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资料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资料
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分析资料

一宏观形势

1、近期国际油价回顾与下半年走势分析

2011-9-26 13:17:50 国际石油网网友评论

一、2011年半年国际油价回顾

1.国际油价总体呈震荡上扬并在高位区间波动

2011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呈震荡上扬并在高位区间波动的走势。WTI首行收盘价格由年初的91.55美元/桶上升至3月2日的102.33美元/桶,再度突破百元大关,之后于4月29日涨至113.93美元/桶,创三年来的最高水平;Brent首行收盘价格由年初的94.84美元/桶升至1月31日的101.01美元/桶,并于4月8日收于126.65美元/桶,也创三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1)。

分析影响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主要是在世界经济持续复苏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等因素支持下,基金卷土重来,推动国际油价再度突破100美元/桶大关。

(1)世界经济持续复苏

进入2011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增长的势头,尤其是一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强劲,失业率逐步下降,新兴经济体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拉动石油消费快速增长,为国际油价提供了支撑。但进入二季度后,受日本大地震导致汽车和电子等产业供应链中断、通胀压力增加使得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欧债危机再度蔓延等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过相关性分析,2011年上半年,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和

WTI走势的相关性达56%;美元指数和WT走势的相关性高达70%以上。上半年由于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总体趋软,为国际油价提供了支撑。

(2)地缘政治不稳定

中东、北非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局势加剧了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扬。2011年伊始,埃及、土耳其、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巴林、也门等北非和中东国家的政治局势先后陷入动荡,尤其是3月份利比亚爆发内战,造成该国16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几乎全部中断,对世界石油的安全稳定供应造成严重影响,并支持国际油价进一步大幅攀升。3月11日,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海啸后,国际金融和商品市场大幅波动,尽管地震造成日本短期内石油需求下降,但市场预期日本灾后重建将拉动石油需求增长,国际油价因此而进一步上扬。

(3)期货市场助推油价

尽管上半年重要突发事件频发,但经济的持续复苏提振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情绪,加之美联储坚持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在极低的资金成本推动下,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加大了对参与石油期货交易的力度,并借地缘政治动荡及石油市场基本面趋紧大肆炒作国际油价。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2011年上半年,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基金持有WTI原油期货净头寸持续上涨,并于3月1日当周创下26.9万张的历史最高纪录(见图2)。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合约总未平仓量也持续上涨,并于5月10日创下165万张的历史最高水平(见图3)。上半年,WTI原油期货合约总未平仓量平均为154万张,同比大幅增长16%。

2.主要基准原油价差大幅拉宽

2011年以来,全球主要基准原油价差逐渐大幅拉宽。WTI与Brent价差从年初的正价差转为负价差后持续拉宽,并于6月15日创下22.29美元/桶的历史最大负价差(见图4)。同时,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造成原油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即期Brent与迪拜原油价差也不断扩大,最高时超过12美元/桶,创历史最高水平(见图5)。

造成WTI与Brent原油价差大幅拉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拿大向美国出口原油的输油管线——Keystone于2011年4月份开通后,加拿大对美国中西部地区的原油供应增加,造成WTI原油交割库——库欣地区供应充裕,库存高企,对WTI即期价格构成压力。同时,北海原油产量持续下降、利比亚原油供应中断、俄罗斯西向原油出口减少,造成大西洋盆地原油供应趋紧,对Brent原油价格构成支撑。预计至少在2013年以前,Keystone二期管线(库欣—美湾炼厂)建成前,WTI与Brent保持宽的负价差的情况仍将持续。尽管如此,按照理论测算,目前用槽车向美湾运送原油的运费为68美元/桶,因此,WTI与Brent正常价差应该在这个水平,超过15美元/桶的价差极不合理。

2)受大西洋盆地两侧石油市场基本面变化、中东和北非地区地缘局势以及CFTC加大对期货市场监管力度等因素影响,投机资金将“战场”由纽约商品交易所转移至伦敦洲际交易所(ICE),大肆炒作布伦特原油。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WTI原油日成交量平均为75.52万张,同比增长8.5%;Brent原油日成交量平均为49.42万张,同比大幅增长28.2%,增幅为WTI的3倍多(见图6)。

3)从政治角度看,美国进口原油多与WTI价格挂钩,而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和韩国在内的亚洲国家,以及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进口原油多以Brent价格参考计价,Brent原油价格上涨,使得这些国家的原油进口成本大大提高,通胀压力高企。因此,不排除美国有意压低WTI价格,进而保障美国经济持续复苏和国家利益。

二、2011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走势分析

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中,但复苏动力不足,陷入“二次衰退”的风险增大,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构成抑制;美联储至少在2013年中期之前仍将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2011下半年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的可能性增加,对美元构成压力,美元总体呈弱势。从市场基本面看,下半年世界石油供需基本平衡。三季度是世界石油季节性需求旺季,但美国和中国的石油需求仍疲弱;四季度世界取暖用油增加,但由于美国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或将取代部分冬季取暖用油。影响2011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的主要因素如下。

1.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二次探底”的风险加大

上半年,世界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一季度全球经济复苏势头良好,GDP增长率为4.3%;二季度,受日本大地震、欧债危机升温、新兴经济体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增速降至3.9%。进入下半年,美国、欧洲债务风险依然居高不下,失业率继续高企,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不减,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预计下半年全球GDP 增速低于上半年。

(1)美国经济增长疲弱

上半年,美国实际GDP增长率仅为0.8%,大幅低于预期。从目前来看,尽管日本地震

对美国制造业供应链的冲击逐步减退,但美国制造业并未出现明显反弹,7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两年来最低水平。从消费层面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企,抑制了美国国内消费需求,个人消费支出已连续三个月下降,8月份汤森路透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经济复苏动能不足造成失业率节节攀升,4月份以来,美国失业率重返9%以上的历史高位,短期申请失业金人数屡屡突破40万大关,这意味着美国的就业前景仍不容乐观。

尽管美国两党就债务上限的谈判最终达成一致,但美国为此需要在10年内削减2.4万亿美元赤字,使经济复苏进一步受阻。有经济学家预计,减赤计划将使美国今明两年GDP

增幅下降0.10.3个百分点。此外,标准普尔8月5日下调美国长债主权信用评级,进一步削弱了美元和美国国债作为主要避险工具的地位,推高了美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在经济增长疲弱的背景下,市场对美联储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加强。

(2)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增加

在欧债危机阴云的笼罩下,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增速放缓,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7%,环比仅增长0.2%,创2009年二季度以来最低水平。预计下半年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将进一步加大。目前欧元区失业率连续三个月持平在9.9%的历史高位,部分国家如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0%,成为经济复苏道路上的绊脚石。为解决债务问题,欧元区部分国家采取的削减支出、增加税收的措施给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更大压力。尽管欧盟7月份加大了对希腊的援助力度,使得该国债务问题得到阶段性平息,但欧元区总体债务负担仍然沉重。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长债收益率屡创历史新高,债务风险隐忧尚存,意大利的债务规模高达1.9万亿欧元,西班牙债务总额也近1万亿欧元,给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带来一定压力和困难。除“PIIGS”五国①的债务风险外,近期享有“3A”主权债务评级的法国和英国也受到质疑,市场担忧它们可能会步美国后尘,债务评级也遭到下调。

(3)日本经济下行,但好于预期

尽管受到大地震的冲击,日本二季度GDP环比仅下降0.3%,好于市场预期的下降0.7%;按年率计算下降1.3%,好于预期的下降2.6%。此外,日本7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2.1,为连续第三个月扩张;7月份消费者信心也连续第三个月改善。下半年日本央行仍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为市场提供大量的流动性。预计下半年日本灾后重建步伐将继续加快,经济有望逐步恢复增长。

(4)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大

2011年上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扬,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使得新兴经济国家通胀压力不断增大,并逐渐向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地区蔓延,目前通胀尚没有明显回落迹象。为了抑制快速上涨的通胀压力,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国家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经济增速已明显放缓。如果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和蔓延,不排除主要经济体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收缩市场流动性,进而使国际油价承压。

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8月份官方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回落,并创下29个月以来的新低。中国经济面临着如何抑制通胀、保障就业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三重挑战,宏观政策调整难度加大。同时,金融系统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高企的地方债务是否会对银行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下半年,中国将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胀是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做多国际油价的热情受到抑制

8月份以来,受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以及一系列利空经济数据的影响,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可能再度陷入衰退的担忧加剧,市场恐慌情绪急剧蔓延,美欧股市大跌,用于

衡量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恐慌情绪波动率指数”急剧上升,一度逼近50,超过2010年5月第一轮欧债危机爆发时的水平(见图7)。

从下半年的情况看,对世界经济放缓的担忧将抑制投资者风险偏好情绪,基金和机构投资者做多国际油价的热情将有所消退。据CFTC的数据,7月份以来,纽约商品交易所基金持有WTI原油期货净头寸大幅下降,并于8月9日当周创下14.7万张的2011年最低水平,较年内26.9万张的高点大幅下降45%。

3.美元仍呈弱势,对国际油价影响有限

上半年,美联储继续实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总体趋软。自欧债危机再度蔓延以来,美元出现短期反弹,但随后市场对美国政府债务担忧升温,美元再度趋弱。美债评级被调降后,美国百年来首度丧失了最高信用评级,投资者对美国政府的信任及美元地位的信心大减,美元和美国国债作为主要避险工具的地位也随之大幅下降,兼有避险和抗通胀功能的黄金则受到市场热捧。有分析表明,评级下调可能会使美元再贬值2%5%。此外,8月9日美联储宣布,将维持00.25%的联邦基准利率至少到2013年中期,同时伴随着第三轮量化宽松的预期不断增强,中长期内美元将继续承压。同时,欧元区的债务问题远未得到解决,欧元也难有良好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国际油价走势更多地取决于经济表现和石油市场基本面,美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市场很可能出现国际油价和美元双双疲软的现象。

4.世界石油需求放缓,但仍保持增长

受高油价和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二季度以来,世界石油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其原因一是美国石油消费持续疲弱,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统计,2011年夏季美国汽油需求将创10年来的最低水平;二是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长明显回落。按照弹性系数法进行测算,下半年世界石油需求量为8860万桶/日,比上半年增加85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增加70万桶/日。其中非经合组织(OECD)国家(地区)的石油需求增量为65万桶/日,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等国家和地区;OECD国家石油需求增量为20万桶/日,增量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

上半年,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但利比亚供应中断加剧了原油供应的结构性矛盾,高低硫/轻重质原油价差持续拉宽。尽管沙特试图增产来弥补利比亚供应中断造成的缺口,但由于可增产原油多为中重质油种,难以弥补利比亚轻质原油中断的缺口。

6月下旬,国际能源机构(IEA)宣布释放6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增加石油市场供应,其中绝大多数在三季度交付。5月份以来,欧佩克(OPEC)产量持续增加,5、6、7月份产量分别增加了24万桶/日、62万桶/日和41万桶/日,对满足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OPEC增量主要来自沙特,而沙特增产中的60%用于满足国内发电用油需求。三季度北海检修将导致个别油种装期不正常,加之飓风等因素,仍将对供应造成影响。四季度北海等油田检修结束后,非OPEC原油供应有望增加。此外,近期利比亚战事出现重大转折,反对派占领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权迅速瓦解。随着战后重建逐步展开,利比亚有望恢复部分石油生产和出口,这将极大地缓解上半年由于该国原油供应中断造成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令国际油价承压,另一方面将使轻重质/高低硫价差收窄。但考虑到各种因素,利比亚石油产量的恢复可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四季度有望恢复50万60万桶/日的原油出口,全部石油产量恢复仍需一年左右的时间。

2011年上半年,主要炼油中心炼油加工收益较好,新加坡市场复杂型炼厂炼油加工收益达到7.98美元/桶,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见图8)。这主要得益于石油需求的增长、炼厂检修以及中国和日本减少油品出口等。由于Brent原油溢价较高,鹿特丹加工Brent收益相对偏低。下半年,石油需求增长放缓或将对炼油加工收益构成压力,主要炼油中心加工收益可能从高点回落,进而使国际原油价格承压。

7.飓风及自然灾害造成供应中断的风险犹存

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最新预测,2011年飓风季(6月1日-11月末)仍较为活跃,预计北大西洋洋面将生成1419个命名的热带风暴,高于此前预计的1218个,也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其中有79个将升级为飓风,这其中又有35个飓风会加强为强飓风。飓风高发期一般集中在8、9月份,如果飓风对美湾石油生产造成破坏性影响,不排除油价短期内有快速上涨的可能性。全球气候的快速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将对未来世界石油供应构成潜在的风险。

综上分析,预计下半年国际油价多数时间仍呈现区间震荡走势,WTI和Brent原油均价低于上半年。从价格结构看,三季度WTI/Brent和即期Brent/Dubai原油价差仍将保持宽水平,四季度价差将有所收窄。

注释

①“PIIGS”五国,指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与西班牙。

参考文献

[1] 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2011-06.

[2] IEA. Oil Market Report 2011-07.

2、国际能源署(IEA)下调201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2-01-19 09:27:00

国际能源署(IEA)昨日称,北半球今年的暖冬天气,以及经济可能出现的严重放缓,恐将导致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下滑。

IEA将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增长预测调降至110万桶,较上月月报中的预估调降22万桶。IEA还将2012年第一季度的全球石油需求预期再次下调50万桶/日。

IEA表示,因天气暖和、经济低迷以及高油价等因素挤压了市场需求,全球石油消费量在2011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自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下滑。

另外,IEA调低了对全球原油加工量的预估。IEA表示,估计去年第四季度全球日原油加工量为7480万桶,这较去年12月份时的预估值减少了25万桶。由于欧洲经济前景和需求前景近期恶化,预估2012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日均加工量为7490万桶,较去年12月份时的预估值减少17万桶。

IEA指出,全球石油供应面临着多重风险,不仅仅是伊朗原油出口可能受西方制裁而导致供应不足的风险。若全球经济不是直接进入衰退,而只是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几率增加,那么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极可能出现零增长。

投行高盛指出,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对短期油价走势构成了负面影响,这可能掩盖了美国与中国经济数据强于

预期以及欧洲危机蔓延风险下降等因素对油价短期走势的积极

影响。

“即使围绕伊朗的紧张局势得以缓解,预计原油价格仍将获得有力支撑。2012年油价的上涨倾向加大。”高盛称。

3、国际原油需求影响因素

(1)经济增长拉动需求增加

欧洲

2012年,全球经济尤其是欧洲经济仍将处于艰难而缓慢的复苏过程中。联合国发布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全球经济未来两年将继续减速,甚至有可能再度衰退。

而目前最大的障碍是,欧洲各国在如何应对主权债务危机上难以形成共识,欧债危机进一步扩散和升级的可能性较大。

不过,辛普金斯却认为,尽管欧洲深陷债务危机,但2011年该地区石油消费量却呈上升趋势,而且2012年也会稳步增加。

美国

美国经济复苏态势将会拉动国际原油需求小幅上涨。近期,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投资银行均对2012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作出乐观预测。多数华尔街分析师相信,美联储2012年将推出新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

新兴经济体仍是主要拉动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1年我国GDP增速为9.2%。虽然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但仍远高于2011年全球平均水平4.0%。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虽然经济增速趋于放缓,但仍被国际机构认为是拉动全球原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1年11月,国际能源署在其年度能源报告中称,2010~2035年,世界石油需求量将提高14%。值得注意的是,石油需

求净增长几乎全部源自新兴经济体。

据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最新预测,2012年中国日均石油需求将较2011年增长5.4%。此外,据野村证券近日预测,2012年中国和印度合计将占全球经济增长的近60%。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2年中国经济

发展定调为“稳中求进”,仍将实施积极的财税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预计2012年的中国经济将保持温和的增长速度。

(2)今年国际油价走势仍取决于“中东因素”

2011年是国际油价飙升的一年。发生在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

政局动荡和社会动乱,特别是利比亚内战导致石油出口一度停止,令国际市场担忧原油供应短缺,进而推动油价飙升。统计显示,2011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平均油价达到每桶107美元,

创历史新高。

从当前世界经济总体情况来看,因经济增长拉动需求增加进而推动国际油价上升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

月24日公布的最新预测,今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只有1.2%,比去年9月份的预测下调了0.7个百分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为5.4%,也比去年9月份的预测降低了0.7个

百分点。所以,全球经济总体走势对国际油价走势的影响相应较小。

因此,中东地区局势将继续成为影响今年国际油价走势的决定性和关键性因素。从目前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伊朗和西方国家关系今年将如何发展。伊朗是中东地区重要产油国,日均出口原油大约250万桶。由于西方不断就伊朗核问题对其施压,并步步加紧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导致伊朗与西方的摩擦和对立日益加剧。在欧盟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决定生效之前,伊朗已率先于本月19日宣布停止对英国和法国的石油出口。尽管这一举动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不容低估。伦敦市场和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因此近日均创9个月来新高。如果西方以伊朗核问题为由对伊朗采取军事打击并招致伊朗军事和经济报复,更有可能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导致市场剧烈震荡。

二是利比亚石油生产恢复情况如何。利比亚内战基本结束后,西方出于自身利益需要,积极帮助利比亚重建石油产业,目前石油生产和出口已经得到一定恢复。据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公布的数据,1月份该国石油产量已经回升到日均130万桶,距离内乱

前日均160万桶的水平已经不太远。如果利比亚的原油生产继续顺利恢复,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发挥一定作用。

三是中东产油国剩余生产能力能否在供应出现短缺时发挥足够大的作用。在去年利比亚内战发生后,沙特等国家及时“出手”增加石油出口,对国际油价的快速飙升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当前中东剩余生产能力已经很有限,到去年年底时只有日均300万桶。如果伊朗核问题导致严重后果和海湾石油通道受阻甚至中断,任何国家都将无法填补因此出现的原油供应缺口,必将导致国际石油市场急剧震荡。

国际油价取决于中东因素,而伊朗问题又是当前最难确定的因素。因此,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才是保证国际石油市场稳定的最有效途径。而西方一味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恐怕只能导致市场动荡和“双输”结果。

4、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

根据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中国去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为8.9%,尽管创下两年多来最低水平,但依然高于此前预期的8.7%。受此提振,国际油价1月17日强劲上扬,再度突破100美元/桶。

纽约联储银行1月17日也宣布,1月份纽约州制造业指数

创下9个月来的最高水平,显示出制造业持续复苏,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不过,2012年国际油价上扬的最大压力还是来自箭在弦上

的伊朗局势。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目前对今年国际油价的预测中,分为“看涨”和“看跌”两派。看涨派主要考虑中东地缘政治危机;而看跌派则是考虑到全球尤其是欧洲经济的不景气。

其中,作为看涨派的坚决拥趸,美国《财富早报》执行主编杰森·辛普金斯日前撰文表示:“2011年石油价格跌宕起伏,

但不要期待2012年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2012年石油价格很可能是直线型上升的。”他认为,到夏季中期,可能达到150美元/桶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十分脆弱,如

果不考虑伊朗局势的不确定性,油价水平将低于去年。

1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发布《2012年国际原油价格分析与趋势预测》。其中指出,2012年

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WTI)原油均价会小幅超过2011年,达到95~105美元/桶,与北海布伦特的差价将保持在10~15美元

/桶之间。

此预测与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类似,后者预计,2012年WTI均价将同比上涨约11.3%,上扬至105美

元/桶左右。

1月11日,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发布的预测报告也认为,2012年石油价格仍将上涨。

在国外,《纽约时报》近日也发表文章称,全球油价2012年将大致在100~120美元/桶区间波动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高盛集团。高盛最近预测称,2012年7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将达到120美元/桶。

不过,在一片涨价声中,也有学者认为国际油价均价有望下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震预计,WTI 原油期货价格将在80~9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会重归100美元/桶以下。

不过,张跃军表示,由于欧债危机前途迷茫,全球石油需求难以实现显著增长;加上OPEC成员决定将上半年石油产出上限提高到每天3000万桶,将明显压制油价走高,因此,预计只要伊朗局势可控,2012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将维持小幅震荡局面。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油价走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作者:牛犁,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高级经济师)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2)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2)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2) (三)美元贬值助推国际油价上涨 (3) (四)OPEC限产保价措施逐步发挥作用 (3) (五)石油作为“黑色黄金”具有保值功能 (3) 二、2010年国际油价稳步上行 (4) (一)全球经济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恢复性增长 (4) (二)石油供给稳步增加、剩余产能和库存充裕 (5) (三)美元仍可能维持弱势 (6) (四)地缘政治风险始终困扰国际油市 (6) (五)商品期货市场监管不力导致投机炒作继续盛行 (7) (六)基本结论 (7) 三、国际油价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8) (一)油价上涨并未带来严重的通胀压力 (8) (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9) (三)加大相关企业生产成本 (9) (四)推动节能并促进替代能源行业的发展 (9)

2009年以来,国际油价呈现逐级回升的走势。截至10月末,WTI原油期货价格年内最高点(10月21日81.37美元)较年初最低点(2月12日33.98美元)飙升139%,10月末较上年末飙升了82.4%,但前10个月WTI平均油价为每桶59.1美元,同比降幅仍然高达44%。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将曲折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美元继续疲软以及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油价将呈上行趋势,但全球经济难以强劲增长等因素制约国际油价上涨空间。 一、金融属性推动今年国际油价上涨 (一)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 从全球经济基本面来看,今年以来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处于严重衰退之中。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经济领域出现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因此,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减少,全年石油日需求量将减少150万桶左右,供求基本面不支持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当然,对全球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的预期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油价。 (二)各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催生流动性进入商品市场 各国为了应对全球经济衰退而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接近零的利率水平大量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回购长期国债、再贴现、定期拍卖机制(TAF)等方式,使得美国基础货币投放由正常时期的8310.92亿美元上升至最高峰时期曾达17701.77亿美元。因此,各国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催生了新的流动性,而实体经济疲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国际油价走势回顾及2013年展望 内容摘要: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WTI 原油期价基本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全年平均期价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展望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将温和低速增长,石油需求与2012年基本持平,供给较为充裕。美欧日等经济体同步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会助推国际油价上涨,但由于缺乏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速急剧反弹作为支撑,对油价的推动作用有限。中东等产油国地缘政治风险存在加剧的可能。因此,2013年国际油价运行区间可能会向上突破,初步预测,2013年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每桶98美元左右。 一、2012年国际油价呈波段性大涨大跌走势 2012年以来,国际油价大起大落、波动剧烈。WTI原油期价在每桶77-110美元之间波动,峰谷波幅超过了40%,与上年波动区间相同。截至11月底,纽约市场WTI原油期价平均为94.6美元/桶,北海Brent原油期价平均为111.9美元/桶,均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WTI原油期货价格与Brent的平均差距保持在每桶17美元左右,近期二者差价约为21美元。总体来看,近期WTI原油期价将在每桶80-100美元之间震荡,预计全年WTI原油期价平均约为95美元/桶,与上年基本持平。

资料来源:美国能源情报署 1、年初伊朗局势助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与上年非常相似的是,2012年初地缘政治动荡成为推动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只不过2011年为中东北非政局动荡以及利比亚战争,而2012年为伊朗核问题,加上2012年初全球经济增长好于预期,推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WTI原油期价由上年末的每桶98.8美元飙涨至2月24日的109.77美元,上涨了10.9美元,涨幅达到11.1%,并创出年内最高水平。此后直到5月初,WTI油价一直在100-110美元之间的高位窄幅震荡。估计这段时间“地缘政治溢价”约为每桶10美元。 2、5月初之后国际油价暴跌回归基本面 5月初以来,伊朗迫于欧美国家金融制裁乃至石油禁运措施,被迫重新回到谈判桌前,欧美大国也因国内大选问题,无心进一步扩大伊朗紧张局势,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断加大,二季度美日欧GDP分别增长1.3%、0.7%和-0.7%,较一季度显著放缓,全球石油需求也较上年减弱,同时利比亚产量恢复和美国大幅增产使得石油供应大幅增长。这一阶段国际油价出现跳水式的大跌走势,至6月底,WTI原油期价跌至每桶77.69美元,创出过去9个月来的新低,较年内高点猛跌32美元,下挫了29.2%。 3、7月初以后量化宽松预期刺激国际油价反弹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原油价格行情及分析

Index 原油价格行情 (1) 成品油价格行情 (5) 燃料油价格行情 (14) 其他行情 (24) 【国内外原油价格一周走势】 (37) [国内外原油价格一周汇总] (40) 【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一周走势】 (41) [国内外成品油价格一周汇总] (44) 【燃料油价格一周走势】 (45) [国内外燃料油价格一周汇总] (46) 资讯 (46) 原油价格行情 NYMEX原油期货17日亚洲电子盘微跌 受美国5月工业产值下降及API称近周美国库存增加影响,NYMEX原油期货17日亚洲电子盘小幅走低,分析师预计美国能源部将公布近周美国原油库存下降150万桶。 综合外电6月17日报道,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17日亚洲电子交易时段小幅下跌,归因于美国5月工业产值再次下降,同时美国石油协会公布报告称近周美国库存增加。 美联储16日表示,美国5月工业产值月降1.1%,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月降1%;产能利用率为68.3%,预期中值为68.4%。根据美国石油协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简称:API)16日公布的报告,截至6月12日当周的美国原油库存下降126万桶,汽油库存增加214万桶,馏分油库存增加88.1万桶。 分析师指出,“原油作为一种商品,尤其受美国经济形势的影响,因此其通常对工业产值数据十分敏感;人们通常认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外出驾驶高峰期)汽油库存将下降,而此观点可能将削弱,因汽油市场并没有那么强劲。” 北京时间12:11,NYMEX 7月原油期货下跌2美分,至70.45美元/桶。该合约16日结算价下跌15美分,报70.47美元,跌幅0.21%,日内交投区间为69.8美元至72.77美元。 洲际交易所(ICE)8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3美分,至70.27美元/桶。该合约16日结算价持平于每桶70.24美元,日内交投区间介于69.55美元至72.4美元。 投资者们正在关注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定于17日公布的6月12日当周的美

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近年来石油价格走势及影响分析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 脉之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日益扩大。到1993年,我国由石油自给转变为石油净进口国,并由此而引发了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逐步变革。1998年6月1日,我国实现了国内原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并因此引起石油价格的一系列波动。石油和石油化工生产在我市工业中占有相当份额,价格的大幅波动必然会影响这些行业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 一、近年来我市石油价格变动趋势。 1、石油价格虽有起落但一路走高。 从1997年到2001年,我市石油出厂价格一路走高,每吨由1997年的866元上升到2000年的1713元,2001年回落到1474元;以1997年为100的价格指数,1998年至2001年分别为106·64、126·89、209·91和185·52。几年来石油价格虽小有起伏但保持上升趋势不变,尤其是2000年石油价格暴涨,当年指数为165·43,涨幅超过65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在经过前一年的高位震荡后有所回落,但实际价格已经远高于三年前。 2、下游产品价格波动频繁。 石油价格变动自然会带动石油加工产品价格波动。其中,首当其冲是成品油。1997年以来,我市汽油、柴油价格起落较频繁:1998年、1999年及2001年指数较低,2000年指数相对较高。总体来说,成品油价格指数走势呈波浪型。 其它石油加工产品,在我市主要有:石油液化气、纯苯、乙烯、涤纶短纤维、涤纶长丝等等,这些产品均或多或少的受到原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3、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变动影响较大。 几年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下文简称总指数)始终在低位线上徘徊。1997年-2001年分别为98·32、94·71、96·37、102·76、95·87。1999年石油价格指数为118·99;同年,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比上一年增长1·66个百分点,其中,由石油拉动0·69个百分点。2000年,石油价格再创新高,指数高达165·43,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上升2·64个百分点。2001年石油价格指数下滑到88·38,拉动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下降2·85个百分点。见以下数据及图表。(以上年价格为100)二、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市相关行业的影响。 石油作为基础产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间的产业关联度是较高的。目前我市的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对石油工业的依赖度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石油价格持续大幅度增长、波动必然影响我市整个经济的进程,对某些直接相关的部门,更是左右了

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记

数据简报: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与大事 记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油价经过2008年的“过山车”行情,2009年的低谷至缓慢回升,2010年的大幅跳涨以及2011年的震荡回升,在2012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进入相对稳定期,纽约和伦敦两市油价整体上行且波动幅度逐渐减小。2013年两市油价波幅继续收窄,但呈现略微分化走势,纽约油价全年上涨7%,布伦特油价则小幅下跌%。 分析认为2014年原油需求将继续复苏,供给依然有保障,在供需关系趋向平衡的整体格局下,除非出现重大突发的地缘政治事件,原油价格会保持相对稳定走势,纽约油价大部分时间将在每桶90至105美元区间波动,布伦特油价将在每桶105至120美元区间波动。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图片说明: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于《求索》杂志2009年 06期)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内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内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国采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内。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内,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内(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内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内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内变化及相应时期内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2020年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 走势

目录 本月相关新闻 (3) 国际原油期货市场 (5)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国际原油现货市场 (7) 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走势 影响本月油价走势主要因素 (7) OPEC (8) 美国石油库存报告 (11) 数据解读 (12) 2020年2月原油出口国 2020年2月原油进口来源国 2020年2月原油进口关口 2020年2月华南市场原油进口来源 2020年2月华东市场原油进口来源 2020年2月青岛市场原油进口来源 2020年2月西北市场原油进口来源 2020年2月东北市场原油进口来源 后市预测 (18) 本月相关新闻 伊朗今起军演一周海上石油供应要道成重点区域

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9日通过声明要求伊朗弃 核之际,伊朗军方也在同日宣布,将从31日起在波斯湾海域进行 为期一周的大规模军事演习,让部队做好击退“威胁”的准备。 伊朗军方将领特别强调,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石油“大动脉”霍尔木兹海峡是军演重点。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总司令萨法里少将当地时间29日宣布军演消息,“从3月31日持续到4月6日,包括革命卫队和正规军的陆海空三军1.7万名士兵、民兵及警察部队,及1500艘舰船参与演习。” 萨法里表示,军演将展现伊朗军队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和能力,“我们将做好必要和必需的准备,以便对任何威胁作好立即响应。” 伊朗军方这次似乎有意要触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敏感神经,尤其突显演习地区的原油供应敏感性。军演行动发言人德罕少将指出,霍尔木兹海峡将是这次演习的重点区域,“波斯湾的原油80%从这里运出去,而伊朗对该区域有主宰性且精确的掌控能力。如果敌人想让这个地区不安全,那么他们自己也会有危险,因为我们知道他们船舰的位置。” 伊拉克北方基尔库克到北吉炼油厂的一条石油输送管道被破坏 伊拉克北方基尔库克到北吉炼油厂的一条石油输送管道被破坏,这是基尔库克油田道北吉炼油厂的3条石油输送管道之一。北方石油公司的官员说,周五将对这条管道进行修复,需要3天的时间才能供油。北吉炼油厂是伊拉克最大的炼油厂,据首都巴格达以北155英里处。 伊拉克代理石油部长说,该国需要8-12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北方基尔库克油田到土耳其杰伊汉的石油管道出口。由于持续受到破坏,这条出口管道从2004年底以来就停止运行。预计5月份南方原油出口可以达到每天150万桶。伊拉克北方当前产量每天35万桶。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 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 美元(与2012 年和2011 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 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 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 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 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 美元。不过,其他人则辩

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 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 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 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 JBC 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 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 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 预计,2014 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 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 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趋势研究报告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三年萎靡不振。2013年,作为全球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的的平均价格为逾108美元(与2012年和2011年的表现一样)。投资者本来担忧美国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供应过剩,但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产量下降,这种担忧未能成为现实。 对追踪大宗商品的众多投资者和押注原油波动性的对冲基金而言,这意味着回报欠佳。对投资银行来说,它意味着缺少业务,因为消费者认为不需要对冲。只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简称欧佩克)对持续的高收入感到高兴。 因此,投资者是应该放弃布伦特原油,还是应期待2014年会有所不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

许多人相信,在2014年,产量增幅最终将超过需求的温和增长,从而压低价格并考验欧佩克平衡市场和保持价格稳定的决心。 花旗(Citi)大宗商品研究主管艾德?摩尔斯(Ed Morse)说:“深海开采技术成熟之后的美国页岩气革命,绘制了一幅强劲的供应图景。”花旗预计布伦特原油在2014年的平均价格将为每桶98美元。 不过,其他人则辩称,供应将令人失望,为布伦特原油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JBC能源咨询公司(JBC Energy)的迈克尔?代-米夏伊(Michael Dei-Michei)表示:“最近几年的模式可能会不断重复,因为确实没有实质变化。”JBC能源咨询公司预计2014年布伦特原油均价将达到每桶110美元。 为何会出现截然相反的预测?主要原因是对欧佩克内部供应中断情况增多的风险存在不同看法。

虽然美国页岩气革命引发了广泛关注,但可以说产量中断——从利比亚内战到为制止伊朗发展核项目而对其发起石油制裁——会对总体价格产生同等的影响。许多分析师再次将欧佩克产量视为不可知因素。 例如,巴克莱(Barclays)预计,2014年非欧佩克供应增幅将比全球需求增幅高出约50万桶。但分析师米思文?马赫什(Miswin Mahesh)表示,由于许多欧佩克国家产量的不确定性,这仅仅意味着原油价格面临温和的下行压力。 在利比亚,武装分子们继续阻止主要港口的石油出口。事实可能证明,国际社会很难达成一项取消对伊朗制裁的全面协议。在委内瑞拉,交易员日益担心,政治动荡可能影响到石油行业。 人们担心产量下滑数据,而且还怀疑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能否实现宏大的预期目标。例如,哈萨克斯坦巨大的卡沙干(Kashagan)油田最近由于天然气泄漏而停产,而且至少在今年春季前不会复产。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

近几年国际油价波动及原因 张泽之 10119042 理学院 10信息与计算科学(2)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 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1). 供求无法平衡,供给量始终小于需求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来源百度文库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 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 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 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

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 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 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 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 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 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 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此后,原油价格暂时回落90美元以下。 ┳1月内┳↑↓ 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至97美元。 ┳5天后┳↑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0美元。 3月12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1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突破120美元。 5月16日,美国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2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当前油价现状及形势分析(经济学原理)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及08年油价现状与形势分析 一. 近五年国际油价波动原因分析 1.近年石油价格走势 图表一:调整了通货膨胀以后石油价格的走势图(1970~2006) 资料来源: Chart of the Day 图表二:2005年以来的石油价格走势 由图一、图二可以直观看出:

自1970年至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其中图二显示:国际油价自突破每桶40美元以来,2005年迄今一直保持上升势头,特别是在2008年2月,每桶价格突破100美元大关之后上升速度加快,现在每桶价格甚至超过140美元。两年前,当油价突破70美元时,国际社会就惊呼为“心理极限”。之后,油价涨势有增无减。而今,油价高位运行已成常态。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到了高油价时代。 以下是近五年国际油价大致走势: 2004年初布伦特(Brent)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左右徘徊。2005年初布伦特原油价格在40美元附近的波动,NYMEX原油期价短期仍在50 美元的位置上下波动。2006年原油价格继续走强,并创历史新高。全年WTI和布伦特原油均价分别为65.99和65.10美元/桶,同比上涨17.3%、20.1%。2007年1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从月初的60多美元/桶一度下跌至50美元/桶以下,跌幅达到了20%以上。自06年8月上冲至接近每桶80美元后,WTI现货和布伦特现货都在07 年1月19日跌至每桶50美元。2007年8月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11月份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并数次冲击100美元关口。 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 WTI原油期货价格盘中首次突破100美元,创出名义价格历史新高。2008年6月6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暴涨至每桶139美元上方的历史新高,最大涨幅超过11美元,NYMEX-7月原油期货结算价飙升10.75美元,或8.41%,至每桶138.54美元,单日涨幅超过了1998年12月10日的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指标原油期价7月3日在电子交易时段冲高至每桶145.85美元,再创新高。NYMEX轻质原油价格自2007年1月份以来上涨132%,2008年以来上涨45%,原油价格步入加速上涨期。 2.近五年石油价格不断走高原因分析 近年国际油价节节攀高,对国际经济产生着巨大影响。油价的高涨使得国际市场对此日益关注,关于油价高涨的原因,众多机构和学者都有过分析。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2008年6月30日开始正式议程,但首日讨论却再度陷入无休止的争论,高油价谜局依然难解。作为产业界的重量级人物,英国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海沃德和美欧等石油消费国的立场相一致,他在当天的首场全会发言中率先将矛头指向了供求层面,认为油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供给没有跟上需求增长的步伐。而欧佩克轮值主席哈利勒则将矛头对准了投机行为。他认为,由于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和美元贬值,大笔资金流向了石油等大宗商品市场,活跃的投机行为才是推高油价的幕后“黑手”。世界知名能源公司BP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鲁尔7月8日表示,导致当前国际油价加速上涨的原因复杂,但供需紧张仍然是油价高涨的首要因素。而金融大亨索罗斯6月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回答关于能源价格投机的质询时就指出,大量投机资金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吹大了油价“泡沫”。他认为,目前商品期货指数市场的狂热投资行为,与导致1987年股市崩盘的狂热投资组合保险行为惊人的相似。 经分析总结,我个人认为对于高油价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

如何分析原油行情的走势

如何分析原油行情的走势 对于原油行情走势的分析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如何分析,总免不了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这两大点进行分析。基本面的分析主要是从各国经济状况、欧美国家经济数据、美元指数和国际政治局势等行情资着手。技术面分析就是专业的技术指标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对行情走势图进行各种观察以判断原油后市走向。下面主要介绍四点技术面分析方法: 一、通过底部区间分析 在原油价格没有突破前一段时间的底部或顶部时,原油投资者千万不能过早断定大势或小趋势已经出现了变化。在市场看涨的情况下,原油期货的价格下跌不久就将反弹,并且下跌的幅度也不会很大,形成位于底部之上的双重底或多重底。但一旦原油价格跌破原有的底部,就表示在出现一些重要反弹之前,原油价格将要下跌至更低点。 二、通过顶部区间分析

再出现双重顶或者多重顶,但价格并未涨破原有顶部时,即便是牛市也不应该过早进入。一旦价格涨破原有顶部,在其回落之前,价格常常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迹象,这是进入做多才会更好。织梦好,好织梦一切以假乱真的价格变动经常出现在牛市或熊市的最后阶段,投资者应该在有明确看涨或看跌信号出现后再进行交易操作。 三、分析回落时间长度 时间长度是判断大势是否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具体规则是,在大行情经过了一段时间后(即到了势头萧条的阶段),萧条阶段出现回落的时间超出了之前最长的回落时间,这时往往是大势开始出现变化。 四、分析狭长波动区间 在原油狭窄的交易区间,如果原油期货价格持续数周或数月后,原油价格突破了原有的底部或顶部,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大势已经发生改变。并且原油价格在该狭长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突破该区间后变动的幅度也将越大。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历年以来国际油价走势 纵贯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可以将这一绝对价格变化大体归纳为3个时期,即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初涨期”、90年代至伊拉克战争前的“整理期”以及伊战至今的“冲高期”。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官方价格为每桶1.8美元。 ┳4年后┳↑ 1974年,受1973年10月开始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影响,国际油价突破每桶10美元。 ┳5年后┳↑ 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国际油价突破20美元。 ┳1年后┳↑ 1980年,油价首次突破30美元,受伊朗与伊拉克战争影响,于1981年上半年攀升至39美元。 ┳9年后┳↑(小幅度) 1990年9月至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的紧张局势促使油价突破40美元。 ┳13年间┳↓ 2003年3月,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夜,国际油价维持在37美元相对低位。 ┳1年后┳↑ 2004年9月,由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紧张局势拖累,国际油价突破50美元。 ┳9年后┳↑ 2005年6月,油价突破60美元。 ┳2月后┳↑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对这一地区原油供应和炼油厂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国际油价一举突破70美元。 ┳2年后┳↑ 2007年9月12日,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以及美国与伊朗关系持续紧张,油价突破80美元。

┳1月后┳↑ 10月18日,油价突破90美元。 ┳1周后┳↑ 10月26日,受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以及美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2美元。 ┳2天后┳↑ 10月29日,受恶劣天气影响墨西哥湾原油生产消息影响,油价突破93美元。 ┳1天后┳↑ 10月31日,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以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减息这两大消息促使油价突破94美元及95美元关口。次日,油价突破96美元。 ┳5天后┳↑ 11月6日,市场担心美国原油库存再次下降,油价突破97美元。次日,油价突破98美元。 ┳半月后┳↑ 11月21日,市场担忧土伊局势以及冬季原油供应紧缺,油价达到99.29美元,距离百元大关仅一步之遥。此后,原油价格暂时回落90美元以下。 ┳1月内┳↑↓ 12月28日,受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娜齐尔·布托遇袭身亡消息影响,油价回升至97美元。 ┳5天后┳↑ 2008年1月2日,国际原油盘中价格突破100美元。 3月12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110美元。 5月5日,纽约市场油价在盘中突破120美元。 5月16日,美国纽约市场油价突破每桶127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5月21日,国际油价盘中突破130美元/桶的关口,此时距离其突破120美元/桶仅过去了10个交易日。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