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诗文鉴赏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马诗(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译文:这匹马不像是人间的凡马,似乎是天上的房星下凡。它看上去瘦骨磷峋,可你如果上前去敲一敲它的瘦骨,好像还能听见铮铮的铜声。

赏析: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通过马表现贤才的雄心壮志及其怀才不遇,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对施展抱负的广阔空间的渴望,但是这些都是诗人不可能得到的。

初二语文精讲精练——托物言志诗歌

托物言志诗歌情感归纳 一、教师备考建议 古诗文是现阶段学习过程中,最容易失分的内容。其中的托物言志类情感的分析也是学生在考试时觉得苦难的地方。本章内容对托物言志类诗歌情感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备战期中考。 二、易错知识点 (一)什么是托物言志诗歌?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二)特点归纳: (1)咏物。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三)常见物象及其代表情感 竹:气节、积极向上、政治不屈; 《咏竹》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松柏:坚孤直顽强、傲岸、坚贞不屈; 《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兰花:淡泊高洁; 《古风》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莲花: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梅花:高洁、不屈不挠的品格; 《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菊花:象征高洁孤傲、隐逸、淡泊、高尚情操; 《画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比喻高洁的人品。 《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四)常见手法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象等。(五)情感分类 积极类情感 ⑴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苏轼《海棠》 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歌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⑵表达志向和抱负 这类咏物诗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苏轼《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诗歌在所咏为初冬时节的景物,作者选取了荷花与菊花这两种景物,写出了它们的衰残,来衬托具有岁寒之心的橙橘。本诗看似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运用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用橙橘来赞美刘的品格和节操(或者人生丰收的阶段),用残菊、荷的衰残,比喻人生不如意,借写残菊、荷的衰残的过去,总会迎来橙黄橘绿时,鼓励朋友人生的不如意总是会过去,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就迎来人生中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向上的品质 如:王安石《北坡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最后两句托物言志,耐人玩味。“春风吹作雪”,这一笔淋漓地描绘出风吹杏树,落英缤纷,似漫天飞雪,而随波逐流的凄美景象,比喻生动,浮想联翩。即便是春风轻拂,娇媚的花儿也不堪吹折,它凋谢了,零落了,这本是让人黯然神伤的。但诗人却偏说它胜过南陌杏花,矜持与自足之意溢于言表。这一对比启人深思:“南陌”在此诗中与“北陂”相对立,这两个背景意象包含着一种空间的隐喻。若说清幽静谧的“北陂”是远离浮世喧嚣的隐逸之所,则“南陌”正是熙来攘往、物欲横陈的名利之场。“南陌”繁华,“北陂”僻静;“南陌”热闹,“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2) 托物言志的诗词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2) 古典诗文 2010-01-21 1241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2) 鉴赏训练 一抓住所咏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分析物的象征意味。例梅花绝句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野满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写梅实写人,表明追求的品质。 二抓住在描摹事物中寄托的感情,物的品质透视出的人生追求、态度,寄托了的理想,或说明一定道理。例

蜂 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白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借蜜蜂来歌颂,讽刺。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在人间。 墨梅水墨色的梅花。 诗人赞美墨梅的美德,实则以梅自喻,表达自己的情厂操。 三把物的特征和的生平、遭遇联系起来(物即自己的形象,目的侧重抒怀)。例《名师》328页〈〈归燕诗〉〉 四咏物诗艺术上主要采用象征,如〈〈蜂〉〉,或用比喻、拟人。或正面描写,

或侧面烘托 五达标练习 a、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 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答 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曾诗中\“解\”读作\“jiě\”,意思是散开、抛洒。“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托物言志类诗歌鉴赏

托物言志类诗歌鉴赏 托物言志类诗歌鉴赏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的一种艺术手法,又叫感物抒怀。托物言志诗,又叫写物诗。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步骤 第一步:找出所咏物的外部特征 第二步:体会所咏物的精神品格 第三步: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由物联系到诗人的精神追求 托物言志诗歌的鉴赏例子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析: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的高洁、淡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小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析: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类似的还有于谦的《石灰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张九龄的《感遇》等等。 孤桐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 2.请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作简要评价。 鉴赏: 孤桐的特点:虽孤独却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 2、孤桐的精神品格:孤独、正直、向上、贴近大地、坚强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神宗时为宰相,创新法以改革弊政,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后辞官退居南京。 答案:作者所抒发的是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情怀。

托物言志诗歌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一、知识储备 1.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 3.分类 ⑴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这样做也够浪漫了,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⑵托物言志类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 古典诗词中托物言志艺术手法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首,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咏物隐然 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体物肖形,传神 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特点:作者借描写(咏)物来表达 自己的精神品质、志向、理想或抒怀,讲求写物的形似与神似相结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诗,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能逼真地写出所咏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摄出事物的神韵、品格来,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独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虚荣,不屑与“百花”为伍。 它坚持节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穷。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种神韵,而菊花同时又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相对应的“百花”则是影射那些屈节仕元的故宋臣属。诗三四两句化用朱淑贞“宁可抱头 枝上老,不随黄叶舞西风”的诗句,精心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其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这里的“北风”一语双关,字面上指大自然凛冽呼啸的北风,实际上隐喻来自北方的元朝统治者。他们虽凭借强大的武力灭亡了南宋,但去无法征服像诗人这样的孤臣义士。诗人以咏菊为题,运用拟人手法咏菊写人,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其次, 在欣赏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下 面这首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 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铿锵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锤百炼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从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谦不畏艰险的性格。第三句诗人再次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同样,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古诗 1、《青松》 现代·陈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抄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 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zd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修竹篇》唐朝·陈子昂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9、《柳》唐朝·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0、《早梅》唐朝·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1、《房兵曹胡马诗》唐朝·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12、《钴鉧潭西小丘记》唐朝·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13、《题太公钓渭图》明朝·刘基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 1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朝·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15、《七古咏蛙》近现代·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16、《咏煤炭》明朝·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17、《画鹰》唐朝·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教学内容简析: 1.群文议题: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群诗材料:《石灰吟》、《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卜算子*咏梅》、《竹石》 3群文特点:本课选用的四首诗词,都是托物言志诗,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均有不同。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教师)对资料的整体感知(学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托物言志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谜底:爆竹。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自己要一鸣惊人的壮志呢(引出托物言志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见 课件)(板书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四首古诗词的学习来品味托物言志(课件出示四首古诗)二、共读一篇,打开思路学方法 1、咱们先来共度第一首诗,这是明朝的于谦所作《石灰吟》(课件出示)生齐读,师纠正后生再读。 2、托物言志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字上明确:物、志因此学习此类诗文我们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找什么找物。 其次,既是托物言志,那么这个所托之物一定与所言之志有共通之处。所以第二步,我们是要看,看什么看物的特点。(提示:从诗文里找)明确:《石灰吟》里的石灰特点: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清白。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三步,析,析什么从物的特点里析其品格和神韵明确: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他表现的“若等闲”“浑不怕”这是何等的坚强不屈甚至无惧死亡。而“留清白”又是何等的高洁。 最后我们要做的第四步就是悟,悟什么所托之物的品格特点便是是人要抒发的志向明确:坚强不屈,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课件出示:找——物、看——特点、析——品格神韵、悟——所言之志)三、再读一篇,加强理解固方法(课件出示)明确:找物——奇鸟 看特点——饮醴泉、栖山岗、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羽翼 自摧藏、处非位 析品格——“饮醴泉、栖山岗”体现品行高洁;“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体现才能出众,志向远大;“羽翼自摧藏”体现环境恶劣,才华不得施展;“处非位”体现不被赏识的悲苦 悟志趣——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四、自读两篇,小组交流用方法 要求:小组讨论用所学方法步骤完成表格(见课件)明确:找物——梅 看特点——断桥边、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香如故” 析品格——“断桥边、黄昏日落、风雨交侵”体现环境恶劣、境遇凄惨;“寂寞无主”体现独自挺立开放的孤苦无依、无人赏识的落寞;“无意苦争春”,体现的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与世无争的美德“一任群芳妒”它胸怀坦荡;“香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体现的永远保持着高洁的人格、清白的操 守。悟志趣——虽历尽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找物——竹石 看特点——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 析品格——“立根破岩、千磨万击”说明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咬定青山”体现其顽强“还坚劲”“任”体现其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教案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教学内容简析: 1.群文议题: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群诗材料:《石灰吟》、《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卜算子*咏梅》、《竹石》 3群文特点:本课选用的四首诗词,都是托物言志诗,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均有不同。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教师) 对资料的整体感知(学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托物言志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

简洁的语言解释——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谜底:爆竹。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自己要一鸣惊人的壮志呢?(引出托物言志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见课件)(板书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四首古诗词的学习来品味托物言志(课件出示四首古诗) 二、共读一篇,打开思路学方法 1、咱们先来共度第一首诗,这是明朝的于谦所作《石灰吟》(课件出示)生齐读,师纠正后生再读。 2、托物言志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字上?明确:物、志因此学习此类诗文我们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找什么?找物。 其次,既是托物言志,那么这个所托之物一定与所言之志有共通之处。所以第二步,我们是要看,看什么?看物的特点。(提示:从诗文里找)明确:《石灰吟》里的石灰特点: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清白。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三步,析,析什么?从物的特点里析其品格和神韵明确: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他表现的“若等闲”“浑不怕”这是何等的坚强不屈甚至无惧死亡。而“留清白”又是何等的高洁。

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教师

2019-2020学年中考复习--初中诗歌分类(托物言志诗)赏析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用典等。如曹操《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江城子》中,苏轼借“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表达自己立功报国的愿望。 一、咏物诗中常见的意象: 1.植物: 岁寒三友:松、竹、梅(高洁)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兰花(高洁、君子之德) 杨柳(离情别恨;摇摆不定;春天的美好) 2.动物: 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蝉(悲凉;高洁) 杜鹃(哀怨、凄恻、思归) 3.其它 风(自由、奉献) 莎衣(脱俗、高洁) 二、情感: 建功立业、远大抱负;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思念故乡、凄苦孤寂; 不慕权贵、高洁正直;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三、艺术特色:托物言志、咏物抒怀、以物喻人 修辞:比喻、比拟、象征、对比、双关等衬托、渲染等。

一、《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通过赞美秋景,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任选角度,诗作赏析。 (1)自古以来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的早晨。 (2)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3)采用对比手法,把秋日和春朝进行对比,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一筹,表现了诗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境。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试作赏析。 (1)万里晴空,一只白鹤推开白云直冲而上,我的诗情也随它飞上青天了。 (2)借景抒情,写秋天万里晴空,一只白鹤直冲云霄,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3)诗人是以“鹤”自喻,借助想象,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4)炼字:“排”,推,这里是冲的意思。这句选择了典型事物具体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壮美的画面,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色彩多么绚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引”字不仅有独树一帜,标新立新之效,还具有矢志不移的傲骨,更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志向。 二、《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以“落红”“春泥”自喻,表示自身虽已凋败,但要化为护花的春泥培育新的生命,暗喻自己虽已脱离官场,但并不甘心沉沦,不会忘记国事,要继续为国家民族效力,要为新生的美好事物贡献力量,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赏析: 叙事抒情。用斜日和天涯路烘托无限离愁,表达了诗人两方面的思想感情:

教案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托物言志 1、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 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是什么,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你怎么猜出来的。——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谜底:爆竹)2、这首诗表面写出了爆竹的特点,实际是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古人常常不直接抒发自己的志趣而是借助描绘别的事物来表达,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我们刚学了两篇使用托物言志手法的古文,它们是--《陋室铭》《爱莲说》。其实不止是古文会使用这种手法,现代文也会用,古诗词中也会使用。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是--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3、下面我们对托物言志诗稍作了解。(课件出示含义、特点) 4、根据托物言志诗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读懂托物言志诗的方法。(课件出示) 二、共读一篇,打开思路学方法 1、首先就用这个方法来共读第一首诗,这是明朝的于谦所作《石灰吟》(课件出示)生齐读。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2、找物——石灰 看特点————经过千锤百炼、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清白 析品格神韵——坚强不屈,无惧死亡,高洁的品格 悟志趣————表现作者坚强不屈,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 托物言志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字上? (课件出示:找——物、看——特点、析——品格神韵、悟——所言之志) 三、加强理解固方法(课件出示) 用上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完成第二首诗的学习。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魏晋】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托物言志古诗

托物言志诗文鉴赏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赏析: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托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 托物言志的古诗 1.《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左掖梨花》唐朝·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3.《杨柳枝词》唐朝·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石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7.《早梅》唐朝·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早梅》唐朝·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9.《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0.《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白梅》元朝·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2.《感遇·其一》唐朝·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13.《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唐朝·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1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朝·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5.《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16.《群鹤咏》南北朝·萧道成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17.《剑客》唐朝·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18.《武夷山中》宋朝·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19.《咏风》唐朝·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最新高考古诗词鉴赏精析之托物言志

古诗词鉴赏专题(6)——咏物诗 一、知识积累 (一)概念介绍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咏物诗(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者品质) 1.常描写的景物:菊、竹、梅、柳、蝉 2.特点归纳: (1)咏物。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 3.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区别:托物言志强调的是作者的主观感情,象征重在客观意义,事物本身具有这样的本质,如草、白杨两者本身具有坚强、高大)、联想、比喻、(以物喻人)拟人、双关、衬托、对比。 4.解题步骤归纳 ①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②A物的这些特点与人的哪些品质相似?B物与诗人自身经历、所处社会环境有哪些相似之处?或者与社会中哪些人哪些事物相似。C诗人借此物要抒什么感情,言什么志向? (二)分类简析 咏物诗可分为纯咏物的和借物抒怀的两大类。 1.纯咏物直接描写物象,表达对此事物具有的品质的赞美(希望能具有这种崇高的志向,高洁的品格)或者批判。 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诗通过赞美“竹石”立足破岩,备受风霜雨露的磨难,依旧顽强地生存着,隐寓诗人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品质。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是纯粹的咏柳,通过比喻,曾诗也是写春柳,表面上看,是讽刺柳条得意轻狂,柳絮不自量力,实质上抒发作者对那些得势便忘乎所以妄图一手遮天的权贵的厌恨之情,是借物喻人,咏物刺世,咏物抒怀。 2.咏物抒怀诗还可分为下列数种: ①托物言志。像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自喻,宣示自我孤高自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追求。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托物言志的古诗词大全 【篇一】 1.《山行》唐朝·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左掖梨花》唐朝·邱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3.《杨柳枝词》唐朝·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4.《石灰吟》明朝·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6.《琵琶行》唐朝·白居易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 7.《早梅》唐朝·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

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8.《早梅》唐朝·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9.《清平乐·六盘山》近现代·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0.《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篇二】 1.《白梅》元朝·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2.《感遇·其一》唐朝·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3.《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唐朝·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4.《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朝·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教案图文稿

群文阅读诗词中的托物 言志教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诗词中的托物言志教学内容简析: 1.群文议题: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群诗材料:《石灰吟》、《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卜算子*咏梅》、《竹石》 3群文特点:本课选用的四首诗词,都是托物言志诗,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均有不同。 教学目标: 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鉴赏诗词中的托物言志 2.举一反三——会根据所学鉴赏托物言志诗歌的方法去自主学习同类诗文 教学准备:课件、群文资料(教师) 对资料的整体感知(学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识托物言志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请你猜猜下面这首咏物诗所咏之物,并结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谜底:爆竹。托物言志:表达作者一旦时机到来就一鸣惊人的雄心壮志。那么古人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自己要一鸣惊人的壮志呢(引出托物言志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见课件)

(板书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对四首古诗词的学习来品味托物言志(课件出示四首古诗) 二、共读一篇,打开思路学方法 1、咱们先来共度第一首诗,这是明朝的于谦所作《石灰吟》(课件出示)生齐读,师纠正后生再读。 2、托物言志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字上?明确:物、志因此学习此类诗文我们 首先要做的就是找,找什么?找物。 其次,既是托物言志,那么这个所托之物一定与所言之志有共通之处。所以第二步,我们是要看,看什么?看物的特点。(提示:从诗文里找)明确:《石灰吟》里的石灰特点:要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留清白。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三步,析,析什么?从物的特点里析其品格和神韵明确: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身碎骨)他表现的“若等闲”“浑不怕”这是何等的坚强不屈甚至无惧死亡。而“留清白”又是何等的高洁。 最后我们要做的第四步就是悟,悟什么?所托之物的品格特点便是是人要抒发的志向明确:坚强不屈,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课件出示:找——物、看——特点、析——品格神韵、悟——所言之志) 三、再读一篇,加强理解固方法(课件出示) 明确:找物——奇鸟

托物言志的事例

托物言志的事例 【篇一:托物言志的事例】 早梅 年代:【唐】作者:【柳宗元】体裁:【五古】类别:【静物】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早梅 年代:【唐】作者:【张谓】体裁:【七绝】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注释 【诗文解释】 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词语解释】 迥:远。 傍:靠。 发:开放。 经冬:过冬。 销:这里指冰雪融化。 【诗文赏析】 全诗即在于写一个「早」字。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无数文人墨客踏雪寻访,寻觅这凌寒独放的早梅。在远离道路的溪水桥边,诗人终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韵味十足,与诗人的精神心有灵犀。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

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应首句, 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 现原来这是一树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 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 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 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 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谓 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 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录觅的认识过程。并且透过 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 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早梅 年代:【唐】作者:【齐已】体裁:【五律】类别:【静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独自律,先发映春台。 注释 【诗文解释】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 的暖气,恢复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 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词语解释】 望春台: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义。 【诗文赏析】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 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 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咏物言志古诗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②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③。 粉骨碎身浑④不怕, 要留清白⑤在人间。 【走近作者】 于谦(1398.5.13-1457.2.16),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古诗今读]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间。 [疑难全解] ②千锤万凿:锤,锤打。凿,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③等闲:平常。④浑:全。⑤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人的高洁

品格。 [快乐赏析] 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诗中借咏石灰,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受磨练。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鲜明对照,更衬托出石灰的顽强。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拟人、借喻等手法,形象生动,语言也铿锵有力。 诗意拓展: 诗中的石灰有什么象征意义?你知道石灰的产生和使用过程吗?查查有关资料了解一下,增加自己的自然科学常识。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托物言志诗歌

托物言志诗歌

托物言志诗的鉴赏 一、知识储备 1.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托物言志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2.特点: 2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情感——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兴、联想和想像等。 3.分类 ⑴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苏轼《海棠》“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诗人爱花、爱美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