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药物分析的样本采集与处理

体内药物分析的样本采集与处理
体内药物分析的样本采集与处理

体内药物分析的样本采集与处理

d1、体内样品分析的选择原则不包括()

A、必须是能够反映出浓度与药物效应之间关系

B、易于获得

C、便于处理,适合于分析

D、因有不可重复获得性,故取样量越大越好

E、根据不同目的与要求进行选取

b2、生物样品进行前处理的目的不包括()

A、纯化药物,消除干扰

B、满足检测精确度的要求

C、减少对分析仪器的污染

D、满足检测灵敏度的要求

E、为确保更好的分离效果及结果准确性

a3、下列体内样品采集叙述错误的是()

A、尿液极易获得,一般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段收集尿样,尿药浓度通常变化较大,多呈游离状态

B、血样为临床最常见的样品采集种类,一般在给药后的不同时间点采集,可自然凝结处理,也可加抗凝剂后处理

C、所采集组织需要对其进行均匀化制备,使之成匀浆溶液

D、头发取样方便,但前处理复杂

E、唾液药浓一般低于血浆药浓,但属于非伤害性采样,pH改变会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在唾液中的药物浓度

b4、血样中蛋白质沉淀前处理()

A、适合药物浓度较低的血样

B、条件允许范围,因尽可能多沉淀蛋白,减少对仪器的污染

C、适合稳定的药物测定

D、最常用的蛋白质沉淀剂是乙醇

E、方法通常较为复杂

d5、下列关于固相萃取叙述错误的是()

A、常用担体是疏水性的C18化学键合硅胶等

B、基本操作步骤是:活化-上样-淋洗-洗脱

C、根据药物性质选择适合的柱填料,以提高提取回收率

D、需确定合适的萃取溶剂,并根据药物特性调节水相pH值

E、处理速度快,具有一定通量,较容易自动化或联用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四苯甲酸钠的含量测定 一、目的 掌握双相滴定法测定苯甲酸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 二、操作 取本品1.5g,精密称定,置分液漏斗中,加水约25mL,乙醚50mL和甲基橙指示液2滴,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分取水层,置具塞锥形瓶中,乙醚层用水5mL洗涤,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加乙醚20mL,继续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随滴随振摇,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即得,每1mL的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72.06mg的C7H5O2Na。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C7H5O2Na不得少于99.0% 三、说明 1.苯甲酸钠为有机酸的碱金属盐,显碱性,可用盐酸标准液滴定。 COO Na +H C l COOH +N aC l 在水溶液中滴定时,由于碱性较弱(Pk b=9.80)突跃不明显,故加入和水不相溶混的溶剂乙醚提除反应生成物苯甲酸,使反应定量完成,同时也避免了苯甲酸在瓶中析出影响终点的观察。 2.滴定时应充分振摇,使生成的苯甲酸转入乙醚层。 3.在振摇和分取水层时,应避免样品的损失,滴定前,使用乙醚检查分液漏斗是否严密。 四、思考题 1.乙醚为什么要分两次加入?第一次滴定至水层显持续橙红色时,是否已达终点?为什么? 2.分取水层后乙醚层用5mL水洗涤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五阿司匹林片的分析 一、目的 1.掌握片剂分析的特点及赋形剂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2.掌握阿司匹林片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操作 [鉴别] 1.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水10mL煮沸,放冷,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紫堇色。 2.取本品的细粉(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5g),加碳酸钠试液10mL,振摇后,放置5分钟,滤过,滤液煮沸2分钟,放冷,加过量的稀硫酸,即析出白色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 [检查] 游离水杨酸 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1g),加无水氯仿3mL,不断搅拌2分钟,用无水氯仿湿润的滤纸滤过,滤渣用无水氯仿洗涤2次,每次1mL,合并滤液和洗液,在室温下通风挥发至干;残渣用无水乙醇4mL溶解后,移至100mL量瓶中,用少量5%乙醇洗涤容器、洗液并入量瓶中,加5%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取50mL,立即加新制的稀硫酸铁铵溶液[取盐酸液(1mol/L)1mL,加硫酸铁铵指示液2mL后,再加水适量使成100mL] 1mL,摇匀;30秒钟内如显色,和对照液(精密称取水杨酸0.1g,置1000mL量瓶中,加冰醋酸1mL,

体内药物分析

第二章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 1.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 2.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需相关学科参与。 3.体内药物分析样品的种类:最常用且易获得的分析样品有:血样、尿样、唾液和粪便。 特殊情况下:乳汁、泪液、脊髓液、胆汁、羊水、各种组织 4.血清:血清是由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等的影响引起血液凝结而析出的澄清黄色液体,约为全血的30%~50% 5.尿液:尿液的主要成分:水、含氮化合物、盐类;体内药物清除主要通过尿液排出,药物以其原型或代谢物及其缀合物等形式排出;尿药测定主要用于药物剂量回收、尿清除率、生物利用度、药物代谢率的研究,并可推断患者是否按医嘱用药。 6.生物样品分析的前处理:是指测定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时,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浓集,必要时对待测组分进行衍生化,为测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7.为何进行前处理? 1)药物进入体内除原药外还有多种形式存在 2)生物样品的介质组成比较复杂,尤其蛋白质严重影响分离效果,必须进行前处理 3)除去介质中含有的大量内源性物质等杂质,提取出低浓度的被测药物,同时浓集药物或代谢物的浓度,使其在所用分析技术的检测范围内。 8.生物样品处理方法选择的一般原则: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待测药物测定的目的与浓度范围。9.去除蛋白质的方法:加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中性盐;加入强酸;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酶解法。 10.生物样品的分析由两步组成:样品的前处理(分离、纯化与浓集)和对提取物的仪器分析;提取法是应用最多的分离、纯化方法;提取的目的:从大量共存物中分离出所需要的微量组分药物及其代谢物,并通过溶剂的蒸发使样品得到浓集,以供测定;提取法分为液-液提取法和液-固提取法。11.提取溶剂的选择: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大,沸点低,易于浓集、挥散,与水不相混溶,无毒、化学稳定、不易乳化;最常用的溶剂是乙醚和氯仿。 12.被测组分的浓集:样品在提取过程中被测组分得到纯化但因微量的组分分布在较大体积的提取溶剂中,由于进样量的限制,被测组分量可能达不到检测灵敏度,故需将被测组分浓集后再测定;两种浓集方法:末次提取时加入提取液尽量少;挥去提取溶剂法。 13.分离前将药物进行衍生化的目的:使药物变成具有能分离的性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增强药物的稳定性;提高对光学异构体分离的能力;GC 中的化学衍生化和HPLC中的化学衍生化。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doc 6页)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列表式,图示式和函数式。 列表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它显示了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是标绘曲线的基础。 图示式: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报告与论文中几乎都能看到,而且为整理成数学模型(方程式)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形式。 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效能指标—分析品质因数) :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精密度 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所得RSD应争取

达到5%以内,但不能超过10%。 批间精密度:是不同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每种浓度配制7-10份,置冰箱冷冻。自配制样品之日开始,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每天取出一份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间精密度也可视为日间精密度。所得RSD应控制在15%以内。 2.准确度 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SD,还应作单独辅料的空白测定。每份均应自配制模拟制剂开始,要求至少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每个浓度测定三次,共提供9个数据进行评价。 回收率=(平均测定值M -空白值B)/ 加入量A×100% 回收率的RSD一般应为2%以内。 3.检测限(LOD) 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为使计算得到的LOD值与实际测得的LOD值一致,可应用校正系数(f)来校正,然后依之制备相应检测限浓度的样品,反复测试来确定LOD。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关于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作者:

-----------------------日期: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列表式,图示式和函数式。 列表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它显示了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是标绘曲线的基础。 图示式: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报告与论文中几乎都能看到,而且为整理成数学模型(方程式)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形式。 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效能指标—分析品质因数)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精密度 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所得RSD应争

药物分析学习指导及答案

第一章药物分析与药品质量标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药物分析的性质和任务,药品的定义和特殊性,药品质量和稳定性研究的目 的与内容,药品标准制定的方法和原则。 2.熟悉:药品标准,中国药典的内容和进展,主要国外药典的内容。 3.了解:药品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二、基本内容 本章内容涵盖《药物分析》第7版的绪论和第一章药品质量研究内容与药典概况。 (一)基本概念 药物( drugs)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药品( medicinal products)通常是指由药物经一定的处方和工艺制备而成的制剂产品,是可供临床使用的商品。药物通常比药品表达更广的内涵。 药品是用于治病救人、保护健康的特殊商品,具有以下特殊性:①治病与致病的双重性; ②严格的质量要求性;(爹社会公共福利性。 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是研究药物质量规律、发展药物质量控制方法的科学。 药物分析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药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任务就是对药物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立药物的质量规律,建立合理有效的药物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呵控,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和合理。 (二)药品标准 药品标准(也俗称为药品质量标准)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处方、生产工艺、贮藏运输条件等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国家药品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注册标准和其他药品标准,其内容包括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等技术要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药品标准的内涵包括: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和品质要求三个方面,药品在这三方面的综

体内药物分析问答题

SPE:固相萃取 (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 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1、简述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及特点 体内药分的对象:人体和动物体液、组织、器官、排泄物 特点:(1)样品量少,不易重新获得 (2)样品复杂,干扰杂质多 (3)供临床用药监护的检测分析方法要求简便、快速、准确,以便迅速为临床提供设计合理的用药方案及中毒解救措施。 (4)实验室拥有多种仪器设备,可进行多项分析工作。 (5)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阐明有时不太容易。需相关学科参与. 2、简述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测定的方法? 平衡透析法、超滤法(UF)、超速离心法和凝胶过滤法 3、常见的生物样品有哪些?简述常用的去除蛋白质的方法? 常见的生物样品有:血液,尿液,唾液,组织,毛发。 去除蛋白质的方法:(1)加入与水相混溶的有机溶剂加入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使蛋白质的分子内及分子间的氢键发生变化而使蛋白质凝聚,使与蛋白质结合的药物释放出来。常用的水溶性有机溶剂有: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四氢呋喃等。(2)加入中性盐加入中性盐,使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变化。中性盐能将与蛋白质水合的水置换出来,从而使蛋白质脱水而沉淀。常用的中性盐有:饱和硫酸铵、硫酸钠、镁盐、磷酸盐及枸橼酸盐等。(3)加入强酸当pH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以阳离子形式存在。此时加入强酸,可与蛋白质阳离子形成不溶住盐而沉淀。常用的强酸有:10%三氯醋酸、6%高氯酸、硫酸-钨酸混合液及5%偏磷酸等。(4)加入含锌盐及铜盐的沉淀剂当pH高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金属阳离子与蛋白质分子中带阴电荷的羧基形成不溶性盐而沉淀。常用的沉淀剂有CuSO4-NaWO4、ZnSO4-NaOH等(5)酶解法在测定一些酸不稳定及蛋白结合牢的药物时,常需用酶解法。最常用的酶是蛋白水解酶中的枯草菌溶素。 4,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应考虑哪些问题? 目的:(1)使药物从缀合物及结合物中释放。(2)纯化与富集样品(3)满足测定方法对分析样品的要求。(4)保护仪器性能,改善分析条件 主要应考虑下列问题:(1)生物样品的种类(2)被测定药物的结构、理化及药理性质、存在形式、浓度范围(3)药物测定的目的(4)样品预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关系 5,用液液萃取发提取生物样品中的药物时,应考虑那些影响因素? 要考虑所选有机溶剂的特性、有机溶剂相和水相的体积及水相的pH值等。 对所选用的有机溶剂,要求对被测组分的溶解度大:沸点低,易于浓集、挥散;与水不相混溶以及无毒、化学稳定、不易乳化等。最常用的溶剂是乙醚和氯仿等。提取时所用的有机溶剂要适量。一般有机相与水相(体液样品)容积比为1:1或2:1。根据被测药物的性质及方法需要,可从实验中考察其用量与测定响应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有机溶剂的最佳用量。PH 的影响在溶剂提取中十分重要。水相的pH随药物的理化性质的不同而异,但生物样品一般多在碱性下提取。这是因为多数药物是亲脂性的碱性物质,而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多是酸性的,一般不含脂溶性碱性物质,所以在碱性下用有机溶剂提取时内源性杂质不会被提取出来。 6,固相萃取法的洗脱方式有哪两种?以亲脂性固相萃取柱为例,简述操作过程。 一种是药物比干扰物质与固定相之间的亲和力更强,因而在用冲洗溶剂洗去干扰物时药物被保留,然后用一种对药物亲和力更强的溶剂洗脱药物。另一种干扰物质较药物与固定相之间

体内药物分析

学科介绍 基本概念 体内药物浓度,尤其是血浆(或血清)药物浓度直接与药效相关,并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不同给药途径(如口服、吸人、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透皮等)可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影响体内药物的浓度以及经时行为,并最终影响疗效。患者的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等),病理状态(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基因类型,吸收、代谢及分泌排泄功能,都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经时行为。许多药物需经肝脏代谢或经肾脏排泄,所以对于肝或肾病患者,由于他们的肝脏生物转化及代谢功能降低、或肾脏的分泌排泄功能降低,往往会造成药物在体内蓄积,进而发生药物毒性反应。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就是以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病人在给药后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并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理论,指导最适个体化用药方案的制定和调整,以避免用药剂量过大及可能产生的毒性反应,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学科特点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是样品成分复杂,被测组分含量低。 学科关联 体内药物分析学科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生物医学及新药药物动力学研究领域巨大的要求和分析技术上的飞跃性进步。与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和生物药剂学等学科互相关联、密不可分。 分析方法 光谱分析法 包括比色法(colorimetry)、紫外分光光度法(UV )和荧光分析法(Fluor )。光谱法虽然仪器简单、测定快速,但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低,本法不具备分离功能,受结构相近的其他药物、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杂质的干扰,因此用光谱法分析体液样品时,除少数样品外,一般都需经过组分分离、纯化等预处理过程。光谱法的灵敏度低,不适用于测定药物浓度低的生物样品。 色谱分析法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目录 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 (三)计量器具的检定 (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六)药典基本知识 二、验证性实验 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实验二醋酸可的松中其它甾体的检查 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 实验四药物的鉴别与区别 实验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溶液的含量 实验六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的含量 实验七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 实验八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 实验九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 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一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 实验十二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 实验十三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片剂的含量 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

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 实验十八胃蛋白酶片的含量测定 实验十九尿中咖啡酸的比色分析 实验二十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实验二十一血清中氨茶碱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二十二血清中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二十三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实验二十四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比色测定 三、综合性实验 实验一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 (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 (二) 阿司匹林肠溶片 (三) 阿司匹林栓 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 (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 (二)对乙酰氨基酚片 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一)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 (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 四、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药物的鉴别实验 实验二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 实验三药物滴定分析实验 实验四药物紫外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五药物的色谱定量分析实验

第二章 药物分析基础

第二章药物分析基础考试要求 对取样的要求:

取样数量 全批、分部位取样,一次取得的样品至少可供3次检验用。 对报告记录的要求: 真实、完整、简明、具体。 错误修改的要求:划线、重写、签名盖章 二、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新大纲要求)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是执行《中国药典》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基本上包涵了《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和二部附录中的相关内容。 《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从2005年版开始分为两卷出版。 一卷收载《中国药典》附录中的各种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范,——检验方法。 另一卷则收载各种检验方法所使用的仪器(包括通用型分析仪器与专用型检测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即《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仪器操作规程。 主要内容: ①简述;②仪器与用具;③试药与试剂;④操作方法;⑤注意事项;⑥记录与计算;⑦结果判断。 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校正 操作:《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仪器说明。 校正:《中国药典》附录。 1.分析天平 性能指标:最大称量量、感量。感量:天平的最小刻度 根据称量量选择合适的天平: a 取样量大于100mg时,选用感量为0.1mg的分析天平; a 取样量为100~10mg时,选用感量为0.01mg的分析天平; a 取样量小于10mg时,选用感量为0.001mg的分析天平。 原则:称量的相对误差小于千分之一 称量方法 a 减量法 W 1-W2-W3——……连续称量 a 增量法 W 2- W1 (容器+供试品)-(容器)称一定量供试品 校正:用标准砝码校正。 2.玻璃量器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玻璃量器: a 容量瓶——准确稀释至一定体积; a 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a 滴定管——用来加入滴定液并测量加入滴定液体积; a 量筒、量杯——粗略的量取液体。

9《药物分析》第五章(2课时)说课材料

9《药物分析》第五章 (2课时)

章 节名 称 第五章 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授 课安 排 授 课 时 数 2 授 课时 间 第五周 授 课 方 法 讲授 授 课 教 具 多媒体 教 学目 的 1、 明确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和原理; 2、 学会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操作技术。 教 学 重 点 掌握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和原理; 教 学 难 点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操作技术; 项目7 苯甲酸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及其它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一、苯甲酸类药物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1)结构 (2)性质 物理性质: 1、大多数是结晶性固体 2、溶解性:游离芳酸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装 订 线

1、酸性:本类药物分子中具有-COOH,具有酸性,可以与碱成盐。 2、三氯化铁反应:本类大多数药物可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铁盐。 3、分解性:某些药物因含有特殊的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其分解产物可发生特殊的反应,可以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4、紫外吸收:具有苯环,所以具有紫外吸收。 (二)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反应 1.苯甲酸、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盐水溶液、苯甲酸钠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 2.丙磺舒 丙磺舒的钠盐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生成米黄色的沉淀。 (2)分解产物的反应 1.苯甲酸钠遇酸分解生成具有升华性的苯甲酸,并凝结成白色升华物。 2.丙磺舒与氢氧化钠共热熔融,分解生成亚硫酸,经硝酸氧化成硫酸,显硫酸的鉴别反应。 3.泛影酸 加热分解产生紫色碘蒸气。 (三)杂质检查 (1)羟苯乙酯的杂质检查

体内药物分析(药物分析III)教案

体内药物分析(药物分析III)教案 课程名称 体内药物分析 授课方式 理论课 课程性质 指定选修课 授课时数 20学时 授课对象 2000级药学专业第四学年7学期 制订日期 2003. 8 课次 授课内容 教材与参考书目 第一次课 (2学时) 绪论 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意义、对象和任务 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与意义 体内药物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

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着重介绍本学科在临床药学研究中的意义。 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和任务 血液是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对象。除血液外,尚有尿液、唾液、毛发和脏器等较为常用的生物体液和组织。 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分析方法学研究,探讨各种方法应用于体内药物分析中的规律性问题。并简要介绍体内药物分析在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方面的任务。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 探讨生物样品的特点及分析目的与分析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简要介绍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 简要介绍国内外体内药物分析这一交叉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发展概况,以及当前本学科的热点问题。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知识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吸收 主要回顾药物的胃肠道吸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药物的其他途径吸收过程不作具体介绍。药物的分布 主要介绍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过程与其自身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血流量与膜通透性、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等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药物的生物转化 探讨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及过程、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以及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药物的排泄 主要介绍药物的肾排泄、胆汁排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他排泄途径不作具体介绍。 教材: 李好枝主编《体内药物分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及期刊: 陆明廉主编《血药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 曾经泽主编《生物药物分析》 李发美主编《医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Sadee W, et al. Drug Level Monitoring Charmerlain G. Analysis of drug in biological fluids 药物分析杂志 药学学报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Journal of Chromatogr B Clin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本章参考书: 吴如金主编.《体内药物分析》 王丽.介绍美国一个独特的TDM模式.中国药学杂志,1993,28(8):505 陈刚.近五年来TDM的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1,11(3):127

体内药物分析教程

概述第一部分 体内药物分析是对体内样本(包括生物体液、器官或组织)中的药体内药物分析是药代动力学研究代谢物或内源性物质的定量分析。物、)的重要手段。TDM和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在临床前研究阶段,首先在试验动物体内进行药代动力学和毒要对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安全性与有效代动力学研究;在临床研究阶段,性作出评价。这些研究中,建立有效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是首要任务。TDM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成为新的理念。指导个体化用药就是采用灵敏可靠的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方案的制定,保证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另外,监测和研究体内内源对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麻性物质的浓度变化,也必须依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滥用的检测和运动员体内违禁药物的监测,据体内药物分析手段和技术才能完成。 药物产生药理作用的强度与其在体内作用部位(受体组织)的浓度直接相关,而药物在体内主要依靠血液输送至作用部位,因此血药浓度即血液是体内药物分析的主要可作为药物在作用部位浓度的表观指标,样品。另外,尿液、唾液、头发和脏器组织等也可作为体内样品。药物它们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在体内的某些代谢产物常具有一定的生 理活性,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对母体药物的药理学与毒理学评价极为重要;其变化规律的异常改变也与某些疾病的往往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word

编辑版. 所以,体内特定药物代谢物和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物质也是体内药物分析的目标。 在测定体内药物及其特定代谢物或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时,除少数通常在测定之前要对体内样品情况将体液作简单处理后可直接测定外,从而为体内样品中药物的测定提供进行分离净化与浓集等样品前处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体内样品大都具有以下性质特点:①采样量少,采样量一般为数毫②待测物浓度低,不易重新获得。升至数十微升,且在特定条件下采集, -12-6-9干扰物质多,血样中含g/ml。③g/ml级,甚至低至10通常在 10~10++等大量内源性物质通常对测有蛋白质、脂肪、尿素等有机物 和NaK、定构成干扰;且体内的内源性物质可与药物结合,也能干 扰测定。 ①体内样品需经分离与浓集,或经因此,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是:适当的处理后才能进行分析;②对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及专属性要求较高; ③分析工作量大,测定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阐明繁琐费时。 低多较的浓度大产特药本样中所含物或其定代谢物物生-6-10目前,,)(10~10且难以通过增加体内样品量提高方法灵敏度。g/ml免疫分析法和生物学体内药物分析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色谱分析法、方法。质谱-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色谱分析法1. 联用法等,可用于大多数小分子药物的体内检测。目前色谱分析法,尤word 编辑版.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制药工程系

目录 实验一葡萄糖酸钙片的分析 2 实验二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5 实验三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分析11 实验四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的分析15 实验五盐酸小蘗碱片的分析17 实验六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24 实验七维生素AD滴剂中维生素A的鉴别与含量测定 26实验八牛黄解毒片的鉴别 30

实验一葡萄糖酸钙片的分析【目的要求】 1.掌握葡萄糖酸钙片鉴别实验的原理; 2.掌握滴定法测定葡萄糖酸钙片含量的原理与操作。 【基本原理】 药物 COO - C H OH HO H H OH H OH 2OH Ca2+ 2 , H2O 本品含葡萄糖酸钙(C12H22CaO14·H2O)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性状:本品为白色片。 1原理 (1)鉴别: ①与苯肼反应 本品在酸性条件下与苯肼反应生成黄色的结晶。 ②本品与三氯化铁 ③本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 ( 2) 含量测定 钙紫红素先与钙离子络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随着EDTA络合剂的加入,由于EDTA与钙离子的配位能力强于钙指示剂与钙离子的配位能力,而使钙紫红素先与钙离子络合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中的钙离子被EDTA夺取,将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即显示游离指示剂的颜色,从而指示滴定的终点。

【实验操作】 (一)鉴别: 1.与三氯化铁反应 取本品一片,研细,加温热的水10mL,振摇,过滤,吸取5mL溶液,加FeCl3溶液一滴,应显深黄色。 2.燃烧显色 取铂丝,用盐酸浸湿后,蘸取供试品,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砖红色。3.与苯肼反应 取本品约0.5g,置试管中,加水5 mL,微热溶解后,加冰醋酸0.7mL与新蒸的苯肼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放冷,用玻璃棒擦试管的内壁,渐生成黄色的结晶。(二)含量测定: 取本品5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葡萄糖酸钙1g),加水50毫升,微热使葡萄糖酸钙溶解,放冷至室温,移植至100mL容量瓶中,再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滤液25mL,加水75mL,加氢氧化钠溶液15mL与钙紫红素0.1g,用EDTA溶液滴定至溶液自紫色转变为纯蓝色。每 1mLEDTA溶液(0.05mol/L)相当于22.42mg的葡萄糖酸钙。 标示量,(%)=[V EDTA×22.42×100×W1/(1000×W2×25×0.5×5)]×100% W1:5片药品的重量(g) W2: 称重溶解的药品重量 V EDTA滴定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

9《药物分析》第五章(2课时)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案(理论教学首页) (第 1页) 项目7 苯甲酸类药物、水杨酸类药物及其它芳酸类药物的分析 一、苯甲酸类药物分析 (一)结构与性质 (1)结构 (2)性质 物理性质: 1、大多数是结晶性固体 2、溶解性:游离芳酸类药物,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芳酸碱金属盐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1、酸性:本类药物分子中具有-COOH,具有酸性,可以与碱成盐。 2、三氯化铁反应:本类大多数药物可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铁盐。 3、分解性:某些药物因含有特殊的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分解,其分解产物可发生特殊的反应,可以用于鉴别和含量测定。 4、紫外吸收:具有苯环,所以具有紫外吸收。 (二)鉴别试验 (1)三氯化铁反应 1.苯甲酸、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盐水溶液、苯甲酸钠中性溶液,与三氯化铁作用,生成碱式苯甲酸铁盐的赭色沉淀。 2.丙磺舒 丙磺舒的钠盐水溶液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生成米黄色的沉淀。 (2)分解产物的反应 1.苯甲酸钠遇酸分解生成具有升华性的苯甲酸,并凝结成白色升华物。 2.丙磺舒与氢氧化钠共热熔融,分解生成亚硫酸,经硝酸氧化成硫酸,显硫酸的鉴别反应。 3.泛影酸 加热分解产生紫色碘蒸气。 (三)杂质检查 (1)羟苯乙酯的杂质检查

主要是水杨酸的检查,同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2)泛影酸的杂质检查 包括:游离碘(药物变质产生)、卤化物(苯环的碘化)、碘化物(生成、贮存)、氨基化合物(乙酰化不完全,药物水解)。 1.游离碘: 碘使淀粉变蓝的原理进行检查 2.卤化物 利用卤化物和硝酸银作用产生卤化银浑浊。 3.碘化物 碘化物在酸性条件下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游离碘的原理进行检查。 4.氨基化合物 利用芳伯胺的重氮化-耦合反应检查产物吸收度。 (3)布美他尼的杂质检查 重氮化-耦合反应检查产物吸收度 (四)含量测定 酸碱滴定法包括直接滴定法、剩余酸碱滴定法、双相酸碱滴定法。 1.直接滴定法(羧酸)主要使用于含羧酸的药物。 苯甲酸、丙磺舒和布美他尼的原料药分别以酚酞或甲酚红为指示剂,用氢氧化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阿司匹林的质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阿司匹林鉴定试验的原理及与药物结构的关系; 2. 掌握本实验中药物特殊杂质的来源和检查原理; 3. 掌握阿司匹林分析的条件及要点 二.实验原理 1.药物 本品为白色片,遇湿气易变质。本品含阿司匹林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2.原理: ⑴鉴别 ①三氯化铁反应:水杨酸及其盐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与三氯化铁试液反应,生成紫堇色配位化合物。阿司匹林加热水解生成水杨酸,可用三氯化铁反应鉴别。 ②水解反应:阿司匹林与碳酸钠试液加热,酯健水解,得水杨酸钠和醋酸钠,加过量稀硫酸酸化后,生成白色水杨酸沉淀,并发生醋酸的臭气,因此可用水解反应鉴别。

⑵检查 阿司匹林中游离水杨酸的检查 a. 杂质来源 游离水杨酸为阿司匹林生产中未反应的原料或贮存过程中的水解产物。 b. 检查方法 阿司匹林无游离酚羟基,不与高铁盐溶液作用,而水杨酸则可与之反应生成紫堇色,此种方法称之对照法,极为灵敏,可检出1ug 的游离水杨酸。 3.干燥失重测定法 (1)定义: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经干燥后所减失的量,以百分率表示。主要指水分,也包括其它挥发性物质。 (2)干燥失重测定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二部附录Ⅷ L)有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干燥法及干燥器干燥法,后者又分常压、减压两种。 1)常压恒温干燥法:适用于受热较稳定的药物。将供试品置相同条件下已干燥恒重的扁形称瓶中,于烘箱内在规定温度下干燥至恒重(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干燥温度一般为105℃。

2)干燥剂干燥法:适用于受热分解且易挥发的供试品。将供试品置干燥器中,利用干燥器内的干燥剂吸收水分至恒重。常用的有硅胶、硫酸和五氧化二磷。 3)减压干燥法: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及难赶除水分的药物。在减压条件下,可降低干燥温度和缩短干燥时间。减压后的压力在2.67kPa(20mmHg)以下。 恒温减压干燥法

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

(一)最佳选择题 .体内药物分析中,最常用地体内样品是 .血浆.尿液.唾液.胃.十二指肠 .血浆占全血量地比例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地去蛋白质地试剂是 .醋酸.冰醋酸,甲醇.盐酸.硫酸 .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地建立过程中,实际生物样品试验主要考察地项目是 .方法地定量限.方法地检测限.方法地定量范围 .代谢产物地干扰.内源性物质地干扰 .使用唾液作为治疗药物监测样本,应满足地条件是 .血浆中药物浓度足够大.唾液中药物浓度够大.足够大 .下列研究目地中,体内分析使用毛发样品地是 .生物利用度.药物剂量回收.药物清除率 .体内微量元素测定.以上均不是 .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时,权重因子(形)一般选用地是 ..1C i. .血浆样品地稳定性考察内容通常不包括地试验是 .血浆样品地室温放置.血浆样品冰冻保存

.血浆样品冻一融循环.经处理后溶液地冰冻保存 .经处理后溶液地室温或特定温度放置 .在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地建立过程中,用空白生物基质试验进行验证地指标是 .方法地定量范围.方法定量下限( ).方法地特异性 .方法地精密度.方法地准确度 .当采用液,液萃取法测定血浆中碱性药物()时,血浆最佳是 . (二)配伍选择题 [] .血清.尿液.头发.心脏.粪便 下列试验目地宜选用地体内样品是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 .药物体内代谢类型研究 [—] .准确度.精密度.定量下限 .样品.提取回收率 .用于评价样品处理方法将体内样品中待测物从生物介质中提取出来地能力.用于分析过程中,对分析方法进行质量监控 .是指在确定地分析条件下测得地体内样品浓度与真实浓度地接近程度 (三)多项选择题

药物分析习题-(1).

药物分析复习题(红色是答案或提示) 第一章 一、最佳选择题 1. ICH有关药品质量的技术要求文件的标识代码是 A. E B. M C. P D. Q E. S 2. 药品标准中鉴别试验的意义在于 A. 检查已知药物的纯度 B. 验证已知药物与名称的一致性 C. 确定已知药物的含量 D. 考察已知药物的稳定性 E. 确证未知药物的结构 3. 盐酸溶液(9→1000)系指 A. 盐酸1.0 ml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B. 盐酸1.0 ml加甲醇使成1000 ml的溶液 C. 盐酸1.0 g加水使成1000 ml的溶液 D. 盐酸1.0 g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E. 盐酸1.0 ml加水1000 ml制成的溶液 4. 中国药典凡例规定:称取“2.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 1.5-2.5 g B. 1.6-2.4 g C. 1.45-2.45 g D. 1.95-2.05 g E. 1.96-2.04 g 5. 中国药典规定: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A. 0.01 mg B. 0.03 mg C. 0.1 mg D. 0.3 mg E.0.5 mg 6. 原料药稳定性试验的影响因素试验,疏松原料药在开口容器中摊成薄层的厚度应 A.>20 cm B.≤20 cm C.≤10 cm D. ≤5 cm E. ≤10 mm 7. 下列内容中,收载于中国药典附录的是 A. 术语与符号 B. 计量单位 C. 标准品与对照品 D. 准确度与精密度要求 E. 通用检测方法 8. 下列关于欧洲药典(E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EP在欧盟范围内具有法律效力 B. EP不收载制剂标准 C. EP的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包含:定义、生产、和检查 D. EP制剂通则项下的规定为指导性原则 E. EP由WHO起草和出版 二、配伍题 [1-2] A. SFDA B. ChP C. GCP D. GLP E. GMP 下列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是 D 1.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E 2.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3-5] A.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不到1 ml中溶解 B.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不到10 ml中溶解 C.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不到30 ml中溶解 D.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 ml中溶解 E. 溶质1 g (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 ml中溶解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药学系药物分析教研室李群芳 本课程共分三部分 第一篇总论 第二篇分析方法 第三篇各论 第一篇总论 ——分四章介绍以下内容: 绪论:体内药物分析学科简介及其发展概况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理论 生物样品制备方法和技术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设计与评价 第一篇 第一章绪论 本章内容提要 ?第一节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性质、对 象和任务 ?第二节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 ?第三节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问题 ?第四节体内药物分析相关文献 第一节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性质、对象与任务 意义 性质 对象和任务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 药物质量及质量控制 经典——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理化指标 现代——药物存在“化学上等价而生物学上不等价”现象,药 物的个体差异现象→进行临床药学研究→逐步建 立和发展了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y) 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在体内各个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 ——发展形成了药物分析的新学科“体内药物分析” ——为临床药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实例 ?一47岁男性,在近期接受肾脏移植。 ?出院后的用药处方:口服环孢素A+地尔硫卓 ?该患者无高血压,加用降压药合理?需要TDM? ?环抱素A生物利用度很低,少数以原形进入系统循环

?地尔硫卓可在肠道中抑制药酶CYP3A4,后者是环抱素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前的主要代谢酶,并被证明是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低的主要原因。 ?环抱素与地尔硫卓同服可以显著增加环抱素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用药物的剂量。 ?另外,环抱素价格相对昂贵,减少服用剂量可以节省医疗花费。 ?同时,环抱素A一个常见的副作用是血压升高 ?CyA需要做TDM 二、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 体内药物分析是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方法学 它是药物分析的重要分支,又是现代药学的发展。体内药物分析直接关系到药物研制,临床试验、使用,药物作用机理探讨,药物质量评价等各阶段的工作。 三、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和任务 体内药物分析又被称为“生物医药分析”(Biomedical Analysis)或“生物药物分析”(Bio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研究对象 临床前药理: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和药物效应——动物 临床药理:评价药物的安全性——人体(健康志愿者) 评价药物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人体(患者TDM) 具体检材生物体的各种器官、组织和体液等 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1 ●分析方法学的研究和完善—提供灵敏高、专属强、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与最佳的分析条件(首要任务) ●灵敏度(sensitivity): 用最低检测浓度或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 LOQ),如μg/ml或ng/ml 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 最低定量浓度 定量限(LOQ)根据药物体内药物浓度确定 检测限(LOD):在噪音水平下识别生物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信噪比≥3 LOQ是标准曲线上的最低浓度,要求能测至3~5个消除半衰期后或峰浓度C max的1/10~1/20的血药浓度 方法灵敏度:MS(pg) ﹥RF(ng)﹥UV(μg) 专属性和准确度 ●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检测人(或动物)的体液或组织(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或特定代谢物的浓度 ●药物在人(或动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游离型:原形药物或代谢物 ——缀合物:药物或其代谢物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 ——结合物:药物与蛋白质结合 体内药物分析的任务-2 为药物体内研究提供数据 ?a?a提供药物在动物和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生物利用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等基本数据?a?a为新药研究、老药再评价、TDM、药物滥用、司法鉴定等提供准确的体内药物浓度数据和合理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