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会计教案

旅游企业会计教案
旅游企业会计教案

职业技术学院

教案

xx ~ xx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旅游企业会计

授课教师:

课程所属系(部):管理系

课程名称:《旅游企业会计》

授课班级:旅游管理1、2班

课程类型:□理论课□实践课

总学时:60学时

学分:4学分

使用教材:《旅游会计》

主编:熊晴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讲授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主要参考书目:

【1】马桂顺:《旅游企业会计》,1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2】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级会计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3】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饭店财务管理》,第1版,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年。

【4】王俊生:《基础会计学》,3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10月。

授课日期:xxx年3月9日第1.2节

标题:第一章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的含义、旅游会计的概念

2、了解旅游会计的对象、特点和职能

3、理解旅游会计的核算方法和任务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会计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旅游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旅游会计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含义与发展历程

1、会计的含义

什么是会计?按照通俗的说法,会计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

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它的含义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过程及结果,全面、系统、连续地进行核算与监督,旨在提供经济活动信息的管理工作。

二、旅游会计

旅游企业是以旅游资源、设施为条件,为满足旅游者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享受,提供吃、住、行、买和观光、游览、娱乐等方面综合性服务的行业。旅游企业会计是把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同旅游业务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一门新兴的部门会计学科。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记账、算账、报账的手段,对旅游企业的经济关系进行反映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第二节旅游会计的对象、特点和方法

一、旅游会计对象

旅游会计既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旅游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性质是会计学,但又是以旅游部门的会计业务为研究内容的会计科学,所以它是旅游部门的一门专业的会计。

旅游会计虽然是一个部门的专业会计,但在旅游部门内部又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小分支。比如,可以分为旅行社会计、旅游交通会计、旅游商业会计等等。从研究对象和内容看,旅游会计是研究旅游会计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旅游会计的基本职能

教学重点:将两个职能进行联系的对比。

旅游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旅游会计在旅游企业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内容、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着。但其基本职能只有两个: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形象地说,会计核算就是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

确认:通过一整套专业标准或者专业方法来确定会计事项是否发生,由此为标准衡量经济信息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计量:以货币为标准确定应记入会计核算系统的金额。计量是解决经济事项在进入会计核算系统时作为会计事项应该承认的金额。

记录:将会计事项以会计专业的技术在会计特有的载体上登记下来的过程。

报告:这是会计工作进行的最终成果,它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的资料汇总,编制出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件提供给报表的使用者。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会计监督的具体方法: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

会计监督的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三)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它们之间隐含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会计监督的基础是会计核算资料,虽然也可能使用其他一些资料,但是主要使用的还是会计资料,因此只有在对经济业务进行正确核算的基础上,才可能提供可靠的资料作为会计监督的依据。会计监督的内容除了对于经济活动的监督,还包括对会计核算工作的监督,要求会计核算依据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规章制度等进行,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通过会计监督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第二课时

三、旅游会计的核算方法

教学难点:举例讲解相应概念,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与其他行业一样,会计核算的方法包括: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帐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旅游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旅游会计对象的内容比较复杂多样,所以就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如对旅游企业的各项财产、资金、费用、成本,收入等分别归类,并且设置一定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从而系统的反映它们的增减变化情况,取得旅游经营管理上所需要的各种不同性质的核算指标。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对每项经济业务按相等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在旅游业务中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会引起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关系的经济现象。例如,旅游商店购进了一批旅游商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这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增加了旅游商品同时减少了银行存款,因而要以相等的金额在“商品”和“银行存款”两个账户中进行反映。这两种现象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而全面地反映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3、编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完成旅游经济活动的书面证明。填制会计凭证包括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两项具体工作。填制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一种专门方法。每一项旅游经济业务都要按照实际情况填制凭证,所有会计凭证都要经有关方面严格审核。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才能保证经济责任清楚和会计记录的合理、合法。

4、设置和登记账簿

登记账簿是在账簿上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登记各项旅游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的一种专门方法。在旅游会计工作中,必须设置账簿,建立账户,利用复式记账的方法,依据会计

凭证,把各项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加以反映,并且按照时间先后作序时记录,且要定期结账,这样才能正确及时地提供各项总括和明细的核算资料。

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的对象,汇集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以确定该对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比如,旅游企业的餐厅经营过程中,购进食品原材料需要计算食品原材料成本,对购进的食品原材料加工生产要计算生产成本,销售食品时要计算产成品销售成本。通过成本计算,有利于挖掘潜力、节约费用,用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往来款项,查明资金财产是否完全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对各种财产物资、往来款项要定期地进行清查盘点,将盘点的实有数量和账面数量相核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通过盘点实物,还可以查明旅游商品储备是否能保证业务需要,避免积压,做到合理储存,保证供应。另外,对于人欠、欠人的往来款项要做到及时清理,以加速资金周转。

7、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在日常核算和财产清查的基础上,定期(月、季、年)总括地反映旅游企业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收支情况,以考核计划执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记录为依据,经过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会计报表所提供的各项指标,是分析、检查和编制计划的主要依据。编制会计报表也就是报账,便于旅游企业领导、职工代表以及领导机关了解旅游企业财务收支情况。

以上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是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必须全面的相互联系地应用。也就是对日常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要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依照规定的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分类,应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及时进行成本计算,定期进行财产盘点和清查,在保证账实相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报表。

作业题:无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学生基本能够掌握会计的含义,初步了解会计的核算方法

授课日期:xxx年3月11日第1.2节

标题:第一章第三节会计准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旅游会计的前提

2、理解旅游会计的几个重要准则

3、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旅游会计的假设、六大会计要素

2、教学难点:旅游会计的几个重要准则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企业会计准则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概念

又称企业会计标准,是所有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核算规范。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的意义

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自1988年开始研究起草,正式发布是1992年11月30日,正式实施是1993年7月1日。

2、2006年2月15日发布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 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新38项具体准则,不再执行原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新会计准则统一会计核算规范、加速会计国际化进程。

(三)企业会计准则的结构

1、基本会计准则

包括企业会计报告的目标、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也是制定具体会计准则的依据。

2、具体会计准则:对基本业务、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披露作出明确规定,目前已发布实施了38项。

(四)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

1、企业会计报告的目标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2、会计假设

教学重点:是会计理论合理化的前提,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进行讲解。

(1)会计主体:

含义:是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和单位,界定核算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一是将特定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该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二是将特定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从而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区别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比如:由自然人创办的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时必须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以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2)持续经营:是指特定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限期的延续下去。

(3)会计分期:将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前后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会计年度(公历1月1日到12月31日);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过程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以人民币作为记帐本位币。

第二课时

3、会计基础

教学难点: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举对比性质的例子让学生能清楚地理解。

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 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的其他业务采用此)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可理解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

纵向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横向可比性: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等实质:经济实质

形式:法律形式

(6)重要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重要交易与事项。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

重要性的判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综合分析。

(7)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体现:计提资产的减值损失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

(8)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

及时处理会计信息;

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5、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A、资产的确认条件: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的;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B、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等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A、负债的确认条件: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B、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流动性的不同可以分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

A、含义: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B、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4)收入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

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收入的分类:

主营业务收入: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日常活动中的主要项目所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所实现的收入所实现的收入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问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事业单位: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款项、应缴款项等。

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的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及其他收入。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拨出经费、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等。

作业题:无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学生对会计要素的理解还有待加深。

授课日期:xxx年3月16日

标题:第二章旅游企业会计核算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会计等式

2、理解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等式影响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会计等式的理解

2、教学难点:经济业务的类型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节会计等式

引入:复习六大会计要素

一、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恒等式。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会计等式的种类有:静态会计等式、扩展的会计方程式、综合会计等式。

教学重点:通过比喻的方法进行说明,阐述会计恒等式的含义。

1)静态会计等式: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资产表明企业拥有什么经济资源和多少经济资源,而权益则表明是谁提供了这些经济资源,是谁对这些经济资源拥有要求权。因此,资产与权益之间就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就是: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

在现代企业中,筹集资金的方式除了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外,还有一种重要的筹资渠道就是举债。

这一会计等式,表明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各种资产以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表明企业所拥有的全部资产都是由债权人和投资者提供的。这一会计等式,还是会计复式记账、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正是在这一会计等式的基础上,才能运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经营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才能通过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

(2)扩展的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利润

企业的目标就是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取收入,实现盈利。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企业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利润与收入和费用的关系用公式表示出来,即:

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公式表明经营成果与相应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关系。

(3)综合会计等式:即由静态会计等式与扩展会计等式综合而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由于企业是所有者投资的,企业实现的利润也只能是属于所有者,利润的实现总是表明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数额增加;反之,企业经营亏损,只能由所有者承担,则表明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权益数额减少。将上述等式代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则可以得出如下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这一等式表明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联系。财务状况表明企业一定日期资产的来源与占用情况,反映一定日期的存量,而经营成果则表现企业一定期间净资产增加(或减少)情况,反映一定期间资产的增量(或减量)。企业的经营成果最终要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实现的利润,将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亏损,将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二、经济业务类型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经济业务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所谓经济业务是指发生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引起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亦称为会计事项。任何经济业务只会引起会计等式中左方或右方某一会计要素的增加,同时另一要素等额的减少,或者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发生等额的增减变化,而无论怎么样也不会破

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天马旅行社2002年1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

该公司2月份发生下列交易:

例1:用银行存款购入原材料5,000元。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500 000 349 000 151 000

原材料+ 5 000

银行存款- 5 000

合计500 000 合计500 000

例2 :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10,000元。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500 000 349 000 151 000

银行存款- 10 000 短期借款– 10 000

合计490 000 合计490 000

例3:收到股东追加投资的固定资产,价值10,000元。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490 000 339 000 151 000

固定资产+10 000 股本+ 10 000 合计500 000 合计500 000

例4:发行公司债券50,000元,用以偿还已到期的长期借款50,000元。

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500 000 339 000 161 000

应付债券+ 50 000

长期借款- 50 000

合计500 000 合计500 000

例5:销售商品取得收入60,000元,所得款项已存入银行。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500 000 339 000 161 000

银行存款+ 60 000 收入+ 60 000

合计560 000 合计560 000

例6:结转上述交易销售的商品成本为40,000元。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560 000 339 000 161 000 60 000

存货- 40 000 费用+ 40 000

合计560 000 合计560 000

例7:计算确定上述交易应纳税金1,000元,尚未缴纳。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560 000 339 000 161 000 60 000

税金支出+1 000 应交税金+ 10 000 合计561 000 合计561 000

例8 :月末,以现金向股东分配利润5,000元。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561 000 339 000 161 000 60 000

现金– 5 000 未分配利润- 5 000

合计556 000 合计556 000

根据以上交易、事项编制公司2月份利润表:

利润表

总结上述例子,从对会计等式影响的角度,可以将经济业务分为四类:

(1)使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

如例3、5、7

(2)使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

如例2、8

(3)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如例1、6

(4)使会计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

如例4、

第二课时

复习上一堂知识,做课堂练习题

某饭店有经济业务如下:

1、某饭店获得投资者投入资本100000元,存入银行。

2、某饭店向甲单位购入物料用品10000元,货款尚未支付。

3、用银行存款10000元支付欠甲单位货款。

4、某饭店用现金1000元购买食品原材料,并验收入库。

5 某饭店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直接偿付欠B单位的货款。

分析经济业务判断:

(1)哪些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增加?

(2)哪些经济业务会引起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减少。例3。

(3)哪些经济业务会引起资产有关项目增减变动,而增减的金额相等。例4。

(4)哪些经济业务会引起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增减变动,而增减的金额相等。例5。答案:

1 某饭店获得投资者投入资本100000元,存入银行。这表明饭店一方面资金(银行存款)增加100000元,另一方面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同时等额增加100000元。资产总额与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相等。

2 某饭店向甲单位购入物料用品10000元,货款尚未支付。这表明一方面资产(物料用品)增加10000元,另一方面负债(应付账款)同时等额增加10000元。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仍相等。

3 用银行存款10000元支付欠甲单位货款。这表明饭店一方面资产(银行存款)减少10000元,另一方面负债(应付账款)也等额减少10000元。资产总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仍然相等。

4 某饭店用现金1000元购买食品原材料,并验收入库。这表明饭店资产一个项目(原材料——食品原材料)增加1000元,另一个项目(现金)等额减少1000元。它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因此,会计等式两方总额仍然保持不变。

5 某饭店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0元,直接偿付欠B单位的货款。这表明饭店负债一方项目(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另一个项目(应付账款)等额减少100000元。它不涉及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会计等式左右两方的总额仍然保持不变。

将以上四种经济业务类型与会计等式的关系归纳如表2—4所示。

表2-4 经济业务与会计等式的关系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

(1)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增加。例1和例2。

(2)会计等式左右两方同时等额减少。例3。

(3)引起资产有关项目增减变动,而增减的金额相等。例4。

(4)引起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增减变动,而增减的金额相等。例5。

因此,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要素的影响均不会破坏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是建立在会计等式基础之上的。

作业题:无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通过练习对经纪业务的四种类型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

授课日期:xxx年3月18日

标题:实训一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确认

(1)实训目的:实训静态会计要素的确认。

(2)实训资料:某服装加工厂的部分经济内容如表1.1所示:

一类资产?如果是负债属于哪一类负债?如果是所有者权益属于哪一类所有者权益?将确定结果填入表1.1。

【实训1.2】

(1)实训目的:实训会计要素的确认。

(2)实训资料:某服装加工厂的部分经济内容如表1.2所示:

表1.2

授课日期:xxx年4月23日第1.2节

标题:第二章旅游企业会计核算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复式记账的方法

2、理解记账规则

3、掌握试算平衡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借贷记账法

2、教学难点:会计试算平衡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节会计记账方法

一、复式记账法

1.复式记账的概念

单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举例:略。

2. 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复习上一节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二、借贷记账法

教学重点:通过表格、等式等直观方法让学生一目了然。

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八条明确规定,会计记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情况及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1)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两字作为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下,每个账户的基本结构都是“借方”、“贷方”,左方为借,右方为贷。“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借或贷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则根据账户本身的经济内容而定。

(2)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在借贷记账法下,各种性质账户的结构如表2-5所示。

表2-5 账户的结构

借方贷方

(3)借贷记账法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

根据复式记账的要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每一项业务都要按借贷相反的方向,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记录,记入各账户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必须相等。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以全部账户的借贷双方总和相等作为试算平衡的依据;

试算平衡就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要求,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经试算的双方数额如果不等,肯定是记账有错误;如果相等,一般来说记账是正确的,除非借方和贷方都多记或少记了相同的金额,或者应借应贷科目写错,或者借贷反向。

三、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1.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通过举例的方法,逐步掌握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

编制会计分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记账的正确性,防止发生记账差错。在非正式场合,会计分录一般以下列格式表示:

假定某饭店某日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备用:

借:现金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编制会计分录的步骤如下:

(1)业务发生后,首先确定影响哪几个会计要素,是增加还是减少?

(2)根据要素性质,确定应借记或贷记的方向。

(3)根据会计科目表,确定具体影响哪几个会计科目。

(4)检查分录中借、贷方向和金额。

2. 账户发生额和余额

账户发生额与余额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3. 总分类账户记录之间的借贷平衡关系

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每一笔经济业务都按“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规则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记入账户。因此,在全部总分类账户记录之间,必然存在以下两组借贷平衡关系:

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数

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数

上述借贷平衡关系,分别称作发生额平衡和余额平衡,或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在此基础上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验证其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4. 账户运用举例

假定某宾馆2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如表所示。

表2-6 某宾馆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状况表

1)所有者追加对宾馆的投资20000元,宾馆收到后存入银行。

2)赊购物料用品1 500元。

3)购买低值易耗品5 000元,用银行支票支付。

4)购买物料用品共计6500元,其中500元用现金支付,其余6000元拖欠尚未支付。

(1)根据上述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借:银行存款 20000

贷:实收资本 20000

(所有者追加投资,受到后存入银行)

2)借:物料用品 1500

贷:应付账款 1500

3)借:低值易耗品 5000

贷:银行存款 5000

4)借:物料用品 6500

贷:现金 500

贷:应付账款 6000

(2)根据以上会计分录登记账户,期末结出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1)所有者追加对宾馆的投资20000元,宾馆存入银行。

资产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

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借方实收资本贷方

期初余额19500 期初余额195 000

1)20000 1)20000

本期发生额20000 本期发生额20000

期末余额39500 期末余额 215000

图2-7

这项经济业务使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都增加20000元。所以按两类账户的性质,在两个账户中登记如图2-7所示。

2)赊购物料用品1 500元。这项业务涉及资产类账户“物料用品”和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使双方都增加1 500元,按账户性质,两个账户中的登记如图2-8所示。

资产账户负债账户

借方物料用品贷方借方应付账款贷方

期初余额31500 期初余额31500

2)1500 2)1500

本期发生额1500 本期发生额1500

期末余额33000 期末余额 33000

图2-8

3)购买低值易耗品5 000元,用银行支票支付。这项经济业务涉及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和“低值易耗品”,前者记减少,后者记增加。根据账户性质,在两个账户中的登记如图2-6所示。如表2-9所示。

资产账户资产账户

借方银行存款贷方借方低值易耗品贷方

期初余额19500 3) 5000 期初余额30000

1) 20000 3)5000

本期发生额20000 本期发生额5000 本期发生额5000

期末余额 34500 期末余额35000

图2-9

4)购买物料用品共计6500元,其中500元用现金支付,其余6000元拖欠尚未支付。这项经济业务涉及资产账户的“现金”和“物料用品”账户以及负债账户的“应付账款”账户。根据账户性质,在三个账户中登记如图2-10所示。

资产账户负债账户

借方现金贷方借方应付账款贷方

期初余额 600 4)500 期初余额31500

2)1500

4) 6000

本期发生额500 本期发生额7500

期末余额100 期末余额 39000

资产账户

借方物料用品贷方

期初余额31500

2)1500

4) 6500

本期发生额8000

期末余额 39500

图2-10

(3)根据以上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试算平衡表。

该宾馆20××年1月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如表2—11所示:

表2-11 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

作业题:课后练习题1题

课后教学效果自评:

通过示例,能够基本理解借贷记账方法。需要继续练习。

授课日期:xxx年4月25日第1节

标题:实训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实训目的: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2)实训资料: 某企业2005年3月发生的有关的经济业务列示在下表中:

某企业经济业务列示表

(3)实训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说明各项经济业务的内容

2、分析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影响

授课日期:xxx年4月25日第2节

标题:实训三:账户的结构

【实训3.1】

(1)实训目的:熟悉账户的基本结构与期末余额的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