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与软弱下卧层验算(CZL-1)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本文简称《抗震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1) 计算简图

(2) 设计参数

基础长 L (m) 4.200

基础宽 B (m) 3.000

轴力标准值(kN) 1200.000

弯矩标准值Mx(kN.m) 80.000

弯矩标准值My(kN.m) 100.000

基础与覆土平均容重(kN/m3) 20.000

地面标高 (m) 0.000

基底标高 (m) -1.800

考虑地震√

基底零应力区容许率(%) 0

软弱下卧层验算方法应力扩散角法

(3) 土层数据

土层数: 2

1.2 计算内容

(1) 基底反力计算

(2) 地基承载力验算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基底反力计算

(1) 基底全反力计算

基底面积 A=B×L=3.000×4.200=12.600m2

竖向荷载 N k=1200.000kN, G k=A×γ0×h=12.600×20.000×1.800=453.600kN 偏心距 e x=M yk/(F kk+G kk)=0.060m, e y=-M xk/(F kk+G kk)=-0.048m

计算公式

_

截面抵抗矩Wx=B×L×L/6=3.00×4.20×4.20/6=8.8200

截面抵抗矩Wy=L×B×B/6=4.20×3.00×3.00/6=6.3000

基底角点全反力(左下、右下、右上、左上,结合左边计算结果图看)

基底全反力(kPa):

最大 p kmax=156.181, 最小 p kmin=106.295, 平均 p k=131.238

角点 p k1=124.435, p k2=156.181, p k3=138.041, p k4=106.295

(2) 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p a p k d

=

-

=

p a1124.4432.4092.04kPa

=

-

p a2156.1832.40123.78kPa

=

=

-

=

p a3138.0432.40105.64kPa

-

=

p a4106.2932.4073.89kPa

=

=

-

最大 p amax=123.781, 最小 p amin=73.895, 平均 p a=98.838

角点 p a1=92.035, p a2=123.781, p a3=105.641, p a4=73.895

2.2 地基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式5.2.4 计算

b3ηdγm()

-

d0.5

-

+

f a f akηbγ()

+

=

修正后的抗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 183.400(kPa)

验算 p k=131.238 < f a=183.400

验算 p kmax=156.181 < 1.2f a=220.080

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2.3 软弱下卧层验算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式 5.2.7-1 及式 5.2.7-3 计算

p z p cz f az

+

基底附加压力计算不考虑偏心作用,按均布考虑(取平均附加压力)

p a=98.838(kPa)

修正承载力按深宽修正公式计算(不考虑宽度修正)

f a f akηdγm()

d0.5

-

=

+

层号点号(x,y) 距地面深附加应力自重应力修正承载力是否软弱验

(m) (m) (kPa) (kPa) (kPa) 2 --- 5.000 31.496 72.000 224.800 非软弱满

无软弱下卧层

2.4 反力简图

-----------------------------------------------------------------------

【理正结构设计工具箱软件6.5PB2】计算日期: 2015-11-24 18:18:58 -----------------------------------------------------------------------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构件编号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设计资料 1.基础信息 基础长:l=4000mm 基础宽:b=4000mm 修正用基础埋深:d=1.50m 基础底标高:dbg=-2.00m 2.荷载信息 竖向荷载:F k=1000.00kN 绕X轴弯矩:M x=0.00kN·m 绕Y轴弯矩:M y=0.00kN·m b = 4 0 l=4000 x Y 3.计算参数 天然地面标高:bg=0.00m 地下水位标高:wbg=-4.00m 宽度修正系数:wxz=1 是否进行地震修正:是 单位面积基础覆土重:rh=2.00kPa 计算方法:GB50007-2002--综合法 地下水标高-4.00 基底标高-2.00地面标高0.00 5 5 5 5 5 4.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表格

二、计算结果 1.基础底板反力计算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为: G k = A×p =16.0×2.0= 32.0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1.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根据5. 2.2-1 : P k = F k+G k A= 1000.00+32.00 16.00= 64.50 kPa 1.2当竖向力N和Mx同时作用时:x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x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lb2 6= 4.00×4.00 2 6= 10.67m 3 x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1.3当竖向力N和My同时作用时:y方向的偏心距为: e = M k F k+ G k= 0.00 1000.00 +32.00= 0.00m y方向的基础底面抵抗矩为: W = bl2 6= 4.00×4.00 2 6= 10.67m 3 y方向的基底压力,根据5.2.2-2、5.2.2-3为: P kmax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P kmin = F k+G k A- M k W= 64.50 - 0.00 10.67= 64.50 kPa 2.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下取浮重度 γm = ∑γi h i ∑h i = 2.0×18.0 2.0= 18.00 基底以下土层的重度为 γ = 18.00 b = 4.00 f a = f ak + ηbγ (b-3) + ηdγm (d-0.5) = 150.00+1.00×18.00×(4.00-3)+1.00×18.00×(1.50-0.5)

灰土挤密桩检测报告

灰土挤密桩检测报告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报告编号:M X G L-H T J M Z-J Z-5- 1 民和(甘青界)至小峡(平安)公路 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民和至小峡公路工程 工程地点:K49+668~698 委托单位:青海省收费公路管理处 检测日期: 2015年5月17至21日 报告编号:MXGL-HTJMZ-JZ-5-1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民和至小峡中心试验室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二日 检测: 编写: 审核: 签发: 声明: 1. 本报告涂改、错页、换页、漏页无效; 2. 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报告专用章名称不符者无效; 3. 本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签发人员签字无效; 4.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或作为他用; 5.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可在报告发出后15

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于5日内给予答复。

目录

一、项目概述 民和(甘青界)至小峡(平安)段公路工程,全长,技术标准为一级,设计行车速度分段采用80km/h和60km/h。部分路段采用城市道路标准,其中民和工业园区路段、临空经济区(3号路)路段采用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40km/h 标准。路基宽度:整体式路基24.5m、26m和32m;分离式路基:16m、 12.25m、10m和8.5m。 本项目部分地段为黄土地基,设计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处理,桩长分别为3m和6m,桩径为40cm,桩间距L=120cm(正三角形布置),呈梅花形布置,灰土垫层厚80cm,如下图所示。 图1 灰土挤密桩桩位布置 本次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路段桩号为K49+668-698,属第5合同段施工范围。 二、检测依据 (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5)民小公路设计文件 (7)行业其它相关规范要求 三、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1)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限界的2倍时,可取比例限界;其值小于对应比例限界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确定:

地基承载力

第十章 地基承载力 第一节 概述 地基随建筑物荷载的作用后,内部应力发生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由于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过大的沉降量或沉降差,使上部结构倾斜,造成建筑物沉降;另一种是由于建筑物的荷载过大,超过了基础下持力层土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而使地基产生滑动破坏。 因此在设计建筑物基础时,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地基: 强度——承载力——容许承载力 变形——变形量(沉降量)——容许沉降量 一、几个名词 1、地基承载力:指地基土单位面积上所能随荷载的能力。地基承载力问题属于地基的强度和稳定问题。 2、容许承载力:指同时兼顾地基强度、稳定性和变形要求这两个条件时的承载力。它是一个变量,是和建筑物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的值。 4、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的值)。 通常0f f f k ψ= 5、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 二、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 目前确定方法有: 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土在某种条件下的容许承载力,查表。 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f ; 二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 三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

地基承载力计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承载力是通过地基原位测试后再修正得到的,如果没有原位测试,可参照有关规范使用。如《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的第3章,就有各种岩石、土的基本承载力数据可查(岩石地基承载力、碎石地基承载力、砂土地基承载力、粉土地基承载力、老黏土地基承载力、新近沉积黏土承载力)。通过承载力查表后,再通过测量地下水位情

况,地基的透水情况以及结构物的基底尺寸,进行承载力修正,得到最终的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是由荷载试验直接测定或由其与原位试验相关关系间接确定和由此而累积的经验值。它相于载荷试验时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上线性变形段内某一规定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不应超过该压力-变形曲线上的比例界限值。 扩展资料 地基承载力(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是地基土单位面积上随荷载增加所发挥的承载潜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价地基稳定性的综合性用词。 应该指出,地基承载力是针对地基基础设计提出的为方便评价地基强度和稳定的实用性专业术语,不是土的基本性质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有: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

某项目地基承载力报告

地基检测报告 (振冲复合地基) 工程名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 (一期)主教学楼A 建设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检测单位: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检测日期: 2012年05月14日~05月26日 检测性质:委托检测 报告日期: 2012年06月12日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 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执行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检测若干规定》(修订本)检测负责:廖中原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11)4242 检测人员: 张正勇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2 李加育证书编号【川】建检资字(07)2371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批: 声明: 1.报告无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计量认证章、资质专用章以及委托检验专用章或业务专用章无效。 3.报告无报告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效,无骑缝章无效。 5.对送样委托检测, 检测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6.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2012年06月12日

工程概况表1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一期) 主教学楼A振冲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一、前言 受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委托,四川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2012 年05月14日~05月26日对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成都校区迁建工程主教A 振冲复合地基进行静载及动力触探试验,共进行了12台静载试验及71个 孔的动力触探试验。检测时,该工程地基振冲加固全部施工完毕,检测工程 概况见表1,检测点位平面示意图见附图1。现根据试验结果及委托方提供 的资料提出本报告书。 二、岩土工程概况让他 依据勘察单位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1月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该场地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祥福镇高楼村,成青快速通道旁,地貌单元为川西平原沱江水系毗河一级阶地,该场地土层自上而下概况参见下表2。 场地岩土工程概况表表2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总括

地基土载荷实验 地基土载荷实验用于确定岩土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包括:载荷实验;现场浸水载荷实验;黄土湿陷实验;膨胀土现场浸水载荷实验等。检测内容:天然地基承载力, 检测数量不少于3点;复合地基承载力抽样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0.5%~1.0%,且不 少于3点,重要建筑应增加检测点数。CFG桩和素混凝土桩应做完整性检测。 1.地基土载荷实验要点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基坑宽度不应小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3倍。应注意保持实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不超过20mm厚的粗、中砂层找平。 (2)加荷等级不应少于8级。最大加载量不应少于荷载设计值的两倍。 (3)每级加载后,按间隔10、10、10、15、15min,以后为每隔0.5h读一次沉降,当连续2h内,每h的沉降量小于0.1mm时,则认为已趋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①承压板周围的土明显的侧向挤出; ②沉降s急骤增大,荷载-沉降(p-s)曲线出现陡降段; ③在某一荷载下,24h内沉降速度不能达到稳定标准;④ s/b≥0.06(b:承压板宽度或直径)(5)承载力基本值的确定: ①当p~s曲线上有明显的比例界限时,取该比例界限所对应的荷载值; ②当极限荷载能确定,且该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荷载值的1.5倍时,取荷载极限值的一半; ③不能按上述二点确定时,如压板面积为0.25~0.50㎡,对低压缩性土和砂土,可取s/b=0.01~0.015所对应的荷载值;对中、高压缩性土可取s/b=0.02所对应的荷载值。 (6)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实验点不应少于3点,基本值的极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取此平均值作为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2.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用于确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和浸水时的膨胀变形量。依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附录三“现场浸水载荷试验要点”。其操作重点: (1)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 (2)分级加荷至设计荷载,当土的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塑限含水量时,每级荷载可按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附小桥涵地基承载力检测) 【摘要】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下面用TXT文本简明列出太沙基、汉森、魏锡克、梅耶霍夫、沈珠江、普兹列夫斯基、王长科等地基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供参考使用。适于标准受压,只考虑基础宽度、超载影响,不考虑其他诸如倾斜等因素。 1、太沙基(Terzaghi)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45+φ/2) Nγ= 6 * φ / (40 -φ) 式中c、φ分别表示土的粘聚力、内摩擦角,B表示基础宽度。以下同。 2、汉森(Hansen)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1.5 * Nc * tan2φ 3、梅耶霍夫(Meyerhof)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tan2(π/4+φ/2) Nγ = (Nq - 1) * tan(1.4 * φ) 4、魏锡克(Vesic)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c*Nc+q*Nq+0.5*γ*B*Nγ 其中 Nc=(Nq-1) * cotφ Nq=exp(π*tanφ) * tan2(π/4+φ/2) Nγ = 2 * (Nq + 1) * tanφ 5、沈珠江地基极限承载力qu公式 qu= (1 + d / B) ^ (1 / 3) * (c / tanφ * (Nq - 1) + 0.5 * γ * b * Nγ)

桩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报告[详细]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 报告编号:2014桩基(J)001 检 测 报 告 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7月1日

注意事项 1、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专用章”无效; 2、报告无报告编写、报告校对、报告审核人签字无效; 3、报告涂改无效; 4、非经同意,不得部分复制本报告; 5、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逾期不予受理; 6、对于委托检验,样品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建设单位:重庆江城水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黄河工程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重庆洪源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重庆恒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参与人员: 报告编写: 报告校对: 报告审核:

合川城区涪江上段防洪护岸工程(赵家渡段)二标段 桩基静荷载试验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上2层.地基基础采用深层搅拌桩.桩径为ф70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单桩设计承载力为200kN,经深层搅拌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80KPa,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我中心于历时3日完成对该工程地基的静载荷试验检测工作,试验点(桩)总数为6个.(具体情况见下表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下图1).现依据试验原始数据提交本次试验检测报告. 表1 各试验点具体情况一览表

图1 各试验点平面布置示意图 二、检测依据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5、《江西省桩基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试行) 6、《江西省建筑基桩及复合地基检测方法及取样数量》 ---赣力基础【2005】第001号 7 、设计图纸及相关说明文件 三、载荷试验 ㈠、复合地基土载荷试验检测 1、试验设备 试验采用砂袋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千斤顶施压,主梁由4根18号工字钢组成,副梁由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部分计算题

一、计算题 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5m×7m,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如图中所示(其中竖向力 ]=240kPa[。试检算地为主要荷载,水平力为附加荷载)。持力层为砂粘土,其容许承载力基承载力、偏心距、倾覆稳定性是否满足要求。 K≥1.5(提示:要求倾覆安全系数)0 [本题15分] 参考答案: 解: )(1

代入后,解得: ,满足要求 ),2满足要求( ), 满足要求(3 3kN,对应的偏心距e=0.3m×10。持力层的=5.0二、图示浅埋基础,已知主要荷载的合力为N容许承载力为420kPa,现已确定其中一边的长度为4.0m (1)试计算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另一边所需的最小尺寸。 (2)确定相应的基底最大、最小压应力。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由题,应有 )2(N=6×1m×3m,已知作用在基础上的主要荷载为:竖向力图示浅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6三、32M。试计算:kNm。此外,持力层的容许承载力0kN,弯矩×=1.510 1)基底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能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e的要求?(2)其偏心距是否满足ρ≤N不变,在保持基底不与土层脱离的前提下,基础可承受的最大弯矩是多少?此时3)若(基底的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各为多少?

[本题12分] 参考答案: )解:(1 )(2 )3( ba,四周襟边尺寸相同,埋=某旱地桥墩的矩形基础,基底平面尺寸为7.4m=7.5m,四、hN=6105kN2m=,在主力加附加力的组合下,简化到基底中心,竖向荷载置深度,水平荷载HM=3770.67kN.m。试根据图示荷载及地质资料进行下列项目的检算:,弯矩=273.9kN(1)检算持力层及下卧层的承载力; (2)检算基础本身强度; )检算基底偏心距,基础滑动和倾覆稳定性。3 (.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Word版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FD0600001 第1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年11月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3页共7页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FD0600001 第4页共7页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委托书编号:0000007),我公司于2006年11月14日至2006年11月20日,对其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3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2.9%,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28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1。 2.2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m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15.0m,桩端持力层为4-1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20kPa,本工程共有水泥搅拌桩105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2。 表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的承载力是随负载增加而地基单位面积的承载力。常用单位KPa是评估基础稳定性的综合术语。应该指出的是,基础承载力是基础设计的一个实用术语,它有助于评估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不是土壤的基础特性指标。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是研究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基础。 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土中应力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在其某一方向平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发生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plastic zone)。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必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允许超过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力。 确定方法: (1)原位试验法(in-situ testing method):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包括(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可靠的基本的原位测试法。 (2)理论公式法(theoretical equation method):是根据土

的抗剪强度指标计算的理论公式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3)规范表格法(code table method):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其承载力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4)当地经验法(local empirical method):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它是一种宏观辅助方法。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静荷载)

SJJC3E0601 报告编号:SJ -FD0600001 第1页共7 页质监登记号:/ 监督方案 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 址: 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 年11 月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编写:审核:审批: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检测资质号:检测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目录 1 概述 2 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工程概况 3 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3.1 检测依据 3.2 检测方法 3.3 资料整理 3.4 检测仪器设备 4 检测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第 4 页 共 7 页 报告编号: FD0600001 1 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 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委托(委托书编号: 0000007),我公司于 2006年11月14日至 2006年 11月20日,对其 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 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 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次检测抽检 3 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 2.9%, 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 28 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2.1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06-010034)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 1。 表 1 场地土层分布简况表 2.2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 m 2,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 500mm ,设计有效桩长为 15.0m ,桩端持 力层为 4-1 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 15MPa ,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 ,本工 程共有水泥搅拌桩 105 根, 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 期及桩周休止时间见表 2。 表 2 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各种土木工程在整个使用年限内都要求地基稳定,要求地基不致因承载力不足、渗流破坏而失去稳定性,也不致因变形过大而影响正常使用。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基本简介: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力。在荷载作用下,地基要产生变形。随着荷载的增大,地基变形逐渐增大,初始阶段地基尚处在弹性平衡状态,具有安全承载能力。当荷载增大到地基中开始出现某点,或小区域内各点某一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土的抗剪强度时,该点或小区域内各点就剪切破坏而处在极限平衡状态,土中应力将发生重分布。这种小范围的剪切破坏区,称为塑性区。地基小范围的极限平衡状态大都可以恢复到弹性平衡状态,地基尚能趋于稳定,仍具有安全的承载能力。但此时地基变形稍大,尚须验算变形的计算值不超过允许值。当荷载继续增大,地基出现较大范围的塑性区时,将显示地基承载力不足而失去稳定。此时地基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地基承载力是地基土抗剪强度的一种宏观表现,影响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因素对地基承载力也产生类似影响。 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确定方式: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一般有原位试验法、理论公式法、规范表格法、当地经验法四种。 原位试验法是一种通过现场直接试验确定承载力的方法,现场直接试

验包括:E 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人试验、旁压试验等,其中以载荷试验法为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 理论公式法是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规范表格法是根据室内试验指标、现场测试指标或野外鉴别指标,通过查规范所列表格得到承载力的方法。规范不同( 包括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规范) ,其承载力值不会完全相同,应用时需注意各自的使用条件。 当地经验法是一种基于地区的使用经验,进行类比判断确定承载力的方法。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bai承载力=8*N-20(N为锤击数) 地基基础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 的沉降量不超过容许值的地基承载力。中国制定的“工业与民用建 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中规定,在基础宽度小于3米,埋深0.5—1.0米的条件下,粘性土主要根据孔隙比(e)、天然含 水量(Wo)、相对含水量(Wb)考虑。砂根据饱和度(Sr)和紧密度(D)决定,也可按标准贯入试验及钻探试验锤击数确定地基 承载力。当基础宽度大于3米,埋深大于1米时,必须按下式校正:P=[σ]+ k1r0(b-3)+k2r(h-1)。式中P为计算承载力(吨/平 方米),[σ]为按表查得的承载力(吨/平方米),r0及r为地基土 持力层的天然容重(地下水位以下取水下容重,吨/立方米),k1 及k2为安全系数,取2—3。 密实法 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①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 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②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图a),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 填土地基的处理。③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 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图b)。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④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图c)。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 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⑤强夯法:利用重量 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文章来源:中顾网作者:佚名点击数:505 评论:0条更新时间:2009-11-17 13:46:24 本文讲的是地基,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地基承载力试验规程。 地基 地基承载力试验方法 地基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一模糊事件,由于影响地基承载力的各种因素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随机变异性,地基承载力也具有随机变异性。本文用Vesic公式确定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并建立地基稳定的极限状态方程,进而利用概率理论与模糊数学建立地基失稳的模糊概率公式,对抗剪强度c,φ值的敏感性及安全系数与模糊失效概率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 1 引言 我国现行规范是利用地基容许承载力进行基础及地基设计,所采用的容许承载力是利用极限承载力除以定值安全系数而得到的,即所谓的定值安全系数法。在计算极限承载力时使用了传统的定值分析模式,没有考虑各个参数的变异性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即使在强度计算时取用的安全系数来考虑包括参数变异在内的所有不利因素的影响又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本质上仍属于定值分析的范畴。事实上,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岩土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所以用考虑影响地基稳定的各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并用严格的概率来度量安全度,用可靠度理论对地基稳定进行分析更符合实际。 概率分析是针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言,但事件本身的含义明确。当事件本身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对事件发生与否可能性的描述则用模糊概率的分析方法。就地基的稳定性而言,失稳和稳定本身就是带有一定模糊性的事件,在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模糊过渡区。本文视地基失稳为一模糊概率事件,利用概率理论与模糊数学建立分析地基失稳的方法及其相应的隶属函数,并对安全系数与模糊可靠度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的分析。 2模糊概率的基本概念及其模糊可靠度 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通常可分为三种:背景对象具有确定性或固定性,且对象又具有必然关系的确定性模型;背景对象具有或然性或随机性的随机性模型;背景对象及其关系均具有模糊性的模糊数学模型。工程中传统的定值分析属于确定性模型,它以定值参数及定值安全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验算书 楼上钢结构重量统计如下: 1). 柱子(22aI工字钢) 3*22*33.07=2.2t 2). 梁(22aI工字钢) (10.8*10+9.8*2)*33.07=4.2 t 3). 钢柱(方管60*120) 2.9*48*14.13+11*36*14.13+94*14.13=8.9 t 4). 连梁(方管60*60) (90*3+32*6)*14.3=6.6 t 5). 圆管(圆76) 32*4*5.76=0.7 t 5). 水槽(3mm) 94*0.64*23.55=1.4 t 5). 混凝土柱子500*600 0.5*0.6*0.7*2400*0.5=5.5 t 合计:2.2+4.2*8.9+6.6+0.7+1.4+5.5=29.5 t 二:取中间跨一米宽基础核算, 1)荷载统计 钢屋架荷载设计按300 kN计算(包括活荷载0.7kN/m): 300x5.55/(36x11.1) =4.2Kn 一二层墙体总重(包括装修0.5kN/m):20x7x0.25=35kN 一二层板荷载计算(包括活荷载2.5kN/m):板厚为150mm 板自重0.15x25=3.75kN/m2 板底装修0.50kN/m2 楼面做法,考虑到原来二层板为屋面做法,故取1.50kN/m2 每层楼面横荷载合计为4.25kN/m2 2*4.25x2.7+2.5*2.7+1.5=31.25kN 一米宽基础荷载总计为N=4.2+35+31.25=70.45kN

2)确定基础宽度 b>=N/(fa-yd)=70.45/(100-20x1.2)=0.93<1m (式中f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0kPa,y为土和基础的容重20kN/m2 ,d为基础埋深1.2米) 根据现在结果看,满足。 3)地基净反力 p=N/b=70.45/1=70.45KP 计算基础悬臂部分最大内力 a=(1-0.24)/2=0.38m M=0.5Pa^2=0.5x70.45x0.38x0.38=5.1kN*m 基础底板配筋A=M/0.9hof=5.1x1000000/(0.9x200x210)=134.8mm2<565(12@200),满足.。 三:加固方案论述 1.先在楼房四角及中间埋设8个沉降观测点,每天观测楼房的基础沉降,如果楼房沉降大于3mm用以下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方案一: 1.1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时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加大基础底面积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基础承受偏心受压时,可采用不对称加宽;当承受中心受压时,可采用对称加宽。 2 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将原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后,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老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3 对加宽部分,地基上应铺设厚度和材料均与原基础垫层相同的夯实垫层。 4 当采用混凝土套加固时,基础每边加宽的宽度其外形尺寸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中有关刚性基础台阶宽高比允许值的规定。沿基础高度隔一定距离应设置锚固钢筋。 5 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套加固时,加宽部分的主筋应与原基础内主筋相焊接。 6 对条形基础加宽时,应按长度1.5-2.0m划分成单独区段,分批、分段、间隔

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docx

SJJC3E0601 报告编号: SJ- FD0600001 第 1 页共7页 质监登记号: / 监督方案编号:/ 复合地基检测报告 (静荷载) 工程名称: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 工程地址:甬江工业园区12#地块 浙江省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研究所 2006 年 11 月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2页共7页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委托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宁波市义和房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宁波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宁波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宁波市公平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检测: 编写: 审核: 审批: 报告日期: 检测单位: 检测资质号: 检测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3页共7页 目录 1概述 2地质及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 工程概况 3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检测依据 检测方法 资料整理 检测仪器设备 4检测结果分析 5结论与建议 附图:复合地基检测桩位平面示意图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4页共7页1概述 宁波市清泉花园 2#楼工程位于宁波甬江工业园区 12#地块,受宁波市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委托 ( 委托书编号: 0000007),我公司于 2006 年 11 月 14 日至 2006 年 11 月 20 日,对其 进行了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以检测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复合地基承载特征值,并判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检测抽检 3 点试验点,占总工程桩数的 %,检测时休止时间大于 28 天,检测现场环境正常。 2地质及工程概况 地质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委托宁波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宁波市清泉花园2#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06-010034) 场地内土层分布见表 1。 表 1场地土层分布简况表 层序土层名称层顶埋深 (m)平均 P S值预制桩桩在土中位(MPa)fs() fp()置示意图 kPa kPa ①素填土//8/ ②粘土~6/ ③淤泥~7/ ③ -1淤泥质粘土~5/ ③ -2淤泥质粉质粘土~7/ ④ -1粉土~10400 ④ -2粉质粘土~12300 工程概况 本工程基础形式为复合地基,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 m,工程复合地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桩径为φ 500mm,设计有效桩长为,桩端持力层为 4-1 层粘土,设计桩身强度为 15MPa,设计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20kPa,本工程共有水 泥搅拌桩 105 根,本工程要求检测的复合地基由水泥搅拌桩处理,其成桩施工日期及桩周 休止时间见表 2。 表 2复合地基施工日期及休止时间表 桩周土恢复期序号桩号 (#)沉桩日期测试日期备注 ( 天 ) 116 方法技术及仪器设备 报告编号: FD0600001第5页共7页

地基承载力确定的土工表格法

----------------------------------------------------------------------------------------------- ------------------------------------------------------------------------------------------------------------------------- 1 2允许变形值密切联系在一起。 3、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是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标贯试验、静力触探、旁压及其它原位测试得到的值。 4、地基承载力基本值:是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查表确定的承载力值,包括载荷试验得到的值)。 通常0f f f k ψ= 5、极限承载力:指地基即将丧失稳定性时的承载力。 二、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途径 目前确定方法有: 1.根据原位试验确定:载荷试验、标准贯入、静力触探等。每种试验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 2.根据地基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确定。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确定。 根据大量测试资料和建筑经验,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出各种类型的土在某种条件下的容许承载力,查表。一般:一级建筑物:载荷试验,理论公式及原位测试确定f; 一级建筑物:规范查出,原位测试;尚应结合理论公式; 一级建筑物:邻近建筑经验。 三、确定地基承载力应考虑的因素 地基承载力不仅决定于地基的性质,还受到以下影响因素的制约。 1.基础形状的影响:在用极限荷载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是按条形基础考虑的,对于非条形基础应考虑形状不同地基承载的影响。 2.荷载倾斜与偏心的影响:在用理论公式计算地基承载力时,均是按中心受荷考虑的,但荷载的倾斜荷偏心对地基承载力是有影响的。 3 4 5 6 P275),当P 当P 1 段。 随着荷载的增大,并达到某一数值时,首先在基础边缘处的土开始出现剪切破坏,如图中a点。 随着荷载的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的扩大,此时压力与沉降关系呈曲线形状,属弹性塑性变形阶段,如图ab段。 若荷载继续增大,越过b点,则处于塑性破坏阶段。 2.局部剪切破坏的特征: 局部剪切破坏的过程与整体剪切破坏相似,破坏也从基础边缘下开始,随着荷载增大,剪切破坏地区也相应地扩大。 区别:局部剪切破坏时,其压力与沉降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呈现非线性的变化,并且当达到破坏时,均无明显地出现转折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常取压力与沉降曲线上坡度发生显着变化的点所对应的压力,作为相应的地基承载力。3.冲剪破坏的特征: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作者:————————————————————————————————日期:

地基承载力计算书 吊车履带长度为9.5m,履带宽度为1.3m,两履带中心距离为6.4m,吊车自重为260t,地基承载力计算按最大起重量100t时计算,若起吊100t重物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则其余均满足。 现假设履带吊重心位于两履带中央,不考虑履带吊配重对吊装物的平衡作用,其受力分析如图: 图5.4-1 履带吊受力简化图 考虑起吊物在吊装过程中的动载力,取动载系数为1.1则由力矩平衡原理可以得出靠近盾构井处履带压力为: RMAX=(260×6.4/2+1.1×100×(9.74+6.4/2))/6.4=357.4t 履带长度为9.5m,单个履带宽度为1.3m,履带承压面积S为: S=9.5×1.3=12.35m2 P=R MAX/S=374.6/12.35×10=303.3Kpa 地表为杂填土,顶面浇筑0.3m厚的C30混凝土。把所压的地面面积理想为方形基础,方形基础宽2m,长度2m,埋置深度0.30m,通过本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得知,地基自上而下为

杂填土、黏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等,通过查岩土工程勘察报 告列表,土的重度18kN/m3,粘聚力c=35kPa,内摩擦角φ =10°。根据太沙基极限承载力公式: Pu=0.5Nγ×γ×b+Nc×c+Nq×γ×d γ—地基土的重度,kN/m3; b—基础的宽度,m; c—地基土的粘聚力,kN/m3; d—基础的埋深,m。 Nγ、Nc、Nq—地基承载力系数,是内摩擦角的函数,可以通 过查太沙基承载力系数表见表1或图1所示: 表1太沙基地基承载力系数Nγ、Nc、Nq的数值 内摩擦角地基承载力系数内摩擦角地基承载力系数 φ(度)NγNc Nq φ(度)NγNc Nq00 5.7 1.0022 6.50 20.2 9.17 6.5 1.22 248.6 23.4 11.4 2 0.2 3 4 0.39 7.01.48 2611. 5 27.0 14.2 7.7 1.81 2815.031.6 17.8 6 0.6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