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设计

种子萌发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实录

一、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我们这个地区,每年“五一”节前后,正是春耕播种和时候,你也许跟着父母去过田地亲眼看过播种。有些时候地里的出苗情况很不好,为什么有些种子不能萌发成小苗呢?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呢?

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知识回顾: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运用课件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结合前面“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重点复习实验变量的确定及对照组的设计方法。

2、明确探究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哪些环境条件?

3、做出假设:

学生作出假设,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1.肥料 2.土壤 3.阳光 4.空气 5.水分 6.温度

教师将学生作出的假设条件板书在黑板的右侧,提出问题:你们作出的假设是否经过认真思考,是否合理?

学生:

(1)、种地时要施用肥料并将种子埋在土里,所以我假设种子萌发需要肥料、土壤。

(2)、我不这样认为,在家里妈妈生豆芽时只用水将绿豆泡好,再放在温暖的地方盖好,每天淋一些水就生出了豆芽,所以种子萌发不需要肥料、土壤和光。

教师小结:我们结合生活经验并科学分析,排除了种子萌发不需要的条件,现在只剩下空气、水分、温度三个条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设计实验来探究。

4、制定计划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设计对照实验,可以小组研究讨论。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提示:如何设计对照组?

怎样控制实验的变量?

用到哪些实验材料?

选用什么种子,用多少粒?

放在什么环境下进行发芽实验?

5、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教师评价各方案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

6、课件播放种子萌发实验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号瓶与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号瓶与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号瓶与2号瓶对照,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三、小结:

在上面的探究中,同学们能积极动脑,认真分析,科学合理地作出了

假设。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比如在控制空气这个变量时,同学们并没有完全按教材中的方法,比如用塑料袋代替玻璃瓶就能轻松制造缺少空气的条件。在实验中同学们真正掌握了对照组的设计方法。

四、练习:

1、教材练习1、

2、3

2、补充练习

1、为延长种子寿命,在保存种子时应提供的条件是()

A.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B.干燥、高温、不通风C.干燥、低温、通风D.潮湿、低温、通风

2、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促进种萌发,其主要原因是()

A.增加了土壤水分B.增加了空气

C.提高了土壤温度D.减少了阳光照射

3、“椿树蓬头浸谷种”,这句谚语强调了下列哪一项条件对种子萌发的重要性()

A.适宜的温度B.足够的水分

C.充足的空气D.种子的自身条件

板书设计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一定的水分

2、适宜的温度

3、充足的空气

种子萌发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国富镇中心学校

孙娜娜本节课主要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针对种子萌发的各种环境条件,先由学生根据生活常识讨论分析做出假设,再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每一假设因素制定探究计划,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改进完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探究计划,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课下继续以组为单位实施计划,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并对一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原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合作能力,很好的落实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三位一体的学习方式。

对于探究实验学生并不陌生,在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都已经尝试过,已经初步体会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以及什么是对照实验如何设置对照实验。鉴于本次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所涉及到的变量较多,如果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把影响种子萌发的各种因素,单独考虑,分别设置对照实验来验证,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更符合学生认知、逻辑思维过程,便于探究活动的展开,进一步落实设置单一变量对照实验的训练。从教学效果看,这样设计教学是比较成功的。

由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验过程不可能在课堂上学成,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好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帮助了学生直观地体会。

一节课上了下来,还是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

在学生活动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讨论起来,教师应当设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在课前准备上,如果教师能提前准备一些学生可能用到的实验材料,在学生说出他们的设计方案时,让他们亲自上台动手操作、演示,这样效果会更好,学生更喜欢生物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