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国外企业文化研究进展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想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的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

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诙宰橹 芾砉 讨邪 ㄎ幕 ⒓壑岛托睦硪蛩卦谀诘鹊姆墙峁剐砸蛩氐囊恢终 希 ⑹怪 晌 桓鲎橹 蚱笠刀谰吒鲂曰 墓芾砟J剑 晕幕 牧α客贫 抛橹 推笠档某て诜⒄埂?nbsp;

一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历史背景总体情况

70年代末,日本经济实力的强大对美国乃至西欧经济形成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注意到日美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其中发现,理性化管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和与企业长期共存的信念,而塑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和将价值与心理因素整合的文化,才是真正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和企业的发展起着潜在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作用。80年代初,威廉.大内的《Z理论》、特雷斯·迪尔和艾兰·肯尼迪的《企业文化》和阿索斯和沃特曼的《寻求优势》三部专著的出版,掀起了企业文化研究的热潮。八十年代,企业文化的研究以探讨基本理论为主,如企业文化的概念、要素、类型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各方面的关系等。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研究出现了四个走向:一是企业文化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二是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和企业发展的应用研究;三是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四是关于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的研究。迄今为止,有关企业文化的专著约有六

十多部,论文分布在十几种管理学和心理学期刊中,企业文化的研究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已经成为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工业组织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也被称为管理的企业文化时代。

二八十年代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

198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美籍日裔教授威廉·大内出版了他的专著《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该书分析了企业管理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Z型文化"、“Z型组织"等概念,认为企业的控制机制是完全被文化所包容的。1982年特雷斯·迪尔(T errence E.Deal)和艾兰·肯尼迪(Allan Kennedy)出版了《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一书,他们提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他们在这本书中还提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1)企业环境;(2)价值观;(3)英雄;(4)仪式;(5)文化网络。其中,价值观是核心要素。该书还提出了企业文化的分析方法,应当运用管理咨询的方法,先从表面开始,逐步深入观察公司的无意识行为。同年,美国著名管理专家托马斯·彼得斯与小罗伯特·沃特曼合著《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研究并总结了3家优秀的革新型公司的管理,发现这些公司都以公司文化为动力、方向和控制手段,因而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这三本著作与帕斯卡尔·阿索斯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被合

称为企业文化研究的四重奏,这标志着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郭纪金,1995)。

企业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就出现了两种方法的派别,一派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沙因教授(Edgar H.Schein)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深层结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也曾提出进行现场观察、现场访谈、以及对企业文化评估的步骤等,但是,由于这种方法难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在探讨组织文化与组织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时,难以进行比较研究,因而受到批评。另一派是以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奎恩教授(Robert Qu nn)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他们认为组织文化可以通过一定的特征和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因此,他们提出了一些关于组织文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于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但是,这种方法被归为现象学的方法,认为只是研究组织文化的表层,而不能深入到组织文化的深层意义和结构。1984年,奎恩(Robert.quinn)和肯伯雷(Kimberly)将奎恩提出的用于分析组织内部冲突与竞争紧张性的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扩展到

对组织文化的测查,以探查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与组织的价值、领导、决策、组织发展策略有关的基本假设。该理论模型有两个主要维度:一是反映竞争需要的维度,即变化与稳定性;另一个是产生冲突的维度,即组织内部管理与外部环境。在这两个维度的交互作用下,出现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文化:群体性文化、发展型文化、理性化文化

和官僚式文化。竞争价值理论模型,为后来组织文化的测量、评估和诊断提拱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爱德加·沙因 (Edgar.H.Schein) 发表了“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一文,1985年出版了其专著《企业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他对组织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沙因教授还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发展、功能和变化以及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理论,他把组织文化划分成三种水平:(1)表面层,指组织的明显品质和物理特征(如建筑、文件、标语等可见特征);(2)应然层,为于表层下面,主要指价值观;(3)突然层,位于最内部,是组织用以对付环境的实际方式。沙因提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理论为大多数研究者所接受,爱德加·沙因也因此成为企业文化研究的权威。

三九十年代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

九十年代,随着企业文化的普及,企业组织越来越意识到规范的组织文化对企业组织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来塑造企业形象。因此,组织文化研究在八十年代理论探讨的基础上,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和量化研究方面迅猛发展,出现了四个走向:1.理论研究的深入探讨;2.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3.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4 .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1 关于企业文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九十年代,西方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的探讨发展到企业对文化在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如:企业文化与组织气氛(S chneider, 1990)、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Authur K.O.yeung, 1991)、企业文化与企业环境(Myles A.Hassell,1998)、企业文化与企业创新(Oden Birgitta,1997)等,其中具代表性的有:

1990年,本杰明·斯耐得(Beenjamin Scheider) 出版了他的专著《组织气氛与文化》(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Cultur

e ), 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管理过程、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组织文化通过影响人力资源的管理实践、影响组织气氛,进而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以及对组织的奉献精神,最终影响组织的生产效益。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1990年,霍夫斯帝德(Hofstede)及其同事将他提出的民族工作文化的四个特征(权力范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和不确定性回避)扩展到对组织文化的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增加了几个附加维度,构成了一个企业文化研究量表。

1997年,爱德加·沙因(Edgar.H.Schein)的《组织文化与领导》(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第二版出版,在这一版中,沙因增加了在组织发展各个阶段如何培育、塑造组织文化,组织主要领导如何应用文化规则领导组织达成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使命等,他还研究了组织中的亚文化。1999年,爱德加·沙因与沃瑞·本尼斯(Edgar H.Schein &Warren G.Bennis) 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生存指南》(The Corporate Culture Su rvival Guide),其中用大量的案例说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1999年,特瑞斯·迪尔(Terrence E.Deal)和爱兰·肯尼迪(All an A.Kennedy)再次合作,出版了《新企业文化》(The New Co rporate Culture),在这本书中,他们认为稳定的企业文化很重要,他们探寻企业领导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满足工人作为人的需求之

间维持平衡的途径。他们认为,企业经理和企业领导所面临的挑战是建立和谐的企业运行机制,汲取著名创新型公司的经验,激励员工,提高企业经营业绩,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

1991年,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Kim S.Cameron and S arah J.Freeman 发表了"文化的和谐、力量和类型:关系与效益"(Culture congruence,Strength,and Ttype: Relationship

s to Effectiveness)的研究;他们用现场调查的方法以334家研

究机构为样本,研究了文化整合、文化力量和文化类型与组织效益之间的关系。

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母斯·核斯克特教授(John Kotter & James Heskitt)出版了他们的专著《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 erformance),在该书中,科特总结了他们在1987-1991年期间对美国22个行业72 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的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表明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预言,在近十年内,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John Kotter &Ja mes Heskitt,199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研究还有:1995年R.K.Divedi 的《组织文化与经营业绩》(Organ zational Culture & Perfor mance)和1997年Daniel R.Denison 的《企业文化与组织效益》(Corporate Culture &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 s).

3 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

1991年,英国的JAI出版公司的《组织变革与发展》(Research i 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第5卷刊出了五

篇关于组织文化的论文,其中,有关企业文化测量的论文有三篇:(1)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Daniel R.Denison and Gretche

n M. Spreitzer“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竞争价值的方法" (org 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de velopment:

a competive values approach),主要介绍了竞争价值框架,描述在此框架下所定义的四种主要的文化指向,目的在于探讨竞争价值模型对于研究组织文化的用途; (2) 克罗拉多大学工商研究生院

的Rayamond F. Zammuto 和华盛顿.美国医学院学会的Jac

k Y.Krakower" 组织文化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Quantitati ve and Qualitative Studies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他们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提供了混合研究的范例; (3)密西根大学工商

管理学院的Robert E.Quinn and Gretchen M.Spreitzer “竞争价值文化量表的心理测验和关于组? 幕 陨 钪柿坑跋斓姆治觥保═he Psychomentrics of The Competing Values Cultur

e Instrument and an Analysis o

f the Impact of Orga nizational Culture on Quality of Life)表明不同文化类型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密切关系。

1997年,Pierre DuBois & Associates Inc.出版了一套组织文化测量和优化量表(Organizatioal Culture Measurement an

d Optimization)其中包括用于组织分析的模型和用于组织文化研究的步骤。其模型包括七个方面:(1)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竞争等);(2)管理哲学(包括使命、价值观、原则

等);(3)对工作情景的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等);(4)对工作情景的知觉(包括对工作的知觉和对管理的知觉);(5)反应:组织行为(包括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工作动机和归属感等);(6)企业经营业绩(质和量两方面);(7)个人和组织变量(包括年龄、职位、个人价值观等)。

4 企业文化的诊断和评估

1992年,Roger Harrison & Herb Stokes 出版了《诊断企业文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Diagnos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__Instr ument and Trainer''''s Manual)他们确定了大部分组织共同具有的四种文化,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企业进行相应的变化,这种诊断可用于团队建设、组织发展、提高产量等。

1998年,Kim S.Cameraon & Robert E.Quinn 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Diagnosing and C hang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Based on the Competin

g Values Framwork),这部专著为诊断组织文化和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为理解企业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同时也为改变组织文化和个人行为方式提供了系统的策略和方法。

关于组织文化评估的专著还未见正式出版,但是,1997年,David E.B irren. Richard Seel,Cliffrh 等在因特网上的讨论却十分热烈,主要是关于企业文化评估的维度和方法。

1999年7月18-21日,在美国波士顿召开了企业文化大会,这是一次企业文化研究专家与企业管理人员共同探讨的会议,其主要议题有:Terrence E.Deal的“理解现存文化的类型:确定你的组织的优势和缺陷”(Reading Existing Culture Pattern:identifyi ng Your Organizational''''s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Jerry Greenfield de的“增加Ben &Jerry公司员工与顾客的忠诚”(Increasing Employee and Customer Loyalty at Be n & Jerry),Gary Bosak de 的“塑造和维持Sears公司的文化”(Creating and Sustaining Culture Change at Se ars,oebuck and Co)。

2000年7月3-7日,爱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教授在美国的Cape Cod 2000论坛举办为期一周的讲座,其主题为“过程咨询、对话和组织文化”(Process Consultation, Dialogue and Org anizational Culture)。

从国外企业文化现象的发现到企业文化研究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他们走的是一条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道路。八十年代中期,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定量化研究是在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于企业

文化测量、诊断和评估的模型,进而开发出一系列量表,对企业文化进行可操作化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与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迅猛发展相比,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显得十分薄弱,这表现在:第一,中国的企业文化研究还停留在粗浅的阶段,虽然也有一些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但是大多数是以介绍和探讨企业文化的意义及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企业创新等的辨证关系为主,真正有理论根据的定性研究和规范的实证研究为数甚少;第二,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严重滞后于中国企业文化发展实践,许多企业在塑造企业文化时主要是企业内部自己探讨,虽然也有专家学者的介入,但是由于对该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该企业文化的定位、企业文化的变革等问题缺少长期深入的研究,所以,企业文化实践缺少真正的科学理论的指导,缺少个性,同时也难以对企业长期发展产生文化的推动力。因此,应该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加强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促进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

根据对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了解和对国内企业文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

三,加? 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总之,国外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管理实践的探索的发展而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的一个研究领域,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发展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对管理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和人的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与西方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其实践意义在于对企业发展和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提供具有可操作化和定量化的理论框架。

企业文化冲突的案例

企业文化冲突的案例 【篇一:企业文化冲突案例及分析】 四川吉峰农机与长城公司的企业并购文化冲突 一、案例背景介绍 四川吉峰农机始创于1994年,2008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公司主要 从事国内外名优农机产品的引进推广、品牌代理、特许经营、农村 机电专业市场开发,已形成传统农业装备、载货汽车、农用中小型 工程机械、通用机电产品等四大骨干业务体系。其销售网络覆盖了 四川、重庆、江苏、辽宁、浙江、吉林、湖南、广东等10多个省、市、区。 被并购的长城公司成立于1993年,公司主要的经营业务从零部件 的销售,到现在整机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二手机交易、租 赁及再制造等领域。随着我国农村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用小型机械代替手工劳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发展大农 机的概念吉峰农机进行了这种跨行业的资本运作,在2010年并购了 长城公司。 二、企业并购重组的文化冲突 ; 企业文化是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 和变迁的缓慢性。企业要改变原有的文化观念很难,需要一个长期 的过程。在这一个改变过程中,企业原有文化会继续在原有群体中 发挥作用,与重组企业的文化发生摩擦和冲突。 因此,并购企业怎么在最短的时间里建立一种文化整合模式,是决 定并购是否成功的关键。由于两家公司原来老板的领导风格和企业 规模差异较大,在吉峰农机并购长城企业后,被并购企业存在感知

的文化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冲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点: (1)人员结构不合理。 由于新公司业务的高速发展,需要引进大批新员工,但学历都偏低、年龄太年轻,这不利于新公司的企业文化的相互融合。 (2)公司人员流失率过高。 公司2010年的离职率达到了26%,说明公司整体人员的稳定性较弱,公司吸引人才的政策和力度还不够,员工对新公司的企业文化 认可度较低。 (3)制度流程不清晰。 公司很多的规章仅限于口头约束或大众惯例,未能形成有影响力的 文化氛围,不能够有效地去规范员工的纪律、言行以及指导员工的 工作。 · (4)员工的技能培训不够。 公司和厂家对员工的培训不够系统,销售精英的经验分享还不到位,导致员工成长缓慢。 (5)企业文化建设较弱。 新公司发展至今,在文化的建设上比较薄弱,也许在员工的潜移默 化中已经表现出文化的一些方面,但没有得到沉淀和梳理。 三、结论 为了避免企业文化冲突,文化的融合工作应该做到企业并购的前面。要在事先对并购企业的文化进行充分的调查,对其文化的内容要仔 细确认。在企业并购事前要拿出文化融合方案,对其文化差异从各 个方面进行分析。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集.doc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集1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利泽万物创新服务 情境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造共赢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成为了当前百姓最迫切的问题。为解决住房保障这一重大的民生项目,重庆市政府推出了公租房这一划时代的解决方案。 2018年年初,重庆设计院公司受公租房建设单位委托,对重庆公租房进行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项目组进行方案的讨论和研究。因为设计时间紧张,设计规模庞大,且涉及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因此项目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公司各专业人员积极了解甲方需求,对现场进行细致查勘,并打破常规,创造性的实行多专业人员联合办公,以便更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了能顺利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废寝忘食,牺牲了春节假期,甚至除夕夜还在办公室的案头加班,通过对方案反复的检查修正,终于不负所托,提前完成了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对方由衷的信赖。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更多的订单,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还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诠释着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情境二:真诚服务,为客户提升价值 中通服旗下某公司接到一张本地电信关于V卡的单,其中

主业要求我们给每位电信客户送上一张V卡,客户只要持V卡到一些商店、酒店、餐厅即可享受打折服务。主业希望通过运作电信客户群,来提高电信客户的忠诚度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负责制作V卡,打印、封装、投递给电信客户,并将送达情况及时反馈给主业,给电信客户送一本V卡指南。但实际的运作情况是电信用户使用很少、商家吸引了越来越弱。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是不足于吸引客户;第二是不足于吸引商家;第三不是电信的优势。中通企业实际的做法:1、不直接指出我们的观点;2、让主业最节省地将V卡送出去;3、帮助主业做好客户信息调查,帮助主业拓展目标商家。结果:主业停止运作V卡项目,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问题提示: 1、“上善若水”的内涵是什么? 2、结合案例谈谈什么是“上善若水”? 案例点评: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是中国通信服务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通信服务经营管理在价值层面的基本规定,是推动中国通信服务以世界级卓越绩效企业的准则和全面创新管理的精神动力,是乙方文化的发展、落地和升华。价值取向是利泽万物、创新服务;核心思想是聚焦客户、因需而变;追求目标是以服务提升价值。 重庆设计院公司敢于担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重庆公租房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集

.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利泽万物创新服务 情境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造共赢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成为了当前百姓最迫切的问题。为解决住房保障这一重大的民生项目,重庆市政府推出了公租房这一划时代的解决方案。 2018年年初,重庆设计院公司受公租房建设单位委托,对重庆公租房进行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项目组进行方案的讨论和研究。因为设计时间紧张,设计规模庞大,且涉及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因此项目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公司各专业人员积极了解甲方需求,对现场进行细致查勘,并打破常规,创造性的实行多专业人员联合办公,以便更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了能顺利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废寝忘食,牺牲了春节假期,甚至除夕夜还在办公室的案头加班,通过对方案反复的检查修正,终于不负所托,提前完成了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对方由衷的信赖。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更多的订单,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还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诠释着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情境二:真诚服务,为客户提升价值 中通服旗下某公司接到一张本地电信关于V卡的单,其中主业要求我们给每位电信客户送上一张V卡,客户只要持V卡到一些商店、酒店、餐厅即可享受打

折服务。主业希望通过运作电信客户群,来提高电信客户的忠诚度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负责制作V卡,打印、封装、投递给电信客户,并将送;. . 达情况及时反馈给主业,给电信客户送一本V卡指南。但实际的运作情况是电信用户使用很少、商家吸引了越来越弱。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是不足于吸引客户;第二是不足于吸引商家;第三不是电信的优势。中通企业实际的做法:1、不直接指出我们的观点;2、让主业最节省地将V卡送出去;3、帮助主业做好客户信息调查,帮助主业拓展目标商家。结果:主业停止运作V 卡项目,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问题提示: 1、“上善若水”的内涵是什么? 结合案例谈谈什么是“上善若水”?2、 案例点评: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是中国通信服务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中国通信服务、1经营管理在价值层面的基本规定,是推动中国通信服务以世界级卓越绩效企业的准则和全面创新管理的精神动力,是乙方文化的发展、落地和升华。价值取向是利泽万物、创新服务;核心思想是聚焦客户、因需而变;追求目标是以服务提升价值。 重庆设计院公司敢于担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克服重重困难,完成重庆公、2租房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并且获得了好评与信赖,不仅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服务了社会。中通服旗下某公司,知

优秀的企业文化案例

《企业文化》案例 1.雅戈尔理念:“装点人生 一、背景材料 雅戈尔集团公司地处浙江宁波,它的前身是青春服装厂。雅戈尔是英语“青春”(YOUNGER)的译音。80年代初建厂,经过近30年的风风雨雨,它从一个农村手工作坊,发展成为一个上市公司,它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乡镇企业发展的典型代表。集团公司有下属企业25家,涉及制衣业、房地产、贸易、商业、金融业、印刷业、建筑业、厂告业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在日本、香港等地设立了多个境外分公司。1995年,按照国际惯例组建了三大中心。生产中心以衬衫西服为龙头,带动其他产品:西裤、时装、童装、针织服装;营销中心从事产品的开发和市场销售,目前营销网络遍布世界各地,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投资管理中心主要从事资本经营及项目投资。现集团公司有员工8000多人,年生产衬衫600万件,西服100万,童装200万件,针织时装20万打,童装和针织品全部销往日本香港等国际市场,其主导产品雅戈尔衬衫多年被评为“中国名牌衬衫第一名”,被中国服装检测中心授予中国衬衫行业第一家产品质量免检单位。1997年4月14日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弛名商标,1998年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于10月12日在上交所上市。 二、企业理念的确立和推行 (一)企业理念——装点人生、服务社会 雅戈尔作为一个服装生产企业,从自身的企业特点和行业特点,把“装点人生、服务社会”作为自己的企业宗旨和根本理念。 从1991年以来,公司围绕这个理念做过三次VI导入,前后采用了三个不同的企业标识,1991年采用的是一个圆形图案中间加一个“Y”,(公司地处三江交汇处,Y又是英文“青春”一词的词首字母),1993年改为椭圆形图案加“Y”1994年又增加了一个“1”,表示争创一流,下面加英语转形词YOUNGOR,表示永葆青春。为了统一视觉系统和理念系统,公司认为有必要对它进行整合。于是在1997年进行了新的CI导入,请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和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实施MI、BI、VI的整合。 1.就导入的目的、原因与背景、期待成果、作业安排、总概念书、内部传播系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集

上善若水的乙方文化——利泽万物创新服务 情境一: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创造共赢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住房成为了当前百姓最迫切的问题。为解决住房保障这一重大的民生工程,重庆市政府推出了公租房这一划时代的解决方案。 2011年年初,重庆设计院公司受公租房建设单位委托,对重庆公租房进行小区管道、弱电、监控、智能化等系统的全方位设计工作。公司接到任务后,立即安排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组成项目组进行方案的讨论和研究。由于设计时间紧张,设计规模庞大,且涉及到跨专业的协同设计,因此项目任务艰巨,困难重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公司各专业人员积极了解甲方需求,对现场进行细致查勘,并打破常规,创造性的实行多专业人员联合办公,以便更好的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为了能顺利完成项目,设计人员废寝忘食,牺牲了春节假期,甚至除夕夜还在办公室的案头加班,通过对方案反复的检查修正,终于不负所托,提前完成了设计方案,获得客户的高度评价,取得了对方由衷的信赖。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争取到了更多的订单,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还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诠释着国企履行社会责任的深刻内涵。 情境二:真诚服务,为客户提升价值 中通服旗下某公司接到一张本地电信关于V卡的单,其中主业要求我们给每位电信客户送上一张V卡,客户只要持V卡到一些商店、酒店、餐厅即可享受打折服务。主业希望通过运作电信客户群,来提高电信客户的忠诚度及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负责制作V卡,打印、封装、投递给电信客户,并将送达情况及时反馈给主业,给电信客户送一本V卡指南。但实际的运作情况是电信用户使用很少、商家吸引了越来越弱。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是不足于吸引客户;第二是不足于吸引商家;第三不是电信的优势。中通企业实际的做法:1、不直接指出我们的观点;2、让主业最节省地将V卡送出去;3、帮助主业做好客户信息调查,帮助主业拓展目标商家。结果:主业停止运作V卡项目,我们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经典企业文化案例集合,资源共享,创造美丽生活! 案例一、文化拍卖 在美国的一次艺术品拍卖现场,拍卖师拿出一把小提琴当众宣布:“这把小提琴的拍卖起价是1美元。”还没等他正式起拍,一位老人就走上台来,只见他二话没说,抄起小提琴就竟自演奏起来。小提琴那优美的音色和他高超的演奏技巧令全场的人听得入了迷。 演奏完,这位老人把小提琴放回琴盒中,还是一言不发地走下台。这时拍卖师马上宣布这把小提琴的起拍价改为1000美元。等正式拍卖开始后,这把小提琴的价格不断上扬,从2000美元、3000美元,到8000美元、9000美元,最后这把小提琴竟以10000美元的价格拍卖出去。 同样的一把小提琴何以会有如此的价格差异?很明显,是协作的力量使这把小提琴实现了它的价值潜能。 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团队莫不是如此。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在刚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在冠军争夺赛中那场惊心动魄的胜利恰恰证明了这一点。8月11日,意大利排协技术专家卡尔罗•里西先生在观看中国女排训练后认为,中国队在奥运会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赵蕊蕊。可在奥运会开始后中国女排第一次比赛中,中国女排第一主力、身高1.97米的赵蕊蕊因腿伤复发,无法上场了。媒体惊呼:中国女排的网上“长城”坍塌。中国女排只好一场场去拼,在小组赛中,中国队还输给了古巴队,似乎国人对女排夺冠也不抱太大希望。 然而,在最终与俄罗斯争夺冠军的决赛中,身高仅1.82米的张越红一记重扣穿越了2.02米的加莫娃的头顶,砸在地板上,宣告这场历时2小时零19分钟、出现过50次平局的颠峰对决的结束。经过了漫长的艰辛的20年以后,中国女排再次摘得奥运会金牌。 那么,中国女排凭什么战胜了那些世界强队,凭什么反败为胜战胜俄罗斯队?陈忠和赛后说:“我们没有绝对的实力去战胜对手,只能靠团队精神,靠拼搏精神去赢得胜利。用两个字来概括队员们能够反败为胜的原因,那就是忘我。“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就是大海。 一个有高度竞争力的组织,包括企业,不但要求有完美的个人,更要有完美的团队。

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案例汇编

红狮企业文化 中外著名企业文化案例汇编 .... .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核心理念(核心价值观),这是每一个企业所独有的和所长期坚持的价值观。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核心理念:一、世界著名企业理念体系 3M公司 * 创新:“你不应该扼杀一种新的产品设想” * 绝对正直 * 尊重个人进取心和个人发展 * 容忍诚实的错误 美国运通公司 * 不惜一切为顾客服务 * 使我们的服务享誉全世界 * 鼓励个人进取 波音公司 * 保持航空技术的领先地位;不断开拓 * 迎接挑战,迎接风险 * 产品的安全与质量 * 正直;讲究职业道德 * “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航空业” 花旗银行公司 * 扩张主义——包括经营规模、服务数量和所占地盘 * 保持出类拔萃——如最大、最好、最富有创新精神、利润最高 * 通过放权使下属有充分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 * 精英管理班子 * 积极进取与自信

福特公司 * 人是力量的源泉 * 产品是“我们努力的最终目的”(我们的产品是汽车) * 利润是必要的工具和衡量我们成就的尺度 * 起码的诚实与正直 通用电气公司 * 通过技术与革新改善生活质量 * 对顾客、雇员、社会和股东的义务保持相互依存的平衡关系(没有明确的等级之分) * 个人义务与机遇 * 诚实与正直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 充分考虑每个雇员的个性 * 花大量的时间令顾客满意 * 尽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对;谋求在我们从事的各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强生公司 * 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解除病痛” * “我们把义务和责任分成等级:顾客第一,雇员第二,整个社会第三,股东第四” * 视贡献不同,个人机遇和所得报酬也不同 * 权力下放=创造力=生产率 马里奥特公司 * 友好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顾客是客人);“使离家在外的人感到处处是朋友,感到自己真正受欢迎” * 人是第一重要的——好好对待他们,对他们寄予厚望,你自然会得到其余的东西 * 努力工作,但应从中寻找乐趣 * 不断自我完善 * 克服不利因素,树立个性 默克公司 * “我们的工作是维持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衡量我们一切行动的价值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很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陷,不符合市场需要。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于是张瑞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统统砸毁,并自责自罚,让全厂职工真正领悟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制造积压品、制造废品,就是自我淘汰和自取灭亡。企业要兴旺,就必须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定决心。真正认识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作为海尔人一定要具备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

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 海尔人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远的主导者。“一个用户就是一个市场”。对用户真诚与否,是赢得用户的分水岭。企业拥有了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感情交流”。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个职工的行动之中。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远。否则即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惨淡收场。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而市场的最大资源就是用户的钟情。 在海尔,每个有效工作日职工不仅要“日事日毕”,更要“日清日高”,除了完成好、清理好当日的例行工作外,还必须以每天提高1%的理念,在原有基础上或提高质量,或增加数量,或降低成本,或改进工艺,或革新工具等等方面有所改进,有所提高。将“日清日高”变成每个员工的固有职责,成为集团每一名成员日日、周周、月月、季季、年年的行动准则,每个班组、每个车间都张贴着从经营管理者到员工每日、每周、每月工作的进展情况。将职工的奉献,以“岗位明星”、“改进明星”、“革新明星”、“创造明星”等称号和竞赛结果公布于众。涌现出“晓玲扳手”、“云燕镜子”、“启明焊枪”等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各种发明创造,涌现出大量的合理化建议。 海尔人深信,文化的真谛是创新。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不更新,不创新,就等于自我抛弃。但创新不是为“新”而新,而是要“创出更多的有价值

世界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世界企业文化经典案例企业文化案例精选 广州君远企业治理咨询中心 2002/12 目录 IBM:电脑帝国的企业文化 中兴文化的制胜之道 Microsoft:独树一帜的文化个性 戴尔文化 摩托罗拉:“确信个人威严” 生生不息的华为文化 松下:经营之神的精髓 以人为本:爱立信中国公司 三.企业文化塑造案例(P41-P68) 西安杨森:文化是魂 源远流长的古井文化 三洋的企业生命论 科龙企业文化塑造 通用电气的“情感治理” 柯达的建议制度与科学治理 四.企业文化创新案例(P69-P95) 东方通信力塑市场新形象 个性与生存:画廊经营 金蝶企业文化再造工程 技术创新的主角 英特尔公司的企业文化创新 海信集团的治理创新机制 通用电气的文化变革理念 五.品牌文化塑造案例(P96-P117) 人们尊称的“康师傅”品牌 娃哈哈实施营销文化战略 “金利来”服务于“男人的世界” 希尔顿的宾至如归 沉浮巨变蒙妮莎 穿出更潇洒的你:雅戈尔展现品牌 风云造时势:荣事达引入CI

闻名公司 的 企业文化 IBM:电脑帝国的企业文化 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有明确原则和坚决信念的公司。这些原则和信念看起来专门简单,专门平常,但正是这些简单、平常的原则和信念构成IBM特有的企业文化。 IBM拥有40多万职员,年营业额超过500亿美元,几乎在全球各国都有分公司,对其分布之广,莫不让人赞颂不已,对其成就莫不令人向往。若要了解此一企业,你必须要了解它的经营观念。许多人不易明白得,为何像IBM这么庞大的公司会具有人性化的性格,但正是这些人性化的性格,才造成IBM不可思议的成就。 老托马斯·沃森在1914年创办IBM公司时设立过“行为准则”。正如每一位有野心的企业家一样,他期望他的公司财源滚滚,同时也期望能借此反映出他个人的价值观。因此,他把这些价值观标准写出来,作为公司的基石,任何为他工作的人,都明白公司要求的是什么。 老汉森的信条在其亲小孩时代更加发扬光大,小托马斯·沃森在1956年任IBM公司的总裁,老沃森所规定的“行为准则”,由总裁至收发室,没有一个人不知晓,如: l、必须尊重个人。 2、必须尽可能给予顾客最好的服务。 3、必须追求优异的工作表现。 这些准则一直牢记在公司每位人员的心中,任何一个行动及政策都直截了当受到这三条准则的阻碍,“沃森哲学”对公司的成功所奉献的力量,比技术革新、市场销售技巧,或庞大财力所奉献的力量更大。IBM公司对公司的“规章”、“原则”或“哲学”并无专利权。“原则”可能专门快地变成了空泛的口号。正像肌肉若无正规的运动将会萎缩一样。在企业运营中,任何处于主管职位的人必须完全明白“公司原则”。他们必须向下属讲明,而且要一再重复,使职员明白,“原则”是多么重要。IBM公司在会议中、内部刊物中、备忘录中、集会中所规定的事项,或在私人谈话中都能够发觉“公司哲学”贯彻在其中。假如IBM公司的主管人员不能在其言行中躯体力行,那么这一堆信念都成了空口讲白话。主管人员需要勤于力行,才能有所成效。全体职员都明白,不仅是公司的成功,即使是个人的成功,也一样差不多上取决于职员对沃森原则的遵循。若要全体职员一致对你产生信任,是需要专门长的时刻才能做到的,然而一旦你能做到这一点,你所经营的企业在任何一方面都将受益无穷。 任何人都不能违反此这一准则,至少,没有人会承认他不尊重个人。 如何讲在历史上许多文化与宗教戒律上,也一再呼吁尊重个人的权益与威严。尽管几乎每个人都同意那个观念,但列入公司信条中的却专门少见,更难讲遵循。因此IBM并不是惟一呼吁尊重个人权益与威严的公司,但却没有几家公司能做得完全。 沃森家族都明白,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不是金钞票或其他东西,而是职员,自从IBM公司创立以来,就一直推行此行动。每一个人都能够使公司变成不同的模样,因此每位职员都从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分子,公司也试着去制造小型企业的气氛。分公司永保小型编制,公司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怎样做好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分析】怎样做好企业 文化建设 中国制造低价优势渐失,中国供应商将如何谋求生存与发展”,如何制定有效的推广策略?如何让定单有利可图,出口企业未来发 展方向到底在哪里?上海统杰图文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贤道先生 在“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海站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他应对 外贸变局的真知灼见。 上海统杰图文制作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公司于2008年、2010年成功为奥运场馆(上海赛区)世博会等成功服务。统杰公司 于2008年通过ISO9001:2008版质量体系认证,先后于3M,艾利等 知名品牌供应商形成战略合作,采用国际ICC色彩规范管理标准。 上海统杰于2011底有7家分公司,拥有320多名员工。 汪贤道:我们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首先我认为在公司的管理这块,我们更多的是讲究和竞争对手的不同,找出我们的差异化,我 们满足客户的需求。因为我们这个行业要求是效率,非常关键,如 果你的效率不够,那么客户促销的计划就有可能会因为你的产品而 耽误。我们公司在生产能力和质量的保证主要是依靠我们强大的管 理和机器,我们机器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机器,这些最优秀的机器 加上最优秀的管理团队,才会使我们的顾客重复购买我们的产品, 使我们公司在比较强烈的竞争中取得决定优势。 现在人民币汇率,包括人工的提高,包括我们竞争对手的强大。为什么说这些问题是难题,因为我们认为自身不够强大,而强大的 根本是要带领你的团队,团队的根本是你自己,你自己都不能热起来,你又怎么能要求你的团队火起来,如果你要求你的团队火起来,你就必须燃烧起来,燃烧的根本是你不断的让他们能够设计一套非 常合理的程序,和他们并肩作战,形成一个体系。 我们公司五年多的外贸中,我发现外贸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行业。我们这几年过来,我认为我们公司的文化起到了核心的作用,而文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东粤电集团沙角C电厂企业文化案例分析早就听说沙角C电厂是中外合作企业,总投资亿美元,引进外资大约12亿美元;是中国纳税企业五百强排名353位(2005年),是东莞企业的纳税状元。是中国第一家BOT模式建设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全套国外进口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总装机容量为198万千瓦;生产过程中凸现了清洁主题;管理过程极具创新意识;高层倡导精细化管理,注重实际操作。 广东粤电集团沙角C电厂企业文化案例分析 早就听说沙角C电厂是中外合作企业,总投资亿美元,引进外资大约12亿美元;是中国纳税企业五百强排名353位(2005年),是东莞企业的纳税状元。是中国第一家BOT模式建设的特大型火力发电厂;全套国外进口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总装机容量为198万千瓦;生产过程中凸现了清洁主题;管理过程极具创新意识;高层倡导精细化管理,注重实际操作。 公司开始,认为也不过就是一个特大型的火力发电公司而已,和大大小小的发电企业没有什么不同吧。然而,随着我们驻场深入调研,发现沙C不仅仅是一个发电厂,简直就是中国电力的一面镜子,一面旗帜,一部教材。为了认识一下沙C,感受一下沙C,我们采撷几个小故事: 一个短信 温馨提示:为了您的安全,为了厂区内车辆的管理,自明天起(2004年5月18日)请您在停放您可爱的小汽车时,将车头朝向外面。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祝晚安!生产经营部安健环分部。2004年5月17日。 就是这么一个短信,晚上发出来,第二天早上,所有车辆无一例外的车头全部停放在停车位,整体朝外。 这么高的执行力,背后是什么支撑着…… 一个馨吧 有一个漂亮温馨的咖啡吧-馨吧走进我们的视野,她优雅的格调,轻松的音乐,香醇的咖啡……。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在哪个城市的哪个商业街上,这是沙C集控室一角! 馨吧,这个听起来像是咖啡吧的名字怎么会跟一个电厂联系起来 一个宾馆 穿过长长的栈桥,来到一个看似宾馆的地方,这瑞安静舒适方便,安静如天籁,舒适如宾馆,方便如自家,这是为值班员工准备的休息室。千万不要忘记这是沙C的输煤码头一隅! 宾馆,休息室,倾注了对于员工的关爱。 一个鸟巢 来到一个小树林,周围怒放着各色鲜花和生长着叫不上名字的绿草,树梢上一个别致的小木屋,有窗有门,引起了我们的关注。旁边有一段话:这是小鸟的家,请您爱护她!哦,这是小鸟的家,我怀疑走进了原始森林。 鸟巢,家,我们共同的家园。 一个号码 三号集散地,运行部,树立在绿色草皮上很扎眼的一块大牌子。这是当发生重大事故,员工聚集的地方。 一个号码,一块牌子,折射出精细务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一个项目 沙C脱硫投资6个亿人民币,此举曾引起香港特首曾荫权的高度赞扬,并亲自到厂视察和调研。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从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 ――记×××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管理 2006年1月,我们开始面对《×××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招标邀请函》。函中明确标明:“二、项目内容及需求 1、对×××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现状进行梳理、诊断、分析,形成×××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诊断报告。 2、根据×××建设有限公司要建设成为以建筑业为主,房地产开发并举的,产业多元化,经营规模化,管理现代化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管理技术密集型现代化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企业文化等主要内容的策划,形成×××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 3、在×××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的基础上制定企业员工手册,将企业文化理念“落地”执行。 4、规划出×××建设有限公司的个性特征鲜明、可执行度高的VI体系,形成×××建设有限公司VI手册;并根据VI手册对《×××建设有限公司文明施工形象设计指南》进行修改。 5、对公司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6、对公司企业文化体系的执行及定期评估、完善与维护。 公司会议室,对于如此的一个有关企业文化咨询项目的需求,我们该如何应对?我们都很清楚,我们一致坚持以下基本观点: 1.企业文化不是策划出来的,因为企业文化本身是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需要的是 系统的梳理和提炼; 2.企业文化不是仅仅靠建设,靠的是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组织的核心,这 个核心在企业文化层面就是关键的核心价值,在战略层面就是核心竞争力,之后一切围绕这 一核心去展开,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 3.企业文化不是CIS,CIS仅仅是企业文化管理的一个载体而已。 4.…… 在会议室的成员看来,×××建设有限公司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代表了太多国内企业的看法。他们好于一般的企业,但离我们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同样还有一定的距离。面对×××建设有限公司的项目需求,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去加以满足;二是,向客户清晰的传达我们的声音,以及系统阐述我们建立在此认识基础之上的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路径和具体项目运作思路。研讨的声音没有太多的不同,大家一致性的认为我们应该选择后者。 2006年2月底,我们顺利的与×××建设有限公司展开合作…… 在企业文化深植阶段,我们从《×××建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内部讲稿》中看到以下一段内容:“今年(2006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招标方式选择咨询公司与我们共建企业文化。当时,有5家公司参与了投标。5家公司各有千秋,评标时,评委们很快淘汰了3家,但在剩下的2家中却难以抉择。一家VI设计上实力很强,其法人代表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一家属实力派,其“没有最好的企业文化,只有最合

企业文化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 1、仅靠“CIS”不够 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人们应该都还记得太阳神口服液气势如虹的广告,随着《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及其它媒体上广为播放,一个中国企业的新星-----太阳神冉冉升起。1988年,制药工程师怀汉新辞去公职,筹集5万元办了一个小工厂,名字非常响亮:太阳神。谁也不曾料到,在随后的5年里,这3个字成了妇孺皆知的品牌,而怀汉新也创造了中国保健行业一段前无古人的传奇。 怀汉新的太阳神有很多“第一”和“之最”,它的出现标志着保健品在中国市场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实施了中国“CI第一案。” 广东“太阳神”保健饮料,原名生物健,经广东“新境界广告公司”CI设计后,一个全新的太阳神CI识别系统出来了:用象征太阳的红色圆形与太阳神(APOLLO)首写字母A的黑色三角构成,命名太阳神。并将厂名\商品名,商标全部统一。用单纯的圆与三角构成既对比又和谐的形态,来表达企业向上升腾的意境,同时体现“人为中心的企业经营理念。之后,太阳神集团从集团名称开始,一步一步导入并完善着它的形象战略,提出了:“关怀人的一生,爱护人的一生”的企业理念,定出了企业内部的1000多条规定礼仪和各种专业操作程序,有了较为完善的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系统,并增加了听觉识别系统,具有了企业自己的形象歌、升旗曲等各种音乐。 尽管太阳神成功的CIS战略曾创造出奇迹。但其后来的经营业绩也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如果光有形象力,而没有相应水平的产品力、

渠道力、创新力等配合,是难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的。 问题:结合本案谈谈如何正确审视企业的形象策划以及CIS战略? 企业形象策划的最终结果是要建立一套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发端于二十世纪中期的商业利器,它包括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三者之中MI是最重要的,BI是MI的动态表现,VI是MI的静态表现。在企业的营销传播过程中,CIS起到标识自身和强化形象的重要作用。CIS作为企业自身形象的基础识别系统,其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标志和维系消费者与企业关系的品牌。相较于具体产品而言,品牌是典型的“软实力”,企业的一举一动,都会展现出品牌的实质内涵和精神性魅力价值。 CIS在太阳神的初期成功之中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新的产品加上一个好的CIS 的确能在市场上占领先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东西在市场上销售都离不开四个部分: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即分销,或曰渠道)和Promotion(促销),这也是常说的4P理论。其中企业的广告战略属于促销的范畴,而广告战略最终要解决的是也可以说是企业形象的问题,所以按照这个逻辑,企业形象策划属于市场营销中促销的范畴。 太阳神在后期忽视了产品、价格、分销等的问题,这使得一个良好的CIS不能正常运作。就像一个人有健全的大脑,但没有健全的四肢,这也就只能是个残疾人一样。没有坚实的产品力、渠道力、创新力等基础,CIS也是不良于行的。 2、先给谁换 走进任何一家南方李锦记的分公司,都会发现,所有员工桌面上的电脑显示器全是液晶的,因为液晶显示器没有辐射,不伤眼睛,还能节省办公空间,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公司在2003年决定,把原来的普通显示器全部换成液晶产品。由于当时液晶产品还没有大规模上市,需要逐步买来更换。那么,先给谁换呢?是老总、总公司员工、还是一线人员? 按照一般企业习惯,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老板、管理层、员工、顾客”。但是,南方李锦记认为:优质的顾客来自优秀的员工,一切销售目标都是靠前线销售队伍完成的。南方李锦记的企业意识形态是

活动方案 企业文化案例范文 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企业文化案例范文企业文化经典案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在中国崛起。每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其精华的文化理念。由于企业文化体现了企业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精神观念,对企业职工有着强烈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具有无形的导向、凝聚和约束功能,因此,正确、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战略思想对于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的企业来说,弘扬时代精神,振奋民族意识,体现职工主人翁思想,坚持集体主义价值标准,是中国企业文化战略思想的主旋律。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层有以下共有的观念。 富强中华的共同理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代代仁人志士的执着追求,更是现在全国各族人民及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共同理想,理应成为中国所有企业的共同奋斗目标。这种理想由于企业的规模、行业不同,具体表现出来的程度有一些差别,但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却是共同的:在政治上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努力把企业办好,在生产经营中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的联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在提高员工生活水平的同时,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现代化的大生产中,人、才、物、技术、信息、管理诸因素缺一不可,而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管理出色的企业里,管理者对人的态度是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在管理不善的企业里,人要么被当做机器,

要么被视为企业的经济负担。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压抑。我国企业历来有着重视人的传统,而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激烈的环境下,许多企业管理者被金钱挡住了视线,日本制造业成功和美国制造业优势丧失的对比应该给中国企业家们一些有益的启发: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高瞻远瞩的光辉论断,从某种意义上讲,科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能源。科技兴企是振兴企业的唯一选择。确定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就应该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坚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学习和培训。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鼓励技术创新,使企业努力保持技术优势,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做出贡献。 开拓创新的变革精神。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依靠开拓创新的变革精神,才能维持生存和发展。深圳光明华侨电子公司的企业哲学:开拓则生,守旧则亡。二汽集团的企业哲学:不断改变现状,视今天为落后。这些不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竞争分法则。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要想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首先要进行观念的改变,彻底破除因循守旧,求稳怕乱的消极保守思想。使开拓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 以客为尊的服务态度。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闻名世界的ibm公司成功的诀窍就是最佳服务。一些睿智的企业家从ibm 等先行者的身上悟出了市场竞争的真谛,顾客为尊,服务至上。如此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篇一:海尔企业文化案例】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海尔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是一 个亏损147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厂。19年来持续稳定发展,海尔已 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产品从1984年 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 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806亿元。2003年,海尔蝉联中国 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 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唯一入选,排在第95位。排行榜上,可口可乐 荣登榜首,麦当劳排名第二,诺基亚排名第三。 海尔集团在国内外同一环境下,能够实现如此之快的发展,最主要原因 之一在于海尔集团十几年来形成的良好企业文化,是海尔文化驱动着 海尔持续稳定的腾飞、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海尔品牌。 1984年12月,厂长张瑞敏一上任,就很快从用户的一封来信中得知,当时许多产品卖不出去,是因为产品有缺陷,不符合市场需要。这种 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源于职工思想涣散、精神不振。于是张瑞 敏为振奋精神,带头将不合格的76台冰箱,统统砸毁,并自责自罚,让 全厂职工真正领悟到市场的残酷无情,真正认识到,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制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制造积压品、制造废品,就是自我淘汰和自 取灭亡。企业要兴旺,就必须树立“要么不干,要干就干好、干大、干强”的坚定决心。真正认识到干什么都有竞争,竞争中不是胜利就是失败。作为海尔人一定要具备敢与强者较量、“两军相 遇勇者胜”的雄心壮志。 海尔人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用户是永远的主导者。“一个用户 就是一个市场”。对用户真诚与否,是赢得用户的分水岭。企业拥有了 用户,便拥有了一切;失掉用户,便必然失掉一切。企业卖的不只是产品,更主要的是企业的信誉,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产品与用户的“感情 交流”。海尔人要“以对用户的真诚,换取用户的钟情”。特别重要的是,这个真诚不是说在嘴上,登在报上,而是渗透到每个职工的行动之中。不是一时所为,而是要坚持到永远。否则即使一时侥幸取胜,终究也会

知名企业文化理念案例联想集团.doc

知名企业文化理念案例联想集团 1、企业定位 ?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2、使命 ?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3、核心价值观 ? 成就客户—我们致力于每位客户的满意和成功。 ? 创业创新—我们追求对客户和公司都至关重要的创新,同时快速而高效地推动其实现。 ? 诚信正直—我们秉持信任、诚实和富有责任感,无论是对内部还是外部。 ? 多元共赢—我们倡导互相理解,珍视多元性,以全球视野看待我们的文化。 西门子公司 1、价值观 勇担责任

致力于符合道德规范的、负责任的行为 西门子努力满足一切法律和道德要求,并且,只要可能,我们还努力超越这些要求。我们的责任是按照最高的职业和道德标准和惯例来开展业务:公司绝不容忍任何不合规的行为。 我们在“勇担责任”方面的原则堪称我们制定业务决策的指南针。我们还必须鼓励我们的商业伙伴、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遵循同样高的道德标准。 追求卓越 取得卓越的业绩和运营成果 追求卓越,是我们在每个领域都将尽力实现的目标。我们根据公司愿景制定这一远大目标,并在其指引下提供优异的质量及超越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一直如此。 追求卓越还意味着吸引市场上最优秀的人才。我们将帮助这些人才掌握获得成功所需的各种技能,给他们提供发挥潜力的绝佳机会。我们致力于营造一种高绩效企业文化。 追求卓越不仅仅关系到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它还要求我们找到一条持续改善的道路。这需要我们灵活、积极地迎接变革,从而确保我们能够牢牢把握新的机遇。 矢志创新 敢于创新,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创新就已成为西门子业务成功的基石。研发是西门子发展战略的基本动力。作为关键专利的持有者,无论是已经成熟的工艺,还是正在发展的技术,我们都是客户强有力的合作伙伴。我们的目标是,在所涉足的众多业务领域,都占据技术领袖地位。 我们是创新惠及全球的企业公民。我们用客户是否成功来衡量我们的创新是否成功。我们不断调整业务组合,以便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使我们得以创造可持续的价值。

三个典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三个典型的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案例一:完全委托 甲公司准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息发出后,多家咨询公司参与了项目争夺,甲公司的企业文化部在经过了形式上的竞标后,聘请了老板知名度较高的一家咨询公司,该公司项目建议书中,开列了包括该老板在内的多名知名专家和一名据介绍有十年咨询经验的知名学府MBA(以下称为A君),但在这些名单后包含了一个甲公司没有注意的“等”字。 甲公司付出首付款后,项目组一行七人浩浩荡荡进驻了甲公司,七人中包括了名单中的老板、一名专家和那名A君,余下四人都是年轻人。项目组进驻当天咨询公司的老板、专家、A君和两名助手对甲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分别进行了各90分钟的访谈,次日,按计划,召开了“甲公司企业文化项目启动誓师会”,由专家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专题报告,咨询公司老板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据甲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讲,两位的报告内容他已经在不同场合听过多次。午餐过后,因有其他要务,专家和老板启程奔赴机场,A君和其他四个年轻人继续访谈。 接下来,企业文化部不断得到对咨询人员水平的质疑,部长开始坐不住了,经过旁敲侧击,私下交流,很快部长得知,留下的五人中A君是32岁,在大学本科毕业设计时,参与了一个小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实施,工作五年后考取MBA,毕业后进入咨询行业,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咨询,所谓十年咨询经验是从毕业设计开始计算的。其他四人,两人是新的MBA毕业生,一人是人力资源专业在读研究生(那位专家的研究生),另一人是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

部长开始着急了,频繁和咨询公司老板联系,希望调整咨询人员,但被老板告知,一线人员只是收集资料,初步分析,结论还是专家和他自己把关,让部长安心,配合好项目组工作。 一个月后,诊断报告出来了,公司的问题点说得很清楚,得到董事长肯定,部长开始有些欣慰,特意请咨询组去当地的名胜旅游了两天。 又一个月过去了,项目组提交了一份企业文化体系报告,部长拿到这份报告后又开始头痛,看着这份文字华丽、引论古今中外的企业文化体系,感觉怎么也和自己的企业联系不上。 体系在讨论、修改、提交、再讨论、再修改、再提交中反复了多次,部长感觉项目组的每一次修改其实只是按照意见在动文字,对于一个新的价值观能够在企业中带来什么反映,和企业的生产实际是否联系的上似乎没有考虑。 部长开始催问项目组:“老板和专家什么时间来”,A君一再表示,每一次的修改稿都是经过老板和专家肯定的,并开始暗指甲公司不懂企业文化。 部长也和咨询公司老板通了电话,老板感觉了部长的不满,委婉表示:最近公司业务很忙,许多知名公司都主动找他们做项目,自己对甲公司项目的关心不够,但专家一直在关心,希望甲公司能够相信专家的意见。部长又和专家沟通,专家讲:我在开会,我的学生在项目组,请部长将意见通过学生转达。 此时,部长开始明白,所谓每次修改都有老板和专家审定是A君的谎言。 项目开始三个月后,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还没有确定,甲公司董事长在和A君进行了一次交流后决定终止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