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学习方法

C语言学习方法
C语言学习方法

C语言学习方法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SANYHUASANYUA8Q8-

C语言学习方法

c语言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语言。你如果想要学好它,就得下一翻功夫。可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它太难学了。所以就没有认真的学,也当然学不好了。即使是学计算机的学生也不能把它学的很好,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学习这门语言的方法。我也是一个学计算机的人,我用C语言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以我有一些心得,想和大家分享。

首先你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没有一个正确态度的人是学不好任何东西的。你如果真想学好C语言的话,你就要做好好好学它的准备,不要三心二意。

其次,你要了解你学这个语言的目的。你是想过计算机等级考试呢?

还是想真正想用这一门语言。这就有很大的区别,这决定你学习的程度。

再次,你要了解你需要的教材。什么样的教材才是适合你。你要认真的选,不要太随意了。因为不同的教材程度不同,也不一定适合你。

然后,就是学的问题了。你做好了上面的准备,就好好开始学了。可是学好一门语言,一个好的方法很重要的。你要从整体上来理解C语言,认识到C语言的优势,还有C语言的特点。C语言是面向过程的一门语言,特别强调各个程序的关系。像程序之间的调用,这是很平常的。

一门语言的基础部分不过是一些关于数的类型,字符的类型的定义。你只要认真看不难明白的。不过最好的方法还是上机调试。在这一阶段做一些简单的程序。来明白C语言的编程环境,数字的类型。这样理解起来会更快些,也比较容易记忆。

后来,就是学习一些过程语言的基础的模式。顺序,循环,选择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一些活的东西,千万不要死记硬背,这是没有用的。在这一阶段,你可以编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像数据的计算,成绩的判定等等。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C语言有许多东西很有趣的。这样学习不再是一个多么难的事了,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最后C语言和任何一门语言一样需要多上机调试,多动脑。C语言的基础部分很快就会掌握的。

最后记着: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祝:学习顺利

我以前做机器人编程时学过。我个人觉得学C的关键首先在模仿,多看书上例题,最好是经典的那类,一开始感觉可能一窍不通,多抄多看,没事找些例题在电脑上打出来并运行,能体会到成就感,记住,多模仿一定是入门的关键。然后是往更高层次发展,平时多培养自己的“程序思维”,看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多以编程的角度思考一下,灵活运用各种算法,从多个角度思考。总之熟能生巧。

mp4,手机,电脑你总该有一样吧,你去下C语言视频教程,最省心。推荐你在土豆网上下吉林大学的C语言程序设计,真的很好。flv格式,每集才一二十兆...

天道酬勤,没有捷径,要说就说多练,这个就好比是运动,如果不上机实习,光看书是没用的。把书上的例题,课后题都上机实习下,保证你会有很大收获。特别推荐看下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比较容易懂。

个人还是觉得上机最重要,有些问题,自己轻身经历过,下次就不得再犯了。还有就是多读别人写的程序提高也很快

我才学的时候也这样!自从我家买了电脑,我下了一个turbo c ,不停的钻研!终于弄会了!我光看书就看了十了多编!孰能生巧.

如果不懂C语言,你想写底层程序这几乎听起来很可笑,不懂C语言,你想写出优秀高效的程序,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为什么C语言如此重要呢?第一:C语言语法结构很简洁精妙,写出的程序也很高效,很便于描述算法,大多数的程序员愿意使用C语言去描述算法本身,所以,如果你想在程序设计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去学它。第二:C语言能够让你深入系统底层,你知道的操作系统,哪一

个不是C语言写的?所有的windows,Unix,Linux,Mac,os/2,没有一个里外的,如果你不懂C语言,怎么可能深入到这些操作系统当中去呢?更不要说你去写它们的内核程序了。第三:很多新型的语言都是衍生自C语言,C ,Java,C#,J#,perl...哪个不是呢?掌握了C语言,可以说你就掌握了很多门语言,经过简单的学习,你就可以用这些新型的语言去开发了,这个再一次验证了C语言是程序设计的重要基础。还有啊,多说一点:即使现在招聘程序员,考试都是考C语言,你想加入it

行业,那么就一定要掌握好C语言。那么究竟怎样学习C语言呢?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介绍几个学习C语言必备的东东:一个开发环境,例如turbo?C?2.0,这个曾经占据了DOS时代开发程序的大半个江山。但是现在windows 时代,用turbo?C有感觉不方面,编辑程序起来很吃力,并且拖放,更没有函数变量自动感应功能,查询参考资料也不方便。建议使用Visual C ,这个东西虽然比较大块头,但是一旦安装好了,用起来很方便。一本学习教程,现在C语言教材多如牛毛,但推荐大家使用《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主编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编写的很适合初学者,并且内容也很精到。除此以外,现在有很多辅助学习的软件,毕竟现在是Window时代了,学习软件多如牛毛,不象我们当初学习,只有读书做题这么老套。我向大家推荐一个“集成学习环境(C语言)”,里边的知识点总结和例程讲解都非常好,还有题库测试环境,据说有好几千题,甚至还有一个windows下的trubo?C,初学者甚至不用装其它的编译器,就可以练习编

程了,非常适合初学者。还有一个“C语言学习系统”软件,不过感觉只是一个题库系统,如果你觉得题做的不够,不妨也可以试试。2:葵花宝典学习计算机语言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答曰:读程序。没错,读程序是学习C语言入门最快,也是最好的方法。如同我,现在学习新的J#,C#等其他语言,不再是抱着书本逐行啃,而是学习它们的例程。当然,对于没有学过任何计算机语言的初学者,最好还是先阅读教程,学习完每一章,都要认真体会这一章的所有概念,然后不放过这一章中提到的所有例程,然后仔细研读程序,直到每一行都理解了,然后找几个编程题目,最好是和例程类似的或一样的,自己试图写出这段已经读懂的程序,不要以为例程你已经读懂了,你就可以写出和它一样的程序,绝对不一定,不相信你就试一试吧,如果写不出来,也不要着急,回过头来再继续研究例程,想想自己为什么写不出来,然后再去写这段程序,反反复复,直到你手到擒来为止,祝贺你,你快入门了。3:登峰造极写程序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掌握各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数据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 是不是写出底层程序就是程序设计高手呢?非也,写底层程序,无非是掌握了硬件的结构,况且硬件和硬件还不一样,要给一个芯片写驱动程序,无非就是掌握这块芯片的各种寄存器及其组合,然后写值读值,仅此而已。这不过是熟悉一些io函数罢了。那么怎样才算精通程序设计呢?怎样才能精通程序设计呢?举个例子:你面前有10个人,找出一个叫“张三”的人,你该怎么办?第一种方法:直接对这10个人问:“谁叫张三”。第2种方法:你挨个去问“你是不是张三?”,直到问到的这个人就是张三。第三种方法:你去挨个问一个人“你认不认识张三,指给我看”。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你说当然会选第一种方法,没错恭喜你答对了,因为这个方法最快,效率最高,但是在程序设计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和你用的手段却是考验一个程序员程序设计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不容易达到的。刚才这个问题类似于数据结构和算法中的:Map数据结构,穷举查找和折半查找。所以掌握好数据结构和一些常用算法,是登峰造极的必然之路。

1,任何语言都是为应用服务的。这里的应用主要在测试方面。首先应该明确这一点。

2,C语言能不能速成因人而异,大学里一般C语言一般60课时左右(40*60=2400分钟=100小时=4天左右)。所以合理分配时间,加上学习上没有什么障碍的话,2周左右是可以略有所成的。

3,还有一些客观原因制约学习,如果是第一次接触语言,那么一些语法规则和一些“约定俗成”的东西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学习C语言以后,Java我几乎没有学习过,只是边学边用而已。所以可见第一门语言的学习如何重要。所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尽量放下脚步。

4,无论你打算怎么制定学习计划,实践的比重一定要最大。在你学习中你可能就会发现,好多要点能在实践中获取,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举个简单例子:与其背\n,\t,\r,%s,%o等等是什么意思,不如在程序中调用一下,看看输出结果最为直观。

5,根据应用,个性化学习语言。C语言提供的头文件中有大量可供调用的函数,但并不是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根据你实际的测试用例的安排,或测试的方法来使

用这些函数即可。有时候,一段系统提供的函数和你编的一段代码肯能会实现同意个目标,但系统函数可能只需要一行,而你的代码要几十行,所以多了解系统函数的利用价值,对你快速应用很有帮助。

6,切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都有周期性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止步不前的时候。适当的找人提供帮助是初学者必须做到的,单凭自学,有些时候会错过一些技巧性的东西,既浪费时间,又未有所得。

7,下面说学习过程:

(1)了解和使用一个函数,比如一个10几行的函数。要做到了解每一句话的作用。每个函数的参数的意义。然后尝试自己默写这段程序,运行,调试。看自己错误在那里。然后用函数中出现的知识,来扩展这段程序,哪怕扩展的都是打印语句。注意:数据类型等一些知识可以遇到多少学多少,慢慢积累。

(2)掌握3种程序结构,能学会3种结构间并列、嵌套的使用。理解条件、循环结构的意义和目的。

(3)知道以上这些内容,就可以大胆的参考材料,尝试阅读或改写书中提供的小程序了。例如求斐波那锲数、阶乘一类的,这些几乎是在练习程序的结构,使用熟练度。

(4)第一次深入学习:数组。学完数组后,可以补充一些数据结构的知识,然后就可以做很多的排序、查找的程序了。这时候可以做一个小型的管理系统,来检验所学。

(5)第二次深入学习:指针。指针学习最好紧跟数组,因为他们向来是拿到一起做比较的,因此这样安排有利于对数组和指针应用时的取舍。

(6)以上学习后,C语言基本成型,可以把侧重点都放在实践上,比如用指针内容改写用数组知识编写的管理系统。

8,好好学肯定有收获。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公共管理 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依法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学是研究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及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2、公共行政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张在批判主流行政学的效率经济观的基础上提出价值考量,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提出民主行政的理念。 3、公共性 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 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 4、服务性 服务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目标,一种原则,一种行为模式,也是一种制度体系。 从根本上说,公共管理的服务性来自这样一种理念: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公众直接或间接的授权,他是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 5、公共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内涵: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手段是依法行使公共权力 ④公共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 特征:①公共管理在不改变公用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到公共部门管理上 ②公共管理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并不是将公共服务完全市场化

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强调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 核心 ④公共管理不同于政府管理,他是与私营部门,非营利性部门和个人相互合作的 一种模式 ⑤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目标不同: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 ②管理权威不同: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 ③管理理性不同:多元理性和经济理性 ④权力制约不同:制衡性和自主性 ⑤调控机制不同: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 7、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①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公共组织共同构成的公共管理的主体 ②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体现平等,公平,正义,民主 ③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公共权力的公共性所决定 ④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8、公共管理的服务性原则 ①回应性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不 得无故拖延或没有下文,必要的时候应当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 ②公正透明公共部门的透明程度直接关系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关系到公民 参与的广泛性与有效性,关系到公民对公共管理者的有效监督。 ③高效便民要求在单位时间内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获得尽可能好的社会效果,要求所 获得的绩效符合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给社会带来有益的影响和更多的福利。 ④责任在公民提出直接的诉求时积极的有所作为,没有直接提出诉求的时候,也要主 动有所作为,创造性的履行对公民承担的各种责任。 ⑤以人为本不再是管制文化而是一切从公众出发追求顾客满意的公共服务文化。 9、公共行政学的局限性 ①理论框架的局限:由政治性和管理学构成,应该将政策分析,社会学,尤其是经济学 纳入其中。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浅谈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摘要: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纵观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和趋势,可以看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研究语言的方法在不断改进,而方法上的不断进步又直接推动着语言理论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语言研究;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每一次发现或创新,实质上都是研究方法上的变革。语言科学的发展同样依赖于研究方法的更新或变革。从19世纪语言研究学科的独立到现在语言学流派林立、新学科层出不穷,每次一变化都伴随着研究方法上的改进。 一、语言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1、语文学时期 在语言学作为一个学科体系正式独立之前,语言研究的方法也是基本局限于哲学、逻辑学、历史学和文学的方法。这个阶段,人们不是为了弄清语言而研究语言,相反,对语言问题的研究只不过是研究其他事物的需要。比如在公元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在辩论过程中认识到语言的逻辑问题,于是从逻辑的角度讨论语言的起源和结构;古印度人和咱们中国的祖宗,出于准确传授经典的需要,从释义的角度研究语言。所以说,这一时期语言研究没有独立,其研究方法也只不过是其他学科方法的延伸,还谈不上是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2、历史比较语言学兴起时期 19世纪,在语言研究内部发展的推动下,在自然科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历史比较语言学派迅速形成。该学派的语言学家开始把语言作为独立的对象进行研究,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对语言的亲属关系

及其历史演变展开研究,从而使语言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建立起来。该学派在整个19世纪都几乎一直是西方语言学的主流。该学派以拉斯克、葆朴、格里木、施莱歇尔等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创造并扩大了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他们依靠这种新颖、有效的研究方法使语言的亲属关系得到了普遍确认。 3、结构主义语言学主导时期 结构主义语言学是由索绪尔创立并在20世纪30—50年代深刻影响全世界的语言学流派。其特点是: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系统的结构是由声音和意义的关系、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构成的,语言学只研究纯粹的语言形式和关系模式,可以采用形式化的方法研究语言系统。它重视关系,忽略实体,注重静态描写。主要包括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学派三大分支。结构主义语言学不仅在理论上是全新的,在方法上也与以前大不相同——他们将语言看成一个结构体,严格运用形式主义的方法对语言系统进行解剖、分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二分法对语言展开描写。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不仅影响到语言学领域,还影响到艺术、文学、哲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个领域,使语言学成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的领先科学。正如布罗克曼所说:“现代语言学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一种数学的作用。”① 4、转换—生成学派盛行时期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了转换—生成学派。因为这一学派在哲学基础、理论主张,以及研究方法上相对与描写的结构主义来说都是革命性的,因此被称为“乔姆斯基革命”。转换—生成语法强调对人的语言能力作出解释,而不是仅仅描写语言行为,它要研究的是体现在人脑中的认知系统和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这个概念是从语法中派生出来的,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80 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 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 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 年出版的5认知语言学6杂志。自诞生之日起, 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 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 多年里, 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 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 参见文旭1999, 2001) 。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 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 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 表达观念和思想0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 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 认知观0。这种观点认为, 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 而认 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 cognitive realism) 的承诺, 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 换句话说, 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 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 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 、兰格克(R. Langacker) 、雷科夫(G. Lakoff) 、比尔沃思(M. Bierwisch ) 以及赫德森(R. Hudson) 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 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 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ord gram2 mar) 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是完全一致的, 这样他们的理论似乎可以合法地称为/ 认知语言学0。然而/ 认知的承诺0只是一个纲领性的东西, 它本身对语言理论的具体研究原则和方法并不起支配作用, 对语言描写的内容和形式也未作具体的要求。因此, 尽管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与兰格克、雷科夫等人的认知语言学都许下认知的承诺, 但前者与后者代表的却是两个极端, 所以前者也就不属于今天公认的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主要包括雷科夫、兰格克、菲尔莫(C. Fillmore) 、约翰逊(M. Johnson) 、杰拉茨(D. Geeraerts) 、福科尼耶(G. Fauconnier) 以及塔尔米(L. Talmy) 等人的语言学理论或方法。它认为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 其组织原则与其他认知领域中的组织原则没有差别。语言作为人类认知的一个领域, 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 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即是说, 语言不是一个由任意符号组成的系统, 其结构与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以及话语的功能相关, 并以它们为理据。语言单位( 如词、短语、句子) 是通过范畴化来实现的, 而范畴化通常以典型( prototype) 为基础, 并且涉及隐喻和转喻过程。语言单位的意义以身体经验为基础, 其描写需参照相关的认知结构, 如通俗模型( folk models) 、文化模型( cultural models) 以及认知模型( cognitive models) 。把语言使用置于人类经验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结果之一, 就是要首先强调意义的研究。正如维尔茨比卡(Wierzbicka 1988: 1) 指出: / 语言是一个整合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一切都通力协作, 传递意义) ) ) 词、语言结构以及言外手段( 包括语调) 。0费斯米尔( Fesmire 1994: 150) 也指出, 认知语言学摆脱了主流生成语言学的传统, / 尽力解决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世界的意义这一问题0, 并且把自己/ 置于人类经验这一潮流中, 而不是纯粹的形式王国里0, 因此, 认知语言学/ 发展了一套人类理解的生态理论0。简言之, / 认知语言学明确地承诺要把意义的身体维度、文化维度以及想象维度( imaginative dimension) 结合起来0。很明显, 意义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而隐喻就成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焦点。语言学也就不再是对语言内部特征的一种自足的解释, 而是揭示和解释人类认知的一种有力工具。 据上论述, 我们大致可明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寻找不能脱离形体的概念知识的经验证据, 探索概念系统、身体经验与语言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意义和认知之间的关系, 即所谓的/ 关系问题0( the relationship question) , 发现人类认知或概念知识的实际内容, 从而最终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奥秘。显然, 认知语言学的这一宏伟目标与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四大课题之一/ 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0完全一致。 三、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 认知语言学中虽有不同的理论方法, 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一致的, 具有共同的理论原则。兰格克( 1987: 2) 曾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概括为三个重要主张: 第一, 语义结构并不是普遍的, 在很大程度上因语言而异。语义结构建立在约定俗成的意象( conventional image) 基础之上, 其描写与知识结构有关。第二, 语法或句法并不构成一个自主的表征形式层次, 相反, 语法实际上具有符号性, 存在于语义结构的规约符号化中。第三, 语法与词汇之间没有意义上的区别。词汇、形态和句法形成一个符号结构的连续统, 这些符号结构虽因不同的参数有别, 但可以任意划分为不同的成分。雷科夫从更基本的层次阐述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不过, 他是用/ 承诺0 ( commit2 ments) 来谈的。他( 1990: 3) 认为, 认知语言学有 两个根本承诺: 第一, 概括的承诺: 对支配人类语言各个方面的一般原则进行描写; 第二, 认知的承诺: 从语言学以及其他学科出发, 使对语言的解释与有关心智和大脑的一般知识一致。当然, 兰格克和雷科夫提出的理论原则只代表两家之言, 并未囊括认知范式中所有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 至少有六个基本原则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不同理论方法联系起来: 1) 概念语义原则 意义等同于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 即心理经验的各种结构或过程, 而不是可能世界中的真值条件: 一个表达式的意义就是在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大脑里激活的概念, 更为具体地说, 意义存在于人类对世界的解释中, 它具有主观性, 体现了以人类为宇宙中心的思想, 反映了主导的文化内涵、具体文化的交往方式以及世界的特征。这一原则表明, 意义的描写涉及词与大脑的关系, 而不是词与世界之间的直接关系。 2) 百科语义原则 词及更大的语言单位是进入无限知识网络的入口。对一个语言表达式的意义要进行全面的解释, 通常需要考虑意象( 视觉的和非视觉的) 、隐喻、心理模型以及对世界的朴素理解等。因此, 一个词的意义单靠孤立的词典似的定义一般来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必须依赖百科知识方可达到目的。 3) 典型范畴原则 范畴并不是由标准) 属性模型( criterial2at2 tribute models) 定义的, 也不是由必要和充分特征定义的(Lakoff 1987; Taylor 1989) ; 相反, 范畴是围绕典型、家族成员相似性, 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主观关系组织起来的。 4) 语法性判断的渐进原则 语法性判断涉及范畴化。一个话语的语法性或可接受性并不是二分的, 即要么可接受, 要么不可接受, 而是渐进的。因此, 语法性判断是渐进的, 并且同语境、语义以及语法规则密切相关。认知语言学家并不像生成语法学家那样, 要把语法写成是一部生成一种语言中所有并且是唯一合乎语法的句子那样的语法, 因为语法性判断具有渐进性、可变性以及语境的依赖性, 要实现生成语法学家所期望的目标显然十分艰难。 5)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相关原则 认知语言学之所以为认知语言学, 是因为它要在一般的认知中寻找语言现象的类似物。认知语言学家积极吸收心理学关于人类范畴化、注意以及记忆等的研究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从而使认知语言学更加具有活力。由此可见, 语言与其他认知机制具有密切的关系。

语言学学习方法.

语言学的学习方法 语言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语言,和其他学科一样,它是由对语言的认识及基于这种认识对语言进行研究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和相关概念交织在一起的理论体系。语言学又是一个动态的学科,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还远远没有完成,因而关于语言的许多问题并没有直接的答案,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和探索。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有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首先是术语这个“拦路虎”。作为一门科学,语言学需要运用一套术语来建立一些科学的概念。学习语言学就不可避免地要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表述。掌握术语和概念的根本方法在于理解,包括每个概念的定义和所指的语言现象,以及各个概念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只有充分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才能对语言有比较理性的认识,用于指导语言实践。 其次是语言的理论问题。由于语言自身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语言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有关语言的理论非常繁杂。尽管本科阶段的教材不可能包括全部的语言理论,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仍然会遇到考察同一语言现象的不同方法。比如对于发音中的同化现象,语音学和音系学就有不同的考察方法;句子的意义问题也有语义和语用两种看法;语法的研究方法在本教材中就介绍了多种,等等。这些不同的理论和方法不过是从不同角度去考察语言的现象,比如,that’s an interesting hat这句话,从语义的角度,我们只需要解释其字面的意义,而从语用的角度我们就要考虑说话人的场合、语气和态度,并据此判断这句话是称赞还是贬斥。学习和接受不同的理论能够训练我们看问题的全面性,帮助我们提高思辨能力。 第三是语言研究的方法问题。方法的根基是理论,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 样的方法。作为科学,语言学理论必须具有穷尽性、一致性和简洁性。研究语言的方法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演绎,二是推理。我们可以通过收集语言事实找出语言的规律,也可以通过建立某种假设再用语言事实进行验证。不论使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以语言事实为依据。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平时要注意观察语言现象,结合所学的语言学理论、概念和方法不断思考,不断验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篇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与学习方法 语言科学从19世纪初创立以来,作为独立的学科发展到现在,对其相邻学科产生过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体语言学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中―文本‖ 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其名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将言语过程、言语环境、言语交际两方的理机制摈弃于语言研究之外,从而使语言研究从纷繁的事实中解脱也来,为结构语言学研究确定了纯粹的稳态的研究对象,奠定了结构学的发展基础,对语言研究有很大促进。与语言现象一样,文学现象也是一个十分纷繁的现象,一部小说,一百个人看了,会有一百样的评论与认识。于是,它们在语言研究方法的启发下,对文学现象进行剥离,建立了―文本‖(txet)的概念,从而对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有所推动。 二、语言学中的音位与文学理论中的―原型‖ 音位与音位学的创立,是结构语言学的一大发明,因为它发现了人是用不同的语音表达同一意义并从不同的语音中领略同一意义这一事实。以此为契机,文学家也在不同情景、不同的情节、不同的人物、不同主题的文学作品中,发现了文学现象中也有类似于音位的东西,这就是所谓―原型‖,以此建立起来的文学批评,称之为―原型批评‖。 三、语言学与符号学 结构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发现语言的音义之间,有一种符号关系,语音就是可以表现某个特定内容的能指,语义就是由能指所表达的所指。它们的结合是任意的,但具有一种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于是,有关符号学的理论便成为一种时髦,人们从各自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学。

经济学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中文版)

经济学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 何梦笔 摘要:什么使得制度成为一种“现实存在”?近年来在社会学中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核心 概念——“述行性”(performativity)——一个借自语言哲学的术语。根据约翰·塞尔(John Searle)的制度理论,尤其是他的“地位函数”(status function)的概念以及他将遵守规则解释为一种神经生理学倾向(disposition)的观点,我提出了一种关于述行性的神经语言学解释。设想一种地位函数就是一种述行行为(Performative Act)。我分两步建立这个神经语言学的架构。首先,我用借自认知科学的“概念融合”(Conceptual Blending)的概念来分析地位函数,并且对于在金融市场中关于述行性的研究给出经验应用。其次,我用行为金融学和神经元经济学的实际例子来说明有关隐喻的神经理论,然后根据这种理论简要描述基础的神经科学架构。 关键词:述行性(performativity);塞尔的制度理论;概念融合;市场形成;隐喻的神经理论;神经经济学 1. 导论:经济学中的实在状态 在最近关于金融的社会研究中,一种研究经济实在的新方法正在兴起(有关综述,参见Preda 2008a)。经济学中的实在状态绝不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确定的: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说股票市场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毕竟在许多博弈论的概念中,诸如股票市场等经济行为的规律被简化为心理现象,即行为主体的共同预期(例如,Aoki 2001,2007)。在这种经济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灵主义背景下,经济社会学家近来相对应地提出了经济物质性的概念(Pinch and Swedberg 2008),按照这种概念,经济行为是通过物质实体尤其是人工制品来促成的,比如在现代股票市场形成中的股票价格收报机以及其他的“市场装置”(Callon,Millo,and Muniesa,2007;Preda 2008b)。这种物质性概念包括人(由血和肉组成),主要关注,比如,人在交易场所中的实际安排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比如,Zaloom 2003,2004)。这种新方法与行为经济学有所不同,因为行为经济学这个研究分支,和神经经济学一样,都是专注于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者说大脑的状态,这种方法论观点只不过是经济学中由来已久的心灵主义的自然主义版本,心灵主义专注于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但现在被看作大脑的状态。相反,经济社会学中的新物质主义假定行为是根植于人和物组成的网络中,因此它是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传统,比如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Latour 2005;Callon 2008)。因此,社会学家甚至可能拯救理性的概念,因为他们承认理性行为可能是这些网络的突创特征(emergent property),而不仅是个体理性(MacKenzie,2006 p266ff.)。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提出述行性这种概念来分析人类行为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有关综述,参见Callon 2007)。大致意思就是个体通过与其他个体和实物互动来实现经济实在(perform the economy)。这种述行性的概念借自普通语言哲学,这种概念出现于为哲学和科学构建完美语言的正式计划失败之后。在1950年代,哲学家们开始提出一种简单的观点:自然语言不仅仅包括可以赋予真假值的句子,尽管这是完美语言计划的唯一焦点(有关综述,参见Lycan 1999)。实际上,可以说人类口头语言中大部分话语都是非描述性的,比如发号施令、表达悲伤或者做出承诺。这种深刻见解在语言哲学中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其中之一就是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综述参见Green 2009)。按照这种理论,一类很重要的话语就是述行语,这种话语创造一种社会现实,比如宣布一个国家独立或者在法庭上宣布一种判决。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 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公共管理学:对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或对公共组织如何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的研究。主要部分和核心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研究。 一、公共管理及其相关概念 公共:表示国家、政府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多数人的利益相关,有较多的社会公众参与;表示一个众人的事务领域。 行政:处理事务、指导或监督执行、运用或引导。本质上包含为……服务的含义;管理:通过自己的行动引导、控制事务的过程,照料或看管。意味着控制或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 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和人员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公共行政学及公共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指示办事及内部取向,更多关注的是结果(以最低成本取得目标)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2、“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 A、联系:(1)所有组织管理都包含合作团体的活动; (2)所有大型组织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B、差别: (1)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没有更多有效运作的诱因。(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私人组织中,权威和责任划分比较清楚;公共部门对政治控制的要求,对一致性和协调性的寻求导致了责任机制的扩散,加深并复杂化了公共决策的过程。 (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 (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与私部门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复杂的政府活动,公共管理也在政治环境中运作。 3、“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概念 (1)公共部门(主要是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语言学的科学属性及其研究方法的来源与选择

---------------------------------------------------------------最新资料推荐------------------------------------------------------ 语言学的科学属性及其研究方法的来源与选择 语言学的科学属性及其研究方法的来源与选择 1/ 27

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问世到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现在,现在,语言学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 这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历程。 这个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前50年是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年是传统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天下,而后50年则是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天下,而后年则是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言学的兴起与发展。 尽管语言学在理论建设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成就,但在如何看待语言学是一门什么科学以及如何研究语言等方面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和分歧。 激烈的争论和分歧。

---------------------------------------------------------------最新资料推荐------------------------------------------------------ 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语言学方法论展开讨论:开讨论: 1)语言学的科学属性;)语言学的科学属性; 2)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来源;)语言学研究方法的来源; 3)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3/ 27

1 语言学的科学属性 1.1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 ? 《牛津英语大词典》: 科学是“a particular branch of knowledge (某个特定的知识分科)” ? 《现代汉语词典》: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的说法与此非常接近,把它界定为“反映客观世界(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 由此可见,科学这个说法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 由此可见,科学这个说法并不局限于自然科学。

公共管理学-笔记重点资料整理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 蔡立辉

公共管理学 王乐夫蔡立辉主编 第1章导论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2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1.3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综合介绍、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前沿理论成果:介绍了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和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公共管理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过程,形成公共管理的知识与分析框架。 本章学习的重点问题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公共管理学的概念范畴、研究对象和内容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1.1 公共管理学概述 1.1.1 公共管理的含义 1.西方学者关于公共管理概念的界定 在西方,公共管理目前只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一个分支,即公共管理小于公共行政;但在中国,公共管理是一级学科,公共行政是公共管理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即公共管理大于公共行政。 2.公共管理的含义 在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public administration)中重视公共组织(包括政府行政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实施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它是在当代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以公共部门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核心、融合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所形成的一个知识框架。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

语言学参考书籍总汇汇总

语言学参考书籍总汇 总结了包括语言学、语用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测试、教学法等方向的参考书籍 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外教许余龙2000 语义学上海外教李瑞华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外教王寅2001 国俗语义研究上海外教吴友富1999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上海外教俞如珍2000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上海外教胡曙中1999 美国新修辞学研究上海外教胡曙中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外教李瑞华2000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上海外教李自俭1999 现代修辞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1 辞格与词汇上海外教李国南2001 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 上海外教张美芳2001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外教黄国文2001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上海外教朱永生2001

现代语言学丛书上海外教 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桂诗春2000 心理语言学上海外教桂诗春2000 语言问题探索上海外教王宗炎2000 生成语法理论上海外教徐烈炯2000 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教赵世开1999 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外教缪锦安2000 应用语言学上海外教刘涌泉200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海外教胡壮麟2000 神经语言学上海外教王德春2000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上海外教冯志伟1996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教戚雨村2000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上海外教王宗炎2000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上海外教程雨民1998 模糊语言学上海外教伍铁平2000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上海外教赵世开2000 语言共性论上海外教程工2000 语义学教程上海外教李福印2000 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外教刘辰诞2000 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外教丁言仁2001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上海外教徐强200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上海外教朱永生2001

庄序莹《公共管理学》笔记

第一章导论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提升公共部门绩效和公共品质量以应对不断高涨的公众需求和期望,而加强治理结构的一系列决策制定、执行、监督、控制、评价、协调和沟通等活动。它注重结果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就是综合地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知识来研究公共部门管理目标、流程、方式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它试图为公共部门管理提供更有效的方法。简言之,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部门(核心是政府部门)如何更有效地提供公共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学问。 【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的区别】 主体不同、目标不同、后者欲取代前者。 【公共管理学学科基础】 一、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费用理论。 二、工商管理学理论。 三、政治学和行政学理论。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一般性质 【传统行政模式(官僚制)】:指的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20、30年代初形成的公共行政学所倡导的政府行政部门管理模式,其思想基础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念,以及私人部门的管理理论。 【传统行政模式的特征和弊端】(6大特征,5大弊端) 特征: 1,分工以形成专门的公职管理; 2,公职等级制和权力等级化; 3,管辖权有明确的规定且严格执行既定规则; 4,现代公职管理建立在书面文件——档案的基础上; 5,根据能力、专长及表现出来的业绩决定升迁; 6,公职管理遵循一般条例,它们是稳定、全面、可以学习的。 弊端: 1,官僚制的人事制度僵化、形式主义,导致该体系效率低下; 2,官僚制的消极控制形式着力于避免犯错而不是提高效率; 3,官僚制僵化的组织形式、不透明的行事方式违背民主精神; 4,官僚制有一种不受责任机制约束的趋势,并企图对市场和个人实施全面的控制; 5,官僚制强调的政治与行政相分离在现实中不可能做到。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不同】(6大不同点) 管理的主体、对象、目标、方式、环境、权力不同。

认知语言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

认知语言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 浏览了“北大中文论坛- 汉语语言学- 认知、心理与逻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6396077.html,/bbs/forum.php?fid=83)的一些关于认知语言学的贴子,觉得 “认知语言学”这个名称算得上个难以躲避的陷阱了,太容易引人望文生义了。认知语言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还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我每次教认知语言学,都要碰到。例如这个学期开的课,是“汉语认知语言学”。第一次课的一个重点,就是讲认知语言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第二次课一开始,我就问了一个问题:认知语言学是不是类似于心理语言学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每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是的,是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的学科。这样的回答,让我悲伤地想到:第一次课对此问题的唠叨毫无效果,跟他人的思维定势搏斗,何其吃力。没有办法,只好变本加厉地唠叨。 简而言之,正确答案是:认知语言学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学派。它是功能主义语言学这个大学派中的小学派。这个大学派还包括不少小学派,如西海岸学派(学者主要在美国西海岸的加州。代表性学者之一是也做汉语的安珊笛。专做汉语的李讷也属于此学派)、俄勒冈学派、系统功能语法学、词语法学等。这个大学派是当代语言学两大对立学派之一,另一大学派就是形式主义语言学(包括古典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当代形式主义——生成与法学)。这两大学派的最大基本假设对立,是语言系统及其子系统(广义句法系统[包括传统的语法和词汇]、语音系统、广义语义系统[包括狭义语义系统、语用系统、话语系统])是不是自足的。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假设是自足的,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假设是不自足的。 认知语言学与功能主义语言学中的其他小学派有不少差异,如着重语言的心理因素,不同于系统能语言学等学派的着种语言的社会因素,并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建立了三个类似的心理[广义]句法模式(Lakkof 的《女人、火和危险的东西》、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学基础》第一卷、Fillmore和Kay的《结构式语法学教科书》);主张意义是百科知识,不同意把语义系统分割为语言知识的狭义语义系统和百科知识的语用系统;主张主观论(如语义塑造等过程中的主观作用),不同意某些功能主义学者(如安珊笛)的客观论。尽管认知语言学着重语言的心理因素,但它并非只考虑心理因素,不能把它缩水为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从认知(或心理)角度研究语言,是当代语言学各学派的普遍倾向,并非认知语言学的专利。R. Hardson 在《英语词语法学》的开头列出了当代语言学的10个倾向,其中之一就是“认知主义”。当代语言学的认知主义倾向,是其教父Chomsky从一开始就提出的。他早已有力地批驳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行为主义倾向,把语言假设为认知子系统。 “认知语言学“这个名称,为什么容易引人望文生义呢?大概是因为有“认知”这个时髦译名,而且这玩意儿加在“语言学”前面,让这个名称看起来像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现役的或退役的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如前二者早已是语言学的核心学科了,但曾经是边缘学科)。“认知”译自英语名词cognition或形容词cognitive。老的译名就是“认识”,没什么神秘色彩了吧:)。传统上把心理活动分为三类:认识、情感和意志。三者之中,只有认识得到了密集研究。汉语的“认识”,原是个多义的常用词,再做术语,有容易引人望文生义的缺点。新造个“认知”译名做术语,有好处。再者,用“认识”来译cognitive 打头的名称,就会有容易误解为动宾结构的“认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认识科学”(认知科学)、“认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认识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认识语法学”(认知语法学)、“认识音系学”(认知音系学)、“认识人类学”(认知人类学),也不如新造个“认知”来译。 认知主要指人类的信息加工杨宁兄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认知语言学确实有被时髦地滥用的倾向。认知语言学确实和心理语言学有很大交叉。但是想一想“认知心理学”这个词,就可以知道两者不同。有“认知心理学”而没有“心理认知学”,可见认知科学可以看作心理学一部分。两者的不同,可以说认知科学主要把认识过程看作一种信息处理加工过程。所以“认知”也不等于一般的“认识”。我们用“认知”的场合不用“认识”,原因也不仅限于杨宁兄所说的。 认知科学的主要奠基人George Miller 的名著:“神奇的数字7+2”,其副标题就是“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某些局限”(此文我翻译后发表在《心理学动态》1983(4)期)。这篇文章的英语 原文前几年有被人贴到了网上(https://www.360docs.net/doc/7e16396077.html,/user/smalin/miller.html)。可见此文的地位之重要。现在许多人常常提到这个数字七,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了原文或译文。但大家接受它,可见符合我们的心理直觉。Miller 在发表此文的同时,发表了另一篇重要文章:“人类记忆与信息贮存”此文我翻译后发表在,《思维科学》1986(1)期。这个杂志是山西出的,英文题目就叫Cognitive Science 。不知这个杂志现在还在不在? 不过后来认知科学的发展,范围越来越大,认知语言学跟心理语言学也就越来越难分了。我觉得认知语言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1 引言 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为一体,探索人类语言习得、生成、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神经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大脑对语言信息如何进行加工、提取、编码,进而从这一系列过程中探索出人类语言与大脑的关系。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综合交叉进行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近二十年来,在转换生成理论的冲击下,关于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研究理论开始层出不穷。分化出了诸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分支,而神经语言学也是这些分支中的一种。但从现实观察来看,人类大脑的活动本身是一种微观活动,而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却是一种宏观行为,所以近年来神经语言学研究就是从这个看似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探寻语言与支撑语言的神经载体之间的内在关系的。 2 神经语言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早对语言学的研究是对失语症的研究。19世纪80年代,以布洛卡和威尼克为代表的两位神经科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分别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的布洛卡区和大脑左上回颞上回后部的威尼克区对语言功能的影响。进而研究出了两个部位的病变将会分别导致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这一时期被称为神经语言学的萌芽时期。19世纪90年代是神经语言学的独立时期。这一时期对对失语症的研究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支撑。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在失语症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语言学理论,即研究目的发生了变化,有了语言学的内容。其中比较著名的神经语言学家包括索绪尔和雅克布逊。其中,索绪尔为了探索失语症在语言习得中的生理基础,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雅克布逊为了把结构主义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儿童学习语言,以及语言在一定情况下遭受干扰以至丧失的规律。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专著。19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的进一步靠近,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慢慢走向成熟,逐渐形成了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和语言学。其中最有名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