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 飞机燃油系统讲课教案

5第五章 飞机燃油系统讲课教案
5第五章 飞机燃油系统讲课教案

5第五章飞机燃油系

第五章飞机燃油系统

燃油系统是为存储和输送动力装置所需燃料而设置的。对燃油系统的要求是:储存所需的全部燃油,并在飞机的所有飞行阶段(包括改变飞行高度、剧烈机动和突然加速或减速等)都能可靠地连续不断地向动力装置输送所需的洁净燃油。

一架飞机的完整的燃油系统包括两大部分,飞机燃油系统与发动机燃油系统。

一、对燃油系统的要求

为了保证在所有正常飞行状态下能够可靠地向发动机供给所需燃油,并且确保飞行中飞机和乘员、旅客的安全,许多国家都颁布有各类飞机的适航条例。例如:在美国有联邦航空条例FAR,在欧洲有联合航空条例JAR,中国有中国民用航空适航条例CCAR。在条例中对燃油系统都有详细具体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必需满足的。

二、飞机加油时的静电

飞机加油时产生静电失火和爆炸事故,在世界各航空公司几乎每年都有发生,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随着大型飞机加油量的增加和加油速度的提高以及加油操作的不当,使飞机在加油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灾害的危险性有所增加。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油料部门,也涉及到各航空公司飞机加油时的操作。

飞机加油时产生静电灾害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必须具有产生静电的条件(包括感应带电);(2)必须具有静电电荷积累的并能产生火花放电;(3)放电时具备足够的放电能量;(4)放电必须在浓度适宜的爆炸混合气内发生。

所以在飞机加油时产生静电灾害有一定的机会或偶然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加油人员与飞行机组或有关人员往往思想麻痹,怀着侥幸心理。从国内外多起飞机加油静电灾害的分析来看,大多是人为造成的,即和管理、操作、维护有关,这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5.1燃油配置、传输与重心控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一、燃油配置

从机翼的受载角度来说,机翼上装燃油是有利的。因为在飞行中机翼主要是受升力作用,方向向上,而燃油重量是重力,方向朝下,起了卸载的作用。故对减轻机翼结构重量是有利的。然而,在着陆时燃油重量恰好增加了机翼固定装置的载荷,又是不利的,但往往这时燃油已大部分消耗掉了,所剩无几了。因此,有的飞机装有紧急放油系统,是准备在紧急着陆时,放掉大部分机翼中的燃油。

机翼中的油箱,有的全是整体油箱,有的部分是整体油箱部分是软油箱,有的飞机还设有备用油箱。

二、飞机重心和耗油顺序

理论上讲燃油可以布置在机身和机翼的任一容积空间,但燃油消耗中对飞机重心的影响就不相同了。为此,对燃油消耗的顺序就要加以控制。

有的飞机仅靠严格控制燃油消耗顺序还达不到重心变化的要求,就要增设平衡油箱,靠输进输出平衡油箱的油来控制飞机的重心。

三、输油系统

飞机输油系统按功能包括三大部分:主输油系统(包括供油管路)供给发动机所需的燃油消耗量,辅助系统保证通气、增压、油箱中燃油的排出和用完油箱的剩余燃油,输油平衡系统保证建立飞机所必要的平衡力矩。一般飞机至少包括前两部分,而平衡输油系统只在靠控制燃油顺序仍无法控制重心的情况下才设立的,特别是超音速飞机。通常平衡输油系统是独立的。

飞机的主输油系统是由发动机数目和燃油箱配置来确定的。单发动机飞机,以及按单发动机原理构成的双发动机飞机上,通常采用一个消耗箱来供油,其余油箱的油按要求往消耗油箱输油,其余油箱称之顺序油箱加以区别。这样做易于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总是储存有一定数量的燃油。当用一个消耗油箱往双发动机供油时,也易于保证流往发动机的流量相同。当发动机分散布置时,通常采用几个消耗油箱的供油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消耗油箱只保证向一台发动机供油,或向一组发动机供油,在这种系统中,装有连通开关,若其中有一个消耗油箱(包括油泵)发生故障,就打开连通开关,就由一个消耗油箱给全部发动机供油,使任意一台发动机的供油均可得到保证。在某些飞机上,发动机是由所有油箱同时进行供油的,也就是说所有油箱都是消耗油箱。这种供油方式只见于旅客机和运输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输油时,可以按既定顺序一个顺序油箱输完换另一个顺序油箱输油,也可以所有顺序油箱同时都往消耗油箱输油,不过各顺序油箱的输油流量不一定相同,而是按既定的比例进行。

消耗油箱的燃油通常是用增压泵来输送,在个别情况下也可采用以发动机的压气机产生的压缩气体或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压力输油系统来输油。增压泵广泛采用电动离心泵。为了可靠输油,每个油箱都装有两台油泵,一台主泵一台辅助泵,两泵并联供油。在泵动力源,油箱内没有电线通过,减少了系统火灾的危险。涡轮泵外廓尺寸小,对结构高度小的机翼油箱特别适合。

输油顺序的控制,一般采用油面信号器,在打开一个油箱的油泵的同时又关掉另一个油箱的油泵,但两者间有一事实上的时间延迟,以保证供油的连续不中断。在消耗油箱中用输油活门控制输油顺序是最简单的办法,当一个活门失效,由于油面下降就会自动打开下一个顺序油箱的管路。在集流式传输中,可用不同开启压差的单向活门来控制输油顺序。

输油活门有机械式和电动式,由油面控制直接作用的输油活门,其原理与水箱的浮子活门相同。间接式的浮子活门的原理见图5-1所示。浮子带动针塞,当针塞打开,膜片下腔的液体流出,压力下降,膜片在压差作用下打开活门;当针塞塞紧,膜片下腔液体不流动,膜片上方的液体经进油管进入油箱,静压稍低,膜片在弹力作用下上移,盖住活门出口。电动活门则由油面信号器控制,油面信号可以从油位传感器提供,也可用感受油面高度的压力信号传感器,或用感受油泵出口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这里必须特别提出的是:活门关闭与打开的速度要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输油的突然中断,会在管路中出现液压撞击,流量愈大撞击愈严重,流体压力的突跃升对结构不利。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图5-1 输油活门

1-进油管;2-活门座;3-膜片;4-放油管;5-控制腔;

6-限流孔;7-壳体;8-浮子;9-油针塞;10-支架

在每台发动机都有一个单独的消耗油箱的输油系统中,顺序油箱消耗的均匀性取决于每台发动机所消耗的油量,在这种系统中一般不设置专门的装置来均衡燃油流量。当几台发动机都由一个总消耗油箱供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顺序油箱输油的燃油系统中,被输送的油量差可能引起耗油的很大不均匀,从而可能影响飞机的动态性能和动力特性。为了严格控制按一定比例输油,可采用不同流量的泵,也可以用比例控制器控制输油活门的节流口面积来达到。

即使将油泵安装在油箱的最低点,由于结构原因总是还有一些剩油,为了将剩余油量排尽,飞机上多数都装有带有引射泵的输油系统作为辅助系统。引射泵由消耗油箱的油泵输出流量中分出一部分流量来带动。引射泵外廓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无活动部件,在油箱中不需引入导线,吸入嘴可以放在油箱中任何地方,而且用于抽吸油箱中燃油可不用专门的装置来自动地往复地接通或断开油泵,可以不停地工作,即使没有燃油存在也可工作。考虑到剩余燃油可含有水分和机械杂质,在管路上装沉淀过滤器,可简化地面的维护工作,并提高飞机燃油的清洁度。有的飞机用引射泵不断吸取消耗油箱中的沉积水分,加以掺和并送往发动机,以减少油箱中沉积的水分。

5.2通气系统及其附件

5.2.1 通气系统

当输油泵抽油时,油箱油面必然下降,若油箱密闭,油箱内就会形成负压,这种负压不仅使输油泵吸不了油,还会使油箱因外部气压大于箱内气压而受到挤压,最终会导致结构损坏。所以油箱必需通大气,而且要保持一定的剩余正压力,以保证输油泵充分吸油,保证在输油泵失效时能靠重力往输油总管输油。要保持一定的剩余正压力,可以利用飞机的速度冲压作用,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提高油箱内气体的压力,也可以用从发动机压气机中引来压缩气体,以提高箱内气体压力。这样一来,可使通气与增压联系起来。

油箱的通气方式,可以是各个油箱各自通气,也可以是由一根通气管连接各油箱的通气口。近代运输机广泛采用通气防溢油箱集中通气,各油箱用通气管将通气油箱与自身连通。独立的(分散的)通气方式,各油箱的通气口有可能装在飞机的不同部位,由于气流流动状态的不同,可能形成各油箱内压力不同,这种压力差异会引起各油箱之间的无法控制的燃油流动并破坏了预定的耗油顺序。集中通气的原理示意图见图5-2所示。这种通气方式构造复杂些,但可保证各油箱内压力相同。图中空间管路2的作用,在于排出倒流的燃油和偶然性的管道积水,并防止机动飞行中燃油通过通气管溢出或泄漏。

(a)(b)

图5-2 集中通气原理示意图

a-由大气接收空气的;b-由大气或由气瓶接收空气的;1-空气接收器;

2-带通气咀的空气道回路;3、5-燃油箱;6-发动机供油导管;

7-惰性气体气瓶;8-减压活门;4、9、11-单向活门;10-安全活门

不论采用何种通气方式,集中的还是独立的,通气管的布置都要保证在任何飞行状态下都能使油箱可靠通气并防止燃油从通气口反向溢出。波音737飞机油箱数少,且都在机翼上,因而采用了集中通气方式。总的通气管就是通气油箱,每个油箱的通气管都从通气油箱引入。通气管就是机翼上表面的长桁,通气管与机翼结构结合,而且又处于油箱的最上方,对通气最有利。

5.2.2 通气系统的附件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通气系统附件很多,型号也不尽相同,构造上也互有差别,但从原理上看基本上就那么几种。在这里只着重介绍主要的几种附件。

一、保护附件

1、安全阀

安全阀有恒压差和恒压的两种。恒压安全阀工作原理见图5-3(b)。它靠真空膜盒和弹簧感受阀芯开启压力,阀门打开时的压力就等于油箱所允许的最大的绝对压力,

这种阀保持油箱增压恒定。恒压差安全阀的工作原理见图5-3(a)。弹簧感受阀芯开启压差,保持压差恒定。很显然当外界压力升高或降低,油箱内的压力也会随之升降。保证最大压差不超过规定值。

安全阀应能通过通气系统的最大流量。

图5-3 安全活门原理图

a-恒压差的;b-恒压的;1-真空膜盒

2-弹簧

2、过压保护器

过压保护器是一种简单的油箱安全阀,有的还可以双向保护。当油箱内的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保护器上的碳片会向外爆裂,使燃油与大气相通。

二、通气附件

它是从外往里安装在机翼下表面的一种感受空气冲压的进气口组件。冲压口不突出机翼下表面。张开的主管的四壁构成通风腔。保证冲压空气作用到通气系统。主管的高度使得从通气管溢出的燃油保存在通气油箱内,在适当条件下又流回到油箱去在主管的上端有一滤网,防止大的昆虫、小鸟或异物进入通气油箱。在结冰的条件下仍然不影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与管理信息 一、信息 (一)信息 远在我国唐代,诗人中在《暮春怀故人》诗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美妙绝句。信息一词,、及其澳门则将其译为“资讯”。我们日常应用的信息不是一个精确的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概念在逐步扩展、渗透和运用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其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变化。广义的信息定义至今还在争论不休,目前可以说还没有定论。 人们对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可以得出以下的一些定义: 信息是表现事物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 信息是系统有序的度量; 信息表现物质和能量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 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是帮助人们做出决策的知识。 信息论者认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的东西”。而控制论者认为:“信息就是人与外界互相作用的过程中互相交换的容的名称”。一般认为: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对于信息,我们无需去研究哪一种定义更为确切,但关于信息有两点应该明确: (1)信息在客观上是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的;

(2)信息在主观上是可以接受、利用的,并指导我们的行动。 从本质上讲,信息存在于物质运动和事物运动的过程中,它是一种非物质性的资源,它和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资源。正如一位美国科学家在一首诗中所描写的那样: “没有物质的世界是虚无的世界 没有能源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没有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的作用就在于把物质、能源构成的混浊、杂乱的世界,变成一个有序的世界。减少人的不确定性,增强世界的有序性。 信息是现代社会中和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资源要素。 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意义,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特征和变化的反映;信息是可以传递的;信息是有用的;信息形成知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信息的客观性 信息是事物变化和状态的客观反映。由于事物及其状态、特征和变化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反映这种客观存在的信息,同样带有客观性。 2、信息的共享性 物质、能量是守恒的,在交换过程中遵循等值交换原则。任何物和能,某人占有了它,别人就没有它。而信息则不同,是可以共享的。交换信息的双方都不会失去原有的信息,反而会增加一些信息。

飞机燃油系统

飞机上用来贮存和向发动机连续供给燃油的整套装置,又称外燃油系统。 分类燃油系统主要有两种型式:重力供油式和油泵供油式。前者是最简单的燃油系统,多用于活塞式发动机的轻型飞机。这种系统的油箱必须高于发动机,在正常情况下燃油靠重力流进发动机汽化器。现代喷气飞机都采用油泵供油式燃油系统。油箱内的燃油被增压油泵压向发动机主油泵。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保证安全,燃油系统大都采用“余度设计”的原则,即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和通路,如油泵和供油管路至少配置两套,一旦系统中某一元件有故障时,备用元件或通路自动接通。 组成喷气飞机耗油量大,燃油系统比较复杂。它一般由燃油箱、输油和供油管路、油箱通气增压分系统、油量指示和自动控制分系统等组成(图1 喷气飞机燃油系统)。 ①燃油箱:轻型低速飞机多采用铝合金焊接油箱。喷气飞机多用尼龙薄膜油箱或整体油箱。整体油箱直接利用机身和机翼结构内部的一部分空间作为油箱。为了保证油箱密封,结构缝隙均用弹性的密封胶堵塞。在每个油箱的最低点都装有汲油泵,用以向发动机或其他油箱供油。在歼击机上,为了使飞机在倒飞时供油不致中断,通常在主油箱的底部还设有倒飞油箱或倒飞装置(图2配重活门式倒飞油箱)。 ②压力加油系统:喷气飞机载油多,油箱数量也多,如果用注入的方式逐个油箱加油太费时间。为此在飞机上较低的部位设置一个压力加油口,用较粗的管子和各个油箱连通,由地面压力加油车迅速把全部油箱加满。 ③通气增压系统:飞机由高空急速俯冲到海平面时,油箱如没有通气增压管道与大气相通,油箱便会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压瘪。通气增压管道可使油箱内部始终保持比外界大气压略高的压力。 ④紧急放油系统:大型旅客机和轰炸机起飞时载油量很大(有的达总重的一半)。为了在紧急情况下(特别是在起飞后不久燃油尚未消耗时)安全着陆,油箱内的燃油应能尽快地排放掉。紧急放油管道应足够粗大,排放口的位置适当,不使放出的燃油喷洒在飞机机体上。 ⑤输油控制系统:飞机上众多的油箱分散布置在机身和机翼内。如果对各油箱的用油顺序不加控制,飞机的重心便会发生很大变化,影响飞机的平衡。控制系统根据各油箱内油量传感器提供的信息,按照规定(保证重心变化为最小)的要求自动安排用油顺序。 超音速飞机燃油系统特点飞机由亚音速转到超音速时,飞机气动中心后移,影响飞机的平衡。超音速运输机上由于带的燃油较多,可以把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案 课程概况: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验课程。总学时:18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学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具有《管理学基础》、《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企业管理》、《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着重于通过上机实习,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通过系统开发方法与使用技术的学习,提高运用计算机来处理管理业务的能力,使之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维护员、操作员,并具有成为系统管理员和分析设计员的持续学习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技能。 实验主要内容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二基础档案设置 实验三总账管理系统初始设置 实验四总账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实验五总账管理系统银行对账 实验六总账管理系统期末处理 实验七 UFO报表管理(一) 实验八 UFO报表管理(二) 实验九 UFO报表管理(三) 实验一系统管理 【实验目的】 掌握用友ERP-U8软件中有关财务管理系统中的系统管理的相关内容,理解系统管理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充分理解财务分工的意义。 【实验内容】 1. 建立单位账套 2. 增加操作员 3. 进行财务分工 4. 备份账套数据 5.账套数据引入 6.修改账套数据 【实验资料】 1. 建立新账套 (1) 账套信息

账套号:001;账套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默认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2006年1月;会计期间设置:1月1日至12月31日。 (2) 单位信息 单位名称:北京光明科技有限公司;单位简称:光明公司。 (3) 核算类型 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RMB);企业类型为工业;行业性质为新会计制度;账套主管为学生本人;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 (4) 基础信息 该企业有外币核算,进行经济业务处理时,需要对存货、客户、供应商进行分类。 (5) 分类编码方案 科目编码级次:42222 其他:默认 (6) 数据精度 该企业对存货数量、单价小数位定为2。 2. 财务分工 (1) 学号的后4位学生本人(口令:1)--账套主管 负责财务软件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各项初始设置工作;负责财务软件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正常运行;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审核、记账、账簿查询、月末结账工作;负责报表管理及其财务分析工作。 具有系统所有模块的全部权限。 (2) 002 陈亮(口令:2)--出纳 负责现金、银行账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出纳签字”权限,具有“总账-出纳”的全部操作权限。 (3) 003 赵红(口令:3)--会计 负责总账系统的凭证管理工作以及客户往来和供应商往来管理工作。 具有“总账-凭证-凭证处理”的全部权限,具有“总账-凭证-查询凭证、打印凭证、科目汇总、摘要汇总表、常用凭证、凭证复制”权限,具有“总账-期末-转账设置、转账生成”权限。 【实验要求】 1. 以系统管理员Admin的身份注册系统管理。 【操作指导】 1. 启动系统管理 执行“开始”|“程序”|“用友ERP-U8”|“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进入“用友ERP-U8〖系统管理〗”窗口。 2. 登录系统管理 (1) 执行“系统”|“注册”命令,打开“注册〖系统管理〗”对话框。

(完整版)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学目标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喷油器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柴油机供给系统 〖理论知识〗 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1)燃油供给装置。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 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空气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等。 (3)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和烟度限制器等。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 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O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A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 喷油。O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 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曲靖师范学院管理信息 系统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比较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Data):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字符、数字、图形等),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信息(Information):指在特定背景下有特殊含义的数据,对决策者行为产生影响,是数据的内涵。并举例说明。 信息的分类:信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管理的层次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 2、按照应用领域可以分为管理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按照加工顺序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等; 4、按照反映形式可分为数字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分别简单解释各类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 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如图 5-2 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 O 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 A 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 油。O 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 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 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类别:必修课 总学时/学分:48/2.5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40/8 授课时间:二(3,4)、双周四(3,4)/1-16周授课地点:6D402 任课教师姓名:董敬然职称:工程师 所属院(系):机械学院 联系电话:Email: dash2012@https://www.360docs.net/doc/7e4397151.htm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1.课间,一对一,或与同学协商时间地点集中答疑; 2.针对作业中的问题,集中讲解。 二、课程简介 管理信息系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与测试、系统实施等的理论,同时也针对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实操练习,培养学生在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根据工业工程专业培养的特点,此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和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调查方法、资料分类与整理方法、业务流程的总结方法和系统流程图的分析方法、数据字典的编制方法、业务逻辑表达方法;掌握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包括功能结构图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信息流程图设计和处理流程图设计;掌握至少一种开发平台的特点和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设计特点有一定了解,了解规范化的测试方法;了解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了解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及其特点,了解微软项目开发框架MSF的应用;了解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了解至少一个主流技术的开发案例的所有细节和其运行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全过程。能将客户的需求与当前的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能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和系统需求进行详细的业务调查,也能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和改进,并根据需求设计出新的数据流程图;能根据当前技术平台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包括架构设计、界面设计、业务组件设计、数据库设计;能在现有技术平台上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化中的技术综合应用案例,其根本要义就是将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抽象化、理性化、过程化并转换为一系列的信息流动、处理与存储。所以设计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最终是对设计者理性程度的考验,其中包括:系统规划的技术能力考量、系统调查的切入点与重点的设置、系统分析中信息的变迁与流程的改造、系统设计中架构的扩展与优化等。而在更深层次上也应意识到设计者本身对于信息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对系统的设计带来的巨大影响,同时也看到这是一个完整的进化过程。因此保持开放的态度和开放知识与信息接纳并以理性予以归化才是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终极手段。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数据库等。 五、教材选用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黄梯云、李一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版。 2.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第5版。 六、课程进度表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完整篇.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案例31 案例3:海尔集团:信息化助力创造世界名牌 1.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成立于1984年,22年的发展历程使海尔集团由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成长为国家特大型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销售额最大、生产的产品品种和规格最多、出口量最大的企业集团,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电行业的排头兵。海尔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一年一个新台阶,是和海尔集团高度重视、运用、推广、发展信息化工作分不开的。 2.海尔信息化:三个阶段上三个台阶 海尔的信息化建设从最初起步到现在,大致经历了基础应用、总体构架和优化调整三个发展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会根据当时企业的实际需求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第一个阶段是基础应用阶段:企业自发地提出了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搭建海尔集团的骨干网络和基础的办公应用,主要代表是构建的基础网络和OA应用。从1997年到现在,海尔集团已经构建了千兆为骨干的企业内部网,覆盖40多个销售公司和30个电话中心,实现数据、视频、IP电话三网合一。 第二个阶段是总体构架阶段:进入WTO之后,由于在中国市场上国际化竞争对手的大量进入,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挑战,海尔开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同时改造海尔集

团的信息化应用系统,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从1998~2003年,海尔内部进行了40多次结构调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业务流程再造的最佳模式。为了适合集团的战略发展需求,突出了流程再造成果,加速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海尔集团系统地设计和建立了信息化应用框架和系统,配合业务管理的需求,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建成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以信息流带动物流和资金流的业务应用平台,使海尔的供应链运行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2000年,海尔成为国内首家企业发布和建立B2C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网上支付。 (2)建立全球领先的网上协同交易平台(B2B):2000-2001年,建立了海尔集团的电子协同商务平台,2005年1-4月份实现网上交易250亿元。 (3)集成的同步供应链管理平台:2000年,在集团范围内实施了销售、生产、采购、仓储、财务与成本等应用。 (4)生产的跟踪与控制:2000-2004年,在集团各产品事业部实施了MES全程跟踪生产质量。 (5)一站到位的顾客服务系统:从1998-2005年分四期,构建了集中的海尔顾客服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覆盖全国超过5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超过10000个服务网点和全国42个大中城市的备品备件管理。 (6)具有国际水平的产品设计与模具加工系统:应用了业界领先PRO/E、UGII、Cimatron、C-Mold等,可以为用户提供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 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 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代码:INDE2009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学分/学时:2.5学分/54学时 开课学期:第6学期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先修课程:数据库、管理学基础、计算机基础、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无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负责人:窦云霞 大纲执笔人:窦云霞大纲审核人:杨宏兵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性质及主要内容,指明学生需掌握知识与能力及其应达到的水平) 课程性质:《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课程,也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信息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信息是宝贵的资源、无形的财富、决策的基础,是本课程的核心概念。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到管理思想、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人文环境,是本课程依赖的环境与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MIS的功能和作用;掌握MIS开发要点;熟知MIS结构;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数据搜集、加工和使用的知识,获得管理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重点了解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知道如何根据管理任务向信息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设计要求,并配合他们建立信息系统,为管理决策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含课程教学、自学、作业、讨论等内容和要求,指明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1、信息系统概述(6学时) 1.1信息化与管理 1.2系统与信息系统 1.3管理信息系统 1.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1.6组织与信息系统; 1.7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 1.8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管理挑战 1.9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建立

飞机各个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二、液压系统 三、起落架系统 四、飞机飞行操纵系统 五、座舱环境控制系统 六、飞机燃油系统 七、飞机防火系统 一、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 1、外部机身机翼结构系统组成:机身机翼尾翼 2、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1)机身 机身主要用来装载人员、货物、燃油、武器和机载设备,并通过它将机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连成一个整体。在轻型飞机和歼击机、强击机上,还常将发动机装在机身内。 2)机翼 机翼是飞机上用来产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为左右两个面。 机翼通常有平直翼、后掠翼、三角翼等。机翼前后缘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称平直翼,机翼前缘和后缘都向后掠称后掠翼,机翼平面形状成三角形的称三角翼,前一种适用于低速飞机,后两种适用于高速飞机。近来先进飞机还采用了边条机翼、前掠机翼等平面形状。

左右机翼后缘各设一个副翼,飞行员利用副翼进行滚转操纵。 即飞行员向左压杆时,左机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转,左机翼升力下降;右机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机翼升力增加,在两个机翼升力差作用下飞机向左滚转。为了降低起飞离地速度和着陆接地速度,缩短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左右机翼后缘还装有襟翼。襟翼平时处于收上位置,起飞着陆时放下。 3)尾翼 尾翼分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两部分。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飞机的方向平衡和操纵。 通常垂直尾翼后缘设有方向舵。飞行员利用方向舵进行方向操纵。当飞行员右蹬舵时,方向舵右偏,相对气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产生一个向左的侧力,此侧力相对于飞机重心产生一个使飞机机头右偏的力矩,从而使机头右偏。同样,蹬左舵时,方向舵左偏,机头左偏。某些高速飞机,没有独立的方向舵,整个垂尾跟着脚蹬操纵而偏转,称为全动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装在机身尾部,主要功能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纵。低速飞机水平尾翼前段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纵的,其后缘设有升降舵,飞行员利用升降舵进行俯仰操纵。即飞行员拉杆时,升降舵上偏,相对气流吹向水平尾翼时,水平尾翼产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教案

第六章发动机燃料供给系构造与维修 学习目标: 1.了解电喷式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的基本构造组成及作用; 2.掌握电喷汽油机燃油供给系主要零部件的构造、相互装配关系与检修方法; 3.掌握简单油路系统工作诊断方法; 4.了解化油器式汽油机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1.掌握电喷汽油机燃油供给系主要零部件的构造、相互装配关系与检修方法; 2.掌握电喷式燃油供给系主要部件构造与功用及维修方法; 3.了解化油器式汽油机的组成、工作原理与混合气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概述 一、电喷汽油机简介 电喷汽油机分类方法复杂。从供油角度来说,可分为多点喷射和单点喷射两种。单点喷射系统在性能上要比多点喷射系统差一些,但其结构简单,故障点少,且对发动机的改动较小。特别是大量生产后,其成本较低,仅略高于传统式化油器的成本。目前,在我国客车上得到普遍及应用。现在我国轿车上使用最广泛。 从供气角度来说,主要有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D型)和空气流量计(L型)两种。但不论如何划分,其基本上都是由燃油供给系、空气供给系、电子控制装置三部分组成。

二、电喷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简介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主要由供气、供油和排气三部分组成。

(一)组成 供油部分由燃油箱1、电子燃油泵2、燃油滤清器3、供油管4、喷油器5、稳压器6和回油管7等组成。 供气部分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10、节气门体11、进气歧管12等组成; 排气部分由排气歧管、三元催化器和排气消音器等组成。 (二)工作过程 空气经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至进气歧管;燃油经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进油总管、喷油器至进气歧管;空气和汽油在进气歧管内相遇混合,并一同被吸入气缸,燃烧后生成的废气通过三元催化器、排气管和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多余的燃油经稳压器和回油管流回油箱。 电控单元16首先通过各相关传感器(10、11、13、14、15等)获取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与存储的预置好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在这种状态下燃油喷嘴应喷射的燃油量。 第二节 电喷式发动机燃料供给系各主要部件构造及维修 一、供气部分组成 1.空气滤清器

发动机教案17讲解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教案 课题: 项目六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3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构造与检修 教学目的: 1、掌握汽油发动机的燃油供给装置作用、组成; 2、掌握燃油泵、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 教学重点: 燃油泵、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结构和工作。 教学难点: 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及教改手段: 理实一体化 教学用具: 桑塔纳2000整车;本田-雅阁发动机实训台; 教材分析及教学内容:

项目六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构造与检修 任务3 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构造与检修导入新课 回忆前面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导入新课。 相关知识: 一、汽油发动机燃油供给装置的作用和组成 功用:向气缸提供燃烧所需要的燃油。 组成: 如图所示,燃油供给系统通常由油箱、电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脉动阻尼器、喷油器和冷起动喷油器组成。 发动机工作时,电动汽油泵把汽油从油箱中吸入并泵出去,汽油经燃油管和滤清器到达燃油分配管,然后分送到各个喷油器和冷启动喷油器。分配管上装有压力调节器,对燃油的压力进行调整,多余的燃油经压力调机器返回油箱。 二、主要零件的构造和工作 1、电动汽油泵 作用: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加压后通过燃油管道输送到喷油器。 分类:外装式电动汽油泵、内装式电动汽油泵

安装位置:外装式布置在油箱外面,可以安装在燃油管路的任一适当位置;内装式安装在油箱内,或者固定在油泵支架上垂直地悬挂在油箱内,或者垂直安装在油箱底上。 内装式电动汽油泵具有不易气阻和汽油泄露,运转噪声小等优点。目前大多数电控汽油喷射系统都采用内装式电动汽油泵。 滚柱式汽油泵 1)组成: 电动机、转子、定子(泵体与转子偏心)和滚柱(在转子和定子间起到密封的作用)等。 2)工作原理 转子由电动机驱动,当转子在电机带动下旋转时,位于转子凹槽内的滚柱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靠在定子的内表面上,两个相邻的滚柱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空腔。在转子旋转过程中,这些空腔的容积随转子的转动产生变化,在容积由小变大一侧汽油被吸入,在有大变小的一侧被压出。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工程造价信息管理 教案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教学目的及任务 1、掌握信息的概念;了解信息性质及度量、信息系统的发展 2、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结构 3、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 1、信息的度量计算公式 2、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引入:为什么我们市场营销专业和公商管理专业要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有的教材上 对管理信息系统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企业的神经系统”,这是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它的成 功与否就在于它的经营和管理,而在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成功的经营管理就离不开强大的管 理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现代企业的飞速发展,又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企业的各种数据 和信息呈现海量增长的趋势。因此,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企业海量数据在存储、 管理、使用效率上的要求。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电子工具——计算机,通过使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数据库,将企业各类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和管理, 从而提高数据管理效率,最终达到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提高企业生产力的目的。而这就是我们现 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同学们都可以看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企业,它们的各个部门都在使 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所以说,管理信息系统它已经象我们人的每一根神经一样布满了企业的每一个 角落。所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第一节信息及其度量 一、信息化概览 根据20世纪中美国产业人数的变化图分析劳动力的百分比变化。根据生产力模型比较在农业 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不同的资源和生产工具。信息与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一样,成为企 业的第五种资源。忽视了对信息的管理,就不能提高效率,就难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难以提供良 好的服务,也谈不上是现代化管理。 企业的信息化是对企业中的信息进行系统化、集成化、自动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信息系统的规 划、构筑、运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Information)的概念 信息(Information)的广义解释: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根据该广义解释看出它包含的三层含义: 第一,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特征是指事物的有关属性状态,比如时间、地 点、程度和方式等等。 第二,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第三,信息形成知识,人们正是通过获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在MIS中对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某种加工处理后并具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据。对

B737飞机燃油系统的故障及维护.

摘要 燃油系统是飞机主要系统之一,其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飞行的安全。燃油系统是用来为发动机和APU储存和提供燃油的,主要有储存、供油、分配、抽油和指示等几部分组成。飞机上用来存储和向发动机连续供给燃油的整套装置,又称外燃油系统或加油装置,以及在紧急时,将机身内的燃油排放于机外的燃油排放装置。另外,为使燃油箱内液面压力与外气压相等,所装设的燃油通气系统等各种系统及指示仪表装置组成。本文通过介绍B737飞机燃油系统,使机务人员能更加全面的了解飞机的这个胃,从而提高对B737系列飞机的燃油系统维护有更好的认识。 关键词:燃油系统、加油装置、燃油排放、燃油通气系统

Abstract The fuel system is one of airplane main systems, its operating performance quality, immediate influence airplane's launching and flight security. The fuel system is uses for the engine and APU stores up and provides the fuel oil, mainly has the storage, feed, the assignment, the oil pumping and the instruction and so on several parts of compositions. On the airplane uses for to save and supplies the fuel oil continuously to the engine whole set installment, also outside the name the fuel system or refuels the installment, as well as when urgency, fuselage in fuel oil emissions in outside the aircraft's fuel oil emissions installment. Moreover, to cause in the fuel oil tank the liquid level pressure to be equal with the outside barometric pressure, installs fuel oil drainage system and so on each kind of system and indicating instrument equipment composi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introduced that the B737 airplane fuel system, enables the crews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irplane's this stomach, thus enhances to the B737 series airplane's fuel system maintenance ha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 The fuel system, refuels the installment, the fuel oil emissions, the fuel oil drainage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执笔人:李继乾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 80理论学时:80 实验学时:课外学时: 学分: 开设专业:信息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基础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和开发过程,能组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并能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进行规划与实施。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建设及实施的方法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 (本项编写要求:写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要求)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名词熟语; 2.能进行实际信息系统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 3.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能使用一到两门计算机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5.能用语句覆盖、多重覆盖和路径覆盖等技术进行软件的测试; 6.能利用较先进的安全技术进行系统的维修与维护。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1章概论

(一)教学内容 第1节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发展历史 第2节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特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阶段划分。 2、内容:信息系统的结构。 3、解内容:什么是信息,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2章可行性研究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的初步调查 第2节可行性研究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可行性分析报告。 2、熟悉内容:系统调查原则,初步调查的主要内容,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3、了解内容:可行性研究举例。 第3章系统需求分析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的详细调查 第2节数据流程分析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步骤,数据词典。 2、熟悉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内容。 3、了解内容:数据流程图举例,数据词典举例,系统分析说明书及需求分析阶段的其他任务。 第4章系统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1节系统结构设计 第2节网络设计 第3节数据库设计 第4节代码设计 第5节输入输出设计 第6节模块设计 第7节系统设计报告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内容:系统设计报告、内容与方法,这是本课程的重点。 2、熟悉内容:系统结构设计,模块设计。 3、了解内容:网络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输入输出设计。 第5章程序设计 (一)教学内容 第1节开发工具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