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实验步骤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钢板试件(通常尺寸为300*300*50~100mm)②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实际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压为的实心橡胶轮在其上行走,测量③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

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

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性”,以次/mm表示。~的细沙,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

试验仪器:车辙试验机、恒温室(能保持恒温顶面边加压旋转,使细沙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室温度60土1℃)、台秤(称量15kg,感量,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不大于5g)。面积。④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板

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试验方法:

1、测定试验轮压强,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⑤将带有试件的测形变装置放到路强仪的升降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60土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

不得多于12h。在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⑥预压: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60土)℃。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接触,第二次卸载后等待1min,然后将千分表的

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段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

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⑦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行走,时间约1h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等分,作为每次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预定级数增加一级。施加第一荷载,待荷载作用4、结果计算:①从曲线上读取45min(t1)达1min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去荷载,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卸荷达再记录千分表读数,并施加第三

精确至,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 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变形已达25mm时,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荷载下的回弹变形。

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

②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定度。

4、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

至少平行试验3个试件变异系数小于20%时,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

原因,追加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试验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并作为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辅助性检验使用。 (2)适用范围 ①适用于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 mm的板块状试件,也适用于现场切割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 板块状试件。 ②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依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或其它温度,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60mm之间。 ⑶试验仪器 ①车辙试验机:主要组成部分有试件台、试验轮、加载装置、试模、变形测量装置、温度检测装置。 ②恒温室:车辙试验机必须整机安放在恒温室内,装有加热器、气流循环装置及装有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试件内部温度60℃±0.5℃),根据需要亦可为其它须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试验。温度应能自动连续记录。 ③台秤:秤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4)试验前的准备 ①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

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印出轮压面积,并由此求接地压强。若压强不符合0.7±0.05MPa时,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②按规程规定用轮碾成型法制车辙试验试块。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其标准尺寸为300mm×150mm×50mm的试件。 ③将试件脱模按规定的方法测定密度及孔隙率等各相物理指标。经水浸,应用电风扇将其吹干,然后再装回原试模中。 ④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放置的时间以48h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但室温放置时间也不得长于一周。 (5)试验步骤 ①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个热电隅温度计(也可在试件制作时预先将热电隅导线埋入试件一角),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②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或最大变形达到25mm时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也可用于现场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检验。 1.2车辙试验的温度与轮压(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0℃轮压为0.7Mpa。根据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件下试验温度可采用70℃等,对重载交通的轮压可增加至1.4MPa,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60min之间。 1.3本方法适用于按T0703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100mm的板块状试件。根据工程需要也可采用其他尺寸的试件。本方法也适用于现场切割板块状试件,切割试件的尺寸根据现场面层的实际情况由试验确定。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2.1车辙试验机:它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2.1.1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2.1.2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采用曲柄连杆驱动加载轮往返运行方式。 注:轮胎橡胶硬度应注意检验,不符合要求者应及时更换。 2.1.3加载装置:通常情况下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0N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接触压强大小。 2.1.4试模: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宜采用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100mm,也可根据需要对厚度进行调整。 2.1.5试件变形测量装置:自动采集车辙变形并记录曲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doc

陕蒙高速公路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装 订 线------------------------------------------------------------------------

美文欣赏 1、走过春的田野,趟过夏的激流,来到秋天就是安静祥和的世界。秋天,虽没有玫瑰的芳香,却有秋菊的淡雅,没有繁花似锦,却有硕果累累。秋天,没有夏日的激情,却有浪漫的温情,没有春的奔放,却有收获的喜悦。清风落叶舞秋韵,枝头硕果醉秋容。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 2、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储存了希望;在耕耘的时候储存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储存了风景;在微笑的时候储存了快乐。聪明的人善于储蓄,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旅途中,学会储蓄每一个闪光的瞬间,然后用它们酿成一杯美好的回忆,在四季的变幻与交替之间,散发浓香,珍藏一生! 3、春天来了,我要把心灵放回萦绕柔肠的远方。让心灵长出北归大雁的翅膀,乘着吹动彩云的熏风,捧着湿润江南的霡霂,唱着荡漾晨舟的渔歌,沾着充盈夜窗的芬芳,回到久别的家乡。我翻开解冻的泥土,挖出埋藏在这里的梦,让她沐浴灿烂的阳光,期待她慢慢长出枝蔓,结下向往已久的真爱的果实。 4、好好享受生活吧,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人生山一程,水一程,轻握一份懂得,将牵挂折叠,将幸福尽收,带着明媚,温暖前行,只要心是温润的,再遥远的路也会走的安然,回眸处,愿阳光时时明媚,愿生活处处晴好。 5、漂然月色,时光随风远逝,悄然又到雨季,花,依旧美;心,依旧静。月的柔情,夜懂;心的清澈,雨懂;你的深情,我懂。人生没有绝美,曾经习惯漂浮的你我,曾几何时,向往一种平实的安定,风雨共度,淡然在心,凡尘远路,彼此守护着心的旅程。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 6、疏疏篱落,酒意消,惆怅多。阑珊灯火,映照旧阁。红粉朱唇,腔板欲与谁歌?画脸粉色,凝眸着世间因果;未央歌舞,轮回着缘起缘落。舞袖舒广青衣薄,何似院落寂寞。风起,谁人轻叩我柴扉小门,执我之手,听我戏说? 7、经年,未染流殇漠漠清殇。流年为祭。琴瑟曲中倦红妆,霓裳舞中残娇靥。冗长红尘中,一曲浅吟轻诵描绘半世薄凉寂寞,清殇如水。寂寞琉璃,荒城繁心。流逝的痕迹深深印骨。如烟流年中,一抹曼妙娇羞舞尽半世清冷傲然,花祭唯美。邂逅的情劫,淡淡刻心。那些碎时光,用来祭奠流年,可好? 8、缘分不是擦肩而过,而是彼此拥抱。你踮起脚尖,彼此的心就会贴得更近。生活总不完美,总有辛酸的泪,总有失足的悔,总有幽深的怨,总有抱憾的恨。生活亦很完美,总让我们泪中带笑,悔中顿悟,怨中藏喜,恨中生爱。 9、海浪在沙滩上一层一层地漫涌上来,又一层一层地徐徐退去。我与你一起在海水中尽情的戏嬉,海浪翻滚,碧海蓝天,一同感受海的胸怀,一同去领略海的温情。这无边的海,就如同我们俩无尽的爱,重重的将我们包裹。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6395665.html,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探讨 作者:耿晓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 摘要:车辙检测是我国公路养护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原因,进而说明沥青路面的测试方法,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道路工作者施工应用可以提供一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测试方法;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rut detection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our country highway maintenance.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hen explain the asphalt test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of road construction workers can be used to provide some reasonable reference. Keywords: asphalt pavement; Rutting; Test metho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系统的发展,沥青公路占总公路里程的比例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起步比较晚,优质的道路沥青比较缺乏,而且在铺设高速公路时路面结构也存在种种问题,因此路面破损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公路养护就成为建后公路最主要的问题。车辙是道路破损的最常见的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最大。 一、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原因 沥青路面在缓慢移动或重交通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并留下永久性的微变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微变形会积累并产生车辙现象。车辙随交通荷载的增大而增加。车辙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沿轮迹纵向方向的凹陷。 1.半刚性基层路面的车辙主要产生于沥青混凝土面层,而产生车辙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不足,在车辆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累积。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主要是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剪切能力及内摩阻力,沥青混合料产生塑性流动变形,最终骨架结构破坏失稳。 2.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性变形。成为结构性车辙。这种车辙的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横断面成v字形。

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车辙试验方法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实验步骤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钢板试件(通常尺寸为300*300*50~100mm)②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实际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压为的实心橡胶轮在其上行走,测量③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 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 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性”,以次/mm表示。 ~的细沙,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 试验仪器:车辙试验机、恒温室(能保持恒温顶面边加压旋转,使细沙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 室温度60土1℃)、台秤(称量15kg,感量,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 不大于5g)。面积。④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板 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

试验方法: 1、测定试验轮压强,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⑤将带有试件的测形变装置放到路强仪的升降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 (60土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 不得多于12h。在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⑥预压: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 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 (60土)℃。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接触,第二次卸载后等待1min, 然后将千分表的 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段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 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 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⑦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 行走,时间约1h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等分,作为每次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 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预定级数增加一级。施加第一荷载,待荷载作用

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实训九沥青路面车辙测试 车辙是路面经汽车反复行驶产生流动变形、磨损、沉陷后,在车行道行车轨迹上产生的纵向带状辙槽,车辙深度以mm计,车辙面积以2 m计。车辙的控制指标,国内没有统一指标,国外以车辙深度作为评价指标。 一、仪器与材料 可选用下列仪具与材料: (1)路面横断面仪,如图9.1所示。其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横梁上有一个位移传感器,可自动记录横断面形状,测试间距小于20cm,测试精度1mm。 图 9.1 路面横断面仪 (二)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包括多点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等类型。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或激光成像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得到车道横断面相对高程数据,并按规定模式计算车辙深度。 要求激光或超声波车辙仪有效测试宽度不小于3.2m,测点不小于13点,测试精度1mm。 (3)路面横断面尺,如图9.2所示。横断面尺为硬木或金属制直尺,刻度间距5cm,长度不小于一个车道宽度。顶面平直,最大弯曲不超过1mm。两端有把

手及高度为10~20cm的支脚,两支脚的高度相同。 图 9.2 路面横断面尺 (4)量尺:钢板尺、卡尺、塞尺,量程大于车辙深度,刻度至1mm。 (5)其他:皮尺、粉笔等。 二、方法步骤 (一)确定车辙测定的基准测量宽度 (1)对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 (2)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有车道去划线时,以发生车辙的一个车道两侧标线宽度中点到中点的距离为基准测量宽度;无车道区划线时,以形成车辙部位的一个设计车道宽度作为基准测量宽度。 (二)确定车辙测定的间距 以一个评定路段为单位,用激光车辙仪连续检测时,测定断面间隔不大于10m。用其他方法非连续测定时,在车道上每隔50m作为一测定断面,用粉笔画上标记进行测定。根据需要也可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中随机选点方法在车道上随机选取测定断面,在特殊需要的路段如交叉路口前后壳予以加密。 (三)各种仪器的测定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

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实验步骤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钢板试件(通常尺寸为 300*300*50~100mm )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 C下,以一个轮 压为 0.7Mpa 的实心橡胶轮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 1mm 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性”,以次 /mm 表示。试验仪器:车辙试验机、恒温室(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 土 1C)、台秤(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 5g)。 试验方法: 1 、测定试验轮压强,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 (60 土 1 )C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 5h,也 不得多于12ho在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 (60 土 0.5)Co 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行走,时间约1h 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 4、结果计算:①从曲线上读取 45min (t1) 及60min (t2)时的车辙变形di及d2, 精确至0.01mm,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 变形已达 25mm时,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i. ②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定度。 4、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至少平行试验 3 个试件变异系数小于 20%时,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 原因,追加试验。 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②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实际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③将试件浸水 24h 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 0.25~0.5mm的细沙,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顶面边加压旋转,使细沙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 ,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 面积。④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板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 ⑤将带有试件的测形变装置放到路强仪的升降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 ⑥预压: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 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接触,第二次卸载后等待imin,然后将千分表的段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 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 ⑦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 等分,作为每次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预定级数增加一级。施加第一荷载,待荷载作用 达 1min 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去荷载,卸荷达 0.5Min 再记录千分表读数,并施加第三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荷载下的回弹变形。 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

摘要: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仪对6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时间及轮碾次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动稳定度DS1和动稳定度DS2并进行对比分折得出动稳定度指标DS2较DS1,合理。 随着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大规模修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车辙不仅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寿命,还严重影响着行车安全性,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车辙主要产生于高温时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车辙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混变形的简单易行方法,目前我国已把车辙试验列入部颁规范。车辙试验方法最初由英国TRRL开发的,由于试验方法本身比较简单,试验结果直观且与实际沥青路面的车辙相关性甚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辙试验是一种模拟实际车轮荷载在路面上行走而形成车辙的工程试验方法:从广义上讲包括了室内往复车辙试验,旋转车辙试验,大型环道试验、直道试验、野外现场加速加载试验等都可认为是属于车辙试验的范畴,这些试验最基本的和共同的原理就是通过采用车轮在板块状试件或路面结构上反复行走,观察和检测试块或路面结构的响应,用动稳定度或车辙深度来表征试验结果。车辙试验是评价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反抗塑性流动变形能力的方法,通过板块状试件与车轮之间的往复相对运动,使试块在车轮的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压密、剪切、推移和流动,从而产生车辙。车辙试验是一种工程试验方法,试验结果可用于建立经验公式来猜测沥青路面车辙深度,或用于检测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车辙试验的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充分模拟沥青路面上车轮行驶的实际情况,在用于试验研究时,还可以改变温度、荷载、试件厚度、尺寸、成型条件等等,以模拟路面的实际情况,搞清楚各种因素变化对车辙变形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是室内小型往复式车辙试验机进行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试验,在进行车辙试验时,可观察到轮辙形成的全过程。1车辙试验方法及试验原理 我国的车辙试验试验时采用300mm×300mm×50mm的车辙试模,按试验规程的标准方法用轮碾机成型。使用直径200mm、宽50mm的包橡胶实心轮胎,轮压0.7MPa试验温度60℃,加载轮运行速度为42次/min。车辙试验通常进行60min或最大变形到25mm为止,动稳定度DS1按式计算: DS1=x42/d2-d1 式中:d1为荷载轮作用时间t1时的永久变形,mm;d2为荷载轮作用时间t2时的永久变形,mm。2试验研究内容 2.1试验材料 为了使试验更具有代表性,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实际设计情况,控制成型试件空隙率为3%~5%,对上、中两面层6种级配进行车辙试验。6种沥青混合料材料选取及级配见表1和表2。 2.2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6种级配进行车辙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表面层采用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明显偏大,而中面层采用的是70#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相对较小,但均达到规范要求:按JTGF40—2004中规定的夏炎热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普通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不少于1000次/mm、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不少于2800次/mm来评价,均满足要求。动稳定度指标取最后15min的变形计算,是为了消除由于试件本身的压密变形。但动稳定度指标测量最后15min内的微小形变,其受传感器精度的影响较大,通常动稳定度愈大要求位移传感器精度愈高,而一般位移传感器的读数精度为±0.02mm,如现在一些沥青混凝土的动稳定度较高,达到10000次,也就是在15min内产生0.06mm左右的变形,则位移传感器的精度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可达到

车辙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车辙试验仪使用说明书 一、车辙试验仪结构及特征: HYCZ-5,1车辙试验仪安装在一个坚固结实的铝质安全框架里。其安全特征使其在门开启的时候也能进行运作。仪器的操作和控制是通过镶嵌在控制盒内的PLC界面和气动气压调节器来完成的。 二、车辙试验仪主要特点: 1、通过六年的生产经验,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使结构更加合理,客户使用更加方便。 2、在关键元器件的使用上,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同时高于规范要求,能够真实反应测量结果。 3、在温度控制上,采用高精度的PID控制技术,使箱内温度严格控制在60℃±0.5℃,完全满足实验要求。 4、采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精度达到1‰,完全满足试验要求。 5、试验过程具有自动,手动控制功能,随时间调整小车的位置。 6、软件功能强大,成熟,界面友好,可对位移核定值修改,确保数据准确。 7、试验机与恒温箱一体化结构,恒温箱体内胆均采用不锈钢。 8、可利用恒温箱体进行试模养生。 9、可随时调整试验轮压强,最高可达1.0Mpa,满足不同试验要求 10、双操作模式,可以不用电脑而减小操作难度。 三、车辙试验仪主要技术指标: 1、试样尺寸:300X300X50(100)mm。 2、试轮尺寸:¢200X50mm。 3、试论压强:0.5±0.05Mpa-1.0±0.05Mpa可调 4、轮碾压速度:42±1次/分 5、加热功率:3KW 6、温度控制:60±0.5℃ 7、位移测量范围:0-40mm±0.01mm 8、外形尺寸:1800×800×1500mm。 9、环境温度:≤35℃。 10、相对湿度:≤85%。 11、整机功耗:4KW。 12、仪器净重:300kg 13、电源电压:380v 四、车辙试验仪试验规程 1.打开车辙试验仪应用程序,打开“控制显示面板”和“试验曲线”窗口; 2.开电控箱电源开关、选择“通讯端口”按键,这时系统操作界面上的通讯指示灯会闪烁,表示通讯已经链接。 3.观察温度显示值是否正常。

车辙试验方法

车辙试验方法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实验步骤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钢板试件(通常尺寸为300*300*50~100mm)②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实际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压为的实心橡胶轮在其上行走,测量③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 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 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性”,以次/mm表示。~的细沙,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 试验仪器:车辙试验机、恒温室(能保持恒温顶面边加压旋转,使细沙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室温度60土1℃)、台秤(称量15kg,感量,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不大于5g)。面积。④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板 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试验方法: 1、测定试验轮压强,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⑤将带有试件的测形变装置放到路强仪的升降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60土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 不得多于12h。在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⑥预压: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60土)℃。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接触,第二次卸载后等待1min,然后将千分表的 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段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 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⑦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行走,时间约1h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等分,作为每次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预定级数增加一级。施加第一荷载,待荷载作用4、结果计算:①从曲线上读取45min(t1)达1min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去荷载,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卸荷达再记录千分表读数,并施加第三 精确至,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 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变形已达25mm时,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荷载下的回弹变形。 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 ②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定度。 4、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 至少平行试验3个试件变异系数小于20%时,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 原因,追加试验。

试验九: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实验九: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1.2 车辙试验的试验温度与轮压可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选用,非经注明,试验温度为6O℃,轮压为0.7MPa。根据需要,如在寒冷地区也可采用45℃,在高温条件下采用70℃等,但应在报告中注明。计算动稳定度的时间原则上为试验开始后45min~60min之间。 1.3 本方法适用于按T0703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mm的板块状试件,也适用于现场切割制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板块状试件。根据需要,试件的厚度也可采用40mm。 二、仪具与材料 2.1 车辙试验机:包括试件台、试验轮、加载装置、试模、变形测量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 2.2 恒温室: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试件内部温度60℃±0.5℃),根据需要亦可为其它需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试验。 2.3 台秤: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三、预习要求 了解动稳定度及各参数的物理意义及计算方法。 四、方法与步骤 4.1 准备工作 4.1.1 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并由此求得接地压强。当压强不符合0.7MPa±0.05MPa,荷载应予适当调整。 4.1.2 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0703用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验试块。在试验室或工地制备成型的车辙试件,其标准尺寸为300mm?300mm?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300mm?150mm?50mm的试件。 当直接在拌和厂取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样品制作试件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或混合料生产质量时,必须将混合料装入保温桶中,在温度下降至成型温度之前迅速送达试验室制作试件,如果温度稍有不足,可放在供箱中稍事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后使用。也可直接在现场用手动碾或压路机碾压成型试件,但不得将混合料放冷却后二次加热重塑制作试件。重塑制件的试验结果仅供参考,不得用于评定配合比设计检验是否合格使用。 4.1.3 如需要,将试件脱模按本规程规定的方法测定密度及空隙率等各项物理指标。如经水浸,应用电扇将其吹干,然后再装回原试模中。 4.1.4 试件成型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的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放置的时间以48h为宜,使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固化后方可进行车辙试验,但室温放置时间也不得长于一周。 注:为使试件与试模紧密接触应记住四边的方向位置不变。 4.2 试验步骤 4.2.1 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已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得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隅温度计(也可在试件制作时预先将热电隅导线埋入试件一角),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60℃±0.5℃。 4.2.2 将试件连同试模移置于轮辙试验机的试验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或行车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

车辙试验作业指导书

ZDS XXX作业指导书 XXX-ZDS-E5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2013-08-20 发布 2013-09-01 实施 XXX发布

前言 为保证检测过程中依据“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的技术标准,使本中心不同检测人员,不同时间所进行的检测过程保持一致,实现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和正确性.特制定本准则。 本细则编制遵照《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规定和本中心相关程序文件的规定。 本检测实施细则由XXX负责起草。 本检测实施细则主要起草人: 校验: 本检测实施细则批准人: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本方法适用于用轮碾成型机碾压成型的长300mm、宽300mm、厚50mm的板块壮试件,也适用于现场切割制作长300mm、宽150mm、厚50mm板块状试件。根据需要,试件的厚度也可采用40mm。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细则中引用而构成本细则的条文,本细则发布时所列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文件都会被修订,使用本细则的人员应及时探讨采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修订时应按相关质量文件的维护程序规定进行。 JTJ052-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GB8107-1987《数值修约规则》 3.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3.1 轮碾成型机:具有圆弧形碾压轮,轮宽300mm,压实线荷载为300N/cm,碾压行程等 于试件长度,经碾压后的板块状试件可达到马歇尔试验标准击实密度的100±1%。在施工现场可采用压路机代替。 3.2 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能保证拌和温度并充分拌和均匀,可控制拌和时间,容 量大于30L。 3.3 试模:由高碳钢制成,试模尺寸应保证成型后符合要求试件尺寸的规定。 3.4 车辙试验机: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3.4.1 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及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3.4.2 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 度应符合规定。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 3.4.3 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 重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3.4.4 变形测量装置: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 非接触位移计。 3.4.5 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并记录试件表面及恒温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精 密度0.5℃。 3.5 恒温室:车辙试验机必须整机安放在恒温室内,装有加热器、气流循环装置及装有自 动温度控制设备,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试件内部温度60℃±0.5℃),根据需要亦可为其它需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试验。温度应能自动连续记录。 3.6 烘箱:101-2型,装有温度调节器。 3.7 台秤、天平或电子秤。 3.8 其它:温度计、电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滤纸、卡尺等。

车辙试验方法

精选文档 车辙试验方法顶面法测定室内抗压回弹模量的实验步骤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一块碾压成型的①选择合适量程的测力计和试验机; 钢板试件(通常尺寸为300*300*50~100mm)②加载板上的计算单位压力的选定值;实际 在规定温度条件通常为60℃下,以一个轮加载的最大单位压力应略大于选定值。 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在其上行走,测量③将试件浸水24h后从水中取出并用布擦干 试件在变形稳定期时,每增加1mm变形需要后放在加载底板上,在试件顶面稀撒少量 行走的次数即称为“动稳定性”,以次/mm表示。0.25~0.5mm的细沙,并手压加载顶板在试件 试验仪器:车辙试验机、恒温室(能保持恒温顶面边加压旋转,使细沙填补表面微观的不平整室温度60土1℃)、台秤(称量15kg,感量,并使多余的砂流出,以增加顶板与试件的接触不大于5g)。面积。④安置千分表,使千分表的脚支在加载板 顶板直径线的两侧并离试件中心距离大致相等。试验方法: 1、测定试验轮压强,将试件装于原试模中。⑤将带有试件的测形变装置放到路强仪的升降 2、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置于达到试验温度台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使加载顶板与测力环(60土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下端的压头中心与加载顶板的中心接触。 不得多于12h。在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⑥预压:先用拟施加的最大荷载的一半进行两次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加荷卸荷预压试验,使加载顶板与试件表面紧密(60土0.5)℃。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车辙试接触,第二次卸载后等待1min,然后将千分表的验机的试件台上,试验轮在试件的中央部位,其段指针约调到中间位置,并将长指针调到0,记行走方向须与试件碾压方向一致。开动车辙变形录千分表的原始读数。 自动记录仪,然后启动试验机,使试验轮往返⑦回弹变形测量:将预定的单位压力分成5~6个行走,时间约1h最大变形达到25mm为止。等分,作为每次的压力值,实际施加的荷载应较试验时,记录仪自动记录变形曲线及试件温度。预定级数增加一级。施加第一荷载,待荷载作用4、结果计算:①从曲线上读取45min(t1)达1min时,记录千分表读数,同时卸去荷载,及60min(t2)时的车辙变形d1及d2,卸荷达0.5Min再记录千分表读数,并施加第三精确至0.01mm,如变形过大在未到60min 级荷载。如此逐级进行,直至记录下最后一级变形已达25mm时,则以达到25mm(d2)时的时间荷载下的回弹变形。 为t2,将其前15min为t1,此时的变形量为d1. ②计算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温定度。 4、报告:同一沥青混合料或同一路段的路面, 至少平行试验3个试件变异系数小于20%时,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变异系数大于20%时应分析 原因,追加试验。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标准的成型方法,制成标准的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的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 表示。 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 试验目的 (1)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二. 仪具与材料 1. 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 1).用途:○1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 (图1-1) ○2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的轮碾法式样制作。 2.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半径500 mm宽300 mm 碾压轮温度范围:(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承载车走行速度:6次往返/分 承载车走行距离:300mm 承载车走行次数:0~999次(任意设定) 碾压轮压力范围:0~12KN 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 cm3 整机轮廓尺寸:200cm(长)*63 cm(宽)*136 cm(高) 整机重量: 1.2吨 2.车辙试验机(见图1-2)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1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和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图1-1) ②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④试模(图1-3):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图1-3) 图8-15 ⑤变形测量装置: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 接触位移计。 ⑥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并记录试件表面及恒温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精 密度0.5℃)。 3.恒温室:车辙试验机必须整机安放在恒温室内,装有加热器、气流循环装置及装有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能保持恒温室温度60℃±1℃(试件内部温度60℃±0.5℃),根据需要亦可为其他需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检验。温度应能自动连续记录。 4.台秤: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三.试件的制作方法 1.按实验十二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2.将金属试模及小型击实锤等置于约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加热1小时备用。 3.称出制作一块试件所需的各种材料的用量。先按试件体积(V)乘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密度,再乘以系数1.03,即得材料总用量,再按配合比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分别将各种材料放入烘箱中预热备用。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精心整理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标准的成型方法,制成标准的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mm),在60℃的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的 (1)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 二. 1.CZ-4 1).用途:主要用于车辙试验时,对沥青混合料式样做碾压成型。(图1-1)2. 2.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和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图1-1)

②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φ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时为84±4;60℃时为78±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m±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1次/min(21次往返/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时为0.7MPa±0.05MPa,施加的总荷载 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④试模(图1-3):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图1-3) 图8-15 ⑤变形测量装置: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 接触位移计。 3. 4. 三. 1. 2. 3. 1.03,(1). (2). (3). (4). (5). 24(6). (7). (8).盛有压实试件的试模,在室温下冷却,至少12小时后方可脱模。 四. 试验步骤 1.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在60℃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求出接地压强,应符合0.7MPa±0.05MPa,如不符合,应适当调整荷载。 2.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以48h为宜。试件的标准尺寸为300mm×300mm×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 300mm×150mm×50mm的试件。 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1℃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不行走的部位上,粘贴一个热电偶温度计,控制试件温度稳定在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精心整理 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用标准的成型方法,制成标准的混合料试件(通常尺寸为300mm*300mm*50n)m在60C 的规定温度下,以一个轮压为0.7Mpa的实心橡胶轮胎在其上行走,测量试件在变形稳定时期,每增加1mm变形需要行走的次数,即动稳定度,以次/mm表示。 动稳定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稳定性的一个指标,也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的一个辅助性检验指标。 一.试验目的 (1)测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供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进行高温稳定性检验使用。 (2)辅助性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二.仪具与材料 1. CZ-4型车辙试样成型仪(见图1-1) 适用于沥青混合料其他物理力学性能实验的轮碾法式样制作。 2. 主要技术指标 碾压轮:半径500mm宽300mm (可任意设定)室温~200摄氏度 6次往返/分 300mm 0~999次(任意设定) 0~12KN 碾压轮线压力(轮宽300mm,正压应力为9KN): 300N/cm 试样模型尺寸:300*300*50cm3 整机轮廓尺寸:200cm (长)*63cm (宽)*136cm (高) 整机重量:1.2吨 2.车辙试验机(见图1-2) 主要由下列部分组成: 试件台:可牢固地安装两种宽度(300mm和150mm的规定尺寸试件的试模。 (图1-1) 碾压轮温度范围 承载车走行速度 承载车走行距离 承载车走行次数 碾压轮压力范

精心整理 ②试验轮:橡胶制的实心轮胎。外径$ 200mm轮宽50mm橡胶层厚15mm橡胶硬度(国际标准硬度)20C 时为84±4;60C时为78土2,试验轮行走距离为230mn± 10mm往返碾压速度为42次/min±l次/ min (21次往返/ min),允许采用曲柄连杆驱动试验台运动(试验轮不动)的任一种方式。 ③加载装置:使试验轮与试件的接触压强在60C时为0.7MP吐0.05MPa施加的总荷载 为78Kg左右,根据需要可以调整。 ④试模(图1-3 ):钢板制成,由底板及侧板组成,试模内侧尺寸长为300mm宽为300mm厚为50mm (图1-3) 图8-15 ⑤变形测量装置:自动检测车辙变形并记录曲线的装置,通常用LVDT电测百分表或非 接触位移计。 ⑥温度检测装置:自动检测并记录试件表面及恒温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计(精 密度0.5 C)。 3?恒温室:车辙试验机必须整机安放在恒温室内,装有加热器、气流循环装置及装有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能保持 恒温室温度60C±1C (试件内部温度60C±0.5 C),根据需要亦可为其他需要的温度。用于保温试件并进行检 验。温度应能自动连续记录。 4.台秤:称量15kg,感量不大于5g。 三.试件的制作方法 1 .按实验十二马歇尔稳定度试件成型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 2 .将金属试模及小型击实锤等置于约100摄氏度的烘箱中加热1小时备用。 3. 称出制作一块试件所需的各种材料的用量。先按试件体积(V)乘以马歇尔稳定度击实密度,再乘以系数1.03 , 即得材料总用量,再按配合比计算出各种材料用量。分另U将各种材料放入烘箱中预热备用。 (1)?将预热的试模从烘箱中取出,装上试模框架,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纸隔离,将拌合好的全部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匀后均匀地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装入试模,中部要略高与四周。 (2).取下试模框架,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至中压实一遍,整平成凸圆弧形。 (3).插入温度计,待混合料冷却至规定的压实温度时,在表面铺一张裁好尺寸的普通纸。 (4).当用轮碾机碾压时,宜先将碾压轮预热至100摄氏度左右(如不加热,应铺牛皮纸),然后将盛有沥青混 合料的试模置于轮碾机的平台上,轻轻放下碾压轮,调整总荷载为9KN(线荷载为300N/CM。 (5).启动轮碾机,先在一个方向碾压2个往返(4次),卸载,再抬起碾压轮,将试件掉转方向,再加相同荷 载碾压至马歇尔标准密实度100加减1%为止。试件正式压实前,应经试压,决定碾压次数,一般12个往返(24次)左右可达要求。如试件厚度大于100mm时须分层压实。 (6).当用手动碾碾压时,先用空碾碾压,然后逐渐增加砝码荷载,直至将5个砝码全部加上,进行压实。至马歇尔标准密实度100加减1%为止。碾压方法及次数应由试压决定,并压至无轮迹为止。 (7).压实成型后,揭去表面的纸。用粉笔在表面上标明碾压方向。 (8).盛有压实试件的试模,在室温下冷却,至少12小时后方可脱模。 四?试验步骤 1. 测定试验轮接地压强:测定在60C时进行,在试验台上放置一块50mm厚的钢板,其上铺一张毫米方格纸,上 铺一张新的复写纸,以规定的700N荷载后试验轮静压复写纸,即可在方格纸上得出轮压面积,由此求出接地压 强,应符合0.7MP吐0.05MPa如不符合,应适当调整荷载。 2. 按轮碾法成型试件后,连同试模一起在常温条件下放置时间不得少于12h。对聚合物改性沥青,以48h为宜。 试件的标准尺寸为300m M 300m M 50mm也可从路面切割得到 300m M 150m M 50mm 的试件。 3?将试件连同试模,置于达到试验温度60C±1C的恒温室中,保温不少于5h,也不多于24h,在试件的试验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