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重点:1.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2.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酸碱中和的反应的探究过程

【学习目标集成】-

1.酸和碱之间发生的中和反应。

2.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的影响,以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3.会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反应实质:酸溶液中的H +和碱溶液中的OH 「相互“中和”生成了中性的水。

表达式为:H+ + OH = H2O。

3?现象:有些中和反应进行时有明显的现象,生成的盐以沉淀的形式析出;有些

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所以要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

借助酸碱指示剂。

【要点诠释】

图20-1

1.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

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否则非常容易使稀盐酸过量,从指示剂的变况分析,当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时,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说明中和反应常常伴随溶液酸碱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中和反应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注意理解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才叫中和反应,如果只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2NaOH+CO 2 = Na 2CO3+H 2O,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1.应用于医药卫生

(1)人的胃液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 . 9?1 . 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胃酸过多就会使人感到不适,这时医生就会让你口服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使碱和胃酸反

应生成无毒的中性物质。氢氧化铝一来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二来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氯化铝,治疗效果好一些。

AI(OH) 3 + 3HCl = AICI 3 + 3H 2O

(2)我们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被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很快肿成大包,这是因为蚊虫能在人的皮肤分泌

出蚁酸,从而使皮肤肿痛。如果涂上一些碱性的物质的药水,就可以减轻痛痒。例如涂牙膏、肥皂水或医用

氨水等。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人们就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3.处理工业废水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如果酸性或碱性超出环保部门的规定,必需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例如用熟石灰中和含有硫酸的废水,其相关反应为Ca(OH) 2 + H 2SO4=CaSO 4+2H 2O

知识点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一pH

1.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2. pH的取值围

pH的取值围是从0到14:

pH< 7时,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 7时,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 7时,溶液

显中性。

也可用坐标来表示 p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要点诠释】

1. pH 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但不能确定是酸的溶液或碱的溶液。

2. 注意酸(碱)、酸性(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和联系。

3. pH 是溶液中所含H +

的浓度或OH 「浓度大小的一种表示方法,溶液中 H +

浓度越大,酸性越强,pH 越小;OH 「的

浓度越大,则碱性越强, pH 越大;当溶液中H +

浓度与OH 「浓度相等时,则溶液的 pH = 7 , 呈中性。

4. 碱性溶液中一定含有 OH 「,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酸性溶液中一定含有

H +

,但不一定是酸的溶液。

知识点四: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

测定溶液的pH 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待测

溶液的pH 值。 【要点诠释】

1. 不能直接将pH 试纸浸入待测溶液中,因为用试纸直接蘸待测溶液会使待测溶液受取污染。

2 .不能先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润湿,再向试纸上滴待测溶液,如果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则溶液就被 稀释了,所

测得的 pH 就不准确了。

3. 用pH 试纸测溶液的pH 比较粗略,一般读数为整数。

4. 检验气体的酸碱性,可将试纸润湿后使用。。 [规律方法指导] 1. 正确区别酸碱性和酸碱度

酸碱性指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可以用指示剂来鉴别,用石蕊或酚酞。 酸碱度指溶液酸碱的程度,定量的表示溶液酸碱程度的大小,可以用

pH 试纸来测定。

2. 溶液的稀释与溶液 pH 的关系

酸性溶液pH 小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的 pH 增大,但不会增大到 7 (酸性溶液加水还是酸,不会变成中性,所以 pH 不会增大到7)。 碱性溶液pH 大于7,向其中加入水稀释,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溶液的

pH 减小,但不会减小到 7

(碱性溶液加水还是碱,不会变成中性,所以

pH 不会减小到7)。

3. 中和反应用于医疗

利用中和反应来减弱病痛,但要注意所用的酸或碱必须是弱酸或弱碱,如果用的是强酸或强碱,中和相 应的碱或酸后剩余的酸和碱会对人体产生腐蚀。例如:治疗胃酸过多可以用氢氧化铝,而不能用强碱氢氧化 钠。[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 考查中和反应概念

例1.图28-2表示的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 请回答: (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 。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_____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变式1】下列物质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 硝酸钠溶液

B.二氧化碳

C.稀硫酸

D.硫酸铜溶液

【变式2】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SO 3 + 2NaOH = Na 2SO 4 + H 2O

B. CaO + 2HCI = CaCI 2 + H 20

C. 2NaOH + H 2SO 4 = Na 2SO 4 + 2H 2O

D. Cu(OH) 2 — CuO + H 20

a 9

10 Tl 1?

13 M

中性 腻性増强

醜性増强

图 28-2

类型二:考查中和反应实验

例2 :在实验室用15mLNaOH 稀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该实验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

(2)为判断氢氧化钠是否恰好被盐酸中和,在滴加稀盐酸前,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2滴

_______________ ,当恰好中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当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是常加入酚酞来指示反应的进行。

【变式3】小静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

才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而无法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为了证明这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静从烧杯中取出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你变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

(2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可以另外选择试剂或药品)并填写下表。

【变式4】化学课上,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能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宇同学发现向氢氧化钠溶液

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当向该溶液中连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红色又褪去。

(1 )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______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化

学反应,理由是有_________________ 。

(2 )针对上述实验,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有__________________ 。

类型三:考查中和反应的实际中的应用

例3 :下列物质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 ?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 ?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变式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变式6】(2011.)种植下面几种农作物对土壤pH的要:大豆6 ? 0?7 ? 0,茶5 ? 0?5 ? 5,玉

米7 ? 0?8 ? 1,马铃薯4 ? 8?5 ? 5。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

类型四:考查溶液的pH

例4 :小阳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由此判断:(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填一种物质即可)。

【变式7】如图28-3表示的是常见物质的近似PH。这些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丄—I L_L一」」—1 _ I L 一

] 23^56189 ID

图28-3

A.醋

B.苹果汁

C.西瓜汁

D.肥皂水

【变式8】向10 m L pH= 4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混合液的pH肯定增大的是()

A.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pH为4的溶液 D .稀硫酸

典型习题:

1?右图是稀HCI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确的是()

門 B

?卜▼—F T —

A :

I

L ------ -------- - ---- iM

a b

加入泪液1质昱(g)

A ?该反应是稀HCI滴入NaOH溶液中

B .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 .B点溶液的溶质为HCI和NaCI

D ?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 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 gNO3

2.(市)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I、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n、探究烧杯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I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I2 ;猜想三:__________ 。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实验现象: _____ 。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实验现象:_____ 。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 。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I,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

该实验?_______ (填序号)

A . pH试纸

B .铜C.紫色石蕊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溶质只含有CaCI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_ 。D .硝酸银溶液

_____ (写一条)。要处理烧杯溶液,使其

3?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 应后的部分

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

CaCI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 ______ 判断反应终点。

4. 向盛有10mL NaOH 溶液(其中滴有少量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用 定溶液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 ,所得数据如下:

酸的体积为 ______ mL 时,NaOH 溶液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 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3mL 时,溶液显 _______ 色;当加入稀盐酸的体积为 14mL 时,

溶液显 _______ 色。

(3) 当烧杯中溶液的 pH=2.1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________ 。

5.A 与B 有如下的反应: A + B C + D -----

(1) 若C 为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在 A 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贝U

A 是 ______ ;若A 、

B 两溶液恰好反

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 pH ________ (填或“=”);写出A 、B 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B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 B 的类别相同;B 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 ;则A 为 _____ , C 的用途是 ______ (只要写一种)。写出B 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

6?小强同学用三支试管,分别取适量的稀盐酸、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步骤1: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酚酞后,

Na2CO3溶液中显红色,说明, Na2CO3溶液显 _________ 性;

步骤2 :小强把三支试管中的溶液同时倒入一只烧杯中,发现有气泡产生,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显红 色; 步骤3:把烧杯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滤液中一定不含有

______ 。

A.稀盐酸

B.澄清石灰水 C ?碳酸钠溶液

【实验猜想】步骤 3所得滤液中溶质可能为:

① NaCI Na2CO3 ;② NaCI CaCI2 和 NaOH :③ NaCI Na2CO3 和 NaOH :④,.. 【实验验证】(提示CaCI2溶液显中性)实验操作

【反思评价】有同学提出将 CaCI2溶液改为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红色消失,则证明猜想③成立。 小刚同学认为不正确,其理由是: ________ 。

7.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

pH ,酸性最强的是

A .胆汁(6.8 7.4)

B .唾液(6.6 7.1)

C .血液(7.35 7.45)

D .胃液(

7.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1)当加入稀

无明显

pH 计(用来精确测

&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其中呈碱性的是

9 ?下列物质质量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 ?碳酸钙

B ?氯化钠

C ?浓盐酸

D ?氢氧化钠

A纯碱B.烧碱 C.小打 D .熟石灰

9.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轻的是

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 ?浓硫酸

B ?浓盐酸C.氢氧化钠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碳酸钙

(2014)11.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其俗称是

12 .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pH=2的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过量

D.向pH=12的氢氧化钠中加水稀释

13 .根据学科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 B .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 .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 .常温下,pH<7的溶液

14.物质X可发生"X +酸T盐+ H2O ”的反应,贝U X可能是()

A. Fe

B. CO2

C. H2SO4

D. NaOH

15 .下列说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pH试纸上,测定液体的pH

C .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D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A ?牙膏

B ?胡萝卜C.橘子 D .食醋

D .氯化

A.小打

B.熟石灰

C.生石灰

D.纯碱

r't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