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哪些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哪些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哪些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101133.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101133.html,/Article/anquanzs正常生产,《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防治水作了规定。具体措施有:

(1)留设隔离煤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有防水隔离煤柱。如果矿井是以断层分界时,也必须在断层两侧有防水隔离煤柱。任何一方或小煤矿都不得采动。在开采区域内,无论是本煤层或是上部煤、岩层中有被水淹的井巷时,应按《规程》规定,先排除积水后再进行采掘工作。如果无法排除积水时,必须编制设计,报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采掘。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实际确定防水隔离煤、岩柱的尺寸。

(2)疏政降压。为解除开采煤层上下邻近的承压含水层的威胁,《规程》规定了应采用控制性疏水降压的防水措施。

(3)设置防水闸门。《规程》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并危险的矿井,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掘进巷道时,也必须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方可掘进。

(4)堵水。利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通过钻孔将水的通道充填住,从而达到阻住外部水源涌入。也可以通过钻孔投入其它充填物,如铁球、棉织物等物质堵住流水通道。

(5)探放水。当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溶洞、含水断层、含水层或有其它透水象征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即用钻机超前探明水情,并采取放水疏干措施后再掘进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101133.html,) 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7e13101133.html,/Article/anquanzs/201009/Article_36001.html/201009/Article_36001.html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2021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2021新 版)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2021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应急措施是: 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4.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

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禾取营救措施。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工作面出现流水和滴水现象。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发现这些透水征兆,要及时撤离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27-57 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正常生产,《煤矿安全规程》对井下防治水作了规定。具体措施有: (1)留设隔离煤柱。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有防水隔离煤柱。如果矿井是以断层分界时,也必须在断层两侧有防水隔离煤柱。任何一方或小煤矿都不得采动。在开采区域内,无论是本煤层或是上部煤、岩层中有被水淹的井巷时,应按《规程》规定,先排除积水后再进行采掘工作。如果无法排除积水时,必须编制设计,报矿务局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采掘。在设计中,必须根据实际确定防水隔离煤、岩柱的尺寸。 (2)疏政降压。为解除开采煤层上下邻近的承压含水层的威胁,《规程》规定了应采用控制性疏水降压的防水措施。

(3)设置防水闸门。《规程》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必须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掘进巷道时,也必须在其附近设置防水闸门,方可掘进。 (4)堵水。利用水泥浆或化学浆液,通过钻孔将水的通道充填住,从而达到阻住外部水源涌入。也可以通过钻孔投入其它充填物,如铁球、棉织物等物质堵住流水通道。 (5)探放水。当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溶洞、含水断层、含水层或有其它透水象征时,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即用钻机超前探明水情,并采取放水疏干措施后再掘进。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矿井防治水措施讲解学习

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防治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先治后采”为原则,主要采取“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加强“预测预报、科技攻关和治理整改”的三个防治水环节。 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矿井开拓开采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证措施: 1、针对煤层浅部小窑老空区较多的特点,在地质部门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矿井生产单位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查清老空区分布范围,留设安全煤柱。 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柱。对于断层,特别是造成煤系地层与含水层对盘或接近的断层,留设足够的断层防水煤柱,禁止巷道进入防水煤柱。 3、配备足够数量的探放水及注浆堵水设备。 4、留设井田边界煤柱和采区隔离煤柱。 5、对可疑断层及因采动影响而可能导水的断层留设断层防水煤柱。 6、井下设排水泵房、水仓、水沟、排水管路等排水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 7、对巷道开拓及回采所可能遇到的断层提前进行探放水,查明断层的水文地质要素,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堵水、疏放等措施。 8、对未封闭好的钻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重封、留设防水煤柱、探放钻孔水等措施。 9、矿井开拓开采巷道均布置在不含水或弱含水的隔水层中。

10、必要时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察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11、对于井筒需要穿过的含水层,施工中采取提前探放水或注浆赌水等措施;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空水采取探放的措施。 12、对矿井采掘工程所影响到的各含水层、断层,必须作出水文地质评价,进行提前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13、进行群孔抽水试验,掌握各含水层之间、断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14、巷道穿越断层时,应采取有效支护和防治水措施,避免断层出水或滞后出水。 二、防水煤(岩)柱留设 (一)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 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但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的垂直水力联系通道不清楚,含水层的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补给情况有待查明,含水层横向富水性及块段间的差异也不明,断层的含水性及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有待进一步查明,因此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尤为重要,设计的防水煤(岩)柱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断层两侧防水煤(岩)柱。 2、井田边界安全(防水)煤(岩)柱。 3、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 (二)防水煤(岩)柱留设原则 1、在有突水威胁但又不宜疏放或注浆堵水(疏放或注浆很不经济时)的地区采掘时,必须留设防水煤(岩)柱。 2、防水煤柱一般不能再利用,故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把煤柱的宽度或高

浅析煤矿透水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

浅析煤矿透水的原因及 其防范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浅析煤矿透水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摘要】煤矿透水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防范内容之一,本文着手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并依据国内的相关安全要求,探讨煤矿透水事故的人防、物防等内容。 【关键词】煤矿透水、探水、排水、防水、人防、物防、人员安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及煤监局的官方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较大的煤矿透水事故在2000年上报有3起,2001年上报的有5起,2002年上报13起,2003年上报6起,2004年上报1起,2005年上报12起,2006年上报42起,2007年上报25起,2008年上报19起,2009年上报10起,2010年上报17起,2011年上报15起。 纵观国内煤矿透水事故历史,可以看出煤矿透水事故呈波浪状逐渐上升状态。而究其原因,笔者发现有一条规律,就是严抓管理时,事故发生频率略有减缓,而在严打过后,事故又呈直线上升态势。虽然近几年,

随着国家对煤矿的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煤矿透水事故概率略有减缓,但本人认为煤矿透水事故仍是矿山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预防透水事故仍需安全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 笔者通过对近几年的煤矿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认为煤矿透水事故管理有法,预防有巧,防治结合能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文主要从人防上进行简单论证,并依据国内的相关要求,对物防透水事故做出些少个人见解。 下面浅析煤矿透水事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2 煤矿透水事故的基本原因 煤矿透水事故的原因,国内外已有成千上百套书籍进行总结过,依据《安全评价》(第三版,该书是国家安监总局指定的安全评价师教材)的总结,认为: 1、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由地表塌陷或地质构造形成裂隙、通道进入矿井的地表水危害,采空区和废弃巷道中的积水危害,以及原岩溶洞、裂隙等构造中的原岩水体的危害。产生水害的主要原因有:采掘过程中没有探水或探水工艺不合理;采掘过程中遇到含水地质构造;爆破、钻孔时揭露水体;地压活动揭露水体;排水设施、设备设计或施工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编号:SM-ZD-59522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地面防排水 地面防排水是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量流人矿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地面防排水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尤其雨季到来之前,更要做好各项防排水工作。 地面防排水措施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洪沟、筑堤防洪、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必须根据地形、水文和气象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综合使用,以求更好的效果。 (二)井下防治水 1.查明水源 地下水源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勘测,掌握古井、采空

区的积水以及主要含水层、充水断层和裂隙的分布,从而定出矿井的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 2.探放水 1)探水 (1)井下生产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凡遇到下面情况都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 ①掘进工作面接近溶洞、含水层(流砂层、冲积层、各种承压水的含水层、含水断层或与地面大量积水区相通的断层); ②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或有积水的小窑、老空; ③上层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煤工作面采高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倍; ④在边探边掘区内掘进时,掘进长度达到允许掘进长度; ⑤采掘工作面发现出水征兆; ⑥当采掘工作面接近各类防水煤柱时; ⑦接近可能同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⑧接近有水或稀泥的灌浆区时; ⑨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矿井综合防治水要求措施

州鹤峰煤矿 综合防治水措施 为切实加强矿井防治水工作,为保证我矿防治水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满足我矿安全生产需要。根据我矿地质条件,在矿井的生产过程中,要进一步查明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情况,提高对防治水工作的认识,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上级有关防治水文件的精神,做到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楚不生产,探放水措施不落实不生产,水患隐患不解除不生产。 矿上成立专门的防治水领导机构,矿长任防治水领导小组组长,安全矿长任副组长,其他副矿长及总工程师、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防治水工作中的责任,特制定防治水措施如下: 一、防治水领导机构: 组长:胡运付 副组长:中泉 成员:余毅、显顺、胜军、伯顺、项文化、大胜、王先权、卢明才 防治水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由显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宜。 职责: 1、生产技术科要加强对部人员和区队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容以《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为主,并结合国家安全及行业管理部门下达的有关指导性文件进行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防治水工作的认识水平。

2、技术科人员要经常的深入井下,加强对井下水文地质的分析和预报工作,对于井下可能出现的水害,要提前进行预测预报,以便及早采取防措施, 3、技术科人员要坚持每天对全矿井涌水量进行观测,做好记录,及时收集掌握全矿井涌水量动态变化情况。 4、本年度要做好221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的探放水工作,要提前编制探放水措施,确定探水线的位置,到达探水线时,要积极组织开展探放水工作,另外,应备好排水设备,其它工作面也要高度重视,也要经常进行水文地质观测,一旦有出水征兆,要认真查找原因,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严防水害事故的发生。 5、当井下出水点涌水量大于20m3/h时,技术科必须按规定提取出水点水样到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水质分析,为出水水源的分析判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制定防治水方案。 6、雨季前,矿上成立雨季“三防”领导机构,负责全矿井井上下的防治水统一领导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按备好充足防洪物资,加强对地面、井下的防洪检查,做好井口、地面变电所等要害部门的防排水工作,汛期前要组织人员清理井下排水仓及排水沟,检修好井下排水泵、排水管路及其它各种排水设施,进行一次全矿井联合排水试验。调度室、技术科有关技术人员经常查勘地表排水沟是否畅通,并及时将查勘结果向矿雨季“三防”领导小组汇报,雨季“三防”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对收集的问题分类处理,明确落实责任人,以防止雨季洪水灌入井下,形成水害。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 区域地表水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及施洲河溪流,为区主要地表水排泄道,天旱时沟水小,下雨时地表水汇集于施洲河溪流向矿外。正常情况下

煤矿年度防治水计划(新)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2) 第二章防治水制度 (4) 第三章具体计划 (5) 第四章防治水措施 (8) 第五章探放水专项具体措施 (11) 第六章“雨季三防”专项措施及应急预案............... . (14) 第七章透水事故救援预案 (17)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巴里坤银鑫矿业投资有限公司黑眼泉煤矿座落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设计生产能力为1.2Mt/a。 井田在天山东段北侧梅钦乌拉山脉的北面,为小型山间盆地,属平原型丘陵地形,井田内地形,南西高,北东低,其中多被第四系洪积,冲积层及戈壁砾石所覆盖。 井田中含煤地层主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1b)煤层赋存稳定。 井田含(隔)水层: 1、上新-全新统(Q3-4)透水不含水层(Ht) 松散状亚砂土,底部含有卵、砾石,平均厚12.85m。为透水不含水层。 2、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相对隔水层组(G1) 隐伏于上新-全新统(Q3-4)之下, 岩性为灰色、灰白色、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薄层泥岩,炭质泥岩。夹有粗粒岩层,隔水层平均厚242.83m。 3、下侏罗统三工河组裂隙承压含水层组(H1) 该层组隐伏于西山窑组相对隔水层组(G1)之下,仅在井田西北角呈丘陵低山出露,岩性褐红色、杂色砂砾岩为主,其间夹有薄层状粉砂岩及泥岩,砾石成分主要为变质岩和花岗岩岩屑,磨圆度较好,直径一般为1-5cm,钙质胶结。含水层平均厚度167.35m。 4、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下部相对隔水层(G2) 以一套褐红色泥质胶结、泥岩、粉砂岩为主,平均厚度29.19m。沿倾向有薄-厚-薄的规律。为相对隔水层。

5、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含水层组(H2) 隐伏于三工河组下部隔水层(G2)之下,上部为一套粗粒砂岩夹有薄层砂砾岩,位于A1号煤层顶板段,含水层平均厚度15.12m,沿倾向变厚。平均渗透系数0.003m/d,为弱富水性含水层。水化学类型SO4.Cl-Na型。 6、下侏罗统八道湾组A1号煤层底板段隔水层(G3) 本层位于A1号煤层底板,岩性为灰色粉砂岩,泥质胶结,平均厚度14.56m。 具有隔水作用。 综上所述,井田为裂隙充水矿床,含水层单位涌出量0.017-0.0415L/s.m。 平均渗透系数0.0039—0.0099m/d,直接充含水层水(H2)涌水量 0.0017L/s.m。平均渗透系数0.0003m/d。虽矿床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 区域自然地层及特定的水文地质结构,总体补给微弱。井田水文地质条件为二类一型。 充水因素:井田地处干旱环境,属微湿度带。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降水对矿床的充水,微乎其微。但矿区范围内无气象长期观测记录。因此,不能排出可能出罕见的瀑雨形式的集中降水,易在低洼处形成暂时性水体,对矿井口的直接进水及通过裂隙等,对矿床进行充水。 2013年计划安装完成矿井排水系统5台ZPHD280-65*8型排水泵,排量:280m3/h,并配配备1台BQZ25-590/15-1600/W-3型隔爆抢险电泵,排量:725 m3/h,主排水管为2趟¢351mm的无缝钢管,抢险管为1趟¢426mm的无缝钢管,单趟管路长1360m。成立专业探放水小组。

井下透水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及总结

井下透水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加强公司井下作业场所生产安全,提高作业人员逃生及自救能力,检验相关部门应急处置能力。 二、演练时间:2013年6月14日上午10:00。 三、演练地点:xx铁矿 四、演练主要内容:撤离井下作业人员,排除水险 五、参加演练单位 区安监局工矿商贸科、安全生产部、xx铁矿 六、演练程序 1、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2、xx铁矿负责人向演练总指挥汇报险情,井下-120米水平中段有人通过人员定位卡报警,发生透水事故,需立即停产撤人。 3、总指挥同意停产撤人,立即启动井下透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由地表通知井下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井下所有人员,启动排水设施进行排水。 4、(1)立即启动排水设备进行排水。(2)通知井下-120米水平其他作业人员及-80米水平作业人员立即从安全出口爬梯升至地表。(3)带班队长带领其他人员升井后根据下井人员记录名单进行清点人数,在确定井下无留剩人员的前提下,由带班队长向总指挥汇报井下所有人员全部升井。 5、所有参演人员集合,演练总指挥对本次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宣布演练结束。 xxxx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六月十四日

透水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总结 2013年6月14日,xxxx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金马铁矿组织进行了一次井下透水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演练从开始安排布置到员工全部升井清点人员历时30分钟。本次演练皆在加强公司井下作业场所生产安全,提高作业人员逃生及自救能力,同时也检验了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可操作性及事故应急处置效应。整个演练过程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对本次演练进行分析总结,具体如下: 一、演练存在的问题: 1、作业面距离安全爬梯较远,应急反应时间较长; 2、部分员工对演练不够重视,紧急状态逃生意识淡薄。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员工对逃生路线、应急反应的熟练程度; 2、组织员工学习公司应急救援预案及安全管理制度,提高井下作业人员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及逃生能力。 总之,通过演练要求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消除事故发生及降低其所造成的伤害,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让公司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在此基础上得以进一步提高,从而使公司的安全生产健康有序的进行。 xxxx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六月十四日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9308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for mine water safety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为更好地防止矿井生产中水灾事故的发生,对矿井水患进行科学管理,建立健全我矿防治水有关制度,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特制定本措施。 一、矿井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采掘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 1)、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等。 2)、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3)井巷掘进必须严格执行“逢掘必探,边探边掘”的探放水原则,掌握前方水文情况,若发现有水患时,应及时采

取措施,待确认安全后方可向前掘进,并将出水点位置标于井上下对照图或采掘工程平剖面图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点或地段,必须进行水温、水量、水质等地下水动态和松散含水层涌水含砂量综合观测和分析,防止滞后突水。 4)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出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5)井下和地面排水设施保证完好,所设沉淀池、水沟要及时进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须清理一次。每年雨季前对矿井防治水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成立防洪抢险队伍,并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6)在矿井采掘工程中坚持“有掘必探”的原则,避免再次遇到威胁矿井安全生产的溶洞水。 7)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水文地质条件可靠。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示范文本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 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 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 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应急措施是: 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 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 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 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 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

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4.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禾取营救措施。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工作面出现流水和滴水现象。工作时能听到水的“嘶嘶声”等。发现这些透水征兆,要及时撤离人员躲到安全地点。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井下防治水措施简易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井下防治水措施简易版

井下防治水措施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矿井采掘活动总会直接或间接破坏含水 层,引起地下水涌人矿坑。井下防水的目的是 防止矿坑突水,尽量减少矿坑涌水量。井下防 治水的主要措施如下。 (1)超前探放水是指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地段施工井巷时,先于掘进,在坑内钻探以查 明工作面前方水情。“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是井下生产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2)留设防水煤(矿)柱是在煤(矿)体与含 水层(带)接触地段,为防止井巷或采空空间突 水危害,留设一定宽度(或高度)的煤(矿)体不 采,以堵截水源流入矿井。

(3)构筑水闸门(墙) 水闸门(墙)是大水矿山为预防突水淹井、将水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构筑的特殊闸门(墙),是一种重要的井下堵截水措施。水闸门(墙)分为临时陛的和永久性的。 (4)注浆堵水注浆堵水是指将注浆材料(水泥、水玻璃、化学材料以及黏土、砂、砾石等)制成浆液,压入地下预定位置,使其扩张固结、硬化,起到堵水截流,加固岩层和消除水患的作用。注浆堵水是防治矿井水害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井筒开凿及成井后的注浆、截源堵水、减少矿坑涌水量、封堵充水通道恢复被淹矿井或采区、巷道注浆保障井巷穿越含水层(带)等。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2021版)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2021 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98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2021版) 1.地表水治理措施 (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2)填堵通道。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整治河流。①整铺河床。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②河流改道。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4)修筑排(截)水沟。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式流入矿

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 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1)地表疏干。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井下疏干。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 (1)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5048矿井防治水技术措施 Technical measures for mine water prevention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1.地表水治理措施 (1)合理确定井口位置。井口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或修筑坚实的高台,或在井口附近修筑可靠的排水沟和拦洪坝,防止地表水经井筒灌入井下。 (2)填堵通道。为防雨雪水渗入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或建不透水层等措施。 (3)整治河流。①整铺河床。河流的某一段经过矿区,而河床渗透性强,可导致大量河水渗入井下,在漏失地段用粘土、料石或水泥修筑不透水的人工河床,以制止或减少河水渗入井下。②河流改道。如河流流入矿区附近,可选择合适地点修筑水坝,将原河道截断,用人工河道将河水引出矿区以外。 (4)修筑排(截)水沟。山区降水后以地表水或潜水的形

式流入矿区,地表有塌陷裂缝时,会使矿区涌水量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井田外缘或漏水区的上方迎水流方向修筑排水沟,将水排至影响范围之外。 2.地下水的排水疏干 在调查和探测到水源后,最安全的方法是预先将地下水源全部或部分疏放出来。疏干方法有3种:地表疏干、井下疏干和井上下相结合疏干。 (1)地表疏干。在地表向含水层内打钻,并用深井泵或潜水泵从相互沟通的孔中把水抽到地表,使开采地段处于疏干降落漏斗水面之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井下疏干。当地下水源较深或水量较大时用井下疏干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有疏放老孔积水和疏放含水层水等方法。 3.地下水探放 (1)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水文地质工作是井下水害防治的基础,应查明地下水源及其水力联系。 (2)超前探放水。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明水源后制定措施防水。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358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详 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井下透水时之应急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井下透水事故虽然近几年大大减少,但由于在古窑、小窑、溶洞、断层及含水层等还可造成大量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点时,处理不好,就会使积水大量涌来。因此,对透水事故不能存在丝毫的麻痹观念。 应急措施是: 1.井下突然出现透水事故时,井下工作人员应绝对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按预先安排好的退却路线进行撤退,不要惊慌失措、各奔东西。万一迷失方向,必须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面撤退。 2.事故发生后,如果有人受伤,应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出血者立刻止血,骨折者要及时固定和搬运。

3.如透水事故发生并有瓦斯喷出可能时,探水人员带防护器具,或者在工作地点加强通风,保持空气的新鲜和畅通。不可把通风机关闭。 4.被水隔绝在掌子面或上山巷道的作业人员应清醒沉着,不要慌乱,尽量避免体力消耗。全体井下人员还应做长期坚持的准备,所带干粮集中统一分配,不要无谓地浪费掉;关闭作业人员的矿灯,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 5.井下透水事故发生后,应尽快通过各种途径向井下、井上指挥机关报告,以便迅速禾取营救措施。 为预防井下透水,应掌握透水前的征象和规律。这时,往往煤层发潮发暗,巷道壁或煤壁上有小水珠,工作面温度下降,变冷,煤层变凉。工作面出现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我矿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 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孙云锁XXX XXX XXX 成员:XXX XXX 王XXX 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XX 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刘福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 (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 矿长: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及易发突水事故的地点的分析 1、矿井水害的类型 造成我矿井水害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为:(1)、地表水害、(2)、老窑水水害(3)、孔隙水水害、(4)、裂隙水水害等 2、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 我矿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四、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 (1)煤层发潮、发暗。 (2)巷道壁或煤壁“挂汗。” (3)工作面温度降低,煤壁发凉。 (4)煤壁“挂红。”

煤矿综合防治水措施概论

煤矿综合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防治水办公室 二O一一年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煤矿综合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实搞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保证煤矿安全,严格遵守“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防水原则和“查、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制定以下措施。 一是认真落实矿井水防治责任制; 二是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专门的防治水技术人员; 三是认真编制矿区水害防治规划、年度水害防治规划和水害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四是采用先进技术条件查明矿井和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相邻煤矿的情况等,为水害防治提供详实的技术依据; 五是严格矿井防隔水煤柱管理,严禁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六是要建立完善井下排水系统,主要水仓达到“三泵两管”,采掘工作面各抽排导水点至少配备2台水泵(一台运转另一台备用); 七是要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必须至少配备2台探水钻,组建探防水管理机构和专业探放水队伍; 八是要切实做好老空水的探放工作; 九是认真履行对水害工作的日常管理; 十是打探水眼时,派专业人员跟班,严格执行《探防水设计》和《探放水技术措施》, 十一是按照《水害防治应急救援预案》做好防治水应急救援工作。 一、防治水基本知识

(一)煤矿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据统计。 矿井水害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矿井漏水两来源,包括地下和地面;对症下药定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1、地表水水害: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等)。水源通过井口、采动冒落带、岩溶地面塌陷或熔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封闭不良的旧钻孔充水和导水进入矿井。 2、老空水水害:水源是古井、水窑、废巷及采空区的积水。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这是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

2021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

2021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69

2021矿井井下防治水技术 井下水害来势凶猛,俗有“水老虎”之称。矿井防治水可归纳为“查、探、放、排、堵、截”六个字。 一、做好矿井水文观测与水文地质工作 1.做好水文观测工作。 2.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二、井下探水 “有疑必探,先探后掘”是采掘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遇下列情况之一者时,必须探水: (1)接近水淹井巷、老空、老窑或小窑时; (2)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陷落柱时; (3)接近可能出水钻孔和各类防水煤柱时; (4)接近可能与地表水体相通的断裂破碎带或裂隙发育带时;

(5)上层采空区积水,在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高40倍或巷高10倍的下层采掘工作以及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 三、放水(疏干) 有计划地将威胁性水源全部或部分地疏放掉,是消除水患的有效措施之一。 1.疏放老空水 2.疏放含水层水 四、截水 截水是利用水闸墙、水闸门和防水煤(岩)柱等物体,临时或永久地截住涌水,将采掘区与水源隔离,使某一地点突水不致危及其它地区,减轻水灾危害的重要措施。 1.防水煤(岩)柱的留设 2.水闸墙(防水墙) 水闸墙是用不透水材料构成的永久性构筑物,用于隔绝有透水危险的区域。 3.防水闸门

煤矿防治水措施

煤矿防治水技术措施 煤矿水害是与瓦斯、煤尘、顶板、火灾等并列的五大灾害之一,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瓦斯列第二。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兼并重组后,由于地质资料不清,煤矿受采空区、古空区、奥灰水威胁越来越严重,给矿井水害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所以,搞好水害防治是我矿的重点工作。 一、矿井水害类型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按照水源把矿井水害分成以下几种: (一)地表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水库、沟渠等); (二)老空水水害:主要水源为古井、小窑废巷及采空区积水; (三)孔隙水水害:主要为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含水层孔隙水、流砂水和泥砂等。 (四)裂隙水水害:主要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 (五)岩溶水水害:主要为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等; 二、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现状 煤矿水害与其形成的条件有直接对应关系。矿井充水三个条

件。即“矿井充水三要素”包括充水水源、涌水通道和充水强度(涌水量)。 (一)水文地质探查技术 1、水文地质试验技术 水文地质试验技术的基本方法是以水文地质理论为基础,以水文地质钻探、抽(放)水试验、底板岩石力学试验为主要手段,探查含水层及其富水性、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等。 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1)地震勘探:包括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查明落差大于5米的断层; 查明区内幅度大于5米的褶曲和直径大于20米的陷落柱; 探测采空区和岩浆浸入体。 (2)瞬变电磁探测技术:是地面探测含水层及其富水性、构造及其含水情况,老窑及其积水多少的主要手段。 (3)高密度高分辨率电阻率法探测技术:是地面及其地下洞体的首选方法。 (4)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属于全空间电流勘探,可在地面及井下使用。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巷道底板富水性探测; 底板隔水层厚度,原始导高探测;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防治水的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地面防排水 地面防排水是防止或减少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大量流人 矿井的重要措施,是保证矿井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特别是 对于以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为主要充水水源的矿井,地面防 排水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尤其雨季到来之前,更要做好各 项防排水工作。 地面防排水措施主要包括填塞通道、排除积水、挖排 洪沟、筑堤防洪、整铺河底及河流改道等,必须根据地 形、水文和气象条件加以合理选择,有时还可将几种措施 综合使用,以求更好的效果。 (二)井下防治水

1.查明水源 地下水源是看不见的,只有通过勘测,掌握古井、采空区的积水以及主要含水层、充水断层和裂隙的分布,从而定出矿井的积水线、探水线与警戒线。 2.探放水 1)探水 (1)井下生产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2)凡遇到下面情况都必须停止掘进,进行探水: ①掘进工作面接近溶洞、含水层(流砂层、冲积层、各种承压水的含水层、含水断层或与地面大量积水区相通的断层); ②掘进工作面接近被淹井巷或有积水的小窑、老空; ③上层积水,在下层进行采掘工作,两层间垂直距离小于采煤工作面采高的40倍或小于掘进巷道高度的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