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1 概述:为了符合2010版GMP的要求,为了确保生产检验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保证用药安全。确认检查方法的科学持续稳定可靠适用性理想。本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2 验证目的:为确保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可靠,特制定此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3 验证方式: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由合格的检验人员对同一批供试品进行检查同一操作方法同一批供试品检查重复检查3次记录检查结果对比,看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重复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4 验证范围:适用于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项下要求逐一进行。

5 验证结果的评价:根据药典合格标准来验证确认,确认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重现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适用性是否理想。

6 验证机构组成

6.1验证委员会根据验证工作需要,常设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验证委员会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的验证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6.2验证委员会组成: 姓名部门及职务验证委员会中职务验证工作中职责

6.4职责:

6.4.1 验证委员会:

6.4.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6.4.1.2 负责验证的总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顺利实施。 6.4.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6.4.1.4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4.2 验证小组:

6.4.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6.4.2.2 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6.4.2.3 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和结果评定。

6.4.2.4 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7文件准备和培训

7.1所需文件已准备齐全。

7.2培训:在确认实施前,依据验证小组通过的方案,对参加验证人员培训,明确分工。

培训记录:

培训内容日期培训人接受培训人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方案8验证进度计划

8.1验证小组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经验证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整个验证活动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 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 培训

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 :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 9验证依据参考文献

培训内容日期培训人接受培训人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方案9.1根据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附录XVIII A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验证方案的编写、实施、结果的评价。

10验证内容:

10.1试药与试剂:

号试剂/试药品名批号/规格备注

试剂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

准品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

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

检查人: 确认人:

时间: 时间:

10.2 仪器设备:

10.2.1 精密仪器及需校验的仪器

序号仪器设备品名编号/型号校验时间有效期电子天平

电热干燥箱

恒温水浴箱

水银温度计

旋涡混合器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 ?是 ?否

检查人: 确认人:

时间: 时间:

10.2.2一般工器具

序号仪器设备品名编号/型号备注

移液管

凝集管

三角瓶

试管

试管架

洗耳球

时钟

75%酒精棉

剪刀

砂轮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 ?是 ?否

检查人: 确认人:

时间: 时间:

10.3注射用水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

10.3.1 实验准备:试验室及人员等条件均满足内毒素试验试验条件。

10.3.1.1. 玻璃器皿的洗涤将玻璃器皿放入铬酸洗液或其他热原灭活剂或清洗液中充分浸泡,然后取出将洗液空干,用自来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遍以上,空干后放入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或用锡箔纸包好后再放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入烤箱。 10.3.1.2. 除去玻璃器皿表面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玻璃器皿置烤箱后,将烤箱调至250?,待烤箱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计时,干烤至少1 小时。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断电源,待烤箱温度自然降至室温。在不打开金属容器的情况下,可在两天内使用;如果玻璃器皿用锡箔纸包装,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可在两周内使用,否则须再次干烤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10.3.2验证内容具体验证步骤

10.3.2.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方法验证,同一操作方法操作符合三次,记录结果看结果是否稳定重复性是否良好。

10.3.2.2. 实验操作

10.3.2.2.1.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然后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75%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启开过程中应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按照标准品说明书,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然后进行稀释,制备成4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即2λ、λ、

0.5λ、0.25λ(λ为所复核的鲎试对的标示灵敏度),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 秒钟。

10.3.2.2.2.待复核鲎试剂的准备取规格为0.1ml/ 支的鲎试剂18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

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备用,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每支加瓶底,用砂轮在瓶颈轻轻划痕,75%

入0.1ml 检查用水溶解,轻轻转动瓶壁,使内容物充分溶解,避免产生气泡。

10.3.2.2.3.加样将已充分溶解的待复核鲎试剂18支(管)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其中4列4支(管),1列2支(管)。4 支(管)4 列每列每支分别加入0.1ml 的2λ、λ、0.5λ、和0.25λ的内毒素标准溶液;另2支(管)加入0.1ml检查用水(阴性对照)。 10.3.2.2.4.加样结束后,将鲎试剂用封口膜封口,轻轻振动混匀,避免产生气泡,连同试管架放入37??1?水浴或适宜恒温器中,试管架保持水平状态,保温60?2 分钟。 10.3.2.2.5. 观察并记录结果。将试管架从水浴中轻轻取出,避免振动,将每管拿出缓缓倒转180?观察,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记录为(+);未形成凝胶或凝胶不能保持完整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记录为(,)。(备注:保温和拿取试管的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振荡造成假阴性结果)

10.3.2.3. 实验结果计算如最大浓度2λ4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4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为阴性时实验为有效,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结果(λc)。

λc = lg -1 (?X/4) 式中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反应终点浓度是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标准溶液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10.3.2.4结果判断

10.3.2.4.1判断标准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λ(标示灵敏度)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10.3.2.5鲎试剂灵敏度复合试验验证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验证结果如下表:第一次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室温

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

2

3

4

λ 1

2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1

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

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

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

步验证

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 求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

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

2

3

4

λ 1

2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1

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

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

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

步验证

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 求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验证结果如下表:第三次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室温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

2

3

4

λ 1

2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1

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

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

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

步验证

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10.3.2.5.1鲎试剂灵敏度复合试验三次验证试验结果评价如下表:

验证试验结果一次二次三次结果计算λc = λc = λc= 结论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10.3.3干扰试验预实验:同法操作检查三次试验记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目的:初步确定供试品的最大不干扰浓度或最小稀释倍数为正式干扰试验提供依据。是检验在某一浓度下的供试品对于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有无干扰作用。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所使用的鲎试剂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溶液。

10.3.3.1将内毒素检查阴性的供试品进行一系列倍数稀释,但最大的的稀释

倍数不得超过MVD=CL/λ(λ为现在市面最高灵敏度,这里选公司能买到的最高灵敏度) 10.3.3.2使用鲎试剂对每一稀释倍数进行检验。

每一稀释倍数下做2只供试品管和2只供试品阳性对照(即用该浓度的供试品稀释液将内毒素标准品制成2λ浓度)。另取2只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为阴

性对照,2只加入2λ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作为阳性对照。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举例制备稀释4倍的供试品阳性对照液方法,取0.3ml浓度为4.0λEU /ml 的内毒素标准溶液+0.3ml稀释倍数为2的供试品稀释液----制得0.6ml 含

2λEU/ml内毒素标准液的稀释倍数为4的供试品稀释液。保温(60min)?2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10.3.3.3当阴性对照为阴性阳性对照为阳性时试验有效。

当系列浓度中出现供试品溶液2管为阴性,供试品阳性对照2管为阳性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试验,此稀释倍数即为最小不干扰倍数,即可选择该稀释倍数进行正式干扰试验。当系列浓度中所有浓度的供试品管都不为阴性,或供试品阳性对照管不为阳性时,说明该供试品对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村子啊存在干扰,则应对供试品进行更大倍数的稀释(不得超过MVD,)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排出干扰。为确保所选则的处理方法能不有效的排出干扰且不会是内毒素失去活性,要使用预先添加了标准内毒素在经过处理的供试品溶液进行干扰试验。当供试品的内毒素限值单位为,,,,,或,,,, 时。应将做小不干扰稀释倍数换算成最大不干浓度(即该稀释倍数下溶液的浓度)以,,,,,或,,,,表示。 10.3.3.,这里干扰试验预试验用注射用水来检查试验。注射用水限值为含内毒素量不得过0.125EU。按,,,,,,,λ计算出灵敏度为0.03EU/ml下的MVD值将供试品溶液稀释一系列进行检验,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稀释倍数原液倍倍倍观察供试品溶液

+或--

观察供试品阳性对照 +或--

第二次稀释倍数

观察供试品溶液 +或--

观察供试品阳性对照 +或--

观察供试品溶液 +或--

观察供试品阳性对照 +或--

结论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结论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10.3.4干扰试验:目的是检验某一浓度下的供试品对于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物干扰作用。试验重复三次。

10.3.4.1. 操作方法:

10.3.4.1.1.制备内毒素标准对照溶液取1支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成4个浓度的标准溶液即2λ、λ、0.5λ、0.25λ(方法同

10.3.2.2.1)。 10.3.4.1.2制备含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将供试品稀释至预实验中确定的不干扰稀释倍数,

λ、λ、0.5λ、再用此稀释液将10.3.3.1.1中的同支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稀释成4个浓度即20.25λ的含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这里以注射用水来进行试验

10.3.4.1.3鲎试剂的准备:取规格为0.1ml/支的鲎试剂36支,轻弹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用砂轮在瓶颈轻轻划痕,75%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备用,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每支加入0.1ml检查用水溶解,轻轻转动瓶壁,使内容物充分溶解,避免产生气泡。

10.3.4.1.4加样将准备好的鲎试剂取其中18支(管)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4列4支(管),1列2支(管)。其中的4支4列每列每支分别加入0.1ml的2.0λ、1.0λ、0.5λ、0.25λ的内毒素标准溶液,另一列2支(管)加入0.1ml检

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将另外18支(管)鲎试剂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4列4支(管),1列2支(管)。其中的4支4列每列每支分别加入0.1ml的含2.0λ、1.0λ、0.5λ、0.25λ的内毒素的供试品溶液,另一列2支(管)加入0.1ml供

试品溶液作为样品阴性对照。加样结束后,用封口膜封口,轻轻振动混匀,避免产生气泡,连同试管架放入37?1?水浴或适宜恒温器中,保温60?2分钟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10.3.4.2实验结果计算如两组最大浓度2.0λ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均为阴性,阴性对照, 管均为阴性时,按下式计算用检查用水制成的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用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t). Es= lg-1 (?Xs/4) Et= lg-1 (?Xt/4)

Xs、Xt分别为用检查用水和供试品溶液或稀释液制成的内毒素溶液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10.3.4.3结果判断 10.3.4.3.1.判断标准当Es在0.5λ,2.0λ(包括0.5λ

和2.0λ)时,且Et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实验,可在该浓度下对此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当Et不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干扰实验。

10.3.4.3.2.判断结果:

10.3.4.4干扰试验验证结果如下表:

干扰试验验证结果第一次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室温

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 批号: 灵敏度/效规格

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 EU/支

素标准品

细菌内毒 EU/ml

素检查用

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序号内毒素标结果阴性内毒素的结果阴性

准溶液打(—) 阳供试品溶打(—)阳

性打 (+) 液性打(+) 加入内毒2λ 1 素标准品2 浓度EU/ml3 与供试品4 内毒素溶λ 1 液(稀释倍2 数)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照 1

2

-1结果计算 Es= lg (?Xs/4)=

-1Et= lg (?Xt/4)=

结果判断当Es在0.5λ,2.0λ(包括0.5λ和2.0λ)时,且Et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

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实验,可在该浓度下对此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当Et不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干扰实验。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干扰试验验证结果第二次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

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 批号: 灵敏度/效规格

价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 EU/支素标准品

细菌内毒 EU/ml 素检查用

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序号内毒素标结果阴性内毒素的结果阴性

准溶液打(—) 阳供试品溶打(—)阳

性打 (+) 液性打(+) 加入内毒2λ 1 素标准品2 浓度EU/ml3 与供试品4 内毒素溶λ 1 液(稀释倍2 数)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照 1

2

-1结果计算 Es= lg (?Xs/4)=

-1Et= lg (?Xt/4)=

结果判断当Es在0.5λ,2.0λ(包括0.5λ和2.0λ)时,且Et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

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实验,可在该浓度下对此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当Et不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干扰实验。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干扰试验验证结果第三次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

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 批号: 灵敏度/效规格

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 EU/支

素标准品

细菌内毒 EU/ml

素检查用

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序号内毒素标结果阴性内毒素的结果阴性

准溶液打(—) 阳供试品溶打(—)阳

性打 (+) 液性打(+) 加入内毒2λ 1 素标准品2 浓度EU/ml3 与供试品4 内毒素溶λ 1 液(稀释倍2 数) 3

4

0.5λ 1

2

3

4

0.25λ 1

2

3

4

阴性对照 1

2

-1结果计算 Es= lg (?Xs/4)=

-1Et= lg (?Xt/4)=

结果判断当Es在0.5λ,2.0λ(包括0.5λ和2.0λ)时,且Et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

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实验,可在该浓度下对此供试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当Et不在0.5 Es,2.0Es(包括0.5 Es和2.0Es)时,则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干扰实验。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

日期日期

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NC),2支加入0.1ml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作为供试品阳性对照管(PPC)。10.3.4.5.4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用封口膜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或适宜恒温器中,保温60?2分钟。保温和取放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10.3.4.5.5结果判断

10.3.4.5.6判断标准当阳性对照都为阳性、供试品阳性对照都为阳性且阴性对照都为阴性时,实验有效。若供试品2管均为阴性,认为该供试品符合规定;如供试品2 管均为阳性,应认为不符合规定;如2 管中1管为阳性,1 管为阴性,按上述方法另取4支供试品管复试,4管中如有1管为阳性,即认为不符合规定。若第一次实验时供试品的稀释倍数小于MVD而结果出现2 管均为阳性或2管中1管为阳性时,按同样方法复试,复试时要求将其稀释至MVD。

10.3.4.5.7验证结果如下表:

第一次

供试品名称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阳性对照 ( +) 阴性对照 ( +)

( +) ( -) ( -) ( -) 注射用水批号 1管 2管 1管 2管 1管 2管 ( ) 结果是否有效

结果判断每1ml 中含内毒素量不得过0.125EU,才符合规定检验人员: 复核人员:

日期日期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第二次

供试品名称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阳性对照 ( +) 阴性对照 ( +)

( +) ( -) ( -) ( -) 注射用水批号 1管 2管 1管 2管 1管 2管 ( ) 结果是否有效

结果判断每1ml 中含内毒素量不得过0.125EU,才符合规定检验人员: 复核人员:

日期日期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第三次

供试品名称供试品阳性对照结果阳性对照 ( +) 阴性对照 ( +)

( +) ( -) ( -) ( -) 注射用水批号 1管 2管 1管 2管 1管 2管 ( ) 结果是否有效

结果判断每1ml 中含内毒素量不得过0.125EU,才符合规定检验人员: 复核人员:

日期日期

检查人; 确认人: 日期

日期:

11 偏差分析

序号偏差处理方法 1

2

3

偏差处理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 ?否

检查人: 确认人:

时间: 时间:

12 验证结论

13 拟定再验证方案及验证周期:

1当检查方法发生较大变更需再验证;

2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检查法异常,转移等需进行再验证;

3 当试验条件改变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时应再验证。

4 再验证时应按照药典附录要求及本方案进行再验证, 或根据实际情况修订补充验证方案后进行再验证。

14验证结果完整性评价:

1验证小组负责对验证结果进行评审,对验证结果的评审见“验证结果完整性总评价记录”,其包括:

1.1 验证结果是否有遗漏?

1.2 验证实施过程中对验证方案有无修改,修改原因、依据、是否经过批准, 1.3 验证记录是否完整,

1.4验证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偏差及对偏差的说明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一步补充试验? 15 会签

16 验证结果最终批准

检验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 l 目的 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检测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制定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检测活动中检测方法的选用,以及检测方法的变更和偏离。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 负责授权与客户签立检测合同或协议,批准检测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维护本程的有效性。 3.2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 提出本检测部门的执行标准,制定本部门检测活动的检测程序及抽样、检测的职责和活动以及不确定度分析。 3.3 资料管理员的职责 负责对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规范等有效性确认,建立检测标准管理档案。 4 工作程序 4.1 检测方法的选择 4.1.1 为减少检测风险,本检测中心的检测依据首选以下正式颁布的标准。其中优先选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新旧标准处于过渡期间并均可采用的,优先选择新版标准。 4.1.1.1 国际标用; 4.1.1.2 国家标准; 4.1.1.3 行业标准或政府发布的技术规范; 4.1.1.4 地方标准; 4.1.1.5 企业标用; 4.1.1.6 知名技术组织或科学书籍与期刊公布的方法: 4.1.1.7 制造商指定的方法; 4.1.1.8 自行制定的非标方法。 4.1.2 当老标准己经过期作废时,以上标准应当保证是现行有效的。为此资料管理员首先应当负责检索和收集、查新最新标准及其他技术规范,并按《文件控制程序》保持检测人员所用标准是最新有效版本;其次是每月向检测部门提供中文核心期刊题录,供检测人员参考。当使用外部企业标准检测时,要防止导致可能发生的所有权侵权问题。 4.1.3 当所用标准存在理解、操作等困难对,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各个检测室负责人编写检测作业指导书,以保证对标准实施的一致性。检测作业指导书应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并应经过编制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书面审批手续和保持该文件的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及限度要求浅识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以及限度要求浅识 摘要:由于方法本身的优越性,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法的国内申报资料逐年增加,但部分资料仍存在一定缺陷,本文对该法及其影响因素、质控要点等进行简要评述,以期申请人注意规范对该部分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方法学 热原检查法或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是注射制剂的关键质控指标之一。一直以来,热原检查在药物研发中广泛使用,方法比较成熟,目前药典和其他国家标准中有很多品种采用热原检查,但热原检查易受试验动物个体差异,方法灵敏度、药物本身性质(某些药物如乳糖酸红霉素引起降温,青霉素往往也有类似作用,两性霉素B 可引起升温)等影响,使用受到一定限制;细菌内毒素法系利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机理,检测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的方法,由于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快速和经济等优点,已在各国药典中得到推广。当然也仍有部分药物因为药物干扰等其他因素无法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上述两种方法目前都是可行的内毒素物质检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结合药物本身性质进行选择。但在审评中发现,由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国内研究时间不长,导致部分注册申请人在药物研发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本文希望通过对该方法的方法学和限值计算的相关介绍,使研发者增进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认识,提高药物研发水平。 关于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方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纳入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为凝胶法(附录XI E),在细菌内毒素检查应用指导原则中(附录XIX F)提出了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即将执行的中国药典2005年版将两部分进行了合并,并进行了修订,纳入了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浊度法是测定凝胶形成过程中的浊度变化,可进一步细分为终点浊度法和动态浊度法,在做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时,检测波长一般为360nm。显色基质法是测定特殊底物释放出来的生色团,也可分为终点显色法和动态显色法,定量测定的检测波长一般为405nm或545nm。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的因素较多,一般包括:试剂因素(鲎试剂、内毒素标准品);样品因素(pH值、温度、离子强度、浓度、可发生鲎试剂反应的非内毒素杂质)和实验因素(试验器皿、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的抗干扰能力)等等。中国药典要求在实验前必须对试验器皿进行处理、复核鲎试剂灵敏度、考察供试品干扰试验等,以排除上述干扰,避免假性试验结果。上述试验实际上是方法学验证过程,以保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方法确定之后,就需要根据品种用法用量等具体情况测算细菌内毒素限值。内毒素限值指单位药物(制剂)所含内毒素的最大浓度,中国药典2000年版和2005年版均采用公式 L=K/M计算。其中K指注射途径内毒素致家兔发热阈剂量,或病人无任何不良反应的内毒素阈剂量,实际计算时为5EU/kg。M一般可以理解为每公斤体重1小时内给予药物的最大量(药物用量或输液体积)。对于静脉滴注制剂,通常采用1小时内输注的剂量,对于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一般采用单次剂量计算。例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其临床单次使用最大量为2g,按60kg、每小时所折算的限度应为0.15EU/mg。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惯例或者提高药品质量的要求,一般各国药典均在上述计算最高限度基础之上将限度要求提高2-3倍,如中国药典2005年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的细菌内毒素限值即为0.05EU/mg。 以上是细菌内毒素方法和限值计算的简要介绍。由于GMP的实施、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经济性、药检所检查的方便性和准确性等因素,目前采用该法的申报资料逐年上升,已逐渐取代了热原检查法的地位,这体现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本身的优越性,但部分申报资料中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问题,如:仅仅按照中国药典要求对该项进行检查,忽视了对方法学的验证,试验结果可信度低;另外由于不同厂商生产的鲎试剂其生产工艺、配方、质量参数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细菌内毒素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1 简述 1.1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一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当 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1.2 供试品细菌毒素限值的确定。 (一)药典中有规定的,按供试品各论中规定限值; (二)尚无标准规定的,按以下公式确定供试品内毒素限值: L=K/M 式中 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以EU/ml、EU/mg、EU/U表示。 K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以EU/kg/h表示。其中注射剂,K=5EU/kg/h;放射性药品注射剂,K=2.5EU/kg/h;鞘内用注射剂, K=0.2EU/kg/h。 M为人用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以ml/kg/h、ml/kg/h、U/kg/h表示。药品人用最大剂量可参阅国家批准的药品说明书和《临床用药须知》等权威著作,中国人 均体重按60kg计算,注射时间小于1小时的按1小时计。按人用剂量计算限值时,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生产和临床用实际情况做必要调整,但需说明理由。 1.3 供试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确定 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 D)按下式计算: MV D=C?L/λ 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当L以EU/ml表示时,C等于1.0ml/ml;当L的单位以EU/mg或EU/U表示时,C为供试品制备成溶液后的浓度,单位为mg/ml 或U/ml。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 D取1,可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效稀释浓度C: λ/L。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方案 1.目的: 为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特制定本验证方案,通过比较试验菌的恢复生长结果,来评价整个检验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重现性,以确认供试品在该实验条件下无抑菌活性或其抑菌活性可忽略不计,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该品种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修改申请并报验证领导小组批准 2.围: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3.规性引用文件: 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由于某些供试品具有抗菌活性,在建立微生物检查方法或产品的组分发生改变或原检查法的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必须对供试品的抑菌活性及测定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4.验证实施: 4.4.1 试验前的准备: 4.4.1.1 试验用具的准备:将试验需用的试管、刻度吸管、薄膜过滤器、 滤膜(孔径0.22um、直径50mm)、平皿、空三角瓶、称量纸等,用牛皮纸包扎 好后,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菌30 min,在3天使用。 4.4.1.2试验用培养基的制备:取适用性检查合格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玫 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培养基、胆盐乳糖培养基(BL)、改良马丁琼脂 培养基、4-甲基伞形酮葡糖苷酸培养基(MUG)等脱水培养基,按照相应的配制 说明,用纯化水配制、分装后,在2小时,放于湿热灭菌器中,在121℃,灭 菌15 min,在3周使用。 4.4.1.3试验用稀释剂/缓冲液、冲洗液的制备:取在有效期的试剂,按照 相应的配制方法,配制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0.9%无菌氯化钠溶液、

内毒素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标准操作规程。规范细菌内毒素检验操作,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2 范围 适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操作。 3 职责 3.1 质量控制部检验人员对具体操作负责; 3.2 质量保证部负责监督本规程的执行。 4 定义 无 5 内容 5.1 概述与原理 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限度试验结果为准。 基本原理:鲎试剂是鲎血液细胞提取物的冻干品,主要包含4种成分,分别是C 因子、B因子、凝固酶原和凝固蛋白原。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主要依靠细菌内毒素可以活化其中的C因子,使鲎试剂发生一系列的酶联反应,最终形成凝胶或使凝固酶活化某些外加的显色集团(显色法)的原理,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量。 细菌内毒素的活性单位有两种表达方式,即EU和IU。美国、中国和日本扥国家使用EU,欧洲地区使用IU。在活性量值上,1EU=1IU,计算是可以互换。 5.2 仪器与用具 5.2.1 电子天平、电热干燥箱、时钟、水浴锅、温度计、试管架、漩涡器、剪刀、无菌封口膜、无热原吸头、试管、砂轮、移液枪,75%乙醇、木棉等。 5.2.2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按级别分为国际标准品、国家标准品和工作标准品。其中,国际标准品是由WHO制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效价的协作标定,主要用于世界各国标定各自国家的标准品之用,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在细菌内毒素检查试验中,应使用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5.2.3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凝胶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5.2.4 鲎试剂:一批新的鲎试剂在首次使用时要先进行灵敏度复核,结果符合药典规定后,方可用于后续试验。制备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试验。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含量测定)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的:证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含量的检定方法的前验证 编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及验证管理办法 职责:验证小组人员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2品质部 3.3化验室 4.验证内容 4.1验证的准备工作 4.2适用性验证 4.2.1准确度试验 4.2.2精密度试验 4.3拟订验证周期 4.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附件

1. 概述 对小容量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本公司采用福林酚测定法,该检验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含量测定的要求。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用本方法进行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验证目的 为确认对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工作小组批准。 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对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等进行校正。 3. 职责 3.1 验证工作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 品质部 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负责组织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负责拟订检验方法的再验证周期 3.3 化验室 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负责验证方案指定的试验的实施。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报验证工作小组。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的准备工作 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品质部负责提供验证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该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负责提供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以及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报告。 检查人:日期: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常见问题与探讨

此文章来源: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常见问题与探讨 摘要: 目的总结归纳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常见问题,方法收集整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对照 分析应用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与结论:从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总 结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所涉及到的问题,认为在应用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问题 Discussion of common issues in the Bactaril Endutoxin Test, BET ZHOU Su-Wen.(Pharmacology Laboratory, Hubei Institute of Drug Examination, Wuhan 43006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conclud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 METHODS by collecting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work and referring to the related articals and information, w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ir difference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bacterial

andotoxins test were comprehensively generalized in the review from five aspects and the conclusion show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 need to be further enhanced and standardized. Key word: Bactaril Endutoxin Test;problems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actaril Endutoxin Test,BET )是近二十年 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检测药品及其中间品中内毒素污染的一种方法;作为家兔热原检查法的一种替代,已经十分成熟,美国药典迄今已为八百余种药品制定了该项检查法,中国药典自1990年版开始收载以来,每版药典细菌内毒素检查品种也逐步增多,2005年版已增加到204种,并且在增补本中将继续增加收载数量,该方法相对家兔热原检查法而言,有劳动强度低、快捷、经济、灵敏和易于标准化等优点,受到广大药品质检人员高度关注。2005年版药典在2000年版药典基础上在方法学、结构及细节上均进行了重大修订,使其更加规范、合理。 由于该方法本身是一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试验步骤比较多,每个品种的限值制定和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标准品、鲎试剂、检查用水及干扰因素等,均会给对实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下是笔者近年来在药品检验过程中发现的较为常见的问题进行的汇总, 以 期对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1、标准及限值的制定

细菌内毒素检查操作规程

GMP管理文件 一、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S药典(2005年版)一部。 二、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内素毒素的检查。 四、责任者:质检人员。 五、正文: 1、简述本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供试吕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试验。当测定结果有争议时,除另有规定外,以凝胶法结果为准。 细菌内毒素的量用内毒素单位(EU)表示。 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系自大肠杆菌提取精制而成,用于标定、复核、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标定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的效价。 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系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试验中的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及各种阳性对照。 凝胶法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系指内毒素含量含量小于

0.015EU/ml的灭菌注射用水。光度测定法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其内毒素的含量应小于0.005EU/ml。 试验所用的器皿需经处理,以去除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常用的方法是在250℃干烤至少60分钟,也可采用其他确证不干扰细菌内毒素检查的适宜方法。若使用塑料器械,如微孔板和与微量加样器配套的吸头等,应选用标明无内毒素并且对试验无干扰的器械。试验操作过程应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某些供试品需进行复溶、稀释或在水性溶液中浸提制成供试品溶液。一般要求供试品溶液的PH值在6.0~8.0的范围内。对于过酸、过碱或本身有缓冲能力的供试品,需调节被测溶液(或其稀释液)的PH值,何使用酸、碱溶液或鲎试剂生产厂家推荐的适宜的缓冲液调节PH值。酸或碱溶液须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在已去除内毒素的容器中配制。缓冲液必须经过验证不含内毒素和干扰因子。 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确定最大有效稀释倍数是指在试验中供试品被允许稀释的最大倍数,在不超过此稀释倍数的浓度下进行内毒素限值的检测。用以下公式来确定MVD: MVD=Cl/λ C为供品溶液的浓度,当L以EU/ml表示时,则c等于1.0ml/ml,当L以EU/mg或EU/U表示时,c的单位需为mg/ml或U/ml。如供试品为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原料药,则MVD取1,可计算供试品的最小有

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中国药典2010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凝胶法 凝胶法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产生凝集的内毒素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用EU/ml表示。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制成2λ、λ、0.5λ和0.25λ四个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30秒钟。取分装有0.1ml鲎试剂溶液的10mm×75mm试管或复溶后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原安瓿18支,其中16管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一个内毒素浓度平行做4管;另外2管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分钟±2分钟。 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的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当最大浓度2λ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为阴性,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 λc=1g-1(∑X/4)

式中 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反应终点浓度是指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浓度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干扰试验按表1制备溶液A、B、C和D,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溶液,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 只有当溶液A和阴性对照溶液D的所有平行管都为阴性,并且系列溶液C 的结果在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范围内时,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系列溶液C和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Et)。 Es= 1g-1(∑Xs/4) Et= 1g-1(∑Xt/4) 式中,Xs、Xt分别为系列溶液C和溶液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当Es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及Et在0.5Es—2Es (包括0.5Es 和2Es)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MVD 的稀释倍数下对试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MVD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干扰试验。 表1 凝胶法干扰试验溶液的制备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目录确认方案 1、概述 2、验证依据 3、验证范围 4、验证目的 5、验证内容 6、验证人员分工

1、概述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药典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好控制产品质量,现对药典方法进行确认。 2、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项下规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OP-E-5-009-A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A“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检测方法的验证。 4、验证目的 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内容 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单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单硝酸异山梨酯峰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2 线性和范围 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12μl、16μl、20μl、24μl、28μl进样,线性范围1.2μg~2.8μg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112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发布日期20060822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作者李霞张哲峰 部门 正文内容 审评三部李霞张哲峰 摘要:本文通过审评中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药品检验的工作实际,对细菌内毒素进 行方法学验证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在技术审评中应关注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关键词:细菌内毒素、药品申报、技术审评 热原检查法和细菌内毒素检查药典附录并没有统一的给药剂量和标准限度,均在各 品种项下具体规定,故是否能有效地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其标准限值是我们在制 订质量标准时首先要关注的。 对于内毒素限值的确定,药典附录有相应计算公式,即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细菌内毒素计算公式,即:L=K/M,式中K为按规定给药途径,人每公斤体重每小时可以 接受的不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的细菌内毒素剂量(亦称致热阈),它基本上是一固定值,药典上对每一给药途径的K值都有具体的规定。M为按规定的给药途径,人每公斤体 重每小时给药的最大剂量。这一个值的确定实际上才是计算限值的关键。 原则上一般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来确定最大剂量。通常以一次剂量为准,如注明输 2小时,则除以2,否则均以1小时为准;不足1小时的,也以1小时计;如未给出一次剂量,而是一日剂量,如一日2~4g,分2~4次用,这种情况以计算后的最大剂量,即2 g/次计算。用法用量中有成人剂量、儿童剂量、重症剂量时,要体现出最大剂量。通常儿童剂量以Kg计算时大于成人剂量,所以,此时应用儿童剂量,因为儿童与重症病人更易出现问题,故应更严格。用于感染、肿瘤、心血管、中枢疾患易感的药物建 议加上安全系数。复方、输液、工艺易污染者从严,大输液一般计为0.5EU/ml。 有时候,细菌内毒素限值也以国外药典为参考,甚至就直接采用国外药典的限值。 这一点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必须从中国的临床用药的实际出发,不能不加区分地把同 品种中国外药典规定的限值移至中国药典,总的原则是,对这一类国外药典已建立细 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品种,原则上要求将国外药典规定的限值与按公式计算出的数值进 行比较,一般应以严格者为该品种的限值。 另外以热原剂量作参考的问题,现在原则上已不再考虑热原的剂量。但大容量输液细 菌内毒素限值为0.5EU/ml,主要是由热原试验中以10ml/kg iv家兔剂量得出的。 细菌内毒素的限值确定后,需要关注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细菌内毒素方法学研究问题。在申报资料中,无论是仿制药还是创新药,申请人一般均会提供有关物质、溶出度、 含量测定等主要检测项目的方法学研究资料,而对于细菌内毒素检查,给予的关注似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

纪律作风整顿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VP-QC-2015-06
起 草 人: 审 核 人: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年月日
.1

1 概述
纪律作风整顿
目录
1 2 验证目的及范围
1 3 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1 4 验证依据
2 5 验证前准备
.2

纪律作风整顿
2 6 验证的实施
2 7 偏差处理
5 8 验证数据及评估
9 验证报告及评审
10 再验证及周期
5 5
.3

纪律作风整顿
5 11 验证文件及归档
5 12 附件
5
.4

纪律作风整顿
1 概述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格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
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报告两种发放,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
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公司自行 制备的注射用水需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本方案将采用凝胶法进行试验。
2 验证目的和方法 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通过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干扰试验及凝胶限度试验,建立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 价,确保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3.1 验证小组由以下部门人员组成:质量部、QC、生产部。
3.2 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列表
组成 QC
质量部 生产部
职责
1. 负责起草验证方案的起草 2. 负责本方案的培训 3. 仪器仪表校验确认 4. 负责验证的实施 5. 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6. 负责数据分析 7. 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1. 负责验证方案、验证报告的审核与批准 2. 负责验证现场的监督审查
1. 负责保障设备、器具的完好 2. 负责动力系统的保障
4 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版 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5.验证前准备
.5

除菌过滤后消毒剂无菌验证方案

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录 1.0 概述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1.3 职责 (3) 2.0 可接受标准 (4) 3.0 确认前条件 (4) 1.1 人员确认 (4) 1.2 文件确认 (5) 4.0 文件记录要求 (5) 5.0 程序 (5) 5.1 仪器的确认 (5) 5.2 菌株、培养基及试剂 (5) 5.3 验证步骤 (7) 5.4 验证总结 (9) 6.0 再确认 (9) 7.0 偏差 (9) 8.0 变更 (10) 9.0 术语 (10) 10.0 参考文件 (10) 11.0 修订历史 (10) 12.0 附录列表 (10)

1.0概述 1.1目的 2010版GMP附录无菌第九章第四十四条A/B级洁净区应当使用无菌的或经无菌处理的消毒剂和清洁剂。本公司在A/B级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有75%乙醇、过氧乙酸消毒液PAA,清洁剂为注射用水。 按2010版GMP第七章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对该除菌方式进行验证。 1.2范围 本确认方案时应用于江苏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消毒剂除菌过滤后检验方法验证工作。 1.3职责 1.3.1QC检验员职责 QC检验员,同时作为验证实施部门,职责如下: 1.3.1.1起草验证草案,完成验证报告; 1.3.1.2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验证工作按方案进行; 1.3.1.3负责本方案的实施,验证数据的收集及数据分析; 1.3.1.4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完成验证报告; 1.3.1.5负责向QC部门经理及时报告验证中出现的问题。 1.3.2QC部门经理职责 1.3. 2.1QC经理审核本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 1.3. 2.2负责指导验证中发生的偏差的调查及审核验证期间发生的 偏差; 1.3. 2.3负责安排具有资格的操作人员开展验证工作; 1.3. 2.4负责验证过程中的监督与指导等其它工作。 1.3.3QA职责 1.3.3.1负责确认工作实施的监督; 1.3.3.2协调进行验证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的调查、完成变更的书面记 录; 1.3.3.3为制定和实施本验证方案提供相关程序等必要文件、技术支 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233.2—93 1993-03-16发布 一、定义及适用范围:本法系列用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 的机理,以判断供试品中内毒素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用以代替家兔法对供试品进行热原初试。本法仅适用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其他产品可参照使用。 二、主要设备: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 三、试剂 1、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用于仲裁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2、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于标定鲎试剂灵敏度和试验中阳性对照。 3、鲎试剂:灵敏度为0.25EU/ml,规格为0.5ml。 4、无热原水:内毒素含量小于0.05EU/ml。 四、试验前准备 1、器具除热原:与试验液接触的所有器具均应除热原。玻璃器具置电热干燥箱内250℃干烤至少60min;塑料器具置30%双氧水中浸泡 4h,再用无热原水冲洗后于60℃烘干备用。 2、鲎试剂灵敏度测定 (1)试验前应核对使用批号鲎试剂的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2)灵敏度测定:根据标示的灵敏度范围,将细菌内毒素工作 标准品用无热原水以1→2等比稀释,选择能出现阳性和阴性结果的4个连续稀释液。取同一批号鲎试剂若干支,分别按标示量

加入无热原水溶解为鲎试剂溶解液。取10mm×75mm试管若干 支,分别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加入内毒素稀释液0.1ml,每一稀释液平行操作4管,轻轻振动试管混匀内容物,封闭管 口,置37±1℃恒温水浴中保温60±2min观察结果。最高浓度的4管应均为阳性,最低浓度的4管应为阴性。 五、试验方法 1、供试品数量 :同一批号至少3个单位供试品。 2、浸提介质:无热原水。 3、供试液制备:在无菌条件下,每套输液器内腔注入10ml,输血器内腔注入15ml浸提介质,反复荡洗5次后两端密封,置37±1℃恒温箱中保温2h,取出后将供试液汇集至一无热原具塞玻璃容器内。供试液贮存应不超过2h。 4、试验步骤:将鲎试剂和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分别按标示量加入无热原水溶解。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逐次稀释至0.5Eu/ml,供作阳性对热。取10mm×75mm试管6支,其中供试品管2支各加入0.1ml 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阴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无热原水,阳性对照管2支各加入0.1ml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稀释液,再逐一加入0.1ml鲎试剂溶解液。轻轻混匀试管内容物,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水浴中保温60±2min,轻轻取出,观察结果。 5、结果判定 1)、将试管缓慢倒转180°,管内容物呈坚实凝胶者为阳性,记录为(+),不呈凝胶状或虽呈凝胶状但不能保持完整者为阴性,记录为(-)。

高效液相色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川芎含量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文件编号 S-YF-013(01) 起草人崔英南日期 2012年08月26日审核人日期 2012年08月31日批准人李立新日期 2012年08月31日生效日期 2012年09月01日 验证项目申请单

文件编号: 验证项目计划书文件编号:

验证方案审批表吉

目录

1再确认目的 2再确认范围 3再确认责任 4内容 概述 再确认内容 再确认小组 4.2.2 预确认 4.2.3 安装确认 4.2.4 运行确认 4.2.5 性能确认 4.2.6 结果分析与评价4.2.7 再确认周期

目的 确认经设备确认高效液相,按药典检验方法测定生产品种含量,验证其检验结果科学性、准确性、精密性等,满足检验结果正确性需要,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提供必要的文件以证实本设备的操作与所预期的完全一致。 根据本方案的验证,确认按检验操作规程操作,能有效的保持本设备于确认状态下,能稳定地、恒定地达成其所预期的功能。 范围 质量标准、检验操作规程文件的汇集。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在标准范围内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精密度可靠性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供试品中被测物尝试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具有专属性。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在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时,其测定值高低限在可控范围内。 验证设备用于含量测定检验方法的耐用性。 责任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证方案的起草,申请审批,验证过程的监督、资料的存档,再确认方案的执行及再确认结果的评估。 化验室负责实验的操作,原始记录、报告的填写。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方案 起草人 起草日期 审核人 审核日期 批准人 批准日期

目的-------------------------------------------------------------------------范围-------------------------------------------------------------------------责任人----------------------------------------------------------------------内容------------------------------------------------------------------------- 1.实验材料及用具------------------------------------------------------- 2 实验准备---------------------------------------------------------------- 3.具体验证步骤----------------------------------------------------------3.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3.2..干扰实验-------------------------------------------------------------- 3.3.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 4.验证结论--------------------------------------------------------------附: 表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记录 表2.干扰试验记录 表3.细菌内毒素检查记录

无菌灌装验证方案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方案 验证分类:工艺验证 验证部门:冻干粉针剂车间

1.概述:为证明在确定的环境、工艺和操作下,生产过程能有效地防止微生物污染,使产品达到无菌要求,需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来验证所提供产品的无菌可靠性达到可接受的标准。这是GMP对非最终灭菌无菌冻干粉注射剂生产的基本要求,是无菌制剂工艺验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此试验不能对常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利用适宜的设备系统,将经灭菌(或经除菌过滤)的无菌培养基灌装于事先灭菌的容器中,制成无菌药物的过程。该验证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如:洁净厂房、公用系统(工业用水系统等)、设备(包括蒸汽灭菌柜、隧道式干燥灭菌器等)等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SOP后进行的。 采用培养基代替药品进行无菌灌装对无菌工艺进行验证,即用经过湿热灭菌(除菌过滤)的液体胰酪胨大豆肉汤培养基代替产品药液,进行无菌灌装、半加塞操作,灌装后的样品送入冻干箱内放臵产品冻干程序所需时间,再进行压塞、轧盖,然后进行培养观察,以确认无菌灌装工艺的可靠性,以上整个操作过程应模拟正常的产品生产时的最差状态。 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目的:通过培养基无菌灌装模拟试验,来确认在冻干粉针剂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各种规程,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水平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能力,或提供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的可信限度达到可接受的合格标准的证据,为今后对粉针车间进行冻干粉针剂灌装作业管理确定依据,即通过对经过培养的灌装样品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解读可以综合评估无菌工艺的可靠性,借以确定实际生产中产品被污染的概率,确保无菌产品的无菌性。 3.范围:此验证方案适用于粉针车间,非最终灭菌的无菌生产工艺模拟试验。 4.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附录1:无菌药品生产;

中国药典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pdf

中国药典XXXX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凝胶法 凝胶法 凝胶法系通过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来检测或半定量内毒素的方法。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在本检查法规定的条件下,使鲎试剂产生凝集的内毒素的最低浓度即为鲎试剂的标示灵敏度,用EU/ml表示。当使用新批号的鲎试剂或试验条件发生了任何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改变时,应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根据鲎试剂灵敏度的标示值(λ),将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然后制成2λ、λ、0.5λ和0.25λ四个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30秒钟。取分装有0.1ml鲎试剂溶液的10mm×75mm试管或复溶后的0.1ml/支规格的鲎试剂原安瓿18支,其中16管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一个内毒素浓度平行做4管;另外2管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封闭管口,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保温60分钟±2分钟。 将试管从恒温器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若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的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保温和拿取试管过程应避免受到振动造成假阴性结果。 当最大浓度2λ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为阴性,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测定值(λc). λc=1g-1(∑X/4)

式中 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反应终点浓度是指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浓度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方可用于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标示灵敏度λ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干扰试验按表1制备溶液A、B、C和D,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的溶液,按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项下操作。 只有当溶液A和阴性对照溶液D的所有平行管都为阴性,并且系列溶液C 的结果在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范围内时,试验方为有效。按下式计算系列溶液C和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Es和Et)。 Es= 1g-1(∑Xs/4) Et= 1g-1(∑Xt/4) 式中,Xs、Xt分别为系列溶液C和溶液B的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1g)。当Es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及Et在0.5Es—2Es (包括0.5Es 和2Es)时,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无干扰作用。若供试品溶液在小于MVD 的稀释倍数下对试验有干扰,应将供试品溶液进行不超过MVD的进一步稀释,再重复干扰试验。 表1 凝胶法干扰试验溶液的制备

无菌检验验证方案样本

类别:编号: 部门:页码: 无菌检验方法验证 版次:□新订口替代: ________________ 制定人: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H H 日审批会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确认所用的检查方法适用于一次性活检钳的无菌检查。 1.2 确认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重复性和可操作性及检查方法的完整 性。 2. 验证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活检钳无菌检验。 3. 检验依据 《中国药典》附录无菌检查法 ISO11737-2: 医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一部分: 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14233.2-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 生物学试验方法 4. 验证器材 4.1 检验环境: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部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 区域内进行操作。 4.2 设备: 医用净化工作台、生物安全柜、无菌检查膜过滤器、电动吸引器、 电热干燥箱、霉菌培养箱、数显生化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电子天平、pH 计、冰箱、恒温水浴锅、显微镜等。 4.3 培养基及稀释液: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改良马丁培养基、pH7.0 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0.1% 蛋白胨水溶液、营养琼脂。 4.4其它实验材料:微孔滤膜(孔径w 0.45um,直径约50mm)、无菌过滤杯、无 菌剪刀、无菌镊子、无菌钳子、无菌手套、吸管(1ml和10ml)、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培养皿。

5.1 原理: 活检钳的形状为不溶物, 为微生物转移更彻底, 特选用无菌检查法中的 薄膜过滤法。 5.2 设备器材: 验证中所用器材、设备已经过国家计量单位鉴定合格并有鉴定证书。 5.3 培养基: 验证中所用培养基以经过培养基灵敏度实验检测合格。 5.4 操作步骤: 5.4.1 供试品的取样按照GB/T 2828.1- 相关规定进行逐批取样。 5.4.2 将所需物品, 供试品表面消毒, 经过传递窗, 紫外线照射半小时. 无菌室紫 外线消毒半小时。 5.4.3 操作人员用洗手液、自来水清洗双手, 关闭紫外灯, 换拖鞋, 脱外衣放入衣 柜, 穿洁净白大衣, 进入缓冲间, 再用洗手液、纯化水清洗双手, 用75% 乙醇对手进行消毒, 穿戴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等。 5.4.4 进入菌检室, 打开医用洁净工作台风机, 运行至少15分钟以上。 5.4.5 将所需物品由传递窗取出, 两只消毒液桶分别放置于菌检洁净工作台一侧, 其余物品放置于传递窗一侧的方形桌上, 剥去牛皮纸外包装。 5.4.6 医用洁净工作台内点燃酒精灯。打开3个养琼脂平板, 置于医用洁净工作 台的不同位置。 5.4.7 取供试品, 在医用洁净工作台内, 打开包装袋, 小心将供试品取出, 将其剪成 约10cm的小段,浸入500ml 0.1%无菌蛋白胨水溶液中,充分振摇作为供 试液。 5.4.8 将供试液平均转入三个薄膜过滤器的滤杯中, 开启电动吸引器开关进 行过滤,用pH7.0蛋白胨-氯化钠缓冲液每次100ml冲洗滤膜三次,用平口镊子夹取滤膜(过程保持滤膜的完整性) , 一张转移到100ml 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