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分类

直放站分类
直放站分类

移频直放站由主机设备和从机设备(置于需要覆盖区域)组成,主机直接由基站耦合RF信号(或由无线接收基站RF信号)将基站的载频移到另一频率点上转发给从机,从机再将被移动的频点还原到原基站的频率,从而实现了主机、从机的高隔离度和主机与从机之间的无线链接。

无线传输选频直放站(选频直放站,selective band repeater)

为了选频,将上、下行频率下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上变频恢复上、下行频率。

3. 同频与移频直放站的区别

直放站用于室外覆盖时,收发天线的隔离度是选择直放站类型的重要参数。无线同频直放站和无线移频直放站的主要差别在:用于室外覆盖时,无线移频直放站可以对覆盖区域进行全向或大角度(大于90度)覆盖,而无线同频直放站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在对天线隔离度要求较高、设计中隔离度指标难以用工程实施达到的站点,建议使用无线移频直放站;其它场合两者的使用差别不大。

直放站按传输方式分:可分为无线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移频直放站

直放站按选择方式分:可分为宽带直放站选段直放站选频直放站

宽带(全频)直放站:系统内全频段信号都进行放大,例:G网直放站下行放大930--960MHz全频段

选段直放站:只选择系统内的一段频率进行放大,例:G网联通直放站下行只放大954--960MHz联通频段

选频直放站:只选择系统内的频点进行放大,BTS端用了几个频点,直放站就只放大这几个频点

如果系统需要修改频点,只有选频直放站才需要跟着一起修改频点

移频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近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或者直接耦合方式获取信源信号F1,并将F1信号转换为链接信号F2,将F2通过近端发射天线发送给远端机接收天线。远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方式接收近端机的发射信号F2,将信号F2转换为信源信号F1,通过远端覆盖天线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信号覆盖。

光纤直放站: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近端机通过无线耦合或者直接耦合方式获取信源信号,并将信源信号经过电/光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通过光缆传输至远端机。远端机通过光/电转换为信源信号,通过远端覆盖天线实现对目标区域的信号覆盖。

直放站在移动通信中应用论文

直放站在移动通信中应用论文 摘要:目前,2G通信直放站已经在国内得到了重要的应用,现今国内外已有不少运营商已纷纷推出正式商用的3G移动通信直放站,相信在3G到来的时候,直放站会对无线网络起到更重要的补充作用。 关键词:网络覆盖;直放站 随着网络的发展,城市的室内覆盖已不存在问题,覆盖的重点也逐渐向山区、高速公路等高难度覆盖区域转移。直放站以其灵活简易的特点成为解决简单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无线网络覆盖问题的分析,讨论了直放站在移动通信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 1直放站的定义 直放站(又叫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无论是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还是3G 直放站,其原理是基本相同的。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2直放站的分类 2.1从传输信号分有GSM直放站、CDMA直放站和3G直放站 2.1.1GSM移动通信直放站是为消除GSM900MHz/1800MHz频段移动通信网的小范围信号盲区或弱信号区而设计生产的通信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高层建筑的办公室等基站信号所无法到达的信号盲区,同时对于消除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或边远郊区个别村镇的弱信号区也具有相当好的覆盖效果。 2.1.2CDMA直放站可以扩大CDMA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大节省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一个CDMA直放站的投资约为一个CDMA基站的十分之一)。特别是在高层楼宇、地下(如地铁)、以及盲区等特殊环境下,CDMA直放站将充分发挥它的优势。由于各种地理环境和用户的要求不同,所需的CDMA直放站的类型也不同。 2.1.3CDMA直放站是为了消除移动通信网覆盖盲区或弱信号,延伸基站信号覆盖的一种中继设备,它能解决消除城市因受高楼大厦影响而产生的室外局部信号阴影区,地下停车场、地下隧道、商场、电梯等基地无法到达信号的盲区,提高了覆盖范围增强了信号覆盖延伸。

移动通信直放站系统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直放站系统基 础知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移动通信直放站系统基础知识 综合覆盖系统 综合覆盖系统工程材料介绍 工程作业指导书 工程施工规范 汇编:林书沉、黄环球 2004、3

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状态中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换。由于广泛地利用了通信工具,替代了出差、联系工作,即可大量节约能源,又可节约大量的旅途时间,提高了社会生产、流通领域各个环节的速度和效率,创造出更多、更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移动通信发展 移动通信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20世纪的重大成就之一。在1895年发明了无线电之后,有关人士将莫尔斯电报用于船舶通信上,曾在1912年的一次海难中起到了通信作用,使得695人获救生还。从此开始了移动通信的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一代蜂窝网(1G)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为公众开放使用以来,频谱资源的不足和模拟电子技术的局限性制约着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直至1990年,泛欧数字蜂窝网正式向公众开放使用,采用数字时分多址(TDMA)技术,信道带宽200kHz,使用新的900MHz频谱,称为GSM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系统,属于第二代蜂窝网(2G),这是具有现代网络特征的第一个全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而使GSM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数字蜂窝网标准,随后,世界各国政府又联合制定了GSM的等效技术标准――DCS1800,它在1.8~2GHz上提供个人通信业务(PCS)。1991年开始使用数字时分多址(TDMA),1993年又有基于码分多址(CDMA)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分别称为IS-54和IS-95。20世纪90年代后,第二代数字蜂窝网广泛使用,数字通信技术成为大势所趋,2G除了提供移动手机互通电话外,还

直放站隧道培训资料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1.1隧道覆盖特点 目前大多数隧道都是覆盖盲区,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隧道覆盖方案。隧道覆盖主要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和地铁隧道等多种。每种隧道有着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公路隧道比较宽敞,隧道中的覆盖状况在有车通过时与没有车通过时的差别不大。有车通过时,隧道内剩余空间较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大一些的天线,以获取较高的增益,覆盖范围更广。而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被火车填充后所剩余的空间很小,这时无线传播与没有火车通过时的差别较大。火车本身对新信号传播也会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天线的尺寸与增益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对于铁路隧道的覆盖测试一般更困难,普通车辆无法到达,这些特点决定了公路隧道的覆盖与铁路隧道的覆盖规划有不同之处。 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几十公里。在解决短隧道的覆盖时,可采用较多灵便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往隧道里进行辐射等,而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另外一些手段。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单线铁路隧道及复线铁路隧道的截面示意如图1,2所示。截面越小,火车经过时的损耗越大。以下的分析计算都是基于复线铁路隧道及公路隧道的计算,对于单线隧道可以考虑在复线铁路隧道计算的基础上考虑5dB的保护余量。 在进行隧道覆盖规划之前,要知道以下一些数据: ●隧道长度; ●隧道宽度; ●隧道孔数(1或2) 图1 单线铁路隧道截面示意图(单位为mm)

图2 复线铁路隧道截面示意(单位为mm) ●需要的覆盖概率(50%、90%、95%、98%或99%); ●隧道是:金属结构还是混凝土结构; ●总共考虑多少个载频(l-30); ●隧道中最小接收电平(一般为-85~-102dBm); ●隧道孔的间距; ●AC/DC是否可用; ●墙壁上能否打孔; ●隧道入口处的信号电平大小; ●隧道内部已有信号电平大小。 1.2 隧道覆盖解决方案 1.链路预算 室内无线链路衰耗主要由路径衰耗中值与阴影衰落决定。隧道可以认为是一个管道,信号传播是墙壁反射与直射的结果,直射为主要分量。ITU-R建议P.1238提出室内适用的传播模型,这种传播模型对隧道覆盖也是有效的,这个公式为:=20lgf+30lgd+Lf(n)-28dB (1-1) L Path 其中: f代表频率(MHz) d代表距离(m); Lf代表楼层穿透损耗因子(dB); n代表移动台与天线间的楼层数。 在我们讨论的隧道覆盖场合,Lf(n)可以不用考虑。因此在隧道中无线传播

直放站优化

直放站优化 1.直放站的安装 直放站作为一种移动通信实现无线覆盖的辅助技术手段,常用来解决基站难以覆盖的盲区或将基站信号进行延伸。由于直放站具有投资成本较低,安装灵活简便,可以迅速扩大无线覆盖的特点,在网络建设中,适当地引入直放站,采取以基站为主、直放站做适当补充的混合组网式是有意义的。一个直放站能否发挥作用,直放站安装地点的选择和调试的好坏非常重要,直放站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认为选址的选择和现场调试好坏占50%,直放站自身性能占50%。直放站技术相对较简单,价格便宜,如果不重视现场选点和安装,性能再好的直放站也很难发挥作用,如果直放站自激,将适得其反,使直放站成为网络隐患,严重影响原有网络的性能。我认为直放站的工程安装应注意下面几点。 1.1严格选择直放站的安装地点 选址的好坏对直放站的性能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能用户讲信号不好,就随便安装直放站,条件不具备时,不要勉强。如:导频PN较为混乱的地区、空中接收信号电平值小于-90dBm、隔离度达不到要求、网络产生干扰时都不适宜安装直放站。 1.1.1接收信号场强的要求 a.测试手机在欲安装施主基站的位置显示的信号((导频信道)大于-85dBm.,且信号稳定b.设置增益=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手机接受信号-天线增益-7dB 安装调试中直放站的增益和输出功率需要留有一定的储备余量。所以在调试时直放站的增益和输出功率需要留有5到7dB左右的余量。增益余量不足会引发直放站自激,功率余量不足使直放站过载,通信话音质量都会明显下降甚至引起系统瘫痪。 1.1.2是否满足安装条件 a.有无安装位置(施主天线和业务天线的位置、直放站的放置位置) b.附近有无电源(220VAC或24/48VDC) c.有无接地网、接地电阻是否合格 d.业务天线的安装位置的高度是否够高(一般要求为制高点,和欲覆盖地区之间没有明显的阻挡)

直放站安装规范

BJHXT 北京华信泰科技有限公司 直放站安装规范 编制: 批准: 日期: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设备安装 第一节 有源、无源设备安装 第二节 天线安装 第三节 馈线安装 第四节 接地 第五节 标签 第六节 电源

第一章总则 一、 为保证CMMB直放站及室内覆盖工程的施工质量, 明确工程质量监查的技术规范,特制定本验收细则。 二、 本细则根据工程设计文件以及相关厂家的设备技术 规范制定。 三、 本细则既是工程管理部门对直放站及室内覆盖工程 竣工验收的评分依据,又是工程施工部门的技术指导标准。 四、 验收必备工具及资料 测试终端、手提电脑、SITEMASTER、卷尺、频谱仪、相机、设计文件等。

第二章设备安装 第一节有源、无源设备安装 有源设备主要指直放站、发射机等设备。 无源设备主要指各类无源功分器、耦合器、负载、衰减器等设备。 1.1主机安装位置要求 1.1.1设备安装位置符合设计文件(方案)的要求。 1.1.2设备安装位置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 1.1.3设备安装位置应便于设备的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 1.1.4对于室外安装的主机,须做防水、防晒、防破坏的措施。对于 室内安装的主机,室内不得放置易燃物品;室内的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正常工作温度、湿度的范围。 1.2机架固定 主机机架安装时应用安装件进行固定,并且垂直、牢固,并应保证机架底部距离地面有一定距离(便于维护)。 1.3主机内设备单元的安装 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坏、掉漆的现象。 1.4 主机外部电缆连接 1.4.1连到主机架的电源线不能和其他电缆捆扎在一起。 1.4.2所有与设备相连的电缆要求接触良好,不能有松动的现象(尤其馈线接头处)。

直放站与室内分布系统试题(北京)知识讲解

直放站与室内分布系统试题(北京)

直放站与室内分布系统原理 一、单选题(50分) 1.当 C (1分)的施主基站载波扩容时,应相应对其直放站进行扩容。 2. 3. A.宽带直放站 B.频带选频直放站 C.载波选频直放站 D.上述都不用 4.要求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峰值)小于 B (1分) 5. 6. A.2db B.3db C.4db D.6db 7.直放站到达施主基站(CDU端)的噪声电平小于 D (1分)dBm, 8. A.-36 B.-94 C.-110 D.-120 9.直放站验收规范要求在900MHz频段带内所有互调均小于 B (1 分)dBm。 10. 11. A.-30 B.-36 C.-33 D.-40 12.直放站系统中覆盖天线与施主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应大于直放站实际工作增 益加上 C (1分)dB的冗余储备。 13. 14. A.3 B.5 C.10 D.15 15.下列直放站采用的设备中, C (1分)没有信号放大功能。 16. 17. A.直放机 B.有源天线 C.耦合器 D.干线放大器 18.你对天线的增益(dBd)是如何认识的? C (1分) 19. 20. A.这是一个绝对增益值。 B.天线是无源器件,不可能有增益,所以此值没 有实际意义。 C.这是一个与集中幅射有关的相对值。 D.全向天线没有增益,而定向天线才有增益。 21.以下关于直放站施主天线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D (1分) 22. 23. A.位置越高越好 B.位置越低越好 C.尽量使用全向天线 D.尽量使用方向性 好的天线 24.带内波动是指在有效工作频带内最大和最小电平之间的: A (1分) 25. 26. A.差值 B.平均值 C.和值 D.乘值 27. GSM信道选择式直放站所在施主小区的载波数必须 B (1分)直放站的信 道数。 28. 29. A.大于或等于 B.小于或等于 C.小于 D.大于 30.干线放大器 B (1分)dB带宽应包含以下频段要求:上行890~909MHz , 下行935~954MHz。 31. A.1 B.2 C.3

(通信企业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直放站建设与优化精编

(通信企业管理)移动通信网络直放站建设与优化

GSM移动通信网络直放站建设和优化 由于移动运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用户规模的扩大,把解决网络覆盖规模作为建设重点,网络的覆盖质量和覆盖的完善性成为各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原来对移动需求为运营商所忽视的GSM网络边缘县乡移动用户发展迅速。运营商需要部署网络以满足这些用户快速增长的需求。于不同县地域交界处由于人口密度的关系话务量小,于丘陵地带很多乡镇多处于盆地,有覆盖盲区。因此,建设直放站是迅速解决这些地区覆盖的快捷方案。高速公路和铁路于山区经常穿越隧道和涵洞形成信号盲区,直放站可用于解决信号的连续覆盖。城市密集区,基站数量较多,壹般不存于大范围的信号盲区,小功率(1W以下)直放站可用于解决小范围区域的补盲以及建筑物内、地下商城、地下停车场及因屏蔽不能使信号直接穿透区域的信号覆盖问题。 直放站(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于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壹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于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于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和手机的信号传递。使用直放站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壹,主要是由于使用直放站壹是于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

保证网络覆盖,二是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系统。直放站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填补盲区、容量再分配能力的壹种优选方案。它和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机场、车站、体育馆、娱乐厅、地铁、隧道、高速公路、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量,解决掉话等问题。 壹、移动通信直放站的种类及特性: 从传输信号分有GSM直放站和CDMA直放站;GSM及CDMA的直放站工作频带不同。 从安装场所来分有室外型机和室内型机。室外型直放站有输出功率大噪声系数低等优点,室内直放站是简易型的,因此要求应比室外型低,尤其是输出功率、增益、噪声系数、传输时延和电压驻波比等。 从传输带宽来分有宽带直放站和选频(选信道)直放站。宽带直放站的中心频率和带宽任意可调,满足不同客户要求,带外抑制好,不同营运商之间的信号不会产生相互干扰。信道选择直放站能工作于俩信道或四信道,可扩展。每信道单独功放,不会相互干扰,性能稳定 从传输方式来分有直放式直放站、光纤传输直放站。直放式直放站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光纤传输直放站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电

网络优化中直放站的作用

网络优化中直放站的作用深圳市国人通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天文

摘要 网络优化一直是移动通信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移动网络的通信质量,要靠网络优化持续不断的工作来保证。在网络优化的多种手段中,直放站的应用是改善信号弱区盲区的有效方法,本文着重研究了直放站在网优中覆盖优化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保证直放站应用效果的几个重要调测方法。 关键词:网络优化覆盖优化直放站 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GSM和CDMA网络建设速度一再加快,如GSM 网的建设已经发展到第十期,CDMA网络的建设也在向着第二期、第三期发展。网络的扩容、基站数量的增加,使得覆盖更加完整,因此也带来用户数量的增加和话务量的飞速递增。在人们大量使用移动电话的同时,也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有的移动通信网络,都采用了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递信号,利用分布建设的基站构筑一个无线覆盖网络,使手机和基站间能够通畅的实施通信。为了在一个区域内建立起无缝隙覆盖的网络,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基站,建设基站需要大量的投入,基站的不断设立,又为网络增加了无线信号传播的复杂性,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相互间的干扰。因此,如何使网络资源合理的配置和应用,网络优化工作已经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提高服务水平,保障通信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基站的密度一再增加,天线的方位一再调整,仍然还是有一些区域的信号拥塞或者是信号的盲区或弱区,这一方面是基站的话务量被一再突破,另一方面也是基站功率无法随意加大,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地形难以覆盖以及要求室内信号的深度覆盖。单纯的增加基站很难奏效,往往需要使用各种类型的直放站去添补盲区,扩大覆盖,直放站在网络中的引入,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如噪声、干扰等,这也同时向网络优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情况下,直放站是作为基站系统的补充而设立的,它的出现的确是在覆盖上增加了新的手段,也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但是,直放站应用之后也给网络带来了噪声和干扰,如何认识直放站在覆盖优化中的地位,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直放站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这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网络优化中覆盖优化是最重要的 我们知道,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整个网络的资源需求和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达到合理的匹配。通过网络优化的实施过程,逐个的解决网络运行中所出现的诸如话务拥塞、覆盖不好、语音质量差、掉话、出现干扰等问题。 网络优化面对整个网络,可以动用的资源包括:频率资源,业务资源、经济资

移动通信直放站的调试及研究

摘要 直放站作为移动通信中继设备已经在国内外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无论是在解决网络延伸,还是在扩大网络覆盖区域,它都是最佳的选择。在增强信号,改善通信质量方面,它实现了“小容量、大覆盖”的目标。在现代的建筑物里特别是复杂的室内结构里,移动电话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室内光纤直放机(直放站)系统将移动电话信号变成光信号后,通过光纤和光无源分配器件将光信号分配到建筑物内各个盲区,光纤与电缆相比,具有频带宽、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等优点,是解决高大建筑物内移动通信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课题以武汉邮科院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为背景,对移动通信系统及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组成进行了简要介绍。主要分析了GZF900M-IV型直放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性能和技术条件以及一些重要参数的测试。基于GSM网络优化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最后介绍了网络优化中的干扰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关键字:移动通信,直放机,光纤,三阶互调,增益

Abstract As the repeater equipm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repeaters have been used widely abroad. It is the best choice not only in the aspect of extending network, but also in the aspect of enlarging network's cover. To strengthen signa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peaters have realized the aim of “little space, large cover”. In the modern building, especi ally the building with complex structure, signal is very weak, and mobile phone cannot work normally. These areas are the blind are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Indoor optical fiber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peater system turns the signal of mobile phone into optical signal, distribute the optical signal to every blind area in the building by optical fiber and solely passive alloter. Compared with cable, optical fiber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wider frequency band, less loss, lighter, better ability of fighting electromagnetism disturb. It is the best way of solving probl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in large building. This program is backed up by Wu Han mail technique group HONGXING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Company. It will give a simple introdu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and formality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We will mainly discuss the principle, main technique performance, technical conditions and some important test of parameter of the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peater GZF900M-IV. We will introduce disturb problems in the 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how to settle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GSM network' Optimization in actual application. Keyword: mobile communication, the repeater, optical fiber, third-orderintermodulation distortion , gain

移动通信网络中直放站的工程应用及优化

移动通信网络中直放站的工程应用及优化 摘要:通信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人类文明以及社会进步具有 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国内移动用户数量的突增,移动通信网络的建 设及维护显得极为重要。网络优化是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网 络通信质量改善的重要途径。另外由于室外基站选址的困难及建设成本高涨,室 内覆盖就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消化了大量通信时长及数据 流量。本文就深入分析了三种主流直放站在室内分布系统覆盖工程中的设计特点,探讨了混合网络和覆盖网络的优化方法。同时,通过以某大酒店网络设计方案为例,详细介绍了网络优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为领域工作者提供有价值 的参考。 关键词:通信网络;直放站;工程应用;网络优化 引言 直放站作为无线网络室内分布系统覆盖的重要产品,是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因其具有中继无线信号、延伸无线覆盖区、覆盖特殊地形、调配业务、消除盲区、优化网络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可在不 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同时其造价远远低于有同样效果的微蜂窝 系统。但是,尽管直放站在网络优化覆盖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也会对周 围基站产生干扰,因此,在实际通信网络优化中,若直放站设置不合理,极有可 能对移动通信网络形成极大负效果。 本文深入分析了混合网络和覆盖网络的优化方法,同时,以某大酒店网络设 计方案为例对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流程进行探讨,旨在为领域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 参考。 1、直放站的工程设计 针对三种主流直放站的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1.1 无线同频直放站 无线同频直放站因具有建站便捷、开通容易及建站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室外覆盖、室内分布系统中。但是,对同频直放站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 综合考虑信号源的选择以及收发天线的隔离度等影响。 1.2 光纤直放站 光纤直放站的信号收发与传输过程全部采用光纤实现,这在根本上解决了信 号源杂乱、传输不稳定等问题,并减小了传输途中地形影响,这极大方便实现了 基站信号跳跃式的大范围覆盖。但是,对于光纤直放站工程设计时,则应深入考 虑信源引入、基站搜索窗口调整以及孤岛站防范等问题。图1-1生动的展示了光 纤直产站的工作原理。 图1-1 1.3 移频直放站 无线同频直放站受制于信源选取和隔离度因素,而光纤则在部分区域传送上 存在缺陷,移频直放站的诞生则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移频直放站能够远距离 延伸覆盖基站信号,从而满足难以铺设光纤的地区及信号污染严重区域信号覆盖 要求。虽然移频直放站可以解决其他直放站无法解决的工程问题,但是,其传输 距离也不适宜过大。另外,不同信源之间有效耦合也是移频直放站必须考虑的重 要问题。

移动直放站技术规范 文档

移动通信直放站技术规范资料 一、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指利用无线信道进行移动体之间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相互通信。 通信网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终端、传输系统和交换系统。

模拟通信网(频分制):终端、传输和交换系统都是以模拟方式实现的通信网。 数字通信网(时分制):终端、传输和交换系统都是以数字方式实现的通信网。。 信道:传输信号的通道。 蜂窝:用正六边形无线小区(又称蜂窝小区)邻接构成的整个通信面状服务区的形状很象蜂窝,故形象地称为蜂窝状网(Cellular System),也称为蜂窝移动通信网。 盲区: ①无基站下行信号或下行信号微弱,小于-95dBm的区域. ②下行信号电平良好,上行信号微弱的地方. ③下行信号电平良好,但接收的下行信号中有多个基站信号,信号强度相差不大时,也可认定为盲区. 施主天线:对着基站方向,接收基站下行信号的天线,也叫前向天线重发天线:对着移动台方向发射基站下行信号,对欲覆盖区进行信号覆盖的天线,也叫反向天线。 二、体制介绍 GSM(Global System Mobile)技术:为1992年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统一推出的标准,它采用数字通信技术,统一的网络标准,使通信质量得以保证,并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新业务供用户使用。GSM移动通信网的

传输速度为9.6K/s。目前,全球的GSM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覆盖了1/12的人口,GSM技术在世界数字移动电话领域所占的比例已经超过70%。由于GSM相对模拟移动通讯技术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所以简称2G。 a)工作频段 a)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时分多址接入TDMA 方式。每一频点(频道或叫载频TRX)上可分为8个时隙。每一时隙为一个信道。因此,一个TRX最多有8个移动用户同时使用。 GPRS 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一 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简单的说,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技术,其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数据。网络容量只在所需时分配,不要时就释放,这种发送方式称为统计复用。目前,GPRS移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可

直放站系统技术指标.doc

直放站设备技术指标: 1、技术参数 光纤直放站设备 (1)应采用成熟可靠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类似不低于安德鲁、艾克赛尔的光纤直放站); (2)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电源、远端机功放及电源采用热备份冗余配置,故障时可自动切换并报警,投标方应给出光纤直放站的冗余配置的说明。 (3)提供网管终端,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可以对其设备进行检测、故障告警,能进行远程增益设置,其时延等特殊指标应能满足系统要求,网管接口支持RJ45(TCP/IP)接口。 (4)当电源恢复时,光纤直放站应能自行重新启动,恢复正常功能; (5)光特性 1)近端机: 基站侧射频输入端口:1个(收发合用)。 光端口:Tx端口4个、Rx端口4个,最多单子架可以支持6个光收发口,不采用光功分器件,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同时支持6个远端机。 输入射频功率:≦10dBm 光输出功率:≥0dBm 光接收功率:≤5dBm 2)远端机: 系统噪声系数≤6dB (最大功率时) 系统时延≤2μs 群时延≤500ns 天馈侧射频端口:1个(收发合用) (6)直放特性 1)频率误差:≤±5×10-8 2)设备下行输出功率:≥40dBm,增益≥40dB 3)设备上行最小接收电平:-110 dBm

4)载噪比:≥20dB 5)带内波动:≤2dB (峰-峰) 6)互调衰减 工作频带内:≤-15dBm/ 25KHz 7)无用发射 工作频带内:≤-29dBm/ 25KHz 工作频带外(偏离2.5MHz之外):≤-36dBm/25KHz 9kHz~1GHz≤-29dBm/25KHz 1GHz~12.75GHz≤-29dBm/25KHz (7)接口参数 1)输入、输出阻抗:50Ω,N型连接器 2)电压驻波比:≤1.5 (8)结构及安装要求:近端机应采用19英寸子架结构,安装在19英寸机柜内。远端机分为室内型和室外型。室内型采用标准机架型安装结构。室外型安装在隧道侧壁,满足IP66要求,具有防尘、防水功能,设备尺寸(含安装支架、长×厚×高)不大于600mm×400mm×600mm。投标方提供的产品应针对安装方式不同采用不同结构。 (9)光纤直放站的供电由本系统完成,由通信专业向区间直放站供给220V UPS交流电源。 (10)基本技术参数和专用无线通信光纤直放站一致。机房内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必须采用19英寸子架结构,能安装到标准19英寸机柜中。

直放站增益原理

直放站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网络转载,只供个人学习) 直放站作为公司在网络优化方面的核心产品之一,其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放站的设计包括很多方面,从核心的射频性能和监控参数,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EMC 设计、降额设计、热设计、软件可靠性和机械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再到产品的成本分析设计,无论哪一方面都将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此,仅从其中最关键的一些因素上来分析直放站设计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地方。 从在通信网络中所起的作用来看,直放站的主要功能就是放大从基站(下行)和移动台(上行)接收过来的有用信号,并将放大后的信号经天线(或其它耦合方式)发送出去。通过这一方式提高系统基站的覆盖能力。在这一放大过程中,要尽可能抑制随有用信号一起接收进来的干扰信号,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新的干扰。也就是说,直放站的放大必须是有带宽限制的,同时还要保证直放站的放大是线性的。这是直放站很重要的两个特点。带宽的限制主要由双工器和中频滤波器来实现,而线性的要求则对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还要保证直放站的引入不会给通信系统叠加更多的噪声。 这就产生了直放站另一类很重要的模块——低噪声放大器。至此,可以看出直放站的基本模型中已经包含了四类核心模块:双工器(限制带宽)、低噪声放大器(限制噪声)、选频(带)模块(中频滤波)和线性功率放大器(线性放大)。 了解了直放站的基本组成,再来看影响和决定直放站性能的那些基本参量,就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了。以WCDMA 直放站为例,衡量直放站的无线指标主要有:标称最大输出功率;自动电平控制(ALC);增益(最大增益、增益调节

07-直放站试题

直放站及室内覆盖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设备哪些是无源设备( D ) A、功分器 B、耦合器 C、衰减器 D、以上都是 2、以下设备哪些是有源设备( A ) A、干线放大器 B、合路器 C、板状天线 D、负载 3、室外天线与跳线的接头应作( B ),连接天线的跳线要求做一个“滴水湾”。 A、防锈处理 B、防水处理 C、防电处理 D、防火处理 4、馈线的布放必须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且应整齐、美观、不得有( D )情况。 A、交叉 B、扭曲 C、空中飞线 D、以上三种 5、室内馈线布放应尽量使用( C ),避免与强电高压管道和消防管道一起布放。 A、风管井 B、水管井 C、电气管井 D、天井 6、室内馈线应尽量在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对于不在机房线井和天花吊顶中布放的馈线,应套用(A )。 A、PVC管 B、钢管 C、铜管 D、热缩管 7、地下停车场的布线应(B )排风,消防等管道。 A、低于 B、高于 C、水平 D、无所谓 8、直放站、干线放大器必须按地,接地面积为(C )平方毫米。 A、12 B、14 C、16 D、20 9、室外天线都应在避雷针的( A )度保护角之内。 A、45 B、60 C、90 D、120 10、主机保护地,馈线、天线支撑件的接地点应( C )。 A、拧在一起 B、后两者拧在一起 C、分开 D、无所谓

11、室内覆盖的主要作用是(C ) A、吸收话务 B、网络优化 C、信号补盲 D、以上三者都是 12、移动用户离开归属的局到其他交换局内登记成为移动用户,这种现象称( B )。 A、切换 B、漫游 C、频率复用 D、掉话 13、为适应部分站点的特殊需要(如抑制联通信号或抑制干扰,要求宽带直放站的带宽范围内可调,具体工作频带的设置按设计文件。(C) A:1-25MHz B:2-25MHz C:2-19MHz D:1-6MHz 14、直放站的带内平坦度(峰峰值) B 。 A:小于2dB B:小于3dB C:小于1C D:小于4dB 15、测试现场直放站的实际上下行增益 C 并与直放站标注的增益值比较是否一致,误差范围在±10%内. A:输入信号功率+直放站上下行衰减值 B:输出信号功率+直放站上行衰减值 C: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 D:输出信号功率+输入信号功率 16、分别在直放站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测试其至施主天线和覆盖天线的驻波比,其驻波比要求 C 。 A:小于1.3 B: 小于1.4 C:小于1.5 D: 小于1.8 17、从基站接收端位置测试上行噪声电平,要求噪声电平平均 D 。 A:小于-103dBm B:小于-112dBm C:小于-125dBm D:小于-120dBm 18、干线放大器最大输出功率应 B A:大于35dBm B:大于30dBm C:小于30dBm D:小于25dBm 19、从人体安全辐射范围要求考虑,要求室内天线发射功率不大于 D 。 A:10dBm/载波 B:13dBm/载波 C:20dBm/载波 D:15dBm/载波 20、从人体安全辐射范围要求考虑,要求电梯井中天线的发射功率不大于 C 。 A:15dBm/载波 B:18dBm/载波 C:20dBm/载波 D:22dBm/载波 21、对于双波段或高波段器件及天线,其驻波比指标可增大至 B 。

直放站结构原理

直放站设备原理 1直放站简介 移动通信直放站是对移动通信信号直接放大的一种同频中继站。它不改变原信 号的频率,也不对信号所携带的信息作任何处理。当然它会引起一些波形畸变和相位偏移。在 正常情况下这对通信没有明显得影响,但这也正是直放站要避 免的问题,尽量使波形畸变更小和相位偏移更小。 我们知道GSM通信由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组成,又因为上行信号和下行信号的频段与方向不 同,所要求的信号强度也不同,因此直放机必须具备对上下行信 号分别进行处理的能力。 1.1直放站系统 直放站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两个接口。 第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图9-1直放站系统 第一部分是基站(微蜂窝)。它的功能是提供下行信号接受上行信号,并对信号 作一定处理。 第二部分是直放站。它是直放站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功能是对上下行信号作放大处理。 第三部分是目标覆盖区域。在系统未开通前,目标覆盖区域为移动通信盲区, 或目标覆盖区域 通话效果很差。 第一个接口是基站(微蜂窝)与直放机的接口。该接口担负基站与直放机之间

的通信任务。基站的下行信号经过该接口到达直放机;手机的上行信号经过该 接口传到基站。根据实际情况,该接口可以是无线接口也可以是有线接口。无 线接口是通过基站收发天线与直放机收发天线之间的通信实现的。直放机收发 天线通常是收发合一的,一般由高增益的定向天线来担任,如八木天线,平板 天线,栅格天线等。有线接口则是通过电缆将微蜂窝与直放机直接相连而成。 第二个接口是直放机与目标覆盖区域的接口。该接口只能是无线接口。它通过 重发天线将下行信号发射到空间,供手机接收;同时收集手机上行信号送至直 放站。 1.1.1直放站的工作原理 施主天线(或通过电缆)接收基站下行信号,然后通过环形双工器送入下行滤 波器,下行滤波器将滤除下行信号中的部分带外噪声。之后下行信号进入下行 低噪放,下行低噪放具有抑制带内噪声,提升有用信号电平的功能。低噪放具 有60dB 的增益。低噪放的输出再通过下行滤波器滤除带外噪声后由下行功放放 大。如果信号不经滤波器、下行低噪放而直接进入功放放大,则噪声也会一起 被放大,导致波形畸变严重,信号误码率上升,通信效果变差。下行功放具有 60dB 增益(若功率放大器前级串有推放,则推放与功放的整体增益可达 110dB 以上)。 图9-2直放站工作原理 From.7 to BTS DPX :双工滤波器 LNA :低噪放 BTS :基站 DL :下行 PA :功放 MS :移动台 UL :上行 NCS :选频模块 Monitor :监控模块 n IL mi

CDMA移动通信直放站工作参数分析与计算精

CDMA 移动通信直放站工作参数分析与计算 1 前言 直放站在移动通信覆盖网络中的基本作用是对前向和反向信号的再放大,是设置在基站和移动终端之间的双向放大器。直放站的前向输出功率和反向级联噪声系数以及上行增益是影响网络通话质量的主要工作参数。反向级联噪声系数的大小不仅与直放站的反向覆盖距离有关, 还与基站的反向覆盖有关,而上行增益的取值又决定了反向级联噪声系数的大小。前向输出功率的大小关系到直放站的前向覆盖距离以及前向和反向的平衡,影响到网络的通话质量。下文将着重讨论这三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反向级联噪声系数与上行增益关系 直放站工作系统是由基站、直放站以及基站与直放站之间的射频链路三部分组成。就反向链路而言,直放站工作系统可视为基站接收放大器与直放站反向放大器的级联,在二级放大器之间串接一个链路损耗,如图 1 所示。当直放站与基站以级联方式工作时,在基站接收机的输入端会引进一个附加噪声△ NF BTS , 在直放站反向放大器输入端会等效增加噪声系数增量△ NF REP 。基站噪声增量△ NF BTS 和直放站噪声增量△ NF REP 分别与基站、直放站的设备噪声系数 NF BTS 、 NF REP 和直放站的上行增益 G REP 以及基站与直放站之间的链路损耗 L BTS-REP 有关。 2.1 直放站对施主基站的噪声影响

由于电子器件存在热噪声,直放站在正常工作时不可避免会有噪声电平输出,其输出的噪声电平为: P REP-Noise =10 log(K ·T ·B +NF REP +G REP (dB (1 式中:K ——波尔兹曼常数(1.38×10-23, T ——环境温度,可取 295℃(绝对温度, B —— CDMA 载波信号带宽, 1.23MHz , NF REP ——直放站设备噪声系数(dB , G REP ——直放站上行增益(dB 。 当基站引入直放站工作时,直放站上行输出的噪声电平经过路径传输损耗后注入到基站接收机输入端,因而在基站输入端产生了噪声干扰,这种噪声干扰量可用噪声增量△ NF BTS (dB 来表示: △ NF BTS =10 log[1+10Nrise/10] (2 其中:Nrise=(NF REP -NF BTS +(G REP -L BTS-REP ,在此定义 Nrise 为噪声增量因子。噪声增益因子 Nrise 可以≥ 0 或≤ 0, 基站的噪声增量与其成正比,其数值越大, 对基站的噪声干扰就越大。在工程应用中,直放站和基站的噪声系数是已知的常数,因此噪声增量因子的变量是直放站上行增益 G REP 和直放站与基站间的路径损耗。直放站安装完毕后,上行路径的损耗值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此时上行增益是决定噪声增量因子的唯一变量。显然上行增益越大,引入基站的噪声增量就越大;上行增益越小,引入基站的噪声增量就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将直放站上行增益调得太大会影响基站的原因。 此时,基站输入端的等效级联噪声系数 NF BTS-cascade 可表示为: NF BTS -cascade =NF BTS +△ NF BTS =NF BTS +10 log[1+10Nrise/10](3 2.2 直放站反向级联噪声系数与上行增益关系 为了不对基站造成不良的影响,不能将上行增益调得太大,但是如果将直放站上行增益调得太小,会减小直放站的上行覆盖距离。应用级联放大器噪声系数的分析方法可知,直放站上行增益的变化可以等效为直放站输入端级联噪声系数的变化,直

直放站调试

CDMA网络现已经发展到了很成熟的阶段,作为主流网络优化设备供应商,我公司在联通的CDMA网络建设中安装了大量各种类型的直放站,在工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直放站系统的上行故障虽不常见,但有时候却难以分析查找,现结合我自己的工程实际对它做以分析。 CDMA直放站系统的上行故障有多种,大致上可以分为硬件系统故障、直放站安装调试不当、施主基站参数不当和射频干扰等几个方面。 直放站上行通路元器件的老化、损坏导致系统上行频谱失真,如有用信号的放大幅度不足,非线性放大或者噪声过高甚至于淹没有用信号,这些都会导致覆盖区有信号却打不出电话。 上行功放自身放大能力的下降只是会降低系统上行增益,这时直放站的覆盖范围会缩小,手机的呼叫成功率会降低,在紧靠实际覆盖范围边缘外,手机显示有信号却打不出电话。实际中上行功放增益能力的下降是功放老化的标志,这时往往会伴随有上行底噪的增高,对施主基站就会造成明显干扰,导致基站的覆盖半径缩小。从频谱仪上观察到的上行输出端频谱不正常,有时甚至会出现很宽的频谱范围内噪声整体大幅度提高,以至于不能分辨出有用信号。 同频直放站双工器或环形器损坏时,会造成系统隔离度不足,从而引发自激,这样会对施主基站及邻近的其它基站造成严重干扰。 同频和移频直放站的硬件系统故障都可以通过频谱仪逐段测试而排查清楚,光纤直放站与之相当,但光路损耗与可视通的空间损耗相比,其变化较大,这其中有光纤本身材料和制造工艺的原因,也有末端的熔纤质量和转接头数目的原因。现有的单模光纤据资料介绍其损耗是:1310nm波长每公里0.3~0.4dB,1550nm波长每公里0.1~0.2dB,实际中经常会由于熔纤质量、中间经过多次转接等原因而高于此值,对于1550nm波长,实际测试的数值往往会达到0.3dB/Km 左右。 设光路总长 S = 20Km ;覆盖端上行光发射功率P sf = +3dBm,则接入端上行光接收功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