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变革

企业文化与变革
企业文化与变革

企业变革与文化

第一张VCD主题:

§1、企业变革的基础——文化与共识

§2、变革的目的——提高竞争力

§3、竞争力的核心——更贴近客户

序言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课题是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在国内呢,这阵子大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但我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比如说每一年吧,都有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像这阵子大家都喜欢研究的,除了执行力以外,就是企业变革与企业文化。因为从邓小平先生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已走过二十余年的岁月,这中间有很多问题开始慢慢的浮现出来,也就是说很多企业,它的平均寿命在慢慢的缩短。我国的个体户、外企、私企和三资企业在这里整个合起来看,我们发现,十年、二十年是个检验的时候,也就是看得出来,这个企业慢慢的出现了个问题。其实全世界每个国家和每个企业都会有问题的,最重要的就是变革。变革就是你应该要把自己好好的改革一下,来渡过另外一个十年,或另外一个二十年,哪怕是另外一个三十年。世界上的强大的企业,都是半个世纪或一个世纪以上,有的更强大的企业,都已经两三个世纪了。

那么企业变革和企业文化这个道理呢,我们从一个地方切进去,来展开我们今天这个话题。

第一章为什么我们要变革

——企业变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竞争力

一、变革是因为我们的企业还不强

我们首先看看我们国家最近的表现吧。在这个经济图上面,整个亚洲地区,

一号、二号、三号这三个是红颜色的,代表亚洲地区发展最好的区域;那个九号蓝色的,是最不好的地方。那么一号,当然是新加坡咯,二号和三号分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那个九号是东西伯利亚跟北朝鲜。我们中国在三个最好的里面就占了两个。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统计图。在这个里面我们的世界实力呢,中国排名占第八名。这个世界实力排名,我们大概来看一下,第一名美国、第二名德国、第三名法国、第四名英国、第五名日本、第六名加拿大、第七名瑞典、第八名就是我们中国、第九名挪威、第十名荷兰。我们看看这个图片上面,对中国提出来的一个想法,中国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但是在人才和资源方面略显不足。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不是没有人,但是,所谓人才,是训练有素的人,这个地方我们中国并不多。经济学上面,对资本的解释是帮助生产的工具,我们国家的资源埋在地底下的不少,世界上能和中国相比的国家,大概就只有美国,可是变成我们能够用的零件、变成我们能够用的工具、变成我们能够用的设备毕竟还是不够。所以中国的经济实力在总体来讲,世界排名第八位,可是人才和资源一旦不足,会反映在哪些地方呢?我们来看看。

首先我们看看亚洲一千个最好的企业,我们中国在这里面占几个。这上面看得出来,日本占690个、韩国67个、中国35个、新加坡49个,连香港都占了28个。在这个里面,日本占四分之三——百分之七十三点七七,中国二十分之一——百分之五点二。其实日本的面积只相当于中国的甘肃,人口只有一亿两千万,但是在全亚洲一千强大的企业里面,它占四分之三。我们整个中国才占二十分之一,韩国都比我们多六十七个。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统计图表——亚洲一千强里面的重工业。我们来看看,日本占十四个、新加坡占三个、南韩占三个。南韩和新加坡都是非常小的地方,尤其是新加坡,几乎可以称为是弹丸之地。日本十四个,这个我们不太意外,但新加坡三个,我们倒是真正的非常意外。我们共和国在二十个里面并没有进去,这是不是可以说明了我们资源和人才不足。

我们再看最后一张吧——竞争力的评估。全世界评估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采用的是总体评分,这中间考量的是政治、经济、社会、人文、教育、科技、环境,一起考量。我们来看一看,美国排名第二名、新加坡第六名、日本十一名、香港二十四名、中国四十四名。如果把香港看作是一个地区,虽然它是我们中国的一

部分,但是它的排名是第二十四名,也是一个弹丸之地。我们中国四十四名,这些数字就证明了一件事情,我们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可是训练有素的人和可以转化为生产工具的资本或资源,我们很明显的还是不足。

我们拿一句话作总结吧。公司大了老了,就象人痴呆了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会发现几个共同的现象。公司一大了,人不知道为什么就越来越多,但是有用的人真的也越来越多吗?公司一大了,组织的层次就越来越密,五层、七层、十层或十几层,请问上下传达速度越来越快吗?分工越来越细,以前是三个人的事情

一个人做,以后是一个人的事情三个人做、五个人做,美其名叫做分工,还分成十个,结果越分越细,中间的链接就不太行了。最后是动作的反应越来越慢,好像家里面的老太太、老先生,走路都很不灵活一样的道理,一动就摔跤,一动骨盆就摔裂了,因为动作越来越慢,就是公司对客户的反应越来越慢,以前客户要送个零件,当天或第二天就送过去了,现在一动就要开会、要填单,而且是五六个部门一起沟通,等人家收到我们的东西是两个礼拜以后了,这是不是动作越来越慢了。所以人痴呆和一个公司的老化不是一样的道理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变革。在公司还没有完全痴呆以前,我们要有一场变革。人痴呆了是没救,因为我们是自然人;但公司是一个法人,它可以百年、千年、万年,当然讲千万是夸张,但至少它不受人的寿命的影响,所以还有变革的机会。

二、变革就是要抓住机会

(一)机会要经过变革去把握

那么,我们来看看变革这个结构。它象一个金安塔一样,变革可以看成是一个机会。它的基础是两块,一个是文化,一个是共识,这两块支撑一个变革。清朝末年我国有一个变革,就是大家熟知的百日维新,其实并不成功,光绪皇帝最后被幽禁在瀛台,和慈禧太后几乎是前后两天去逝的,

这整个中国的百日维新就

这么昙花一现。同一个时候的日本却明治维新成功,使日本变成亚洲和世界的列强。一直到今天,我们可不可以说,同样两场变革发生在同一个时代,我们中国失去了这么一个机会,而日本抓住这么一个机会,可证明企业也是一样的。社会每隔一二十年要淘汰一次,我们叫做reshuffle ,重新洗牌,我相信我们国家也 不会例外。那么从邓小平先生改革开放到现在开始,每十年如果洗牌一次,你认 ★企业变革的基础

企业变革(=机会)

企业文化

与 群体共识

为中国每十年有谁会洗下去,有谁会洗上来呢?这不一样的也是个变革的概念。我们现在把机会转到我们企业上面来谈谈看。

首先又一个图片来说明刚才的金字塔架构。企业核心的竞争力,它的根源是

创新,创新是来自变革,而变革是以文化作基础,这说明刚才那个金字塔以文化和共识作基础来支撑一个变革。那么这个机会怎么解释呢?

中国的航空公司不少,尽管我们国内,最近把他们划分为五六个大块,但基本上还是二三十家企业。在这些航空公司里面,都是各省各省、各市各市之间分来分去,我们有没有人想到,整个新疆就是一个航空市场,哪怕就是一个江苏省里面也是个航空市场,一个山东省也是个航空市场,东三省自己就是一个航空市场,这种叫做区间航空。有一天我们可以从上海坐小飞机去苏州吗?再从苏州坐小飞机去盐城吗?再从盐城搭小飞机回常州吗?这叫做区间小飞机。这个市场巴西人替我们想到了,他们认为中国需要很多这种小飞机来飞这种省内或一个特定

的区域内的航空市场。于是巴西的Embraer 170希望中国能够多买几架,他们来抢占中国支线这种航空的机会。我个人对国内的了解,中国的各省,如果自己开区间航空,我看我们中国这种小飞机可以买一千架,这个对巴西的Embraer 来讲,是不是一个机会呢?

人家把我们看成是机会,我们不能把人家看成是机会吗?可以的。中国也可以把伊拉克看成是一个机会。中国不能错过这段最好的时机,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初步算是结束了,那种零零星星的小战斗,我们假如说不去管它,那么事实上,伊拉克的经济已经应该开始重建,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一些个体户和私企去闯荡,因为那里面有很多合约等着中国的厂商去拿,这就是一个Timing,一个时机,这也叫做一个机会。可是话讲回来,用我刚才的话来讲,你能抓住这个机会吗?如果不能抓住,是不是因为你没有变革?反过来说,你变革以后,如果把自己变得有能力去抓住这个机会,那是不是到处都是机会。好,当然也有很多企业想到了,我们国内的联想、夏新还有澳康,统统都在不断的为他们的品牌作一次再造风暴,于是不断的在变脸,也就是说,他们到了最后就开始在想,我需要一场变革。这中间以联想来举例,联想我们都知道,它原来是做个人电脑非常有名,但是现在的联想想做数码相机,也就是数位式的;而且现在的联想想做MP3,还想做手机,还想做液晶电脑,有一天是液晶电视。那你认为联想应不应该换个名字,我们都知道他们从legend换成lenovo;应不应该换个商标呀,应不应该换个新的形态啊,我想这个不用我们去想,他们自己名字叫做联想,还会想不到吗?想到啦,已经都想到啦!所以我们可不可以说,联想、夏新他们在推动一场变革。

好,那么刚才我已经暗示了一件事情,机会要经过变革再去掌握,这表示这个机会你要去抓住它,那么这个机会是常常抓得住的吗?这是一个;第二个你有那个能力去抓吗?

(二)机会在变化的环境里面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机会在哪里?机会在变化的环境里。谁是我们的敌人?

就是谁是我们的一个克星?那就是变化速度比我们想象还要快的环境。中国是一个developing开发中国家,我们讲得好听点叫做后发优势,因为我国是邓小平先生改革开放以后才真正和市场经济接轨的,就时间算起来也不过二十余年。那么世界上的变化在我们这里快速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不需要每一个步骤都要重复人家以前所走过的路。可不可以这么讲,择优而处,所以中国一下子把世界五十年的事情,我们二三十年就表演完了,所以应该说我们的速度变化得太快了。我记得三四年前还不觉得上海的书印得很好,现在就觉得上海的书印得和东南亚的国家印得没什么差别,而且在东南亚能超过的也不多了,因为世界上最好的印刷机进来,世界上最漂亮的纸进来,世界上最棒的排版技术进来了,世界上最棒的编辑群也进来了,世界上最棒的版面设计也进来了,这表示变化速度太快了。既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们来看看杰克·韦尔奇先生给我们一个什么样子的忠告,我们都晓得杰克·韦尔奇在国内大家都知道他的大名,是美国GE退休的CEO。他说,如果组织的变革速度比外部的环境变化还慢,这个组织就会走向末路,也就是说跟不上这个环境。既然我国是后发优势国家,既然世界的变化在我国是浓缩,是积累,那么我请问世界上的五十年,我们如果二十年就弄完了,你能够跟得上这个脚步吗?这就是杰克·韦尔奇先生的这句话。他还是美国,他们美国是按部就班,他都说这句话,何况是我们现在变化这么快的中国呢?

那么来看看股票吧。前陈子上海的股票指数跌破1300点,这三年来一口气就跌掉了1000点。股票如果市场一直跌,是表示企业一定关门吗?股票市场一直涨,是表示每个企业都不错吗?其实股票只是一个行情,企业成不成功,不能说和股票绝对没有关系,但是绝对不是股票的点数就决定你的成败,但至少它说明了一点,真正厉害的企业,再涨再跌它都是很厉害的,那个不厉害的企业,就是涨的时候也赚不了什么钱,跌的时候一定有你。这就说明了那是一个市场,那是一个环境,那是一个变化。

让我们来看看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感觉吧。工业社会和咨讯社会,这中间是有比较的。我们来看看以前是怎么样,现在是怎么样?首先我们看看,以前都强调公司怎么样,现在强调个人的成就,不光是公司要赚钱,个人要有成就。以前是环境非常的安定,几乎很久都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现在几乎每一年都有变化。问一问东北的鞍山钢铁就知道,鞍钢过去走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都非常的安定;但是现在他们开始碰到变革了,碰到要变化了,因为鞍钢的市场和以前不太一样了。以前,我们都很喜欢研究,我是做总经理,我是做经理,还是

我是做主任;现在问我做这个工作有意义吗?有成就感吗?我这个工作合乎我的价值观吗?以前公司的规定就是这样,那叫做制度;现在,我们要问的是这个事情是对的吗?这个人用对了吗?这个事情做对了吗?以前只是说公司的规定就

是这样,现在只问的这个事情做得对不对?人用的对不对?以前是我一个月能够生产多少,我一个礼拜和一天能够生产多少;现在是东西好不好。自从消费者的所得提高以后,我们不是什么餐厅都要去吃,我们不是什么电视都要去看,我们不是什么KTV 都要钻进去的,我们也不是什么样的书都要看的,我们更不是什么EMBA 班都要去的,我们要看看哪一个比较好,现在都是品质的时代了。以前强调的是这个市场我占多大一块,现在强调的是另外创造一个市场。没有发明手机的时候,你能想到手机是一个新的东西吗?好了,现在手机终于出来了,有人想到把手机搞出一个彩屏,还能够摄像。以前没有想到吧,如果你现在想到这个,是不是等于又创造一个市场出来了,那么再过来还要问吗?当然是无线上网络,所以这就表示我们创造了一个市场。以前有补习班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补习班的大客户,后来发现老人也可以补习,后来发现女人也可以补习,我讲的是家庭主妇,后来发现孩子也可以补习,你有没有想到那个妈妈肚子里的孩子也要补习,这个事情中文叫做胎教,不过我如果猜的不错,我们国内这种补习班一家都没有,可是日本有,他们有给孩子、妈妈肚子里的孩子上课的那种补习班,听课的、画画的、作数学的都是妈妈,但听说受影响的是肚子里的那个胎儿,这种补习班日本都有了,他们叫做零岁补习班,讲的就是那个胎儿,这是创造出来的市场。以前都是领导说了算,领导告诉我们他的话就是方针,他的话就是指标,他的话就是纪律;可是现在不是,领导应该是个教练,在旁边教我们,把心法告诉我们,我们自己去打球、去踢球。杰克·韦尔奇,如果您听过他的课,他都很喜欢讲这么一句话,“各位听众朋友,我今天不是来教你们什么,因为大家的空间、时间都不太一样,我只是来提醒你们什么,你该注意的,

那只是给你个范围,

给你个框架,给你个参考,你自己去思考。”杰克·韦尔奇的这句话的讲法就是引导导向,就是一种引导导向,所以,结论,那就是,以前都是金字塔的组织,现在统统都是网状组织。这是什么意思?以前是权力由上而下,现在是作成一个网一样的,你站在网的中心点,你可以像一个教练,你也可以像一个伙伴,你也可以甚至于像一个顾问帮助他们,大家是一个生态网,你站在这个网的中间,大家结成一个工作关系,现在的概念叫做网状概念,不像以前那样子的权力架构,权力都从上面下来,象一个金字塔一样。左边这些事情统统都是过去的工业社会,右边这些事情统统都是现在的资讯社会,也就是信息社会,一种information society。

这个社会变化的太快了,我们已经碰到这个情况,我们这拿一个小小的牙科来做个案例吧。这个是上海的蓝顿牙科,从这个图片上面就可以感觉得出来,这个牙科有一个不错的LOGO,就是商标,有一个很好的颜色,蓝顿,有一个不错的设备,有一个很现代化的医疗环境,甚至于可以让病人在荧幕当中、银屏当中看到自己的牙,而且这一问、一看、一想,就认为它是非常切合消费市场,非常体会消费者的需求。当然,我不是来替他们来作广告的,我只是故意拿这么一个图片给各位看一下,牙科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那内科、小儿科、骨科、妇产科、脑科和神经科呢?是不是整个医疗市场要有很大的变化,我相信这个是我们病患最大的福音咯。

三、变革是要提高竞争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好,现在我们可以开始来研究刚才所暗示的一个问题,你有那个能力抓住机会吗?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处处是机会,巴西把中国当做是机会,中国也可以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