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生长旺,繁殖快。

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

原因: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答:巴斯德的功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的功绩: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

巴斯德和柯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枝学科。使微生物学的研究容日趋丰富。

4、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答:生产方面,它们在土壤物质转化和促进植物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根瘤菌,圆褐固氮菌都是将氮元素活化,让植物来利用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可在应用在生物工程方面。用酵母菌酿酒,用乳酸菌制酸奶,用毛霉制腐乳。还可以制造生物杀虫剂,如方金杆菌,日本金龟子芽胞杆菌,这些细菌对人畜无害,而对昆虫有害,是一种比较绿色的杀虫剂。然而,有一些微生物属于动植物细菌和病毒,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如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

生活方面,微生物也常影响人类的健康。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对人的健康有益,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生长、繁殖,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而且肠道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些我们经常听说的微生物对人的健康有害,如结核杆菌会引发结核病,流行感冒病毒会引发感冒,等等。

所以说,微生物即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名词解释:无菌技术、培养物、纯培养物、菌落、菌苔、分辨率

答: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

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

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菌苔: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分辨率:是指显微镜(或人的眼睛距目标25cm处)能分辨物体最小间隔的能力。

2、实验设计:设计实验分离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如产胞外蛋白酶)微生物。

答:采样:在生活垃圾堆放处附近的土壤取样;

富集培养:在含脱脂奶粉的液体培养基中震荡培养至浑浊;

筛选纯化: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梯度稀释样品,将稀释好的样品涂布于培养基平板上,在培养箱中培养;

鉴定保存:培养后的平板上的菌落边缘有透明带的即为产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取出保存。3、简述微生物的保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方法。

答:基本原理:根据菌种特性及保藏目的的不同,给微生物菌株以特定的条件,使其存活而得以延续。

常用方法:传代培养保藏、冷冻保藏、干燥保藏。

第三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答:(1)固定细胞外形;协助鞭毛运动;

(2)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

(3)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4)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和机制。

答:方法: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或沙黄复染;

机制: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差异主要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分的不同,通过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壁以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使其保持紫色。

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3、何谓“拴菌”实验?它如何证明原核生物的鞭毛是做旋转运动的?

答:设法把单毛菌鞭毛的游离端用相应抗体牢牢“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行为。结果发现,该菌在载玻片上不断打转(而非伸缩挥动),从而确认细菌鞭毛的运动机制是旋转式的。

4、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的?

答: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最终导致核心具有极强的耐热性。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

1、以能源为主、碳源为辅对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类,可分成哪几类?

答:光能自养型: 以光为能源,以CO2 为唯一或主要碳源,不依赖任何有机物即可正常生长。光能异养型: 以光为能源,但生长需要一定的有机营养。

化能自养型:从无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不依赖有机营养物。

化能异养型:从有机物的氧化获得能量,生长依赖于有机营养物质。

2、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答: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菌的某种代产物发生特定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的特殊化学物质,从而与其他菌落相区别。EMB培养基肠埃希氏菌因其强烈分解乳糖而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可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又因伊红与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从菌落表面反光还可看到绿色金属闪光,而产弱酸的菌落呈棕色,不发酵乳酸的菌落无色透明。

3、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答:主动运输与促进扩散相比的优点在于可以逆浓度运输营养物质。通过促进扩散将营养物质运输进入细胞,需要环境中营养物质浓度高于胞,而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微生物所处的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往往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扩散难以发挥作用。主动运输则可以逆浓度运输,将环境中较低浓度营养物质运输进入胞,保证微生物正常生长繁殖。

第五章微生物的代

1、试比较发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答:发酵过程中电子载体是将电子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是将电子交给电子传递体系,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电子最终受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有氧呼吸是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无氧呼吸则是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2、微生物细胞的代调节主要有哪两种类型?

答:酶活性调节:是指一定数量的酶,通过其分子构象或分子结构的改变来调节其催化反应的速率。分为变构调节和修饰调节。

酶合成调节:是指微生物对自身酶合成量的调节,主要有诱导和阻遏两种方式。

3、试说明几种常见的分支合成途径调节方式的调节机制。

答:同工酶反馈抑制:在分支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有几种结构不同的一组同工酶,每一种代终产物只对一种同工酶具有反馈抑制作用,只有当几种终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完全阻止反应的进行。

协同反馈抑制:在分支代途径中,几种末端产物同时都过量,才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具有抑制作用。若某一末端产物单独过量则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无抑制作用。

累积反馈抑制:在分支代途径中,任何一种末端产物过量时都能对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起抑制作用,而且各种末端产物的抑制作用互不干扰。当各种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它的抑制作用累加。

顺序反馈抑制:分支代途径中的两个末端产物,不能直接抑制代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而是分别抑制分支点后的反应步骤,造成分支点上中间产物的积累,这种高浓度的中间产物再反馈抑制第一个酶的活性。因此,只有当两个末端产物都过量时,才能对途径中的第一个酶起到抑制作用。

4、一酵母突变株的糖酵解途径中,从乙醛到乙醇的路径被阻断,它不能在无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生长,但可在有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存活。试解释这一现象?

答:从乙醛到乙醇的路径被阻断,仅仅阻断的是无氧呼吸的最后一步,即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NADPH中的氢将乙醛还原为乙醇。但是在有氧的情况下,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将不再用于把乙醛还原为乙醇,而是直接运送到线粒体中进行氧化产生水,即不经过从乙醛到乙醇的这一阶段,因此可以在有氧条件下的葡萄糖平板上存活。

5、名词解释:发酵、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初级代、次级代

答:发酵: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产物的过程,无需电子传递链。

呼吸作用: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 、FAD 、FMN 等电子载体,再经过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他还原性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

无氧呼吸:以氧化型化合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呼吸作用。

底物水平磷酸化: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递氢(或电子)和受氢过程与磷酸化反应相耦联并产生ATP的作用。光和磷酸化:光合磷酸化是指由光照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TP的过程。有环式和非环式两种。

初级代:一般将微生物通过代活动所产生的自身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

次级代: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过程。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说明其出现原因和特点。

答:延滞期:原因:把细菌接种到新鲜的培养基中培养时,并不立即进行分裂繁殖,细菌增殖数为0,这时需要合成多种酶,辅酶和某些中间代产物,要经过一个调整和适应过程。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RNA、蛋白质等含量增加,合成代活跃,对不良条件抵抗能力降低。

对数期:原因:营养物质丰富,细菌代旺盛,不存在种斗争。

特点:①活菌数和总菌数接近;②酶系活跃,代旺盛;③生长速率最大;④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形态,生理特性比较一致。

稳定期:原因:营养的消耗;营养物比例失调;有害代产物积累;pH值Eh值等理化条件不适。

特点:活菌数保持相对稳定,总菌数达最高水平;细菌代物积累达到最高峰;芽孢杆菌这时开始形成芽孢;这是生产收获时期。

衰亡期:原因:营养耗尽,细菌无法继续生长。

特点:细菌死亡数大于增殖数,活菌数明显减少,群体衰落;细胞出现多形态,大小不等的畸形,变成衰退型;细胞死亡,出现自溶现象。

2、试分析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及它们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制。

答: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不足导致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成分不足,导致生长停止。

水活度:通过影响培养基的渗透压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温度:影响酶活性,影响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影响物质的溶解度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H:影响细胞质膜的电荷、物质的溶解度、代过程中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氧:可分为好氧菌、微好氧菌、耐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专性厌氧菌。

3、说明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意义,微生物测定方法的原理,并比较各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答:意义:评价培养条件、营养物质等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评价抗菌物质对微生物产生抑制(或杀死)作用的效果;客观地反映微生物生长的规律。

计数法:(1)培养平板法:取一定体积的稀释菌液涂布在合适的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算原菌液的含菌数。优点:可以获得活菌的信息。缺点:操作繁琐且时间长,测定结果受

多种因素的影响。

(2)膜过滤培养法: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以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等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膜转到相应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形成的菌落进行统计。优点:适用于样品中菌数很低时。缺点:价格昂贵。

(3)显微镜直接计数法:采用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数量进行直接计数。优点:简便、快速、直观。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适于对运动细菌的计数;需要相对高的细菌浓度;个体小的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4)比浊法:在一定围,菌的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浊度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优点:比较准确。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重量法:以干重、湿重直接衡量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通过样品中蛋白质、核酸含量的测定间接推算微生物群体的生物量。优点:测定多细胞及丝状真菌生长情况的有效方法。缺点:不太准确。

生理指标法:微生物的生理指标:如呼吸强度,耗氧量、酶活性、生物热等与其群体的规模成正相关。优点:常用于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定与检测。

4、控制微生物生物繁殖的主要方法及原理有哪些?

答:化学因素:(1)消毒防腐剂: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称为消毒剂。能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称为防腐剂。

(2)抗代物:是指一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的代物相类似,能与特定的酶结合,阻碍酶的正常功能,干扰代进行的物质。

(3)抗生素:是由某些生物合成或半合成的一类次级代产物或衍生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

物理因素:(1)温度:当温度超过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或低于生长的最低温度都会对微生物产生杀死或抑制作用。

(2)辐射:利用电磁辐射产生的电磁波杀死绝大多数生物体上的微生物。

(3)过滤: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和气体中的悬浮灰尘、杂质和细菌。

(4)超声波:空穴作用裂解细胞;热效应使细胞产生热变性从而抑制或杀死细胞。

5、细菌的耐药性机制是哪些?如何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答:耐药性机制:(1)菌体产生了能使药物失去活性的酶;(2)细胞被药物作用的部位发生了改变;(3)使药物不能透过细胞膜;(4)形成救护途径;(5)通过主动外排系统把进入细胞的药物泵出细胞外。

方法:(1)只有在必要时才使用抗生素;

(2)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

(3)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

(4)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5)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

(6)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

6、名词解释:分批培养,连续培养,灭菌,消毒,防腐,化疗

答:分批培养:在封闭系统中对微生物进行的培养,即培养过程中既不补充营养物质也不移去培养物质,保持整个培养液体积不变的培养方式。

连续培养: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采用开放系统,通过不断补充营养物质和移出代废物,可以是微生物处于稳定的环境条件,实现持续生长的培养方式。

灭菌:灭菌是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外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杀死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和非病原微生物。

消毒: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等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具消毒作用的药剂称消毒剂。消毒是

不完全的灭菌。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可采用低温、缺氧、干燥、高渗、高酸度、高醇度和加防腐剂等方法。

化疗: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的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治疗传染病的措施。

第七章病毒

1、什么是病毒?它有何特点?

答:病毒:一个或数个RNA或DNA分子构成的感染性因子,通常(非必须)覆盖有由一或数种蛋白质构成的外壳,有的外壳外还有膜结构;这些因子能将其核酸从一个宿主细胞传递给另一个宿主细胞;能利用宿主的酶系进行细胞复制;有些病毒还能将其基因组整合入宿主细胞DNA。

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

(2)一种病毒的毒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作用。(4)严格的活细胞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7)病毒是一类既具有化学大分子属性,又具有生物体基本特征;既具有细胞外的感染性颗粒形式,又具有细胞的繁殖性基因形式的独特生物类群。

2、病毒壳体结构有哪几种对称形式?毒粒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

答:对称形式:螺旋对称壳体、二十四面体对称壳体、双对称结构;

主要结构类型:裸露的二十四面体毒粒、裸露的螺旋毒粒、有包膜的二十四面体毒粒、有包膜的螺旋毒粒。

3、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

答: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的生长规律,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曲线,即为一步生长曲线。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

1、为什么说微生物是遗传学研究的最佳材料。

答:(1)微生物细胞结构简单,营养体一般为单倍体,方便建立纯系。

(2)繁殖速度快,很多微生物易于人工培养,快速、大量生长繁殖。

(3)对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环境条件对微生物作用直接均匀,易于获得各类突变株,变异易被识别,操作性强。

(4)易积累不同的中间及最终代产物。

(5)存在多种方式的繁殖类型。

(6)参与基因工程的载体供体受体三角色。

2、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有哪几个?试举其中之一加以说明。

答: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甲病毒的RNA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得到烟草花叶的感染症状同甲病毒,并分离得到甲病毒;乙病毒的RNA与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得到烟草花叶的感染症状同乙病毒,并分离得到乙病毒。说明杂种病毒的感染特征和蛋白质的特性是由它的RNA所决定的,证明了遗传物质是RNA。

3、简述真细菌基因组的结构特征。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 2. 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 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 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 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 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

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 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西南大学网教《兽医微生物学》作业答案资料讲解

单选题 (10.0 分)1. 下面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A) a:细胞质 B) b:核质 C) c:细胞壁 D) d:鞭毛 纠错 (10.0 分)2. 在细菌基本结构中最外层是() A) A:细胞膜 B) B:细胞核 C) C:细胞壁 D) D:细胞质 纠错 (10.0 分)3. 病毒的大小用()来表示 A) A:毫微米 B) B:微米 C) C:毫米 D) D:纳米 纠错

(10.0 分)4. 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A) A:多细胞 B) B:有核的 C) C:显微镜观察 D) D:能光合作用 纠错 (10.0 分)5. 与细菌毒力有关的结构是()。 A) A:芽孢 B) B:荚膜 C) C:鞭毛 D) D:菌毛 纠错 (10.0 分)6. 细菌的鞭毛()。 A) a: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 B) b:由糖类组成 C) c:只着生于细胞的一端 D) d:由蛋白质组成 纠错(10.0 分)7. 物质运输过程中,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方式是()

A) a:单纯扩散 B) b:基团转位 C) c:主动运输 D) d:促进扩散 纠错 (10.0 分)8. 革兰氏细菌(G-)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A) A:肽聚糖和蛋白质 B) B:肽聚糖和磷壁酸 C) C:肽聚糖和类脂质 D) D:类脂质和蛋白质 纠错 (10.0 分)9. 芽胞是细菌的() A) A:休眠状态 B) B:生长状态 C) C:死亡状态 D) D:初生状态 纠错 (10.0 分)10.培养细菌时的温度一般是() A) A:42℃ B) B:41℃

C) C:28℃ D) D:37℃ 纠错论述题 (10.0 分)11. 请解释及问答 . 芽孢: . . 病毒(virus): . . 朊病毒: . . 致病菌: . . 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 . 侵袭力: . .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效果的因素。 .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 .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请简述水平传播与致病菌的概念。 1. 芽孢:是某些杆菌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由胞浆胞质浓缩脱水后,在菌体内 形成的一个折光性强、通透性低、圆形或卵圆形的坚实小体。 2.病毒(virus):是体积微小(以nm为测量单位),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 察到,结构更为简单(蛋白质衣壳包绕一团核酸),具有超级寄生性即只在所感染的活细胞内复制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

微生物作业及标准答案

微生物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类群: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氏体,衣原体等;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生长旺,繁殖快。 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 原因: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3、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答:巴斯德的功绩: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免疫学——预防接种;发明巴氏消毒法; 科赫的功绩:发明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发现结核病原菌—结核杆菌;科赫法则; 巴斯德和柯赫的杰出工作,使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并出现以他们为代表而建立的各分枝学科。使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日趋丰富。 4、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答:生产方面,它们在土壤物质转化和促进植物生长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根瘤菌,圆褐固氮菌都是将氮元素活化,让植物来利用的微生物。微生物还可在应用在生物工程方面。用酵母菌酿酒,用乳酸菌制酸奶,用毛霉制腐乳。还可以制造生物杀虫剂,如苏方金杆菌,日本金龟子芽胞杆菌,这些细菌对人畜无害,而对昆虫有害,是一种比较绿色的杀虫剂。然而,有一些微生物属于动植物细菌和病毒,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危害,如烟草花叶病毒,禽流感病毒。?生活方面,微生物也常影响人类的健康。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都对人的健康有益,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将阻止外面的病原体入侵肠道,构筑成一个生物屏障。而且肠道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免疫器官,有益菌可以分泌一些抗原物质,激活并强化肠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些我们经常听说的微生物对人的健康有害,如结核杆菌会引发结核病,流行感冒病毒会引发感冒,等等。 所以说,微生物即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 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1、名词解释:无菌技术、培养物、纯培养物、菌落、菌苔、分辨率 答: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 培养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 纯培养物: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 菌落: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作业题参考答案 作业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生长曲线:在分批培养中,以细胞数目的对数值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就可以画出一条有规律的曲线,这就是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氨化作用:就是微生物将有机氮化物转化成氨的过程。 培养基: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拮抗作用:由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他条件改变抑制或杀死他种生物的现象。 菌落: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局限一处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即称为菌落。 朊病毒:朊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杆状颗粒、直径26nm,长100~200nm(一般为125~150nm)。 生物固氮:生物固氮是指分子氮通过固氮微生物固氮酶系的催化而形成氨的过程。 衣原体:衣原体是一类在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的小型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 根瘤:是根瘤细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在植物根部共生发育形成的特殊结构。 互生作用:一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可以创造或改善另一种微生物生活条件,彼此促进生长。 二、填空(20分) 1. 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螺旋状 2. 放线菌的菌丝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3. 霉菌的无性孢子有节孢子、胞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4. 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有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兼性呼吸 5. 地衣是蓝细菌和真菌的共生体。 6. 常用的微生物杀虫剂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7.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间关系,可以把固氮作用分为自生、共生、联合 三、简答题(30分) 1、举例说明微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适应性及其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实例 五个共性对人类来说是既有利又有弊的。我们学习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能兴利除弊、趋利避害。人类利用微生物(还可包括单细胞化的动、植物)的潜力是无穷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自己努力达到能在细胞、分子和群体水平上认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设法联系生产实际,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或改善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打好坚实的基础。 2.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⑴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 ⑵高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以死微生物,主要是由于它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生物高分子发生变性、破坏。所以可以采用高温进行灭菌和消毒。 3.简述革兰氏染色方法及其机理 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其分子交联度较紧密,在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它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能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把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细胞又呈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进行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出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仍呈紫色。 四、论述题(30分) 1.论述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作业答案

微生物作业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书上和PPT都有,自己查找) 一.<绪论ppt>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衣原体、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因为体积小,面积大,比面值大,营养物质吸收面值、代谢废物的排面值、环境信息交换面值大,即:营养物质吸收和废物代谢快、环境信息交换快。 3.简述巴斯德、科赫对微生物学的主要贡献。 答:①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将病原微生物减毒制成疫苗;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②科赫:配制固体培养基,并建立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分离到许多病原菌;提出了科赫法则。 二.<1ppt:第一章>1、概念:细菌;原核生物;芽孢;伴孢晶体;

荚膜;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答:由于G+菌和G-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引起了两者对染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物理阻留能力的不同。 G+菌细胞壁肽聚糖网层厚,乙醇脱色后,网孔缩小,而且不含类脂,乙醇处理后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留在壁内,使其呈紫色; G-菌细胞壁网层少,交联差,而且含类脂多,乙醇处理后,细胞壁出现缝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溶出,呈无色,复染后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 3、什么叫菌落?分析细菌的个体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答: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个体形态与群体的相关性: ①无鞭毛、不运动的细菌:较小、厚、边缘整齐的半球状菌落。 ②有鞭毛、运动强的菌:大、扁平、边缘多缺刻、不规则菌落。 ③有糖被的菌:大、透明、蛋清状菌落。 ④有芽孢的菌:粗糙、不透明、多褶的菌落。 4、细菌及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答:细菌菌落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心颜色一致。 放线菌菌落特征:干燥、不透明、表面致密、丝绒状、表面呈粉

农业微生物学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答案

《农业微生物学(本科)》19年12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酵母菌和运动发酵单胞菌乙醇发酵的区别是(??? )。 A.糖酵解途径不同 B.发酵底物不同 C.丙酮酸生成乙醛的机制不同 D.乙醛生成乙醇的机制不同 正确答案:A 2.将土壤接种在含放射性14C的葡萄糖培养基中,5天后检查,下列哪种情况证明土壤中有生命存在(???? )。 A.放射性土壤 B.放射性葡萄糖 C.放射性CO2 D.无放射性 正确答案:A 3.引起食物、工农业产品霉变或植物真菌病害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芽孢杆菌 C.霉菌 D.蓝细菌 正确答案:C 4.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许多著名常用的抗生素都是(??? )属的次生代谢产物。 A.链霉菌 B.小单孢菌 C.诺卡菌 D.放线菌 正确答案:A 5.(?? )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A.青霉素 B.磺胺类药物 C.四环素 D.以上所有 正确答案:B

6.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是( ) A.放线菌 B.立克次氏体 C.噬菌体 D.藻类 正确答案:C 7.下列微生物中比较适合于干燥环境存在的是(???? )。 A.细菌 B.食用菌 C.放线菌 D.酵母菌 正确答案:C 8.在有机质过多的水稻田中,水稻会发生黑根烂根现象,这是由于( )引起的 A.反硝化作用 B.甲烷发酵 C.反硫化作用 D.硫化作用 正确答案:C 9.筛选高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突变株是利用下列什么方法(???? )。 A.随机筛选 B.根据菌落特征筛选 C.冷敏感菌筛选 D.梯度平板法 正确答案:B 10.生物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不包括(????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固定者 正确答案:D 11.高温杀菌法适用于淘汰下列哪一种营养缺陷型菌株(???? )。 A.放线菌 B.产芽孢细菌

微生物的作业

微生物的代谢及调控 摘要:微生物代谢是其生命最基本的属性,代谢由一系列特异性的酶催化反应组成,微生物吸收营养并进行生命活动,都是在代谢的基础上完成的。论文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代谢途径,分析微生物代谢对环境的影响及微生物代谢调控的方法和意义。随后介绍微生物代谢与调控在水污染治理中的运用,熟悉微生物代谢和调控过程有助于环境工作者为特定任务选择和设计合适的生物处理,更好地模拟生物处理过程。 关键词:微生物;代谢;调控 Metabolism and Control of Microorganism Abstract:Microbial metabolism is the basic of life. Metabolism consists of various of catalytic reaction. Microbial absorption of nutrients and life activities is based on metabolism. This paper summarized basic metabolic pathways of microorganisms, analyzed the microbial metabolism of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regulation methods and significance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Then introduces microbial metabolism and regulation in the use of the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biological metabolism and control, is helpful for environmental workers to select and design appropriate biological treatment for specific tasks, and could help to simulate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 Keywords: Metabolism; Enzyme; Control

农业微生物学试卷B及答案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农业微生物学(B)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菌毛 2.芽胞 3.消毒: 4.灭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我国规定饮用水每毫升的菌数不超过个,每升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不超过个。 2. 采用50~60℃温度处理产品一定时间,则可以达到防腐的目的,这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发明的______________灭菌法。 3. 细菌的运动器官是,其具有抗逆性的休眠体是。 4. 真菌菌丝的变态主要包括四种类型:、、、和附着枝。 5. 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纤毛和糖被。 6. 病毒的对称包括、、复合对称和复杂对称。 7.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包、、和化能异养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氨基酸的分解主要是通过脱羧作用和脱氨作用。() 2. 细菌DNA分子有2个复制点,而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点,彼此会完成DNA复制。() 3. 一定时间内(一般10min)杀死微生物所需要的最高温度称为致死温度。() 4. 准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发生在重组体细胞,而后者性细胞的结合。() 5. 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内毒素。() 6. 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机能,没有选择性。()

注:装订线内禁止答题,装订线外禁止有姓名和其他标记。 7. 专性厌样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 8.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RNA,不含蛋白质的病毒。( ) 9. 在微生物中,冷冻温度多指-18℃以下的温度。( ) 10. 有极少数消毒剂可以用作防腐剂。() 11. 原核微生物一般有1个以上的复制起点。() 12. 植物病原微生物对人类而言都是有害的。 ( ) 13. 立克次氏体是一类能独立营养、已知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14. 细菌的荚膜具有保护菌体、贮藏养料、堆积某些代谢废物、作为主要表面抗原及是某些病原菌必须的粘附因子。 ( ) 15. 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都有质配和核配阶段。( )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有何差异? 2.病毒核酸可分哪几种类型?其复制以什么链为摸板。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题 答案

一、填空题 1. 细菌个体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型。2.鞭毛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即(单生鞭毛)、(丛生鞭毛)和(周生鞭毛)。 3. 从应用角度,把真菌分为(霉菌)、(酵母菌)、(蕈菌)三类。 4. 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共生关系)、(拮抗关系)、(互生关系)、(竞争关系)、(寄生关系)、(猎食关系)。 5.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主要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位)等4种方式。 6. 真菌菌丝体形成各种特化结构,主要有(假根)、(吸器)、(菌核)、(菌环)等。 7.病毒感染宿主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分为(吸附)、(侵入)、(复制)、(聚集)、(装配)等步骤。 8.纤维素酶分为(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等3类。9. 无隔膜菌丝产生(孢囊孢子),有隔膜菌丝产生(分生孢子)。10.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少一般规律是:(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11. 真菌的有性孢子分为4种,即:(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12. 培养基的类型按成分不同划分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三大类。 13.霉菌菌丝从功能上划分有:(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

菌丝)。 14. 病毒的结构主要有(衣壳粒)、(衣壳)、(核髓)、(核衣壳)。16.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受(土壤类型)、(深度)和(季节)的影响。 17. 细菌的生长曲线可以划分为(延迟期)、(对树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等4个时期。 18.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根据生理作用划分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等六大类。 19. 原核生物的三菌是指(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 20.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无性孢子)和(菌丝断裂)。 21. 通常根据宿主范围将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与(微生物病毒)。 22.微生物的特点有:(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种类多)、(生长繁殖快)、(代谢能力强)、(易发生变异)。 21. 放线菌为分枝状细菌,宽度和(细菌)类似,但(长度)和(分支)则是无限制的。 22. 杀虫真菌侵入寄主的过程有:(附着)、(萌发)、(侵入)、(增殖)等4个过程。 23. 根据产物的不同,乳酸发酵有三种类型:(同型乳酸发酵)、(异性乳酸发酵)和(双歧杆菌乳酸发酵)。 24. 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中(C)、(H)、(O)、(N)、(P)、(S)等6种元素占菌体细胞干重的97%。

微生物作业1

微生物作业1 1.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个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2. 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 答:(1)染色机制:G+和G-细菌主要由于其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而引起了物理特性(脱色能力)的不同,正由于这一物理特性的不同才决定了最终染色反应的不同。其中细节为: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煤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液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细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则仍保持最初定的紫色了。

(2)重要性:G+和G-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间的显著差异不仅反映在染色反应上,更反映在一系列形态、构造、化学组分、生理生化和致病性等的差别上,从而对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3、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答:(1)相同点:都有肽聚糖层 (2)不同点如下表 比较项目细胞壁厚 度 肽聚糖 层 化学组 分 磷壁酸 层 外膜 脂多糖含 量 类脂质含 量 G+ 厚较厚,层 次多,含 量高 简单多数有无无一般无 G- 薄薄,一般 单层,含 量低 复杂无有有高 4.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异同,并列举若干实例。 答: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霉腐微生物在食品等物质上的生长; 消毒(Disinfection):杀死或灭活病原微生物(营养体细胞) 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化疗(Chemotherapy):化学物质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题.doc

一、单项选择题 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C )。 A 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 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 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 2. 肽聚糖物质存在于(B )中。 A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 细菌的细胞壁 C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 细菌的细胞膜 3. ( D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物质跨膜运动的方法。 A 主动转运 B 促进扩散 C 渗透 D 翻译 4. 营养菌丝是那些用于(B )的菌丝。 A 产生繁殖结构 B 吸收营养 C 形成线粒体 D 形成隔壁 5. 病毒的基因组可以由( D )组成。 A DNA 但无 RNA B RNA 但无 DNA C 同一个病毒屮有DNA 和RNA 一起 D 或DNA 或RNA 6. 微生物的稳定生长期(B )o A 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 细胞分裂速率降低 C 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 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7. 纯培养是其中(A )的培养物 A 只有一种微生物 B 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 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 没有代谢废物 8. 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 D ) Z 外。 A 原生动物 B 真菌范子 C 细菌 D 病毒 9. 当进行糖酵解化学反应时,(D )。 A 糖类转变为蛋白质 B 酶不起作用 C 从二氧化碳分子产生糖类分子 D 从一个葡萄糖分子产生两个丙酮酸分子 10. 干热法常用于(C )灭菌。 A 盐溶液 B 细菌培养基 C 油料物质 D 医院的毛毯 11. 紫外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C )。 A 糖类 B 酶类 C 核酸 D 细胞壁 12. 驱动光合作用反应的能量来自( B )。 A 氧化还原反应 B 日光 C ATP 分子 D 乙酰CoA 分子 13. 被称为腐殖质的土壤物质主要包含( D )o A 磷酸盐和硝酸盐 B 无机物质如氧化铁 C 发酵的酸和碱 D 耐腐败的有机物质 14. 光合绿色植物和光合微生物如蓝细菌负责向大气中返回大量的( B )o A 氮 B 氧 C 钾 D 锌 15. 噬菌体是一种感染( C )的病毒。 《农业微生物学》 复习题 D 真核生物

西南大学《微生物免疫》平时作业及答案

1、现代微生物学之父是 1. Koch 2. Fleming 3. Domagk 4. Elhrich B.CD. E.Pasteur 5. Pasteur 2、细菌的转导和溶原性转换的共同特点是 1.不需供体菌 2.供体菌和受体菌直接接触 3.需要质粒 4.不需受体菌 5.需要噬菌体 3、有鞭毛的放线菌孢子是那类放线菌产生的 1.诺卡氏菌属 2.链霉菌属 3.小单孢菌属 4.游动放线菌属 5.放线菌属 4、分泌型IgA有很强的抗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其原因是 1.分泌片的抗蛋白酶活性 2. IgA分子Fc段的特性

3.分泌型二聚体的特性 4.分泌片结合在绞链区周围 5. J链的作用 5、在同种细菌间直接传递DNA有关的结构是 1.核糖体 2.性菌毛 3.中介体 4.鞭毛 5.普通菌毛 6、立克次体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 1.对抗生素敏感 2.有细胞壁和核糖体 3.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 4.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5.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7、杆状病毒的衣壳结构,根据其壳粒数目及排列方式,其对称形式是 1.螺旋对称 2.纵轴对称 3.二十面立体对称 4.横轴对称

5.复合对称 8、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1.四肽侧链 2.β-1,4糖苷键 3.五肽交联桥 4. 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5.聚糖骨架 9、下列哪一种反应不是细胞免疫所介导 1. Arthus反应 2.结核菌素试验 3.对油漆过敏 4.对化妆品过敏 5.皮肤移植排斥 10、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是最强的 1.多肽 2.类脂 3.多糖 4.蛋白质 5.核酸 11、 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人教版 选修一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作业

人教版选修一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 ) 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 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 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D.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 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 2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 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 解析: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此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氮源。 答案:B 3高温灭菌的原理是( )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 B.微生物对高温环境不适应 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 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 解析:相对于动植物来说,微生物的耐高温能力是很强的。灭菌即杀死各种微生物及其他生命形态(如芽孢),所以要采用更高温度以破坏微生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答案:C 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 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菌落的隆起程度⑤菌落的颜色⑥有无荚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解析: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答案:B 5秸秆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以下做法没有直接涉及微生物作用的是( ) A.秸秆还田

微生物平台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 1.关于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作出重要贡献 的科学家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 A. 琴纳分离出天花病毒 B. 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毒 C. 弗莱明发现青霉菌产物能抑制金黄色 葡萄球菌的生长 D. 柯霍先后分离出炭疽杆菌、结核杆菌 和霍乱弧菌 E. 巴斯德首次研制出狂犬病疫苗 2.有关荚膜的错误描述是: A. 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B. 化学成分多数为多糖,少数为多肽 C. 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D. 具有抗吞噬作用 E. 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3.描述大肠埃希菌生长速度时常用的时间 单位是: A. 天 B. 周 C. 秒 D. 小时 E. 分钟 4.有关鞭毛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以上均是 B. 具有抗原性可用于细菌的鉴别 C. 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D.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E. 某些细菌的鞭毛与其致病性有关 5.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放线菌 B. 支原体 C. 细菌 D. 衣原体 E. 以上都不是6.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A. 衣原体 B. 螺旋体 C. 真菌 D. 支原体 E. 革兰氏阴性菌 7.革兰阴性细菌的性菌毛: A. 参与两个细菌间遗传物质的交换 B. 化学成分为多糖 C. 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结构 D. 与细菌的运动有关 E. 是转导时必要的结构 8.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是: A. 胆固醇 B. 磷壁酸 C. 肽聚糖 D. 几丁质 E. 脂多糖 9.具有粘附能力的细菌结构是: A. 鞭毛 B. 菌毛 C. 胞浆膜 D. 荚膜 E. 中介体 10.细菌结构中,最耐热的是: A. 繁殖体 B. 荚膜 C. 鞭毛 D. 芽孢 E. 中介体 11.关于大肠埃希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错 误的是: A. 外膜 B. 脂多糖 C. 脂蛋白 D. 肽聚糖 E. 磷壁酸

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本章重点 微生物及其类群和共同特征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其各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微生物和人类进步文明的关系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Microorganism)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如感冒病毒 (5)分布广,种类多 1590年荷兰人詹森兄弟制作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4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并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 1676年荷兰商人列文.虎克观察到“微动体”。 1680年显微镜放大270倍 19世纪出现改良的显微镜:现代光学显微镜 ?1748年英国传教士尼达姆(John Needham)“微生物自生说” ?法国巴斯德·路易斯(Louis Pasteur)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 ?1865年李斯特外科消毒术 ?1909年Ehrilich 用化学制剂控制梅毒 ?1929年弗来明发现青霉素 ?1944年Wakesman 土壤放线菌中找到了链霉素 巴斯德·路易斯(1822-1895)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近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用“雁颈瓶实验”推翻了尼达姆的 “微生物自生说” 巴斯德消毒法:70℃~4℃ 发现了防治霍乱的疫苗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柯赫(Robert Koch) 细菌纯培养 柯赫氏法则(Koch’ postulates) ?从动植物的患者体内分离出病原物 ?进行纯培养 ?回接到同样类型的动植物体,引起 同样的病症 ?再分离得到与第二步一致的菌系 (四)、微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在环境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利用微生物改善环境 微生物对环境的有害影响 (二)医药

微生物作业汇总

Homework_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古菌:一类16SrRNA既不同于细菌,也不同于真菌的原核微生物。由于 这些细菌的生活条件与地球上生命出现的初期的环境相似,因此把该类 细菌从细菌中独立出来并命名为古细菌。 2、异宗配合:真菌有性生殖中,可由亲和的两种菌丝体相互接合,形成配 子囊,产生接合孢子。 3、朊病毒:一种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量在 27 000-30 000的侵染性蛋白质因子。 4、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毒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 曲线。 5、温和性噬菌体:有些噬菌体进入寄主细胞后,并不进行复制和裂解,而 是将其核酸整合到寄主的染色体上,或游离在寄主的细胞质中,并随着 寄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1.与Escherichia(埃希氏杆菌,E.coli)相比,Bacillus(芽孢杆菌)的细胞壁特有成份是_________。 A、脂多糖 B、磷壁酸(G+细胞壁特有) C、类脂 D、糖蛋白2.下面不属于古菌的原核微生物是_________。 A、产甲烷菌 B、硫酸盐还原菌 C、反硝化细菌 D、极端嗜盐菌 3. 以下有关Rhizopus(根霉)的说法,正确的有( )。(根霉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A、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孢子 B、具有假根结构 C、无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D、具有足细胞结构 4. 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间体是细菌细胞膜内陷而成的一种层状、管状或 囊状结构。功能:呼吸作用电子传递系统的中心,相当于线粒体) A、线粒体 B、质粒 C、间体 D、核蛋白体 5. 原核细胞特有的磷源储藏颗粒是: A、PHB(聚-β-羟基丁酸) B、DAP(二氨基庚二酸) C、PHA(聚羟基脂肪酸酯) D、异染颗粒 6. 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有_________。 A、苏云金芽孢杆菌 B、硝化细菌 C、红硫细菌 D、藻类 7. 组成E. coli(G-)肽聚糖亚单位的四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_________。 A、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

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44886--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期末备考题库44886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论述题: (1)论述氮素循环途径及微生物在氮素循环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自然界中氮的三种形态在不断的转化,构成了自然界生物氮素循环,微生物在这个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⑴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将氨态氮、硝态氮转化为有机态氮。 ⑵有机氮化物经微生物的作用,产生氨,即氨化作用。 ⑶氨态氮在有氧条件下,经硝化细菌作用氧化为亚硝酸,再氧化为硝酸,即硝化作用。 ⑷在缺氧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亚硝酸、氨态氮或氮气,即反硝化 作用。 ⑸空气中的分子态氮经固氮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氨,在合成有机氮化物,即生物固氮。 (2)试述微生物生长曲线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 正确答案:⑴延滞期:指少量微生物接种到新培养液中后,在开始培养的一段时间内细胞数目不增加的时期。该时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等于零。 ⑵指数期:是指在生长曲线中,紧接着延滞期的一个细胞以几何级数速度分裂的一段时期。指数期特点:生长速率常数最大。⑶稳定期最高生长期。其特点是生长速率常数等于0,即处于新繁殖的细胞数与死亡的细胞数相等或正生长与负生长相等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时的菌 体产量达到了最高点。⑷衰亡期:在衰亡期中,个体死亡的速度超过新生的速度,因此,整 个群体就呈现出负生长。这时,细胞形态多样。 简答题: (1)简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正确答案:⑴低温对微生物的影响 大多数微生物对低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当微生物所处环境的温度降低到生长最低温度以 下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逐渐降低,最后处以停滞状态,但微生物仍能维持较长的生命, 当温度恢复到该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时,又开始正常的生长繁殖。所以可以采用低温保藏菌种,用冷藏方法保藏食品,以期限制其中的微生物活力,防止腐败。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农业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P267 反硝化作用: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和N2O的过程。 硝化作用: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氨氮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生物膜:微生物在固体基质表面形成的群体或群落。P219 根圈效应:植物根圈土壤的微生物在数量、种类和活性上都明显与非根圈土壤微生物不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性现象。P243 微环境:指紧密围绕微生物细胞的环境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毒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P205 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并不增殖,裂解,而与宿主DNA复制而复制,此时细胞中找不到形态上可见的噬菌体。P207 溶源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称为溶源菌.P207 原噬菌体:某些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其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菌染色体中。处于这种整合状态的噬菌体称为原噬菌体 卫星病毒:是一类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辅助病毒基因才能复制与表达的亚病毒因子。P202 卫星核酸:存在于真病毒颗粒中的小的核酸分子 朊病毒: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朊病毒是一类小型蛋白质颗粒。P202 噬菌斑:当一个噬菌体感染一个敏感细胞后,隔不久即释放出一群子代噬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中,它们通过琼脂层的扩散又侵染周围的宿主细胞,并引起它们的裂解,如此经过多次重复,就出现了一个由无数噬菌体粒子构成的群体——噬菌斑,它是透亮不长菌的小圆斑,每一个噬菌斑是由一个噬菌体粒子形成的。P207 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对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他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纯培养:在严格条件下由一个单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P105 连续培养:是指向培养容器中连续流加新鲜培养液,使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物长期维持稳定、高速生长状态的一种溢流培养技术.P116 分批培养:在一个密闭系统内一次性加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的方法,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除空气的通入和排气,没有物料的加入和取出.P112 灭菌: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有氧呼吸: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呼吸,包括底物氧化及能量产生的代谢过程.P50 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P48 培养基:指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P42 选择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

微生物和洁净作业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微生物知识及洁净区卫生、操作考试试题 姓名:岗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40分) 1、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2、GMP中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3、GMP中规定,?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4、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5、污染的形式:1、尘粒污染;2、微生物污染。 6、微生物的主要种类:非细胞型:包括(病毒、类病毒、脘病毒);原核细胞型:包括、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包括(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 7、30万级洁净区≥μm尘粒数要求不多于10,500,000? ?/立方米,沉降菌数不多于15/皿 8、洁净室的发尘源:空气、人体、内环境发尘、设备发尘、尘埃积存 9、空气过滤器:按过滤微粒的大小分为初效、中效、亚高效、高效。 10、空气净化系统(HVAC)评价七大指标:(1)、温湿度;(2)、静压差;(3)、风量、送风量(换气次数)新风量;(4)、尘埃粒子数;(5)、微生物;(6)、噪声;(7)、照度。 11、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空气灭菌法、湿热灭菌、过滤灭菌、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 12、30万级洁净室的温度要求为18-26℃,相对湿度要求为45—65%。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凡进入洁净区人员,不得化妆、佩戴饰物。(√ ) 2.操作间内为方便及时清洁,可存放清洁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