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村设计方案

度假村设计方案
度假村设计方案

河南理工大学

万方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度假村中的生态设计

院(系部):人文社科系

专业名称:环境艺术设计

年级班级:2010级环艺班

学生姓名:啊阿

指导老师: 啊 A

2010年6月6号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度假休闲热的兴起,同时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对于各种度假村的需求日趋增加。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度假村建设之中,全国范围内的城市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度假村;但随着度假村数量的增多与规模扩大的同时。度假村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却在不断恶化,并在以各种形式向人类敲响警钟,成为我国在度假村开发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度假区的发展现状,对目前我国的旅游度假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旅游度假区的生态可持续规划的原则为:生态保护优先原则、适度开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和追求特色原则。

关键词:度假村生态设计人居环境

目录

前言 (1)

1 度假村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2)

1.1 度假村在我国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

1.2 度假村在我国发展中存在及面临的问题 (3)

2 生态设计的理念 (4)

2.1 生态设计的概念 (4)

2.2 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度假村生态设计的意义 (5)

3 度假村生态设计的内容 (6)

3.1 景观生态 (6)

3.2 文化生态 (7)

3.3 技术生态 (8)

3.3.1 从度假村的能源上谈生态·························

3.3.2 从度假村的建筑材料上谈生态·····················

3.3.3 从度假村的交通工具谈生态·······················

3.3.4 从度假村的废弃物谈生态·······················

4 度假村生态设计的发展前景·······························

5 度假村生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前言

“竭泽而渔”的不可持续发展模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在不断恶化,并以各种形式向人类敲响警钟。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动力之源在于“循环”,在这个伟大的循环中不断演绎着生命与死亡,人类作为地球众多生物之一,如同其他生物一样,他的整个生命过程也

是融入生命物质循环当中的。所以他既是资源的消耗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一切为我所用”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存在着长久的隐患。残酷的现实使人类逐渐认识到建立在生态破坏基础之上的经济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人类必须找到一条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一场轰轰烈烈的可持续发展运动悄然兴起,于是诞生了“生态设计”这一概念。

设计是有意识的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任何与生态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达到最小化的设计简称生态设计。生态设计意味着尊重物种的多样性,减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保持生态的平衡,帮助人类改善健康的生活环境。

度假村作为人类生活质量高度提升的产物,作为贴近自然的一种休闲场所,自然比其他建筑与景观项目更需要生态设计的原则。

一、度假村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1、度假村在我国的起源及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度假村在我国七十年代末诞生,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其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需求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国内旅游已经成为目前我国主要的旅游市场。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

2009年中国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26万亿美元。外出旅游度假人数的激增,同时加大刺激了度假村大规模的发展。甚至有些村镇也在搞旅游度假村项目。

2 国内度假村发展的误区

度假村在如火如荼的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国内一些地方的度假村在满足旅游者的度假休闲需求,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旅游与生态保护间的内在关系,旅游开发所导致的对旅游地方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不可恢复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然而,也由于在设计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些度假村的建设和经营也给当地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比如:度假村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源,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无疑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忽略度假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在选址和规模的确定上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过多的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了当地的自然生态承受能力,使度假村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使度假村失去生态资源的竞争力优势。常言道:大有大的问题,小有小的难处,度假村生态设计与研究也要与时俱进。

二、生态设计的理念

1、生态设计的概念

波兰设计师海琳娜·斯基勃涅芙斯卡在国际建协第十四届世界会议的总报告上曾说:“我们提倡一种新的有机的、客观的建筑学,我们认为这种建筑学是对环境特点的理解和洞察的产物”。随着人类

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尊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把生态环境保护、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必须的具有的意识和准则。在建筑设计中引入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设计是重要的发展趋势。生态设计是一种崭新的建筑设计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生态设计摆脱了人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重新寻求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区别于普遍流行的“国际式”建筑定式的建筑理念,如生态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等。度假村相对城市建筑群,具有亲近自然、便于整体设计、人群因素影响小等优势。它将建筑融入大的生态循环圈,从整体的角度考虑能源和资源流动,将建筑建造、建筑设计、建筑消耗纳入整个生态系统来考虑,从而改变资源与能源单向流动的方式,趋向良性循环的模式。

2、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度假村生态设计的意义

生态设计的建筑的基本要求有:本身无污染,不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能耗低,不要过度开采自然;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如太阳能等;用最低的资源和生态代价来满足人们的基本要求和愿望。纵观这些要求,对度假村进行生态设计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游客们来到度假村度假,本身就含有对现代文明的逃避和对自然生态的贴近,度假村多采用一些生态设计的手法来创造舒适的度假环境,会更受游客的欢迎。生态设计使建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至最低,是一种最为理想的环境保护方法,它与度假村的自然特性不谋而合。因此,在度假村规划设计中增加生态设计比重,契合建筑的本质属性,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的多重效益,预示着度假村建筑群向生态建筑发展的趋势。

三、度假村生态设计的内容

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度假村亦然。度假村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因此在度假村设计规划过程中应着眼于建筑技术的改进,拓展到包括建筑技术性与艺术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整体建筑文化范畴。而具体到度假村建筑的生态设计,即包括含景观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三个层面。

1、景观生态

景观生态学所定义的景观是一个广义的人类生存空间和视觉整体,板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使用于各种景观。板块具有相对均质性,可以是动物过植物群落,也可以是岩石、土壤、构筑物等;廊道以线性布局,通过河流、林带等形式将板块和基质联系起来,共同构成景观的空间格局。合理的景观生态格局是板块尺度、形状、位置、数量合理,廊道布局合理、宽度适宜,基质动态平衡,另外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景观格局直属也是衡量区域景观的重要指标。代表我国私家园林最高水平的苏州园林,就是利用回廊合理串联狭小区域内的诸多景点,达到移步换景的妙境。而目前国内许多的度假村,尤其是中小型风光度假村,往往盲目套用其他景区的景观设计,忽略了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丧失了其景观的层次与节奏。

正如莱特在有机建筑中所说的:“建筑就像在它的基地自然生长出来那样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这种与环境的协调是多方面的,不仅

限于视觉效果上的和谐,而且也包含着精神与内在逻辑的一致、生态和气候的和谐。除了被动的与环境的融合外,景观生态设计通过利用自然生态规律,还可以改善微观气候,也就是所谓的顺向设计。顺向的景观生态设计能够对建筑的能量消耗起到增益减轻的作用,因而减少费用,调节小气候。敦煌月牙泉建筑设计中通过研究沙山与月泉共存的自然机理规律,对建筑群的位置、体型、高度及绿化配置进行控制,使其有利于山谷气流组织和风力的上扬,促进区域自然生态平衡。建造后,沙山山体更加稳定,月泉和沙山和谐共存。由此可见,生态设计常常是带有人工对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创造,而并不仅仅是消极的生态保护,一旦人们自觉地认识并掌握了生态原理,进而以此作为设计的新的价值参量,就会为人类的环境带来新的生机。

2、文化生态

广义的生态概念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工环境和人类的历史文化环境。建筑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和谐一致,即文化生态,也是度假村生态设计的内容之一。文化生态涉及的是建筑与地方文化的关系,是对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尊重。

首先,对于具有浓郁地方历史文化特征地区的旅游度假村发展目标之一就是支持并提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湘西凤凰景区的度假村,充分保留了其苗寨民族特色,新修建的吊脚楼与当地传统民居和谐共存,既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又能迎合度假者的口味,可谓成功样板。由于民俗度假村的建造和度假经济的兴盛,有些正在消亡的文化遗产重新得到了重视,并被加以继承和发展。

其次,旅游度假村建筑生态设计十分重视地方技术手段的选择与利用。在长期的发展中,地方建筑对气候、环境做出了创造性的适应,很多传统技术对度假村生态设计仍有借鉴意义。如敦煌山庄的设计中采用了当地传统技术,以生土筑成厚厚的庄墙,在内外表面用砖砌护,这种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特别好,大大节省了空调采暖费用。当然,度假村设计业不排斥高新技术,根据建筑功能、表现特色与经济水平,建筑师可灵活选择适当的技术手段。在欧洲,光电版技术经常与传统坡屋顶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建筑景观。

3、技术生态

设计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在设计过程中不考虑一定的技术因素,那“生态设计”也就无从谈起了,因为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特殊技术去达到节源开流等目的,因此,技术是生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从能源、建筑材料、交通工具和废弃物处理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3.3.1 从度假村的能源上谈生态

首先是清洁能源,相对传统的电网供电,出于生态考虑,度假村应更多地考虑提高自身的供能水平。目前国内电力资源主要由火电站提供,电力的消耗就意味着有不良气体的排放。利用度假村面积广阔,建筑密度较低、靠近农村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这样既可以减少经济开支,也可以降低不良气体的排放,间接保护了环境。

3.3.2 从度假村的建筑材料上谈生态

与自身功能的“开源”相比,“节流”的节能技术更显得重要。首先在度假村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考虑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直接减少冷暖系统的能耗,从而节约成本。其次,度假村的宽广地域可以为低温空调提供最佳的运行环境。相关资料显示,低温空调在同等使用面积下,运行成本仅为传统中央空调的30%。

3.3.3 从度假村的交通工具谈生态

为了既不破坏度假村内的良好氛围,又可以在如此大面积的区域内为游客提供交通上的便利,可以引进了三种新型交通工具:电瓶车、空气压缩车(一种靠吸进和排除外界空气为驱动的环保型机动车,时速100km,可以以时速60km的速度行驶200km,是非常合适的交通工具)和马匹。度假村内禁止普通机动车入内,度假者在入口处换乘电瓶车或空气压缩车前往目的地。同时,这种车将如同公交车一样,环行于度假村内的主要道路,帮助人们到达想要参观的地方,成为区域内的主要代步工具。另外,在度假村设养马场,为喜欢骑马的人提供马匹既没有污染,又符合以生态为主题的代步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不但可以解决交通污染的问题,也可以将度假村内的道路营造成浪漫的乡间氛围,体现出度假的真正意义。

3.3.4 从度假村的废弃物谈生态

对于整个度假村的生态环境而言,最直接的技术体现在废旧物的回收处理上。度假村虽然没有工业污染,但是游客会带来大量的生活垃圾。因此度假村现在规划时就应该考虑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制度。

对于可以分解的生活垃圾,可以通过集中堆放发酵制造沼气;不可分类垃圾则需要甄别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分别运离度假村区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尽管技术生态增加了早期设计和资金的附带,其带来的效益却是可以保证度假村的持续性健康发展。

从较广义的生态内涵上研究旅游度假村的生态设计是必要的,旅游度假村度假村出于其所处环境和自然功能的特殊性,仅仅从技术技术层面研究其生态设计还远远不够。需要在设计中对景观生态、文化生态、技术生态进行综合权衡考虑,达到完美的统一。

四、度假村生态设计的发展前景

目前,生态建筑在各地方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西欧和北欧是发展得较好的地区,主要建筑有:建于苏格兰偏远地区的斯特林村屋工程,建于柏林的戴姆勒奔驰办公室,托马斯设计的建于慕尼黑的住宅联合体,以及法兰克福商业大楼。许多人认为生态设计会额外增加投资和经营成本,特别是投资成本,这需要换一个思路来考量。不可否认相对原来粗放式的度假村开发,生态度假村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消耗更多的时间以及采用更多的新技术,这些都会带来预算的提高。但是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出生态设计的相对优势。

首先从能源角度来讲。面对供应紧张的能源市场,采用自主供能和高效节能技术的度假村,可以最大程度减小能源市场对于运营的影响,同时对于开支也是极大的节约,直接促进投资的回收进度。

从景观上来讲。合理的设计规划带来的是层次分明结构合

理的生态景观,在同质化严重的旅游度假市场,只有优秀的规划是无法仿冒的。舒适独特的度假环境带来的是大量的客源与资金,早期的投入在这时得到的是加倍的回报。

讲求文化生态和谐的度假村,不会与周边环境产生格格不入的情况。

环境生态意识贯穿在管理系统中,使得度假村不再是坐吃山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度假村生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新型生态理念下休闲类度假村设计,更应关注所在的的自然生态特征,选址以不破坏生态特征为前提(如应尽量远离地区生态核心、保护原有植被等),坚持整体保护、局部开发的原则,以拟建地生态承受力作为其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以对自然环境破坏最小的规划模式对度假村功能进行改造。

度假村内部建筑设计中,应始终突出休闲性特征,以实用为原则,避免小而全。针对滨海、山地等自然特点,度假村的功能布局强调因地制宜、灵活组织。建筑体量应小型化,强调户外空间的设计。建筑功能应分散化(局部的餐饮服务性活动可以相对集中)。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当地可再生性材料,适宜采用朴素而非豪华的装饰风格。以步行系统作为主要的村内交通模式,机动车的交通应减少对自然地貌的破坏和对生态走廊的截断。在度假村的管理上,应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活垃圾、废弃物的收集和排放建立有效的处理机制。

与粗放型的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无论对管理者的组织

水平还是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生态旅游的经济投入也要高于低层次的旅游开发。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下的一种较大规模的人工生态建筑,度假村的规划与建设更需要采取十分科学和谨慎的态度,在实践工作中,以科学论证、有针对性的设计取代以经济利益为先、盲目套用固定的常规酒店娱乐设施设计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我们应该着力去改变国内日益严重的度假村设计现状,在设计中对全方位进行权衡考虑,不要一味的追求外观的豪华与成本的节约,而是让生态度假村成为当今都市化社会中人们暂别喧嚣,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休闲养生的一个理想之所。我们希望,这种应用于度假村

设计的生态理念可以推广到其他领域,其他所有人类要发展就会破坏自然界的领域。这样,我们既不必畏首畏尾不敢前进,又不会破坏我们仅有的大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真正的发展。

致谢

感谢我的导师杨LAN老师。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局限和技术的不足,我遇到很多困难,屡次麻烦杨老师为我做指导,而杨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的悉心教导、指点迷津,帮我一步一步冲破难关,才得以完成这次毕业设计。在此谨向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也特感谢四年来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正式因为有你们的谆谆教诲,我才得以成长。

感谢我的父母以及家人,多年以来一直对我的培养。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谢谢你们。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曹伟.《城市·建筑的生态图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4】马武定.《城市美学之二》.规划师,2001,<5>

【5】俞孔坚,庞伟.《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岐江公园案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