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设计说明

管道设计说明
管道设计说明

目录

第一章设计概括 (1)

1.1 污水系统 (1)

1.2 雨水系统 (1)

第二章排水体制选择 (1)

第三章管线布置 (1)

第四章污水流量计算 (2)

4.1 设计管段 (2)

4.2 街坊的编号和街坊面积的确定 (2)

4.3 比流量 (2)

4.4 集中流量 (2)

4.5 沿线流量 (3)

第五章污水管的水力计算 (3)

5.1 管段长度 (3)

5.2 设计流量: (3)

5.3 确定设计参数 (3)

5.4 水力计算 (3)

第六章雨水管道汇水面积的计算 (5)

6.1 设计管段 (5)

6.2 汇水面积编号 (5)

6.3 汇水面积的计算 (5)

6.4 输汇水面积 (5)

6.5 总汇水面积 (5)

第七章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5)

7.1 确定管段长度 (5)

7.2 排水面积 (6)

7.3 比流量 (6)

7.4 设计流量 (6)

7.5 确定设计参数 (6)

7.6 坡降与流行时间 (6)

7.7 高程的确定与覆土深度 (6)

7.8 上游管段流行时间 (7)

7.9 总流行时间计算 (7)

第八章课程设计绘图说明 (7)

8.1 管道平面图 (7)

8.2 污水主干管、剖面图 (7)

8.3 雨水主干管、剖面图 (8)

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概括

浙江省杭州市某街坊的平面布置图一张。该市属亚热带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主城区下方有河流经过。

1.1 污水系统

街坊的人口密度为500人/ha,生活污水定额(平均日)为150(人·d);工厂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8.24L/s,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6.84 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 L/s;学校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10 L/s。工厂和学校的污水排出口的管底埋深为2.20m,其余各起点检查井处的管底埋深均定为1.2m。

1.2 雨水系统

设计重现期P=1a,径流系数ψ=0.6,地面集水时间t1=10min,各起点检查井处的管底埋深均定为1.2 m。

第二章排水体制选择

排水系统的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类。本设计采用合流制中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沿河岸敷设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截流干管上设置溢流井,并在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再排入水体或再利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量也增加,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将会有部分污水经溢流井直接流入河体。

第三章管线布置

排水管道系统布置得原则是充分利用地形,管道尽可能的简短。应根据地形、竖向规划、污水厂的位置、土壤条件、河流情况以及污水种类和污染程度等因素

而定。

本地区地势向水体适当倾斜,各排水流域的干管以最短距离沿与水体垂直相交的方向布置。沿河流敷设主干管,并将各干管的污水截流送至污水处理厂。

优点:干管长度较短,管径较小,因而较经济,污水和雨水也能迅速排出。

第四章 污水流量计算

4.1 设计管段

本设计共取15个管段。具体见“污水管道平面图”。

4.2 街坊的编号和街坊面积的确定

对设计区的每个街坊进行编号,本设计共编14个,外加学校和工厂。并对相应的街坊算出相应的面积。污水管的设计中,学校和工厂的污水量是集中流量。

4.3 比流量

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数据,街坊的人口密度为500人/ha,生活污水定额(平均日)为140/(人·d ),求得 :

81.086400500140360024=?=?=np q s

4.4 集中流量

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数据,工厂的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8.24L/s,淋浴污水设计流量为6.84 L/s ,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 L/s ,学校生活污水设计流量为10 L/s 。

故: 工厂的流量是 ()

S L Q /48.414.2684.624.8=++=集中工厂 学校的流量是

()S L Q /10=集中学校

4.5 沿线流量

(1)本段流量:以3-4管段为例,本段流量为比流量和街坊面积的乘积,此为工厂集中流量

故: ()S L Q /48.4143=-

(2)转输流量:以1-2为例,无本段流量

总变化系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表7-1 “生活污水量总变化系数”用内差法可以求得总变化系数Z K 。

()S L K F q Q Z s /78.1327.25.781.0121=??==-

其它管段同理可得。

第五章 污水管的水力计算

5.1 管段长度

按照窨井的位置和管道铺设位置,确定管段长度。本设计将窨井设在街坊左侧5m 处。则管道长度为街坊长度加上窨井到街坊的距离。

以1-2为例,()m L 320515300=++=。其它管段同理可得。

5.2 设计流量:

见污水流量设计表。

5.3 确定设计参数

根据流量查《沟道水力学算图》,确定有关管段的设计参数:流速、充满度、管径、管道坡度。流量小于26.56 L/s 时,按不计算管段来计算。

5.4 水力计算

(1)水深和降落值

确定参数以后,水深=管径×充满度,降落量=坡度×管长,以3-4为例,水深=0.35×0.65=0.23m。降落量=0.0018×320=0.58m。

(2)标高和埋深

地面标高:根据地面等高线,估计各检查井的地面标高值;

埋深:集中流量的管底埋深为2.2 m,其余各起点检查井为1.2 m;

管内底标高:由地面标高减去埋深,即上端管底的标高,再减去降落量,可以求出下端的管底标高,管道下端的埋深可由下端地面标高减去下端管底标高。

水面标高:水面标高=管内底标高+水深

(3)管道衔接

a管顶平接:如果下一个管段的管径和上一个不一样,则用管顶平接。

其上端管内底标高=上一管段下端管内底标高-这一管段和上一管段的管径差。

以3-4和4-6为例,3-4管段下端管内底标高为39.47m,管径为350mm,4-6管径为450mm,采用管顶平接,4-6管段的上端管内底标高为

39.47-(0.45-0.35)=39.37m

b水面平接:如果下一管段管径与上一管段的管径相同的时候,则采用水平平接。

其上端管内底标高=上一管段的下端管内底标高,以1-2和2-3为例,1-2和2-4的管径都是500mm,且1-2的下端管内底标高为40.59m,故2-4的上端管内底标高也为40.59m。

(3)支管汇集

碰到两条支管汇成一条干管的时候,确定管内底标高要按最底管内底标高的管段计算。以6-9、8-9、9-12为例,

6-9管段的管径为500mm,下端管内底标高为38.42m,

8-9管段的管径为300mm,下端管内底标高为39.48m,

9-12管段的管径为500mm,上端管内底标高应该按6-9的下端管内底标高来计算,并且减去管径差,故9-12管段的上端管内底标高为38.42m。但是,水面标高下游比上游高,不符合。所以,在此应先确定9-12的睡眠标高,取与6-9管段相同38.70。此时,9-12上游的管内底标高为它上游水面标高-水深,

38.70-0.32=38.38。

其余管段可同理可得。

第六章 雨水管道汇水面积的计算

6.1 设计管段

该设计雨水管共设了6路主干管。

6.2 汇水面积编号

共19个。详见“雨水汇水面积划分图”

6.3 汇水面积的计算

汇水面积要考虑街坊面积和道路面积,由于雨水井在路中央,算管道面积时可以将道路面积分为两半。以1-2管段为例,

()

2

32.41000021270320m F =÷??= 6.4 输汇水面积

下一管段面确定后,要考虑上一管段转输过来的汇水面积。

6.5 总汇水面积

总汇水面积=本段汇水面积+转输汇水面积。

第七章 雨水管道水力计算

7.1 确定管段长度

根据雨水井和管道布置位置,确定各管段长度。以Y1-2

为例,雨水井设在路中央,则管段长度()m L 160=

7.2 排水面积

见雨水汇水面积计算表

7.3 比流量

按任务书上给出的数据,设计重现期()a P 1=,径流系数6.0=?,地面集水时间min 101=t ,各起点检查井处的管底埋深均为1.2m 。根据教课书上杭州地区的暴雨强度公式为:

()()038.125lg 844.0110174

++=t P q , 其中∑+=2210t t ,以1-2段为例02=t ,所以

()ha S L q */4.1520=

7.4 设计流量

F q q v ?=0,以1-2段为例,设计流量()S L q v /32.44.152?=

7.5 确定设计参数

雨水水力计算按满流计算,充满度为h/D=1。查教课书附录,确定流速、管径及管道坡度。

7.6 坡降与流行时间

根据v 可求出本段流行时间

601?=v L

t ,坡降=管长×管道坡度。以1-2为例,min 14.36085.01801=?=t ,坡降=0.0009×160=0.14m 。

7.7 高程的确定与覆土深度

高程的确定与污水管道的高程确定原则一样,故可同理求得。覆土深度=地

面高程—沟底高程,以1-2为例,地面高程上端为42.80m ,管底起点高程为41.00m 。如果起始端按埋深0.7m 计算,则终端覆土将小于0.7m ,则不符合要求。故始端覆土最小埋深为0.9m 计算,其计算方法与污水管道的埋深确定原则一样,同理可知。

7.8 上游管段流行时间

按公式L/v/60可得。

7.9 总流行时间计算

?+=6021v L

t t ,以1-2、2-3为例,1-2因为是起始管段,所以无上游流行时间,本段流行时间为 3.14min 。2-3段的流行时间为 5.93min ,总时间t=3.14+5.93=9.06min 。

第八章 课程设计绘图说明

8.1 管道平面图

(1)该图比例为1:10000,图中管长及街坊长度均以m 为单位;

(2)管径D 以mm 计,地面标高、管内底标高均以m 计;

(3)选用管材为钢筋混泥土;

(4)图中虚线为雨水管,实线为污水管。

8.2 污水主干管、剖面图

(1)平面图

截水污水主干管,以1:10000比例画主干管平面图

(2)剖面图

剖面图纵向比例为1:100,横向比例为1:1000

(3)检查井采用落底式

(4)具体数据见图和计算表

8.3 雨水主干管、剖面图

(1)平面图

以1:10000比例画雨水主干管平面图

(2)剖面图

剖面图纵向比例为1:100,横向比例为1:1000

(3)检查井采用落底式

(4)具体数据见图和计算表

所有图纸均为A3画图纸,图中D以mm计,流速以m/s计,地面标高、管长、管内底标高、埋深深度均以m计。

压力管道设计说明

压力管道设计说明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射阳港经济区射阳金鹤纤维素有限公司蒸汽管网设计工程。蒸汽管网利用三通由原厂区内蒸汽管道接出,通至新库房。 2、设计参数 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 160℃ 设计压力: MPa 设计温度: 300℃ 工作管道直径:Φ108×5 过路段埋地外护管直径:Φ219×6 保温材料:超细离心玻璃棉δ=60-70mm(详见图纸列表) 保护层:镀锌彩钢板δ=0.5mm 3、本设计遵照以下标准规范 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3、《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2005); 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6-2008);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9、《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范》(TSGR1001-2008);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49号国务院令; 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4、输送介质为蒸汽的管道,管道分类为GC3。 5.蒸汽管道安装 蒸汽管道的施工验收应符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有关规定。 材料:工作管采用20#(Φ108×5)无缝钢管,管道标准为GB/T8163-2008或GB3087-2008。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焊丝为H08Mm2Si,盖面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 E4303,对应牌号为J422;埋地外护管均采用螺旋钢管(Q235B),管道标准号为 SY/T5037-2000,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E4303,对应牌号为J422。 蒸汽管道的弯头采用热压弯头(GB12459-2005),除特殊注明外,弯头弯曲半径R=。三通采用标准无缝三通(GB12459-2005)。管件壁厚不小于直管段壁厚。 全部钢管、管件以及预制件等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或复印件,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内部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杂质;保温制品需有性能检测报告,保温表面不得有裂纹、坑洞、破坏等现象。

给水管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给水管道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业主的设计委托书和双方签署的设计合同; 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 3、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设计院已完成的初步设计。 二、采用技术标准、规范 1、《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5、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 三、工程设计概况 八一路给水管管径为DN600,北接门背街已建DN600给水管,南接西环路,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西环路给水管管径为DN600,北接八一路DN600给水管,南接南环路DN200 给水管,沿西环路东侧敷设。 民主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和DN100,北接门背街已建DN600给水管,沿民主路路边敷设。 龙山路给水管管径为DN300,北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南接龙都路DN300 给水管,沿东侧人行道敷设。 龙都路给水管管径为DN300,西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东接马家湾至龙门街DN400给水管,沿北侧人行道敷设。 建设南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马家湾至龙门街DN400给水管,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沿东侧人行道敷设。 铁石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南接西环路DN600 给水管,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丝绸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北接龙都路DN300给水管,南接中兴路DN200 给水管,

沿西侧人行道敷设。 中兴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东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西接中南路已建DN600给水管,其中节点J-1?J-22沿北侧人行道敷设,J-23?J-37沿南侧人行道敷设。 南环路给水管管径为DN200,东接西环路DN600给水管,西接龙门街DN400 给水管和白龙大道DN250给水管,沿北侧人行道敷设。 四、管材、接口形式、管道基础及管道防腐 1、管材 本工程采用球墨铸铁管;过桥、过街、穿越地下障碍等采用钢管。 2、管道接口 钢管采用焊接接口;球墨铸铁管采用T型橡胶圈柔性接口。 3、管道基础 在管基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位低于管底的地段钢管及铸铁管采用素土基础 , 管道铺设在未经扰动的原土上,铸铁管采用砂基础,砂垫层厚200mm。 管基在岩石地段采用砂基础,砂垫层厚200mm。 管基在回填土地段,超挖500m m,管基的密实度要求达到路基密实度后(95%),垫砂200mm 厚。 当位于淤泥或地下水位多且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时,应换填300mm碎石,再铺200mm厚砂敷管。 4、管道防腐 球墨铸铁管内外部均需防腐,其内部防腐采用水泥砂浆防腐,并已在制造厂内完成。 埋地钢管及管件内防腐采用IPN8710-2B防腐底漆一道,IPN8710-2B防腐面漆二道,其干膜厚度应130um,钢管及管件外防腐采用IPN8710-1防腐底漆两道, 脱脂玻璃布两层,IPN8710-3厚浆型面漆三道,漆干膜厚度500um,防腐漆操作程序

电力管道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江滨大道附属配套工程设计补充协议。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4、《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 6、《江滨大道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2010.04); 二、设计内容 江滨大道电力排管设计,全长2.852千米。其中主线绿化带下设置12根CFRP-150波纹管,车行道下设置12根DN-150×5镀锌钢管,公路连接线段支线K0+000~K0+640双侧设置6根CFRP-150波纹管,K0+640~K0+807.498北侧人行道下布置12根CFRP-150波纹管。穿越道路敷设采用镀锌钢管。 三、管道敷设 1、江滨大道 主线电力管道设置在道路中心线下,梅溪至隧道口公路连接线段支线K0+000~K0+640段电力管道设置在双侧人行道下,K0+640~K0+807.498段电力管道设置在北侧人行道下,详见管综横断面。 2、电力管道采用排管敷设方式,并列管之间应有不小于20mm的间隙。人行道与绿化带采用碳素波纹管,中粗砂回填,上部回填土夯实,压实系数 不小于0.94。车行道及穿越道路采用镀锌钢管,并采用C20混凝土包封,上部采用中粗砂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具体见管道敷设断面图。 3、沟槽施工时,要将沟底挖平、夯实,再铺设100mmC10混凝土垫层。 4、排水:为了防止电缆井长期积水,电缆井内设集水坑,并将积水引入附近市政雨水井中。电缆井底面必须具有不小于0.5%的坡度,在电缆沟末端利用排水管将积水排到雨水井中。排管采用DN200-UPVC管材,管口加罩。 5、接地体部分:电缆井采用单独接地保护,接地极采用L50×50×5-2500mm镀锌角钢,垂直敷设接地极。井内所有金属构件通过扁钢-50×5与接地极焊接。 6、电力管道应遵照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相关规定,与其他管道、构筑物保持最小安全间距。 7、本次电力管道设计,可利用照明工程所设的变压器(具体设置在江滨大道灰窑段K1+305,增坪段K2+250,隧道连接段K4+075),预留进线位置。 四、电缆井 1、每隔40m~50m左右和道路交叉口设电缆井,根据现场地形实际情况 增设电缆井。 2、考虑到造价和本项目道路已施工的管道,设置于江滨大道道路中心下且无支管的电缆井采用大型(二)直通型电缆井(混凝土),施工详见07SD101-8 P36,设置于江滨大道绿化带下且无支管的电缆井采用大型(二)直通型电缆井(砖砌),施工详见07SD101-8 P35,盖板配筋图详见大型(二) 电力管道设计说明

排水管网设计说明书

环境工程设计 大作业 题目城市污水管网的设计姓名姜晨旭 学号2014010650 指导教师王庆宏 成绩 二○一七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概要 (2) 1.1设计题目 (2) 1.2设计内容 (2) 1.3设计资料 (2) 1.4设计参考资料 (3) (二)排水系统 (3) 2.1排水体制 (3) 2.2排水体制的选择 (4) (三)管网设计 (4) 3.1管道定线 (4) 3.1.1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 (4)规划时要考虑到使渠道的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 (4) 3.1.2排水管网定线考虑因素 (4) 3.1.3污水主干管定线 (5) 3.1.4污水干管定线 (5) 3.2水量计算 (6) 3.3水力学计算 (8) 3.3.1水力学计算要求 (8) 3.3.2水力学计算过程 (9) (四)图形绘制 (10) (五)管材设计 (11)

(一)设计概要 1.1设计题目 1.2设计内容 (1)绘制CAD图并计算小区面积、布设管道、测量出地面标高; (2)完成流量计算并列出污水干管设计流量计算表; (3)完成水力计算,通过查阅水力计算图,完成污水干管水力计算表; (4)绘制主干管的纵剖图并进行标注。 1.3设计资料 (1)人口密度为400cap/ha; (2)生活污水定额140L/cap·d; (3)工厂的生活污水和淋浴污水设计流量分别是8.24L/s和6.84L/s,生产污水设计流量为26.4L/s, 工厂排水口地面标高为43.5m,管底埋深不小于2m,土壤冰冻深度为0.8m; (4)沿河岸堤坝顶标高40m。

1.4设计参考资料 1.《排水工程》(上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环境工程设计》赵立军陈进富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二)排水系统 2.1排水体制 废水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以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排水体制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其中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合流制与截流式合流制两种。前者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进排入水体;后者则是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交接处设置溢流井,超出处理能力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井后直接排入水体,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而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完全分流制两种。前者包括独立的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后者只有污水排水系统,未建立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与分流制的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最新综合管线设计说明电子教案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 1.综合管线规划原则 1.1综合管线规划为合理利用有限地下空间,统筹安排各类工程管线,确定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各类工程管线之间的关系,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管线实施及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1.2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主要内容: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排列顺序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最小水平净距、最小垂直净距;确定各类工程管线在地下敷设的最小覆土深度;确定各类工程管线的平面位置及周围建(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 1.3 工程管线应满足近期建设要求,并保留远景发展的需要。 1.4 各类工程管线内容有:给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电力管道(强电管线)、燃气管道及信息管道(弱点管线)(移动、联通、电信、有线电视)等,各专业规划应相互协调。 2.设计规范、标准 2.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2.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2.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4《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 2.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电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2.12《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GB50374-2006) 3.设计原则 3.1管线规模容量按远期考虑,管网系统都按远期规划进行设计; 3.2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 道上;重力管道优先布置; 3.3设计范围内,所有管线均考虑埋地敷设; 3.4所有管线符合各管线设置的规范及埋深要求,相互间在平面及竖向不发 生碰撞,与道路构筑物不发生矛盾; 3.5结合道路设计,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有土地的情 况下,使路线简捷; 3.6所有的排水均考虑重力排除,尽量避免提升,需要特殊处理的排水另行 考虑; 3.7尽量减少管线在道路交叉口处交叉。工程管线在竖向管位分配时,宜按 下列原则规定处理: 1)有压管让无压管,可弯曲管让不可弯曲管; 管线综合施工总说明(一)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说明

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宁安市华城国际住宅小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新建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结合住宅小区总体规划,在小区新建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以满足建筑内消火栓及喷淋管网的需要;新建室外消防给水管道总长度为2349.25米。 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 1、《华城国际住宅小区总体规划》 2、《华城国际住宅小区一层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 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6、《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163-2008) 7、现场实际踏勘及调查资料 三、工程设计目的及内容 1)工程设计目的: 依据华城国际住宅小区总体规划,本设计主要负责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 ①给水水源: 本工程给水水源来自消防给水泵房;室外消防管道经消防泵房加压后,满足整个小区室内消防的用水需求。

②根据设计规范要求,同时提高小区配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环状网。 2)工程设计内容: 本设计主要内容为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工程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工程。 四、室外消防给水管道设计要求 为了提高配水管网的安全可靠性、满足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的用水要求,配水管网采用环状网。 1、管线位置 管线位置:详见室内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及喷淋室外消防给水不管到平面布置图,管顶覆土控制在设计路面下2.10米。 2、管径、管材 管径:DN100MM、DN150MM。 管材:采用加厚壁无缝钢管(壁厚s=6mm)。 加厚无缝钢管及管件外防腐采用三油二布,内防腐采用内刷无毒环氧树脂防腐。其中三油二布具体构造如下: ⑴底料一层;⑵沥青(厚度≥1.5mm);⑶玻璃布一层;⑷沥青(厚度1.0~1.5mm);⑸玻璃布一层;⑹沥青(厚度1.0~1.5mm);⑺聚 氯乙烯工业薄膜一层。具体要求按GB 50268-2008、GB/T 8163-2008执行。 采购管材时,应确保所选管材的承压能力大于等于试验压力,并能承受覆土深度的土荷载和汽车荷载,机动车道下的荷载按城市A级考虑。 管道施工时,应严格按照管材的操作技术规程及管材厂家提供的技术指导进行,确保管道安装施工的质量。 3、管道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原土基础。 管道基础应座落在原状土上。地基承载力应大于(或等于)120KPa,当管道基础坐在回填土或其他软弱地基时,应进行地基处理,达到地

管道安装设计说明

管道安装设计说明 1、管道安装应按流向保持千分之三坡度(有特殊要求的管道,需补充说明),各管道最低点及主管末端应加放净点,最高点应加排气点。 2、管道安装前应将内部的浮锈及脏物清洗干净,阀门应除去防锈油污,如需特殊处理的管道应在施工前处理完毕。但应注意与管道相连设备的技术要求,需隔断的位置,应临时设盲板。 3、管道安装时,其焊缝不得设在支架内及穿墙套管内。 4、管道布置图中凡与设备管口相接,且图中未标明标高的管道以设备管口标高进行施工 5、管道布置图中未定位管道及阀门,现场按最佳位置施工。 6、管道安装过程中,若因现场实际测量误差引起管道安装位置变动,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所有埋地管道应采用焊接方式,室外埋地管道穿越道路及回车场地时,应设置保护套,保护套管尺寸比管道大两个规格,套管两端用油麻密封,施工完毕后,套管也按照埋地管道防腐要求进行防腐。8、在管道布置图中,部分未标注定位尺寸的管架,应按照已有的预埋件及墙、柱、就近设备为支撑点,参照管架一览表的选型及《管架标准图》(HG/T21629-1999),现场确定最佳位置安装。 9、管道安装完后,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的要求进行吹扫、脱脂和清洗。 10、管道试验:

(1)管道试压应具备的条件: a、管道支架安装完毕。 b、需做热处理的焊口热处理工作结束 C、管道安装全部完成并检查合格。d、管道的焊缝按管道数据表的要求进行探伤,并有探伤报告。e、试验的压力表已经校验,其精度不低于1.6级。 (2)管道安装完毕后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的要求进行液压试验。 (3)管道安装完毕后,输送高度危害介质的管道按《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的要求做泄漏性试验。 (4)压力试验和泄漏性试验需满足本工程管道数据表中技术要求。(5)按照《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的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以消除应力。 11、管道安装时应注意“液袋”和“气袋”。即在液体管道低点加排净,在气体高点管道加放空 12、所有管道均不可与管架直接发生摩擦,做支架时管道与管卡接触应加垫橡胶板。

压力管道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射阳港经济区射阳金鹤纤维素有限公司蒸汽管网设计工程。蒸汽管网利用三通由原厂区内蒸汽管道接出,通至新库房。 2、设计参数 工作压力:0.8MPa 工作温度: 160℃ 设计压力: 1.6 MPa 设计温度: 300℃ 工作管道直径:Φ108×5 过路段埋地外护管直径:Φ219×6 保温材料:超细离心玻璃棉δ=60-70mm(详见图纸列表) 保护层:镀锌彩钢板δ=0.5mm 3、本设计遵照以下标准规范 1、《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 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3、《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CJJ104-2005); 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6-2008);

6、《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7、《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9、《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范》(TSGR1001-2008);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549号国务院令; 1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2005); 4、输送介质为蒸汽的管道,管道分类为GC3。 5.蒸汽管道安装 5.1蒸汽管道的施工验收应符合《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T20801-2006)和《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的有关规定。 5.2材料:工作管采用20#(Φ108×5)无缝钢管,管道标准为GB/T8163-2008或GB3087-2008。焊接采用氩弧焊打底,焊丝为H08Mm2Si,盖面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E4303,对应牌号为J422;埋地外护管均采用螺旋钢管(Q235B),管道标准号为SY/T5037-2000,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条型号为E4303,对应牌号为J422。 5.3蒸汽管道的弯头采用热压弯头(GB12459-2005),除特殊注明外,弯头弯曲半径R=1.5DN。三通采用标准无缝三通(GB12459-2005)。管件壁厚不小于直管段壁厚。 5.4全部钢管、管件以及预制件等应有制造厂的合格证书或复印件,在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内部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杂质;保温制品需有性能检测报告,保温表面不得有

管道设计手册

管道设计手册 配管设计通则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2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2) 3 管系压力等级的分界 (3) 4 阀门选择 (4) 5 管系放空与排凝 (6) 6 安全阀放空与停工放空 (7) 7 阀门及仪表的安装方法 (9) 8 管件的选择 (12) 9 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6) 10 管系法兰的设置 (18) 11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18)

1、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装置(单元)配管设计中所涉及的一般事项。 2、配管设计所需基础资料 (a)设计基础条件(B a s i c E n g i n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D d t a) (b)详细工程设计数据(配管)[D e t a i l e d E n g i n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D a t a(P i p i n g)] (c)流程图(含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P&I D) (d)公用工程流程图 (e)装置布置图 (f)设备含机泵、工业炉及其它非定形设备 (g)管道等级表 (h)管道表 (I)仪表规格表 2、管道系统(以下简称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如下:(1)管系的设计温度取与其相接的设备的设计温度。 (2)管系的设计压力取以下压力的最高者 (a)与管系连接的设备的设计压力; (b)保护管系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c)当离心泵出口管道考虑切断时,设计压力为泵的正常吸入压力加上泵进出口额定压差的倍。 (d)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3)对于低于大气压操作的管系,按承受外压条件设计,设计压力取。 (4)夹套管内管设计压力:当内管介质压力大于夹套内介质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标准

压力管道设计规范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目录 1.管道设计技术规定SH/P20-2005 2.装置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1-2005 3.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H/P22-2005 4.管道材料设计技术规定SH/P23-2005 5.保温、防腐及涂色设计技术规定SH/P24-2005 6.管道应力分析设计技术规定SH/P25-2005 7.管道支吊架设计技术规定SH/P26-2005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SH/P20-2005 上海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O五年三月

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1 总则 1.1 本规定包括:管道设计、材料、制造、安装、检验和试验的要求。 1.2 本规定为管道布置、管件材料和管道机械的设计原则,各项目的管道设计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2 设计 2.1 概述 为经济地、合理地选择材料,管道应按其使用要求各自分类,任何一类管道使用的范围应考虑: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2.2 设计条件和准则 2.2.1 在设计中应考虑正常操作时,可能出现的温度和压力的最严重情况,并在管道一览表或流程图上加以说明。 2.2.2 操作介质温度<38℃不保温的金属管道的设计温度同介质温度,内部或外部保温的管道应依据传热计算或试验确定。 2.2.3 在调节阀前的管道(包括调节阀)压力应按最小流量下(关闭或节流时)来设计。而在调节阀后的管道,应按阀后终了的压力加上摩擦和压头损失来设计。 2.2.4 对于按照正常操作条件下,不同的温度和压力(短时的)进行设计时,不应包括风载和地震载荷。 2.2.5 非受压部件包括管架及其配件或管道支撑构件的基本许用应力应与受压部件相同。 2.2.6 管道的腐蚀度,应按具体介质来确定。通常对碳钢和铁素体合金钢的工艺管道应至少有1mm的腐蚀度,对于奥氏体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材料一般不加腐蚀余量。 2.3 管道尺寸确定 2.3.1 管子的尺寸依据操作条件而确定。必要时,考虑按正常控制条件下计算的管道和设备的摩擦和25%流量的余量,但下列情况除外: (1)泵、压缩机、风机的管道尺寸,按其相应的能力确定(在设计转速下能适应流量的变化要求)同时要估计到流量到0的情况。当机器的最大能力超过工艺要求的最大能力时,管道的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文本资料讲解

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 说明文本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雨水排水工程竣工图说明 一、竣工依据及遵循的规范和设计原则: 1、建设方提供的该工程1:500现状地形图及综合管线物探资料 2、《西南大学内部道路施工图设计文件》(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3《西南大学内部道路工程管网综合规划》(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场踏勘的实际情况 5、家相关规范和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版)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埋地聚乙烯排水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64-2004) 《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 6、工程的竣工原则是: 1)执行国家关于环境的保护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以城市总体规划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现状管线为指导,在道路设计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排水进行系统的工程设计,为规划区内人口和经济增长提供安全的水环境。 3)排水管网设计应满足地区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远期发展与分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排水管道均按远期设计,并能适应片区建设需要,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 4)新建排水管网充分考虑区域排水现状及地块建设的情况,结合地块建设规划,在排水管道断面、平面布置、高程布置上适应功能的需要和接入的可能性、便利性。 5)排水管网设计注意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尊重事实,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利用现有管网体系和排水设施,并将其整合以发挥功能。 6)施工选材在不断总结科研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既考虑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同时又兼顾经济投入的合理性。不得使用淘汰产品及与国家产业政策不符的材料和产品。 7)排水管道的平面、高程布置充分考虑各种城市管线的敷设走廊,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预留足够的空间,为管线综合提供条件。 二、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农林区校园内,道路起点位于西南大学3号门入口,连通现状天生路,道路向西北方向延伸与在建体育场后车行道出口相接,主路全长133.29m,设计车速20km/h,路幅宽度为20m,车行道宽12m,双侧人行道宽4m。 由于路幅宽度限制,本次综合管网横断面设计中各种管线均按照单侧敷设考虑。雨水管单侧布置在西南侧人行道下。 三、上阶段专家意见及执行情况:

化工管道设计手册

化工管道设计手册 配管设计通则 目次 1 适用范围 (2) 2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2) 3 管系压力等级的分界 (3) 4 阀门选择 (4) 5 管系放空与排凝 (6) 6 安全阀放空与停工放空……………………………………………………………… 7 阀门及仪表的安装方 (9) 8 管件的选择 (12) 9 法兰间隙与管间距 (16) 10 管系法兰的设置 (18) 11 管道的最大允许支撑间距 (18)

1、适用范围 本通则适用于装置(单元)配管设计中所涉及的一般事项。 2、配管设计所需基础资料 (a) 设计基础条件(Basic Engineening Design Ddta) (b) 详细工程设计数据(配管)[Detailed Engineening Design Data(Piping)] (c) 流程图(含工艺、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P&ID) (d) 公用工程流程图 (e) 装置布置图 (f) 设备含机泵、工业炉及其它非定形设备 (g) 管道等级表 (h) 管道表 (I) 仪表规格表 2、管道系统(以下简称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 管系的设计压力与设计温度的确定原则如下: (1)管系的设计温度取与其相接的设备的设计温度。 (2)管系的设计压力取以下压力的最高者 (a) 与管系连接的设备的设计压力; (b) 保护管系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c) 当离心泵出口管道考虑切断时,设计压力为泵的正常吸入压力加上泵进出口额定压差的1.2倍。 (d) 往复泵出口管道上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3)对于低于大气压操作的管系,按承受外压条件设计,设计压力取0.1MPa。 (4)夹套管内管设计压力:当内管介质压力大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按内管介质压力确定。 3、管系等级的分界 当内管介质压力小于夹套内介质压力时,接承受外压设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夹套外管设计压力按夹套内介质压力确定。 (1)管系的压力范围是从压力源到较低压力的管系或所连设备前的第一个切断阀或止回阀。 当是双阀时,双阀的压力等级取较高侧的压力等级(见图1) 图1 管系的压力范围 (2)调节阀周围管道的压力及温度划分见图2 图2 调节阀周围管道等级的划分

厂区热力管网设计及施工说明.docx

厂区热力管网设计及施工说明 1设计说明 本说明编制时,所示标准版本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均有修改的可能性,使用标准的各方应注意引用最新版本。 1.1 设计依据 (1)×××单位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合同号: (2)根据×××单位编制的×××工程的初步设计文件。 (3)关于×××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批文及附件,批文号: (4)×××工程的总平面布置及全厂各车间、子项的所有管道接口资料及外部接口条件。 (5)设计规程、规范。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16912-2008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程 GB50316- 2000( 2008 版) 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GB/T20801.1~3-2006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34-201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CJJ104-2005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64-1997 1.2 设计要求 设计压力(表压)、设计温度及压力管道等级 管线种类 工作压力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压力管道等管道代号 MPa℃级 MPa 蒸汽类 高压蒸汽 中压蒸汽 低压蒸汽 闪蒸汽 压缩空气类 干燥压缩空气 1干燥压缩空气 2杂用压缩空气

MPa MPa℃级仪表压缩空气 气体类 中压氧气 低压氧气 中压氮气 FSF 风管 FCF 风管 次高压天然气 中压天然气 低压天然气 中压液化石油气 低压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空混气 氮氢混合管 烟管 乙炔气 二氧化碳气 氢气 氨气 氯气 液体类 中压疏水 低压疏水 除盐水 高压锅炉给水 中压锅炉给水 采暖热水供水 采暖热水回水 生活热水供水 生活热水回水 软化水 连续排污 定期排污 高压磷酸盐液 中压磷酸盐液 冷冻供水 冷冻回水

压力管道设计

申请许可类别

申请人声明与签署 在此,我声明本单位的成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没有对办理制造许可具有影响的法律诉讼等司法纠纷或者正在接受有关司法限制与处罚。现按 照规定申请制造许可,并接受审查和产(样)品检测。在取得许可后,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产品质量,接受监督管理和产品监督检验。 申请许可类别 (新申请的产品在新申请许可 栏内打V 扌寸证产品在新申请许可 栏内打V 原有许可 栏内打O 类别(设备类型) 级别 品种(设备型式) 参数 代表产品(限制范围、典型产品 ) 原有许可 新申请许 可 型式试验单位 安全阀 A1 弹簧式安全阀 各种安全阀 V 未做 气瓶阀门 液化石油气瓶阀 V 未做 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 安全附件制造 密封件 AX 阀、疏水阀、低温阀、 调节阀(要求注明是气 动调节阀或电动调节 阀)、控制阀、减压阀(自 力式)、眼镜阀(冶金工 业用阀)、孔板阀(冶金 工业用阀)、排污阀、减 温阀、减压阀、紧急切 断阀、其他阀门(无行 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用 于石油、化工装置上的 非标阀门 基本型金属缠绕垫片、 带加强环型金属缠绕垫 片、复合 增强垫片、非 金属垫片、金属垫、柔 性石墨垫(板)、模压填 料、编织填料 未做 职务: 日期:

爆破片装置正拱形正拱普通型、正拱开缝型、正拱带槽型未做 申请人声明与签署在此,我声明本单位的成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规定,没有对办理制造许可具有影响的法律诉讼等司法纠纷或者正在接受有关司法限制与处罚。现按照 规定申请制造许可,并接受审查和产(样)品检测。在取得许可后,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产品质量,接受监督管理和产品监督检验。 申请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职务: 日期:

管道设计说明范本

目录 1.设计说明 (04) 1.1工程概况 (04) 1.1.1 概述 (04) 1.1.2各信息点种类、分布及数量表 (04) 1.2设计依据 (04) 1.3设计范围......................................................................... (05) 1.4设计方案的确定 (05) 1.4.1 应达到的设计目的 (05) 1.4.2 机房位置设置 (05) 1.4.3 配线架和缆线设计建议 (05) 1.4.4系统构成 (06) 1.4.5 工作区子系统布线 (06) 1.4.6配线(水平)子系统 (06) 1.4.7建筑物主干子系统 (06) 1.4.8管理子系统 (07) 1.5主要工程量表及设备配置、缆线计算 (07) 1.6测试指标 (10) 1.6.1电缆系统测试方法 (10) 1.6.2电缆系统测试参数 (11) 1.6.3光缆系统测试方法 (13) 1.6.4光缆系统测试参数 (14) 1.7安装施工要求 (14)

1.7.1管道建设 (14) 1.7.2管槽安装、敷设 (15) 1.7.3电缆敷设 (15) 1.7.4光缆敷设 (16) 1.7.5配线管理系统 (17) 1.7.6机架的安装 (17) 1.7.7缆线端接 (17) 1.7.8地线安装 (18) 1.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8) 2.概预算编制说明 (20) 2.1概述及概预算总额 (20) 2.2概预算编制依据 (20) 2.3有关费用的取定标准及计算方法 (21) 2.4投资分析......................................................................... . (21) 2.5其他有关需要说明的问题 (21) 3.概预算表 3.1概、预算总表(表一)…………………………………..……....………..…第全页3.2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概、预算表(表二)……………. ……..……..…..…第全页3.3建筑安装工程量表概、预算表(表三甲)…..…………..….…………第1-2页3.4国内主要材料预算表(表四)甲………………………..……………..…第1-5页 3.5建设其它费用预算表(表五)……………………... ..……………..….….第全页 4.图纸部分 4.1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BX-01

管线设计说明

1、本次设计依据为建筑总图、单体图纸和市政管道资料。施工时请对照现场情况和建筑总图核对标高,并结合单体图纸施工。 2、根据单体图纸设计说明,园区最大日用水量为946.4m^U3^U,最大时用水量为91.5m^U3^U。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区内雨污水分流排放,雨水经收集后就近排放至市政雨水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放至市政污水管网。 3、总平面图中管道标高为绝对标高(黄海高程)。管道标注DN为公称直径。管径、井径单位为毫米。标高和平面距离单位为米。 4、生活给水埋地管采用PE管,热熔对接连接,详见《建筑小区埋地塑料给水管道施工》(10S507)。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焊接,二次镀锌。室外埋地用排水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热熔连接;执行标准为《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CJ/T250-2007)。。 以上管材宜在供应商的指导下安装敷设,管道基础做法和施工沟槽回填土夯实要求详见国标图集《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04S520)。 5、雨污水检查井采用砖砌检查井,详见02S515。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井盖与井座。 6、道路上有雨水检查井处沿道路两侧做雨水口,就近接入井内。雨水口位置可由景观设计单位根据道路及景观做法进行设计。人行走道及绿化的雨水收集由景观设计单位设计,就近接入雨水井。 雨水口与检查井连接管管径DN200,i=0.01坡向检查井,起点埋深0.65米,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埋深。

车行道下塑料管管顶覆土厚度不足800mm处,均应采取加强措施。给水干管埋深0.6M,支管埋深0.4m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高。埋地金属管道应采取防腐措施(两布三油)。 7、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SS100-1.0型。每栓流量按15L/s考虑。其布置原则: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超过150m。消火栓距路边不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M,并不大于40m。 8、倒流防止器选用带水表类型,水表型号LXLC-150。 9、管道交叉处如有标高相碰,可根据以下原则调整: 小管道让大管道。易弯的管道让不易弯的管道。电管在水管上。给水管在排水管上。压力管道让自流管道。新设管道让已建管道。 标高无法调整时,雨污水管可做倒虹井。个别检查井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 10、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 均应按国标(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试压和试水,埋地管应试验合格并经专业技术人员鉴定后方可回填。

压力管道设计资质

质技监局锅发[1999]272号 关于颁发《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技术监督)局,劳动(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加强对压力管道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现颁布《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告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附件: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压力管道设计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提高压力管道设计水平,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根据国务院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设计下列条件之一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必须遵守本办法。1.输送GB504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规定为极度危害介质的管道; 2.输送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及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介质的管道; 3.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o.1MPa(表压,下同),输送介质为气(汽)体、液化气体的管道;4.最高工作压力大于等于o.1MPa,输送介质为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或最高工作温度高于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管道; 5.前四项规定的管道的附属设施及安全保护装置。 第三条本办法不适用下列情况: 1.设备本体所属管道; 2.军事装备、交通工具上和核装置中的管道; 3.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其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的管道; 4.入户(居民楼、庭院)前的最后一道阀门之后的生活用燃气管道及热力点(不含热力点)之后的热力管道。 第四条压力管道设计资格类别、级别的划分: 一、长输管道为GA类,级别划分为:

管道安装施工方案设计

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一、地下管道敷设 1、下管 1.1下管前的检查工作 (1)沟槽的检查 下管前应对沟槽进行检查,主要有以下容: 检查槽底是否有杂物,若有应清理干净,槽底如遇棺材、粪污等不洁之物,应清除干净并做地基处理,必要时需消毒。 检查槽底宽度及高程,应保证管道结构每侧的工作宽度,槽底高程要符合现行的检验标准,不合格者应进行修整。 检查槽帮是否有裂缝及坍塌的危险,如有用支撑加固等方法处理。 检查槽边堆土高度,下管的一侧堆土过高、过陡的,应根据下管需要进行整理,并须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地基、基础,如有被扰动的,应进行处理,冬季管道不得铺设在冻土上。 在混凝土基础上下管时,除检查基础面高程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外,同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0Mpa方可在基础上下管。

管道下沟前,应将管沟塌方土、石块、雨水、油污和积雪等清除干净;应检查管沟或涵洞深度、标高和断面尺寸,并应符合相关设计要求;石方段管沟,松软垫层厚度不得低于300mm,沟底应平坦、无石块。 (2)管道检验 下管前对下管工具及设备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 下管前应详细检查管材、管件及接口材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1.2管节堆放 管节堆放宜放置在平整、坚实的场地,堆放时必须垫稳,防止滚动,堆放层数及高度应符合下表规定。装卸时应轻装轻放,运输时应垫稳、绑牢,不得互相撞击,接口及钢管的防腐层应采取保护措施。 管节堆放层数与层高

1.3管道运输与布管 管道运输与布管应尽量在管沟挖成后进行。将管道布置在管沟推土的另一侧。管沟边缘与管外壁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00mm。禁止先在沟侧布管再挖管沟,将土、砖头、石块等压在管道上,损坏防腐层与管道,使管进土等。布管时,应注意首尾衔接。在街道布管时应尽量靠一侧布管,不要影响交通,避免车辆等损伤管道,并尽量缩短管道在道路上的放置时间。 (1)铸铁管 铸铁管与管件质脆易裂,在运输、吊装与下管时应防止碰撞,防止从高空坠落至地面,以免将铸铁管碰裂。 运输前,用小锤逐根轻击铸铁管,如发出清脆的声音,说明管道完好。将合格的铸铁管运至工地,装车时应将管道绑稳,运输中不得相互碰撞。运至现场,沿沟边布管,承口方向应按照施工顺序排列,防止吊装下沟时在调整方向二重复吊运。管道上所需的铸铁弯管、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