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Journal of Guangzhou Police College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No.1,2012

总第83期Sum83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宋晓明

内容摘要:本案例采用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解决大学新生因适应不良所致的情绪障碍问题。并采用自我管理技术同来访者协商制定并执行学习计划。通过咨询和评估,来访者的负性情绪、躯体化症状及社会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不良合理情绪疗法自我管理技术

一、一般资料

徐某,女,20岁,汉族,来自江西某县,父母亲都在机关单位工作,大学一年级学生。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两星期感到寂寞、孤独、心烦,常伴有头痛、胸闷、食欲减退。

个人陈述:2008年9月刚入学时,对新的环境感到很新鲜,忙于安顿自己的新生活,充满期望和热情。军训虽然较辛苦,体力消耗大,但心情愉快,和同学关系也融洽。正式上课后,学校有很多的社团组织,自己很积极地参加,在学生会见习,这期间自己的热情一直很高,后来,有位师姐冷不丁的一句“你整天在别人后面屁颠屁颠的有意思吗”,几乎将来访者的热情浇灭,加上在见习期间遇到的一些委屈,来访者感到一下失去了动力,后来退出了学生会的见习和竞选。宿舍里的气氛很压抑,大家都自顾自地学习、生活,还有一位同学很难相处。来访者感到大学里的人和以前自己的朋友很不一样,感到大家都很冷漠,心里话无人倾诉,寂寞与孤独使她越发怀念高中生活,更怀念和高中好友之间的情谊。说到和好友的现状,来访者哽咽了,觉得自己对好友的落榜负有责任,为自己当初的一点私心而没有拉好友一把感到很内疚。学习也让自己不满意,因为有一位女生无论做哪一个动作都比自己做得好,心里感到很不甘心,也感到很挫败,因为高三时候自己的成绩总是班上最好的。来访者还感到该女生有意排挤自己,因为有次班级活动该女生通知了自己的室友却没有通知自己。来访者很想刻苦训练,但是每次都会受到那位优秀女生的影响,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完成动作,无法体现自己的真实水平,心里很焦急、苦闷。

来访者很想努力提高自己,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开始,怎

样去做,感到空虚迷茫。觉得自己很没用,对自己很不满意。不愿意和同学交流,觉得找不到跟自己志趣相近、可以说知心话的朋友,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以前的自信荡然无存,为此感到很痛苦。

近两个星期心情不好的时候常感到头痛、胸闷,食欲也有所减退。虽然还能坚持学习,但是没有学习热情,有时觉得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总想回家。和父母说了自己的状况,但是感觉帮助不大,父母只是让自己尽能力好好训练、学习,不要想太多。因为新生普查了解到学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所以前来咨询,希望能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个人成长史

生长发育好,身体健康,入学体检正常,无重大器质性疾病,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性格中性,敏感,自尊心强,做事追求完美,争强好胜。从小学至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得到老师的器重,和同学关系融洽,未遭受过重大挫折,父母期望高。高中阶段成绩下滑,选择了体育专业,刚开始遭家人反对。高三期间刻苦训练,得到老师的很多鼓励和帮助。高三时,自己的好友因为谈恋爱而荒废了学业,自己曾劝解好友,但是没有用,后来便不再劝说。来访者顺利考上大学,而好友没有那么幸运,只好复读。来访者认为自己对好友的落榜负有责任,心中有内疚感,联系减少,自感两人关系出现裂痕,心中感到失落和自责。

四、观察和收集到的其他资料

咨询师在第一次见面时观察发现,来访者身材适中、一头短碎发,面容疲惫、憔悴,走进咨询室时始终低着头,两臂夹紧,眼神迟疑,声音略低,语速较慢,思维条理清晰,自知力完整。否认曾患过重大疾病。

在征得来访者同意后,对其进行SCL-90测评,结果如下(表1):

五、评估与诊断

(一)评估:来访者存在抑郁、自责、空虚迷茫、嫉妒等情绪问题,并伴有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社交回避行为。

(二)诊断:本案例属大学新生适应不良所致的一般心理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是不合理认知和人际交往不良、学校环境适应不良所致。

诊断依据:

1.来访者的症状由较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

2.来访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关,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

3.结合SCL-90测评结果,来访者存在抑郁、自责、嫉妒等情绪问题,并伴有头痛、胸闷和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社交回避行为。

4.无器质性病变基础。

(三)经过鉴别诊断,可排除重度精神疾病、抑郁症、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原则、精神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询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挫败感、焦虑等,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罪、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别,且病程时间短,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像的神经症”与初始事件毫不相关,出现泛化的和回避,持续时间长,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症状,但没有泛化和回避,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且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从反应是否泛化、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病程等方面看,未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六、病因分析

(一)生物学原因:来访者身体健康,没有生理疾病。

(二)社会原因:家庭环境良好,父母期望值高,但父母缺少对其大学生活适应与否的高度关注和有效帮助与指导。新生之间因习惯、性格方面个体差异大,极易产生交往障碍,很需要同学和老师的理解和关爱,但却得不到。

(三)认知原因:来访者的一系列不合理认知直接导致其负性情绪问题产生。如认可了师姐的否定性评价(你整天在别人后面屁颠屁颠的没意思),而且也因此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本身也毫无价值,从而对社团活动失去热情;认为大学同学和以前自己的朋友很不一样,都很冷漠,以及一次班级活动一女生通知了自己的室友却没有通知自己,感到该女生有意排挤自己,这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认知;觉得自己对好友的落榜负有责任,引咎自责,把别人的不幸归因于自己的过失,这是个人化的认知。

七、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目标的制订

1.近期目标

通过咨询改变其错误认知,重新进行归因分析,使其形成对自我适当的评价,完成他人支持,恢复正常人际交往;指导求助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轻痛苦,降低焦虑,消除躯体症状。

2.长期目标

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发展,协助其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使其能运用所学建设性的认知模式调适心理状态,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扰,做好学习规划,学会自我管理。

(二)咨询方案的制订

1.主要咨询方法和适用原理

根据来访者的症状及具体情况,为实现咨询目标,考虑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及自我管理技术。

合理情绪疗法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首创的。该疗法认为,情绪和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只有通过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才能帮助求助者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具体方法是:引导求助者自我探索,找出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对此进行发问,提出质疑,启发求助者积极思考,帮助求助者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帮助求助者学习建设性行为,消除不良情绪和不适行为,帮助求助者正确认识大学和中学处境的不同及意义,对自己和同学及其相互关系有正确认识和定位。

自我管理技术是将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整合后出

表1:来访者SCL-90测评结果

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食欲总平均分均分 1.89 1.60 1.98 2.10 1.70 1.50 1.60 1.20 1.10 2.00 1.67测试结果显示,抑郁和睡眠、食欲不好,人际敏感。

现的一种新的治疗趋势。是指利用自我参与能调动当事人积极性的这一特性,指导当事人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只要积极地运用应对技巧就会产生改变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确立治疗目标;将目标转换成标的行为;自我观察和监控;自我订约;实施自我控制。

2.协议

咨询前,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向来访者介绍了双方的责权利,并商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50分钟。费用:免费。

八、咨询过程

本案例预计咨询6次。实际咨询时间安排是前五次为每周1次,最后一次间隔两周。咨询包括三个阶段:(一)诊断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1、2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来访者心理问题作出初步诊断,确定咨询目标。

通过积极关注、共情、情感反应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耐心倾听来访者的倾诉,了解其成长过程和基本情况,让其把积压的苦闷充分宣泄出来,排解负性情绪;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完成SCL-9自测,并了解其成长过程,同时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来访者,并做出初步分析。确定咨询目标,和来访者解释说明拟采用的咨询方案,共同协商咨询次数和时间安排。

向来访者简介合理情绪疗法原理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来访者不合理信念集中在两个方面:对他人绝对化的要求、以偏概全,严重影响了来访者自信及人际交往,接下来的咨询中将对来访者不合理信念进行进一步辨别和修通,改变来访者在人际交往和自信心上的不良情绪。

(二)领悟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3、4次。寻找和确认来访者不合理信念,并使来访者领悟不合理信念同自己问题的关系。使来访者认识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来访者自己对自己的情绪和反映负有责任,只有改变了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他们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

和来访者共同探讨ABC形成过程,厘清来访者的情绪表现和不适行为C为:烦躁、寂寞感和孤独感、焦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相应的诱发事件有A:(1)师姐言语刺激,学生会工作不顺利。(2)宿舍同学各自学习、生活,交流少。(3)班级一个女同学在一次活动时没有通知自己。(4)高中的好友很少联系,现在没有一个说知心话的朋友。(5)高中时学习很强,现在学习和训练都比一个同学慢。通过咨询,和来访者共同探讨对以上事件的认识是如何影响其情绪和行为反应的。并通过第3、4次咨询来完成。

第3次咨询:

目标:寻找和确认来访者不合理信念,并使来访者领悟不合理信念同自己问题的关系。

技术:具体化、释义、指导、内容表达。

过程:本次咨询对话摘要如下:

咨询师:当你的师姐对你说你整天在别人后面屁颠屁颠的有意思吗时你的热情全部熄灭了,还退出了学生会,为什么呢?

来访者:不全因为这一句话,但这句话让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小丑,原来自己那么努力做的事情,在别人眼里是很可笑的,另外,在学生会的工作也不顺利,所有的师兄师姐都有权利让你做这、做那,做不好的时候也没人问为什么,就会批评你……

咨询师:你感觉是他们的问题,还是自己的问题?

来访者:我突然觉得周围的人都好难相处,他们的人际关系好像都很功利化,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咨询师:功利化是什么意思?

来访者:比如宿舍同学也是,他们只是埋头干自己的事,各自顾各自,好像很冷漠。只有当自己需要的时候才会去发展友谊,而不是处于自然的需要交往。别人对你的评价也是,为什么不是热情的鼓励,而是冷漠的嘲讽和批评呢?同学之间,应该更温情一点。

咨询师:嗯,我明白了。你希望别人对你总是鼓励的、支持的、表扬的……并且要大家都像你想象的样子,很热情的对待身边的同学……

来访者:嗯,是这样的吧。我希望是这样的。

咨询师:所以,当身边的人不是这样想的,或做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痛苦,觉得他们很冷漠,很功利。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你是否意识到你所认为的样子,其实未必是合理的。比如说别人就应该总是对你鼓励的、支持的、表扬的,别人时刻都要表现出对周围人的热情,否则,他们就是冷漠的,功利的。

来访者:嗯,好像是这样的。

咨询师:嗯,我们总结一下你的不合理信念,就是:你对别人怎么对待你,有着绝对化的要求。其实别人没有理由一定要鼓励你、支持你、表扬你,时刻都对你保持热情。

来访者:是的,他们没有这个义务。是我自己主观上这么认为,导致了自己很不开心。

第4次咨询:

目标:帮助来访者找到引发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使来访者领悟不合理信念和问题之间的关系。

技术:摘要、情感反馈、指导、开放式提问。

过程:对话摘要:

咨询师:关于你高中好友的问题,我们也一起探讨一下……

来访者:嗯,我对她心怀愧疚,当时的自己有点自私,应该多劝劝她,她要是不那么一心谈恋爱,也就和自己一样考上大学了。

咨询师:你认为你当时应该怎样做,你在后悔什么吗?

来访者:我认为好朋友应该是看到她有危险的时候去提醒她,而不能坐视不管,毕竟马上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谈恋爱会影响学习的……

咨询师:你这样认为,你却没那么做,所以你觉得对她

很愧疚,你很难过……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那我们现在可不可以换一种想法,来减轻你的愧疚感。比如:你认为自己当时其实并没有必须的义务去提醒她要好好学习,不要去谈恋爱了。或者说她作为一个成年人,有能力去判断自己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你要对她谈恋爱的行为负责……

来访者:嗯,这样想愧疚感会减少一点,心理会没那么担心她在怨恨我了。

咨询师:那请仔细想一想,到底哪种说法更加的合理呢?

来访者:对,后一种想法会令我的心理更加舒服一点。似乎也更合理一点。

布置家庭作业,让来访者给高中好友打电话,了解朋友的情况,同时也告诉朋友自己的近况以及自己对彼此友情的珍视,澄清自己的感觉,同时了解好友的想法,以消除自身的自责感。

反馈家庭作业:通过给好朋友打电话,来访者反馈说,朋友很高兴能接到她的电话,还以为来访者把她给忘了,或者因为来访者上大学了不愿意再联系她。当来访者说到自己内疚没有在高考备考时拉好友一把而很自责以至于没有勇气给好友打电话时,好友表示很惊讶,因为好友从来没有因此而责怪来访者,只怪当初自己没有好好把握。来访者了解到好友正在努力地备考,状态也很好时,心理感到很宽慰。同时来访者还将自己近来的一些烦恼和好友说了,感觉到心里一下舒服了很多,自责感也少了一些。

布置家庭作业,将生活事件排序。告诉来访者回去之后有几件事情要做:一是主动和室友沟通交流;二是坚持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体验身体放松后的愉悦感;三是想想自己近期有什么目标要实现,可以是学校的学习任务,可以是自己要学的一项专长,也可以是某个课外活动。将它们按照时间紧迫性或重要性排序。

(三)修通阶段

此阶段为咨询的第5、6次。咨询师运用多种技术,帮助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强化积极行为,巩固咨询效果,结束咨询。

在本阶段咨询中,来访者对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积极的反馈,来访者能够按照上次的咨询建议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来访者反映几乎能够按照计划完成任务,有时候不能完成任务也会给自己一定的惩罚以督促自己。

第5次咨询:

目标:帮助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代之以合理信念。

技术:辩论技术、面质、具体化。

过程:对话摘要:

咨询师:你说班级上有一个女生的学习和能力都比自己强,能具体谈谈吗?

来访者: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很认真的复习了,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考过她,她考了第一名,我是第二名,我和她是同一个宿舍,期末复习那段时间,我看她并没用太多的时间,但是每一科考出来,她考的都很好,而且总成绩在我之上,班级只有一个一等奖学金,就是她。

咨询师:你很努力地去复习功课,而最后没有考过那位女生,没有拿到一等奖学金,感到很沮丧……

来访者:嗯,是的。而且我觉得自己在其他方面也不如她,比如准备舞蹈节目时,每一次我都受到那位女生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表现,好像总是被她比下去了……,怎么到了大学我成了一个落后生了呢,高中时我却是一个各方面优秀的学生,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骄傲,现在我对自己很不满意,觉得自己很没用。

咨询师:……我能理解,一个高中时代的全优生,到了大学,发现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不如别人,你感到失落,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有些不适应了。

来访者:是的,我觉得自己什么都干不好,很无能。

咨询师:能具体再说说你的无能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来访者:高中时我的学习是最好的,而现在我眼看着别人比我强,我只能拿二等奖学金……。

咨询师:一个无能的人能拿到二等奖学金吗?

来访者:……这个,我确实比其他一些同学有能力,我才拿到二等奖学金,但是,我认为我的努力程度应该可以拿到一等奖学金的,而那个同学都不怎么学习,却比我成绩好。

咨询师:嗯……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有什么证据表明在你和她的比较中,你必须要获得成功?

来访者:……可能是我自己这样想的,没有什么证据,或许她也有她能比我强的理由。

咨询师:嗯,对的。你认为自己更努力,而凭什么认为别人没有你努力呢?

来访者:可能我努力的效率不够高吧,其实我觉得那位同学确实比我聪明,她生活很有规律,从不会熬夜,而我总是喜欢晚上学习,早上睡懒觉。

咨询师:嗯。多看看别人成功的原因,而不是单纯认为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强。一个人成功有他的理由,我们自己不合理的假设,导致我们自己的挫败感。

来访者:嗯。我明白了,我不应该绝对化地认为,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强,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客观地分析一下别人成功的原因,可能我还能找到一些经验可以借鉴呢。

此次咨询还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疲劳,教给来访者一些简易的放松技巧。

家庭作业:针对来访者人际关系问题,让来访者根据ABC疗法的理论,让来访者思考并填写RET自助表。

第6次咨询:

目标:进一步检查并修通来访者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建立合理信念,改善低落、迷茫情绪。巩固合理信念,帮助形成有效的行为模式。

技术:辩论、具体化、面质。

过程:对话摘要:

咨询师:上一次我们针对你对自己的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进行了剖析。今天我们针对你的家庭作业进行进一步分析,检查其他方面的不合理信念。关于你的人际关系问题,你怎么看?

来访者:我和高中好友的关系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已经解决了,但是现在大学里,我还是觉得有一些问题。有一次我发现比我强的那个女生有意针对我,她通知了我宿舍的其他同学,却没有通知我。虽然我意识到让别人时刻鼓励、支持自己是不合理的要求,对大学的人际冷漠感有所减轻,但是,我还是无法理解,有个别同学的一些不友好行为。

咨询师:不友好行为?你是指她没有通知你是有意针对你这件事吗?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那么好,她通知别人而没有通知你这件事,你把它认知为“她故意针对你”,所以你感到她沮丧,很难过。现在,我们看看,对这件事,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理解……,先回答,你认为她为什么会故意针对你呢?

来访者:我也说不清,反正就是我感到了她的敌意,否则她为什么就只不通知我。

咨询师:如果是你,你能保证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遗漏和疏忽吗?

来访者:那是不能。

咨询师:你自己都不能保证没有犯错,为什么要求别人不会出错呢?

来访者:我又在犯不合理信念的错误了吗?我不应该把我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强加别人,我似乎应该这样认为:她没有通知我,也许是她的工作疏忽,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情况,或者是我不能要求别人不针对我,我只是做好自己就行了……

咨询师:嗯,对的。

同时,在咨询的过程中采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对来访者的积极配合和主动改变表示肯定,鼓励来访者巩固积极的行为,将咨询中学习的技巧运用到生活中。

九、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本人评估

来访者自我评价:“我现在感到轻松了很多,心情也变开朗了。头痛、胸闷症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和室友们关系很融洽,她们都说没想到我是这么好相处的人”;“暂时还没有很长远的计划,先争取过英语四级,平时加强专业训练”。

(二)来访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

来访者开始与同班同学,特别是与宿舍同学正常交往,相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学习和训练也比较专注,学习和训练效果有所提升。还成功参加了学生会的竞选。

(三)来访者周围人士对来访者改善状况的评定

来访者父母说:“孩子现在打电话也不再说想回家了,对学校、同学和学习的抱怨明显减少。”来访者的宿舍同学说:“她其实挺好处的。”老师也认为该生比以前阳光多了。

(四)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观察发现,咨询效果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来访者的各种心理和躯体症状基本消失,不合理观念有所改变,重新确立了学习和生活目标,学习效率提高了,和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五)心理测验评估

咨询结束前,再次对来访者进行了SCL-90测评,与首次测评结果进行对照,发现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均有所下降,特别是抑郁、睡眠食欲和躯体化皆有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范围(见表2)。

十、结语

此案例总体来说是比较顺利的,诊断和评估基本正确,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关系建立得很好,整个咨询的进程安排得当,咨询步骤较为紧凑,咨询的效果也比较理想。同时也意识到,认知疗法最为关键的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首先是求助者的强烈求变意愿;其次是咨询人员的及时分析和协助;最后,她自己的改变,增强了她的信心,她周围的人的改变,更坚定了她的信心,从而促进咨询关系的良性发展。

做得不足的是,在实施过程中,第四次咨询时因为自己个人的情绪影响了咨询的进程,过于急于求成,给来访者造成压力。作为一个合格的咨询师,应该以来访者的需要为第一需要,每一步骤的启用都要从来访者的利益出发,才能把咨询做得更为人本,咨询效果才能更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民族出版社,2005。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崔光成、邱鸿钟:《心理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广东警官学院)

[责任编辑:李卒]

表2:来访者咨询前后SCL-90测评结果比较

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睡眠食欲总平均分

均分后均分1.89

1.00

1.60

1.34

1.98

1.50

2.10

1.72

1.70

1.45

1.50

1.10

1.60

1.49

1.20

1.20

1.10

1.00

2.00

1.22

1.67

1.30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范本之一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则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李娟(化名),女,21岁,因为和寝室同学闹矛盾,感觉自己处理人际关系很失败,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期末考试,症状持续时间短,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师运用人之情绪疗法和角色扮演进行咨询,取得了满意效果。 关键词:案例报告认知情绪疗法角色扮演 1.一般资料 1.1一般情况 李娟(化名),女,21岁,南方人,大学三年级在读。从小经常被母亲打,最后一次挨打是在高一,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有外遇,父母经常吵架。 1.2个人成长史 李娟是家中独生女,出生后身体较健康,七岁上小学,学习成绩优秀,在班上不爱和同学交往,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由于经常受到母亲的打骂,对周围的同学不怎么信任。初中时感觉经常被同学欺负,而且欺负得很厉害。那时,很少和同学交流,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有写日记的习惯,有一次自己的日记本无意被人看了,而且在班上传开了,从此班上的人叫自我“心理变态”,这样我就更不愿意和班上的人交往了,感觉初中是很痛苦的日子。高中时候,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发现自己的朋友少,就尽量主动去交往,这样高中的朋友还比较多。现在上大学后,高中的朋友很少联系了,关系也淡了许多,自己觉得朋友没有什么意思,到目前为止算的上交心的朋友没有。 1.3主诉与个人陈述 最近两周以来感觉人际关系紧张,人际关系影响了我的考试,感觉自己与人相处很失败,现在和同学交往我就有些害怕了。我感到焦虑,郁闷,苦恼。前天考试了一科,遇到了一道难题,心里很着急,又想到前段时间和寝室同学关系的问题,心里本来不想想的,但就是忍不住要去想,越想越心烦,觉得自己遇事老是不顺。 与寝室同学之间的事情经过:我经常在寝室说一个同学,主要是说她上厕所忘记关水,早上起来开水龙头开的很大声,既浪费了水又影响我睡觉,上个星期一天晚上熄灯后时,我用台灯在看书,她觉得影响了她,她就说早点睡觉,明天还要考试呢。我就关了灯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她把水龙头开的特别大,我想是在她肯定是在报复我,我就说了她让开小声点。她就很冒火的和我吵起来了。这件事过后我觉得也没有什么,本来就是她不对,中午看见她在和寝室另一同学QQ聊天。看到她说“我才不像你那么容忍她!”我一看就知道在说我,从那天中午以后她们两个变得很好了,我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突然之间我感觉我是被孤立的人,它们两个以前关系不好的,就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她们就成为好朋友了,心里很不平衡。 1.4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说话速度快,表达清楚,思维清晰,说到激动处流泪。 1.5诊断 1.5.1一般心理问题 1.5.2诊断依据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时间: 2010-03-24 14: 50来源: 通儒中学作者: 陈德森咨询员姓名: 陈德森咨询次数: 1求助者姓名: 邓木娣性别: 女年龄: 13籍贯: 清远年级: 七年级(一)个案来源案主是通过级长介绍的。 听说七年级(5)班中,有个学生可能有心理异常,这应该引起我们学校的注意,于是要求我找这位同学谈谈心,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并对她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二)表现出的问题 1、学习压力非常大。 小学六年级因为得了“心理病”而影响学业,小学毕业考也没有参加,因此一方面她觉得应该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另一方面自己读书很吃力,而且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导致学习压力越来越重。 2、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

小学的成绩相对比较好,因此能较多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和同学的认可。 到初中后,由于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相对很优秀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很好,而案主的成绩却不理想,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 而她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以此来满足虚荣心,因此她很积极地参加班级里和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而且上课也努力去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她非常强烈地想改变现状。 3、孤立无助。 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不愿与她交谈,而且在一些事情上会嗤笑她。 4、厌学。 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思想易开小差,所以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却又想进步,强迫自己坐好、认真听讲、眼睛盯着老师和黑板,却没有知识的收获,因此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使其产生不愿意再读书的想法。 5、生理上的状况: 经常有胸闷气塞的感觉,而且会觉得恶心想吐。 我根据她的具体表现简单分析她可能在两种心理需要上得不到满足: ①被接受、被尊重;②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且案主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经常不能控制地担心很多事情。 (三)求助者自述陈老师,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了,我经常会担心很多事情,想的也特别多,其实我知道不应该这样的,但是就是不能控制。 我觉得初中和小学根本不一样,现在的学习真的很难。 我感觉有点不适应。 而且我又有病,经常觉得胸口很闷,还会恶心想吐。

一例大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论文题目:一例大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一例大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山西医科大学王斌 【摘要】本文是一例大学生环境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来访者孟某,山西一所高校大二学生,大二重新调整宿舍后,新的宿舍生活环境不适应引发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质量下降等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咨询师经过对来访者的观察和摄入性会谈,以及进行SDS、SAS心理测量等综合分析,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并与其协商,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和放松训练给予心理咨询,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经过5次咨询,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基本得到缓解,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能够适应新环境,实现了咨询目标,收到了满意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环境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系统脱敏疗法放松训练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来访者孟某,女,19岁,某大学大二学生,住学校集体宿舍。母亲为小学教师,父亲为铁路工作常年在外,家里有个哥哥,家庭氛围温馨和谐,经济情况中等。 (二)个人成长史 孟某出生在山西省武乡县一个普通家庭,家中有个哥哥;从小身体健康,性格比较内向,父母和哥哥对她也很溺爱,对她也比较严格,学习成绩始终很好。平时主动言语不多,但自尊心很强,对自己要求比较完美,做事情一丝不苟,在受到批评后会感觉很委屈,但都是在心里憋着,不轻易和别人说出来。 孟某自幼入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深受老师、亲人和同学的喜爱,是大家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高考后顺利考上了山西太原某高校,刚进入大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和宿舍同学相处和谐,大一两个学期成绩都很优秀,分别拿到三等和二等奖学金,但大二开学重新调整宿舍后,新的宿舍环境让孟某一时不能适应,他感觉无法融入这个新环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1) 一、 家庭背景  黄文振,男,六年级学生。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 二、平时表现   该生不适应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 具体事例   本学期开学后的某一天,黄文振没有及时回家,一直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他。通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知道,他今天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学校里、同学家、网吧间……一直到9点半都没找着。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学校领导汇报。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起分析、寻找,并报了警。10点半时,终于在街上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 四、心理探因   黄文振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学校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五、 矫正措施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情况,并希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助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助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马上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辅导结果   通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助,该生现在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原因分析] 小A与小B 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个字——嫉妒。

[解决方法] 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1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了自己、贻误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有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 2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机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 3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就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个 案记录表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个案编号( ) ### 个案记录表 案主姓名 接案人 记录人 一、接案记录表 案主资料: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住址:联络电话: 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经济情况: 居住类别:()住家;()学校宿舍;()亲友提供;()其它(请注明) 使用社会服务的记录:()没有;()曾经有(请注明服务及何时); ()现仍有接受服务(请注明)。问题/需要: (可多选) 1.主要问题: ( )行为问题()学习问题()经济援助()儿童照顾 2.家庭关系: ()婚姻()兄弟姊妹()父母子女()其它 3.人际关系: ()约会()同学()老师()其它 4.情绪: ()死亡()疾病()自杀()悲剧()其它 5.复康服务: ()身体残疾()智障()精神复康 6.不良行为: ( )吸毒()酗酒()赌博()未婚怀孕()滥交 7.家庭暴力: ()虐儿()虐待配偶()虐老 ()其它注明: *()怀疑/()确定精神病 家庭/个案背景: 案主自述之服务要求: 二、会谈记录

三、个案阶段评估表

如果结案,请继续填写下表: 结案原因: ()达到约定目标; ()甚至已发展出面对类似困难之能力; ()案主不愿继续接受服务; ()情况有变(例如死亡、搬家等):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 *案主知道个案服务已结束,并知道在有需要的时候如何得到服务。 四、个案结束评估表 1. 你对负责咨询师的表现满意吗 非常不满意非常好 1 2 3 4 5 2. 负责咨询师对你提供了何种帮助请从下列范围挑选(可选多项) ()没有提供帮助 ()提供有用资料 ()婚姻关系 ()家庭关系 ()生活适应 ()情绪辅导 ()转介服务 ()管教子女技巧 ()司法矫正/安置帮教()行为问题 ()学习问题 ()复康工作 ()健康问题 ()人际关系 ()就业辅导 ()经济援助 ()其它 (请注明) 3. 总体而言,服务能否协助你面对/解决你的困难 完全不能完全解决 1 2 3 4 5 4. 自接受本中心服务后,你的情况有否改善 完全没有改善完全解决 1 2 3 4 5 5. 与咨询师接触时,你对解决你的困难的积极性如何 非常不积极非常积极 1 2 3 4 5 6. 本个案结束之时,你与咨询师双方同意的目标能否达到 ()能(原因 : ) ()不能 (原因 : )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622 更新时间:2011-8-18 摘要:在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的过渡时期 ,大学新生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和矛盾困惑。本文在分析大学新生刘某适应不良的表现以及内心矛盾困惑的基础上 ,提出了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生活的心理调适的方法。 关键词:新生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情绪ABC理论 一般资料 刘某,女,21岁,某大学二年级化工系学生。爱好写作。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父母均为企业职员,自小对刘某要求严格。刘某为家中独女。刘某小学时成绩优秀,其父母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女儿。到中学后,成绩不如从前。由于高考时没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在新的学校适应不良前来就诊。 一、求助者主诉 这是什么学校啊?就跟高中似的,要求我们上晚自习,新校区周围什么都没有,学校的配套设施也不全。还有,学习气氛一点都不好,班上的学生经常逃课、不上晚自习、谈恋爱,没人学习。我很看不惯他们这样的做法。感觉自己被骗了一样,那些同学的高考分数比我低那么多,好像还有一些没有上线的也都进来了。以前跟我一起的朋友最次的都去了工大这样的本科院校。每次听她们说她们学习有多紧张,大学的生活有多么的丰富,我就很难过。我觉得自己一直都是一个不错的学生,以前成绩一直在中上,我应该在一个学习氛围很好的大学里,不知道怎么就来到了这样一所破学校。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现在也没有人关注我这些了,我也懒得写东西了。我觉得自己十分的堕落。这段时间,我根本不能好好学习。我真是受不了,想回去复读,可是担心压力太大,也怕自己来年考不好,可在这边又待不下去,真是烦恼。现在和宿舍同学的关系也不是很好,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除非天气突然变得很好,或者家里有重大喜事,以及老同学来找我玩以外,我都高兴不起来。我都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一个学期了,觉得很难受,希望可以得到帮助。 二、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的反应: 求助者父母:女儿自小成绩就不错,很好强,家里对她期望很高,高考时可能发挥不好,没能上一本线,连本科线都没上,录取时家里气氛很沉重,但听说这所学校的就业情况很好,还是让她去读了。可实际情况好像不是太好,她回家总说学校的不好,说自己学不进去,为此也骂过她几次,但还是不见效,听说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而且这种情况可以来做心理咨询,所以就带她来看看。咨询师的观察:刘某来咨询时,衣着得体,皱着眉头,话说到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时语速很快,语气中带有很多无奈带有焦虑的情绪反映。在说明情况时反复说明自己不应该待在现在的学校。 心理检测结果:选择测验为SDS,检测结果总粗分为45分,标准分为56。

小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分析、咨询记录 心理健康案例分析1(自卑) 一.案例介绍 邓某是我班一位六年级的女同学,她长着一对会说话的大眼睛,头发黄黄的,稍稍有些蜷曲,成绩上游,中等智商,非常腼腆,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听不清,脸蛋涨得绯红。下课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老师叫她去和同学玩,她会冲你勉强笑一下,仍坐着不动。平时总是把自己关在房里,不和同学玩。遇到节假日,父母叫她一起玩、作客,她都不去,连外婆家也不去。 二.案例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有,有的同学在小学五年里顺利地走过来了,也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优势,面对激烈的竞争,却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自卑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走进六年级的学习,特别是参加毕业会考,心理可能就忐忑不安。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

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现在的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造成家长对孩子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导致许多的小学生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学生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学生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母亲对孩子的学习辅导力不从心,父亲每晚工作到深夜才回家,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但表达的方式十分粗暴。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叹,久而久之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却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多数属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普遍滋长严重的自卑心理。再加上老师片面地认识学生,对优等生日趋偏爱,更进一步加深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的自卑心理日趋严重。 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三.咨询过程 1、收集资料:了解家族史和成长史;了解性格特征

【经典】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咨询员张老师咨询日 期 2008年10月14 日 咨询次 数 第2次 来访学生乐一中 转下来 性别女年龄班级 高09级一 层次班 咨询记录: 主诉: 1、担心名次,倾向低目标,“专科都考不起”;(为年级前几十名,当时在高二下学期还不想读了。) 2、做人太失败,与人交往付出的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如生日礼物,自己送了,对方在自己提醒的情况下也不会送。回家时只有自己等别人,而不会别人等自己。 3、对一男生好感一年多,对方对自己却没有相应回应,希望彻底“删除”。 诊断及处理措施: 一、名次是高中生绕不过的坎,倾向低目标是自我减压的方式,也是个性偏 粘液质型的正常反映。 二、人际交往中付出——回报不可能对等,既不可能是外在物品交往形式的 对等,也不可能要求即时性,人际交往中人们普遍的、怜贫扶弱心理会让人更多 的关心弱势,忽视强势。既不应该要求即时对等回报,也要明确自己的强势优势。 三、即使是单恋,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情感作为一种体验式经历,不可能 立马清除。在对方已明确连兄妹都不想做,觉得好轻累的情况下,在对方新结交 女朋友的情况下,再向对方示好,是践踏自己的自尊。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咨询员张老师咨询日 期 2008年10月14 日 咨询次 数 第2次 来访学生乐一中 转下来 性别女年龄班级 高09级一 层次班 咨询记录: 主诉: 1、担心名次,倾向低目标,“专科都考不起”;(为年级前几十名,当时在高二下学期还不想读了。) 2、做人太失败,与人交往付出的却没有相应的回报,如生日礼物,自己送了,对方在自己提醒的情况下也不会送。回家时只有自己等别人,而不会别人等自己。 3、对一男生好感一年多,对方对自己却没有相应回应,希望彻底“删除”。 诊断及处理措施: 一、名次是高中生绕不过的坎,倾向低目标是自我减压的方式,也是个性偏 粘液质型的正常反映。 二、人际交往中付出——回报不可能对等,既不可能是外在物品交往形式的 对等,也不可能要求即时性,人际交往中人们普遍的、怜贫扶弱心理会让人更多 的关心弱势,忽视强势。既不应该要求即时对等回报,也要明确自己的强势优势。 三、即使是单恋,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情感作为一种体验式经历,不可能 立马清除。在对方已明确连兄妹都不想做,觉得好轻累的情况下,在对方新结交 女朋友的情况下,再向对方示好,是践踏自己的自尊。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一般资料 李某,女,19岁,大一新生,独女,家住湖 北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均为公务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62m ,体态中等,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生活,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内务及自立能力较差。内向,敏感,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严格,成绩一不如别人就会郁闷好几天。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紧张,很少与她们交往,平时经常为琐碎小事而与其产生矛盾。做事喜欢暗里和别人较劲。曾竞选过班干部,因得不到同学的支持而落选。 近半个月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曾到校医院检 查过身体,确认躯体没有疾病。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想退学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更好一点的大学。在老师的陪同下前来咨询。 针对她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采用0-4分的五级记分制,了解她的心理健康状况。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中焦虑因子为2.48,其它因子平均小于1.26。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自入学以来,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逐渐退去。特别是近两周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经常感觉到心烦意乱的,很郁闷、孤独,饭量减少了许多,晚上经常失眠,很后悔来这所学校读书,一心想着退学。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白海若 摘要: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关键词:大学生适应不良案例报告认知疗法 作者简介:白海若(1970-),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25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学生心理咨询个案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基本情况介绍: 王玮,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主要问题概述: 上课不遵守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搞一些惹人注意引人发笑的恶作剧。作业不端正,喜欢讲一些不文明的脏话,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 背景资料: 王玮在幼儿园时就比其他孩子明显表现出多动调皮。父亲母亲都初中毕业,均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孩子,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当老师批评他,同学反击他时,毫无不愉快的表现,反而感到高兴;下课时,经常无缘无故的欺侮同学,因此同学都不愿意和他在一起。 辅导策略和实施: 对于他所出现的种种行为,我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1、没有理想的家庭教育环境;2、教师和家长的批评强化了他的攻击性行为;3、同学对他的不友好、不信任造成了他的逆反心理;我对这位同学进行以下几次的心理辅导: 第一次咨询 改变其家庭教育环境。首先,我同他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一次诚恳的谈心。通过谈话使他们明白,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他的父母多抽一些时间来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督促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孩子有错时,应耐心开导,而不应用辱骂、欧打的教育方式。爷爷奶奶不能一味

地放纵,要跟他多讲些他们那时学习生活的艰苦环境,使他从中受到一些启发。其次多进行校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汇报在家的活动情况。 第二次咨询 采取情感导入策略正面转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爱,尤其是陶豫浩,平时受到批评、冷落太多,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当他犯错时,如果再进行指责、辱骂,那只能强化他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陶豫浩的这种心境,我决心想办法和他沟通心理。首先用我的热情来换取他的信任,对待他的困惑我热心帮助,对待他的忧思我热心化解,偶尔有点进步,我就在晨间谈话上大加表扬。体育活动课时,同学们不愿跟他在一起,我就特意走到他身边,和他做游戏`聊天,让他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随后,我又对他说老师愿成为你的第一个朋友。后来在班级活动中,我尽量给他创造施展才能的机会,帮助他树立信心和培养他的荣誉感,并经常把他的进步告诉他的家庭。 第三次咨询 多给他以榜样教育。我采取积极措施,从身边的榜样教育他,让他认识到自已的不足,让他体验到榜样的荣耀,给他寻找一条做榜样的途径,鼓励他争做别人的榜样。 第四次咨询 和其他任课老师积极配合。改变和他在一起的小伙伴的思想品德行为,为他创造一个健康、理想的活动环境。 辅导效果:

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转载点击数:89 更新时间:2010-10-15 一、求助者资料 1、求助者资料 (1)人口学资料:常XX,男,22岁,某大学三年级学生,汉族。 (2)家庭状况:父亲常XX,46岁,高中文化,农民。母亲李XX,48岁,初中文化,农民。父母双双进城作小本生意,在城市没有住房,家庭经济状况很一般。兄妹二人,求助者排行老二。 (3)学习记录: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内拔尖。高中进入县重点高中,学习成绩不再名列前矛,在班内排名中等偏上。 (4)社会交际:仅限于亲戚同学。亲戚节假日偶有走动,与同学和睦相处,对学校活动能主动参加。 (5)兴趣爱好:看书,打篮球。 (6)自我描述:相貌帅气,性格内向腼腆,是个乖学生,从不惹是生非。小时候性格活泼,爱动爱玩。认为是这些心理问题使自己变得内向了。 (7)其他特点:想象力、表达力良好。 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是足月顺产生育,自小因长相漂亮,学习成绩好,行为乖巧,常常受人夸奖,有一定优越感。在学校遵纪守规,认真响应教师指导,是名好学生。自小学到县重点高中都是是凭自己努力考上去的,没有让父母操过心,很为此自豪。家庭虽不很富裕,也是衣食无忧。家庭从无任何重大变故,虽说父母常外出打工,和姐姐一起接受叔叔的照顾,叔叔婶婶对自己很好,自觉内心没有什么缺失阴影。 3、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注意力正常,记忆力良好,思维完整,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脸色赤红,低头不敢看咨询师,明显紧张)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具有相对稳定性。 4、身体状况 从1998年下半年至今,先是头痛,后来头昏,胃痛。一见人就脸红。

心 理 咨 询 个 案 记 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编号:1 姓名:*** 性别:女年龄:15 时间:7月2日周三 咨询问题:恐惧交往的女孩。面对同学时,总是发呆,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而因说话时会严重的口吃。但面对家人时,她却是一个谈吐幽默风趣的女孩。 心理解答:首先,培养其自信心。***喜欢打羽毛球,让她参加班级活动,马表现得很出色。同时,挖掘其身上长处,飞跃自己,抛弃自卑感。 其次,让女同学先陪着她。当在班中不再有自卑感时,让女同学陪同到人群中倾听他人交谈,看他人的交往。不久之后,就不会害怕交流了。 让其先??中的异性相处,然后再去与本班性格温和的男性接触,当不再紧张时,就与本班任课的男老师交往,直到消除对男老师的恐惧感为止。 最后较慢过度到与陌生的男性交往。先从听为主,缓慢地过度到发言,甚至敢看着他人的眼睛说话了。 辅导效果:近五个月辅导,治疗,该生不再恐惧异性,敢和异性交往了,而且开始穿起了裙子,走路时也昂首挺胸了。 编号:2 姓名:*** 性别:男年龄:15 时间:9月12日周五 咨询问题:五(一)班学生,独生子,父母个体户忙,对他无暇顾及,经常迟到,常闷声不响。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会画画,初一上学期成绩还可以,下学期开始下降,迷上了电子游戏机。 心理解答:1迷玩电子游戏机的危害,教其如何抵抗电子游戏机的方法 2 与家长联系,电话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家长进行有利监督和管教。 3 个别谈心,进行心理辅导,指导他这种“静”的性格最有利于学习,而且智商不错如能远离游戏机,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定能成绩优良甚至优秀。 4采用“谈心式”评语,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增强自信心和奋发进取的精神。 5 鼓励其在画画上多下工夫,进行兴趣转移。 辅导效果:学习成绩基本稳定。画画获得了奖项。学习的自觉性、冲动性加强了。 编号:3 姓名:*** 性别:女年龄:15岁时间:9月17日周三 咨询问题:学习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矮胖型身材,父母均为个体户,照顾她的时间较少。喜欢一个人呆在家,害怕与同学交往,缺少友伴,不愿过集体生活,不喜欢体育运动。 心理解答:1 我们无法选择身材和脸蛋,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生活,善待自己,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瘦有瘦的好处,胖有胖的味道,人类社会就是有了高矮胖瘦才如此丰实多彩。 2 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适当地运动和控制饮食,是健康的一切源泉。 3 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创造一切成功的机会,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即能让自己带来自信和鼓舞,又能加强与同学的联系。 4 与科任老师及班干部一起进行帮助活动,让班干部多与她接触,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给予她要求进步的机会。 编号:4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时间:2010-03-24 14:50 来源:通儒中学作者:陈德森 咨询员姓名:陈德森咨询次数:1 求助者姓名:邓木娣性别:女年龄:13 籍贯:清远年级:七年级 (一)个案来源 案主是通过级长介绍的。听说七年级(5)班中,有个学生可能有心理异常,这应该引起我们学校的注意,于是要求 我找这位同学谈谈心,了解一些具体情况并对她进行必要的咨询和帮助。 (二)表现岀的问题 1、学习压力非常大。小学六年级因为得了心理病'而影响学业,小学毕业考也没有参加,因此一方面她觉得应该用好成绩来报答父母,另一方面自己读书很吃力,而且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导致学习压力越来越重。 2、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小学的成绩相对比较好,因此能较多受到老师的关注、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到初中后,由于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相对很优秀的学校,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很好,而案主的成绩却不理想,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导致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她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老师的赞扬、同学的认可,以此来满足虚荣心,因此她很积极地参加班级里和学校里的各项活动,而且上课也努力去表现,以引起他人的关注,她非常强烈地想改变现状。 3、孤立无助。班上同学都看不起她,不愿与她交谈,而且在一些事情上会嗤笑她。 4、厌学。因为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思想易开小差,所以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却又想进步,强迫自己坐好、认真听讲、眼睛盯着老师和黑板,却没有知识的收获,因此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使其产生不愿意再读书的想法。 5、生理上的状况:经常有胸闷气塞的感觉,而且会觉得恶心想吐。 我根据她的具体表现简单分析她可能在两种心理需要上得不到满足:①被接受、被尊重;②得到别人的赞赏;而且 案主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经常不能控制地担心很多事情。 (三)求助者自述 陈老师,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了,我经常会担心很多事情,想的也特别多,其实我知道不应该这样的,但是就是不能控制。我觉得初中和小学根本不一样,现在的学习真的很难。我感觉有点不适应。而且我又有病,经常觉得胸口很闷,还会恶心想吐。 (四)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 1、家庭背景: 案主是家里的长女,由于其比较懂事和听话,所以家长把她当作大人一样,家里的很多事情都会告诉她,而且和她商量。父亲比较疼爱女儿,而且也以这个女儿为骄傲,现在对女儿的状况非常担心。 2、学校背景: 案主就读的通儒中学是一所相对优秀的学校,虽然案主没有参加小学毕业考试,但是由于其小学成绩比较好,。案主所在的班级是由外地学生组成的实验班,相对来说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较好。班主任是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师,管理经验丰富,但还是新接管这个班级,只是发现其的问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辅导。由于知道邓木娣在吃心理疾病”的药物, 所以对其非常关注,给予更多帮助的同时却害怕刺激案主,所以要任课老师对其区另U对待,以表扬为主,不可以批评。由于邓木娣的好表现、老师特别对待等原因,导致班级同学不愿意接纳她、肯定她,她们的某些言行在小西身上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3、案主本人情况:

中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案例介绍 李某,女,15岁,市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智商中上等。外向型性格,开朗,有个性,思维活跃,敢说敢做。但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孤芳自赏,桀骜不驯,嫉妒心强;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和善良可言,皆唯利是图;对他人缺乏真诚。虽然李某学习成绩好,但同学不太喜欢她。她与家长、老师说话也是咄咄逼人,因此与人沟通时总带着争吵的神态,难以心平气和地交流。自认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人。她想交知心朋友,但同学敬而远之。所担任的班干工作常因同学的不合作而使她不能如愿。她因而情绪极受影响,气哭过几次,辞职几次,甚至想走绝路。 案例分析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高峰时期,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逐渐增强。李某因学习成绩好,思维活跃,加之性格外向,敢说敢做,因而不隐藏自己的喜、怒、哀、乐,说话易得罪同学。她的过于自信使她产生自傲心理,同学因被她瞧不起而远之。她没有知心朋友来交流思想,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所以她认为人与人之间无信任,都是虚伪的。她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自尊,以自私、嫉妒的心理,盛气凌人的态度对待同学、家长、老师,唯我独尊,而她内心又渴望大家对她友善和关爱。在日记《推荐我自己》中能明确分析自己的优劣,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但对改变自己无能为力,发出:?还有人喜欢我吗??的感叹,请求老师帮助她向同学推荐自己。这是优等生常出现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辅导方法 1、从家里做起:家里亲人是最能宽容自己的错误和不良态度的人了。要求家长配合,在与李某交谈时,切忌大声争吵。如果态度不平和,提醒她停止谈话,数5-10下后再说话,使她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扩展到与同学交谈时也如此。 2、学会聆听:虚心倾听他人的谈话,这是对别人的极大尊重。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也不要立即反驳,让别人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不必强加于人接受、赞同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改变自以为是的毛病。聆听,先从观众做起,就可以让你走近同学。 3、老师助一臂之力: ①认知辅导:让李某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的错误及危害性,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并强烈产生改正错误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辅导并配合。 ②化解矛盾:为她调整了班干工作,避开那些需要较多同学协助的班务工作,暂时减缓她与同学之间的紧张气氛。 ③欣赏他人:让她每天发现本班一位同学的优点、长处,并记下来,改变她总以挑剔的眼光审视别人的习惯,慢慢消除她的嫉妒心理。每过1-2周后把她表扬过的同学叫到一起,让他们知道李某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对李某有好感。 ④学会协作:有目的的分配一些任务给李某与另2名同学,让她在工作、劳动中学会与人协作,改变她孤芳自赏、缺乏与人真诚相待的心态。 ⑤重塑她的威信及形象:因为她本来学习成绩较好,老师给她分配?一帮一?学习互助同学,而该同学在班里属人缘挺好的学生。这样,李某因为与该生关系密切而融入她们的圈内。李某学习成绩好,威信倍增。乐于助人的新形象,使同学们接受她。渐渐她也找到了知心朋友,不再孤独,终于有人喜欢她了。 辅导效果 通过老师、家长的密切配合,李某积极主动地参与,经过近一学期的辅导工作,李某与同学们相处和谐多了,朋友也多了,她的心情轻松愉快,对班集体更关心,经常与老师谈论自己

论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现象及对策研究(一)

论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现象及对策研究(一) 摘要:从中学步入大学,大一新生普遍会出现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适应不良现象,从家庭、学校教育及学生三方面分析大一新生产生这些适应不良现象的原因,并针对学校、学生提出相应调适对策,以帮助大一新生顺利实现大学阶段的成人成才。 关键词:大一新生;适应不良;对策从中学步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大学伊始,大一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很多的不适应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大一新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其整个大学生活以及其后的职业生涯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分析大一新生的适应不良现象原因及如何进行调适,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大一新生适应不良现象概述 1.学习适应不良:新生步入大学,立即面临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的急剧转折,由于学习环境、学习特点、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因素的改变,又没有了中学里老师的耳提面命,许多大学新生,面对知识的海洋,不知从何学起,于是就产生困惑、迷茫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及时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和如何安排学习时间的问题,是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关键。也有一些大学新生在学习上缺乏兴趣,视学习为苦差事,逃避学习,只求“混张文凭”,缺乏较强的学习动力与意志,于是学习心不在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松劲心理。 2.生活适应不良:当前在校大学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在老师和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对社会缺乏了解,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从由父母照顾到生活自理,因缺乏自理能力,产生生活适应困难。同时,南方、北方学生的倒区域求学,气候差异、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期内顺利调适,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从而形成心理问题。 3.人际交往适应不良: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主要特征的,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生活习惯、成长背景的人共同生活,难免出现摩擦和冲突,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也是大学新生的主要烦恼之源。如有的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冷漠,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缺少朋友,对外界很少关心,经常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还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分关注自我,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对别人缺乏关心和谅解,导致人际交往中的自视清高和过于敏感挑剔。再加上大学生的交往不再受父母师长的限制,交往范围扩大,但是心理闭锁的特点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时融洽,处理人际关系难度加大;同时,正值青春年华,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有些新生不知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受习惯心理影响,对男女交往过分敏感,从而使正常的异性交往不能自然进行,甚至相互隔离;也有的新生过快地将同学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过早地沉溺于“两人世界”;也有的陷入单相思而不能自拔,由此而产生情感冲突。 4.自我认知适应不良:经过高考挤过独木桥的大学新生,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在强手如云的大学校园里,面对新一轮的竞争,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对自我的认知会出现一些偏差和矛盾,甚至产生退缩性行为。同时,高考过后,大家从埋头学习中抬起头来,第一次从多视角全面审视自己与同龄人,才猛然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原来除了学习成绩外,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差距,如知识、阅历、才艺、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乃至身体容貌等。特别是来自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或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因为服饰落伍,或因为浓重的乡音,或因为孤陋寡闻,难免产生相形见绌的感觉,于是沉默寡言、内向孤僻,在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感方面产生适应不良。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 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 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 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 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 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 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 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 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 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 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 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 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 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 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 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