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1《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1 《太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第七稿)

丰润区东实验小学李颖

教学目标:

【字词积累】

1.认识“氏、兽”等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密切”等17个词语。

2.“较”应读四声:jiào。

3.指导写字时,要注意“氏”下面没有点,和“抵”的右边是“氐”区分,“兽”的下面是“口”,指导“蔬”的书写。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1、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上下文理解词语和重点句子,练习用抓住重点句、重点词的办法把握段落主要内容。

2、练习把各部分的主要意思综合在一起来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综合前面的分析、理解,简练、完整地表述太阳的主要特点以及太阳和我们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1课《太阳》。(师板书课题:21 太阳)

2.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接切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师: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那下面这些句子和生字你会读吗?

出示课文中带有生字词和容易读错音的字的句子:

(1)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

(2)有了太阳,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3)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

(4)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

(5)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2.师:指名先读句子,再读词语,读准字音,并随机理解相关字义、词义的意思。

教师随机对重点字的字音和词语意义进行指导:

师:“摄氏度”是什么意思?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讲:

“摄氏度”就是一种表示温度的单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烧开的水温度是100摄氏度,这中间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摄氏度。

师:谁来说一说“氏”、“兽”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预设:学生:下面没有点,“抵”,它的右边是“氐”,是有点的。“兽”的下面是“口”。

师:“生存”、“繁殖”是什么意思?

“生存”就是活着,活下去的意思。“繁殖”就是产生下一代,比如母狗生了小狗。

师指导“蔬”的书写和“较”的读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先出示藏着课文的所有生字的五个句子,在语境中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体现了随文识字。)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真棒!这些生字和句子都会读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知识。

三、读懂内容,整体把握:

(一)引导学生读懂第1-3自然段。

1.出示第1自然段: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指名读这一段。

(2)师:你有没有读不懂的词语,快速在书上用“?”勾出来。学生读书标注。

(3)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预设:传说,就是长期流传的一种说法。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寸草不生,就是一点草都不长。

(4)师:文章开头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传说(传说变红色),谁来用简单的语言讲一讲这个传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说不好,再引导学生说清楚。

(5)师:作者用一个神话传说来开头,一下就吸引了我们读的兴趣,还很自然地带我们去了解太阳的相关知识。但是,有同学说了,这个传说有可能不是真的,文中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提示我们要介绍真实的太阳的知识了,是哪个词?

预设学生:“其实”。

引导学生理解“其实”。作者其实想强调什么呢?你注意到了哪句话?

预设学生: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师:读一读,这句话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生:这么远,箭根本射不到。

师:这么远,到底有多远啊?

学生: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师:1.5亿公里远,有多远呢?

生: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师:看起来,我们要读懂一句话,需要联系上下文去读一读,想一想。

(6)师:这一段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现在谁来说一说,这一段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这一段介绍了太阳离我们很远。

师:你概括得很好。还能不能再简单一些?用一个字来说?

生:远。

师:非常好。(板书:特点:远)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课文。

(设计意图:旨在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遇到不懂的词,先理解,在读懂

学生:密切就是谁也离不开谁。

(3)师:说得对。你从这一段的哪些语句看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呢?

生:我从“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可以看出有了太阳,动植物才能生长、繁殖,所以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师:有了太阳才有了动植物,关系真是密切啊!

生:我从“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有地球上的动植物,所以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

师:如果没有太阳,是多么可怕啊!

生:我从“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丝,都和太阳有密切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下变成的。”可以看出,太阳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关系密切。

师:是啊,我们人类吃的、穿的、烧的都离不开太阳,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多么密切啊!谁来说一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学生:太阳和我们的关系很密切。动植物和生存、繁殖、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太阳。

(4)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指名读,学生读第4段。

4.师:不仅这一段,实际上,课文的5——7段也讲了太阳与我们的密切关系。出示第5段:

师:这段你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交流。

预设:“凝成”就是凝结成,凝聚成。

师:你从这一段能看出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吗?

生:我从第5段看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师:好,我们接着往下读。

出示第6段:

师:你从第6段能看出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密切吗?

生:我从第6段看出“有了太阳才有风。”

师:对,风的形成也与太阳有关。云、雨、雪、风这些自然现象的形成都离不开太阳。我们来看第7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出示第7段:

学生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太阳和我们有什么密切关系呢?

生:我从第7段看出“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师:真好,太阳光还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5.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太阳和我们真是息息相关哪,所以——出示第8自然段: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师:指名读这一段。学生读第8段。

(2)师:这一段讲了什么?

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师: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预设学生: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师:这是从正面说的。还有呢?

生: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

师:这是从反面说的。所以,一句话——

学生: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从“密切”入手,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太阳和我们有密切的关系”,使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并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它离我们(很远),(很大),(很热)。太阳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太阳的特点的,又是怎样写出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课下作业:熟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21.太阳

特点:远大热

和我们的关系:密切

21太阳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第6 单元 21. 《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7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熟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

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4)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5)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体会 四、理清课文脉络。

《太阳》教学设计(3)

《太阳》教学设计(3)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太阳》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太阳》教学设计 提供句式 A.有了太阳…… B.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以体现因材施教。) 3.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4.指点:第四自然段先正面说,“有了太阳……”再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太阳……就……”说明了关系的密切。用“看起来……其实……”从现象说到实质。 5.提问:这一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书上把这一段内容概括成一句话“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在这一段的开头,这叫“段首概括”。我们刚学的《威尼斯小艇》中“船夫的技术非常好”也是这样。(板书:段首概括) 阅读这类文章要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话,它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自然段的内容。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照理关系不大,这里意思转折,所以用上“虽然……但是……”。 6.朗读全段。齐读第一句,以下几句轮读。 第三段

第二段说了太阳与人的关系,那么太阳与自然关系怎样呢?我们学习时可以用箭头标明,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分别出示两组卡片。 1.太阳水雨雪水蒸汽小水滴云 2.太阳热量多热量少热冷风 第四段 是全文的总结。 指名读。齐读。(突出“没有……就没有……”) 三、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 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国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有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人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 同座对话。(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 指名扮演讲解员。 动画表演 (此时创设情境需具有综合性,不仅要巩固本课学得的知识,加深印象,而且能灵活运用,培养能力。创设“展览会”情境,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尤其是动画角色的扮演,这种形式使儿童兴趣浓厚。) 总结

三年级语文 优化练习 第21课太阳试题及答案

21 太阳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shè shìzhuāng jiɑshēng cún fán zhíyù fang ()()()()() 答案:摄氏庄稼生存繁殖预防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蔬()较()兽()抵() 疏()校()曾()低() 答案:蔬菜比较野兽抵达 生疏校园曾经高低 3.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没有太阳,地球()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3)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答案:(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虽然……但是…… 4.我会写反义词。 光明——()温暖——() 美丽——()吸收——() 答案:黑暗寒冷丑陋释放 5.我能不改变句子的原意,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么远,箭射不到。 6.我能按原文填空。 (1)太阳会发(),会发(),是个()。 (2)地球上的()和(),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到处是(),没有()、()、()、(),没有()、()、()、(),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的世界。 轻松加油站 云 云,究竟长着什么样的翅膀?它有时镶着太阳的金边,有时像彩绸一样又柔又软,有时像轻盈的白棉团,有时像沉重的铅板。即使沉重如铅板,云也飞得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云的翅膀,到底是什么材料呢?我知道:云的上面,是驮着很多奇妙的东西的。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太阳教案

21.太阳 教材分析 《太阳》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很活跃,理解能力和自读自悟方面的学习能力较强,而且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常常会在课堂上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来理解课文内容,谈自己的认识。 根据我班学生这一学习特点,我感到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怎样把新课程中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让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学目标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 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 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读解生字词,并把不理解的词语划下来,再指名按段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纠正读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平舌音:存的发音。 2、防止读错以下多音字读音: 传 chuán (传说、传递)都 dōu (都有、都是)zhuàn (自传、水浒传) dū(首都、都市) 差 chà(差不多)漂 piào (漂亮) chā(差错、差数) piāo (漂浮) chāi (出差) 3、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

课文《太阳》的教学设计

课文《太阳》的教学设计 《太阳》是一篇科普短文,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一些特点及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语言通俗、明了,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生在科学课及课外科普读物中对太阳等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产生兴趣,教学前应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加强对太阳的认识,教学时在读中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说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1、朗读课文。 2、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1、自制生字词卡片。 2、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谁来说说。 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写《太阳》的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接读课文,学习生字,交流读懂了什么。 3、汇报。 1、读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描写太阳特点的部分中,你认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3、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1、出示“差、抵、氏、庄、稼、繁、殖”,认读。 2、看看这些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互相评价。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太阳的特点大家了解吗?谁来说说。那换一个方式来说说,把自己当成小太阳向大家介绍一下,谁来试试。 1、说到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同学们用心

最新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4《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4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太、阳、道、送、忙、尝、香、甜、温、暖、该、颜、因”13个生字,能正确美 观地书写“太、阳、片、金、秋、因、为”7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和一个新笔画。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为什么要为每个季节画不同颜色的太阳,体会小作者对大自 然的热爱之情。 4、积累有关描写颜色和感觉的词语,提高学生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要为每个季节画不同颜色的太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生字和“党字头、舌字旁、页字旁”三个偏旁,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太、阳、 片、金、秋”五个汉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横折弯钩。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作者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 1、师板书“太阳”,出示太阳的图片,让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太阳的了解,师适当补充 (例如:太阳会发光发热,每天东升西落,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对人类很重要等)。 2、指导“太阳”的书写:“太”字是“大”字加一点,“阳”是左右结构,左边双耳旁的第 一笔叫做横折弯钩,书写时注意左高右低,左窄右宽。(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3、师将课题补充完整,指名生朗读课题,引导生就课题质疑(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四 个太阳又是在什么地方),师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得句子多读几遍。 3、检查生的自读情况。 (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根据生的朗读情况适当正音,出示词语卡片:街道、一片清凉。指名生认读,正音后再请生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金黄、送给、秋天、忙着、尝尝、香甜。 指名生认读,根据生的认读情况强调:“黄、阳、忙、尝”都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多生朗读词语。 (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温暖。指名生认读,强调“温”是前鼻音,“暖”是鼻音。引导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温暖”的意思,并用“温暖”练习造句。(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颜色、因为,指名生认读,强调“因”是前鼻音,“为”是一个多音字,在“因为”“为了”这些词语中要读第四声。 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 5、巩固识字。 (1)随机抽出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认读词语。 (2)单独出示本课中的生字,生先自由练读,然后指名生带拼音读,去拼音读。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词语。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太阳的特点,掌握有关太阳的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体会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看投影(出示太阳图片的投影),它与我们共同生活,与我们是形影不离的朋友,它是谁?(太阳) 2.你们对太阳有哪些了解呢?(太阳是个大火球,很圆。太阳离我们很远。没有太阳,地球就会变成一片漆黑。) 3.你们对太阳还是有一定的感性了解的,但是我们对太阳还要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了解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说明文《太阳》。(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多拼读几遍。(2)借助字典弄清生字的偏旁部首和笔顺、笔画。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4)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课文中介绍的有关太阳的知识。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摄shè氏shì度庄zhuānɡ稼jia生存cún繁fán殖zhí蔬shū菜比较jiào预yù防杀shā菌差chà不多抵dǐ得上温wēn 度钢ɡānɡ铁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蔬杀繁左右结构:抵稼殖较预 半包围结构:差庄存麻独体字:氏 ②“蔬”左下部的笔顺:。 ③“繁”左上部“每”第四笔是“”。 (3)学会书写。 ①不要少写一横的字:差殖兽 ②不要少写一点的字:抵蔬预 ③不要多写一点的字:氏庄 (4)用生字组词。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优化练习 第21课太阳试题及答案

21 太阳 快乐大本营 1.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shè shìzhuāng jiɑshēng cún fán zhíyù fang ()()()()() 答案:摄氏庄稼生存繁殖预防 2.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蔬()较()兽()抵() 疏()校()曾()低() 答案:蔬菜比较野兽抵达 生疏校园曾经高低 3.我能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没有太阳,地球()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3)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答案:(1)因为……所以…… (2)如果……就…… (3)虽然……但是…… 4.我会写反义词。 光明——()温暖——() 美丽——()吸收——() 答案:黑暗寒冷丑陋释放 5.我能不改变句子的原意,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么远,箭射不到。 6.我能按原文填空。 (1)太阳会发(),会发(),是个()。 (2)地球上的()和(),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到处是(),没有()、()、()、(),没有()、()、()、( ),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的世界。 轻松加油站 云 云,究竟长着什么样的翅膀?它有时镶着太阳的金边,有时像彩绸一样又柔又软,有时像轻盈的白棉团,有时像沉重的铅板。即使沉重如铅板,云也飞得想快就快,想慢就慢。云的翅膀,到底是什么材料呢?我知道:云的上面,是驮着很多奇妙的东西的。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太阳》 教学设计

21、太阳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 21 太阳 导语:太阳为地球带来了光明和温暖,为动植物的成长带来不竭的动力。但是你了解太阳吗?知道关于太阳的传说吗?知道太阳离我们多远吗?想要了解这些,让我们赶快去文中找一找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写在课本上) 寸草不生密切繁殖 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差埋漂 6.默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太阳》这篇课文介绍了太阳的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还介绍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真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在文中画出描写太阳特点的相关语句,想想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把太阳的特点说清楚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读课文4-8段,想想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请简单写下来。 (3)如果没有了地球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你能大胆想象一下吗?请用上“如果……就…”这个关联词来练习说一段话。 8.搜集和太阳有关的资料。 9.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故事《后羿射日》,然后出示第1自然描写太阳远的语句,问学生太阳离我们这么远,见能不能射上去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太阳》,了解太阳的更多知识。 二、展示成果 1、出示生词让学生认读 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抵得上温度摄氏钢铁庄稼 生存繁殖蔬菜热量比较杀菌预防世界 2、指导生字书写:繁殖蔬菌抵 3、出示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课文共有()个自然段。第一段主要写了太阳()。第二段主要写了太阳()。第三段主要写了太阳()。第4至第8自然段,主要写了()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一)认识太阳的特点 出示问题:自由读1—3自然段,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学生自由学习后小组交流 1、学习第1自然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 教案

21太阳教案 一、复习新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PPT引导填空) 2、回顾生字 3、引入:我们读了整篇课文之后,其中有一句话,这句话跟前面的内容有关系,也与后面的内容有关系,这个句子属于? (学生答:过渡句) 师: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便是承上启下。同学们能不能找出这句话? (学生答:虽然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关系十分密切) 师:那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一组关键词,大家把它读出来好吗?生:虽然……但是…… 师: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关键词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呢? 生:它和我们关系十分密切。 师:非常好。那接来下请同学们找一找课文里讲了哪些方面体现出太阳与我们关系密切的?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交流汇报 (生:植物与动物人类生活自然现象) 板书:动植物人类生活自然现象 2、学习第4自然段 (出示PPT)师:请同学们自行阅读第4自然段,找一找那些句子体现除了太阳与植物动物关系密切。 (学生回答) 师:大家找的都非常准确,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下太阳与动植物之间的关系。 师:那其中煤炭和太阳有关系么? 生:有关系,煤炭是由植物变成的。 师:那太阳除了跟动植物有关系之外,跟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生:有关系。我们吃的穿的……都跟太阳有着密切的联系。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把第4自然读一读。 3、学习第5-6自然段 师:动植物、人类生活都离不开太阳。那我们经常碰见的自然现象也跟太阳有关系。同学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一些自然现象来证明呢? 生:云、雨、雪、风 师:同学找得都很好。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图片,同学们想看吗?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老师的图片讲讲云、雨、雪是如何形成的呢?(出示PPT)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 师:看完云雨雪的形成,同学们觉得风跟云雨雪的形成会一样吗? (学生众说纷纭) (师出示PPT 引导使学生理解风的形成) 师:相信大家现在已经明白了云雨雪风都跟太阳有关系,让我们大家一起把5、6两个自然段一起读一读。

《太阳》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太阳》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热情。 2、培养学生初步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及兴趣。 3、理解觉得其实看起来实际上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的作用。 适逢有日环食,先带领学生观察,或放太阳的幻灯。 结合儿童的生活,引起学习新课的兴趣: 1、昨天下午整整三个小时,同学们密切注视着太阳的变化,同样在这样的这个时间,有上亿万眼睛注视着太阳,观看、研究日环食这奇异的天象。从同学们的热情来看,大家对探索天体的奥秘怀有相当大的兴趣。 2、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 (板书:太阳) 1、启发: 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到,早晨,从东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老老少少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 2、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

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3、教师将学生问题分类概括。 4、教师鼓励: 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你们提的这些问题怎样去寻找答案呢?一是从课文《太阳》中找答案,二是课外自己去阅读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三是有的现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得出结论,要靠你们去研究、去发现、去解答。 这样处理问题,不仅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课文──这是最主要的;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起了很好的导引作用。 1、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 现在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阅读。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会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 无形之中,就把学生带入了研究科学,查找、阅读资料的情境中。他们似乎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时,他们读起课文来分外专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主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太阳》主题教学 设计 一、猜古诗,揭课题 1.同学们,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文字游戏,想参加吗?好,看图猜诗句。你发现,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事物,那就是——(生齐:太阳) 2.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读和太阳有关的文章。 二、交流预习情况 A《夸父追日》 1.你知道神话故事最大的魅力在哪儿吗?(神奇)课下我们已经读了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在《夸父追日》中,哪些句子的描述给你一种很神奇的感觉?(生读句子说感受) 2.从这个神奇的故事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夸父?(追求光明,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毅力、永不言败) 3.怪不得大诗人陶渊明这样赞美夸父: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学着老师的样子,一起来读。(生齐读) B《后羿射日》 1.这是追逐太阳的夸父,那射下九个太阳的后羿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勇敢为民除害为天下人着想大无畏精神英雄) 2.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太阳,那这一个太阳什么样?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太阳》,这是一篇说明文。

三、品读领悟 A《太阳》 1.初读句子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这些带生字的句子会不会读?先自己读读试试。(生自由读) 找四名学生,每人读一句,然后一起读。 2.太阳的特点 师:字音准确,句子通顺,看来这个难不倒大家。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每一段分别介绍了太阳的什么特点?从文中圈出这个特点,画出相关词句。并试着读出它的特点。(生读句子) 你读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生读句子,说找到的特点)你是从数字知道太阳离我们远的,这种方法在说明文中叫——列数字 把太阳和什么比说明它很大?(地球)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较 而且还把太阳比作了(大火球)这种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你能读出它的特点吗?(指名读)重读大得很 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太阳的(齐读) 文章就是通过——(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让我们知道到了太阳的特点,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可是与人类的关系却非常密切。

《太阳》优秀教案设计.

《太阳》优秀教案设计 2019-04-07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1、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2、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4、教师小结: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1、太阳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氏、兽”等7个生字,会写“差、抵”等14个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 2.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3.学习阅读说明文,认识本文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太阳的特点及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能够直观反映太阳特点的课件。 2.展板一块及生字词卡片。 3.搜集与太阳、月亮有关的图文资料。 A案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激励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与同学互相交流,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太阳的了解程度。 2.从学生展示资料中的新奇点、趣味点入手,或教师讲述《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想一想: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初读感知,练习读正确流利

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 ì,不读sì;“兽”读shòu,不读sòu;“殖”读zhí,不读zí;“蔬”读shū,不读sū;“较”读jiào,不读jiǎo。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小组练读课文。小组商议读的形式,可以齐读、轮读,在组内互相正音。 4.各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哪一组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接读,或派代表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默读思考:读懂了什么?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a.太阳有哪些特点,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特点的?b.太阳和地球有哪些关系,课文哪些自然段是讲太阳和地球关系的? 2.教师总结: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地球关系非常密切这两个方面来写的。 学习写太阳特点的部分,领悟表达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愿望:同学们,现在我就是太阳公公,知道大家都想了解我。我呀,离你们很远、很远,我的身体很大、很大,我的温度特别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据学生回答进行鼓励,进入下一个环节)

《太阳》教学设计_16

《太阳》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 差不多 生存 繁殖 估计 杀菌 治疗 蔬菜 比较 凝成

《太阳》优秀教学设计_模板

《太阳》优秀教学设计_模板 《太阳》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也……”造句。 4、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第十课《太阳》。 板书:太阳 谈话: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这个落下去,那个升上来,人们热得受不了,就请来一个叫后羿的人,射下了九个太阳。还留下一个。你们说这可能吗?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太阳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介绍的?板书:特点 关系 三、讲读第一大段。 默读思考。 这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是怎么介绍的? (一)讲读第一小段。 1、指名读。 2、这小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板书:远)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3、“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为什么用“其实”呢? 4、指名读第一小段。 (二)讲读二、三小段。 按同样的阅读方法,看二、三小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读第二小段。 2、“抵”是什么意思?(查字典) 3、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大 4、为什么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呢? 5、指名读第二小段。 6、指名读第三小段。 7、你怎样理解这段的内容?板书:光热 (三)默读、思考: 文章这三小段都介绍的是太阳的特点,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太阳的特点的? 老师小结:作者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说明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写得生动、真切。 四、讲读第二大段。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章是怎样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的,我们看课文第二大段。 (一)指名读第四小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太阳》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组第21课《太阳》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shū jià jūn liáo shì ________菜 庄________ 杀________ 治________ 摄________度 2.看拼音写词语。 gū jì fán zhí

shū cài méi tàn shā jūn zhì liá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我会写: chuán shuō yè mù cùn cǎo bù shēng wǎng lu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gāng tiě fán zhí

pò bù jí dài xuán gu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辨析字形并组词。 传________ 射________ 抵________ 钢________ 转________ 谢________ 低________ 刚________ 5.我会选: 片①平而薄的东西,一般不很大。②整体中的一段③单方面的④极短的时间 ①妈妈不在家,找她的阿姨只坐了片刻就走了。________ ②爸爸教育我不要片面地看问题。________ ③叔叔给了我一张名片。________ ④老师发了一张片段练习的小卷子。________ 6.词语我会写: 例:散撒撒落 古________ ________ 末________ ________ 聂________ ________ 奴________ ________ 县________ ________ 申________ ________ 齿________ ________ 直________ ________ 7.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排列词语。 ①西藏中国拉萨世界 ________ ②萝卜蔬菜植物生物 ________ ③电视遥控器按钮电器 ________ ④学校年级小组班级 ________ 8.拼一拼,写一写。 chà shì zhuāng jia cún ________不多

(三年级语文教案)21太阳公开课教案

21太阳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有关太阳的一些知识和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 系。全文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没有什么艰深难解的语句。针对这一特点,设计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开启全面、扎实的课堂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太阳的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2.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阅读积累能力。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有位长寿老公公,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还把温暖洒人间。(生答,师出示课题,太阳图片)

师: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这个故事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了,叫做《后羿射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剩下的这个太阳。 二.新授 1.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1课,自由读课文,看看太阳公公跟我们说了什么,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一读。 2. 刚才同学们读的真好,在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认识的词语呢?现在老师把平常不经常跟我们打招呼的词语请到了电视上,你们认识它吗?认识的同学请举手,哇,有这么多自学成才的天才!现在请位同学来做小老师领读,看哪组的同学学的快! 3 .刚才同学们读得真兴奋,看来是个个都能成为小老师了,现在把你学会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词可以叫同桌或旁边的同学教你,呆会我们再来个认读词语pk赛,看哪组的同学能得到满分。(各组派代表进行pk,全对者加分) 4、刚才的词语pk赛真激烈,看在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的份上,老师就带着大家去神秘的太阳王国里旅游,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宇宙飞船就要起飞啦!(播放课件) 5 .刚才去太阳王国里旅游了一趟,你知道了太阳的哪些特点呢?(生回答并板书到黑板上:远、大、热)

《太阳》教学设计一

《太阳》教学设计一 《太阳》教学设计一王维[教学目的]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听过《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吗?太阳能不能用箭射下来?为什么?太阳离我们有多远,有多大,有多热?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太阳》。二、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把生字新词画出来,并练习读正确。注意“氏”读shì,不读sì;“兽”读shòu ,不读sòu ;“殖”读zhí,不读zí;“蔬”读shū ,不读sū ;“较”读jiào ,不读jiǎo 。2、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3、特别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氏”不要写成“氐”字,“抵”字的右边是“氐”不是”氏”;“疗”字下面不要写成“子”;“庄”字不要写成“压”,也不要多一点。4、指导书写三、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写明白的。a. “远”:“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课文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b. “大”: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体会太阳大的特点。c. “热”:用笔画一画,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一特点的?引导说出列数字和用假设事例来说明的方法动手算出太阳的中心温度?一千八百万度。小结:太阳的特点说明的方法远一亿五千万公里走:三千五百年飞机:二十几年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热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2、距离我们那样遥远的太阳,和我们人类有着怎样的密切关系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归纳:与人类的关系: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生活自然气候人类健康3、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关系有什么联系?引导同学们把课文第一与第二部分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认识到正因为太阳具有“大”“热”的特点,又“离地球很远”,才造就了我们地球这一美丽可爱的世界,才给我们人类及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最适宜的环境,而且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4、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5、《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形象、直观地了解了太阳。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主动地学习,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有关太阳的知识,将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百事通846

《太阳》获奖教学设计2 公开课获奖教案

《太阳》教学设计2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他们可以通过查字典、问伙伴等各种方式识记文中的生字生词,再说本课的生字不多,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来完成。本年级段的学生应以提高独立阅读感悟能力为重点,所以在教学中以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在科学课及课外科普读物中对太阳等有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1)观察字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2)生写字,同桌互评。(3)写字交流展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远大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