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中国,城市与乡村一体

2025年的中国,城市与乡村一体
2025年的中国,城市与乡村一体

2025年的中国,城市与乡村一体

文张联雄

中国城乡二元化历史,将在2025年左右基本结束,城乡一体、和谐共生的历史将拉开大幕!

本文发表于《预言家》杂志2011年5月号,在此转载以飨读者。

“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这句话是许多外国人来中国考察后留下的印象。

近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连续居世界前列,并且大多数时候居首位,但长期以来,这种发展势头并没有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最近几年的变化却使人看到了新的趋势。可以说,一些发展趋势正在加速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促使整个中国社会发生着深刻改变。

中国城市的发展用短短几十年时间迈过了西方两百多年的历程,城市化步伐加快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城市群、城市带和城市圈在迅速形成。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最主要特征是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约为20.6%,人口为2.07亿。2009年,中国官方公布城市化率为46.2%,但实际上只有30%多一点,因为许多较长时间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人户籍并没有被纳入城市,没有真正享受到市民标准的生活。

城市化本身不是个新东西。中国古代城市化的一个典型是杭州。经过钱鏐三代人几十年治理杭州,杭州由一个三等州城崛起为“东南第一州”。城垣从30多里扩至70多里;人口由1万余户增至10万余户、50万人,带甲10万。控江保湖,铸山煮海,通商海外,街市繁华,富甲天下。其成功因素归结起来,是钱鏐顺应了“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历史趋势,替中国古代城市化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典范。”

在未来十多年,中国城市和乡村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一、人口继续聚集,大城市加速膨胀

我国城市人口正在以每年18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城市人口将于2025年达到9.26亿。中国的城市中心在未来将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到2025年,中国将有超过66%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按美、日、德1995年特大城市居民占总人口之比例(39%、37%、41%)取最低值37%计算有5.92亿,取二者平均值是5.33亿。这样2020年中国特大城市人口不得少于5亿,也就是说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必须有50个以上,现在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人口都增加到1000万,还不够。

“大城市病”已经被人们感受到了。所谓“大城市病”是城市集

聚功能过大带来的弊端:没完没了的堵车、严重的环境污染、空前的就业困难、生存压力以及对周边小城市和乡村资源的掠夺。

二、中小城市星罗棋布,85%的县即将消失

正因为大城市必然产生“大城市病”,中小城市的大力发展必然会成为中国的国策之一,中国特定的国情,促使中国大力发展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才能容纳巨大的人口规模。“大部分城市经济规模调查表明,一个城市规模达到30万人之后,就会失去其规模经济效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威廉·阿瑟·刘易斯教授之语)。

中国2010年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已经达到125个。目前还有为数众多的城市计划在“十二五”期间人口超百万。另外,秦始皇时代开始设置的县制在加速消失,以城市为中心的空间格局加速形成。到2020年,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县将全部消失,中部地区90%的平原县也将消失,全部改为市。只有在中部的山区和西部地区,县制还基本存在。

三、大集镇加速崛起,自然村加速消失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力很落后的一段历史时期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田地分割的农田制度也阻碍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步伐。试想,很多人家里只有几亩地,你开着大型联合收割机在里面掉头还很困难呢!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从何谈起?所以,至今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山区,其农业

生产方式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相比并无多大进步,还是靠牛拉犁在耕作,靠镰刀收割粮食。

自然村到处分布,虽然田园风光宜人,但也有许多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分割了农田土地、影响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之外,还存在着房屋质量差、生活配套不便等问题,有的甚至还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这样的基本问题。

这样,十万人口左右的“迷你城市”和五万人口左右的大城镇的建设就很有意义了。按照一个四万人口的乡镇计算,如果人口全部集中到集镇,按照平均每户4人匡算(社会调查上一般是按照平均每户3.5人匡算户数的,这里考虑到是农村),也有一万户!需要10个1000户的小区才能满足其居住问题。这样的小区即使放在一个较大的城市里也是够规模的了!

农民住进城镇,自然村也就自然地消失了。农民的宅基地被腾出来,复垦为农田。许多以前被分割的农田又被连起来,通过新型的土地制度(如土地流转)转移到新一代“地主”(准确地说是“农场主”)手里,实行大规模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一望无际的农田又形成了中国新农村的旖旎风光。

进入城镇的农民住进经过精心设计的楼房里。经过居住向空中延伸,中央一直担心的房地产开发导致土地急剧减少的情况并未出现!

从此,中国大部分农民的生活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子女进入设施良好的幼儿园和学校就读;医院、诊所就在附近;商场和超市虽然没有大城市那样规模宏大,但也格外热闹;迷你影院正在放映刚刚

发行的贺岁大片;精致的公园里,中老年农民在练着太极剑或是在扭着秧歌!

在目前中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大部分地区,自然村已经消失,城乡界限正在模糊化。这种趋势正在向全国蔓延。

但是,我们希望那种具有历史积淀的特色村、民俗村还是能够保留下来,在中国的社会发展史上留下鲜活的记忆!

四、“天价农民工”时代来临

尽管中国2013年进入劳动力峰值年,劳动力总数量约为10亿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板们能够轻易获取劳动力。

你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农民工。随着80后、90后农民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不再愿意干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做过的建筑工人、“扁担”等职业。环境很差的工厂也难以招工,传统服务业如宾馆、餐饮、洗浴等领域也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用工荒。

新一代农民大部分受过中等甚至高等教育,在求职要求上与城市的孩子接近了。

一个酒店的人力资源主管说:“过去我们招服务员,要求的容貌秀丽,后来降低标准为五官端正,现在只要有五官的就要!”

在浙江和广东很多地区,现在工厂人力资源部的人在火车站见到农民工就拉过来,农民工已经不需要像过去那样“求”职了!

如果传统的以体力为基础的岗位还需要农民工去做,你唯一要做的是出一个高价钱。就是在目前,建筑工地的小工的工价也差不多时

200元一天了!

由此而导致的宏观经济效应是,人力资源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将是长期存在的。今后你购买的商品中,人力成本的比例会越来越大!

五、生产农场和休闲农场

就像农村人口会到城市里去享受时尚消费,城市人口的消费新也会部分地向农村转移。

“大城市病”会造成城市居民的心理问题,他们会寻求解压的方法。到农村去种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农村宅基地复垦使大片农田再次被连在一起,形成了大规模现代化农场,中国的粮食产量还会持续增长。

另一种迷你农场也出现了。这就是方兴未艾的休闲农场。部分有头脑的农民会以低廉的成本开辟出一些荒地,然后划成小块出租给城里人,供他们带着孩子来体验田园劳动的乐趣:垂钓、除草、浇水、收获……他们收获劳动成果的多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收获一份喜悦。

在2007年,中国大旅游产业的GDP结构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度假旅游超过了传统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产业中最大的一块蛋糕了!这种趋势的形成有四个支撑要素:经济发展要素(经济发展使人们口袋变暖和了)、交通条件要素(私家车普及、高速路网和高铁等拉近了空间距离)、消费时间要素(按照规定,人们的空余时间超过了一年的三分之一)和消费心理要素(大城市病迫使人们寻求解压

之道)。正因为如此,未来10多年,休闲农场的数量将会比目前增加两倍以上!

六、在家门口上班

农民洗干净脚杆儿,离开了世世代代为之奋斗的土地。此时,他们不再是“农民”,而是“居民”了。但是,他们将以何谋生呢?

大城市过强的集聚功能即将被弱化。过去农民工是一股脑涌进大中城市去做事。但是,大城市竞争激烈、生活成本高,加之夫妻分居、“留守儿童”等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使小城市和大集镇建设显得十分迫切。

今后的农民工,大多在附近的中小城市甚至就是在自己居住的大集镇就业。

繁荣而不拥挤的商业需要他们,食客盈门的餐饮需要他们,音乐茶座、洗浴行业需要他们,开心农场以及为数众多的“农家乐”也需要他们。这种大量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结果,是直接导致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到2020年左右,中国最大的产业将是第三产业!

七、进入“城市星系”时代

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大集镇的发展,使城市带、城市圈和城市群时代来临!这会形成很多的城市星系。

美国大都市带由纽约、华盛顿、波士顿等城市圈延绵构成,面积

不到全国的1.5%,却集中了全国近20%的人口,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东京都市圈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就业人员的三分之二;占据了国内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三,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

武汉城市圈则是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武汉的七倍多。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大集镇之间的关联性,形成了城市星系。人们通过城际快速交通,可以轻易到大城市感受繁华,也能够在宜居的中小城市和大集镇里享受宁静。城界逐步消失!

城市星系里的各个城市要有自己的特色。日本大阪城市圈的说法是“商业的大阪、文化的京都、港口的神户”,各有特色优势定位。

避免千城一面、体现独特魅力的城市定位显得格外重要,一个资源互补、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城市星系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随着城市星系的形成,行政区划在城市间的作用已经弱化,城市间更多地是靠经济和社会要素流动联系着。襄阳市提出了“奋力把襄阳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口号,这个定位就已经跨越了省域概念。

关于作者: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专家委员,湖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创新研究会副会长,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现任武汉大洋城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武汉渡边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首席策划师。

中国的人口结构

.中国的人口结构

————————————————————————————————作者:————————————————————————————————日期: 2

中国的人口结构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于2005年底开展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这次调查的样本量为170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1%。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调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调查的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调查汇总的全国总人口及其结构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045万人,增长3.2%;年平均增加809万人,年平均增长0.63%。根据调查数据推算,2005年年末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二、流动人口 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35万人,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流动人口增加296万人,跨省流动人口增加537万人。 三、城乡构成 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 四、性别构成 全国人口中,男性为67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30,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下降0.44。 五、年龄构成 全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6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15-59岁的人口为89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76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0.73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七、受教育程度 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4485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八、家庭户人口 全国共有家庭户395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3694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集体户人口为6934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1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7人,农村为3.27人。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加强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 2009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2186万人,占比46.6%,乡村人口71288万人,占比53.4%;男性68652万人,女性64822万人,占比48.6%,全国人口中,0岁至14岁的人占总人口的18.5%;15岁至59岁的人占总人口的69.0%;60岁及以上的人占总人口的12.5%。死亡率7.08%。;自然增长率5.05%。 由以上数据得出: 1.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2.从人口的年龄结构上看,人均寿命攀升,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3.城镇人口规模在迅速扩大。 4.男女比例失调。 5.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和环境仍面临较大的人口压力,我国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 经济体,但人均水平仍在百位之后。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参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其直接的结果是中国人对风险的处理态度将由自留变为转移,城镇化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加深,导致产生风险的因素增加,从而客观上会刺激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从深层次讲,人们选择男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养老和社保体系很不完善,我国应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完善社保体系。随着多年来生育水平的下降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老龄化程度还将继续提高。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而中国的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时间差。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任务相当艰巨。 2010040300083 城市规划 朱凤雨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此外〃未富先老迹象显现〃经济发展压力增强。 2014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755万人〃占全国比重10.1%。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来看〃大部分国家都是在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相应地这些国家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而本世纪初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时〃物质财富积累则相对不足。如〃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7.1%〃按照联合国标准正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而当年人均GDP仅为1041.6美元〃不及德国、英国和加拿大的1/20〃仅为美国和日本的3%左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我国人均GDP虽然大幅增长至6188.2美元〃但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多数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压力依然较强。 我国人口老龄化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告: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全景及未来趋势报告》 从表面看〃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比较简单〃即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提高。但是〃受社会发展的客观因素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形成背景有一定区别。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既受到人口转变的一般因素影响〃也受到计划生育的特殊因素影响。 一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一般因素。从理论上来讲〃人口转变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的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逐渐向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按照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不同〃可以把人口转变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第二阶段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人口增长率;第三阶段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人口增长率。从国内外的大部分研究成果来看〃人口转变的起点一般是高位均衡阶段〃而终点则是低位均衡阶段。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口转变进入低位均衡阶段时就表明人口转变基本完成〃同时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开始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从死亡率看〃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在建国以后开始逐渐下降〃1949

(2020年编辑)中国人口(t第六次人口普查总数分析)[1]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做客人民网时表示,全国人口普查中,无户籍人员大约13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超生人员,极个别的人户口正在办理期间。统计的总人口中,劳动力资源9.2亿人。 过去十年少生5600万人 马建堂表示,此次普查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13.4亿,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净增加7390万,比上一个10年少生了5600多万人。这意味着我国人口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从人口素质看,此次普查发现,每10万的居民中受过大学教育的8900多人,10年前只有3600多人;二是这次普查文盲率只有4.08%了,比10年前下降了很多,这说明我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从总数看,有大学程度的人口2010年比2000年增加了7393万人。 从人员年龄结构看,按照统计口径,0-14岁叫少儿人口,不是劳动力资源;60岁以上的人进入了退休年龄,也不是劳动力资源。满15岁而不到60岁人口是劳动力资源,这次人口普查全国劳动力资源人口是92148万。 怎么来看待这个9.2亿劳动力资源?马建堂表示,该数据比2000年的8.25亿增加了将近1亿人。据人口专家预测,中国未来10年每年适龄劳动力资源都能稳定在9亿左右。所以中国还有9亿劳动力,至少是“十二五”期间,劳动力供应总体是充裕的。但从2013年以后,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会逐步下降。2020年以后会下降得更快些。 人口普查全国耗资80亿 针对此次人口普查所花的经费,马建堂表示,普查经费是各级财政分级负担。财政部安排了12.5亿经费,其中5亿是给普查员的补助,其他的7.5亿全是普查的物资、材料的购买支出,包括普查表印制费用。国家发改委安排了2亿多,用于国家统计局和地方统计局数据处理设备的更新和配套。除了中央的资金支持,省、市、县政府也筹集了一部分经费,全国加在一起大概80亿。 现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的常住人口[2] 有关数据公布如下: 地区人口数(人)比重[4](%) 2000年 2010年 全国合计[3] 1339724852 100 100 北京市 19612368 1.09 1.46 天津市 12938224 0.79 0.97 河北省 71854202 5.33 5.36 山西省 35712111 2.60 2.67

中国人口结构分析

第二章中国人口结构分析 2.1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将人口以不同的标准划分而得到的一种结果。构成这些标准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年龄 2.性别 3.人种 4.民族 5.宗教 6.教育程度 7.职业 8.收入 9.家庭人数 人口结构介绍 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又称人口构成。它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有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阶级、文化、婚姻、职业以及宗教信仰等标志,但就其性质特征而言,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 3大类。 人口的自然结构 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人口的社会结构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人口的地域结构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和人口的城乡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下,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变动的规律性。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想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高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由于人口出生率较难控制(特别是进入少子化社会以后更难于实现),人口年龄结构的优化,主要通过抑制或鼓励育龄妇女的生育胎次来实现。要实现代际均衡(零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13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要实现代际低增长,在发达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2胎(中产二胎,金领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在发展中国家,其总和生育率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理想的人口结构如下图: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现状与思考 人口年龄结构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又称人口年龄构成,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年龄结构是过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在高中的课本中,也有关于人口迁移的描述,在世界大战期间的迁移以及工业革命时的迁移。人口迁移会导致人口结构的变化。比如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就有很多人口迁移过去,我们来南京上学有部分就把户口迁移过来了。这也会引起人口结构的变化。 当人们关注着快速增长的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巨大压力时,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在悄然老化,使我们又面临另一个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问题。 1953年和1964年第一、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基本属于年轻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尤其是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伴随人口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急剧下降,少儿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升高,使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转变加快。到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初步进入成年型,到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人口年龄结构已变为典型的成年型。此后,人口年龄结构继续老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向老年型转变。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意味着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国家行列。据200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8.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又上升了1.3百分点,表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滞后于死亡率的下降,产生了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凸出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凸出的部分也在移动,从未成年到成年,最后到老年。这就造成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的转变。 人口年龄结构与人口转变密切相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都是随着人口转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逐渐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年型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时间。我国则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进行的,且明显带有人为的痕迹,经历着更加迅速的人口转变,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快的变化,即从相对年轻型人口结构,直接转变为相对老年化的人口结构。 目前,虽然中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如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达成双赢的局面,是我们亟待研究思考的问题。而这 需要广大人民的实施。 由于人们的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适合老年人心理、医学等诸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服务。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精)

中国人口预测模型 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1003班 刘瑶(10505135)周丽(10505110) 2013年6月17日星期一

中 国 人 口 预 测 模 型 摘 要 为了加快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确定人口发展战略,必须既着眼于人口本身的问题,又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 本文是以《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公布的部分人口数据为基准(其他部分数据通过网站查询得到),通过合理的假设和数学模型得到了对于中国人口增长预测的统计模型。对Leslie 人口模型改进,构建了反映生育率和死亡率变化率负指数函数。基于leslie 的改 进模型: (t)X B B B +(t)X A A A =t)▽n +X(t 22) -(n 3 2112) -(n 3 21 此模型考虑到了生育率的变化,并是针对总人口分布处理的,克服了leslie 模型的不足,很适合做长期预测。得到结论:人口数量先增大后减小,峰值出现在2040年,届时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为15.869亿。 关键词: 人口预测, Leslie 人口模型改进 , 长期预测 一 问题的背景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人均占有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经历了前30年高速增长和后20年低速增长两大阶段: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人口再生产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率进入高出生、低死亡率的人口高增长时期,1950-1975年人口出生率始终保持在30‰以上, 最高达到37‰(附录1)。70年代以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迅速扭转,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出生率由70年代初的33‰大幅度下降到80年代的21‰, 妇女总和生育率也由6下降到2.3左右。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文化和健康水平逐步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在20-29岁生育旺盛人数年均超过1亿的情况下, 人口出生率依然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到2000年底人口出生率从1990年的21.06‰下降到14.03‰,自然增长率由1990年的14.39‰下降到7.58‰, 妇女总和生育率也下降到2以下。进入90年代末期, 我国人口再生产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我国用20多年时间完成了国外近200年的历程。到2000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2.6743亿, 成功实现了“九五”计划将人口控制在13亿的奋斗目标。 中国政府自1980年在全国城乡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成果卓著,据国家计生委“计划生育投入与效益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年共少生2.5亿个孩子。若从70年代算起,至今至少少生3亿人口,这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同时也是对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控制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问题依然十分严峻,1990-1999年每年平均净增人口约1300万,这仍然对我国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

最新秘密数据: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2012年中国真正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 1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马建堂:2012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54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出生人口163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0‰,比上年提高0.1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96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5‰,比上年提高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5‰,比上年提高0.16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69395万人,女性人口6600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比上年末下降0.05;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0,比上年末下降0.08。 从年龄构成看,60岁及以上人口19390万人,占总人口的14.3%,比上年末提高0.5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比上年末提高0.27个百分点;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3727万人,比上年减少34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个百分点。我建议媒体朋友们关注这个数据。去年中国15-59岁或者15岁以上不满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比重继续下降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数减少了345万人。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人口711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3万人;乡村人口64222万人,减少143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2.57%,比上年末提高1.30个百分点。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88万人。 今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发布会公布2012年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称,2012年劳动人口的总量2012年是9.37亿,减少了345万,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相当长时期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要高度重视这个事情。 马建堂称,感觉跟朋友们发布这么一堆数据,就担心一些很有价值的数据淹没在数据的海洋里。你说是不是我对人口下降这个问题有忧虑,我也不否认。计划生育政策,我作为国家统计局局长来说,不一定很合适说,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对人口的控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取得了很了不起的进步。我们用了30年左右时间,人口增长模式就到了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模式,少生了一两亿人,对推动我们国家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中国的人口结构图 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数据,中国在1999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5.0‰),并在2002年快速进入了严重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3.0‰),之后继续下降,直到现在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低于13.0‰;中国进入严重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近十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0.887‰),可知:10-14岁(1994年~1998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7%(人口出生率低于14.0‰),约在1994年就进入了少子化社会;5-9岁(1999年~2003年出生)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低于5.5%(人口出生率低于11.0‰),约在1999年便快速进入了超少子化社会(人口出生率低于11.0‰);中国进入超少子化社会已经持续了十多年!!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发布了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可知:①少子化严重(注:少子化与老龄化有本质的区别;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少子化,是生活压力加大和及时行乐盛行的必然结果,是家灾国难的开始!)。这次人口普查,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5%以下,为超少子化;15%~18%,为严重少子化;18%~20%,为少子化;20%~23%,为正常;23%~30%,为多子化;30%~40%,为严重多子化;40%以上,为超多子化。) ②总和生育率极低。这次人口普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40152万户,家庭户人口12446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总和生育率接近3.10-2=1.10;实现代际均衡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为2.13,在发展中国家为2.30;实现代际低增长的总和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应达2.2胎;在发展中国家应达2.3胎~2.5胎(蓝领二胎,中产三胎,少数多胎或少胎)。)。 2008年中国人口结构如下图: 帖子附图:

中国人口的主要结构

人口结构介绍 反映一定地区、一定时点人口总体内部各种不同质的规定性的数量比例关系。又称人口构成。它依据人口本身所固有的自然的、社会的、地域的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一般用百分比表示。 人口是一个具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总体,有性别、年龄、居住地、民族、阶级、文化、婚姻、职业以及宗教信仰等标志,但就其性质特征而言,人口结构类别可归纳为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 3大类。 人口的自然结构 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主要有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的自然结构既是人口再生产的必然结果,又是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和起点,对人口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重要的制约作用,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对人口自然结构起制约作用。 人口的社会结构 依据人口的社会特征划分,主要包括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语言结构、宗教结构、婚姻结构、家庭结构、职业结构、部门结构等。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社会结构及其变动;人口社会结构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社会结构对人口再生产有重大的影响,不同的阶级、民族、文化、宗教、婚姻、家庭、职业和部门,其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平均寿命也有相应的差异。 人口的地域结构 依据人口的居住地区划分,主要有人口的自然地理结构、人口的行政区域结构和人口的城乡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状况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有关,合理的人口地域结构有利于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也是形成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平均寿命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 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历史产物。在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下,人口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职业结构以及文化结构等,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变动的规律性。了解人口结构变动的趋势,对于进行人口预测,制订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制订人口政策和社会经济政策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想的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各因素中,年龄和性别是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结构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理想的年龄结构应符合“人口低增长和长寿命”二大特征;人口低增长是指年出生人口的低增长(人口出生率在14.0‰~16.0‰),年出生人口高增长(人口出生率高于16.0‰)和负增长(人口出生率低于14.0‰)均会使人口结构恶化!理想的性别结构应符合“同年龄的男女性别人数相等或相近”。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分析及主要特征(一)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成因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它是过去和当前人口出生、死亡、迁移变动对人口发展的综合作用,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再生产变动的基础和起点。它不仅对未来人口发展的类型、速度和趋势有重大影响,而且对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一定的作用。 (二)全球人口年龄结构的背景 自二战之后,全球人口年龄结构呈现三代式变化,总的来说,规模最大的三个年龄群体是婴儿潮一代,X一代和Y一代。婴儿潮一代是二战后196-1964间出生的,他们是塑造营销环境最强大的力量之一,现在他们大多处于中,壮年,是消费能力最强的一群。X一代是指1965-1976年出生的一代,他们更热衷于消费和广告,同时又十分谨慎,关心环境,他们更关注工作满意感甚于为晋升牺牲个人的幸福和成长。Y一代指1977-1994年出生的一代,也是现今我们大学生所属的一代,年龄分布于青春前期到30岁。他们大多熟悉网络和电脑,热衷时尚,数码产品,是市场的新力军。 (三)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指标很多,主要有:①老年系数。又称老年人口比重,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②少儿系数。指少年儿童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③老少比。指人口中老人与少年儿童人口的百分比。④抚养比。又称负担系数。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⑤老年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指老年人口或少年儿童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根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的一定指标,可将人口区分为 3 种不同的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即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 人口金字塔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人口学家常常把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常用的表示方法是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的示意图与实际图。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

对中国近年人口性别结构简况的探析

对中国近年人口性别结构简况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3-10-17T16:11:32.933Z 来源:《赤子》2013年8月下总第288期供稿作者:鲁倩倩 [导读] 我国出生性别比有明显的城乡和省际差异,城市和农村都偏高,但农村的偏高于城市,且出现偏高的时间早于城市。 鲁倩倩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保定 071000) 摘要:人口学一词是1885年法国人口学者顾拉特在其书中提出的,同时也提出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依据人口的生物学特征划分,人口自然结构划分为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其中,人口性别结构反应了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它反映了某国家或地区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人口的性别比例,不仅与恋爱、婚姻、家庭和人口的再生产有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与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稳定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两性 中图分类号:C9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一、概念 人口性别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构成中,新出生的男性或女性各在其总人口中的比例。表达式是:性别结构=男性(或女性)/总人口。按国际常用标准,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值域大致为103-107,这是世界各国长期经验统计的大数定律,任何明显偏离这个正常范围的均被看做是异常,即男女比例失衡。 二、出生性别比的一般特征 (一)全国平均的出生性别比偏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尤其第四次人口普查以来,人口性别比偏高已愈发明显,已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关注。195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7:100,随后五次分别为105:100、106:100、111:100、117:100、118:100。据《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公布的数字,我国目前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9.86,远高出了正常范围。 (二)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地域差异。 我国出生性别比有明显的城乡和省际差异,城市和农村都偏高,但农村的偏高于城市,且出现偏高的时间早于城市。东南沿海城市出生性别比偏高,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出生性别比较低,前者低是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宽松,后者是因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减淡。 (三)出生人口性别比随孩次升高而升高。 人们对第二胎的性别选择意识由弱增强,特别是一孩为女性的育龄夫妇,在孕育二胎时偏向男孩,而第三胎的出生性别比更是失衡严重,多数家庭因传统观念影响为生男孩而生育了多胎,这导致出生性别比随胎次的增加而递增。 三、出生性别比产生的原因 (一)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原因。 “传宗接代”、“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等价值观,尤其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农村,人们普遍认为男孩价值大于女孩,男子更有利于抵御风险、获得财富,对整个家庭有巨大的支撑作用,回报大于投入。男性创造的价值可以进行社会评价,女性创造的价值不参加市场交换。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两非现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医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利用医学技术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如B超和人流技术,使得女婴流产数量远远高于男婴,男性出生比例增加,男孩偏好意愿变为现实。 (三)女性受歧视的原因。 由于女性社会地位偏低,权益维护尚欠,资源获取机会不利、收入水平偏低、权益保障显弱,男女平等程度实现不够。种种对女性的歧视,使得男性优越的地位在生育性别选择方面有更大的凸显。 (四)出生的女婴漏报、瞒报等。 另一易忽略方面,有些家庭为生育男孩而生育多胎,为躲避政策惩罚,生育之后不上报、不为孩子“落户口”,这样,有关部门的数据中统计中会有部分女孩并没有被计入数据。虽然这种现象不是占很大比例,但确实存在。 四、出生性别比长久偏高的后果 (一)危机。 1.婚姻危机。 男女性别比的失衡,使数千万大龄男青年找不到配偶,从而成为一个特殊的单身男性社会群体,而且易造成对婚姻市场的挤压,使男性初婚年龄推迟、女性初婚年龄提前、夫妻年龄差异扩大。女性占据择偶的主动地位,形成女性婚姻市场,提高了婚姻成本。同时,也会对婚姻市场有地域挤压,引起婚姻危机。 2.道德危机 当有一批适龄的人员游离于正常的婚姻生活之外,会引发性交易、性犯罪问题,影响一夫一妻制家庭模式,破坏婚姻稳定性,导致离婚率上升、残损家庭增多。另外,因女性数量相对减少,女性商品化、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现象将会出现,侵犯妇女和女童的权益,冲击伦理道德的基本秩序。 3.深层次危机----对经济及社会结构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女性就业岗位男性不愿或很难进入,使男性就业岗位不足,这将使更多的男同胞面临更多压力,形成就业挤压。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性别比失衡将会带来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上的负面影响。 (二)从人口学理论方面,对人口结构的影响。 在相同的生育模式和死亡模式动态变化条件下,人口总量随出生性别比的升高而减少。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失衡会造成总人口性别比失

人口性别结构

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的地域差异及成因分析 人口性别结构的含义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它是人口结构中的最基本的结构之一,是影响人口的婚姻、家庭和生育状况的一个基本因素,与人口再生产、人口的分布和人口迁移以及包括劳动就业结构在内的其他人口结构也均有直接的关系。 人口性别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如果性别比大于100,表明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小于100,则说明男性人数少于女性。用计算公式表示为: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人口性别比过高或过低都属于不正常的,由此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般认为,总人口性别比平衡区为96——106之间,如果一个区域总人口性别比小于96或大于106,即表示此地区总人口性别比出现失调。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各省份性别比 从表中可以看出: (1)中国大部分地区总人口性别比都偏高,普遍在100以上,海南、广西、湖

南、云南、贵州、安徽等16个省份甚至超出了区,总人口性别比严重出现失调。 (2)仅有澳门人口性别比地域人口性别比平衡比。 (3)各地区总人口性别比差异比较大。 为什么性别结构的地域差异如此之大呢?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人口过程因素(出生婴儿性别比、生育率状况、死亡率状况、人口迁移)、文化因素(性别价值观、生育观念)、社会经济因素(卫生条件、医疗供应、社会保障制度等)、政治因素(两性平等权、战争)。在此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口性别结构区域差异的原因 (1)出生婴儿性别比 出生婴儿性别比是指出生人口中的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之比,是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一个原因,正常范围为103——107。如2008年,晋城市出生婴儿性别比为97.63,远远低于全省与全国118.81、120.56的平均水平,因此总人口性别比比全省低了4.03。再如2007年忻州市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19.6,与全省平均水平112.05 相比,高出了7.55,因此总人口性别比也偏高。张翼说,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一个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口生育史说明,在不进行人为控制的情况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比在102~107之间。这是由人类生殖过程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对这个数值的任何人为控制和改变,都会对人口的两性结构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婴幼儿人口的性别比就迅速攀升。据统计,第3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1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08.47;第4次人口普查得到的1989年出生婴儿性别比是111.92;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出生性别比高达116,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 以往,人们一提起生育性别的偏好总会谈到受文化习俗或“封建思想”的影响,谈到农活对重体力劳动者的客观需要。但张翼认为,刺激中国普遍出现男性偏好的不仅有上述传统因素,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等省,私营企业的家族化特征,也对男性偏好形成生育刺激。越是在那些人口稠密的地区、人口控制政策执行得严格的省份,出生性别比上扬的状况就越明显。那些土地辽阔、人口比较稀疏、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的西北内陆和西藏地区,人口性别比才低于的警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分析及对策

中国的人口性别比分析及对策: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学院:国土资源学院2010级3班 姓名:金丽华 学号:201012140312 【摘要】:人口出生性别比,是指该人口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正常情况下,其值应保持在103—107之间。出生人口性别比是衡量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稳定低生育水平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较为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人口性别比原因政策建议 【正文】: 一、中国人口性别比现状分析 人口性别比是社会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

据马建堂介绍,根据初步初步汇总情况,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以女孩为100)是118.06,这个数据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116.86提高了 1.2个百分点,,但比2005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8.59下降了0.53个百分点,比2009年的人口抽样调查的119.45下降了1.39个百分点。2010年的人口性别比与2000年有了提高。但和2005,2009年的数据相比略微下降了一些。具体历年总人口性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口性别比虽有所下降,但居高不下。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以男女两性的平衡发展为前提条件。性别自然平衡是婚姻家庭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而现在情况是:男女性别比,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而正常情况下,男女性别比应该保持在103至107之间。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影响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属性数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一、总人口 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4]为7097600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5]为552300人。 台湾地区人口[6]为23162123人。 二、人口增长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 三、家庭户人口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 四、性别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 五、年龄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六、民族构成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