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运行时间》反思李静

《卫星运行时间》反思李静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李静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为了顺利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在课前进行简单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从我们经常看到的夜空入手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情境中,在合适的机会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信息从而导入新课。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我提出绕地球2圈,5圈,100圈需要多少分钟时,学生都能回答出要用乘法,并且能很快算出答案。但是当提出“绕地球21圈时要多少分?”的问题时,学生遇到了新问题,我启发他们扩大思路,学生用已知来解决未知,学生至少想到了3种方法,也体现出了算法的多样化。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用。把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总的说来,上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索——鼓励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最后的巩固练习我的设计也比较有层次,涉及到了竖式运算中会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后来的教学中也注意去解决。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看图,这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关于这颗卫星你知道什么相关的知识? 师: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173千克,绕地球一圈需时114分,是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师:结合这段内容,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 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师:你们能估计出“114×21”积的大致范围吗?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你的估算方法。 生: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生: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学生运用估算解决问题和在计算前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不同估算方法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具体计算: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及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除以一位的作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学过程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了解了许多,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并掌握竖式计算技巧。 五、教学设想 本节课我力求做到: 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 估算————培养学生估算意识与难力,同时为下面解决问 题策略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从原有算法多样中的算理对竖 式计算进行研究 形成性练习————关注了全体学生 诊断题————把学习练习中的疑问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提高运算能力。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要求 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算 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在三年级, 学生就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是对三年级知 识的拓展。教学中,我们要协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的环节,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两、三位数相乘的计 算方法。教材中出示了四种计算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尝试多种方 法计算的意识。教材的难点重点都安排在课后的“试一试”,通过练 习巩固,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将本节课知识实行拓展延伸,用于解决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论。这节课也为 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3、激发学生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兴趣,树立学生计算的信心。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需要处理连续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教你们理解一种你们从没接触过的东西—— 人造地球卫星。知道它的用途吗?我们无论是打电话、看卫星电视、 还是GPS定位都离不开人造卫星。它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是不可估计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相关人造地球卫星的知识——卫星运行时间。(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师:(显示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时间)大家把黑板上这句话读一遍,将得到的数学信息记下。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源于生活的需要,我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 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那 么2圈呢?5圈呢?可不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告诉老师? 师:看来同学们三年级的乘法学的非常棒。我也知道2圈、5圈 肯定是难不住你们的。那么假设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0圈,你们会吗?(请同学起来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没有学过两位乘三位数的乘法,xxx能现在做 出一个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非常的棒。 师:既然这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算式没有难倒你们,那么 就来个难的吧。(多媒体显示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谁会列式?(114×21=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预设1)我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200。 (预设2)我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20=2000,所以114×21大约等于2000。

四年级数学:《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

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 一、说课标: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这块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教学,应减少单纯的技能训练,避免繁杂的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鼓励算法多样化,将运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基于以上内容,我对教材进行了分析. 二、说教材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说学情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知。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远些,但学生通过教师简单介绍,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祖国教育。

四、教学目标定位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进行正确计算。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对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爱科学、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笔算方法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这个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 2、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其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3、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 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114×2=228分114×5=570(分)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三)精彩展示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做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卫星运行时间_教案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 课题 卫星运行时间 数学第七册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前面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还是可以的,但在计算过程还有很多造成错误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创设情境。 1、课件演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实况。 你看着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你有什么感想? 2、揭示课题:谁知道这颗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多长时间?绕2圈呢?21圈呢?

二、讲授新课,学习新知。 1、问题: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 2、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并说说这题和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 3、估算: 请你估算一下,114×21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1:把114看成110,21看成20,所以得2200; 生2:把114看成100,21还是21,所以得2100; 生3:把114看成120,21看成20,所以得2400; ………… 大家能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所得到的得数都不一样,这也是估算的缺点。那么到底是多少呢?谁有方法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 4、准确计算: (1)、小组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114×21 (2)、讨论后,小组间交流,再集体交流。 (3)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解决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师巡视。 (4)教师选一本正确的竖式本放在投影仪下让学生进行讨论。 让学生说说自己做的整个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听。 教师小结:一般情况,把数位多的放在上面,先用21的个位1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首先我对本节课的教材来做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一课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教学,位于书本的第33页到34页。 卫星运行时间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对乘法的整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在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意义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充分的交流。 而教材中呈现的情境虽然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但是学生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已经了解了许多相关的知识,通过情境教学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技巧和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教法: 《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拓展的。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学习本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学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的教法来进行,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作为学生在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机构,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五、说教学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1.复习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接着让学生帮忙解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从而使得已学的竖式计算方法得到复习和巩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提供书上的主题图:围绕“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与绕21圈”这两个信息,让学生非常明确地提出问题:21圈要多少时间?并列出算式:114×21。 这样的设计,减少了学生在此时提出与本课无关的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分析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 3.估算 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进行估算,用自己对数及数量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把握,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为下面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 4.自主探究114×21的计算方法114×21如何解决这道乘法题的计算,是学生面临的新问题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如学生提出:114×20+114×1,114×3×7和竖式计算等。将学生反馈的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反思。通过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中算理与竖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竖式计算,重点讲解竖式计算的算理。让学生在评价和倾听的过程中,发现、感悟,从而得到提升。 5.形成性练习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33页《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 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 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数位对齐和进位问题。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年6月11日,航天事业工作者为伟大祖国献上了一份特殊的 礼物——神州10号。她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师:我国的航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早在1970年4月24日,我国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你们长大了,想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贡献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卫星运行时间的知识。(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最近发生的实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张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东方红1号卫星的数据:东方红1号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钟。(板书)那么,老师有一个问题:绕地球5圈需要多长时间呢 学生:114×5 你会计算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算一算。找学生板演 看来大家都没有忘记以前学习的知识,真不错!那么张老师有一个更难的问题挑战咱们的航天小勇士,你敢于接收老师的挑战吗 2,列式 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板书)谁会列算式 114×21= 3.估算 你能估计一下这个算式的积大概是多少吗 当航天小勇士,光知道近似值可不行,我们的航天事业中需要非常精确的数据,请你拿出自己的练习本,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定)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灵武市第四小学戈荣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争当航天小勇士、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航天小博士”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我首先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从发现的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并且直接切入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为下一步探究新知作准备。)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分三个步骤进行)(20分钟)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 教 学 设 计 严田小学 王光福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这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教材结合“卫星运行时间”的情境,引出卫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并提出“绕21圈需要多长时间”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在精确计算前,教材安排了估一估环节,组织学生估算并交流方法。接着,和学生一起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教材提供了口算、表格算法、竖式计算等几种不同的方法。重点是竖式计算,了解列竖式计算乘法的算理。通过课后的试一试和练一练,解决问题中巩固拓展,这也为乘除法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上难度不是很大,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但学生可能会在估计积的范围和建立各种算法间内在联系上出现问题,特别是算法中出现的表格法要让学生建立与其他方法的联系上会比较难。 三、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重点掌握竖式计算法。 2、教学难点 有效交流中深入理解竖式在情境中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因这个内容是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延伸。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自主探索、观察比较的同时结合实际操作、思考等辅助教学方式。 学法:从学生目前阶段已有的知识结构看,对竖式计算的方法已经能够掌握。因而在学法上,我将采取引导及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卡片、直尺 学具准备:练习本、直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阅兵式方阵图,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为新知学习做好热身铺垫。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教材第33页的内容,第34页的“试一试”,“练一练”)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5圈、10圈需要多少时间 (2)学生用算式计算 (3)反馈计算结果 (4)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 (2)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估算结果 ①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榆林市逸夫小学杨玲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但是通过课前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图片和资料,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情境中,在合适的机会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信息从而导入新课。根据新课程理念,为了避免学生机械地操练计算,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多体会一些数学的思维方式,多让他们尝试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反思: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有关人造卫星资料数据收集过程,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2、2、学会估算:对于一些学生来讲,估算较为困难。所以让那些掌握较好的同学交流下自己的估算方法,对于其他同学来讲,能起到示范作用。使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慢慢的学会。 3、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具体计算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用。把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4、巩固练习:根据学生在练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拿出来让学生集体议一议,以巩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从这节课上让我明白了旧知和新知同等重要,没有相关旧知的充分储备,新知进行时就会很不顺利。对于估算教学只要学生有估算的意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它复杂化。再就是在我的课堂上,个人评价应该选择一种更好的方式,做到对学生及时评价,从而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要注意提问问题的技巧,应该把大问题分散开,把握教学推进的节奏。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我改进和学习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学犹如旅行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浚县卫溪街道办事处西街小学毛明霞此次讲课,使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工作如同一次旅行,相同的地方相同的风景,换个时间换个地点再去看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觉,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我总结计算课这一课型的学法是:1.让学生自主探索算法;2.介绍多种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3.整理优化算法,体现竖式算法的优越性;4.练习巩固竖式的算法。同时,我还总结出了计算课应该注意讲清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 但这节课上完,并不觉得满意。虽然每个步骤都涉及到了,但是在细节方面不够深入细致。 例如:在对估算的处理上,我只是一味地让学生去估算,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并没有强调估算与精确计算的联系,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掌握估算的策略和方法,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倡导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而估算教学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首先,通过对数与量的估算可使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数与量的大小与多少,以增强符号感和亲和感。其次,通过估算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建立用数学的意识,提高用数学的能力。估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教育目标的有效落实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掌握知识、增长本领等长远成长、发展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07《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1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争当航天小勇士、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航天小博士”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习惯。

卫星运行时间

3.1 《卫星运行时间》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是在以往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能结合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能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想先考考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那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是计算小冠军。 (出示题目)1、列竖式计算: 54×12= 27×49= 2、估算:28×39≈ 11×71≈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后,对照板演式题,集体订正。)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通过刚才的练习,发现大家都掌握得非常好,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究竟该怎样计算?是不是也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一样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吧!(板书课题:卫星运行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为引入新知作铺垫,也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互动新授,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图片,导问: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课前你们都收集到了那些方面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师择机进行思想教育: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出示有关信息:“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 引导: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一个自己能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学生可能提出卫星绕地球2圈、3圈……需要多少时间的问题。) 根据回答择题提问:卫星绕地球5圈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说一说解题的方法和理由。

卫星运行时间

《卫星运行时间》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竖式计算 (2)查阅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的有关知识 (3)预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课题 1、结合具体情境估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的范围,并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 2、结合已有的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利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卫星运行时间的计算,要求学生在估计两、三位数乘法积的基础上,探索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准备的有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在原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循序渐进,结构安排独具匠心。教学时,我采用了引导、类比、激趣、知识迁移等方法,首先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顺理成章地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乘法教学上来,再由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和旧知的类比和知识的迁移,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最后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展示,温故求知 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情境图(略)。教师随画面激趣: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杨利伟是中国“飞天”第一人。你们想成为像“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那样的宇航员吗航天飞行过程中隐藏有许多数学知识,咱们来试着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出示:神舟六号绕地球飞行一圈大约需要89分钟,绕地球飞行21圈需要多少时间)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怎么列式 (设计意图:创设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叔叔航天飞行的情境,引出在航天飞行过程中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 生:我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1去乘89得到89,再用第二个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XX小学XXX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0—32页。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这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学习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教材创设了“人造地球卫星”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重点是让学生讨论竖式计算的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 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 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 二、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

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争当计算小能手、教师会有奖品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习惯。 三、教学过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计算大比拼 这一环节我设置了两个关口第一关口算,第二关:列竖式计算。让学生在这一环节计算,回忆学生三年级时候学习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通过让学生板书计算过程给学生强调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地方。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我用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从发现的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第三环节: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我设置了三个探究环节:第一环节:初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我通过学生前面提出的解决114×10=?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转化的思想,并鼓励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第二环节:让学生估计出114x21积的范围?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关系的理解,培养数感,预见计算结果的数值范围,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为解决问

《卫星运行时间》反思李静

《卫星运行时间》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李静 《卫星运行时间》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的内容。本课通过“有关人造卫星的知识”引入一些有关人造卫星运行的数据,让学生学会能对较大的数进行估计,并在具体活动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 这节课可以说是单纯的计算课,枯燥无味少不了,而且书中出示的主题图情景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学生对于卫星的了解也是少之甚少,为了顺利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在课前进行简单的了解,我发现学生对卫星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备课时我找了一些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从我们经常看到的夜空入手把学生一步步带进情境中,在合适的机会出示卫星运行时间的信息从而导入新课。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这节课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我将重点主要放在计算方法的探究上,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再小组合作具体讨论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我提出绕地球2圈,5圈,100圈需要多少分钟时,学生都能回答出要用乘法,并且能很快算出答案。但是当提出“绕地球21圈时要多少分?”的问题时,学生遇到了新问题,我启发他们扩大思路,学生用已知来解决未知,学生至少想到了3种方法,也体现出了算法的多样化。对于学生多种不同的算法,只要他们讲得出理由,都应加以肯定。不要求学生掌握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用。把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总的说来,上课时,我给学生创设了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自主探索——鼓励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成功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进行适当点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注重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是有用的。 最后的巩固练习我的设计也比较有层次,涉及到了竖式运算中会遇到了一些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在后来的教学中也注意去解决。

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数》中的第一节《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教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 展提高。本节课的教学以人造卫星的转动,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动脑,动眼, 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的有趣、有益、有效。 在教学中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参与竖式的形成、经历、计算 的过程。如144×21先参照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格式写出竖 式,计算顺序即144×1,后算十位即144×20,并正确写 出积的位置,然后计算两个积的和,最后还应检查,充分 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 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 法。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概括、 类推迁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学习、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方法, 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算理。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提问:大家请看,谁知道图上这是什么? (人造地球卫星) 那我们来一起解决问题吧! 师:第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一周是114分钟,那么一周、两周、十周、二十一周分别用多少分钟? (列式计算:114X1 114X2 114X10 114X21) 由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成整十数推出课题。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设计意图: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抑制到兴奋,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开始我创设动态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复习了旧知识,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架起桥梁,可谓一举两得。]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先用以前学过的估算,来算一算结果大约是多少? (2)“144×21”与我们以前所学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3)“144×21”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请你用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在自己的本子上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口答算式: (4)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