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随笔

麻黄升麻汤随笔
麻黄升麻汤随笔

麻黄升麻汤随笔

一、原文助读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释】伤寒六、七天,表证尚未解除,误用泻下重剂而成坏病:因虚其里,故腹泻不止;因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爽利,吐脓血;邪热内陷、郁而不能达表,故寸脉沉而迟、摸不到尺部的脉搏;手足发凉也系热厥而非寒厥。证属内热郁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单治其寒则助其热,单治其热又增其寒,欲补其虚必实其实,欲泻其实则虚其虚,故说“难治”,只能随证用药,宜用本方治疗。

【按】此条恐非仲景原样条文。仲景为文,即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不过,据医家适证用方治验可知,本条所述麻黄升麻汤证可信。

二、辨证要点

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腹泻不止,或发热恶寒、无汗,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者。李翰卿先生说:“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

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寒少之证方可试用”。本方不单治上述证候,因其内含麻黄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甘姜苓术汤诸方义及合并证,证情尚可扩展,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方为妥当。

(二)组成服法

麻黄1.5~3克,升麻1.5~3克,当归3~4.5克,黄芩3~4.5克,玉竹3~4.5克,知母3~4.5克,生石膏3~4.5克,炙甘草3~4.5克,桂枝3~4.5克,芍药3~4.5克,干姜3~4.5克,白术3~4.5克,茯苓3~4.5克,天门冬3~4.5克。以水三茶杯,煎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以上剂量及煎服法为李翰卿先生推荐。此推荐剂量与《伤寒论》所载剂量有所不同,主要是适当缩小了麻黄、升麻与其余药物的悬殊配比,提高了后者在方中份量。

三、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桂枝疏散内郁之热,也能发汗解表;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黄苓、知母、石膏清上焦郁热;白芍、当归、玉竹、天冬益血滋津。本方以发越内陷郁热为主,药后可使汗出邪而病解。

故此为表里不和,上热下寒的治剂。方中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

四、医案选例

案一,谢某,男,38岁。初诊于1989年5月6日。素患肺结核,常服抗结核药,病情控制平稳。上周感冒,咽喉红肿疼痛,咽部溃疡而有脓点,服抗生素后,咽痛好转,但增泻痢频作,日三四行,肠鸣腹痛,而手足厥冷,胸闷咳嗽,痰黄量多,舌淡边红苔薄腻,脉寸浮滑,尺迟无力。辨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虚实互呈。选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8克,升麻4克,白芍、天冬、黄芩、知母、生石膏、玉竹、当归各2克,干姜、桂枝、白术、茯苓各4克,炙甘草2克。

上方服用3剂,咽痛止,咳嗽轻,胸满除,腹泻减少,腹痛止,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剂病愈。(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

案二,高某,男,38岁,农民。患者素有脾虚便溏(慢性肠炎),去年曾因潮热盗汗,经拍诊断为肺结核。今感冒10日,初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后渐有胸闷、咳嗽、痰多色黄。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喘咳,痰稠黄,带血丝,口渴不欲多饮,咽痛烦躁,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尖稍红,脉寸浮小滑,

关尺迟弱。证属表里同病,宜表里同治,用麻黄升麻汤,外可解太阴寒邪,内可清阳明之热,下可温太阴之寒,又配有养肺阴之品,实为恰当。

麻黄、桂枝、白术、茯苓各8克,知母、黄芩、干姜、天冬、玉竹、白芍、炙甘草各6克,升麻、当归各3克,生石膏20克。

水煎服,1剂后全身漐漐汗出,2剂后表邪尽解,3剂后诸证悉平,再以金水六君与汤善后。(张玉明医案)案三,陆中行室(妻),年20余。腊月中旬患咳嗽,过半月,病势少减。后又重,日复咳倍前,自汗体倦,咽喉干痛,至除夕,忽微恶寒发热,明日转为腹自利,手足厥冷,咽痛异常。又三日则咳唾脓血。张(张路玉)诊其脉,轻取微数,寻之则仍不数,扣似动而软,尺部略重则无,审其脉证,寒热难分,颇似仲景厥阴例中麻黄升麻汤证。盖始本冬温,所伤原不为重,故咳至半月渐减,乃免力支持岁事,过于劳役,伤其脾肺之气,故咳复甚前,至夜忽憎寒发热,来日遂自利厥逆者,当是病中体疏、复感寒邪之故。热邪既伤于内,寒邪复加于外,寒闭热邪,不得外散,势必内奔而为自利、唾脓血也。虽伤寒大下后,与伤热后自利不同,而寒热错杂则一也。遂与麻黄升麻汤,服一剂,肢体微汗,手足温暖,自利即止。明日诊之,脉亦向

和,嗣后与异功、生脉合服数剂而安。(〈清〉俞震·《古今医案按》,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年版)案四,李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泄,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挟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亦微缓,不能辨其至数,口渴需水,小便少,两足少阴脉似有似无,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其病理,连拟排脓汤、黄连阿胶汤、苦酒汤、皆不惬意;复拟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终觉未妥;又改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继因雨阻,宿于李家,然沉思还得寐,复讯李父,病人曾出汗几次?曰:始终无汗。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至水泻频仍,脉忽变阴。余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症也。病人脉弱易动,素有喉痰,是下寒上热体质。新患太阳伤寒而误下,表邪不退,外热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故喉间白腐,脓血交并。脾虚湿重之体,复因大下而成水泻,水走大肠,故小便不利。上焦热甚,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热头痛,骨节痛各症仍在。热闭于内,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后,气血奔集于里,故阳脉沉弱,水液趋于下部,故阴脉亦闭歇。本方组织,有桂枝汤加麻黄,所以解表发汗;用黄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热,兼生津液;有苓、术、干姜化水利

小便,所以止利;用当归助其行血通脉;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祛脓血;用天冬以清利痰脓。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终疑脉有败征,恐不胜麻桂之温,欲加高丽参。余曰:脉沉弱肢冷,是阳郁,非阳虚也。加参转虑製消炎解毒之肘,不如不用,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后果服之而愈。(熊寥笙·《伤寒名案选新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麻黄升麻汤随笔

麻黄升麻汤随笔 一、原文助读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释】伤寒六、七天,表证尚未解除,误用泻下重剂而成坏病:因虚其里,故腹泻不止;因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爽利,吐脓血;邪热内陷、郁而不能达表,故寸脉沉而迟、摸不到尺部的脉搏;手足发凉也系热厥而非寒厥。证属内热郁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单治其寒则助其热,单治其热又增其寒,欲补其虚必实其实,欲泻其实则虚其虚,故说“难治”,只能随证用药,宜用本方治疗。【按】此条恐非仲景原样条文。仲景为文,即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不过,据医家适证用方治验可知,本条所述麻黄升麻汤证可信。 二、辨证要点 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腹泻不止,或发热恶寒、无汗,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者。 李翰卿先生说:“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寒少之证方可试用”。本方不单治上述证候,因其内含麻黄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甘姜苓术汤诸方义及合并证,证情尚可扩展,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方为妥当。

(二)组成服法 麻黄1.5~3克,升麻1.5~3克,当归3~4.5克,黄芩3~4.5克,玉竹3~4.5克,知母3~4.5克,生石膏3~4.5克,炙甘草3~4.5克,桂枝3~4.5克,芍药3~4.5克,干姜3~4.5克,白术3~4.5克,茯苓3~4.5克,天门冬3~4.5克。以水三茶杯,煎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以上剂量及煎服法为李翰卿先生推荐。此推荐剂量与《伤寒论》所载剂量有所不同,主要是适当缩小了麻黄、升麻与其余药物的悬殊配比,提高了后者在方中份量。 三、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桂枝疏散内郁之热,也能发汗解表;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黄苓、知母、石膏清上焦郁热;白芍、当归、玉竹、天冬益血滋津。本方以发越内陷郁热为主,药后可使汗出邪而病解。故此为表里不和,上热下寒的治剂。方中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 四、医案选例 案一,谢某,男,38岁。初诊于1989年5月6日。 素患肺结核,常服抗结核药,病情控制平稳。上周感冒,咽喉红肿疼痛,咽部溃疡而有脓点,服抗生素后,咽痛好转,但增泻痢频作,日三四行,肠鸣腹痛,而手足厥冷,胸闷咳嗽,痰黄量多,舌淡边红苔薄腻,脉寸浮滑,尺迟无力。辨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虚实互呈。选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的功效及在方剂中的配伍探析

环球中医药2015年8月第8卷第8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ugust 2015,Vol.8,No.8957  四学术论坛四 作者单位:830011 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王玉龙(硕士研究生)二张焕二王娅妮二刘秋燕二吕光耀)];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吕光耀);新疆名医名方与特色方剂实验室(吕光耀)作者简介:王玉龙(1988-),女,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三研究方向:脑血管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和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三E?mail:410783961@https://www.360docs.net/doc/7e17501842.html, 通讯作者:吕光耀(1970-),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三研究方向: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和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三E?mail:sontse@https://www.360docs.net/doc/7e17501842.html, 麻黄的功效及在方剂中的配伍探析 王玉龙 张焕 王娅妮 刘秋燕 吕光耀 【摘要】 麻黄是临床常用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方剂当中,与不同药物配伍,其功效和治疗作用亦各异三本文从发汗解表以治疗伤寒表证;开宣肺气,止咳平喘以治疗各种咳喘证;利水消肿以治疗水肿证;温散寒邪治疗经脉诸证;解表散邪治疗风疹瘙痒等皮肤病五个方面论述了麻黄在方剂中的功效及配伍意义,以资同道临证用药参考三 【关键词】 麻黄; 功效; 配伍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5.08.017 麻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温,味辛微苦,主归肺二膀胱经,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消肿利尿,还可祛风止痒,温 经散邪三李时珍[1]言: 麻黄苦温无毒三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却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通腠理,解肌,泻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散目赤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三”麻黄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其气微香, 善达肌表,开腠理,透毛窍三主治伤寒表证二咳嗽气喘二风水 水肿二小便不利二风湿痹痛二阴疽痰核二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 痒等三现代研究表明麻黄含有生物碱类二黄酮类二挥发油二多 糖二酚酸类等多种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有调节血压二利尿二 平喘二发汗二兴奋中枢二抗凝血二抗病毒和抗癌二免疫抑制二抗 氧化等,对中枢神经系统二心血管系统二平滑肌等具有广泛的 作用[2?3]三现将麻黄的功效及其在方剂中的配伍二治疗意义阐述如下三1 发汗解表治疗伤寒表证麻黄性温气薄,轻扬发散而猛烈,气轻浮,善行肌表卫分,开腠理,启毛窍,散寒邪,入太阳少阴经,可发汗解表,散太阳寒邪三陶弘景誉称其为 伤寒发表之第一药”三张璐言麻黄[4] 宜发汗,去皮毛气分寒邪,以泻寒实”三汪昂言麻黄[5] 入足太阳,兼走手少阴二阳明而为肺家专药三能发汗解肌,去营中寒邪二卫中风热”三1.1 发散风寒,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发汗散寒,解卫气之闭郁为君,与透营达卫之桂枝相须为用,使发汗之力倍增三缪希雍[6]言: 麻黄轻扬发散,故专治风寒之邪在表三”如麻黄汤中,麻黄常与桂枝配伍治疗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三柯琴[7]称麻黄汤 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 麻黄二桂枝,即汤也之源也”[8]三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常用组合,正如‘本草纲目“载: 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三”此乃相须配伍典范三柯韵伯[7]赞其: 为卫分驱风散寒第一品药三然必籍桂枝入心通血脉,出营中汗,而卫分之邪乃得尽去而不留三”现代研究发现,麻黄与桂枝配伍时,吸收过程加速,起效时间缩短,可迅速有效地增强发汗作用[9]三赵云生等[10]研究发现麻黄多糖是麻黄具有发汗作用的重要有效成分三侯小双等[11]通过实验证实麻桂相须配伍发汗作用增强三 1.2 解表清里,治疗风寒外束里有郁热证 李时珍[1]称: 麻黄汤虽治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 经火郁之药也三”麻黄辛散开通,其发汗解表力峻,但单用表 虽解而里热不除,故风寒外束,里热内郁证,多与石膏二知母二 黄芩等清热除烦之品合用,以获解表清里之效,体现 火郁 发之”之意三麻黄为肺经专药,开皮毛二宣肺气三麻杏甘石 汤中,麻黄与辛甘大寒之石膏配伍,石膏借麻黄入肺以清肺 热三大量石膏清热宣肺,麻黄解表祛邪,使邪从外来,又从外 出;大青龙汤中,石膏清热除烦,借麻黄发散之力发越被寒邪 郁闭之阳气;麻黄升麻汤中,重用麻黄宣肺郁热,升麻利咽, 助麻黄宣发郁火,二药伍用,共达升阳散火之功三‘宣明论 方“之防风通圣散二‘外台秘要“之石膏汤及现代的感冒退热 方等,都是这一应用形式的发展三刘静等[12]分析 核心药 组”麻黄二石膏在方剂配伍中主要起到发散郁热二宣肺平喘二 发越水气二发汗除烦等作用三 1.3 助阳解表,治疗阳虚外感证 王好古[8]言麻黄: 解少阴寒,散表寒,发浮热三”素体阳 虚气弱,复感风寒之证,麻黄常与温里之附子二肉桂等同用三 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中,麻黄发太阳之表,附子温少阴之经,麻 黄发汗解表,开腠散邪为君,附子温肾助阳,麻附配伍于扶阳 中促解表,于解表中不伤阳气,可收温中解表之功,取表里兼 治之法也三麻黄附子甘草汤二再造散二麻桂饮等均可体现此

麻黄汤证伤寒论

麻黄汤证伤寒论 关于《伤寒论》中药物剂量折算的问题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千二百黍实其龠合之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汉书˙律历制》(二)伤寒表实证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经典著作教研室岳小强麻黄汤证【原文】★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黄湯主之。 () 【病机】风寒束表卫闭营郁【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辛温开腠发汗一宣一降止咳平喘两两个两先煎麻黄去上沫分三次服服药后温覆取微汗汗出病解停服饮食清淡适量。 【麻黄汤方后注】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原文】太陽病脉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 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①劇者必衄②衄乃解。 所以然者陽氣重③故也。 麻黄湯主之。 ()太陽病脉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词解】①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②衄:此指鼻出血。 ③阳气重:此处指阳气郁遏较重。 【原文】 傷寒脉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黄湯主之。 ()【原文】脉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黄湯。 ()脉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黄湯。 ()【原文】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黄湯。 ()【析义】太阳病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阳明病症状:不大便等喘与胸满为本条主症。 先表后里治病求本的治疗原则。 ◇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证名中风伤寒病因风寒风寒病机卫强营弱卫闭营滞症状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脉浮紧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辛温发汗调和营卫特征药桂枝配伍芍药姜枣配甘草麻桂与麻杏相关脏腑脾肺煎服法饮热粥、温覆温覆汗法禁例【原文】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淋家①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②。 ()瘡家③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痓④。 ()衄家⑤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脉急緊⑥直視不能眴⑦不得眠。 ()亡血家⑧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⑨。 ()汗家⑩重發汗必恍惚心亂⑾小便已陰疼⑿與禹餘粮丸。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⒀。 ()【原文】脉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黄升麻汤辨证加减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4%与参照组71.4%比较,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积极推广。 标签: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麻黄升麻汤;临床效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于临床常见病症,其往往会伴随内脏淤血的现象,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腹泻等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以往临床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或选择促胃肠蠕动的药物等对患者不良症状进行改善,但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实[1],此种治疗方案效果一般,且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中医对本病则具有独特的治疗功效。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5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参照组男17例,女11例,患者年龄58~87岁,平均年龄(73.6±4.6)岁。其中支气管扩张8例,慢性支气管炎11例,肺气肿9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患者年龄57~85岁,平均年龄(74.2±4.5)岁。其中支气管扩张7例,慢性支气管炎13例,肺气肿8例。在自然资料比较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吸氧、利尿强心、控制感染、平喘、解痉等。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麻黄升麻汤辨证加减治疗,方剂组成如下:桂枝、茯苓、苏子、知母各取12 g,当归、炒黄芩、炒白术、制玉竹、炒白芍、天冬各取15 g,升麻、炙甘草、干姜、石膏各取10 g,炙麻黄、丹参分别取8 g、20 g。用水煎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1个疗程为5剂。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标准: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气分析结果显示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基

桂枝汤类方歌

桂枝汤类方歌(二十一首) 一、桂枝汤: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二、桂枝加葛根汤: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几几反汗濡。解肌驱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三、桂枝加附子汤: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四、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意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五、桂枝去芍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小便不利心下满,颈项强痛热翕翕。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十二、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十三、小建中汤: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十五、桂枝加桂汤: 桂枝加桂剂量增,奔豚冲心来势凶。平冲降逆解外寒,补心代肾立奇功。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十七、桂枝附子汤: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术附姜枣加甘草,三阴都尽冒始应。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加芍腹痛诊,此病原来属太阴。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李翰卿目录

整理说明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乃李翰卿先生遗着。现有1959年油印本(韩五辉原藏)和1960年手稿本存世. 1959年1月的油印本书名为《伤寒一百一十三方使用法》。其编排体例为:前言;其113方谨依《伤寒论》原书之序,未作分类编排:细目有方义、药品、加减法、煎法服法、用药大意、主治经验摘要、主症、禁忌症、应参考的方剂等9项。论述简明醒神。1960年的手稿本由安植基、安邦煜和平全意等人协助李老整理抄录而成,此稿曾经李翰卿亲笔修改。并有李映淮(李翰卿之子)贴加的按语和陈重光整理的标记。其编排体例为:编写说明;将113方分为12类重新编排;细目有方义、主治、药品、加减法、煎法服法、用药大意、禁忌证、类似方剂参考、历代用药经验摘要等9项。论述较前详实. 此次整理是在先得到1960年手稿本,后发现1959年油印本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基本保持手稿本原貌的基础上又参考油印本作了进一步完善。此外另有一些增删调整,详细说明如下: 1.此次整理李映淮按语、陈重光批注多所删略。 2。此次整理略去“历代用药经验摘要”一栏,因此栏多系仲景原文之重复。 3.此次整理参照《金匮五函经》卷七卷八的内容对手稿方序再次调整、之所以作上述调整。一是因为]960年手稿本的分类排序还略显粗放,并非定稿,二是因为整理者水平有限,不能完全把握李老原意,故取《金匮玉函经》方序作为编排依据。

4.此次整理,因删裁调整者较多,故定其名曰《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5.药物计量单位维持原貌,即以两、钱等计,不换算作克。 再次感谢韩履祺大夫无偿提供其家三代(韩玉辉、韩必明、韩履祺)共同珍藏的1959年油印本数据 整理者 2000年8月20日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编写说明 一、此编系本人根据仲景《伤寒论》编写的病、证、方、药四部分中的方剂部分。本人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伤寒论》诸方,不但用药精简,法度严明,而且对学者明确地指出了符合实际的辨证纲领,果能善于掌握和应用,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二、此编编写的目的主要有三点:①为了帮助学者容易领会古方运用的精神,避免受到后人“古方难用”说法的影响。②为了抛砖引玉,就正大方,以改正个人对伤寒方认识的缺点和错误,以便共同发掘中医学宝藏的潜在力量。③为了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以便中西医早日走向合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三、本编分类:依据方剂类型,分为桂枝汤类、麻黄汤类等共十二类,使读者不但便于查阅,而且便于集中体会用药的具体法则。(整理者按:此次重新编排方序有所调整。); 四、本编每一方下分为方义、主治、药品、加减法、煎服法、用药大意、禁忌证、类似方剂参考等栏目,其用意如下: “方义” 系说明本方对各种疾病的主要作用; “主治” 系说明主治疾病和具体症状,并根据实践指出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的关键现象,以便易于掌握,并避免发生错误。 “药物” 列出原方的组成药品,并根据经验定出一般使用范围,以便临床斟酌采用。 “加减法” 以原有的加减药品为限,有的略加解释和用量,以便临床易于引申。 “煎服法” 本栏介绍一般用水的数量和服法的大概轮廓,不可能做到十分精确. “用药大意” 本栏只根据各种药品的共同作用分类集中在一起,说明各类药物的治疗方向,一般不涉及其它不同之处。各药详细部分另详《药物编》.“禁忌证” 本栏只举出与主治疾病相反的关键证,是为了从反面进一步审查应用方剂是否正确,以避免看法片面的错误。 “类似方剂参考” 本栏是为了加强用方的准确性,只介绍两种情况:一系有关禁忌证的类似方剂,一系有关主治证或轻或重的类似方剂。 李翰卿于1960年 澄空按语:李翰卿先生熟读伤寒,彻其大意,证之临床,行之有效,激励后生用简易经方普度众生。 伤寒论一百一十三方临床使用经验精要 桂枝汤方第一

麻黄汤类方歌

麻黄汤类方歌(八首) 一、麻黄汤: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此方原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安康。 八、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 一、葛根汤: 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量。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 一、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功效好。 二、抵当汤: 抵当汤中用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少腹硬满小便利,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 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 一、栀子豉汤: 栀子豉汤治虚烦,懊?颠倒不得眠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三、栀子生姜豉汤: 见栀子豉汤方歌内 四、栀子厚朴汤: 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 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 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酒疸心热且懊?,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 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栀子黄柏兼甘草,清热祛湿好思量。 陷胸汤类方歌(六首) 一、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法最超,半升葶苈杏硝调。项强如痉君须记,大黄甘遂下之消。 二、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遂硝黄,心下硬痛脉紧强。热气内陷水热结,小有潮热要参详。 三、十枣汤: 十枣汤治胁下水,心下痞硬胁痛锐。甘遂芫戟研细末,枣汤煮浓服钱匕。 四、小陷胸汤: 小陷胸汤大瓜蒌,半夏黄连三药投。痰热胶结心下痛,利痰清热服之廖。 五、白散: 白散三物巴桔贝,寒实结胸此方贵。或吐或利分上下,中病即止莫伤胃。 六、瓜蒂散: 瓜蒂散是涌吐方,胸中痞硬痰邪猖。气冲咽喉不得息,蒂豆研散调豉汤。 泻心汤类方歌(六首) 一、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芩连姜,人参草枣合成方。心下痞满兼呕吐,去渣重煎调胃肠。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黄连泻心汤,黄芩黄连和大黄。清热泻痞沸汤渍,擅治烦躁吐衄殃。 三、附子泻心汤: 附子泻心芩连黄,恶寒汗出痞为殃。专煎轻渍须记住,泻热之中又扶阳。 四、生姜泻心汤: 生姜泻心是良方,胃中和不痞为殃。噫气下利芩连草,参枣半夏与二姜。 五、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用芩连,干姜半夏参枣全。心下痞硬下利甚,更治狐惑心热烦。 六、旋复代赭汤: 旋复代赭痞在中,噫气不除饮气冲。参草姜枣半夏予,赭轻姜重方奏功。 甘草汤类方歌(四首) 一、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生用一两不多收。莫道此是中焦药,清解少阴效最优。 二、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少阴虚,心悸脉结证无疑。麦地麻胶桂姜枣,清酒与水煎法奇。 三、甘草附子汤: 甘草附子汤四味,桂枝白术药方备。骨节掣痛不可近,恶风短气阳虚最。 四、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中医试题及答案

1、证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而属表里同病,治当。:C A、先治表 B、表里同治 C、先治里 D、治表多治里少 E、治里多治表少 2、黄芩汤证见下利,其性质是( ) 。:A A、胆热迫肠 B、肠中热邪内蕴 C、肠中湿热内阻 D、肝热迫肠 E、表邪内迫大肠 3、霍乱病病程中出现吐利止表现,下列表述中最为确切的是:A A、既有病向愈,亦有气阴耗竭者。 B、为阳气耗竭,无驱邪外出之力。 C、为阳气来复,病向愈者。 D、为阴血耗伤,无物可下。 E、为阳气耗伤,阴凝阻中 4、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下列哪项解释最确切():B A、胃家燥邪亢盛 B、胃肠燥热亢盛 C、胃肠邪气盛实 D、肠中燥结成实 5、下列麻黄汤的煎服法中,哪项是错误的::B A、先煮麻黄,去上沫 B、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C、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D、温覆取微汗 E、禁生冷、油腻、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以原文为据,下列脉证,哪项在太阳中风提纲中未予明叙():C A、汗出 B、发热 C、头痛 D、浮缓 7、太阴病下利可兼见下列( ) 症状?:C A、手足厥冷 B、下利清谷 C、手足自温 D、脉微细 E、利下臭秽 8、《伤寒杂病论》作者::C A、王叔和 B、成无己 C、张机

E、张志聪 9、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无汗身痒者,治用:A A、桂麻各半汤。 B、桂二麻一汤。 C、桂二越一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茵陈蒿汤。 10、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是:B A、蒸蒸发热 B、翕翕发热 C、时发热 D、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E、往来寒热 11、《伤寒论》中厥阴最为全面的概括是( ) 。:E A、手厥阴心包 B、足厥阴肝 C、手、足厥阴 D、阴阳学说中的阴尽阳生 E、脏腑经络及阴阳学说两个不同范畴 12、"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应:A A、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桂枝汤。 B、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柴胡桂枝汤。 C、在发热自汗出之前,用柴胡桂枝汤。 D、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桂枝汤。 E、在发热自汗出之后,用小建中汤。 13、白虎加人参汤证出现恶风寒的表现是( ) :D A、发热与恶寒并见 B、不发热而但恶寒 C、其背恶寒如掌大 D、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 14、以下除哪项外,均为痞证可见证():C A、痞 B、痞满 C、疼痛 D、呕吐 15、下述汤方均具清上温下之功,能治疗厥阴病上热下寒证的是( ) 。:E A、黄连汤 B、栀子干姜汤 C、麻黄升麻汤 D、干姜芩连人参汤 E、乌梅丸 16、判断疾病是否传变的依据是。:A A、脉症变化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证治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e17501842.html,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证治探讨 作者:吴军张祖权 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01期 摘要: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内外、上下寒热夹杂及寒热真假方剂的讨论,认为《伤 寒论》中对寒热夹杂病证的阐述全面而系统。因此,如能认真学习《伤寒论》中有关寒热夹杂病证的辨证、治疗:用药,领会其精意,临床上认识寒热夹杂疾病,正确辨证和治疗用药,对提高寒热夹杂疾病及其它疑难病证的辨证治疗均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寒热并用;方剂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1-0045- 在《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方剂很多,有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栀子干姜汤、黄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根据其作用的部位可以分为上焦寒热夹杂,中焦寒热夹杂,上、中焦寒热夹杂,上下寒热夹杂和下焦寒热真假。在此笔者《伤寒论》中寒热并用的部分方剂证治的运用体会作出讨论,以共交流,谬误之处,请同道不啬指教。 1 属上焦寒热夹杂的方剂 有大青龙汤、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的组成为: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桂枝二越婢一汤的组成为:桂枝、白芍、麻黄、生姜、大枣、甘草、石膏。此二方均是为外有表寒而里有实热而设,只不过有寒热的轻重不同而已。大青龙汤证是表寒重而里热也重,而桂枝二越婢一汤证是表寒轻里热也轻,因此在临床症状、药物的组成和用量上区别很大。大青龙汤是治疗“太阳中风,脉浮紧,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桂枝二越婢一汤是治疗“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大青龙汤中麻黄用量为六两,石膏用量为鸡子大,而桂枝二越婢一汤中麻黄用量仅十八铢,石膏为二十四铢,在脉象上也区别很 明显,一为浮紧一为微弱,这也证实了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为什么不能用重剂发汗的道理。 2 属于中焦寒热并用的方剂较多 有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栀子干姜汤、黄连汤等。虽都用于中焦寒热夹杂,却在部位和虚实上还有较大的区别,其中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均为治疗寒热互结于胃脘,因此临床均可见脾胃升降失常之干呕、噫气及脾气不升的下利等证,以干呕为主者以半夏泻心汤;以水气内停,食滞不化之干噫食嗅,腹中雷鸣以生姜泻心汤;如脾胃气虚,痞利具重则用甘草泻心汤。栀子干姜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黄连汤均为

麻黄升麻汤随笔终审稿)

麻黄升麻汤随笔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麻黄升麻汤随笔 一、原文助读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释】伤寒六、七天,表证尚未解除,误用泻下重剂而成坏病:因虚其里,故腹泻不止;因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爽利,吐脓血;邪热内陷、郁而不能达表,故寸脉沉而迟、摸不到尺部的脉搏;手足发凉也系热厥而非寒厥。证属内热郁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单治其寒则助其热,单治其热又增其寒,欲补其虚必实其实,欲泻其实则虚其虚,故说“难治”,只能随证用药,宜用本方治疗。 【按】此条恐非仲景原样条文。仲景为文,即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不过,据医家适证用方治验可知,本条所述麻黄升麻汤证可信。二、辨证要点 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腹泻不止,或发热恶寒、无汗,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者。 李翰卿先生说:“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寒少之证方可试用”。本方不单治上述证候,因其内含麻黄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甘姜苓术汤诸方义及合并证,证情尚可扩展,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方为妥当。

(二)组成服法 麻黄1.5~3克,升麻1.5~3克,当归3~4.5克,黄芩3~4.5克,玉竹3~4.5克,知母3~4.5克,生石膏3~4.5克,炙甘草3~4.5克,桂枝3~4.5克,芍药3~4.5克,干姜3~4.5克,白术3~4.5克,茯苓3~4.5克,天门冬3~4.5克。以水三茶杯,煎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以上剂量及煎服法为李翰卿先生推荐。此推荐剂量与《伤寒论》所载剂量有所不同,主要是适当缩小了麻黄、升麻与其余药物的悬殊配比,提高了后者在方中份量。 三、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桂枝疏散内郁之热,也能发汗解表;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黄苓、知母、石膏清上焦郁热;白芍、当归、玉竹、天冬益血滋津。本方以发越内陷郁热为主,药后可使汗出邪而病解。故此为表里不和,上热下寒的治剂。方中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 四、医案选例 案一,谢某,男,38岁。初诊于1989年5月6日。 素患肺结核,常服抗结核药,病情控制平稳。上周感冒,咽喉红肿疼痛,咽部溃疡而有脓点,服抗生素后,咽痛好转,但增泻痢频作,日三四行,肠鸣腹痛,而手足厥冷,胸闷咳嗽,痰黄量多,舌淡边红苔薄腻,脉寸浮滑,尺迟无力。辨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虚实互呈。选用麻黄升麻汤。

倪海厦经典配方

倪海厦经典配方 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 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 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处方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6克牡蛎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治疗癫痫的基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牡蛎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7、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

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8、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10、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 泽泻25克白术10克11、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汤) 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12、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13、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小续命汤》) 麻黄25-40克杏仁25-40克大枣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黄芩10克白芍 15克防风10克川芎15-50克人参15克炮附子10克当归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14、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杏薏甘汤) 麻黄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15、治疗风疹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 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术12克16、治疗产后全身疼痛(出自

麻黄升麻汤随笔解析

麻黄升麻汤随笔解析 麻黄升麻汤随笔 一、原文助读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释】伤寒六、七天,表证尚未解除,误用泻下重剂而成坏病:因虚其里,故腹泻不止;因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爽利,吐脓血;邪热内陷、郁而不能达表,故寸脉沉而迟、摸不到尺部的脉搏;手足发凉也系热厥而非寒厥。证属内热郁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单治其寒则助其热,单治其热又增其寒,欲补其虚必实其实,欲泻其实则虚其虚,故说“难治”,只能随证用药,宜用本方治疗。 【按】此条恐非仲景原样条文。仲景为文,即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不过,据医家适证用方治验可知,本条所述麻黄升麻汤证可信。 二、辨证要点 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腹泻不止,或发热恶寒、无汗,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者。李翰卿先生说:“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寒少之证方可试用”。本方不单治上述证候,因其内含麻黄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甘姜苓术汤诸方义及合并证,证情尚可扩展,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方为妥当。 (二)组成服法 麻黄1.5,3克,升麻1.5,3克,当归3,4.5克,黄芩3,4.5克,玉竹3,4.5克,知母3,4.5克,生石膏3,4.5克,炙甘草3,4.5克,桂枝3,4.5克,芍药

3,4.5克,干姜3,4.5克,白术3,4.5克,茯苓3,4.5克,天门冬3,4.5克。以水三茶杯,煎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以上剂量及煎服法为李翰卿先生推荐。此推荐剂量与《伤寒论》所载剂量有所不同,主要是适当缩小了麻黄、升麻与其余药物的悬殊配比,提高了后者在方中份量。 三、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桂枝疏散内郁之热,也能发汗解表;干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黄苓、知母、石膏清上焦郁热;白芍、当归、玉竹、天冬益血滋津。本方以发越内陷郁热为主,药后可使汗出邪而病解。 故此为表里不和,上热下寒的治剂。方中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四、医案选例 案一,谢某,男,38岁。初诊于1989年5月6日。素患肺结核,常服抗结核药,病情控制平稳。上周感冒,咽喉红肿疼痛,咽部溃疡而有脓点,服抗生素后,咽痛好转,但增泻痢频作,日三四行,肠鸣腹痛,而手足厥冷,胸闷咳嗽,痰黄量多,舌淡边红苔薄腻,脉寸浮滑,尺迟无力。辨为阳气内郁,肺热脾寒,虚实互呈。选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8克,升麻4克,白芍、天冬、黄芩、知母、生石膏、玉竹、当归各2克,干姜、桂枝、白术、茯苓各4克,炙甘草2克。 上方服用3剂,咽痛止,咳嗽轻,胸满除,腹泻减少,腹痛止,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剂病愈。(张长恩《伤?寒论临证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 案二,高某,男,38岁,农民。患者素有脾虚便溏(慢性肠炎),去年曾因潮热盗汗,经拍诊断为肺结核。今感冒10日,初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后渐有胸闷、咳嗽、痰多色黄。现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闷喘咳,痰稠黄,带血丝,口渴不欲多饮,咽痛烦躁,肠鸣腹痛,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舌尖稍红,脉寸浮

麻黄升麻汤随笔详解

麻黄升麻汤随笔一、原文助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357 )【释】伤寒六、七天,表证尚未解除,误用泻下重剂而成坏病:因虚其里,故腹泻不止;因邪热不得外解而上攻,因致咽喉不爽利,吐脓血;邪热内陷、郁而不能达表,故寸脉沉而迟、摸不到尺部的脉搏;手足发凉也系热厥而非寒厥。证属内热郁厥,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若单治其寒则助其热,单治其热又增其寒,欲补其虚必实其实,欲泻其实则虚其虚,故说“难治”,只能随证用药,宜用本方治疗。 【按】此条恐非仲景原样条文。仲景为文,即言难治,或不出治法方药,或言“与之”某剂,而未见先言难治,又以“主之”示以肯定治法。不过,据医家适证用方治验可知,本条所述麻黄升麻汤证可信。 二、辨证要点上热下寒证见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逆,腹泻不止,或发热恶寒、无汗,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者。李翰卿先生说:“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得病

久暂、治疗经过,以及饮食之喜冷、喜热,脉搏之有 力、无力,全面细心分析,肯定属于上热下寒、热多 寒少之证方可试用 ”。本方不单治上述证候,因其内 含麻黄汤、当归四逆汤、白虎汤、甘姜苓术汤诸方义 及合并证,证情尚可扩展,宜参照各方证而活用之, 方为妥当。 (二)组成服法 麻黄 1.5?3 克,升麻 1.5?3 克, 黄芩 3?4.5 克,玉竹 3?4.5 克, 生石膏 3?4.5 克,炙甘草 3?4.5 克,芍药 3?4.5 克, 克,茯苓 3?4.5 克,天 门冬 3?4.5 克。以水三茶杯, 煎半茶杯,去滓温服,汗出即愈。 以上剂量及煎服法为李翰卿先生推荐。此推荐剂量与 《伤寒论》所载剂量有所不同,主要是适当缩小了麻 黄、升麻与其余药物的悬殊配比,提高了后者在方中 份量。 三、用药大意 麻黄、升麻、桂枝疏散内郁之热,也能发汗解表;干 姜、白术、茯苓、甘草温中利水以止泻;黄苓、知母、 石膏清上焦郁热; 白芍、当归、玉竹、天冬益血滋 津。 本方以发越内陷郁热为主,药后可使汗出邪而病解。 当归3?4.5克, 知母3?4.5克, 克,桂枝 3?4.5 克,白术 3?4.5 姜 3?4.5

经方一两, 现在几克

经方一两, 现在几克 经方一两, 现在几克? 在淘宝和卖家聊, 问小柴胡汤要柴胡八两, 他放几克? 答 24克, 经方一两等于现在3克. 问为什么不是240克, 他反问: 柴胡一味药你要半斤? 反吓我一跳. 原来按我的想法, 竟然一味药要放半斤. 现在500克就是一斤嘛.难道是我错了?忙去翻JT的文章: 《伤寒论》小柴胡汤的柴胡是半斤,汉代半斤的话,大概现在剂量的三四两左右。不过我开经方的话,通常是乘以0.3,不太会乘到0.4,所以他写半斤、八两,我就开二两四。 我现在开柴胡汤,二两四的药单拿到药行,药行不卖,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当我听到这个药行说「没有人这样开」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有一个疑惑:「现在台湾的人得了柴胡证,怎么办?」因为柴胡证用柴胡汤,要确保这个药有效,柴胡需要开得很重,也就是,一碗汤里面,柴胡不得少于八钱,这是基本的规范。少于八钱有没有可能有效?有可能,但是没有效的可能性也很大。

按JT的折法, 经方一两是现在0.3两. 0.3两是30g吗? 台湾的一两是37.5g, 所以0.3两是11.25g. 所以算下来二两四是90g. 柴胡剂加90g柴胡量算大吗?!倪 海夏:认为是37克,去掉7克是30克,但好象他很少用这 么大量,关键是药要对症!黄元御:经方之一两今之12.65 克郝万山:1两等于15.625g中医学校里普遍按汉之一两折合今之3g折算. <-- 鄙视一下,呵呵.随着东汉出土文物考古工作的深入,经方剂量的折算愈来愈显得明确。根据考古、度量衡研究新的考证,成书与东汉末年的《伤寒杂病论》一斤约等于220g,一两约等于13.8g,一升约等于200ml,一合约等于20ml;一尺约等于23.1cm。看来汉之一两折成今之15.6克比较靠谱.那是不是简单的按一两15克算呢? 真如此, 桂枝汤的桂枝三两就是45克, 小柴胡汤的柴胡八两就是120克, 量也惊人.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麻黄升麻治喉癌

麻黄升麻治喉癌 现状:喉癌缺乏深入 讲喉癌以前,我揭示一个现象:人类对于疾病的认识与疾病的发病率有关系。比如说伤寒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太阳病发病率高,它几乎占到了《伤寒论》的五分之二。到了疾病的危重阶段,厥阴病,发病率低。 为什么呢? 因为发病率低,经验少啊,所以在《伤寒论》中的篇幅就很少。甚至像陆渊雷等伤寒注家,认为厥阴病是千古疑案,认为有好多就不是张仲景的,张仲景的这个方子怎么这么杂乱呢,以麻黄升麻汤为代表,这是一种现象。另一种现象呢,以癌症为例。 现状:喉癌缺乏深入研究 喉癌,占所有癌症的不到百分之二,发病率也是偏低。所以,在有关中医肿瘤著作中讲喉癌的非常少,系统讲喉癌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自成体系的几乎没有,为什么?发病率比较低,我们的经验不充分,认识不到位,有一个过程。 庆幸的是,我从十六七岁开始背伤寒,到二十岁左右上中专学伤寒,到了二十八九岁考上伤寒专业的研究生,以及多少年来学伤寒、用伤寒、发扬伤寒,几十年如一日,有这个基础。而且,我有近二十年的中医肿瘤临床,也就是肿瘤专科第一线的磨炼,在肿瘤临床的爬摸滚打过程中,经常能看到喉癌,但是对喉癌的理法方药,几乎是没有得心应手的文献。在这种临床的困惑之中,我深厚的经方功底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理论:传统观点与我之见解 一年多以前,我突然发现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的麻黄升麻汤证就是喉癌的有效方证。自从我发现了喉癌就是张仲景的麻黄升麻汤证以后,我几乎是原原本本用经方,原原本本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喉癌患者。尽管这些患者中,大部分是经过手术的、复发的、经过放疗效果不好的,但是在二十多个应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喉癌的患者中,大家都反映,药性平稳,止疼开声效果明显,病情得到缓解。这在肿瘤临床是非常难得的一种表现。因为我们找到了有效的方药,也就是说,对于我把麻黄升麻汤用于喉癌这一点上,我感到十分自豪,这是继承创新的表现。 大家看《伤寒论》357条。这一条是伤寒论中最难解的条文,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谓千古疑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