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红酒厂环评报告方案

女儿红酒厂环评报告方案
女儿红酒厂环评报告方案

本报告简本仅供建设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项目审批公示用年产 2 万吨黄酒和 2 万吨优质瓶装酒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方案书

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

(简写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OFINDUSTRYEP&D ,ZHEJIANG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 号)

二○○八年三月

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年产2 万吨黄酒和年产2 万吨优质

瓶装酒技改项目

2、建设单位: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

3、建设性质:技改扩建项目

4、建设地点:上虞市东关街道104 国道旁、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绍兴县旁)、上虞市曹娥街道丽江岸村

2现有污染源调查

2.1现有项目简介

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前身为上虞酒厂,创建于1918 年,是绍兴东路酒的代表,位于浙江省绍兴东麓的上虞市东关镇,占地130 亩,北侧为104 国道,南

有杭甬运河通过。公司总资产1.5 亿,现有员工340 人,是壹家以黄酒、白酒生产和销售为主进而辐射果酒、保健型酒等产品的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企业现有生产厂区位于上虞市东关街道104 国道旁。

企业由绍兴市环保科研所于1988 年6 月编写完成《上虞酒厂扩建年产5000 吨越红酒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方案书》;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于2006 年1 月编写完成《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年产10000 吨优质瓶装酒技改项目环境

影响方案表》,2006 年2 月24 日上虞市环境保护局虞环审(2006)17 号文对该环评进行了批复。

目前企业已具备了环保“三同时”验收的条件,已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请“三同时”验收监测。

现根据以往的环评方案且结合实际调查,对企业现有污染情况进行分析。

2.2现有项目污染源汇总

现有项目污染源汇总见表2-1 。

表2-1 现状污染源汇总

3项目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3.1项目工程内容

项目于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绍兴县旁)新增建设用地80 亩,新建产品陈化仓库,详见附件。项目拆翻建生产厂房及辅助设施152954 ㎡,购置空气压滤机、中间贮罐、瓶酒灌装生产线等国产设备887 台(套),项目总投资48000 万元,其中设备投资11516.35 万元,土建投资26483.65 万元。项目达产后,形成年产2 万吨优质黄酒和年产2 万吨优质瓶装酒的生产能力。具体产品方案见表4.1-1 。由于企业拆翻建厂房分批进行,且现有位于上虞市东关街道104 国道旁的厂区内大部分厂房为仓库,因此于项目建设过程中,企业现有机黄酒和传统酒正常生产,生产线建成后,厂区内现有灌装车间和机制黄酒车间布局不调整。拟建灌装生产线的厂区现为陈化仓库,需新建灌装车间且配套公用设施。企业厂区现状平面布置和项目建成后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项目产品方案

表1-1 项目主要产品方案

3.2项目污染源强汇总

根据该项目的工程分析及类比分析,项目实施前后企业污染源强汇总见表3-1 。

表3-1 项目实施前后企业污染源强汇总

4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4.1周边环境简介

本项目地块分为三块,其中年产2 万吨黄酒生产线位于上虞市东关街道104 国道旁的绍兴女儿红酿酒XX 公司内,东面紧邻春晖集团绍兴市制冷设备XX 公司;南

面为建东东路,过路为萧曹运河,隔河为丽江岸村民居(约40 米);西面为镇东北

路,过路为越泉社区居民楼,约相距35 米;西南面为越泉社区居民楼,相距约10

米;北面为104 国道。本项目年产2 万吨优质瓶装酒生产线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丽

江岸村企业现有黄酒仓库南侧,东面为丽江岸村村路,东北面100 米处为新沙村民

居;南面为农田,南面相距50 米处为丽江岸村民居;西面为农田,北面为现有陈化

仓库。本项目新建陈化仓库位于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绍兴县旁,东面为规划道

路,南面为萧曹运河,西面为永胜混凝土集团,北面为助剂厂。项目所于地周围无饮

用水源保护区、无地下水出口,也无大面积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

4.2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由监测结果能够见出,总体而言本项目评价区域范围内空气环境质量较好,各监测点的SO2 和NO2 浓度均很小,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修改版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仅个别时段PM10 超标。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由监测结果能够见出,由监测结果能够见出,东关水泥厂、新沙桥和三角站桥监测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类水质,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中Ⅲ类水标准要求。项目附近水体水环境质量较差,超标主要是由附近村庄居民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航运引起的。

(3)声环境质量现状

从表4-5 能够见出,项目各个所于地四周的噪声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

声标准》(GB3096-93 )中的相应标准,各个敏感点均能达到2 类标准。

4.3保护目标

该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所于地周边居民以及萧曹运河。

周围主要敏感点其距各厂区的距离和方位见表4-1 ,示意图详见图4-1 :

表4-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注:“* ”厂区1 代表上虞市东关街道104 国道旁厂区,厂区内设污水处理站;厂区2 代表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丽江岸村厂区;厂区3 代表位于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村,绍兴县旁边地块。

5环境影响预测

5.1水环境影响分析

5.1.1排污可纳性分析

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最大日废水排放量为866.5t/d ,污水纳入上虞污水处理厂二期处理。上虞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已增至25 万吨/ 日,污水处理厂有足够余量处理企业生产废水。上虞污水处理厂已经同意项目废水达到进管要求 (CODcr

≤500mg/L )后接入污水管网,企业需向污水处理厂再申请新增污水的进管容量(详见附件) 。

企业污水经企业自建排水管接入梁巷的污水管后排入分区污水泵站,企业位

于上虞市东关街道,根据上虞市污水工程规划,企业属于第二分区。所于分区管

网和泵站的配套工程已纳入近期规划,届时将有足够的容量转输企业污水至污水

处理厂

5.1.2项目废水纳入上虞污水处理厂二期可行性分析上虞污水处理厂目前二期工程正

于建设中,第壹条生产线拟于2008 年底建设完成;第二条生产线拟于2010 年底建设完成。本项目年产2 万吨黄酒生产线预计于2009 年9 月建成投产,年产2 万吨优质瓶装酒生产线将于2010 年完工,届时项目废水均可纳入上虞污水处理厂二期工

程进行处理。

5.1.3废水排放达标分析

全厂废水经治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96 )中表1 标准和表4 中三级标准后送往进入污水管网,由上虞污水处理厂集中统壹处理后达标外排。

5.1.4对附近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项目所有废水经治理后均排入污水管网,不会对附近水环境产生影响。

5.1.5对杭州湾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污水进入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杭州湾,依照上虞污水处理厂环

评结果,由于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海域水流动力较强,对邻近功能区水质

影响甚微。

5.1.6废水非正常排放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若污水处理装置出故障,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截污管网,企业废

水总排放量为282636.6t/a ,各股废水经混合后COD 浓度可高达3000mg/L 之上。

根据黄酒生产工艺的特性,其产生的废水水质呈酸性,且生化性较好,对于上虞地区

以印染化工废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具有壹定的中和互补作用,但根据污水处理厂设计的

进水水质要求( COD ≤500mg/L ),本项目废水COD 浓度相对较高,对于上虞污水处理厂的正常处理将有壹定的影响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求公司对自身的污水处理加

强管理,建议设废水事故储池及合理埋设排污管道。

5.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及酒精和水的混合气体,因其产生量均较小,且影响范围仅于厂区内,对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EGSB 厌氧反应器产生的臭气经自带的水封器后收集接入抽气管道,SBR 好氧处理设施产生的臭气经由于处理池上方加盖收集后接入抽气管道,抽气管道接至生物过滤净化系统处理。该系统运行稳定,经济适用、自动化控制好,故障率低,异味去除率达90% 之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只要严格按照该系统作业指导书操作,根据营养液补充周期定期对营养液进行添加,其排放的废气可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同时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 米。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 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贮罐区、车间或工段)和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本次环评卫生防护距离按同类企业类比确定。根据同类工程对比,壹般于处理装置50 米外基本闻不到气味。因此,可参照国内壹般企业做法,设置50 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可满足卫生防护要求。根据实地调查,企业将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厂区东面,最近的敏感保护目标丽江岸村距离污水处理站为80 米,可满足卫生防护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产生的废气经处理后对环境的影响均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环境的恶化,项目所于地周围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二级标准。

5.3声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投产后,厂界各预测点的昼间噪声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GB12348-90) 中的相应标准要求。项目建设投产后,夜间多数工序不生产,夜间噪声源较小,对保护目标基本无影响。经预测,保护目标新沙村、丽江岸村和越泉社区昼间噪声仍能满足2 类功能区的要求。因此,本工程实施后,噪声对保护目标影

响较小。

5.4固废影响分析

项目营运期间所有固废均妥善处置,对环境基本不产生影响。6污染防治对策

项目污染治理措施具体见表6-1 。

表6-1 污染防治措施汇总表

7污染总量控制

本项目实施后企业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确定为水量,COD 及氨氮项目为技改扩建项目,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总的废水量为166046.6t/a ,其

中生产废水164966.6t/a ,生活污水1080t/a 。项目产生的废水经预处理后通过截污管网进入上虞污水处理厂。

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排放变化情况如下:

表8.1-1 项目实施前后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环评以项目实施后总量作为总量指标控制值,建议企业总量控制指标如下:

(1)以废水量28.26 万t/a ,COD139.9t/a ,氨氮8.19t/a 作为项目实施后企业水污染物排入上虞污水处理厂的总量控制建议值;

(2)以废水量28.26 万t/a ,COD56.5t/a ,氨氮7.06t/a 作为项目实施后企业水污染物排入环境的总量控制建议值;

企业现有排放量于原有核定总量范围内,项目实施后,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增加,增加的总量需向当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

本项目实施后,企业产生的废水全部进入上虞污水处理厂的截污管网,企业污染排放量增加,需新申请总量控制指标。项目所需的废水总量指标由上虞市环保局优先调剂解决,详见附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壹步加强污染减排工

作的通知》(浙政发[2007]34 号)的文件精神,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调剂比例不得低于1:1.2 。

表8.1-2 本项目实施后企业废水新增总量及需调剂的量

注:*为最大日废水排放量,()内为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环境的量

8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

8.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年产2 万吨黄酒和年产2 万吨优质瓶装酒技改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 年本)》,符合《绍兴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2008 -2009 )》,未列入浙江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省环保局《关于加强全省工业项目新增污染控制的意见》中《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壹批)》,符合关联产业政策。

8.2功能区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于上虞市东关街道联星新增土地80 亩新建陈化仓库,该地块为出让地块,属于工业用地;年产2 万吨黄酒生产线和年产2 万吨瓶装酒生产线所于地块为企业现有,不新征土地,已有规划及土地批件。故项目符合上虞市土地利用规划及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8.3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

本项目采用成熟的生产工艺,项目设计建设充分考虑清洁生产原则;项目于能源的选择上,采用集中供热的形式;于原辅材料的选择上,采用已经加工的优质的原材料,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于煎酒、洗瓶、杀菌、灌装等工序选择了清洁生产工艺,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体现清洁生产的思路,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

8.4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

项目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截污管网,由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车间噪声经相应治理措施治理后,对厂界各侧噪声值贡献较小,能够做到厂界达标排放;固体废物经相应措施处理后能做到妥善处置,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项目产生的所有污染物符合达标排放原则。

8.5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

本项目为技改扩建项目,项目排放的污染物主要为COD 及氨氮,污染物的量有所增加,增加的量由建设单位向上虞市环保局提出申请,于上虞市区域内总量控制指标中调剂解决。于总量指标得到落实后,本项目符合总量控制的原则。

8.6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

项目产生的废水采用分质处理,生产废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和生活废水壹起进入截污管网由上虞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周围水环境基本没有影响;废气治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环境仍能符合二级标准要求;噪声源经采取适当治理措施后,厂界噪声和保护目标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固体废弃物经适当处置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且未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特定区域建设,项目且未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周围建设,符合“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及法律、法规规

章规定的其他特定区域,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重要景观的项目;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周围,限制建设可能损害环境质量和功能的项目”的规定。

因此项目建成后,周围环境基本能维持现状。

8.7公众调查

从公众对项目的总体态度来见,所有被调查的团体和个人基本赞成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公众的认可。建设单位于切实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该项目的建设应是可行的。环评建议企业加强企群关系,做好以人为本,加强环境保护公众,使企业的生存建立于民众生存的基础上。

9环评综合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的开发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上虞市城镇总体发展规划及其它关联规划,项目的技术和装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加强环保管理,污染物均能做到达标排放,符合总量控制原则;项目对保护目标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可使周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项目未建设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它特定区域,也未建设于重要生态功能区周围。

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符合环保审批原则,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