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设计(全套图纸) .doc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设计(全套图纸) .doc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设计(全套图纸) .doc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设计(全套图纸) .doc

郑州轻工业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机制08-4班

学号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时间 2012年 5月28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可控并联双筒式减振器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号 200802010431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要求及原始数据:

伸张行程最大阻力为2156~2646N,压缩行程最大阻力为392~588N

主要内容:

减震器总体设计,机械控制机构设计,

(1)设计说明书一份

(2)总装配图一张

(3)组件图一张

(4)零件图两张

主要参考资料

余志生,汽车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出版

屠卫星,汽车底盘构造,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出版

王国权,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出版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https://www.360docs.net/doc/7e18015393.html,/v_show/id_XMjA2MzkzMDA=.html

完成期限:2012-03——2012-06

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2011年 12 月 8 日

目录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 I

I 1 绪论 (1)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减振器的发展历史 (2)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3)

1.4 研究的重点及目的 (4)

2 减振器的分类 (5)

2.1 按材料角度划分 (5)

2.2 按结构角度划分 (5)

3 汽车悬架系统及减震器工作原理的分析 (6)

3.1 汽车悬架与减振器的配合结构及其选择 (6)

3.2 弹性元件的分类 (7)

3.3 汽车悬架系统的分类 (8)

3.4 双筒式减震器的工作原理 (8)

3.5 优点分析 (10)

4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设计

(1)

4.1 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设计参数

10

4.2 双筒式减振器的外特性与设计的原则

11

4.2.1双筒式减震器的外特性

12

4.2.2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外特性设计原则

12

4.3 双筒式减振器参数和尺寸的确定

13

4.3.1 悬架静挠度f的计算

14

4.3.2 相对阻尼系数Ψ的确定

14

4.3.3 确定减振器的安装角度

15

4.3.4 减振器的卸荷速度的确定

16

4.3.5 最大卸荷力的确定

17

4.3.6 减震器工作缸直径D的确定

17

4.3.7 双筒式减振器活塞行程的确定

18

4.3.8 液压缸的壁厚计算

19

4.3.9 液压缸的稳定性验算

21

4.3.10 缸盖厚度计算

22

4.3.11 活塞杆的计算

23

4.3.12 最小导向长度的确定

26

4.4 液压缸的结构设计 ..........................................................................

26 4.5 活塞尺寸计算 (28)

4.6 阀系的计算 (28)

4.6.1 阀孔的结构设计 (29)

4.6.2 阀孔的尺寸计算 (29)

4.7 密封元件的确定 (31)

4.7.1 密封尺寸 (32)

4.8 油液的选取 (33)

4.9 本章小结 (34)

5 双筒式液压减震器的结构优化.....................................................

34

5.1 双筒液压减振器连接件的优化..............................................

34

5.2 双筒液压减振器焊接方法的优化

(3)

4

5.3 本章小结

(3)

5

6 运用proe4.0对双筒液压的主要零件进行绘制.............................

33 6.1 部分零件的三维造型 (35)

6.1.1 活塞杆的三维造型 (35)

6.1.2 活塞的三维造型 (36)

6.1.3 活塞杆的三维造型 (37)

6.1.4 底阀的三维造型 (38)

6.1.5 防尘罩的三维造型 (39)

6.2 双筒液压减振器的装配图 (39)

结束语

(4)

1

致谢

(4)

2

参考文献

(4)

3

可控并联双筒式减震器设计

摘要

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振器,为衰减振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釆用减振器多是液力减振器,其工作原理是内车架和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檫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变时,阻尼力随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减,并与油液粘度有关。

发展到今天减振器的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性能也有了极大的提高。通过对减振器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的深入了解,明确了设计该型减振器的重要性和意义,并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微型汽车悬架的双筒油压减振器。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如下:对双筒式油压减震器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减振器的类型、布置形式、安装角度和选用数量,这是进行尺寸设计的基础。

对双筒式油压减震器的尺寸设计,尺寸设计的过程主要包括相对阻尼系数以及敁大卸荷力的确定,减振器工作缸、活塞、活塞杆、阀系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尺寸计算。

完成结构设计与尺寸设计后应对减振器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校核的结果应符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减振器的进一步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为实际的生产制造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油压式/减振器/优化/阻尼系数/工作缸。

Controllable Shunt binoculars shock absorber

ABSTRACT

The shock absorber is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automobile suspension; it has a big change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shock absorber until now. The performance also had big enhancement. Through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y and tendency of the shock absorber, we make clear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esigning of the shock absorber, and design a kind of shock absorber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suspension of the compact car. The main problem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The desig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gasification type shock absorber. It mainly determines the types of the shock absorber, layouts, the angle of installing and the quantity of selecting, these a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signing of the sizes.

The design to the size of the gasification type shock absorber. It includes relative damping coefficient,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iggest discharge strength, and the computing of the sizes of work cylinder, piston, connecting rod, valve and related spare parts.

After completi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designing of the sizes, the shock absorber intensity and the stability should be checked, the results should conform to the country related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shock absorber’s further study, the optimal scheme which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has provided the certain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nufacturing of the reality production.

Key words Type, Shock Absorber,Optimization,Damping Factor, Work Cylinde

1 绪论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髙,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同时,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悬架是车身和车轮之间弹性连接的部件,作用是缓和、抑制由不平路面引起的振动和冲击,保证乘员乘坐舒适和所运货物完好;除传递汽车垂直力外,还传递其他各方向的力和力矩,保证车轮和车身之问有确定的运动关系,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驾驶性能。减振器作为汽车悬架中重要的组成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振动,改善汽车行使平顺性,增强车轮与地面附着性能,减少汽车因惯性力引起的车身倾角变化,提高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动载荷,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车辆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其总体性能与零部件的性能关系密切。因此,零部件的研发,不但涉及零部件本身的分析计算与试验等,而且涉及许多与整车有关的参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研发过程。减振器是车辆悬架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的好坏对车辆的舒适性以及车辆及悬架系统的使用寿命等有较大影响。

Inventor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款三维可视化实体模拟软件

Autodesk® Inventor?Professional (AIP),R前已推出最新版本AIP2010。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包括Autodesk Inventor®三维设计软件;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二维机械制图和详图软件AutoCAD® Mechanical;还加入了用于缆线和束线设计、管道设计及PCBIDF文件输入的专业功能模块,并加入了由业界领先的ANSYS®技术支持的FEA功能,可以直接在Autodesk Inventor软件中进行应力分析。在此基础上,集成的数据管理软件Autodesk® Vault-用于安全地管理进展中的设计数据。由于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集所有这些产品于一体,因此提供了一个无风险的二维到三维转换路径。Autodesk® Inventor?软件是一蜜全面的设计工具,用于创建和验证完整的数字样机;帮助制造商减少物理样机投入,以更快的速度将更多的创新产品推向市场[8]。

Autodesk Inventor产品系列正在改变传统的CAD工作流程:大大简化了复杂

三维模型的创建,工程师即可专注于设计的功能实现。通过快速创建数字样机,并利用数字样机来验证设计的功能,工程师即可在投产前更容易发现设计中的错误。Inventor能够加速概念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整个流程,并凭借着这一创新方法,连续7年销量居同类产品之首。

通过运lnventor的主要功能与双筒液压减震器的具体设计相结合,学会减震器的计算设计与力学校核的同时,学会怎样与设计软件的综合运用,将设计思路清晰化,将设计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1.2 减振器的发展历史

汽车悬架减振器技术发展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O世纪6O年代以前是定阻尼参数减振器阶段,尔后随着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可调减振器性能认识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各样减振器技术不断涌现,不过其主要焦点集中在控制节流孔流量的变化方面:

(1) 用各种各样的流量阀人工调节节流孔流量,以便司机根据路况实现舒适工况、中等工况、运动工况三级调节,后来又发展到将阻尼分为更多级,这样可以扩大选择的范围,但这无疑给操纵安全性带来负影响。

(2) 利用一些辅助零件调节节流孔的数量,如在空心活塞杆上做出一系列径向节流孔,然后在活塞杆外或内增加辅助套筒或转动套杆,以便在减振器行程中,使起节流阻尼作用的节流孔数目发生变化,从而自动调节阻尼力的大小.目前性能较好的减振器速度特性都有三级控制:第一级速度在0.1m/s以下,相应于汽车在好路上行使,由阀片缺口或小孔产生节流控制阻力;第二级的速度在0.1~1m/s范围内,相应于汽车承受中等强度振动,这是减振器工作主要的一级,由阀片或弹簧的弹性产生节流间隙来控制阻力,性能受温度影响较小;第三级速度大于1m/s,相应于车轮高频震动和悬架剧烈振动,由活塞通孔的节流来控制,这一级与轮胎接地情况密切相关。

(3)2O世纪8O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汽车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高级轿车的智能化发展,光电传感器及超声波传感器在汽车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实现减振器特性智能化可调和实时可调,有力地解决了汽车乘坐舒适性与操纵安全性的矛盾[1]。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到目前为止,可调阻尼减振器形式有很多种,如涡流式减振器、应变感应式减振器、频率感应式减振器、压电阻TEM式减振器、磁流变体可调阻尼减振器、电流变体可调阻尼减振器、节流口可调阻尼减振器等.我国学者主要致力于后三种阻尼可调减振器的研究,特别聚焦在减振液粘度的可调性方面.根据日本Bridgistone公司的研究材料介绍,电流变液体的粘度在几毫秒内即可随高磁场电压变化即迅速改变或恢复.正是电流变流体这样一种在电解液(如硅酮)中高极化微质点的悬浮体,使得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随工况智能变化成为一种可能.德国巴依尔公司在1995年对采用能改变减振度的电流变流体减振器进行了首次试验,由于采用了相应的传感器,便能直接分析路基情况,并在随后的0.0015s内调节减振器的特性,以满足路况要求.近年来我国学者曾利用磁流体作为减振液通过控制磁场强度也达到调整减振器特性的要求,研究表明,以磁流体为减振液的阻尼调节性能较电流变流体的调节性能为好.但目前这两种方式都没能做出经济实用的、令人接受的产品模,仍都处于研制阶段。据调查,目前国内双筒液阻减振器配套产能有过剩趋势,生产高档次减振器的不多。单筒充气式减振器国内生产厂家正在消化吸收设计技术和提高制造工艺技术阶段,产品质量还没很过关。对于充气式减振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单缸充气式汽车减振器方面。在郭孔辉院士的领导下,长春汽车研究所作了大量的试验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橡胶的寿命不过关及设计、制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

国外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件大多数都生产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供应充足、生产集中度高、品牌效应突出。

我国生产同时液阻减振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具有较大的研发、设计、生产规模。目前满足国内汽车市场的各种减振器大部分是由国内厂商生产的。但我国的筒式液阻减振器技术水平在总体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缺点是产品结构单一,具有自主产权的先进减振器产品很少,制造工艺水平也参差不齐,产品工作稳定性较差。漏油、噪声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亟待解决,通过查阅有关减振器的一些有关资料,使我感慨良多!

传统的被动式减振器的发展主要在于结构的局部改进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以不断改进其使用性能。机械可调阻尼减振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已经在一些旅行

轿车,厢式车和普通轿车上得到应用,今后会进一步发展。而更多的中级轿车,高级轿车上会使用阻尼连续可调的电控式减振器。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减振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工作介质的性能上不能满足实用要求。但随着对这两种减振器的不断深人研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以及中国汽车行业对世界完全开放,二者必定会在汽车行业中大放异彩。

减振器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的,专家门和设计师本着“使用方便,安全第一”的原则不断对减振器进行完善创新,使减振器的功能和安全性不断提高。

国内减振器制造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主机厂配套占很大比例,在中低档轿车领域,基本是国产减振器的天下。另外,减振器的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高端产品也有研发。减振器其中的主要问题有:(1)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必须保证减振器油液的密封性,技术要求高和装配比较困难,使用维护比较严格。

(2)油液中混入空气易影响工作性能油液中混入空气后,容易引起液压油变质,使系统的工作性能受到影响、会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3)减振器未来的发展是向着结构设计更合理,操作更简单,使用安全,采用新型材料,造价便宜的方向。在结构方面可以采用可调阻尼减振器,以实现减振器在不同的道路条件下,起到自动调节阻尼系数的作用。

故中国国内的汽车零部件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筒式减振器作为汽车上大量使用的重要部件,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大力提高国内厂商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制造技术水平,提高制造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减振器产品的自护设计和开发能力。同时,也应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筒式减振器的高技术含量,促进筒式液阻减振器的现代设计方法的发展。相信其会有很好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15]。

1.4 研究重点以及目的

通过ProE软件的辅助,设计一种用于商务车型并且符合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双筒液压式减振器。通过大量的社会实际调查研究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设计计算以及老师的指导下,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最终完成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参考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借鉴相关企业的产品,预期的设计产品能够

符合理论设计要求,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并且将生产成本降到最低。

2 减震器的分类

2.1 按材料角度划分

从产生阻尼材料的角度划分,减震器主要有液压和充气两种,还有一种可变阻尼的减震器。

(1)液压式,汽车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液力减震器。其原理是,当车架与车桥做往复相对运动儿活塞在减震器的缸筒内往复移动时,减震器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内腔。此时,液体与内壁的摩擦及液体分子的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

(2)充气式,充气式减震器是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减震器。其结构特点是在缸筒的下部装有一个浮动活塞,在浮动活塞与缸筒一端形成的一个密闭气室种充有高压氮气。在浮动活塞上装有大断面的O型密封圈,它把油和气完全分开。工作活塞上装有随其运动速度大小而改变通道截面积的压缩阀和伸张阀。当车轮上下跳动时,减震器的工作活塞在油液种做往复运动,使工作活塞的上腔和下腔之间产生油压差,压力油便推开压缩阀和伸张阀而来回流动。由于阀对压力油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振动衰减[7]。

2.2 按结构角度划分

减震器按其结构,则分为单筒和双筒两种。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筒气压减震器;双筒油压减震器;以及双筒油气减震器。

双筒式指减震器有内外两个筒,活塞在内筒中运动,由于活塞杆的进入与抽出,内筒中油的体积随之增大与收缩,因此要通过与外筒进行交换来维持内筒中油的平衡。所以双筒减震器中要有四个阀,即除了上面提到的活塞上的两个节流阀外,还有装在内外筒之间的完成交换作用的流通阀和补偿阀。

单筒式与双筒式相比,单筒式减震器结构简单,减少了一套阀门系统。它在缸筒的下部装有一个浮动活塞,(所谓浮动即指没有活塞杆控制其运动),在浮动活塞的下面形成一个密闭的气室,充有高压氮气。上面提到的由于活塞杆进出油液而造成的液面高度变化就通过浮动活塞的浮动来自动适应之。除了上面所述两种减震器外,

还有阻力可调式减震器。它可通过外部操作来改变节流孔的大小。最近的汽车将电子控制式减震器作为标准装备,通过传感器检测行驶状态,由计算机计算出最佳阻尼力,使减震器上的阻尼力调整机构自动工作。

3 汽车悬架系统及减震器工作原理的分析

3.1 汽车悬架与减振器的配合结构及其选择

汽车悬架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振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汽车悬架又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当一侧车轮因道路不平而发生跳动时,必然引起另一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发生摆动,故称为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车桥做成断开的,每一侧的车轮可以单独的通过弹性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跳动,互不影响,故称为独立悬架。

悬架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从外表上看,轿车悬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架仅是由一些杆、筒以及弹簧组成,但千万不要以为它很简单,相反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图3.1

悬架是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它的功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撑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都要传递到车架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现代汽车的悬架尽管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但一般都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由于汽车行驶的路面不可能绝对平坦,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往往是冲击性的,特别是在坏路面上高速行驶时,这种冲击将达到很大的数值。冲击力传到车架和车身时,可能引起汽车上机件的早期损坏,传给乘员和货物时,将使乘员感到极不舒适,货物也可能受到损伤为了缓和冲击,在汽车行驶系统中,除了采用弹性的充气轮胎之外在悬架中还必须装有弹性元件,使车架与车桥之间作弹性联系。但在弹性系统受到冲击后,将产生振动。持续的振动易使乘员感到不舒适和疲劳故悬架还应当具有减振作用,使振动迅速衰减。为此许多结构形式的汽车悬架中都设有专门的减振器悬架一般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减振器和横向稳定杆组成[14]。

3.2 弹性元件的分类

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弹性元件种类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等。

(1)钢板弹簧:由多片不等长和不等曲率的钢板叠合而成。安装好后两端自然向上弯曲。钢板弹簧除具有缓冲作用外,还有一定的减震作用,纵向布置时还具有导向传力的作用,非独立悬挂大多采用钢板弹簧做弹性元件,可省去导向装置和减

化工类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工艺设计 作者姓名:乔培国 学科、专业:化工应用技术 学号:091652109 指导教师:郭文婷 完成日期: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年产10000吨甘氨酸的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 甘氨酸是结构最简单的α—氨基酸,它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农药、医药、食品、饲料以及制取其它氨基酸,合成表面活性剂等。甘氨酸的生产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氯乙酸氨解法和施特雷克法。在国内,由于技术、原料等原因,大都采用氯乙酸氨解法。 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对年产1万吨甘氨酸的车间工艺进行设计和优化,本设计简要介绍了甘氨酸的主要用途,国内外的生产情况,研究进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本设计选用了氯乙酸氨解法,采用间歇式的生产方式,初步设计要求年产量1万吨,参照了许多文献及数据,对整个生产过程做了物料衡算,主要设备进行了热量衡算,并对主体设备氨化合成釜进行了设计,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对车间进行了布置和规划。 设计经多次修改和调整,得到许多数据和能控制的工艺参数,所得到的产品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甘氨酸,生产工艺,收率,氯乙酸氨解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ABSTEACT Glycine is the most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α-amino acids, it's use is very extensive, mainly for agricultural chemicals, pharmaceuticals, food, feed and other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synthetic surface-active ag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of produce Glycine, the main solutions are ammonia and Chloroacetate Streck law. At home, because of technology,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reasons, mostly u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 The purpose of the design is to optimize the workshop process of an annual output of 1,0000 tons of Glycine ,The design gives a briefing on the process of the main purposes of glycine, at home and abroad, production, research progres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design chose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and use intermittent mode of production. preliminary design requirements of annual 10,000 tons, Searched a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data, to do the material balance of the entire production process, to do the heat balance of major equipment and designed the main equipment amination of reactor , optimiz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 After repeated modifications and adjustments, got many data and to be able to get control of the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are theoretically in line with the product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glycine, production process, yield, chloroacetic acid ammonolysis process

机械手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整机方案设计 2.1 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2.2 利用UG建立样机模型 第三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取苗机构的基本构成 基本结构 (1)机械手 (2)穴盘定位平台 (3)驱动系统 (4)控制系统 PLC程序 (5)底座 3.2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要求分析1穴盘育苗及穴盘的选择 2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3送苗机构的控制系统 第五章取苗装置的实验研究 1.取苗装置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取苗成功率的因素 3取苗装置手臂角度的实验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1 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温室蔬菜、花卉及棉花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穴盘苗移栽是近年才兴起的种植新技术,它具有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提高棉花单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过去几年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穴盘苗自动移栽技术是温室蔬菜或花卉生产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穴盘苗移栽的取苗、喂苗环节主要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迫在眉睫,而移栽机械手是温室穴盘苗移栽自动化的关键部分,能够完成“穴盘定位—自动送苗—钵苗抓取—钵苗投放”这一系列连续动作,其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移栽质量。穴盘苗移栽机械手的研究对实现实现温室穴盘苗移栽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穴盘苗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移栽质量,推进我国温室农业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特别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技术较成熟,而且大部分机型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大面积移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样机的试制,尚没有成型的机型投入生产应用。 1.2.1国外取苗装置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移栽机具。三十年代出现移栽装置或移栽器代替人工取苗。五十年代移栽的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了不同结构的半自动移栽机。八十年代,半自动移栽机已在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被使用,培育穴盘苗、移栽作物等,实现了制造机械、播种机械、移栽机等各种机械配套使用。到90年代,有关部门加强从育苗到栽植整个系统的研究,使育苗和栽植有机地结合,研制出多种全自动移栽机,如日本90年代初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列为农业机械急需开发的项目,日本农机研究所联合三家农机公司,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开发出了三种型号的全自动移栽机(图1-1~1-3),可移栽穴盘苗或纸钵苗,主要

机械专业机械毕业设计优秀课题集

1)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行车水平运动部分)(科研,需下厂) 2)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垂直吊装部分)(科研,需下厂) 3)钢管成型输送机设计(科研,需下厂) 4)钢管捆扎自动码垛成型机设计(自动上料部分)(科研,需下厂) 5)铜棒料加热自动排放料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6)氮化炉及炉门开关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7)台车炉及料架进出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8)网带炉进料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9)大棒料冷进热出装置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0)生物质颗粒造粒机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1)秸秆打包机设计(企业项目,需下厂) 12)成型金属板工件的装卸设备(98) 13)薄壁管切割机设计(87) 14)物料(固液两相)灌装机(传动部分)设计 15)冲压回转定位装置设计 16)油缸装配机设计 17)磨料成型机设计 18)钢筋切断机的设计 19)搅拌磨设计 20)弯管机设计 21)旋转盘造粒机设计 22)螺旋输送泵设计 23)皮带机拉紧装置设计 24)振动输送机设计 25)板料输送机设计 26)轮毂抛光机设计 27)车床进给系统数控化改造 28)隔膜泵设计 29)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库设计 30)高空作业车设计 31)直线式不干胶贴标机设计 32)水仓清理机设计 33)缸筒加工专用机设计 34)提升机制动装置设计 35)四孔钻床设计 36)液压推车机设计 37)拉伸压缩试验机设计 38)电动绞车设计 39)工件输送机设计 40)筛沙机设计 41)法兰焊接机设计 42)型钢支架整形机设计 43)机械手直线运动液压系统的的设计 44)自动跟踪太阳智能型太阳能系统设计

机械类毕业设计

密级:内部锌合金指挥盒体压铸模设计 Zinc alloy command box body pressure molding design 院系:机械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703班 学号:220072725 学生姓名:毕夺 指导教师:潘思伟(高级讲师) 2011 年 6 月

题目:锌合金指挥盒体压铸模设计 评语: 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 时间:

题目:锌合金指挥盒体压铸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第答辩委员会于 2011 年 6 月日审阅了 0703班级毕夺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听取了该生的报告,并进行了答辩。 设计(论文)题目:锌合金指挥盒体压铸模设计 设计(论文)说明书共页,设计图纸张。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经答辩委员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通过同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经答辩委员会认定,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 主任委员

年月日

摘要 本文介绍了锌合金指挥盒体压铸模设计的全部过程及压铸工艺参数的设计依据,通过全面的分析和精确的计算,设计出一套可用于生产实践的压铸模,从中得出设计方法对今后其它类型件的压铸模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压铸模的特点是四面侧抽芯,侧浇口浇注系统。通过对产品图的分析,确定方案。首先确定浇注系统,排溢系统和分型面。有几个方案中选出最适合本铸件的。此过程中考虑到避免铸件产生缺陷、提高铸件的质量的问题。然后计算型腔,型芯尺寸,进行压铸模结构的设计。再次进行推出复位机构的设计,在这些工作完成之后,要考虑的是压铸模的技术要求,其中包括总装要求和零件图要求。 目前,模具的设计特别是压铸模的设计在现代化制造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压铸是高效益、高效益,很有发展前途的铸造方法,在高科技的不断推动下,压铸必将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具有尺寸精度高,强度高,表面粗糙硬度高,能压铸复杂的薄壁零件,同时,生产率极高,可以省略大量的机加工。 本文分析了锌合金指挥盒体在设计过程中的工艺性和工艺方案,同时也阐述了在设计时应注意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以性能为中心,以降低成本为导向,以简化结构为基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压铸模;工艺参数;工艺性 I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大专化工毕业论文范文 一: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系统论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设计越发现示其重要的行业价值,设计师必须以更 开阔和创新的设计思路去迎接市场挑战。本文分析了系统论的概念、基本思想,通过对系 统设计对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践进行介绍和探究,阐释了系统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运用 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系统;系统论;工业设计;应用 所谓系统,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个有序元素的集合。系统论是以系统整体 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广泛地用于科学技术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也 不例外,系统论为设计师提供了全面考察和分析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及分析方法。 1系统论的概念和思维方法 系统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即部分构成整体。早在古代,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 会的过程中,已经萌发了各种各样的对世界进行整体性认识的系统观点和思想,这些观点、思想经过总结、整理和加工上升到了理论化、系统化的层面。现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是由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首先提出的。[1]他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一般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结构和功能、系统和环境等等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贝塔朗菲的思想之所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多样化学 科性质,更重要的是以一种整合之力的深刻洞察的思想,启发着后人用整体的理念来看待 世界及解决问题。系统设计的基本思想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 统的功能、结构及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实现系统的最优化。[2]系统论是一种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解决设计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作为探寻设计方法的指 导方向。 2系统论在工业设计的应用与发展 科特勒和拉思是这样评价设计的“:设计师通过对主要设计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来寻 求消费者满意度和公司盈利最大化的过程。”商业模式的变化往往要求设计也要有及时的 响应。[3]工业设计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设计,其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演化和扩充,下 文就是系统论设计方法在工业设计领域应用的研究总结。 2.1产品系统设计 系统论早期在工业设计的应用就是如何使产品系列化、模块化,既满足市场多样化的 需求又能批量化生产。在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指导下,乌尔姆在早期的设计过程中,尝试将 系统设计分为两种基本的方式:一种是以一个主件为基础,依据用户自身的需求配置部件;第二种是系统单元的组合,单元本身已具有独立的功能,但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单元将系 统扩展为更有效的系统。这种模块化、系统化的产品系统设计思想成为设计史上非常重要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自动化三班

目录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 1.1.1 气动手爪 (1) 1.1.2 伸缩气缸 (1) 1.1.3 回转气缸及垫板 (2) 1.1.4 提升气缸 (2) 1.2 直线运动传动组件 (2) 1.3 气动控制回路 (3) 2 传感器部分 (5) 2.1 传感器简介 (5) 2.2 磁性开关 (5) 2.3 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 3 伺服电机应用 (7) 3.1 伺服系统 (7)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8) 3.3 接线 (10) 3.4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10) 3.4.1 参数设置方式操作说明 (11) 3.4.2 面板操作说明: (11) 3.4.3 部分参数说明 (11) 3.5 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12 3.6 移动包络 (13) 4 PLC程序编写 (15) 4.1 PLC的选型和I/O接线 (15) 4.2 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设置 (15) 4.3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16) 4.4 初态检查复位子程序和回原点子程序 (19) 4.5 急停处理子程序 (20) 个人收获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8)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1.1 气动手爪 用于在各个工作站物料台上抓取/放下工件。由一个二位五通双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1 图 1-1 气动手爪 1.1.2 伸缩气缸 用于驱动手臂伸出缩回。由一个二位五通单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2 图 1-2 伸缩气缸

机械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例范本)

实用标准文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设计螺旋传输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系别机电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动机200702班 姓名杨国志 学号200703011211 指导教师李杰老师

目录 第1章、总述 (5) 一、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目的 (5) 二、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内容 (6) 三、机械设计基础毕业设计的要求 (6)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7) 一、减速箱的工作原理 (7) 二、电动机的选择 (8)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10)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10) 第3章、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2) 一、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二、带轮的安装与维护 (15) 第4章、轴的设计计算 (16) 一、从动轴的设计计算 (16) 二、从动轴校核轴受力图 (19) 第5章、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2) 一、从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2)

二、主动轴滚动轴承的设计 (23) 第6章、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24) 一、从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4) 二、主动轴与齿轮配合处的键 (26) 第7章、润滑的选择 (27) 第8章、联轴器及轴承盖的选择 (29) 一、联轴器的选择 (29) 二、轴承盖的选择 (29) 第9章、减速器箱体和附件设计 (30) 一、减速器箱体: (30) 二、附件设计: (32) 小结 (35) 参考文献 (37)

摘要 本次毕业课题设计中的减速机选择的是非标准减速器。一级圆柱齿轮减速机是位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机械传动装置。机器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合理的传动方案不仅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而且还要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以及使用和维护方便。 关键词:传动装置箱体齿轮低速轴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design graduates choose non-standard gear reducer. A cylindrical gear reduc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prime mover and working machin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device. Machines often the original motivation, transmission and work machine of three parts. Sound transmission programs should not only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work machine, but also reliable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and easy processing, low cost,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s well as easy to use and maintain. Key words: low-speed gear box gear shaft

机械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们小组 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一年来所 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公路质量安全监督实施方案,非常切合我们以 后质监工作的实际,是一次非常好的演练机会。尽管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 不够透彻,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下面就对 我们这次设计的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课题分析。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我们小组成员认真翻阅了指导 老师提供的资料,对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向老师请教了设计中的一些要 点及难点。 第二,总体设计。在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以后,小组组长概括出了这次设 计的大体框架,并将设计划分成了若干模块,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 第三,资料整理。小组成员在得到各自的任务后,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 径积极查阅资料,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及工 作效率。 第四,课题实现。在资料准备充分后,大家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在组长 的带领下,大家精诚协作、共同探讨,充分体现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过 程中,大家也越到不少问题,通过一起讨论、请教老师、以及翻阅资料等方式 将问题一一解决。 第五,论文整理。在小组成员完成了各自的模块以后,组长将论文进行了 整合,并整理成册。 我们这次的设计大体过程就是这样。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李航老 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对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实施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充分的将所学理论知 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跟其他小组探讨、以及请教老师等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同样收获巨大。这次设计不仅 提升了大家的业务能力,也加强了各组员的团队意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非 常大的帮助。虽然这个方案做的还不够专业,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篇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化学专业的同学们,大家知道怎么书写自己的毕业设计吗?以下是XX为大家整理好的化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3,4-亚甲二氧基苯胺,又名胡椒胺,白色至褐黑色固体,是染料、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胡椒胺的N—取代衍生物是一种重要的含氮染料,在农药方面,胡椒胺可用于合成除虫菊滞增效剂;医药方面,它又是合成抗菌类药物喹诺酮的重要中间体,合成抗氧化剂和药物中间体芝麻酚(3 ,4 -亚甲二氧基苯酚) ,制备抗菌药奥索利酸和西诺沙星,合成治疗肝脏疾病的药以及抗肿瘤的药。 研究内容: 1、选择胡椒胺最佳的生产工艺流程; 2、进行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3、对关键设备进行设计计算,对其他设备进行选型计算,并进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4、列出工艺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等); 5、绘出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和车间平面布置图。 预期目标: 1、邻苯二酚缩合环化制备胡椒环:将邻苯二酚、过量的二氯甲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KOH溶液同时加入带搅拌

器的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进入蒸馏反应釜中,蒸出二氯甲烷及胡椒环。 2、胡椒环硝化制备硝基胡椒环:将反应釜中加入胡椒环,用稀硝酸进行硝化,过滤,用热水进行重结晶。 3、硝基胡椒环加氢还原成胡椒胺:将硝基胡椒环,乙醇,催化剂加入反应釜, 搅拌下通氮气,升温,间歇加氢气,反应结束后,出料,抽滤,在减压蒸馏反应釜中除去乙醇和水,收集馏分,得产品胡椒胺。 设计(论文)的重点: 1、物料衡算; 2、主要设备的计算,换热设备的能量衡算; 3、经济效益核算。设计(论文)的难点: 设计中最佳工艺流程的确定及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1、XX年1月5日至XX年1月31日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XX年3月9日至5月14日选择最佳路线,进行物料和能量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进行设备计算、选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计算,并绘出工艺流程图、关键设备图和平面布置图; 3、XX年5月15日至6月5日撰写并修改毕业设计说明书。

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汽车拓展到其它领域。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模拟人体手臂而构成的关节型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运动空间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尤其由柔性关节组成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cars to other fields. In all types of robots, the articulated robot arm simulation human 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large moving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robots. Especially flexible biomimetic robot composed of flexible joint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robot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application and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机械类毕业设计(论文完整版模板) (3)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0**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工科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 20 年月日

摘要 摘要 多层热压机是生产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人造板的主要设备。目前设备制造厂生产的热压机已基本定型,为了改进热压机的结构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本文主要对五层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热压机的重要部件下托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设计分析和计算,使下托板在结构上更加合理,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率。设计主要结合现有的设计理念,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时热压机的机架整体上主要采用了钢板焊接闭式结构,这种结构制造方便无需大型加工设备,并且,选材主要使用了工字钢、角钢等常用材料,使用钢板焊接的加工工艺,因而,生产工艺性较好,一般机械厂均能制造。设计中主要使用了CAD、Pro\E等工程制图软件,使用了Pro\E软件进行受力分析。 关键词:侧压式,热压机,结构设计,受力分析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multi-layered hot press is the production plywood, the shaving board, building board and so on density fiberboard major installations. At present the equipment factory production's hot press has finalized basically, to improve hot press's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the design to five side thrust type hot press structure, and to hot press's important part under carrier's structure, the intensity and the rigidity has carried on the project analysis and calculates, causes the carrier to be more reasonable in the structure, reduced the material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raised the productivity. The design main union existing design idea, in conforms to under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remise, in the design in press's rack whole has mainly used the steel plate welding closed type rack, this kind of structure manufacture convenience does not need the large-scal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selection has mainly used the I-steel, the angle steel and so on commonly used material, uses processing craft which the steel plate welds, thu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s good, generally the machine shop can make. In the design has mainly used CAD, engineering drawing soft wares Pro \ E and so on, used the software Pro \ E to carry on the stress analysis. Key words: lateral pressure type, thermal-pressing machine, structural design, stress analysis II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设计(完整版)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第一章任务介绍---------------------------------------------------------3 1.1轴的零件图-------------------------------------------------------3 1.2零件图的分析----------------------------------------------------3 1.3选择加工设备(题目给定用数控车)-----------------3 第二章数控车床的简介-----------------------------------------------4 2.1概述 -------------------------------------------------------------------4 2.1.1数控车床的特点及应用----------------------------------------4 2.1.2数控车床的发展前景-------------------------------------------6 2.1.3数控车床加工轴类零件的优势-----------------------------7 第三章轴类零件的分析--------------------------------------------------7 3.1该零件的功能分析----------------------------------------------7 3.2该零件的结构分析

化学毕业论文设计

泰山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1,2-二甲苯基二氮烯的合成、单晶培养及结构解析 所在学院化学学院 专业名称化学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理学 年级二〇XX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完成日期二〇XX年五月

摘要 摘要 醛、酮等具有活泼α-H的化合物(酸、酯、硝基化合物、氰基化合物、末端炔烃…)与甲醛、胺(一级胺、二级胺或氨)在乙醇溶液中回流,使酮的α-H被胺甲基取代。该反应也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所的产物成为曼尼希(Mannich)碱。 曼尼希碱(Mannich base)和2-甲基苯胺和衍生物浓时具有强烈的粪臭味,扩散力强而持久;高度稀释的溶液有香味,可以作为香料使用。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该类化合物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2-甲基苯胺衍生物中的NH结构有三阶光学非线性,已经成为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实验以苯甲醛、2-甲基苯胺与丙酸反应,以钼酸铵为催化剂,在石蜡浴并在搅拌条件下回流合成新的化合物,采用溶剂蒸发法在真空干燥箱内28oC的恒定温度下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单晶培养,并获得了其单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晶体结构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曼尼希碱,三阶光学非线性,金属配合物 I

ABSTRACT Aldehydes and ketones is lively and alpha H compounds (acid, esters, nitrocompounds, p-cyanic-benzyl compounds etc. With formaldehyde, amine (level 1, level 2 amine or amine ammonia in ethanol solution), make the backflow testosterone alpha H was amine methyl replaced. This reaction is also called amine methylation, the product of the reaction was named Mannich alkali. Mannich base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derivatives thick with a strong odor of dung, diffusion of strong power and lasting; Highly diluted solution have fragrance, can be used as a flavoring. This arrised the people with the strong interest in this kind of compounds and studied. And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derivatives of NH possess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and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optics. In this experiments, we performed Mannich reaction using benzaldehyde, 2-p-trifluoromethylaniline and propionic acid as reactant and molybdate as catalyst and obtained a new compound. Using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we grown the single crystals of the compound and determined its crystal structure by means of X-ray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Key words: Mannich bas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s, metal complexes II

毕业设计机械类外文文献

MCB – Industrial Robot Feature Article The BarrettHand grasper – programmably flexible part handling and assembly Abstract This paper details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BarrettHand BH8-250, an intelligent, highly flexible eight-axis gripper that reconfigures itself in real time to conform securely to a wide variety of part shapes without tool-change interruptions. The grasper brings enormous value to factory automation because it: reduces the required number and size of robotic workcells (which average US$90,000 each – not including the high cost of footprint) while boosting factory throughput; consolidates the hodgepodge proliferation of customized gripper-jaw shapes onto a common programmable platform; and enables incremental process improvement and accommodates frequent new-product introductions, capabilities deployed instantly via software across international networks of factories. Introd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approach to material handling, part sorting, and component assembly called “grasping”, in which a single reconfigurable grasper with embedded intelligence replaces an entire bank of unique, fixed-shape grippers and tool changers. To appreciate the motivations that guided the design of Barrett’s grasper, we must explore what is wrong with robotics today, the enormous potential for robotics in the future, and the dead-end legacy of gripper solutions. For the benefits of a robotic solution to be realized, programmable flexibility is required along the entire length of the robot, from its base, all the way to the target workpiece. A robot arm enables programmable flexibility from the base only up to the Industrial Robo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by William T. Towns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