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工技师(电子技术)课件带图版

维修电工技师(电子技术)课件带图版
维修电工技师(电子技术)课件带图版

维修电工技师(电子技术)课件

一.试题目录

一 1.1.1:组合逻辑控制移位寄存器(一)

二 1.1.2:组合逻辑控制移位寄存器(二)(移位寄存器型N进制计数器)

三 1.1.3:电平检测器控制扭环形计数器1

四 1.1.4:电平检测控制扭环形计数器2

五 1.2.1:BCD码加法计数器

六 1.2.2:BCD码减法计数器

七 1.2.3:脉冲顺序控制器1

八 1.2.4:脉冲顺序控制器2 (计数译码显示电路)

九 1.2.5:定时计数电路1

十 1.2.6:定时计数电路2 十一1.2.7:四人抢答电路

十二1.3.1:测量直流电压的电路(模数转换电路)

十三1.3.2:A/D转换电路

十四1.4.1:四种音符电路

十五1.4.2:二路不同信号选择电路(集成电路芯片应用)

接线要求:VDD用红线、VSS用黑线,采用首尾相接,每一个接点最多两根线。

二.模块介绍

一.电阻模块

二.555定时器模块(电源电压VDD=+6V左右)

1. 555定时器内部电路结构和功能表

2. 555定时器的应用

1.)构成多谐振荡器(试题1.1.1、1.1.2、1.1.3、1.1.4、1.

2.5、1.

3.1、1.3.2、1.

4.1)

输出高电平时间:t

1=0.7(R

1

+R

2

)C

输出低电平时间:t

2=0.7R

2

C

振荡周期:T=t

1+t

2

=0.7(R

1

+2R

2

)C

其他类型的振荡器:

①RC桥式振荡器(试题1.2.1、1.2.2、1.2.3、1.2.4、1.2.6、)

②门电路组成的RC环形振荡器(试题1.2.7、1.4.2)

③手动单脉冲产生电路(试题1.3.2、1.4.1、1.4.2)

2.)构成单稳态触发电路(试题1.2.5、1.2.6)

输出正脉冲宽度t W = 1.1RC

三.运放模块(电源电压用固定的±12V)

1.运放的好坏鉴别(采用过零比较器)

接好该电路,用示波器测试运放输出端波

形。调节电位器,发现输出波形能在+12V

和—12V两条直线变化的(输出波形跳变),

说明该运放好;如果调节电位器,运放输

出无变化,则该运放坏。

2.运放的应用

1)具有滞回特性的电平比较器(试题1.1.3、1.1.4、)

2)RC桥式振荡器(试题1.2.1、1.2.2、1.2.3、1.2.4、1.2.6)

组成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它由RC串并联选频网络

和同相放大器两部分组成。输出电压经过RC选频网络

加至同相放大器的输入端,形成正反馈,故已满足振荡

的相位条件。只要使得同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等于反馈

系数(Uf=1/3Uo,F=1/3),就满足了振荡的幅度条件。所

以Rf:R1=2:1(Rf=20K,R1=10K),为了保证起振的可靠

性,我们实际中Rf和R1采用分压电位器。

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的计算公式:

四.4069 六非门(电源电压VDD=+6V)

A~F是非门的输入,L1~L6是对应的非门

的输出。

可作为反相器和振荡器

1.非门的应用

1.)三门组成的RC环形振荡器(试题1.

2.7、1.4.2)

周期的计算公式:T=2.2RC

五.4011 四2输入与非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有0出1,全1出0

在实际使用中把两输入端短接后作为一

个输入端可作为非门使用;可以进行控

制信号;可以制成单脉冲控制电路。

主要应用于逻辑控制电路中。

(试题1.1.1、1.1.2、1.2.1、1.2.2、

1.2.3、1.2.4、1.2.5、1.2.6、1.2.7、

1.3.1、1.3.2、1.4.1、1.4.2)

六.4012 二4输入与非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有0出1,

全1出0

多余的输入端可以和其它输入端短接。

主要应用于逻辑控制电路中。

(试题1.1.1、1.1.2、1.2.1、1.2.7、

1.3.1)

七.4016 四路双向电子开关(电源电压VDD=+6V左右)

主要应用于电路的接通和断开(试题1.4.1、1.4.2)

八.4028 BCD—十进制译码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主要是把BCD8421码译成十进制数字(0~9)(试题1.2.3、1.2.4、1.4.1)九.4547 BCD码七段译码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它有D、C、B、A四个输入端,a~g

七个输出端,输出端分别与七段数码管的

a~g相接,用于进行数显。BI为熄灭功能,

低电平有效,故BI接UDD。当输入数据大

于1001时,七段数码管呈“熄灭”状态。

主要应用于把BCD码译成七段数显

(试题 1.2.1、1.2.2、1.2.5、1.2.6、

1.2.7)

十.40175 四D触发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CLR低电平复位,使用时接高电平。

D1~D4是输入端,Q1~Q4是输出端。

CP接时钟脉冲。

主要应用于锁存数据和设计成扭环形计

数器。(1.2.7、1.1.3、1.1.4)

十一.40192 可预置BCD码、十进制可逆(加/减)计数器(电源电压VDD=+6V 左右)

I D 、I

C

、I

B

、I

A

是置数输入端。

Q D 、Q

C

、Q

B

、Q

A

是输出端。

CP+、CP-是时钟脉冲输入端。

加计数时:CP+接“CP脉冲”,CP-接“1”

减计数时,CP-接“CP脉冲”,CP+接“1”

R是复位端,高电平有效(清零),工作

时接低电平。

应用于计数电路

1)定数加(试题1.2.1)

置数置起点,取终点信号封门(“0”信号),加法取“1”。

2)定数减(试题1.2.2)

置数置起点,取终点信号封门(“0”信号),减法取“0”,看见两个及两个以上“0”时,先非成“1”,然后两个“1”可进一个门。

3)循环加(试题1.2.3、1.4.1)

置数置起点,取终点信号加1送,加法取“1”。

4)循环减(试题1.2.4)

置数置起点,取终点信号减1送,

减法取“0”

5)加法计数器(试题1.2.5、1.2.6)

十二.40193 4位二进制同步加/减计

数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CC40193功能与CC40192基本相同,区别的地方就是进制不同。

应用于计数电路中(试题1.3.1、1.3.2、1.4.2)

十三.40194 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电源电压VDD=+6V左右)

具有并入/串入—并出/串出,左移、右

移等功能。S1、S0为状态控制端, 40194

的工作模式由两个状态控制端S1、S0

确定。置数时必须要有CP信号。并行置

数由D0、D1、D2、D3输入; Q0、Q1、

Q2、Q3为输出端; R为复位端(清零),

低电平有效。 DSR为右移串行数据输入

端,DSL为左移串行数据输入端。

主要实行移位功能(试题1.1.1、1.1.2)

十四.DAC0832 D/A转换器(电源电压VDD=+12V)(试题1.3.1)

是电流输出型8位D/A转换器,用倒

T型电阻网络转换,需外加运算放大器

将输出电流转换成电压输出,数据输入

可以直通数字输入、双缓冲输入、单缓

冲输入三种方式,采用COMS制作工艺,

电源电压可以采用+5V~+15V。

1.管脚功能介绍:

1)电源端:*VCC(VDD)一般接+15V(设备上接+12V)

*AGND——数字地

*VSS——模拟地

(一般数字地和模拟地共地比较好。)

*VREF——参考电压,—10V~+10V,该电压连接到芯片内R—2R网络,由外部提供一个参考电压,这个电压直接影响到D/A转换精度。

2)输入/输出:

*D0(最低位)~D7(最高位)为8位数字量输入

*I01——电流输出1:DAC寄存器输出全“1”时,I01最大;DAC寄存器输出全“0”时,I01=0。

*I02——电流输出2:DAC寄存器输出全“1”时,I02=0;DAC寄存器输出全“0”时,I02最大。

I01可接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I02可接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3)功能端

*——片选端,低电平有效,与ILE信号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是否起作

用。当=1时,输入寄存器的数据被封锁;当=0时,该片选中,当ILE=1、

*ILE——允许输入锁存允许信号(0锁存,1输入(=0、=0))

*——写信号1,低电平有效(用来将数据总线的数据输入锁存于8位输入寄存器中),在和ILE均有效的条件下,=0允许写入输入数据信号。

*——写信号2,低电平有效(用来将锁存于8位DAC寄存器中的数据传送到8位DAC寄存器中锁存起来),=0,且=0时,DAC寄存器输出给D/A转换器;=1时,D/A寄存器输入数据,传送控制信号,低电平有效,它将选通用来控制是否起作用。

*Rfb——反馈电阻连接端,即片内Rfb与I01之间制作一个反馈电阻,用来做外部输出运放的反馈电阻。

十五.ADC0809 A/D转换器(电源电压=+5V)(试题1.3.2)

是一个带有8通道多路开关,并

能与微处理器兼容的8位A/D转换

器,它采用逐次逼近技术进行A/D

转换的CMOS集成电路。

1.管脚功能介绍:

1)电源端:VDD=+5V,VSS—地

2)输入端: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通道。

对模拟信号的要求:单极性,电压范围0~5V,若信号太小,必

须进行放大,在转换过程中,应保持不变,若信号变化太快,则

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

3)地址码:A2、A1、A0为三位二进制码。

4)地址码锁存允许输入端:ALE(1输入,0锁存),当ALE为高电平时,允许A2A1A0相对应的通道选中。

5)参考电压:VREF(+)、VREF(-)为正负参考电压输入端,它决定了模拟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用来提供D/A转换权电阻的标准电平,一般参考电压VREF(+)=+5V、VREF(-)=0。

6)时钟信号输入端:CLK,外部时钟信号输入端,改变外部RC元件参数可以改变时钟频率,从而决定A/D转换速度,通常f=500KHz。

7)启动信号输入端:STA,当STA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当STA 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转换。在转换期间STA应保持低电平。

8)D0~D7: 8位数字量输出端,三态输出。

9)EOC:转换结束信号,它在A/D转换开始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转换结束后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当EOC为高电平时,表示转换结束,否则表示正在转换。

10) OE:输出允许信号端(高电平有效),用OE来打开三态输出锁存器,将

数据送到数据总线上去。

十六.单脉冲电路模块(电源电压

VDD=+6V)(试题1.4.2)

两个与非门构成RS触发器,每按一次

按钮输出产生一个手动的CP脉冲。

十七. 显示模块

数字量输入,显示16进制数。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1章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思1.1.1】(a)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b)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c)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b指向a。 (d) 图U ab=-IR=-(-5)×10=50V,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均由a指向b。 【思1.1.2】根据KCL定律可得 (1) I2=-I1=-1A。 (2) I2=0,所以此时U CD=0,但V A和V B不一定相等,所以U AB不一定等于零。 【思1.1.3】这是一个参考方向问题,三个电流中必有一个或两个的数值为负,即必有一条或两条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是流出封闭面内电路的。 【思1.1.4】(a) 图U AB=U1+U2=-2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C>V B>V A。 (b) 图U AB=U1-U2=-10V,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B>V C>V A。 (c) 图U AB=8-12-4×(-1)=0,各点的电位高低为V D>V B(V A=V B)>V C。 【思1.1.5】电路的电源及电位参考点如图1-1所示。当电位器R W的滑动触点C处于中间位置时,电位V C=0;若将其滑动触点C右移,则V C降低。 【思1.1.6】(a) 当S闭合时,V B=V C=0,I=0。 当S断开时,I= 12 33 +=2mA,V B=V C=2×3=6V。 (b) 当S闭合时,I=-6 3 =-2A,V B=- 3 21 + ×2=-2V。 当S断开时,I=0,V B=6- 3 21 + ×2=4V。 【思1.1.7】根据电路中元件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可确定该元件是电源还是负载。当电路元件上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一致时,表示该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当其电压与电流的实际方向相反时,表示该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可以根据元件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和功率的正、负来判别该元件是发出还是吸收功率。例如某元件A电压、电流的正方向按关联正方向约定,即将其先视为“负载模型”,如图1-2(a)所示,元件功率P=UI。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U、I实际方向一致,P=UI=10×2=20W>0(P值为正),可判断A元件吸收功率,为负载。设U=10V(电压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一致),I=-2A(电流实际方向与其正方向相反),U、I实际方向相反,P=UI=10×(-2)=-20W<0(P值为负),可判断A元件发出功率,为电源。

青岛科技大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已知图中U1=2V,U2=-8V,则U AB=-10。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通路、断路、短路。 3.有三个6Ω的电阻,若把它们串联,等效电阻是18 Ω;若把它们并联,等效电阻2Ω;若两个并联后再与第三个串联,等效电阻是9 Ω。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应把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应把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5.电路中任意一个闭合路径称为回路;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点称为节点。 6.电路如图所示,设U=12V、I=2A、R=6Ω,则U AB= -24 V。 7.直流电路如图所示,R1所消耗的功率为2W,则R2的阻值应为 2 Ω。 8.电路中电位的参考点发生变化后,其他各点的电位均发生变化。 9.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可以看作短路,电容可以看作断路。 9.我国工业交流电采用的标准频率是 50 Hz。 10.三相对称负载作三角形联接时,线电流I L与相电流I P间的关系是:I P=3I L。 11.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电容元件是储能元件。 12.已知一正弦电压u=311sin(628t-60o)V,则其最大值为311 V,频率为100 Hz,初相位为-60o。 13.在纯电阻交流电路中,已知电路端电压u=311sin(314t-60o)V,电阻R=10Ω,则电流I=22A,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φ= 0o,电阻消耗的功率P= 4840 W。 14.三角形联结的三相对称负载,若线电压为380 V,则相电压为380 V;若相电流为10 A,则线电流为17.32 A。

15.式Q C =I 2X C 是表示电容元件在正弦电路中的 无功 功率计算公式。 16.正弦交流电压的最大值U m 与其有效值U 之比为 2 。 17.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 磁场 能量储存起来。 18.若三相电动势依次达到最大值的次序为e 1—e 2—e 3,则称此种相序为 正序 。 19.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源的频率越高,电感元件的感抗越 大 。 20.已知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00V ,频率为100Hz ,初相角为30o,则其瞬时值表达式u= 282.8sin (628t+30o) 。 21.正弦量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或有效值 、 频率 和 初相位 。 22.对称三相电源是指三个 幅值 相同、 频率 相同和 相位互差120o 的电动势电源。 23.电路有 通路 、 开路 和 短路 三种工作状态。当电路中电流0 R U I S =、端电压U =0时,此种状态称作 短路 ,这种情况下电源产生的功率全部消耗在 内阻 上。 24.表征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表征正弦交流电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 角频率ω ;表征正弦交流电起始位置时的量称为它的 初相 。 25.在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电流为5A ,电阻为30Ω,感抗为40Ω,容抗为80Ω,那么电路的阻抗为 50Ω ,该电路为 容 性电路。电路中吸收的有功功率为 750W ,吸收的无功功率为 1000var 。 31、Y —△形降压启动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把定子绕组接成 Y 形 ,以降低启动电压,限制启动电流,待电动机启动后,再把定子绕组改接成 △形 ,使电动机全压运行。这种启动方法适用于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 △形 连接的电动机。 32.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方向与通入定子绕组中三相电流的 相序 有关。异步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旋转磁场的方向 相同 。旋转磁场的转速决定于旋转磁场的 磁极对数和电源频率 。 33.熔断器在电路中起 短路 保护作用;热继电器在电路中起 过载 保护作用。 34.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 定子 和 转子 两大部分组成。电机的铁心是由相互绝缘的 硅钢 片叠压制成。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可以联接成 三角形 或 星形 两种方式。 35.在RL 串联电路中,U R =16V ,U L =12V ,则总电压为 20V 。 36.已知电流A )20314sin(230 A,)30314sin(22021?-=?+=t i t i 。则电流i 1的相位 超前 电流i 2的相位。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习题解答(重庆科技学院免费版)

习题 5.1试判断如题5.1 图所示的各电路能否放大交流电压信号?为什么? 题5.1图 解:(a)能(b)不能(c)不能(d)能 5.2已知如题5.2图所示电路中,三极管均为硅管,且β=50,试估算静态值I B 、I C 、U CE 。解:(a)751)501(1007.012=×++?=B I (μA)75.3==B C I I β(mA) 825.3)1(=+=B E I I β(mA) 75.01825.3275.312=×?×?=CE U (V) (b)CC B C C B B BE ()U I I R I R U =+×++CC BE B C 120.716(1)200(150)10 B U U I R R β??===++++×(μA) C B 0.8I I β==(mA)CE 12(0.80.016)10 3.84U =?+×=(V) 5.3晶体管放大电路如题5.3图所示,已知U CC =15V ,R B =500k Ω,R C =5k Ω,R L =5k Ω, β=50,r be =1k Ω。 (1)求静态工作点;(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3)求电压放大倍数A u 、输入电阻r i 、输出电阻r o 。 题5.2图题5.3图 解:(1)CC BE B B 1530500 U U I R ?=≈=(μA)C B 5030 1.5I I β==×=(mA) CE CC C C 15 1.557.5 U U I R =??=?×= (V)

第5章基本放大电路119 (2)(3)C L u be //125R R A r β=?=?i B be //1R R r =≈(KΩ) O C 5R R ==(KΩ) 5.4 在题5.3图的电路中,已知I C =1.5mA ,U CC =12V ,β=37.5,r be =1k Ω,输出端开路,若要求u A =-150,求该电路的R B 和R C 值。 解:由于C L C u be be //150R R R A r r ββ=?=?=?C u be 150R A r β ==则C 1501437.5 R ×==(KΩ)CC B 6B 12300 (K ?)4010 U R I ?===×5.5试问在题5.5 图所示的各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什么状态? 题5.5图 解:(a)B 60.12 (mA)50I ==12121 CS I ==(mA)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试题 1、请将姓名考号写在指定位置,密封线内不准做题。 2、请保持试卷整洁,并保留必要步骤。 3、时间2小时,满分150分。 题号一二三四得分 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6空,每题 2.5分,共 40分 ) 1、电流分为和交流电流两大类;电流方向和参考方向时,电流为正值。 2、电压方向规定为电位指向电位,电动势方向为。 3、电源产生的电功率等于的电功率与的电功率之和。 4、电桥平衡的条件是。 5、图一所示电路中,已知U=50V,E=40V ,R=100Ω, 则电流I= A,电动势E 能量。 6、对有m条之路,n个节点的复杂电路,可列个 独立节点方程,个独立回路方程, 7、电容器充电和放电时的电压和电流均按变

化。充放电的快慢由来衡量,一般认为t= 时充放电过程基本结束。 8、电压源与电流源实现的等效变换的条件是要保证完全相同。 二、选择题(请把唯一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 题共10个小题,每题 3分,共 30分 ) 1、图二所示为一段通电导体,通过导体 S2上电流密度( )。 A、最大 B、最小 C、中间 D、不能确定 2、若将一段电阻为R的导线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两倍,则其阻值为( )。 A、2R B、4R C、R/2 D、R/4 3、当负载短路时,电源内压降( )。 A、为零 B、等于电源电动势 C、等于端电压 D、不能确定 4、为使电炉丝消耗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应( )。 A、使电压加倍 B、使电压减半 C、使电阻加倍 D、使电阻减半 5、标明“100Ω 40W”和“100Ω 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 A、40V B、100V C、140V D、180V 6、两导线并联时电阻值为2.5Ω,串联为10Ω,则两导线( )。 A、一定都是5Ω B、可能都是5Ω C、不一定相等 D、一定不相等 7、图三所示各电路中的电阻均为R,等效电阻Rab最小的是( )。

02《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欧姆定律 电功与电功率电路的三种状态

【教学过程】第1章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问题。由于初中阶段研究的都是纯电阻电路, 所以结合欧姆定律,电功公式还可写为,。 (4)电功的单位:电功的国际单位是J,常用单位kW·h(俗称度),IkW·h=×106J。 (5)电能表(又叫电度表)是测量电功的仪表。把电能表接在电路中,电能表的计数器上先后两次读数的数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二、电功率(P15) 学生讨论 或互动 板书: 二、电功率。 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用符号P表示 单位:瓦(W),伏安(VA),换算关系 说明: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的电功率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电流的乘积。 第1章 直流电 路的基 本概念 (35’) 一、焦耳-楞次定律(P16) 学生讨论 或互动 板书: 焦耳-楞次定律 一、焦耳-楞次定律 又称“焦耳定律”。定量确定电流热效应的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强度i的平方、电阻r以及通电时间t成正比,即q=i2rt。式中i、r、t的单位分别为安培、欧姆、秒,则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在任何电路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称焦耳热。 二、负载的额定值(P16) 学生讨论 或互动 板书: 二、负载的额定值 电流的热效应应用广泛,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作电炉、电烙铁、电吹风、电热容器等电热器。还可以制作对电路的保护作用元件,如熔断器。 为了保证电气元件和电气设备的长期安全工作,应规定一个最高工作温度。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题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题 电工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收集了电工与 电子技术基础题,欢迎阅读。 1、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 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V) 2、在导体上施加电压就会有电流流过。(V) 3、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V) 4、电动势是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 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V) 5、电器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称为电功率。 (V ) 6、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V) 7、电磁场可由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引起,也可由强弱变化的电流引起。(V) 8、电磁感应是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V) 9、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电源和负载。(X ) 10、电路中能提供电能的称为电源元件。(V)

11、通过一根导线将电阻连接在一起的方法称为串联连 接。(V) 12、将2个以上电阻用平行连接的方法称为并联连接。 13、电气回路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一定数值时,保护装置起作用,保护回路安全。(V) 14、通断装置就是在电气回路中设置的接通和断开电源 的装置。(V) 15、半导体是构成电子控制零部件的基础单元。(V) 16、半导体如果受外部刺激,其性质不会发生变化。(X ) 17、半导体分为P型、N型和H型。(X ) 18、二极管是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接合而成的。(V) 19、二极管具有单向导通性能。(V) 20、一般整流用二极管。(V) 21、齐纳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V) 22、晶体管是在PN接合半导体上,再接合一块P型或N 型半导体。(V) 23、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同二极管相同。(X ) 24、晶体管的作用就是开关作用。(X ) 25、增幅作用是晶体管的运用之一。(V) 1、电压的符号为(C)。 (A)R (B)l (C)U (D)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