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推荐文档

读书推荐文档
读书推荐文档

心存善意不忘初心

--------《阿弥陀佛么么哒》读书推荐

稻庄镇中心小学马雷刚

善意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善意是人性中永恒的向阳面。有一本书中这样说。这本书就是大冰的游历著作《阿弥陀佛么么哒》。作者介绍:

大冰,百万级畅销书《乖,摸摸头》作者。

山东人、作家、主持人、民谣歌手、老背包客、不敬业的酒吧掌柜、油画科班、手鼓艺人、业余皮匠、业余银匠、业余诗人、资深西藏拉漂、资深丽江混混、黄金左脸、禅宗临济弟子……

内容简介:

《阿弥陀佛么么哒》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人生思考:

书中的十二个故事各有深意,引发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例如:【小善缘】一只叫大黑天的鹰与大冰的小屋结缘的故事。

【我的王八蛋】从重庆飞到上海,原机返回,只为和过去、和心爱的姑娘告别。

【别担心】一个挑战过无数极限的姑娘,深深把“别担心”藏在心里,那里还藏着一个比朋友更亲密的人。

【凭什么】有人说每一个拥有梦想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老谢是个流浪歌手,从南到北走了五十几个城市,他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

书中有许多感悟对我们深有启发,引导我们重新认识人生经历中你可能忽略的点滴风景。

作者这样说,选择善意,即选择天性,即选择光明。或许也是在选择一种永恒吧……虽然人性在每个人身上的星辉闪光都只是刹那。

命运善嫉。总吝啬赋予世人恒久的平静,总猝不及防地把人一下再塞进过山车,任你怎么恐惧挣扎也不肯轻易停下来,非要把圆满的颠簸成支离破碎的,再命你耗尽半生去拼补……

社交之所以有时候会让人觉得烦,大多是因为,社交中的人们大都在努力表现着自己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

盔甲太重,人自然累。

健全的人生理应是多元的人生、多项选择的人生——先认真体验,再负责地选择。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是天然带有原罪的。但任何一种长期单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对自己犯罪。明知有多项选择的权利却不去主张,更是错上加错。

任何情况下,认真工作都是对自己最好的尊重。同时,一个认真工作的人自然会受到旁人的尊重。

们可以旅行,但不能没有方向。

各位老师,我们身处教书育人的岗位,肩负育人成才的责任,更有

必要善待身边的每个孩子,永远留存人性的善良,不忘初心,心存善意,方能为人师表!!

请各位老师有机会一定读一读这本书,相信书中的故事能够像一汪清泉注入我们的心田,滋养我们的生命!

愿你知行合一。愿你能心安。

谢谢大家!

2018.2.26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类)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小说是一种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作为阅读命题材料,在07高考中已占有一定的比例,如海南.宁夏卷的《林冲见差拨》,湖北卷的《日月行色》等。08《江苏考试说明》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列入了必考内容,且明确说明“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而江苏高考多年来一直以散文为阅读文本,因此,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新高考中,小说阅读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纵观09年高考试卷,考查到小说的试卷有安徽卷.四川卷.福建卷.浙江卷.宁夏卷.辽宁卷共6套。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一.(四川卷)(22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17题。 想像 (英国)凯?杰罗姆 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恰恰得了这种病。 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不知我还患有其它什么疾病﹖ 翻到舞蹈病,我发现,正如我预先料想的那样,我也患有这种疾病。我开始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兴趣,并决定一查到底。我开始按字母顺序逐个检查——翻到疟疾,我知道自己已经出现了疟疾的某些症状,两个星期后进入急性发作期;翻到肾小球肾炎,我心中稍微感到一丝安慰——我得的只是其中较轻一种,就目前状况而言,我还可以活上几年。此外,我还染上了霍乱,并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而白喉对我来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我不厌其烦地按照26个字母统统检查了一遍,结果发现,惟一没有得上的疾病就是髌前囊炎。 起初,我对此颇有些伤感,心中似有几分失落。为什么我没有得上髌前囊炎呢﹖不过,过了一会儿,我的心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我想,从药理学讲,我不是已经得了其它各种常见的疾病了吗﹖没有得上髌前囊炎那就算了吧!反正痛风已经处于恶性晚期了。 我陷入了沉思。我想,从医学角度来说我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病例,对于医学院学生来说,我更是一个极为难得的病例!如果学生们有了我,他们也就无须到医院去实习了——我就是他们的“实习医院”。他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我身上研究研究,然后就可以拿到他们的毕业文凭了。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活多久,我得做一番自我检查。我摸了摸自己的脉搏。起初,我

(完整版)四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核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第17-19题。 17. 较合适?()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18.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剪鸡蛋 19.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5分) 二、某市教育局公布的该市学生体质状况的最新检测结果。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四)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 (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判断 1、【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3分) 2. 下列做法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多文本阅读的教学

多文本阅读的教学 台湾国家教育研究院吴敏而 绪论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阅读教科书来学习,然而,为了拓展知识,学习者必须超越教科书的内容,进行课外阅读;而课外阅读要能发挥最大功效,学生必须整合众多文本里的细小讯息,建构出较巨观的图像。进行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时,学生连结他们从教科书里学到的东西跟补充读物里的“新”讯息。在连结的过程中,他们在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并运用此意义来支持、辅助其他的学习历程;学生建构的意义成为进行新学习的一项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澄清先前学科知识里的错误概念,或发展有关社会议题的批判思考,或发展阅读策略本身。因此,进行文本之间的连结是从阅读中学习的关键能力。虽然大家都了解课外阅读的好处,但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没有要求学生做学科领域的课外阅读;就算有补充读物的建议书单,一般学生常常也会忽略老师没有要求或跟课业无关的阅读。本文将描述一个用以协助学生运用多文本建构概念或形成概念的活动。 课程及背景材料 多文本讯息连接的相关研究 多文本连接让学生形成更弹性灵活的讯息表征,因而能促进学生 学习,研究证据显示,能够从多文本中转换与整合讯息的读者,对于 学科内容会有更深入的了解(Wiley & Voss, 1999)。这种从多文 本连接讯息的能力,对于学生通过阅读来探索和获取知识的学习是非 常重要的。

一、阅读的建构—统整模式 Kintsch(1988)提出建构—统整模式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简 称CI Model),描述读者如何响应目前阅读的文本(Kintsch的“局部结构”或“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以及如何将目前的文本跟其他情况连结起来(Kintsch的“总体结构”或“巨观结构”〔macrostructure〕)。根据Kintsch的模式,在微观层次,读者创造出文本的表征以进行几项活动:核对在文本中读到的说明、回答有关文本的问题、回忆及概述文本内容。 在不只单一文本的更深层次,意即巨观层次,读者能够提供单一文本当中未明白陈述的讯息,并且需要相当主动地进行推论,将文本跟个人先前的阅读或知识连接起来。更进一步,读者会统整目前文本提供的讯息跟先前的知识,重新组织和架构他对整个知识领域的理解,而非只是理解刚读过的文本。最后所产生的心理表征,让读者对该文本有更深的理解,而读者获得的新知识也能够应用在新环境,解决意料之外的问题。 二、读者回应理论和阅读交易理论 Rosenblatt(1938,1995)可能是本世纪最常被引用的阅读理论学者,虽然她 主要是上个世纪的理论家,她的《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在1938年初版,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因为当时是新批评主义盛行的年代,众人非常尊崇文学学者,认为他们在文学诠释上有最终的发言

快速阅读材料文档

速读训练(1) [速读测试题] 姓名: 1、本文题目是(10分) 2、本文作者是(10分) 3、本文出处是 4、电灯是美国发明家于年发明 的。(10分) 5、爱迪生于年出生于美国 州的一个小城镇。(10分) 6、爱迪生12岁时,为了挣得够买仪器和药品的钱, 到火车上去卖和。 (10分) 7、爱迪生见义勇为,于1862年 (10分) 8、1869年,爱迪生发明了一台得到4 万美元报酬。(10分) 9、爱迪生于年去世,他一共获得了 项专利。(10分) 10、人们称爱迪生为天才时,他说:(10分) [训练记录](文章字数:1140字) 阅读用时:分钟阅读速度:字/分阅读理解率:﹪阅读效率:字/分 速读训练(2) [速读测试题] 姓名: 1、本文题目是(10分) 2、本文作者是(10分) 3、本文出处是(10分) 4、故事发生的地点是(10分) 5、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和。(30分) 6、简述故事的经过。(30分) [训练记录](文章字数:660字) 阅读用时:分钟阅读速度:字/分阅读理解率:﹪阅读效率:字/分

速读训练(3) [速读测试题] 姓名: 1、文题目是(16分) 2、本文作者是(16分) 3、本文出处是(16分) 4、苏牧考了分,得到了小红花。(16分) 5、莎丽考了分,却没得到小红花。(16分) 6、苏牧得到小红花的原因是什么?(20分) [训练记录](文章字数:700字) 阅读用时:分钟阅读速度:字/分阅读理解率:﹪阅读效率:字/分 速读训练(4) [速读测试题] 姓名: 1、本文题目是(10分) 2、本文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的人。(10分) 3、有一年正月十五,突然月食开始了,人们慌乱了,而祖冲之说这不是天狗吃月亮,而是。(20分) 4、徐州刺史刘延孙50岁生日准备庆贺,问祖冲之十 五晚上天气将如何,祖冲之说: (20分) 5、当徐州刺史拍着桌子问祖冲之:“如果不发生月食 呢?”祖冲之坦然地回答说: (20分) 6、当徐州刺史生日那天发生月食时,众人有什么表 现?(20分) 答: [训练记录](文章字数:650字) 阅读用时:分钟阅读速度:字/分阅读理解率:﹪阅读效率:字/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探究 命题特征 一、观点鲜明 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 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 二、结构清晰 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 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 (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 (2)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3)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 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 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

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 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 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 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 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 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 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

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四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考核

四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能力考核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食物“消化时间表”》,完成第17-19题。 中午吃什么比较合适() A.猪肉、面包、牛肉 B.香蕉、牛肉、鸡蛋 C.芋头、猪肉、豆浆 D.苹果、牛奶、面包 18.小明在睡前有吃东西的习惯,从消化时间看,吃什么比较合适()A.香蕉 B.牛奶 C.牛肉 D.猪油剪鸡蛋 19.小华偏食,爱吃肥肉、香蕉,请给他提些建议。(5分) 1.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 ① ② 2.请你为“阳光体育运动”写一条宣传标语,提高大家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四)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 (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判断 1、【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 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3分) 2. 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3.【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为什么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 ....的地方”,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出其中的原因。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阅读 考点训练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考点训练一分析情节结构 一、类题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职业 汪曾祺 文林街一年四季,从早到晚,有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大人小孩都听得很熟了。 “有旧衣烂衫找来卖!” 我一辈子也没有听见过这么脆的嗓子,就像一个牙口极好的人咬着一个脆萝卜似的。这是一个中年的女人,她的声音很高,拉得很长,一口气。 “有人买贵州遵义板桥的化风丹?……” 我好像只看见这人走来走去,吆喝着,没有见有人买过他的化风丹。这位贵州老乡,你想必是板桥的人了,你为什么总在昆明呆着呢?你有时也回老家看看么?黄昏以后,直至夜深,就有一个极其低沉苍老的声音,很悲凉地喊着: “壁虱药!虼蚤药!” 壁虱即臭虫。他这时候出来吆卖是有道理的。白天大家都忙着,不到快挨咬,或已经挨咬的时候,想不起买壁虱药、虼蚤药。在这些耳熟的叫卖声中,还有一种,是:“椒盐饼子西洋糕!” 卖椒盐饼子西洋糕的是一个孩子。他斜挎着一个腰圆形的扁浅木盆,从早到晚,穿街过巷,吆喝着。这孩子也就是十一二岁,如果上学,该是小学五六年级。但是他没有上过学。 我从侧面约略知道这孩子的身世。非常简单。他是个孤儿,父亲死得早,母亲给人家洗衣服。他还有个外婆,在大西门外摆一个茶摊卖茶,卖葵花子。他长大了,得自己挣饭吃。母亲托人求了糕点铺的杨老板,他就做了糕点铺的小伙计。晚上发面,天一亮就起来烧火,帮师傅蒸糕、打饼,白天挎着木盆去卖。这孩子是个小大人。他非常尽职,毫不贪玩。遇有唱花灯的、耍猴的、耍木脑壳戏的,他从不挤进人群去看,只是找一个有荫凉、引人注意的地方站着,高声吆喝。 每天下午,在华山西路、逼死坡前要过龙云将军的马。他每天都是这时经过逼死坡,他很爱看这些马。黑马、青马、枣红马。有一匹白马,真是一条龙,高腿狭面,长腰秀颈,雪白雪白。他站在路边看不厌,但是他没有忘记吆喝: “椒盐饼子西洋糕!” 饼子和糕卖给谁呢?卖给这些马吗?他吆喝得很好听,有腔有调。若是谱出来,就是:

阅读文本

文本一《不敢老的父亲》 父亲比我大了整整50岁,老来得子,高兴得放了两大挂鞭炮,摆了10桌宴席,还开了那瓶存放了两年都没舍得喝的五粮液。 8岁时,父亲带我去学二胡,从家到少年宫,骑自行车足足要一个小时。等我放学了,他把我送过去,晚上9点再去接我。到家时,已经10点多了,我饭没吃,功课也没做,不得不继续奋战到深夜。于是,父亲决定买一辆摩托车,这样我就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 我妈说:“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父亲握紧拳头,一边展示胳膊上的肌肉一边豪情万丈地说:“穆桂英53岁还挂帅出征呢,我是个大老爷们,小小摩托车还征服不了?”他胳膊上的肌肉松垮垮的,看得我一个劲儿地捂着嘴偷笑。 我10岁时,父亲60岁,从单位光荣退休后的第二天,他就找个人多的街道,摆起了修鞋摊。收费低,活儿做得又好,常常忙得抽不出身吃饭。 以前的同事闲逛到他的摊前,不解地调侃:“老黄,退休工资还不够花呀?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干这活。你这手艺什么时候学会的呀?” 父亲一边抱着鞋飞针走线,一边爽朗地笑:“这么年轻就闲着,还不得闲出病来。”看着他沟壑丛生的脸,我忽然感觉有点难为情。 我读高三那年,父亲执意在学校附近租间房子,学人家搞陪读,还不辞辛苦地把修鞋摊也搬了过来。我上课时,他在家做饭;我放学时,他急匆匆出摊。 饭做早了会凉,但他总是把时间掐得很准,每次我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可这样的话,他就只能饿着肚子干活,能吃饭时菜早已凉透。 我帮他收摊,一个补鞋的中年妇女说:“你孙子都这么大了呀,那你干吗还这么拼命?让儿子养着就好了。”我站在旁边,脸上火烧火燎的,命令他:“以后不要再摆摊了,家里又不是穷得揭不开锅!” 他把脸一沉,气呼呼地说:“我还这么年轻,还能多挣点!”说这话时,他68岁,原本挺拔的腰身已经有些佝偻。 大学时,远离家乡,我和父亲难得见上一面,所有的交流都靠一根细细的电话线维系。他总是在电话里说:“想买啥就买啥,别太寒碜,我还年轻,养得起你。”

2020高考英语快速阅读材料练习

I完形填空(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满分 30 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 36~55 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hile I studied at school, I felt a great difficulty in learning my Latin translations. I was always very 36 in using a dictionary, and 37 it most difficult, while to other boys it seemed no 38 . I formed an alliance(盟友)with a boy in the Sixth Grade .He was very clever and 39 read Latin as easily as English .My friend for his part was almost as 40 troubled by the English essays he had to write for the headmaster as I was 41 these Latin words .We agreed together that he would 42 me my Latin translations and that I should do his essays. The arrangement 43 wonderfully. The headmaster seemed quite 44 with my work, and I had more time to myself in the morning. On the other hand, once a week 45 I had to compose the essays of my friend. For several months no difficulty 46 , but once we were nearly caught out. One afternoon, the headmaster 47 my friend to discuss one essay with him in a lively spirit. “I was interested in this 48 you make here. I think you might have gone

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典题型

论述类文本阅读经典题型 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 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茶引、盐引、矾引、香药引等信用工具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异地凭该票兑取现钱或其他禁榷货物。这些信用票据的行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禁榷专卖品领域能够共利发展,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营的禁榷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补给军需、增加收入的目标。便钱、见钱公据和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等信用工具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这些代表入纳现钱价值的信用票据到指定的地区和入纳地兑取现钱。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清结。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后来在信用票据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纸币,它们的行用,弥补了货币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使商品经济得到了扩张。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行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

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04-16T01:10:55.01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姚玉华[导读] 阅读数学课本,重在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该纠正那种“学生合上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姚玉华(兴化市永丰中心校,江苏兴化 225700)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1-107-01 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数学世界的窗口和工具,数学语言虽然不像文学语言那样生动活泼,吸引人,可是,它精确、凝练,有很强的概括力,具有独特的美感。统观目下的小数课堂,重练习轻阅读数学文本的现象盛行,这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数学文本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和规范,也深刻影响了小学生数学思想的启蒙。有鉴于此,笔者呼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非常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 课前自读文本 有的老师有这样的疑问:课本让学生先读了,还有什么可探究的?其实,探究学习并不排斥对文本的接受学习。相反,它很需要应用这种学习方式来扩充认知的背景,提高探究的起点。如“旋转、平移”之类的知识,让学生去无所凭借地去猜想、发现,不仅浪费时间,可能也无意义。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旨在把独立的学习引进教学过程。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建立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创设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质疑、操作、实验、探索中获得真知。这样的效果会更佳。 课前自读文本,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身份,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从“要我读”转为“我要读”、“我能读”、“我会读”。 课前自读文本,要注意教给方法,循序渐进。起初可以只要求在书上画画圈圈;继而可以试着提出疑问;再后就可以在自学以后尝试着独立解决文本上的习题了。 2 课上精读文本 阅读数学课本,重在引导,特别在讲授新课时,应该纠正那种“学生合上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翻开课本,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精心阅读。在阅读中,让学生反复琢磨,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它词语行吗?省略某某字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等等……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内容,读出从表述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文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3 体会句式,读出数感 数学概念的表述是严谨简洁的。教师如果只是口头解说术语,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要通过多读来领悟。 有的概念是借助关联词来表述,如“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有的概念是用含有字母的句子来表示,甚至是交互式的,如“如果自然数a能被自然数b(b≠0)整除,就把a叫做b的倍数,就把b叫做a的因数。”作为教师不但要通过大量的实例来推导、概括概念,同时要对它进行多读,把抽象的语言、复杂的含义进行反复阅读,在脑子里产生数感;数感越清晰,对该概念的感知、理解就越能收到好的效果。 有些数学知识在刚开始学习时,也需要用多读来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刚开始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对2.6和2.60,如何让学生理解呢?20.02这个小数中的两个0怎么读?48.362这个小数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读成“四十八点三百六十二”,怎么办?笔者认为,要通过多读来加深感知,体验数学,增强数感,从而减轻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 4 手脑并用,以“动”助读 通常,问题的答案,不一定一目了然,这时学生就容易失去信心。新的解题方法产生于学生尝试构思,并付之实际之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但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这样读写结合,手脑并用,能促使思维的展开,提高阅读的效率。以“动”助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做一做。在数学教学中,以“动”助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六年级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边读题边画线段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图形的教学中,以“动”助读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圆的认识”一课中,对于“画圆”的教学,就先让学生自学,阅读书上介绍的画图的步骤,让学生对圆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尝试练习画圆,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点拨,这样通过阅读和动手操作相结合,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圆的画法。 帮助学生阅读,教师还可以列出读书提纲,以便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圆的平面知识,拟了以下读书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①弄清圆的各部分名称;②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在同一个圆里还成立吗?③想一想,圆的周长、面积是如何推理出来的?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原有知识的空白和相关性的知识的处理方法,建议采用标记号、绕道走、放过去的对策。 5 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通过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如教六年级上册“问题的解决”,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商店运来一批电视机,卖出18台,卖出的台数与运来的电视机总台数的比是3:7。共运来电视机多少台?”不少学生理解“一共多少台”就是把两部分相加。而没有认真阅读,弄清“共运来电电视机多少台”和“运来电视机总台数7份”相对应,不需要再加。先让学生读,然后议一议,最后再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之,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字化,社会越来越数字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应重视学科阅读,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 析)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又说,“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

事大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呀?要是在不持斋的月份③,能挣上两张二十五卢布,那就得谢天谢地了,老实告

高考英语快速阅读材料练习9

Fast Read ing Materials for Senior Grade I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A B、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f you didn ' t know anything about it, a place with a name like the Dead Sea might not sound very attractive. But the reality is that the Dead Sea is a very 36 place. ____________________ The main thing is the salt. I had 37 a little about the place, so I knew the Dead Sea is so 38 that it ' s hard for 39 to live in it, which is 40_ it ' s called the Dead Sea. And I knew that it ' s seven times as sa lty as the ocean. I was eager to 41 there, because the salt does more tha n keep the sea fish-free, it makes you 42 like you ' re full of air. 43 my friends and I got tired of floating like soap bubbles, we put big rocks betwee n our legs. The rocks helped us 44 lower in the water. Wethought welooked really funny, 45_ then wenoticed something that wasn' t so funny. Salt stings (刺痛).Even my friend ' s 46 face began to hurt, so we 47 the Dead Sea as fast as we could. And that ' s when we found the 48 . The mud by the Dead Sea is 49 many minerals —nor just salt —and these minerals are good for your 50 . Sopeople 51 in the mud, like puppies (小狗)playing in the grass. We 52 every inch of our bodies with black, sticky mud 53 began to laugh very hard. And we 54 , so we can always remember how we look 55 our suits of mud. 36. A. com mon B. special C. beautiful D. dan gerous 37. A. read B. seen C. heard D . found 38. A. stra nge B. wide C.deep D. salty 39. A. pla nts B. an imals C. anything D. everyth ing 40. A. how B. why C. because D . thus 41. A. live B. swim C. visit D . travel 42. A. float B. lie C. sleep D . rise 43. A. Before B. Un til C. After D . While 44. A. si ng B.dance C. drop D . si nk 45. A. as B. but C. si nee D . even 46. A. froze n B.shocked C. lost D . shaved 47. A. jumped into B. dived into C. got out of D . looked out of 48. A. fish B. water C. rock D . mud 49. A. lack of B. full of C. bad for D . harmful to 50. A. breath B. stomach C. taste D . health 51. A. roll B. dive C. drink D . cry 52. A. struck B. moved C. covered D . discovered 53. A. while B. and C. still D . or 54. A. watched games B. made no tes C. walked around D . took pictures 55. A. over B. in C. below D . with II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 B、C 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经典)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归纳 小说阅读 1.明确概念: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四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是:主题) 一、人物形象 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暗示人物身分和地位;反映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反映人物的性格爱好. 动作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暗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细节描写: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描写对象的特点鲜明突出。 2、小说中的人称及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便于直接抒情,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交流情感,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客观的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3、小说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主人公、次要人物。 这两类人物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 主人公是文章塑造的核心人物,能够揭示、突出、深化主题; 次要人物能够对比、衬托主人公,突出主人公的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也能够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者造成情节的陡转;有对比、衬托、揭示主题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小说常考的题型。 设问角度: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由面到点分点作答,性格特点+文中的依据(结合文本材料分析)。 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可从五面揣摩: 第一,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 第二,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第三,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 第四,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五,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 注意:区别“人物形象的特点”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二、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