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讲课教案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讲课教案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案例讲课教案

一年级认识图形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2、内容简析:

认识图形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设计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能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辩认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现“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师生交流学具:平面图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小组交流学具:立体图形,实物(剪刀、印泥、印

章、彩笔、纸)若干。

自主探究导趣学具:门票每人一张。

导趣情境视频链接:《小小智慧》开场曲圆圈圈、

《中国达人秀》哈工大仿人机

器人舞。

二、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活动以“师生互动,边学边交”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交流、合作方法为一体,注意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趣:

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也想和我们一同学习。”

生:(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在在教室里的寻找。)

师:课件出示机器人多多。(学生们一阵兴奋的欢呼“啊”、“哇”)师:“淘气的多多把老师带来的四种图形朋友藏在了自己的身上,

(学生不怀好意的笑。)

师:你能帮忙找出来吗?学生积极地观察、与同伴交流、急着举手汇报。”

全班交流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圆形,是多多的眼睛。”“圆形还有手。”

师:“你是说她的手……”

生(及时补充):“他的手是圆形。”

【随笔:此处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准去,不完整。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般都会直接指出孩子在表达上的问题,引导孩子准确表达。然而,这样是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治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但同时,也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不经意间也打击了那些本来就不自信的孩子,影响到他们积极参与交流学习的情绪,使那些本来就羞于表达的孩子们,更没有勇气举起他们的小手了。但在“边教边学,自主领悟”课堂教学上,为了不打击孩子积极参与交流的情绪,我没有正面指出孩子的表达问题,而是让孩子在我的引导中自悟自纠。这样一来也给后面想要参与自主交流,但又在语言表达上不自信的孩子解除了后顾之忧,使他们无所顾忌的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这也就是充分的自主交流的平台。】

“我找到了正方形是多多的头。”

“我找到了三角形是多多的鼻子。”

“我找到了长方形是多多的腿和胳膊。”

“还有身体。”

…….

学生在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中,身心参与,思维被激活,充满了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2.导疑:

师:“如果老师把这些图形请出来,你好能认出他忙吗?”

生生自信的说:“能!”

3.导学:

师:“说说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生:专注的观察思考。

(二)交流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平面图形

师:“拿出教具“我把这四种图形朋友的代表请来了,看看你最喜欢谁,你是怎么认出它的?”

(学生们又是一阵欢呼,可能是因为教具做得比较精美,吸引了他们,也可能是因为我用了比较童趣的语言,让学生觉得这是个图形很可爱)”

话音刚落,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

生:“我喜欢三角形,它尖尖的”、

“我喜欢圆形,它圆圆的,不扎手”

“我喜欢正方形,它方方正正的。”

……

师:“我们的小客人多多也喜欢其中的一个图形,还为他写了一首歌。你知道是哪个图形吗?”

(学生大胆猜测,再次引起他对图形的注意)?

师:“猜得对不对我们来听听。”

(课件播放,《小小智慧树》的开场歌圆圆圈”

学生投入的跟着唱起来,跳起来,同时也舒缓了一下学习的情绪。)

师:挑衅的说“你能为你喜欢的图形也写一首歌吗?”学生们兴奋地小眼睛闪着光,思索着……

2.在操作交流中感悟“面”在“体”上。

师:今天“机器人多多”还要邀请大家去上海音乐厅看一场神奇的表演。同学们想不想去?

生:异口同声“想!”

(大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们好奇的看着屏幕。)我随即出示任务表:“但要完成多多交给我们的两个任务: 任务一:制作图形门票,

任务二:拿着图形门票顺利通过多多竞技场。

师:“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有!”

【创设了去看表演的情景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再次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再上一个台阶,积极的投入到下面的操作体验活动。】

3、实践操作,探究感悟从体到面。

(1)观察操作

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是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制作门票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自主的交流着,在交流中自主感悟。】

(2)汇报交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阐述 过去,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教材代替学生的思考,教给学生现有的结论,学生的学习没有自主可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学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应予重视、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在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中,我认为数学教学应该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展,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完善。 下面就以我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作一粗浅的分析。 二、教学预案 本课教学过程主要围绕三角形的特性和三条边的关系来展开的。教学环节主要分为情境创设、操作交流、练习反馈和全课总结。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⒉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了解三角形的特性,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⒊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和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一幅有很多塔吊的建筑工地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看到了很多塔吊,塔吊上有很多三角形。) 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呢?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等学完这节课,你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docx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形 教学目: 1.使学生直方体、正方体、柱和球,能辨些形,准确 地出它的名称 . 2.从物抽象到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念. 3.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中,合运用多种感官,体数学知的形成 程,感受学数学的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系. 教学重点: 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物与形,初步建立空念. 教具准: 木,形卡片,各种形状的包装盒. 教学程: 一、情境,激趣 (出示各种形的画面 . ) :看!老里有一些不同的形,想知道它能成什么?(把形合成机器猫) 今天,机器猫想和同学一起来上,你愿意? 机器猫最喜玩木了,你喜?想玩? 二、展开活,提出 1.:每个小的桌上都有一堆木,在,你就一玩一玩吧! (分小活) 2.:由于关系,我先玩到里吧. 老有个建,能不能把手中的木先分,再整地放好呢? 3.:各同学商量一下,你想把些木按什么来分?分成几? 4.小 . (学生将木分的情况一一展示. 有的按色分,有的按大小分, 有的按特点分??)

师:这节课我们就按他们这一组的分法来学习. (出示按形状分的图形) (认识图形) 三、引导体验,合作探究 (一)正方体的认识 1.师:你们把这几块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了一起,谁知道它们的形状叫什么?(出示正方体积木) 2.贴图并板书“正方体”. 3.请你拿一块形状是正方体的积木,用手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我们通过摸,感觉到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4.师:谁还有不同的发现? (当学生发现正方体有 6 个面时)提问:你是怎样知道正方体有 6 个面的? 能上来 给大家数一数吗? 5.师:还有的同学说正方体的 6 个面都一样 . 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样? 小结:我们通过观察,知道了正方体有 6 个面 . 而且正方体的 6 个面一样大 .(6个面一样大) 6、你在哪里见过正方体呢? (二)长方体的认识 1.师:这些积木的形状是正方体吗?(出示长方体积木) 师:这些积木的形状叫什么? 贴图并板书“长方体” . 2.师:请你拿出一个长方体,用刚才学习正方体的方法,看看它有什么特 点 . 3.汇报交流 . (1)每个面都是平的 .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摸一摸) (2)长方体也有 6 个面 . 问:你是怎样知道的?(数一数)请你上来给大家数一数. (3)长方体对着的两个面一样大.

一下数学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教案资料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思维导图 一,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还小,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构成了图形教学中的障碍。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实物、教具等直观模型,让孩子自己动手摸一摸,画一画,充分感知来帮助学生获得正确、完整、丰富的表象,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就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体会“面在体上”。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平面图形的名称,并能个识别这些图形。 (3)过程与方法: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化形象为抽象的能力。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识别这些图形。【教学难点】体会“体”与“面”的关系,知道面来自于体。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积木教具,牙膏盒一个,魔方一个,装三角形三明治的盒子(三棱柱形状)一个,水彩笔笔筒一个(圆柱形的),长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圆形卡片各一张学具,钉子板等 学生:一盒积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呈现主题图 老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上学期认识过的图形吗?我们认识过一些图形,在图形王国里各式各样的图形多着呢!想到图形王国去玩一玩吗? 今天我们就去图形王国参观一下,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玩什么吧! 2、引导,揭题。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对时钟有了初步的了解,“时分的认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整时和几时半,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时运用了知识的迁移,创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庆元旦”活动场景导入新课,庆元旦的活动场景学生熟悉,并且联欢会开始的时间又是学生以学习过的几时半,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在得知联欢会开始的时间之后,又出示了另外几个演出时间不是整时或几时半的节目,学生很想知道具体的演出时间,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的就带到了新授知识当中。 二、创设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做到了活动的引导和组织,能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

“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注重德育渗透,加强思想教育 这节课有着丰富的德育渗透素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着德育素材,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性,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这节课无时无处不设计到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中,我向学生发出邀请,想让他们来体会“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内你能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等等。一分钟过去了,他们争先恐后的向我汇报,有的学生说一分钟,我写了8个汉字,一分钟我做20道数学口算题,一分钟我背了5首古诗等。我一一表扬了他们,学生都深切的体会到了一分钟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珍惜时间。 四、设置有趣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途径,二年级的学生争强好胜,乐于接受挑战,在安排课堂练习时,除了要注意练习的实效性、层次性,同时更注意要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进行练习的兴趣,从而达到爱练、乐练、练会的目的。 一堂课下来,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每一环节中去,进行了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讨论交流,游戏比赛等,积极参与了新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能够敢于自主探究,敢于大胆提问。并且学有所成,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角形的认识 江西宁都黄陂中心小学:张珊英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三角形”的第一课时,教学要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其应用;认识三角形底和高的含义,学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出示教材第80页的情境图):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科技大楼。你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发现了什么? 生:在建筑框架和吊车上有很多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课件突出显示情境图中的几个三角形,让学生在课本的情境图上用彩笔任意描出几个三角形。)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生1:红领巾是三角形的。 生2:有的小旗也是三角形的。 生3:阳台的栏杆上有三角形。 生4:地砖上有三角形。 生5:电视转播塔上也有三角形。

师:这是老师收集到的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上的三角形。(课件播放:高压线铁塔上的三角形、铁桥上的三角形、交通标志牌上的三角形、晾衣架上的三角形……)三角形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它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生动的、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感性材料导入新课,唤醒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此,学生有了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一)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是怎么摆的? 生1:我是用了3根小棒摆成三角形的。 生2:我是用了3根小棒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的。 师:请你给大家示范一下吧。(生2在实物投影仪上摆)摆成三角形的小棒表示的线是线段、直线还是射线? 生:是线段,因为小棒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生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生2: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认识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及初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若干袋各种形状的物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同学们,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小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听他说了些什么?你们能帮上贝贝这个忙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爱结交好友为开头引入本课,唤起学生的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操作感知: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设计意图】学生对各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使学生经历认识各类物品特点的过程。)(3)出示课件,揭示概念。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图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4)齐读图形名称。 (5)板题:认识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从实物到图形名称到立体图形的认知,是本节课的重点,利用多媒体形象化教学的功能,展示出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生成,解决本课重点。)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分别出示实物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让学生辩认。 2、学生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3、亲身体验,感知特点。 (1)学生选一个喜欢的物体做好朋友,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一年级认识图形重难点解决教学案例

一年级认识图形重难点解决教学案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认识图形》第一课时 2、内容简析: 认识图形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教材设计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能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初步学会辩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点:辩认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现“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师生交流学具:平面图形教具多媒体课件。 小组交流学具:立体图形,实物(剪刀、印泥、印章、彩笔、纸)若干。

自主探究导趣学具:门票每人一张。 导趣情境视频链接:《小小智慧》开场曲圆圈圈、《中国达人秀》哈工大仿人机器人舞。 二、教学理念: 本次教学活动以“师生互动,边学边交”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交流、合作方法为一体,注意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趣: 师:“今天,有一位小客人也想和我们一同学习。” 生:(学生们用好奇的目光在在教室里的寻找。) 师:课件出示机器人多多。(学生们一阵兴奋的欢呼“啊”、“哇”)师:“淘气的多多把老师带来的四种图形朋友藏在了自己的身上, (学生不怀好意的笑。) 师:你能帮忙找出来吗?学生积极地观察、与同伴交流、急着举手汇报。” 全班交流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圆形,是多多的眼睛。”“圆形还有手。” 师:“你是说她的手……” 生(及时补充):“他的手是圆形。”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反思一: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时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我利用课前询问: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时针、分针、几时的认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并充分利用学具观察发现钟面,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只是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如:同桌合作一人拨钟,一人读写时间,同桌互说。这些有趣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此时,教师关注的是孩子的差异,师帮生、生帮生,这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学生经历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利用感知1分钟的长短,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珍惜时间,争做时间的小主人。 反思二: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北师大教材对于数学内容的设计非常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从而产生浓厚兴趣。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基于这种理念,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好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觉得有三个方面: 一、正确的解读和把握了教材。北师大教材的编排设计在本节课上,没有归纳出时分的认识方法和书写方法,而是直接呈现出作业的形式,对于学生的认知没有能很好的理清楚,所以我在设计上修改成这样的环节:情景引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认识钟面;合作探究,归纳认读方法,书写方法;综合练习,巩固方法。认识和书写时刻,是重点和难点,花时间重

关于三角形内角和180度的两个对比教学案例

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认识 课时:一教时 临床观察 传统的学习方式案例片断 描·述 ·上课已开始约7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复习了有关三角形的组成、三 角形的各部分名称、角的分类、用量角器求角等知识与技能。 ·教师要求学生每一个人都随意画一个三角形(就画在学生课桌上已 准备的其中一白纸上)。 对·话 师:大家都将三角形画好了吗? 学:(齐声)画好了。 ……

师:非常好。(教师举起从学生那里取来的二纸,高高举起)我们来看,这两个三角形的角一样吗?(边说,边用手指分别指点着两个三角形对应的三个角,每这么对应的指点一次,就将两纸靠拢一下,使两个对应的角尽可能的近)是不是都不一样? 学:(掺杂不一的)对!是! 师:那么谁知道,如果将这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加起来,他们的大小会一样吗?(学生有些骚动,约2秒)用量角器将那么自己画的三角形的每个角都量一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前后四个同学相互讨论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 对·话 师:好,请大家都停下来了。谁能说说,你计算的结果是多少?学:一百七十九度。 学:我是一百七十九度多一些。 学:我的结果是一百八十度。 学:不对,我量出来的是一百八十度不到。 学:我加起来后是一百八十一度。

…… 师:那么发现了什么? 学: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加起来是不一样大小的。 师:实际上他们都是一样大小的,因为量角器量出的角是不精确的,它们在量的时候会怎么样? 学:(数人附和)有误差。 师:对,量角器在度量的时候是有误差的,大家看看,它们都在一个什么数的周围啊? 学:一百八十度。 学:不对,应该是一百七十九度。 师:为什么? 学:大部分同学量出的都是一百七十九度左右。 师:你的“左右”用的很好。如果我们从整十整百数的角度看,它们都在一个什么数的左右呢? 学:(还是上面那个学生,稍犹豫一下)是一百八十。 师:一百八十什么? 学:一百八十度。 师:现在我们能得到结论了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认识物体和立体图形》教学设计执教时间:2010年9月29日 执教班级:一(3)班 上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教科书32页、33页做一做,练习五第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 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

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 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 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 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 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

《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认识图形》教学案例分析 《认识图形》教学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6~1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围一围等操作实践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初步感受到图形间的异同。 2.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3.让学生在经历探究图形特征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探究事物特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游戏中梳理回顾 ①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就来玩这个游戏。先请每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搭什么。 学生小组内商量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边搭边注意观察这些积木的形状,有哪些我们是认识的? ②在学生活动后,指定几个学生拿出已经认识的积木,介绍它们的形状,相机也让其他学生找一找相同形状的积木。 [评析:一个简单的搭积木游戏,既让学生尝试并体验了本节课运用最多的学习形式——合作,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平常的游戏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从而为后继的学习活动既作了情感上的铺垫,又作了认知上的准备。] 2.探索中合作感知 ①.引导认识长方形。 看一看、摸一摸。

讲述介绍:(教师依次指长方体的几个面)这是长方体的一个面,这是长方体的另一个面,这也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长方体上有好几个面。 布置操作:请你任意选择一个面,正对着自己,仔细看一看它的形状,再用手摸一摸。 画一画。 动一动脑筋,你能把这个面的样子在纸上画下来吗?想一想该怎么画呢?让我们来动手试一试吧。 比一比。 请小朋友把你画下来的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互相看一看得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进一步展示学生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有的是这样的,有的是这样的…… 揭示名称。 想像:让我们闭上眼睛把刚才看见的图形再想一想。 指出:像这样的图形虽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横着,有的竖着,但我们都把它们叫做长方形。 找一找。 手中的长方体上还有哪些面的形状也是长方形的?找到后看一看、摸一摸。 [评析: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体验的深刻性。这一层次的教学就是试图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找一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对长方形的直观认识体验。同时在揭示概念时,通过对学生自己画出的各种各样的长方形比较,也巧妙地丰富了概念的外延,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 ②自主认识正方形。 谈话启发方法。 刚才我们用了“先看一看长方体一个面的形状,再摸一摸,然后把它画下来”的方法认识了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时分的认识》教学反思 钟表和时间是学生日常生活最熟悉的事物,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经历,这节课是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的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一个提炼交流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与伙伴分享的过程。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制作了知识丰富的ppt,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如若引导不当,他们会产生厌倦情绪,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所以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闹钟带到课堂上来,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看到自己手里漂亮的小闹钟,想到这节课要学的知识与漂亮的小闹钟有关系,学生立刻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有了上好课的前提条件。 在课堂上,我从一开始就让让学生动手拨时间,让学生动起来,不给他们走神儿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动手操作很感兴趣,枯燥的讲解不受到他们的欢迎,所以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学生十分兴奋,积极与老师配合,课堂气氛很活跃,听讲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观察钟面上的刻度,找到大格小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1时=60分的结论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对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关系有了直观的认识,数清楚钟面上大格和小格的个数后,再让学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动,通过反复的观察让学生自己导出1时=60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件演示很感兴趣,看得很认真,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错。这一点是我课前想到了

的。 如何让学生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在备课是费了我不少的心思,1分钟的概念很抽象,不是举出几组数据学生就能理解的,所以在感受一分钟的环节,我安排了几项时间活动,让学生听1分钟音乐,写1分钟生字,帮助学生建立起1分钟的概念,每个学生都起身参与了,有了很直观的感受,比老师讲上十分钟甚至半节课,效果要好多了。 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提问不到位,总是不能一遍就把意思表达清楚,总是说了一遍再修改或补充,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打乱了学生的思路。老师说的要精炼,多给时间让学生思考,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 再有就是听完学生的发言以后对学生的鼓励不够,总是简单的给出评价,学生说的不正确时就不做评价,其实即使学生的答案与我的不一致也应该适当的鼓励,这样才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只要积极举手了,就说明他在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动脑筋,这时不能吝惜自己的言语,我在这点做得还不够。 在课上,由于太紧张的关系,我还范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拨教具钟表的表针时,没有注意到应该按顺时针的方向拨,而是想朝哪个方向就朝哪个方向,误导了学生,这是不应该的。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有遗憾再所难免,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是遗憾降到最少。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认识图形(一)教案 四、认识图形 (一)单元概况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单元目标知识目标在分类、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能力目标在拼、摆、搭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显著特征。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表象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概念。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关键在对生活中的实际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中渗透分类思想。教学方法观察、讲授、引导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课时安排3单元小结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了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老师巡视指导,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2)小组汇报 分的情况。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根据学生的回答可能分出以下几组,一组是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如教材第34页) 2、摸一摸,感知特征。(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集体交流。通过摸、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长方体是长长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方方的,也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乎乎的。 3、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1)实物画出图形。(2)记忆想象。①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②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时、分》教案 (2018年3 月7 日上午第一节)黄建权 教学内容:P8-9页 内容分析: 《认识时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知道整时及大约几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学好后面相关知识的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具有抽象性和生活性,时间单位不像其它的单位可以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所以很难理解;但同时它又与生活紧密相关,是生活的必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理解本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 个大格和60 个小格,准确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1 时=60 分。 2、知道钟面的结构,发现时、分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1 分钟和1 时的长短,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 个大格和60个小格,知道1 时=60 分。 教学难点: 理解时与分的进率。 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感受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将课堂教学结构得以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各种钟表,观察他们的相同点。 、操作体验、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钟面上有什么(时针、分针、数、大格、小格)

2、认识大格和小格 (1)介绍:像每两根长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大格。(课件演示)从12 到1 就是一个大格。 (2)每两根短的线之间的一段叫一个小格。(课件演示)思考: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课件演示)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 3、认识时 (1)介绍:我们刚才通过数知道了钟面上有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和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那你知道时针和分针是朝哪个方向走的吗(拨钟演示)我们把这个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2)时针从12 走到1,走了多少格是多长时间出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 小时。 (3)提问:那么时针从12 走到4,走了几大格,经过了多长时间走到8 呢 4、认识分 (1)我们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 时,而且时针走的时候,分针也走着,那么分针怎么走呢 (展示课件),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出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 分钟。提问:分针走2 小格是几分走8 小格呢30 小格呢 (2)讲述:分针走几小格就是几分。那么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呢从12 走到4呢12 到912 到1112 到12 你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先回答并说明理由) 5、时与分的进率 (1)刚才通过学习知道了时针走一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 分。那么时与分之间是什么关系拿起钟表拨一拨观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观察老师拨钟面,自由发言。 (2)(动画演示)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 分。板书:1 时= 60 分 三、加强体验、实践应用 1、感受1 分钟。

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案设计 一年级上认识图形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 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狗贝贝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图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图形朋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课件) 2.认识这几个图形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谁知道第四个图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三角体) 其实这个图形朋友叫三棱柱,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谁还能 再说说? 3.这几个图形朋友真调皮,一个个跳到了地上,地上湿湿的,弄得到处都是脚印。你能猜猜他们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吗?先跟你的 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朋友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呢?圆柱体会留下……?为什么?正方体会留下……?长方体会留下……?三棱柱会留下……?这些物体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朋友。板书:有趣的图形 二.玩中认图形 认识我手中的图形朋友吗?(正方体)你能不能找出正方体呢?举高,看看都拿对了吗?从正方体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板书:正方形。你找到几个正方形呢?(6个)谁能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找 到的正方形呢?我们也一起摸摸,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好吗? 用刚才的方法,在你喜欢的物体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朋友呢? 生汇报:我在圆柱体上找到圆,我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举起圆形)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圆柱体)谁知道老师是怎么把 脚印留到纸上的吗?你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让这些图形朋友在你的纸上 留下脚印呢?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汇报说方法 师多媒体展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印一印,第二种方法:画一画。谁能说说用第二种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动)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认识时分-苏教版

《认识时分》教学反思 “时分”是在学生对时钟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时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并且还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在认识时间方面由于知识点较多较凌乱,很多孩子对于认识时间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并会看整时,所以,我先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记忆,提问:“关于钟面,你都了解些什么?”教师简洁的问语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时间的知识,比如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时针、分针以及整时的认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两三分钟的询问中,教师把握了多数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了教学的起点,完成了对教学预案的调整,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入新知,通过再次让学生观察钟面,找出了钟面上的知识: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在“认识时分的关系”和“准确读写时间”这两个难点时,有的学生已经知道1时=60分,1分=60秒,于是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印象。有的已经会用两种方式写时间,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尝试自己书写时间,再请有不同写法的孩子板演,并说明写法。 二、培养合作能力、体验感悟。 教学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拨一拨”“写一写”等操作活动,观察认识钟面,突破了“认识时分的关系”及“准确读写时间”的难点。学生在操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在感悟中建立了时间的模型。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学习了知识就要学会运用。毕竟,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能留给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还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生活作业,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回到家里以后拿出自己家里的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学生对钟面有更为深刻地认识。我还让学生和父母合作,父母记时一分钟,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看看一分钟内你能做哪些事情。相信,这样的生活作业,不仅学生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案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课程标准》强调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这也就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辨析能力。 所谓辨析,就是辨别与分析。在对知识概念辨别、对比,对正反例进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获取新知。 在《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中,我注重为学生创设情境,提供多个正反事例,让学生在辨析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得出三角形的概念。在学习三角的种类时,我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对刚学的知识进行辨析,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 下面摘录了我在上《三角形的认识》这一课中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辨析能力的三个片断,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片断一] 导入新课后…… 师:我们平时常常见到三角形,谁能用自己的话

说说什么是三角形呢? 生:有三条边的图形是三角形。 师随手画了一个图形问:这个是三角形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不是呢? 生:因为它的边都出头了,三角形的三条边是不能出头的。 师:那到底什么是三角形呢? 生:有三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是不是所有有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呢?谁能举出一个反例? 学生思考了一会,有一名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他到黑板上将图形画出来。 生画: 师:这个图形也有三个角,那它是三角形吗?为什么? 生:不是三角形,因为它有一条边是弯的,而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是直的。 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完整,到底什么是三角形呢? 生:有三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这时不用老师问,学生中已经有人又有不同意见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图形教案 班级:一( 3)班授课教师:范湘玲 一、教学目: 1.通操作和察 ,使学生初步方体、正方体、柱、球;知道它的名称;会几种物体和形。 2.培养学生手操作、察能力 ,初步建立空念。 3.通学生活 ,激学趣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新意 。 二、教学重、点: 初步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物与形 ,建立空 念。 三、教具、学具准: 各种形状的物体 ,形卡片 ,算机件、投影片。四、教 学程: (一)、物入: 教:小朋友 ,我在生活中会看各种各的物体 ,看看老台上的西 , 你都?告老它叫什么名字 ,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学生回答:茶叶盒、、珠、文具盒、粉笔盒??(二)、操 作感知: 1、分一分 ,揭示概念。 (1)教:很好 ,大家都些西。那我再来看看大家来了什么啊?(出 示 flash 画)咱在要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儿。看 ,如果老把文具盒 放在第一个方框内 ,那有哪些西和它形状一 ,我可以把它和文具盒放在 一呢?(肥皂、盒)第二个方框内老放上魔方 ,那有什么和魔方可以放在 一的?(色子、墨水盒)有没有啊?(没有了)在第三个方框内 ,你想放上 哪些物品呢?(水、可罐、笔筒、接力棒)好的 ,那第四个放上什么呢?(珠、皮球、足球) (2):你是怎分的?什么分?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几:一是方 方的;一是四四方方的;一是直直的 ,

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教师展示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 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出示幻灯片)教师:我们把形状像肥皂盒、纸盒、文具盒这样长长方方的叫长 方体;和魔方、色子、墨水盒一样正正方方的叫做正方体;跟水壶、可 乐罐、笔筒、接力棒一样直直的 ,柱子一样的 ,我们就叫做圆柱;而弹珠、皮球、足球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那就是球。(边说边在黑板上画 出模型 ,写出名称) (4)说一说 ,你身边有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呢?老师要 叫一些小朋友起来说说,把你们的手举好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即时 给予肯定) (5)练习题。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了。注意观察,把上面一排的 物体与下面相同形状的图形连在一起。比如说红色的盒子是正方体 , 我 们就把它和正方体连在一块。 2、摸一摸 ,感知特点。 (1)现在跟老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这些物体全部放入这个纸袋里面 ,你们说叫老师拿出什么形状的物体 ,老师不看 ,就用手拿出什么 ,你们看老师拿的对不对。(学生说 ,老师拿)知道老师为什么每次都能 拿对吗?(因为老师用手摸了 ,感觉)对了 ,老师用手摸了 ,知道它们的 特点 ,所以就很容易拿对了。现在你们自己摸一摸老师发给你们的模型 , 自己感受一下。 (2)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然后把 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班上交流。 (3)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 ,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 ,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 ,上下一样粗细 ,两头是圆的 ,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 6 个面等 ,教师应给予肯定 ,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3、形成表象 ,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 (2)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图形。 现在闭上你们的眼睛 ,老师现在说什么图形 ,你们就在自己脑海中想一想它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拿出来。四四方方的 ,平平的 ,自己想一下应 该是什么 ,然后拿出来;两头圆圆的 ,直直的 ,上下一样粗细;长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