性。即消费者能够按照其偏好而对所有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序。 公理二:传递性。设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X、Y和Z,如果他对X的偏好胜于Y,对Y的偏好胜于Z,那么,他对X的偏好必定胜于Z;或者,如果他对X和Y的偏好无差异,对Y和Z的偏好也无差异那么,他对X和Z的偏好也必定无差异。 公理三:“不饱和性”公理。即消费者对数量多的商品组合(例如5个苹果和4个梨)的偏好永远强于对数量少的商品组合(例如4个苹果4个梨) 经济学家既用效用这个概 1.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所谓欲望是指人们对物品缺乏的心理感受和求得满足的主观愿望。满足它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的可用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二是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对满足需要程度的主观感受。 如何衡量商品效用的大小呢?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认为可以用某种效用单位来计量效用的基数效用论;另一种是认为效用不能计量,只能从不同效用的大小序列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序数效用论。 2. 效用如何度量,有两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基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词(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物品所得到满足的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第二种是序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虽然两种理论对效用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理论都接受边际学派的—条基本定律,并认为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即在进行商品购买的选择时,人们通常把他们的收入分配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这种多样化的一个原因是,当他们消费越来越多的任何一种商品时,他们从这种商品的新增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必定从某一点开始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gial utility)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集及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 1. 什么是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软件哪个更重要? 解:P3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硬件和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因此同样重要。 5. 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 解: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P8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指令和数据以同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访问; 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表示; 指令由操作码、地址码两大部分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指令在存储器中顺序存放,通常自动顺序取出执行;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原始冯?诺依曼机)。 7. 解释下列概念: 主机、CPU、主存、存储单元、存储元件、存储基元、存储元、存储字、存储字长、存储容量、机器字长、指令字长。 解:P9-10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存储容量:存储器中可存二进制代码的总量;(通常主、辅存容量分开描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8. 解释下列英文缩写的中文含义: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 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一个论述是错误的 A. 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0 B.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凸性 C.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0(,),,U X Y X Y αβαβ=<<,则对该消 费者而言,商品X 和商品Y 是完全互补关系 D. 对于消费者而言黄金很贵,水很便宜是因为水的边际效用较黄金的边际 效用更小。 2.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in{bY aX U =,则对该消费者而言( ) A.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替代; B.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互补; C.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D. 消费者要保持效用不变,则减少一个单位的X 就必须增加一个单位的Y 。 3. 以下有关边际替代率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C. 如果X 商品和Y 商品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1 D. 无差异曲线如果凹向原点,则意味者边际替代率是递增的 4. 以下关于消费者预算线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总是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C. 如果消费者意愿接受的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率恰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 的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D. 以上论述都不对 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C.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 等;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及答案

Word文字处理软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Word 2010文字编辑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 把文档的标题文字设置成不同的颜色 B. 把选定的英文单词翻译成相应的中文词 C. 打开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D. 把当前文档保存成一个低版本的文档 2、在Word中,打开文档是指()。 A. 为指定的文档创建一个空白文档窗口 B. 为指定的文档开辟一块硬盘空间 C. 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出并且显示出来 D. 将指定的文档从硬盘调入内存并且显示出来 3、在Word的文档编辑中,如果选定的文字块中含有几种不同字号的汉字,则在工具栏的“字号”下拉列 表中,显示出的字号是()。 A. 选定文字块中的第一个汉字的字号 B. 选定文字块中最后一个汉字的字号 C. 文字块中使用最多的字号 D. 空白 4、启动Word有多种方式,在下列给出的几种方式: (1)在桌面上双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2)在“快速启动”栏中单击Word快捷方式图标 (3)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级联菜单中单击Word程序名 (4)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程序和文件”找到Word应用程序后,单击该程序图标 正确的说法是() A. 只有(1)是正确的 B. 只有(2)、(3)是正确的 C. 只有(2)、(3)、(4)是正确的 D.(1),(2)、(3)、(4)都正确 5、在Word中,要把整个文档中的所有“电脑”一词修改成“计算机”一词,可能使用的功能是()。 A. 替换 B. 查找 C. 自动替换 D. 改写 6、Word的主要功能是()。 A. 文档的编译 B. 文档的编辑排版 C. 文档的输入输出 D. 文档的校对检查 7、在Word的“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选项为()。 A. 字体 B. 页边距 C. 纸张方向 D. 纸张大小 8、在Word 2010中,要在文档中加入页眉,页脚,应该使用()选项卡中的相关命令按钮。 A. “插入” B. “开始” C. “页面布局” D. “文件” 9、在Word中输入文本时,当输入满一行时会自动换到下一行,这样的换行是插入了一个()。 A. 硬回车符 B. 分页符 C. 分节符 D. 软回车符 10、在Word 2010中,在“字体”对话框的“高级”选项卡中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缩放 B. 间距 C. 位置 D. 字形 11、在Word中,能将剪贴板上的内容拷贝到“插入点”处的操作是() A.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的“剪切”按钮 B.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复制”按钮 C. 单击“开始”选项卡中“替换”命令 D. 按Ctrl+V键 12、在Word 的“字体”对话框中,不能设置的字符格式是() A. 上标 B. 加下划线 C. 字符间距 D. 首行缩进 13、下面哪种方法可以选择一个矩形的文字块( )。 A. 按住Ctrl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B. 不能一次选定,只能分步来选 C. 按住Al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拖动到矩形字块的右下角 D. 按住Shift键,再按下鼠标左键,并推动到进行字块的右下角 14、在Word主窗口中,要给一段选定的文本加上边框,应从()选项卡中选择“边框和底纹”命令。 A. “插入” B. “视图” C. “开始” D. “文件” 15、在编辑Word文档中,“Ctrl+A”表示( )。

组成原理试题库 有答案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库 选择题 1.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______,每个扇区存储的固 定数据是______。 A.1.44MB,512B B.1MB,1024BC.2MB,256BD.1.44MB,512KB 2.机器数______中,零的表示形式是唯一的。 A.原码 B.补码 C.校验码 D.反码 3.在计算机中,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______。 A.BCD码 B.16进制 C.格雷码 D.ASCⅡ码 4.______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原码 B.补码 C.反码 D.移码 5.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____。 A.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 B.进行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进行算术运算和 逻辑运算 6.EPROM是指______。 A.读写存储器 B.只读存储器 C.光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D.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7.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是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 B.32 C.48 D.64 8.CPU主要包括______。

A.控制器 B.控制器、运算器、cache C.运算器和主存 D.控制器、ALU和主存 9.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 2B.(227)8 C.(98)16D.(152)10 10.以下四种类型指令中,执行时间最长的是______。 A.寄存器—存储器型 B.寄存器—寄存器型 C.存储器-存储器型 D.程序控制指令 11.下列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操作系统 B.编译系统 C.连接程序 D.文本处理 12.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_。 A.增加内存容量 B.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C.提高内存可靠性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13.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输的方式称为 ______。 A.串行传输 B.并行传输 C.并串行传输 D.分时传输 14.扩展操作码是_____。 A、操作码字段外辅助操作字段的代码 B、指令格式中不同字段设置的操作码 C、操作码的长度随地址数的减少而增加 D、指令系统新增加的操作码 15.下述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程序实现的是______。 A.PPU(外围处理机)方式 B.中断方式 C.DMA方式 D.通道方式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填空 1、个人从消费商品或劳务中得到的好处或满足称为效用,它取决于个人的偏好,是一种心理感觉。 2、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也在增加。 3、一个人从增加1单位商品消费中所得到的增加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4、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5、经济分析中假设个人选择的消费量是要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6、如果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7、预算线说明了在收入与价格及定势,家庭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量。 8、如果用横轴表示A商品的数量,纵轴表示B商品的数量,A商品价格上升将使预算线更加陡峭。收入增加将使预算线向外(右方)移动。 9、无差异曲线表明了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 1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替代效应意味着该商品的消费量减少,而如果该商品是正常商品,收入效应又会加强前一种效应。 11、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居民收入越高,对所有正常商品的消费量越多,这就是所说的收入效应。 12、当工资率上升时,替代效应鼓励减少闲暇,收入效应鼓励增加闲暇。 二、判断 1、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需求的总和。( T) 2、一种商品的效用代表了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F ) 3、从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所得到的效用称为边际效用。( T )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F ) 5、当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使总效用最大时,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T ) 6、如果居民户用于所有商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而且所有收入全部支出,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T ) 7、边际效用理论预测,如果X商品的价格下降,其替代品的消费就要增加。( F ) 8、效用无法观察也无法衡量这一事实使边际效用理论基本是无用的。( F )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 B一台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存储及算术逻辑运算五个部件 C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有一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的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硬件 B软件 C固件 D辅助存储器 E以上都不对 5、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A操作系统 B存储器 C主机 D外围设备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 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 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A .RAM存储器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9、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为() A. ALU B. UP C. CPU D. CAD 35、储存单元是指() A.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集合 B.存放一个储存字的所有存储集合 C.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的存储集合 D.存放一条指令的存储集合 36、存储字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集合 D.机器指令 39、存放执行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为(A) 15.计算机将存储,算逻辑运算和控制三个部分合称为(A),再加上(B)和(C)就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D.特殊用途计算机 9.个人计算机(PC)属于()类计算机。 A.大型计算机 B.小型机 C.微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操作系统最早出现在第(A)代计算机上。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 A.地址信息,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B.地址信息与数据信息不能同时出现 C.两种信息源的代码在总线中不能同时传送 5.在三中集合式总线控制中,()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8.三种集合式总线控制中,()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的 A.链式查询 B.计数器定时查询 C.独立请求 13.在独立请求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A.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一个总线响应信号 B.有N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C.有一个总线请求信号和N个总线响应信号 14.在链式查询方式下,若有N个设备,则() A.有N条总线请求线 B.无法确定有几条总线请求线 C.只有一条总线请求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综合题 1. 设存储器容量为32字,分为M0-M3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存储8个字,地址分配方案分别如下图中图(a)和图(b)所示。 (1)(a)和(b)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存储器地址编址? (2)设存储周期T=200ns,数据总线宽度为64位,总线传送周期τ=50ns。问(a)和(b)两种方式下所对应的存储器带宽分别是多少(以Mb/s为单位)? 2.假设某机器有8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由4条微指令组成,其中有一条取指微指令是所有指令公用的,已知微指令长度为32位,请估算控制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字节? 3. (1)用16K×8位的SRAM芯片形成一个32K×16位的RAM区域,共需SRAM芯片多少片? (2)设CPU地址总线为A15~A0,数据总线为D15~D0,控制信号为R/W(读/写)、MREQ(允许访存)。SRAM芯片的控制信号有CS和WE。要求这32K×16位RAM 区域的起始地址为8000H,请画出RAM与CPU的连接逻辑框图。

*4 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38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50ns,主存为250ns, 求(1)Cache命中率。(2)平均访问时间(3)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 5.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控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可在整个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转移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下图所示。 (1)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为多少位? (2)画出围绕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6.用2M×8位的SRAM芯片,设计4M×16位的SRAM存储器,试画出存储器芯片连接图。 *7.某计算机系统的内存储器由cache和主存构成,cache的存储周期为30ns,主存的存取周期为150ns。已知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CPU共访问内存5000次,其中400次访问主存。问: ① cache的命中率是多少? ② CPU访问内存的平均时间是多少纳秒?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名词解释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预算线消费者均衡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 二、选择题 1、总效用达到最大时()。 A、边际效用为最大; B、边际效用为零; C、边际效用为正; D、边际效用为负。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不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但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不相同; D、效用水平相同,两种商品的组合比例也相同。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 A.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趋势; B.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该商品的总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C.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效用有下降趋势; D.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有下降的趋势。 4、小明消费了5个单位的妙芙蛋糕,第一块蛋糕的边际效用为10,第二块的边际效用为12,第三块为8,第四块为3,第五块为-2;当他消费者五块蛋糕时,他从中得到的总效用为 A. 信息不够。算不出总效用; B. 31个单位; C. –2个单位; D. 35个单位。 5、如果无差异曲线呈现直角型的话,说明 A.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替代品; B. 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主观评价是互补品; C. 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偏好较强,对两一种商品无所谓; D. 两种商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厌恶品。 6、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 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商品的价格; 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7、沿着某一条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 A. 说明消费者收入的增加; B. 说明消费者对两种产品是无差异的; C. 说明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 D. 说明当消费者多消费一个单位X时,如果要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将少消费Y。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 B、商品价格; 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假设小李只购买CD和巧克力,他有固定收入,不能借钱,则他他沿着预算约束移动时() A.CD的价格在变,而他的收入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 B.CD和巧克力的价格在变,而收入不变; C.CD和巧克力的价格不变,他的收入也不变; D.他购买的CD和巧克力的数量是固定的。 10、商品X和Y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预算收入都按同一比率变化,预算线()。 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变动。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从上章的分析知道,需求规律是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现反方向变动的规律,需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为什么需求曲线会呈现这一形状呢?本章的主要任务就是说明存在于这种关系背后的原因。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也就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如何以现有的货币收入,在现行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消费者行为达到最佳境界。 西方经济学研究消费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一、欲望与效用 (一)欲望 消费者的行为取决于其购买动机,这种动机主要来自于他的某种欲望(Wants)。欲望即需要,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这种欲望或者从肉体产生,或者从精神产生,消费就是满足这种欲望的一种合乎目的的经济行为。关于欲望或需要的学说,目前最流行的是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关于欲望或需要层次的解释,根据这种解释,人的欲望或需要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的欲望或需要是按以上五个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就开始追求更高一层的需要,驱使人们不断追求最高层次需要的动力就是人们无限的欲望。但是,人们的欲望或需要不可能得到无限的满足。这是因为,(1)任何社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而提供的产品也有限;(2)一个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只能满足部分欲望;(3)欲望或需要的满足必须依靠他人的劳动来提供,而任何人所提供的劳动都有限,正因为资源、产品和时间有限,人们就必须在资源、产品和时间中加以最优选择,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行为的理想境界。 (二)效用 支配消费者行为的潜在力量是商品和劳务所提供的效用(Utility)。效用是指物品能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它是人们所需要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计算机组成原理题库

1.4.1 2、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控制器能理解、解释并执行所有的指令及存储结果 B一台计算机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存储及算术逻辑运算五个部件 C所有的数据运算都在CPU的控制器中完成 D以上答案都正确 4、有一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的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之为 A硬件B软件C固件D辅助存储器E以上都不对 5、输入、输出装置以及外接的辅助存储器称为() A操作系统B存储器C主机D外围设备 7、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 C主机和实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8、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系统是指() A .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 D.主存和辅存 19、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和控制单元合称为() A. ALU B. UP C. CPU D. CAD 35、储存单元是指() A.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集合 B.存放一个储存字的所有存储集合 C.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的存储集合 D.存放一条指令的存储集合 36、存储字是指() 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

B.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存储单元的集合 D.机器指令 39、存放执行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 A.MAR B.PC C.MDR D.IR 1.4.2 14.有些计算机将一部分软件永恒地存于只读存储器中,称为(A) 15.计算机将存储,算逻辑运算和控制三个部分合称为(A),再加上(B)和(C)就组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2.3.1 8.目前被广泛使用的计算机是() A.数字计算机 B.模拟计算机 C.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D.特殊用途计算机 9.个人计算机(PC)属于()类计算机。 A.大型计算机 B.小型机 C.微型计算机 D.超级计算机 2.3.2 17、操作系统最早出现在第(A)代计算机上。 3.4.1 1.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便于增减外设,同时()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 B.提高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 2.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缺点是()

最新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21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预算约束线 2、无差异曲线 3、边际替代率 4、完全替代品 5、完全互补品 6、正常物品 7、低档物品 8、收入效应 9、替代效应 10、吉芬物品 二判断题 1、我们用横轴表示炸薯条的数量,用纵轴表示汉堡包的数量。而且,如果炸薯条的价格是0.60美元,而汉堡包的价格是2.40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0.25(而且是负的)。 2、预算约束线是向消费者提供了同样满足程度的一组商品组合。 3、无差异曲线衡量在保持满足程度不变时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4、无差异曲线倾向于凸向原点,因为如果消费者拥有很多想换出去的物品,他们就愿意用大量的这种物品来交换另一种物品。 5、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替代效应总会引起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6、如果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且这种物品是正常物品,那么收人效应引起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7、收人效应用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向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移动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来衡量。 8、吉芬物品是极端的低档物品。 三、单项选择题 1、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是

a.直线。 b.凹向原点。 C.直角形。 d.不存在。 2、假设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三明治和比萨饼之间做出选择。如果我们用横轴表示比萨饼数量,用纵轴表示三明治数量,而且,如果比萨饼的价格是10美元,而三明治的价格是5美元。那么,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a. 5 b. 10 c. 2 d. 0.5 3、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称为 a.权衡取舍率。 b.边际替代率。 c.边际权衡取舍率。 d.边际无差异率。 4、以下哪一种关于无差异曲线标准特征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a.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b.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c.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的无差异曲线。} d.无差异曲线向外突出。 5、消费者任何两种物品的最优购买量是 a.在预算约束线不变时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b.消费者达到最高无差异曲线的一点。 C.两条最高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点。 d.顶算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相交的一点。 6、以下哪一种关于消费者最优消费组合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最优时 a.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b.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约束线的斜率。 c.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等于边际替代率。 d.以上各项都正确。 e.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7、假设我们用横轴表示x物品的量,纵轴表示Y物品的量。如果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当我们从有丰富的x物品变动到有丰富的Y物品时,Y物品对x物品的边际

习题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 曲為vi/mf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A )项指的是边际效用。 A ?张某吃了第二个面包,满足程度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了15个单位,增加了5个效用单位 B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共获得满足15个效用单位 C ?张某吃了四个面包后再不想吃了 D ?张某吃了两个面包,平均每个面包带给张某的满足程度为7.5个效用单位 2 ?若某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A ?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 D?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3?若消费者张某只准备买两种商品X和Y, X的价格为10, Y的价格为2。若张某买了 Y,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值分别为30个单位和20个单位,则(C )。 A ?张某获得了最大效用 B .张某应当增加X的购买,减少Y的购买 C .张某应当增加Y的购买,减少X的购买 D ?张某想要获得最大效用,需要借钱 4?某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某种商品时,则(D )。 A?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增 C?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增 5 .若X的价格变化,X的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则 A ?正常品或低档品 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 6 ?某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群包含( C )。 A ?少数几条无差异曲线 C ?无数的无差异曲线 7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 )。 A ?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商品的价格 8?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B )。 A ?消费者的收入 C ?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9 ?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C )。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商品X和Y的价格按同样的比率下降 10. 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C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11. 预算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的原因是 A .商品X的价格上升了 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递减D?消费者获得的边际效用递减 X 是(C )。 B .低档品 D .必需品 B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B ?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 B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Y的价格下降了 B )。 B .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 D )。 12 ?当只有消费者的收入变化时,连结消费者各均衡点的轨迹称作( A ?需求曲线 B ?价格一消费曲线 7个单位X 和3个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