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

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
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

宁波市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发展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无形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神高度,体现着民间群众的知识、智慧、精神、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情操、爱憎、美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媒技术,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造成“文化趋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民族的文化精神,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丰富性受到严重威胁。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强。早在2005年下半年起,江北区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情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成效初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分布较为广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呈块状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成效突出,形成了集体传承的喜人局面;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能够迅速发展?传承和保护工作有何特色?制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瓶颈问题是什么?今后如何全面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如何提高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水平?围绕这些问题我们组成专门调研小组,在江北辖区内7个街道、1个镇及103个行政村,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考察调研和与代表性传承人单独谈话等多种形式,获得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本课题充分研究这些资料,深入全面地分析总结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深刻地指出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面临的瓶颈问题,认真探索解决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对策。这对于进一步探寻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传承规律,有力促进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分析

江北区作为宁波老三区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成就了千年古慈城的“儒魂商魄”,拥有三江口城市文化长廊,历史悠久,不仅见证了宁波历史名城从渡口经河口到港口的变化,延续了江南水乡朴实、勤劳的民风民俗,保留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年来先后荣获了全国唯一“中国慈孝文化之乡”,“浙江省慈孝之乡”,其中,慈城镇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庄桥街道荣获“浙江省风筝之乡”;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后使江北区成为宁波市连接国际大都市上海及“长三角”经济圈的北门户,江北突破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江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都市经济强区,构建生态文化大区”为目标,全力化解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结合江北文化资源,抢抓发展机遇,狠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与年糕生产企业、休闲旅游和家具行业等相关产业不断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形成块状经济,逐渐成为引领江北经济转型、加快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一)底蕴深厚,灿若云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关系到精神家园的维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2006年江北区坚持“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通过走村串户、访问座谈和走访传承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全方位的调查和登记工作,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各类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和保护现状。普查工作涉及全区8个街道(镇)208平方公里,参与人员147人,其中文化系统11人,开展普查培训17次,培训人员207人,投入普查经费10万元,普查时间4年,先后召开座谈会317次,参与人员1966人,走访传承人812人,查获有效线索4960条,已收集实物55个,形成调查项目861个,见表(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统计表。

表(一)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统计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开展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工作,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在通过普查,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

综观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以下明显特点。

表(二):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及分布统计表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及分布情况,它涉及项目17大类,见其中,传统医药43个;民间美术22个;民间手工技艺90个;民间文学(口头文学)250个;民间舞蹈6个;民间信仰47个;民间音乐15个;民间知识55个;曲艺19个;人生礼俗94个;生产商贸29个;岁时节令75个;消费习俗47个;游艺与竞技38

个;杂技5个;民间戏曲6个。但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

1、数目差距较大。从项目上看,项目种类比较齐全,但“三多”、“三少”现象较为突出。其中“三多”:即民间传说故事250项、人生礼俗94项、传统技艺90项等项目数量比较多。“三少”:即杂技仅5项、传统舞蹈6项、传统戏剧6项等三个项目数量比较少。

2、城乡区别明显。从区域上看,由于广大市民生活在城市,商品活动比较频繁,文化娱乐生活比较丰富,城区街道的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比较多,涉农街道(镇)由于长期受农村种植等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与种田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生产习俗较多、民间信仰、民间知识和岁时节令等项目比较多。

3、产业优势突出。非遗传承项目呈块状分布,由于水磨年糕、骨木镶嵌等优秀的传统手技艺,目前已形成了年糕产业和明清工艺品厂,并设有年糕展览馆。特别是慈城年糕生产历史悠久,距今有上千年的历史,荣获“中国年糕之乡”。近年来,慈城镇已经有20多家专业生产年糕企业,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群。目前,慈城年糕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三成以上,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历史久远,特色独特

1、悠久的慈孝文化。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民间文学、故事和传说等数量最多,其中以慈孝故事等最为突出,一千九百年前董孝子井和慈湖等经典民间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慈孝文化影响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特别是自唐朝建县以来,仅慈城被历代皇帝旌表的孝子(女)就有30多名,慈城也因人们尊称的董黯、张无择、孙之翰等“三孝子”及“三孝乡”而更名。近年来,江北区先后荣获了全国唯一“中国慈孝文化之乡”、浙江省唯一“浙江省慈孝之乡”、慈城镇荣获“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成为充满东方伦理之光的和谐之土。

2、繁荣的稻米文化。邻近出土稻米的河姆渡遗址,累积并传承七千年稻作播种精华,江北稻米文化特别以慈城为代表,形成了独特的慈城水磨年糕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目前,荣获“中国年糕之乡”的慈城镇共有20多家年糕生产企业,生产的年糕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占国际市场三成以上,并畅销日本、韩国和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誉满全球。慈城年糕还同谢年、饭富、接财神等民间风俗紧密结合,与年糕相关的传说、民歌更是广为流传。

3、发达的商业文化。江北比较发达的商业,造就了区域内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和人生礼俗等项目比较集中。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844年,宁波与近代中国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开埠后,江北岸成为外国人居留地,中外商贸和文化交流盛极一时,形成了比著名的上海外滩要早十几年的宁波外滩,也成为名扬四海的“宁波帮”的发祥地。目前,老外滩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的新台平。

(三)创新机制,扎实做好原生态传承保护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面,近年来,江北区委、区政府及主要领导深刻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在做好调研和普查工作的前提下,注重创新展示、传承、保护工作等新机制,不断完善传承保护的相关制度措施,有力地推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发展。

1、扎实开展非遗普查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年来,江北区先后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小组,严格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通过走村串户、座谈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展开了全方位调研,并登记备案,全面了解掌握各类民俗文化资源的数量、种类、分布情况、生存

环境和保护现状。共发现线索4696条、文字记录1.7万字、文本档案860个、收集民间作品和民俗实物24件。与此同时,聘请有关专家对普查收集的线索进行调研、论证,筛选了16个有价值的项目,公布为区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其中慈城庙会、风筝、面塑、骨木镶嵌、慈城年糕等4个项目被命名为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新挖掘57个有价值的项目,并公布了第二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慈城年糕已被命名为省级非遗名录,目前,慈城年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

2、加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江北区文广局和区教育局在前期认真调研、综合论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采取多种途径进行集体传承保护,共在17所学校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分别选取花灯制作、剪纸和抖空竹等21个有特色、有保护价值的项目,开设非遗培训班,造就一批民族民间艺术小传承人。同时,定期在同类传承教学基地之间组织活动、交流展示学生作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增强传承教学的影响力。年终开展检查评比,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工作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江北区育才小学荣获“浙江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

3、完善传承人保护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及时完成辖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登记注册工作。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重点保护;对生活比较困难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予适当补助,建立传承经费保障机制;每年对辖区内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进行一次慰问走访,安排一次体检,在安排部分传承人到学校上一堂技艺传承课的同时,并给予适当补贴。鼓励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教学活动,实现持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4、创新非遗技能展示平台。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工作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营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非遗保护氛围,2009年6月13日,江北区举办“非常庙会”走进老外滩活动,在活动现场,舞龙、马灯、越剧、甬剧、空竹等传统文艺节目齐聚一堂,同时,20余块非遗成果展示板一一展示非遗精品,吸引了众多市民眼球;面塑、剪纸、版画等30余个摊位前聚集了大批市民,亲身感受到了非遗项目迷人魅力;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富于时代精神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演出、比赛等展示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遇到的瓶颈问题

尽管江北区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内及浙江省先进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相比,仍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年轻人与老艺人的思想代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要原因。当代大多数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前后,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思想观念比较超前,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快,始终紧跟时代潮流或领先于时代步伐,富有朝气,阳光,猎奇,接纳与创新,更明智,更阳光,更新潮,勇于适应社会,坚持创新自己,创新创业意识比较强烈,敢于活出自己的精气神和独特个性。但也有一部分年轻人没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过早的成熟,毫无理想和追求,成熟的可怕,成熟的麻木,头脑简单,四肢不勤,游戏生活,游戏人生,浪费青春,不思进取,不求进步,就像垂垂老矣的旧世界的人。有的思想浮躁,不踏实,急功近利,有好处的事才会去做,缺乏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大多对传统的事物不感兴趣。

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多出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从小就受到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官僚主义等“三座大山”的压迫,看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参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磨难,见证了实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举世注目的辉煌成就,他们虽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比较低,但他们阅历丰富,思想成熟,素养较好,善于思考,对人生有独特见解,饱尝人生艰辛,感悟人生真谛,为人稳重,虽然理念比较保守,观念相对陈旧,但他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愿望比较强烈,特别是能经常回忆过去,怀旧的思想意识比较突出,勇于传承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此,当代青少年的追求时尚、流行与老年人稳重、怀旧之间存在明显的理念差异和不同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思想障碍。

2、文化竞争力特别是优秀非遗传承项目在经济建设中竞争力还不够强。继资源、管理、科技和人才竞争之后,文化战略成为全球竞争的最后一层帷幕。文化是第一竞争力、是终极竞争力。这就是中国文化战略专家曹世潮指出的深刻观点。我们必须维护或发展出这样的一种文化,即这种文化在特质、普遍性和深刻性上都充分地支持着我们所从事的产业和行业,这个产业和行业是我们最擅长的。而民族、国家、行业的最终地位,都将取决于这一场文化决战。全球化的竞争,已经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各行业的文化能力达到了极致,这种使文化擅长在残酷的市场经济法则的推动下极其所能。

为此,文化竞争已经全面展开,加强文化建设,建立和形成文化这种核心竞争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也经常把文化建设纳入其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偏重于应对经济危机、经济转型、提升创新实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重要工作,并没有真正把文化工作特别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完全融入到中心工作中统筹规划,把“申遗”的成功当做目的,当做“政绩”,而成功之后该做什么,他们就不考虑或很少考虑了;有些人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软任务”,视经济建设为“硬任务”,认为抓后者能够显示“政绩”,而抓前者则很难有成绩,因而工作上不重视,经费上不支持。致使文化在各行业中的竞争力较弱,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竞争力不够强,已经成为提升文化竞争力的一个制约。

3、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命力还不够强。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指出:“商业文化和流行文化像风暴一样弥漫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原有的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家园被现代化、城市化、商业化冲得七零八落”。大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了破坏;依存于独特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文化艺术、技艺、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独特的语言、文字正在消亡;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许多独门技艺人亡艺绝;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生态保护的力度还不够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创新能力和生命力不够强,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给该项目在原产地保护工作传承、保护、“申遗”、归属权和保护权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

(二)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清醒认识客观分析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现状和制约因素的同时,也应看到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1、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美国本身的文化资源的确有限,但它不仅把整个从古希腊开始的欧洲文明作为自己的文化源泉,也积极吸取非洲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化的养分。迪斯尼公司前两年就以花木兰的题材做了一部动画片,赢得了巨额的全球票房。反之我们在“文革”期间,由于拒绝和排斥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弄到了“八亿人民八年看了八个样板戏”的境地,结果是人民群众的文化

权益受到极大的损害。这个惨痛的教训一定不能忘记。文化资源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以开放的心态去开发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要勇于继承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文化这个问题上,借鉴就是无偿的借用;谁的借鉴能力强谁就会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源。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渐强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李长春同志也在该会上指出:“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各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并举,积极引入商业运作机制的新局面。”近年来,先后在各国举办的“中国文化年”是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产物,也是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一个具体表现。

文化竞争力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我国当前进行的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将对我国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发展来看,相比法、德和俄罗斯,中国是未来美国文化产业巨无霸的最有发展前景的挑战者,必须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蓄势后发。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制造业大国,适时调整文化战略,充分利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等极佳展示机会,重建文化中国的国际形象,及时把具有5000年文明传统、又经过现代转换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去,这些都是历史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的新机遇。

2、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给江北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既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又是中华民族身份和中华文化主权的有力象征。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政府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2003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共同启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计划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立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和原则,对保护工作的任务、目标、要求和措施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国家设立了由文化部牵头、九个部委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省区市及所属的地市县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协调和领导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此同时,江北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选调优秀人员,成立了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江北文化大区建设注入了新活力、作出了新贡献。

3、打造“慈孝”和“外滩”两大文化品牌,给繁荣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契机。

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北,围绕打造开放有活力的文化大区、和谐有爱心的慈孝之乡的总体要求,全力打造“慈孝”、“外滩”两大文化品牌。为切实办好首届“中华慈孝节”开幕式暨

“慈城之夜”颁奖文艺晚会这次全国性文化盛宴,江北区委区政府以“和爱和谐、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出发点,始终坚持“让来之全国的来宾满意、让支持活动的企业满意、让江北干部群众满意”这一办节宗旨,通过近一年的扎实工作,2009年10月26日,成功举办了宁波市也是江北区历史上由自己组织、策划、编排的规模最大、级别最高、要求最严、反响最好的文艺晚会,先后得到国家、省、市和区领导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把中华慈孝节打造成为展示江北形象、集聚人气商气、营造发展氛围的重要文化平台,更好地助推文化大区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挖掘和培育外滩独有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老外滩打造成全国各地游客、宁波市民周末享受文化大餐的好去处,推出了“星期六?相约老外滩”系列活动。该活动集时尚发布、文化沙龙、休闲娱乐于一体,以“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品”为主旨,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策划,创新“定点、定时、定单”式文化活动方式,吸引广大的游客、市民共同参与。据不完全统计,活动已举行64场,超出原定计划12场,活动举办至今受众人数达7万余人次,其中外国人参与活动达5000余人次,共有300余家商家参与活动,先后有100余家旅行社前来踩线。同时,在“星期六?相约老外滩”活动中,定期举办的“非常庙会”走进老外滩活动,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展示的新平台。打造“慈孝”、“外滩”两大文化品牌真正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三、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对策和建议

宏观把握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江北区将在以下三大方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切实提高新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水平。

(一)大力挖掘非遗项目内涵,不断提升非遗项目的生命力。

1、挖掘慈孝内涵,充分展示核心价值。江北区弘扬慈孝文化不再是对传统的原版照抄,而是把慈孝文化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发挥其在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作为全国和浙江省唯一“慈孝文化之乡”,利用中国慈孝文化研究基地在江北挂牌成立这个文化平台,将慈城作为慈孝文化主要传承地,在保护修复孔庙(节孝祠)和朱贵祠等慈孝遗址的同时,邀请专家、学者组成调研队伍,征集、整理慈孝传说、歌谣和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一步拓展了慈孝文化内容,进一步丰富慈孝文化的内容。

2、坚持传承创新,不断研发新产品。坚持传承发展和弘扬创新相结合,充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那些最原始、最自然、最具有原生状态特点的文化基因,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传承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富于时代性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创作、演出、比赛等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结合现代时尚元素、掌握现代人心理特点和审美要求,及时开发出适合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消费需求和特色的新品种、新包装,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做好广告推介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培育民族精神和建设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和传播形式,制作和持续展播形象生动的公益广告,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性。

(二)充分发挥非遗项目优势,形成新兴经济发展产业。

1、形成产业一条街,倾力打造文化实体。在生产性保护的实践中,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和工艺品展销会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使江北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获取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辐射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当地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积极规划建设慈孝文化园、文化生态保护区、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一条街等文化街区,全力打造融保护传承、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实体。

2、配套旅游产业,努力打造文化精品。旅游开发作江北的后劲产业,而旅游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江北丰富多采的民族民间文化无疑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真正将江北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地整理,通过有效利用、专业保护与业余参与多种途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保护,人人共享保护成果。把优秀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整理、加工、提炼,精心设计,打造文化精品,来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内涵,注入新鲜的活力,大力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3、形成文化产业,全力打造文化品牌。要切实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实施文化大区战略,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有力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由文化资源区向文化强区的跨越。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骨干作用,强化对民俗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指导,走“协会+公司+传承人”开发之路,形成了“研、产、展、销”一体化经营体系。要善于把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市场品牌优势、产业发展优势,要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允许不同所有制的文化产业之间的合作,努力挖掘文化资源,形成产业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真正使民俗文化产品“香”了起来。

(三)勇于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做好非遗工作的水平。

1、坚持政府主导,健全民间保护组织。要真正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加强文化大区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长远的保护工作规划,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在成立江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的基础上,及时成立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会等非遗民间组织,落实保护工作的专项经费,利用民间习俗体现非遗作用,增强传承非遗的原动力,方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断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2、拓展传承平台,实现教学基地全覆盖。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道德绿卡”和慈孝“亲子”活动,编写《美德与情操》、《孝道》等慈孝文化乡土教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校园教学平台,推介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已经建成的17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的基础上,在全区所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学校课程,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3、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传承人保障机制。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考核列入考核目标,进行监督管理;要开展传承人的命名活动,定向保护,鼓励传承;切实建立、完善濒危项目的保护、传承机制;每年确定一批重点抢救项目,有计划地提供资助,实施重点保护;建立激励机制,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的优秀者和做出重大贡献者,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和奖励;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场经营的优惠政策,在土地使用、税费规费、人事编制等方面给予支持,以科学发展促传承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该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大学生应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做呢?其他的不说,就从我们大学生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大学生怎样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吧!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具有文化优势、教育传承优势,我们应积极探索利用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和参与保护工作的自觉性。 首先,学校是知识传授、文化传播、技术创新的大本营,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学校通过老师为我们营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的平台,了解更多的关于非物质遗产的知识,融入非物质文化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保护,更清楚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次,现在全国有近20所大学开设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方向,各高校和各地研究机构的不少理论研究人员正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以高校为基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合乎国家民族文化复兴的举措。为此,各个高校应该普遍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方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机构,以配合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国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应该响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号召,积极参与,我们大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多少都保持着对自己地方民间民俗活动、文化活动的印象,有些学生还有着相当的感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是非常

丰富的,有些技艺为大学生所喜爱,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投入一些传统技艺的学习,了解更多的社会地理文化的不同,亲身接触知识和技艺,并成为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覆盖面,促使更多的年轻人投入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年轻人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不哀的关键。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之所以濒临危机,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参与,导致其传承乏人,濒临断绝;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一刻不可放松,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非物质遗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受许多条件因素影响,我国原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着猛烈的冲击。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出一条保护和传承这种鲜活的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我国有着曾经灿烂多彩的文化发展历史,五千年漫长时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的是丰富厚重、种类繁多、各具地方或民族特色的非文化物质遗产——口技、说书、京剧、庙会……数也数不清。这些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1、定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2、范围 ①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表演艺术。 ③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⑤传统手工艺技能。 ⑥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堪忧

宁波江北古村落

宁波江北古村落“半浦”(宁波古村落之七)(2008-10-07 21:30:05) 标签:大宅子古渡二老阁周家祠堂半浦小学旅游 08年10月5日,是一个秋雨朦胧的上午,我们撑着伞,踏着细雨,走访了半浦村。 “半浦村”距宁波20公里,位于姚江之滨,慈城古镇以南。 半浦村南边就是古渡“鸛浦”。古渡口据交通要冲,姚江上游的货物和客商在此上岸经营和转运,连接古镇慈城与姚江上下游商贸,同时也生发滋养了“半浦”渡口古村。 围绕着古渡口附近方圆不到一里路程,是半浦古村落的建筑群落,一批明清时代的民居散落了周围。这些明清古建筑大约有15处以上的院落,其中的四合院,三合院,几进的大宅子都还依稀可见当初的繁华。这些宅第都还有响亮的名称,村民说起来如数家珍。 “陆善堂”、“和庆堂”是一幢宅子的两个名称。“益丰门头”、据说是最早的大宅子。 “茶栈”,是当年的茶商经营的场所,院子宽阔,门楼颇有气派。一座老宅名子称“中书第”,据说有200多年的历史,应该是崇尚文化的主人所为和居住的地方吧? 还有“孙家”“周家”“芝轩门头”“前八房”“九间头”等等,都是可观的大宅子。 “孙宅”主人是孙衡甫,这位主人当年是四明银行的当家人,曾经可是经营成功,财力可观。从他捐建的半浦小学,便可略知一二了。孙衡甫捐资建造的“半浦小学”,是一幢四合院,欧式特征明显的主楼在乡村里显得异常醒目,经历了80年风雨之后,这幢欧式楼房依然完好地伫立着,进了昔日半浦小学的大门,看见一块碑,刻于1927年,字迹模糊。 “周家祠堂”经过修缮,现在的规模气派不小,用作老年活动中心。 著名的藏书楼“二老阁”也是在这个渡口,300多年前,郑氏亲自到余姚黄竹浦,把黄宗羲著作用船载运到半浦。后来,郑氏编《二老阁书目》整理黄宗羲的遗稿,四方学者访求黄宗羲的著作,不去竹浦去半浦,使二老阁在学术界享有了盛誉,也使半浦古渡多了四方求学者的身影,二老阁缕缕书香,因此散播到宽阔江面之外更远的地方。可惜,今天半浦已经没有二老阁的身影,只留下一块石碑,记载着曾经有过的盛况。 半浦村现共有村民600余户,1320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 2008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作者荣子涵 系别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08级 学号0828150088 成绩 指导教师张春香 2010年08月21日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 中医药理论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社会实践主要内容: 摘要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东方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内容源 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严峻挑战,学会结合国情,借鉴经验,探索出一条保护和弘扬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医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1900年发表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首次提出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然而在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这四大文明古国中,除中国外,其他的三大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都没能延续至今。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五千年的历史,无数的王朝被覆灭,又有新的统治者站起来,然而哪怕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外敌入侵战争——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也没能打断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五千年的延续,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流传至今的都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然而对于这些精髓我们并没有好好的保护与利用,只是任他们自生自灭。 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愈来愈多的与世界接触,我们喊着让中国国际化世界化,可是那样的后果是我们始料未及的。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慢慢的被人们所淡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的出台,人们才意识到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些事情我们经历的久了,就会忘记它不平常的来历。直到韩国抢先注册端午节这一原本属于我国的纪念节日后,我们才真正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乐府诗集》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中的女英雄花木兰。然而当下又有多少人不是一边吃着快餐一边看着迪士尼版的《花木兰》。迪士尼乐园中被许多美国土生土长的卡通人物围绕的木兰亭即灿烂夺目又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若木兰真的知道了,恐怕现在又要多叹息了。中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背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饮茶始

宁波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宁波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 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进行深度剖析,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绿地总面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专题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本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的真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居住用地面积和绿地总面积现状 (1) 第二节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宁波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宁波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宁波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宁波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宁波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宁波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一、民间文学(共计23项) 白蛇传传说(杭州市)梁祝传说(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西施传说(诸暨市) 济公传说(天台县) 杨乃武与小白菜传说(杭州市余杭区) 张阁老传说(温州市龙湾区)高机与吴三春传说(苍南县) 防风神话传说(德清县) 黄大仙传说(金华市) 寒山拾得传说(天台县) 烂柯山传说(衢州市) 刘伯温传说(文成县、青田县) 观音传说(舟山市) 徐福东渡传说(象山县、慈溪市、岱山县) 钱王传说( 临安市) 西湖民间故事(杭州市) 徐文长故事(绍兴市) 朱三与刘二姐长篇叙事民歌(富阳市) 绍兴师爷故事(绍兴县) 越歌(绍兴市) 畲族叙事歌(松阳县) 平阳卖技(平阳县) 三字经(宁波市鄞州区) 二、民间音乐(共计11项) 浙派古琴艺术(杭州市) 楼塔细十番(杭州市萧山区) 畲族民歌(建德市) 鼓亭锣鼓(富阳市)平湖派琵琶艺术(平湖市)竹溪锣鼓(松阳县) 山歌《金华山歌、仙居山歌、江山廿八都山歌》(金华市、仙居县、江山市) 吹打(洞头县、平阳县、苍南县、上虞市、磐安县) 《洞头龙头龙尾、平阳吹打、苍南吹打、上虞吹打、磐安吹打》 塘工号子(海盐县)缙云丝竹锣鼓(缙云县)遂昌昆曲十番(遂昌县) 三、民间舞蹈(共计28项) 黄沙狮子(临海市)余杭滚灯(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鳌鱼灯(杭州市余杭区) 神兽花灯(临安市)严州虾灯(建德市)拼字龙灯(温州市龙湾区) 跳仙鹤(富阳市)贝壳舞(洞头县)定位(永嘉县)藤牌舞(瑞安市) 余姚犴舞(余姚市)平湖九彩龙(平湖市)上舍化龙灯(安吉县) 跳魁星(金华市)九狮图(永康市、仙居县)武义花灯花轿(武义县) 板龙(磐安县、东阳市、临海市、衢州市衢江区、三门县) 《岭口亭阁花灯、许宅花灯、大田板龙、全旺板龙、花桥龙灯、杨家板龙》 断头龙(兰溪市、江山市)大奏鼓(温岭市)仙居鲤鱼跳龙门(仙居县) 上盘花鼓(临海市)江山手狮(江山市)硬头狮子(龙游县)貔貅(龙游县) 钢叉舞(常山县、缙云县)浦江滚地龙(浦江县)林城狮舞(长兴县) 四、传统戏剧(共计23项) 昆曲(浙江省) 越剧(浙江省) 泰顺药发木偶戏(泰顺县) 温州南戏(温州市) 绍兴目连戏(绍兴市越城区、新昌县、嵊州市) 平阳木偶戏(平阳县) 侯阳高腔(东阳市) 武义昆曲(武义县) 哑目连(上虞市、杭州市西湖区) 单档布袋戏(平阳县、苍南县) 绍剧(绍兴市) 瓯剧(温州市) 甬剧(宁波市) 姚剧(余姚市) 湖剧(湖州市) 婺剧(金华市) 诸暨西路乱弹(诸暨市) 泰顺木偶戏(泰顺县) 醒感戏(永康市) 大石车灯戏(临海市) 婺剧变脸、耍牙(江山市) 茶灯戏/唱灯(遂昌县、衢州市衢江区、庆元县) 菇民戏(庆元县、景宁畲族自治县) 五、曲艺(共计17项) 武林调/杭州摊簧/杭州评词/杭州评话/独脚戏(杭州市) 嘭嘭咚(渔鼓)(苍南县、平阳县) 温州莲花(温州市鹿城区、永嘉县) 唱新闻(宁波市北仑区、象山县、奉化市) 宁波走书《蛟川走书、翁洲走书》(宁波市镇海区、舟山市)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若,则的值为() A.B.C.D.4 2.下列成语表示随机事件的是() A.水中捞月B.水滴石穿C.瓮中捉鳖D.守株待兔 3.下图是由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右边4个平面图形中是其左视图的是() A.B.C.D. 4.已知在Rt△ABC中,∠C=90°,AB=5,BC=4,则sinB的值是() A.B.C.D. 5.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D=2,DB=1,△ADE、 △A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的值为()

A.B.C.D.2 6.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对称轴是() A..直线x=1B.直线x=﹣1C.直线x=3D.直线x=﹣3 7.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cm,母线长为15cm,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A.100πcm2B.150πcm2C.200πcm2D.250πcm2 8.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A、D为半圆上的两点,若A为半圆弧的中点,则∠ADC=() A.105°B.120°C.135°D.150° 9.已知(﹣1,y1),(﹣2,y2),(﹣4,y3)是抛物线y=﹣2x2﹣8x+m上的点,则()A.y1<y2<y3B.y3<y2<y1C.y3<y1<y2D.y2<y3<y1 10.已知∠ADB,作图. 步骤1:以点D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DA、DB于点M、N;再分别以点 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E,画射线DE. 步骤2:在DB上任取一点O,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半圆,分别交DA、DB、DE于点P、Q、C; 步骤3:连结PQ、OC. 则下列判断:①=;②OC∥DA;③DP=PQ;④OC垂直平分PQ,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六年级的阅读之旅精彩纷呈。《夏天里的成长》中,几天不见,就长满了tái xiǎn_______的白石头,是万物在fèi téng_______的夏天迅速生长的印迹。《少年闰土》中那个戴着zhān mào________的男孩儿,让我们见识了不一样的童年生活。时间的流逝本是sī kōng jiàn guàn ________的现象,朱自清却在《匆匆》里pái huái________、探寻,遗憾自己未曾在生命中留下“游丝般的痕迹”。阅读让我们在广阔的世界里不断思考、成长! 2.依据语意,用“凝”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 我们坐在土炕上__________着窗外,四周绿色的波浪__________了山野老农十多年的心血,这巍巍青山就是他生命的归宿,它们如此庄严而又__________。 3.根据教材内容填空。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米,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__________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__________是那么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听了哥哥《如何分配时间》的专题分享,我们茅塞顿开,忙乱的复习一下子井然有序起来,真可谓“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3)《两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了__________的情感。古诗《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韧,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品性。4.以下诗句中藏着一首学过的诗,请找出来,誊抄在方框内。 要求:写上诗题,加上标点,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 ①今夜月明人尽望②九曲黄河万里沙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④浪淘风簸自天涯⑤渭城朝雨浥轻尘⑥多少楼台烟雨中 ⑦如今直上银河去⑧花木成畦手自栽⑨同到牵牛织女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 文化遗产是人类灿烂文明、辉煌历史和非凡创造力的集中体现与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记忆,是后人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文化源泉,更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希望对你有用!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倡议书篇1 朋友们: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瑰丽多彩、蔚为大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担当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维护全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在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同时,还主动与周边国家合作,为跨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资源建立联合保护的工作机制。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民众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卓越创造力和思想情感

的体现,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在广大民众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我们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增强了对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创造力的尊重。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来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城镇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在2014年文化遗产日(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2014年为6月14日)期间,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将以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为主题,在全国所有城乡社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让广大民众更方便、近距离地了解非遗,参与保护。在此,文化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非遗传承,人人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人人参与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传承保护。 我们相信,有您的参与,那些祖辈们唱过的歌、跳过的舞、扮过的戏、做过的手工以及传统的民间实践活动和高度智慧的思维方式将重放异彩,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而您,将获得参与非遗实践活动的教益和快乐;在与祖先、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参考内容)

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习所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所谓的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由各级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认定,能熟练掌握某种非遗项目技法,且具有权威代表性或社会大众公认影响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标准,同时他们也承担着法律赋予的更多义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标

准,具体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由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传承和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传承、和发展始终由其载体――“传承人”来完成。他们掌握并传承着古老的民间文化知识和民族技艺的精髓,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如果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与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延续,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三、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必要性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传习所进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将担负起以下功能:在传习所场馆内开展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展演工作,建立传承机制、大力培训传承人,做到后继有人,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例如保存、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三章城市绿化现状与分析 第一节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一、园林管理机构建设现状 (一)机构、职能配置及人员编制 (二)设备情况 二、城市绿地建设现状 至2016年4月,昆明市昙华片区建成区面积达7.6km2,常住人口为7.6万人。 根据实地调查与记录分析,建成区内共有各类绿地208.77hm2。公园绿地共23.76hm2;生产绿地共0hm2,占建成区面积的0%;防护绿地共28.19hm2;附属绿地共102.56hm2;绿地率22.72%,绿化覆盖率27.40%。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一)公园绿地 目前昙华片区建成区共有公园13个,包含综合公园、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共有公园绿地面积23.76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13m2/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为55.26%,没有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表3-1 现状公园绿地统计表 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遥感调查与测试要求》公园绿地率达65%以下的公园,统计公园绿地面积时,按实际绿地面积计。 (二)生产绿地 规划区共有生产绿地0hm2;占建成区面积0%。 (三)防护绿地 建成区内现状防护绿地共计28.19hm2。主要包括二环东路防护绿地、虹桥路防护绿地、东三环防护绿地。 表3-2 现状防护绿地统计表 (四)附属绿地 建成区共有各类附属绿地102.56hm2。其中单位附属绿地30.53hm2,

居住区附属绿地57.73hm2,道路附属绿地14.3hm2。 (五)其他绿地 昙华片区共有其他绿地36.03hm2,主要包括肖家山深林公园等。 表3-3 现状指标表 第三节现状绿地分析与建议 一、现状绿地实地调查分析 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的面积由大块的昙华寺以及森林公园组成,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以及防护绿地类型,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高,但部分片区遭踩踏严重,景观效果差。在靠近二环东路的道路附属绿地,绿化密度过低,且灌木已经枯死,并没有达到良好的绿化作用。靠近肖家山附近的荒地绿化景观,没有利用好土地资源,没有做好相应的绿地系统规划,在长地埂村内部绿化率几乎为零,生态环境极差,省一监家属区作为老小区绿化率低,管理不到位,景观效果差。 在西南林业大学周边没有生产绿地和公园绿地,多数的绿地景观为附属绿地,居住区附属绿地覆盖率非常高,道路附属绿地覆盖率较高,但部分片区土地仍然荒漠,景观效果差。尤其以锦大车市北部,大面积的土地没有种植任何植物与树木。并且西南林业大学东南部为挖掘机厂,也表现出大面积植物缺乏的现象,但在西南林业大学和此厂的交界处校内种植了一排高大绿色乔木,以防止风沙天对校内环境的影响。 二、现状绿地问题与建议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路边树木管理较差,部分地方种植较为稀疏且杂乱,有枯树,杂草等存在,2.小区外的防护带较窄,没有起到很好的隔离效果,树种选择也比较单一,道路绿地严重不足,没有达到规定的绿地率,绿化景观单一,以单一的树池式绿化为主,绿化树种较少,难以形成丰富的道路绿化景观,缺少乔、灌、草的合理搭配,难以形成群落结构3.部分树种选用不合理,道路反复重建,树木重栽现象严重。新建道路树木年龄较小,难以形成绿树成荫的景观效果。部分道路由于没有选用合理的乔木作为行道树,树木长势效果欠佳,遮阴效果效果相对较差,难以发挥好的生态作用 4.部分小区绿化设计存在盲目性,缺乏地方特色,树木生长不良,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差。5.人均面积低,小区内内居住人口较多,但绿地面积较少,草坪面积多,造成居住区的绿化树种缺乏,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病虫害多,群落稳定性差,养护管理不到位。6.绿化分配不均匀,部分地区种植大面积绿化,

非遗100道题总结

奉化布龙于(2005 )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胡琴制作技艺于(2018 )年被列入第五批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5月19日,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宁海县政府主办的第(17 )届中国宁海非遗展示馆于(2018 )年5月18日开馆。 “阿拉非遗汇”是宁波非遗一张闪亮的名片,首届“阿拉非遗汇”于(2013 )年举行。 北仑“蛟川走书”已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鄞州区横溪镇被评为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之非遗主题小镇。“内家拳”是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五批宁波非遗名录新增(63)项。第五批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新增(95人)北仑区有(55 )个区级非遗项目。 丁逸儿,是宁波(面塑)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陈祥源是(四明南词)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 周荷花老师是宁波市(草帽编织)技艺传承人。 宁海狮舞俗称“打狮子”,又称“狮子灯”,在宁海流行盛广。其历史可追溯到(梁代)。据著作记载介绍,奉化吹打在(明代)中叶就已盛行。 “水火流星”表演开始于(唐)代,是流行于北方民间艺人街头玩耍表演。 象山渔民号子在(唐宋)时期已经初步形成,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期间达到繁荣程度。象山县组织的渔民号子队在(2006 )年获全国号子邀请赛一等奖。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浙江省(象山)隆重开幕。 2.姚滩起源于(姚北),即现在的慈溪坎墩一带。 3.宁波市第二届少儿非遗故事大赛依旧以(温故)为主题,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7. 宁波气候温和湿润,山区土壤肥沃疏松,适宜种竹,为(竹编)技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1.在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中,被评为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的是(余姚)土布衍生品(梅兰竹菊)。 18.“造趺”流传于宁波市(北仑)穿山村(原刑堤村)及春晓镇、梅山乡一带。建立首个街道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的是宁波市(北仑区)。 19.1962年前后宁波工艺美术厂在(鄞州区)定点生产染色的竹编日用品为了保护竹编技艺,工艺竹编已在(2008 )年列入鄞州区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2.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越窑青瓷烧制技艺属于(慈溪市)。 25.木偶摔跤流传于(余姚)泗门一带..珠水溪母子龙这一宁波市非遗项目属于(象26浙江省第十届曲艺新作大赛中,象山唱新闻(那片红)荣获金奖。 27鲁孟军制作的绿茶三山玉叶,并连续(三)届荣获“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金奖称30.在香港九龙高山剧场举行的“2018中国戏剧节”亮相的是(宁海平调)(2006 )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1.2016年底,宁波市启动了“非遗特色小镇”创建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一批34.下列关于姚剧的说法错误的是(2008年6月7日,姚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8慈溪共有宁波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6项,国家级(2 )项。 39.跳蚤会的表演形式是(男女对舞) 多项选择题 1.宁波三石指的是(小溪石、梅园石、大隐石)。 2.2019年6月27日下午“三位一体”专家考核组来到北仑,对北仑区(绿茶、木杆秤

2017-2018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初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 1.(4分)若,则的值为() A.B.C.D.4 2.(4分)下列成语表示随机事件的是() A.水中捞月B.水滴石穿C.瓮中捉鳖D.守株待兔3.(4分)下图是由3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右边4个平面图形中是其左视图的是() A.B.C.D. 4.(4分)已知在Rt△ABC中,∠C=90°,AB=5,BC=4,则sinB的值是() A.B.C.D. 5.(4分)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D=2,DB=1,△ADE、△ABC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的值为()

A.B.C.D.2 6.(4分)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对称轴是() A..直线x=1B.直线x=﹣1C.直线x=3D.直线x=﹣3 7.(4分)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0cm,母线长为15cm,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是()A.100πcm2B.150πcm2C.200πcm2D.250πcm2 8.(4分)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A、D为半圆上的两点,若A为半圆弧的中点,则∠ADC=() A.105°B.120°C.135°D.150° 9.(4分)已知(﹣1,y1),(﹣2,y2),(﹣4,y3)是抛物线y=﹣2x2﹣8x+m上的点,则() A.y1<y2<y3B.y3<y2<y1C.y3<y1<y2D.y2<y3<y1 10.(4分)已知∠ADB,作图. 步骤1:以点D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DA、D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长为半径画弧交于点E,画射线DE. 步骤2:在DB上任取一点O,以点O为圆心,OD长为半径画半圆,分别交DA、DB、DE于点P、Q、C; 步骤3:连结PQ、OC. 则下列判断:①=;②OC∥DA;③DP=PQ;④OC垂直平分PQ,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市政协科教文史委 根据市政协双月协商座谈会工作分工,科教文史委牵头筹备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协商活动。通过本地观摩,外出参观,听部门情况介绍,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传承人来完成的文化遗产。目前,我市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都年事已高,比如的传承人,的传承人等。这些人的身体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非遗项目的损坏或者消亡。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进一步健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影音、文字资料库,以供将来教学、研究时使用。一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全面完成所有非遗项目的影音采录工作,包括传承人口述史、技艺流程、剧目或者节目、仪式规程等等。要让每一个非遗传承人、每一种非遗文化、每一个非遗项目、每个项目的所有细节,都以最完整的形式原汁原味保留、记录下来。二要整理好历史非遗资料。许多历史非遗资料,由于时间久远,当时的文字记录、录音带、录像带等难免出现发霉、老化现象,建议用数字化手段重新翻新保存。三要做好非遗资料的挖掘工作。对一些缺失的或者仍然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文化及项目,要及时进行挖掘和收集,查漏补缺,比如要及时收集散落民间的剪纸老纹样等,使档案库更加完善。

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传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解决其传承的重要手段。因此,和被动保护相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课堂、讲堂,同时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刊有文,让普通群众、下一代了解非遗文化、热爱非遗文化、甚至愿意传承非遗文化,是保护非遗文化的更加长远、高效之计。一要做好对“下一代”的传播,推动合适的非遗项目进课堂,使学生增强“非遗”保护意识,培养学习和保护“非遗”的兴趣。建议有关部门联手,让等武术类项目进入小学、初中、老年大学的体育课程;让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手工课,让民俗、非遗类音乐等项目进入各类学校音乐课。二要做好对机关干部、教师、大企业等集中性群体的传播,推动相关非遗项目进各种讲堂。比如,等同志,既是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又有着丰富的民俗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素养。建议有关部门让他走进学校、机关、老年大学等讲堂,宣讲等传说。三要做好在全社会的普及性传播,让非遗专栏进入报纸、电视台、电台。建议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把更多的非遗文化和项目做成喜闻乐见的动漫、公益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使之真正在生根发芽。 三、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青州的农民画产业现在正在兴起,其题材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当地人的吃穿住行,很具乡土气息。比如当地的特产水果银瓜就是农民画的热门题材,许多福禄寿喜画作就是用银瓜排列组合而成的,很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欢迎。建议我市相关部门也能够引导非遗传承人借鉴这种经验,不断拓展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题材和内容,将之和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一、内容 二、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中国文化遗产日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国家文物局2005年8月16日正式宣布采用金沙“太 阳神鸟”金饰图案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英文文字采用“中国文化遗产”,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文化遗产歌曲《寻找与守望》 《通知》说,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政府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全国“文化遗产日”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选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而是确定在没有任何特殊意义的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这样做旨在使这个“文化遗产日”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0年10月在济南举办。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在山东枣庄举办。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4年10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办。以“非遗: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

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

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探讨摘要:本文分析了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的现状,提出存在问题,研究提高措施为今后的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提供借鉴意见。 关键词:宁波市;公园绿地;养护管理;风景园林;存在现状;发现问题;措施探讨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ingbo park green spa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earch to improve the measures for future park green spac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opinion. keywords: ningbo; park green spac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und the problem; measures discussed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宁波市总面积9816平方公里,人口760.57万,近年我市城建面貌日新月异,先后取得国家级卫生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称号,这些荣誉对我市各项建设成果的保持和维护也提出了相应标准的质量要求。公园绿地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景观效果直接影响到城市面貌的定位。它的现状分析和提高措施是值得我们园林管理人员去研究探索。我从多年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技术工作的经验中分析发现,我们虽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也

非遗进校园

“非遗进校园”:活体传承的创举2013年03月28日 09:15 来源:宁波日报A8版 |更多 甬剧传承基地落成典礼在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举行 惠贞书院的学生们正在给菱形风筝上色 望江小学小童星在央视闹元宵特别节目中演出

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的学生表演姚剧 鄞州区优秀非遗校本教材 上林湖的传说、粉塑、工艺竹编、箍桶技艺、犴舞、蛟川走书、木偶摔跤、水火流星……这些名词让很多人感到陌生,这些植根在宁波土地上的民间文学、手工技艺、曲艺、民间舞蹈、传统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仿佛一段久远的记忆,与现代都市生活相隔遥远。然而,在宁波许多中小学校校园里,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被它们所吸引,正在关注、学习、传承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一切,要归功于我市文化部门推出的“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什么保护和传承发展?人。的确,戏要有人唱,舞要有人跳,工艺要有人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它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它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遗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宁波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把学生作为非遗传承的主体,不仅是临时、短期地让非遗走进校园展览、展示、展演、做讲座等,更在学校建立非遗传承基地,由专职教师在学校进行持续性、常态化教学活动,把非遗项目植入校园生活,编写出适合不同年级段学生的教材,并将它们与美术、音乐、体育、德育等课程以及乡土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非遗之花在校园绽放。

目前,我市171个非遗项目中已有36个传承基地放在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学,其中有12个被列入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名单,涉及的非遗项目包括传统美术、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7个大类。 “‘非遗进校园’活动为宁波非遗传承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其在服务于现代社会之外,更为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寻觅潜在的传承人打下了基础。同时,中小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本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对学校来说,非遗的浸润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有助于在中小学中进一步推广素质教育,学校也借此形成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宁波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这样评价“非遗进校园”活动。 本土戏曲唱响校园 “月光泻银映碧波”、“杜鹃妹真好心,帮助我磨粉”、“我格阿爹起得早”……在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每星期有两个下午,校园内回荡着经典甬剧《田螺姑娘》、《杜鹃》、《九斤姑娘》选段抑扬顿挫的旋律,学校甬剧社团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板有眼地学习唱腔、进行身训的场景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甬剧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的宁波戏剧,它从农村田头山歌、唱新闻等演化而来,体现了宁波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更好地传承这一体现浓郁宁波地域文化特色的戏剧艺术,甬剧把传承的目光瞄向中小学校,开展甬剧进校园活动,先后在江北区育才小学、鄞州区高桥镇望江小学成立了“甬剧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让传统戏剧在校园“活”起来。 从2011年4月起,望江小学与宁波甬剧团合作,开展了《甬剧文化在农村校园传承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写了宁波市第一本少儿甬剧教材《乡韵》和《宁波方言简单学》,还请来甬剧专业老师,从零开始教孩子们宁波话、唱腔、身段。 来到望江小学,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甬剧文化气息:校园墙面汇集了各种甬剧知识、名家风采组照等;校园广播每天播放甬剧经典唱段等;孩子们吟唱的校歌是专门创作的甬剧版。2011年11月,陈露茜、陆永园两位同学演唱的《杜鹃》片段在央视戏曲频道《快乐戏园》“周末大比拼”中获得银奖;2012年元宵节,李雅林、戴佳莉和卫婷的《田螺姑娘》、《半把剪刀》参加了央视戏曲频道“闹元宵”特别节目的演出。 甬剧团导演王红钢作为传承基地的专职老师,连续三年每周都到学校为孩子们上课,他为孩子们认真学习的热情深深感染,“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尤其是很多外地的孩子,他们努力克服语言关,从学甬剧开始,了解宁波地方戏、了解宁波文化,难能可贵。” 校长褚炳君告诉记者:“如今,望江小学大多数小朋友掌握了甬剧知识,并渐渐喜欢上了甬剧艺术,一大批家长也被带动着开始了解和关注甬剧。” 无独有偶,同样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宁波另一个剧种姚剧也正收获着“非遗进校园”的硕果。从2004年起,余姚市肖东第一小学成为姚剧进校园试点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1年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如今,学生人人会唱姚剧,并多次在市、省、全国戏曲比赛上获奖。 此外,蛟川走书、宁波评话等地方曲艺类非遗项目也分别在镇海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钱湖旅游学校设立了传承基地,让宁波传统戏曲扎根在学校、留驻在青少年的心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