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 GL038 2019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 GL038 2019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 GL038 2019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CNAS-GL038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Guidance of Verification of Qual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ed in the Clinical Immunology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是对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和 CNAS-CL02-A004:201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关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所做的具体解释和指导,供医学实验室和评审员参考使用。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对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进行性能验证实验活动,也可供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过程中参考使用。

本指南主要适用于医学实验室使用的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其他专业领域使用的定性检验程序/方法可参考使用。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也称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方法,在本指南中统一称为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以下简称“检验程序”),包括纯定性免疫检验、半定量(滴度)的免疫检验和以定量方式报定性结果的免疫检验等各项检验活动。

本文件适用于医学实验室采用的经确认的检验程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部分)适用于本指南。

WS/T 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

WS/T 494-2017《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WS/T 505-2017《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

WS/T 514-2017《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

3 术语和定义

对于本标准,GB/T 29791.1-2013(ISO 18113-1:2009,IDT)中的定义适用。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5%~95%浓度区间 C

5~C

95

interval

临界值附近的分析物浓度,在此区间之外的检测到的浓度结果始终为阴性

(浓度

5)或始终为阳性(浓度>C

95

)。

注:C5即仅有5%被检样本可被判断为阳性时的分析物浓度,C95即有95%被检样本可被判断为阳性时的分析物浓度。

3.2诊断准确度标准 diagnostic accuracy criteria

使用单一方法或方法组合(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测、病理学和随访信息在内的临床信息),来判断待研究特性存在与否的当前最佳可用标准。随着分析系统的发展,诊断准确度标准会随着改变。诊断准确度标准不考虑候选方法的结果(评估中的新程序)。诊断准确度标准可以评估指定选择的方法组合的综合积分来进行最终的阳性/阴性分类。

4 总则

4.1性能验证的时机

4.1.1新检验程序常规应用前。

4.1.2任何严重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发生后,应在检验程序重新启用前对受影响的性能进行验证。影响检验程序分析性能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仪器主要部件故障、仪器搬迁、设施(如纯水系统)和环境的严重失控等。

4.1.3 常规使用期间,实验室可基于检验程序的稳定性,利用日常工作产生的检验和质控数据,定期对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进行评审,应能满足检验结果预期用途的要求。现用检验程序的任一要素(仪器、试剂、校准品等)变更,如试剂升级、仪器更新、校准品溯源性改变等,应重新进行验证。

4.2性能验证的参数

性能验证指标的选择应满足该项目的预期用途,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的分析性能参数一般包括:符合率、精密度(重复性)、检出限、临界值、抗干扰能力、血清与血浆结果一致性等。实验室应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预期用途,选择对检验结果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参数进行验证。

5 实验前准备

5.1 实验操作人员应熟悉方法原理与操作,能对样本进行正确处理。

5.2 实验室设施及环境符合检验程序工作要求。

5.3 仪器经过校准,其各项性能指标合格。

5.4 试剂及校准品满足检验程序要求。

6 性能验证要求

6.1 符合率验证

6.1.1诊断符合率验证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可根据诊断准确度标准是否明确来验证诊断符合率。

6.1.1.1 验证要求

当诊断和被检测物的结果明确,即用金标准进行检测,且满足诊断准确度标准时,可采用评估诊断灵敏度和诊断特异性的方法来验证诊断符合率。

6.1.1.2 验证方案

a)当诊断和被检测物的结果明确时,选取阴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阳性样本20份(包含至少10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性样本),随机盲号法重新分号,检测样本,将所有检测结果按表1汇总填表。

表1 诊断符合率验证

候选实验

金标准(诊断准确度标准)

疾病非疾病

a(+,阳性)b(+,阳性)a+b c(-,阴性)d(-,阴性)c+d n1 n2 n

b)诊断符合率计算

诊断灵敏度=[a/n1] × 100%

诊断特异性=[d/n2] × 100%

诊断符合率=[(a+d)/n] × 100%

6.1.1.3 可接受标准

如果实验室计算得出的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不低于厂商检验方法声明,则通过验证;如果低于厂商检验方法声明,则未通过验证,应寻找原因或更换检验方法。

6.1.2 方法符合率验证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当诊断准确度标准不明确时,可采用评估方法符合率的方式来实现符合率的验证,包括用候选方法评估已知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的样本以及不同方法学或/和相同方法学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

6.1.2.1验证要求

参比系统(在用检测方法)经验证性能符合设定标准,日常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能力验证合格的在用检测方法。优先选用符合以上要求的经CNAS认可的医学实验室的检测方法。

6.1.2.2 验证方案

a)样本:选取阴性样本10份(包含至少5份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样本)、阳性样本10份(包含至少5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样本,1份极高值阳性),共20份样本,随机每4份分成一组。采用参比方法和候选方法均每天按照患者样本检测程序进行平行检测一组样本。

b)将所有检测结果按表2汇总填表,计算符合率。

表2 方法符合率验证

候选方法

参比方法(非诊断准确度标准)

疾病非疾病

a(+,阳性)b(+,阳性)a+b c(-,阴性)d(-,阴性)c+d n1 n2 n

阳性符合率=[a/n1] × 100%

阴性符合率=[d/n2] × 100%

总符合率=[(a+d)/n] × 100%

阳性似然比=阳性符合率/(1-阴性符合率)

阴性似然比=(1-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

6.1.2.3可接受标准

可接受标准为所用厂商检验方法(候选方法)标准。若无可用的厂商标准时,可根据实验室检测方法的预期用途制定实验室验证可接受标准。

6.2精密度(重复性)验证

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程序若以量值或数值形式表达定性结果,精密度验证方法可参照CNAS-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

6.2.1 验证要求

用于验证的样本应是临床标本,如使用质控品则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均一

性,样本浓度应包括阴性、弱阳性和阳性水平。

6.2.2 验证方案

6.2.2.1.检验程序以量值或数值形式表达定性结果的验证方法

a)样本:选取阴性样本2份(至少1份其他标志物阳性)样本、阳性样本3份(包含至少1份浓度在cut-off值和2-4倍cut-off值之间的弱阳性,1份极高值阳性)样本,共5份样本,按照患者样本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b)验证过程:阳性样本参照CNAS-CL02-GL037《临床化学定量检验程序性能验证指南》。阴性标本跟随阳性样本同时检测。

6.2.3 可接受标准

为所用厂商检验方法声明的标准。若无可用的厂商标准时,实验室可根据临床诊疗的质量要求确定可接受标准。

6.3 检出限验证

6.3.1 验证要求

所用检验程序在厂商试剂使用说明书等有检出限声明时,有标准物质时,或以定量形式表达定性结果时,应进行检出限的验证。选用定值标准物质如国际参考品、国家参考品、厂商参考品进行检出限验证。

6.3.2 验证方案

使用定值标准物质的样本梯度稀释至厂商声明的检出限浓度,在不同批内对该浓度样本进行测定(如测定5天,每天测定4份样本),样本总数不得少于20个。稀释液可根据情况选用厂商提供的稀释液或阴性血清,该阴性血清除被验证的目标物必须阴性外,其对应的相关物质(如抗原或抗体)也必须阴性,且试剂说明书上申明的干扰物质必须在允许范围之内。

6.3.3 可接受标准

如果≥95%的样本检出阳性,检出限验证通过。

6.4 临界值验证

6.4.1 验证要求

)依据制造商临界值确定方案进行验证对于以临界值(cut off value;C

50

来判断阴阳性的检测方法,应在实验室现有检测条件下,可参照WS/T 505和WS/T 494标准评价临界值,评价(临界值-20%)至(临界值+20%)的浓度范围是否包

含于、位于或者超出这种方法的95%区间。候选方法的厂商说明书有时会指定分析物的临界值。如果有提供临界值,则在以下实验中可将其作为代替C

的近似

50

值。如果没有提供临界值,则可以从阳性样本中进行系列稀释,并且重复检测稀释度样本,以估计产生50%阳性和50%阴性结果的浓度,对应于该稀释度浓度。

即为C

50

6.4.2 验证方案

6.4.2.1 当临界值是基于阴性样本或阴性人群确定时,选择40例健康人的新鲜血清样本,检测结果用“1/3”原则来排除离群值,即将疑似的离群数据与其相邻数据之差D除以数据全距R,若D/R≥1/3则为离群值,检测过程中将发现的离群值舍弃,并用新的健康体检人群个体代替,最终确保40例检测结果都不含有离群值。

若40例样本检测均小于说明书提供临界值或仅有不多于2例样本超出说明书提供临界值,则本次验证通过。

6.4.2.2选择健康人和其他标志物阳性的患者新鲜血清样本各30份,分3~5批3~5天进行检测,计算平均值M和标准差SD。

临界值验证值为M+3SD,若该验证值不大于说明书提供临界值(或者在说明书提供临界值±20%内),则验证通过。

6.4.2.3当临界值同时基于阴性样本或阴性人群和阳性样本或阳性人群确定时,除了6.4.2.1方案外,还需增加阳性样本的验证。

选择弱阳性(浓度均匀分布在临界值±20%内)的新鲜血清或质控血清样本共60例,分3~5批3~5天进行检测,计算平均值M和标准差SD,临界值验证值为M-3SD。若验证值与说明书提供的临界值接近(或者在说明书提供临界值±20%内),则验证通过。

6.4.2.4 制备足够40次重复检测的3个样本:分别为处于临界浓度、高于临界浓度20%和低于临界浓度20%的样本;重复检测样本40次,确定每一份样本结果为阳性和阴性的百分比。

验证通过。当(临临界浓度的阳性结果于(14-26)/40(35%-65%)之间,C

50

界浓度+20%)阳性结果≥36/40(90%),且(临界浓度-20%)阴性结果≥36/40(90%),表明(临界值-20%)至(临界值+20%)的浓度范围位于这种方法的95%

区间。

6.4.3 若验证不通过,实验室需根据验证的结果评估本实验室条件下,该方法的假阴性、假阳性的可能性,并结合预期用途(筛查、诊断或确认试验等),制定本实验室的复检规则。

6.5 抗干扰能力验证

6.5.1 验证要求

应验证与检测对象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物质对检测的影响。应验证说明书中涉及的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这些干扰物质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胆红素和免疫球蛋白G等。对于病原体标志物检测,还应验证与检测目标物可能存在交叉反应的病原体对检测的影响,这类病原体主要是与检测目标物可能有交叉抗原、易引起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的病原体。宜在病原体感染的医学决定水平(弱阳性)进行验证。

6.5.2 验证方案

可参照WS/T 416-2013《干扰实验指南》。

6.5.2.1相关物质干扰验证试验

a)样本准备:收集目标物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同时收集目标物阴性的高浓度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高胆红素和IgG样本。

b)抗干扰具体方案

1)将收集的高浓度血红蛋白、高甘油三酯、高胆红素和IgG样本分别加至上述选取目标物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中,使其干扰物质浓度达到厂商说明书声称的干扰浓度。

2)加入干扰物质的量应小于样本量的10%(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健康人阴性血清),以上干扰物浓度可在相应的分析仪上检测。

3)未添加干扰物质的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作为对照。

4)对所有样本同时进行目标物检测,每个浓度重复检测2次,计算均值并记录。

c)可接受标准

加干扰物质的阳性组结果和阳性对照组结果之间符合率应≥80%;添加干扰物质的阴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均为阴性。

6.5.2.2病原体干扰验证试验

a)样本准备:收集目标物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同时收集与目标物可能有交叉抗原、易引起相同或相似临床症状的病原体样本(浓度为弱阳性水平)。

b)抗干扰具体方案

1)将收集与目标物可能有交叉抗原、易引起相同或相似的临床症状的病原体弱阳性样本分别加至上述选取目标物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中。

2)加入干扰物质的量应小于样本量的10%(对照组加入等量的健康人阴性血清),以上干扰物病原体弱阳性样本可在相应的分析仪上检测。

3)未添加干扰物质的阴性、弱阳性、阳性不同浓度的5份样本作为对照。

4)对所有样本同时进行目标物检测,记录结果。

c)可接受标准:加干扰物质的阳性组结果和阳性对照组结果之间符合率应≥80%;添加干扰物质的阴性组和阴性对照组结果均为阴性。

6.6 血浆与血清样本结果的一致性验证

6.6.1 验证要求

对于厂商试剂说明书上可以同时使用血清或者血浆的样本,需对不同的抗凝剂的影响进行评估。

6.6.2 验证方案

分别选取血清和血浆各20份样本,均应包含阴性、弱阳性、阳性样本,同时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

6.6.3 可接受标准

血清和血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100%,则验证通过。

参考文献

https://www.360docs.net/doc/7e7505758.html,AS-CL02:2012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https://www.360docs.net/doc/7e7505758.html,AS-CL02-A004: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免疫学定性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3.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

4.WS/T 494-2017 《临床定性免疫检验重要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5.WS/T 505-2017 《定性测定性能评价指南》

6.WS/T 514-2017 《临床检验方法检出能力的确立和验证》

7.CLSI EP12-A2:User Protocols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ative Test Performance;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8.CLSI I/LA21-A2:Clinical Evaluation of Immunoassay;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

9.CLSI I/LA23-A: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Immunoassay Systems:Radioimmunoassays and Enzyme, Fluorescence, and Luminescence Immunoassays;Approved Guideline.

10.CLSI EP28-A3C: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3rd Edition。

分析方法验证指导程序

目的:建立分析方法学验证的指导程序,用以证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保证验证工作能够有计划、按步骤的进行,同时使与质量检验有关的活动符合GMP的要求。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分析方法的验证的活动。 职责:QC:负责起草分析方法验证的验证方案、报告;负责按批准的验证方案执行验证;负责检验仪器运行和保养。 QA:负责确定分析方法的验证条件、标准、限度及检验方法;负责验证方案、报告的审核;QA负责人负责方案、报告的批准。 1 相关定义 1.1 分析方法:法是为完成检验项目而设定和建立的测试方法,它详细描述了完成分析检验的每一步骤。一般包括分析方法原理、仪器及仪器参数、试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测定,计算公式及检测限度等。 1.2 方法验证: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在建立产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 1.3 方法确认:在应用已验证的药典方法和其他法定方法前,应在当前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方法确认来证明方法在该实验室的适用性。 2 验证的适用范围 2.1 产品的物料、中间产品、中间过程控制和产品的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和确认; 2.2 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3 需要验证的分析项目 根据检验项目的设定目的和验证内容的不同要求,将需验证的检验项目分为四类:3.1 鉴别试验;鉴别的目的在于判定被分析物是目标化合物,而非其它物质。用于鉴别的分析方法要求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和耐用性。 3.2 杂质的限度检查与定量测定;杂质检查主要用于控制主成分以外的杂质,如无机杂质,有机杂质等。杂质检查分为限度检查和定量测定两部分。用于限度检查的分

实验室记录控制培训试卷及答案

记录控制培训试卷 姓名:班组:考核时间: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 《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2.2中规定: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应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并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标识。 2《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记录应实时记录,不允许事前预记或事后补记。 记录应字迹清楚、端正、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必须有书写人、复核人签名,必要时,要有审核人签名。 3 《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2.3和《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和《实验室记录控制程序》中规定: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划改,不可涂擦掉,以免字迹模糊或消失,并将正确值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对电子存储的数据也应采取等同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4《检测和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中4.13.1.3中规定:所有记录应予以安全保护和保密。 5 实验室记录包括: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质量记录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6 每项检测的记录应包含充分的信息,以便在在可能是时识别不确定因素,并确保该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重复。 二、判断题(每题5分) 1 为保证记录的整洁完整,现场检测记录,可以在检测结束后统一整理后再填写(×) 2 所有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保存三年(×) 3 原始记录填写错了,复核人可以修改(×)4技术记录是进行检测或校准活动的记录,包括抽样、检测的原始记录、观察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环境条件控制记录(√) 5 若试验过程中人手少,未来得及记录。可以在试验结束后补记或追记。(×) 6 实验室无需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 ( ×) 7 每次检测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能够再现。 ( √ ) 8 对电子存储的记录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

CNAS-CL52:2014《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CNAS-CL52 《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应用要求》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国家认可实验室微信号:CNAS-CMA(微信公众号:CNAS实验室认可中心)仅用于学习交流,不得用于谋求商业利益,亦不得损害原作者权益! 前 言 本文件旨在明确CNAS-CL0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相关条款的具 体实施要求。当本文件中对特定条款的要求与专业领域的应用说明不一致时,以专业 领域应用说明的要求为准。 本文件作为实验室认可的强制性要求文件,与CNAS-CL01同步应用。 本文件中的条款号与CNAS-CL01相对应,因此并不连续。 本文件是2014年首次制定。 CNAS-CL52:2014 第 2 页共 11 页 2014 年05 月20 日发布 2015 年05 月20 日实施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应用要求 4.1 组织 4.1.1 实验室或其母体机构应是法定机构登记注册的法人机构,一般为企业法人、机 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或社会团体法人。 a) 实验室为独立注册法人机构时,认可的实验室名称应为其法人注册证明文 件上所载明的名称;实验室为注册法人机构的一部分时,其认可的实验室 名称中应包含注册的法人机构名称。政府或其他部门授予实验室的名称如 果不是法人注册名称,不能作为认可的实验室名称。 b) 实验室为独立法人机构时,检测或校准业务应为其主要业务,检测或校准 活动应在法人注册核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 c) 实验室是某个组织的一部分时,申请的检测或校准能力应与法人机构核准 注册的业务范围密切相关。 4.1.4 当实验室所属的机构还从事检测或校准以外的活动时,实验室质量手册中不仅

微生物组性能验证报告

微生物检测系统/方法的分析性能验证 一.鉴定/药敏检测系统分析性能验证 (一)材料 1、检测系统:长沙天地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TDR-1002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及耗材等。 2、评价材料 (1)细菌鉴定符合率评价材料: 1)菌株: 大肠埃希菌A 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9213、粪肠球菌ATCC29212 2)肠杆菌科生化试验: LDC、 PD、 MAU、 GLU、 INO、 RHA、 ODC、 IND、 HYS、 ADO、 MEL、 SOR、 URE、VP、 BGA、 MAN、 CEL、 SUC 3)非发酵菌科生化试验: ADH、 NIT、 GEL、 DXY、 MAL、 LDC、 CIT、 BGA、 LAC、 MAN、 URE、 ESC、 GLU、SUC、 FRU。 4)微球菌科生化试验: VP 、 ADH、 LAA、 BGA、 TRE、 HIP、 ESC、 AGA、 RIB、 LAC、 AMD、ALP、 BGU、MAN、 RAF。 5)链球菌科生化试验: URE、 NIT、 BGU、 SUC、 MAL、 ADH、 VP 、 BGA、 MNE、 TRE、 NOVO、ALP、 GLU、MAN、 LAC、 6)酵母样真菌生化试验: GLU、 GAL、 NAG、 MAL、 RAF、 DXY、 INO、 CEL、 SUC、 MEL、 ADO、AMG、 LAC、TRE、 DUL。 7)奈瑟/嗜血杆菌生化试验 NIT、 GLU、 SUC、 ALP、 LAC、 FRU、 BGA、 MAL、 STA。 (2)药敏试验评价材料: 1)菌株 肠杆菌科: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非发酵科: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微球菌科: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29213、链球菌科:粪肠球菌ATCC29212 酵母样真菌:近平滑念珠菌A TCC22019 奈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ATCC49247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喜格 一、前期策划需完成以下6个方面 1、成立项目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配备相关的资源。 2、项目调研 首先,对组织能力和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摸底。 其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行业分布、人员能力、资金需求和政策门坎等因素。 此外,还要摸清同行检测机构(潜在竞争者)的实力。项目组需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等工作,收集客户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切忌闭门造车。 3、项目审批 项目组将调研结果形成“项目可行性报告”报管理层审批。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项目前景和效益分析,硬件需求(包括资金、场地、设备、新建或改扩建设施环境需求),软件需求(包括资质和政策准入门坎、人员需求、涵盖的标准和领域、认可程序要求),特别是项目建设周期,及项目所需的资金预算,存在的困难等。管理层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后,最终作出开展与否的决策。管理层的决心和承诺十分重要。 之后,在适当时机召集各部门进行新项目评审,确保在开展新检测项目之前,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得到满足,具备检测能力。 4、制定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和体系分计划

项目组应制订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拟认可项目和领域的复杂程度、场地设施、人员配置等,估算工作量、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质量负责人进一步拟订管理体系工作计划,成立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对项目完成的进度,要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5、明确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要求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应有独立建制,其机构组成应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如授权书),实验室负责人应有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工作。 6、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 书面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给出意见和解释人员、监督员等,规定其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及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并在组织内公布传达。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见图1。 1.文件编制 文件编写小组按ISO/IEC 17025:2005要求编制文件。文件层次一般分为四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和表单(见图2)。

记录控制程序完整版

记录控制程序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控制程序 (2)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2) 记录表格的编制和审批 (3) 记录表格的发放和更改 (3) 记录的使用和管理 (4) 记录的特殊控制 (5) 记录的保存期限 (6) 记录的处置 (8) 5 相关文件 (8) 6 记录 (8)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的 控制,并为证实其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形成的各项记录,包 括: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文件等。 3 职责 1)档案室负责所有归档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2)各部、室负责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有关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工程总承包各项目部对归档前各阶段产生的记录负责管理和控制,包括设 计、采购、施工、试运、开车阶段所涉及活动中产生的记录; 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同时应满足各类记 录表格的审批职责和权限。 5)质量安全标准部对本程序实施控制管理。 4 控制程序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4.1.1 记录的控制范围 1)凡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记录的控制范围, 记录表格是一种文件,按文件进行控制,对于记录的特殊性则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 进行控制。 2)记录控制是一个过程,其输入是通过策划制定所需要的记录内容和表格,其输 出是具有客观证据的报告或填写后的表格,其过程内容包括策划、编制、标识、贮 存、保护、检索、借阅、保存、归档、处置和改进等。 4.1.2 记录的分类

分子生物组(PCR)检测程序性能验证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 确立分子生物组检测程序性能验证标准操作规程,使检测程序性能验证操作规范化。2适用范围 采用基因扩增检验方法检测的所有项目。 3职责或责任人 3.1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并审核报告; 3.2本组工作人员负责对适用范围内的检测程序进行验证操作,并撰写报告; 3.3技术主管负责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3.4质量主管参与对检验程序有效性的评价及指导; 3.5检验科主任负责批准检测程序的实施。 4内容 定量检测方法和程序的分析性能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精密度、正确度、线性、测量和/或可报告范围、抗干扰能力等。定性检测项目验证内容至少应包括测定下限、特异性、准确度(方法学比较或与金标准比较)、抗干扰能力等。 4.1正确度 指该检测程序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4.1.1验证方法:本组采用对照试验,将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或湖北省临床检验中 心的能力验证/室间质评的质控品、或已获认可的实验室的标本作为样品,以 所用的检测程序对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与质控品靶值或比对实验室检测 值进行比较,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即可接受。 4.1.2样品数量:至少5份,包括正常和异常水平或不同常见基因突变型; 4.1.3频率:至少每年2次; 4.1.4判定标准:对于定性试验,阴阳性应该一致;对于定量试验,应有≥80%的 结果符合要求,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能力和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验证评价界 限靶值分别为0.4和0.5,实验室间结果比对合格标准是偏倚<±7.5%。 4.2特异性 指在可能其它成分(如其他病原体、内源物质等)存在的条件下,采用的方法能 正确测定待测物的特性。对于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主要是指核酸扩增过程中的特 异性。 4.2.1验证方法:取一份阴性标本,加入其他常见病原体高浓度核酸样本,进行10 次独立的检测。 4.2.2判断标准:观察并记录检测结果为阴阳性的差异。 4.3精密度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同意,设立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由国家认监委归口管理。本标准是由国家认监委下达的2013年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化学分析方法验证程序》(立项编号为2012RB010),由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起草。 二、立项背景 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的主要目的是确证该方法达到某一分析目标。在验证过程中往往能够发现方法的不足之处,或发现方法中存在的非预期的问题,例如出现干扰物、试剂和设备不再可用、设备需要改造等,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对方法进行的改进。此外,通过实验室间的验证还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新建方法在某一实验室内获得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但在同样的操作条件下应用于另一实验室则不能获得满意结果,这也同样说明方法存在问题和需要改进。对方法进行验证和改进两个步骤需要反复进行,直到方法的各方面参数均能满足预期的分析目标。 目前我国针对方法的验证尚无统一的验证程序,以往国家标准及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过程中对方法的验证均是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以下称为“原验证模式”),即仅进行实验室内验证及协同试验验证两个步骤。近年来在标准的审定过程中发现,原验证模式在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原验证模式对验证参数的选择这一关键性验证步骤未作规范,导致方法起草人在实施验证过程中做法不一致,影响验证的有效性。 原验证程序中未规定如何选择验证参数(即方法的特性参数),一般由方法起草人自行选择,则可能出现所选验证参数不全面或不具代表性的问题。此外,即使是对同一参数的验证,起草人的做法也不统一和不规范。新验证程序中规范了验证参数的选择及具体验证过程的实施等技术要点,统一验证做法。 (2)原验证模式中对验证实验室的选择、验证物料的获取等直接影响到验证结果有效性的步骤未设定具体要求。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GF/QP001 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建立和保持记录,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要求的记录。 3 职责和权限 3.1 质量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公司记录表格的编制和校审。 3.2 质量部负责检验和计量工作过程、技术服务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艺、设备、工装管理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4 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记录的分类 4.1.1管理类记录:如《培训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等。 4.1.2技术质量类记录:如《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表》等。 4.2记录的填写 4.2.1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4.3.2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

文件编号:GF/QP001 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3 记录的收集、编目和归档 各部门按职责收集记录,收集的记录要清晰,并编制《记录清单》予以归档管理以便检索。 4.4 记录的保管 4.4.1归档后的记录应存放在能防潮、防蛀、防火的环境里,并由各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保管。 4.4.2记录的保存期限 管理类记录的保存期三年,技术类的保存期二年,需要长期保存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存期限。 4.4 记录的查阅、借阅 查阅和借阅已归档的记录,需办理查阅,借阅手续,经主管领导批准。 4.5 记录的处理 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管部门编制销毁清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销毁。 5 记录 GF/QR002 《记录清单》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异烟肼含量测定分析方法验证方案验证原因:验证类型: 新项目验证再验证 其它 预验证 回顾性验证转移验证 方法描述: 本分析方法为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方法。为确保其检测结果准确,对该分析方法的专属性、精密度(系统精密度、方法精密度、中间精密度)、线性和范围、准确度、耐用性进行评价。 验证依据: 中国药典2010年版分析方法(295页) 验证时间: 2010年07月09日~2010年07月10日 验证项目组成员及职责:

验证内容:-

a)人员培训: b)仪器设备、标准品和试剂: 仪器设备 标准品和试剂 c)样品

色谱条件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ODS-2 长度:250cm ,内径:4.6mm ,填料 C18 ,填料粒度:5μm 检测波长:262nm,带宽30 柱温:25℃ 进样量:20μl 流速:1.0ml/min 流动相A: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6.0),流动相B:甲醇 A:B=85:15 停止时间:12min 1.系统精密度 1.1.溶液配制 系统精密度溶液:取异烟肼10mg,置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称量,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2验证过程及结果 系统精密度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其异烟肼峰面积、保留时间。 可接受标准:异烟肼峰面积RSD≤2.0%,保留时间RSD≤2.0%。 结论:

2.重现性试验(方法精密度) 2.1.溶液配制 2.1.1.对照溶液:取异烟肼工作标准品10mg,精密称量,置1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2.1.2.方法精密度溶液:取异烟肼样品10mg置100ml容量瓶中,精密称定,用水溶解并 稀释至刻度。用此方法配置同一批号的样品溶液6份。 2.2.验证程序及结果 工作标准品溶液进2针,样品溶液各进2针。记录异烟肼峰面积,计算样品含量。 可接受标准:异烟肼含量的RSD≤2.0%。 结论:

最新记录控制程序(20190919070842).pdf

版本号 A 记录控制程序 实施日期:2017年10月01日第 1 页共 8 页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职责 (2) 4 控制程序 (2) 4.1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2) 4.2 记录表格的编制和审批 (3) 4.3 记录表格的发放和更改 (3) 4.4 记录的使用和管理 (4) 4.5 记录的特殊控制 (5) 4.6 记录的保存期限 (6) 4.7 记录的处置 (8) 5 相关文件 (8) 6 记录 (8)

1 目的 为了确保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记录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为证实其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证据,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形成的各项记录,包括:文字、图表、声像及电子文件等。 3 职责 1)档案室负责所有归档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2)各部、室负责本部门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的有关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3)工程总承包各项目部对归档前各阶段产生的记录负责管理和控制,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试运、开车阶段所涉及活动中产生的记录; 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所记录数据的真实性和正确性负责,同时应满足各类记录表 格的审批职责和权限。 5)质量安全标准部对本程序实施控制管理。 4 控制程序 4.1 记录的范围、分类与形式 4.1.1 记录的控制范围 1)凡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报告、检验和验证数据等,均属记录的控制范围,记录 表格是一种文件,按文件进行控制,对于记录的特殊性则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 2)记录控制是一个过程,其输入是通过策划制定所需要的记录内容和表格,其输出是 具有客观证据的报告或填写后的表格,其过程内容包括策划、编制、标识、贮存、保护、 检索、借阅、保存、归档、处置和改进等。 4.1.2 记录的分类 记录按其性质和使用范围可分为以下四类: 1)管理职责方面的记录(包括文件控制的记录),如管理评审记录,目标实施记录, 文件受控清单等。 2)资源管理方面的记录,如人员教育培训、经历、资格、考核记录,设备管理、设备 维修记录,安全管理、环境管理记录等。 3)产品实现方面的记录,如产品要求评审记录,供方评价记录,特殊过程确认记录,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和产品让步放行记录等。

检验科性能验证程序文件

性能验证 1 目的 验证检测试剂在仪器上的性能指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检验项目试剂的性能指标验证。 3 职责 3.1 科主任:负责审批性能验证计划。 3.2 技术负责人 3.2.1 负责制定性能验证方案和计划。 3.2.2 负责组织性能验证的实施。 3.2.3 负责定期对科室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 3.2.4 负责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3.3 各专业组技术管理员 3.3.1 负责组织本组人员完成本组性能验证的验证工作。 3.3.2 负责对本组性能验证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 3.4 检验人员 3.4.1 负责协助科室技术负责人和本组技术管理员完成本组的性能验证工作。 3.4.2 负责完成本组性能验证工作中应承担的检验工作。 3.4.3 负责认真填写本组性能验证的检验记录。 4 内容 4.1生化 生化室项目需要验证的参数包括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参考区间、可报告区间等,适用时,还要考虑分析灵敏度(仅对那些在接近0的低值有临床意义的项目有必要进行确定,必要时,可引用说明书中给出的低值)和干扰试验。 4.1.1 精密度 4.1.1.1 标本准备及要求 可采用新鲜或冻存的样本。当样本中待测物不稳定或样本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基质与实际待检样本相似的样本,如质控品。应至少评估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当 2 个浓度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 3 个浓度水平。所选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应在测量区间内,适宜时,至少有 1 个样本的被测物水平在医学决定水平左右。 注 1:通常较高值样本的不精密度较小,较低值样本的不精密度偏大。对低值有临 床意义的检测项目,宜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水平样本的不精密度。 注 2:如检测结果没有明确的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1个浓度,

cnas实验室认可中常见问题(20200919214248)

实验室认可中常见问题 2013-07-09 、关于认可规则 1. 某实验室工作人员以CNAS-RLO第10.1.1条“变更通知”中“ c)认可范围内的检测/校准依据…… 作范围……发生重大改变;”为依据,认为校准能力的扩大属于变更,而不是扩项。为种说法是否正确?应何解释?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CNAS-RLO第10.1.1条所述变更,是指认可范围内的变化,校准能力扩大,大部分不在认可范围内,所以不能按变更处理,应按扩大认可范围(简称扩项)处理。 、关于CL10 1. CL10中规定的技术管理者不具备,是否此领域不予认可? 答:是,化学领域不予认可。 2. CNAS-CL1C中的“注”与正文是否有等同作用? 答:CL10中的“注”是对正文的解释,或举例。 3. CL10在定期使用中间点的校准标样检查校准曲线会造成误导实验室以为制作一条校准曲线只满足上述要求可长期使用,不正确使用方法!不符合分析化学基本要求!如何处理? 答:CNASX可的实验室,有境内实验室,也有境外实验室,CL10规定的是最低要求,也是采用国际上 通用规则。如果相应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的,实验室应执行国家标准。 4. 申请的化学领域的授权签字人如都达不到CL10要求怎么办?是否可以推荐了其化学技术能力, 没有推荐化学领域的授权签字人? 答:如果实验室某个领域没有符合要求的授权签字人,则该领域的能力不予认可。 5. CNAS-CL10:2012 5.2.1 条款要求实验室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具有化学或相关专业专科以上的历,或者具有10 年以上化学检测工作经历, 该条款在某些实验室的化学检测人员的工作年限会达不到,能否个比例,使没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而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取得上岗证,在工作中学习累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如评审中出现该不符合项,实验室除招有资质的人员难于整改。如招不到符合条件人员,该不符合项关闭不了,评审组难于限制化学检测能力。 答:此条款是强制性要求,比例是100%。对于人员不能满足要求,或相关不符合项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的,则相应项目不予认可。此类不符合项的整改验收,应安排现场跟踪验证,包括安排现场试验。 6. CNAS-CL1:02012 于2012年6月11日发布,2013年1月1日实施。在2013年1月1日前,审时发现实验室未按照CNAS g求进行自查,和实验室的做法不符合新的应用说明要求,应如何处理。 答:①现场发现实验室没有进行自查的,评审组应提醒实验室进行自查。②如果评审依据是旧版文件,使实验室没有按照新版文件操作,评审组也不能开不符合项,只能是提醒实验室。 7. 化学实验室的标准物质按CL10要求是要按计划进行核查。但在CL01中只要技术和经济条件允许,进行… , 按哪个要求进行评定。 答:应执行CL10文件,因为应用说明文件是对通用认可准则(CL01)要求的明确和细化,允许其要求于通用认可准则。 8. CL10对技术负责人的要求,在司法鉴定机构中,如公安司法鉴定机构中其角色是要求理化室技术责人,还是机构的技术负责人之一?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

分析方法验证指南 1、目的 本文件的目的是为分析方法验证的数据收集提供基本指南。该指南参考了USP,EEC(BP/EP)和ICH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南,能够满足公司的产品的分析方法验证工作。 2、范围本文件中提供的定义和程序是为了促使公司质量方针的基本原则符合所有关于方法验证 的法 规要求。本指南适用于API、原料、中间体的检测和放行的分析方法,并为新药物的应用收集支持性的数据。本指南是为了规范验证为公司的产品提供一个通用和分析方法验证方案。现有的方法中的小变化不需要全面验证,如:对柱子的固定相的生产厂家变化,样品准备的变化(搅拌和超声,震摇和超声)。在实际分析中,方法验证需要提供更多的信息或细节,需要制定的特殊的方案。这个指南不包括微生物分析方法的验证。 3、参考文件 USP<1225>,法定方法的验证 ICH 指南Q2A&Q2B,分析方法验证程序。 公司关于有效数字修约原则 4、定义降解物:降解物是由于一个物质经一段时间的化学变化(经过诸如光照、温度、pH、水分,经与容器发生反应)产生,也叫降解产物或分解产物。大剂量原料药:原料药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大于2g/天。定量限(LOQ):指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定量测定的最低值,其测定结果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线性: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通常相关系数(R)在回归线上有一定的斜率(m)。小剂量原料药:原料药的在产品中的最大剂量小于或等于2g/天。 测量精密度(ICH-重复性):多次测定同一样品时的重现性(%RSD)。在HPLC 或GC 中也叫进样精密度。方法精密度:同一样品或标准品(若有时)准备多份供试品在测定含量时的重现性(%RSD)。回收精密度:测定同一标准时对准确度和线性的评估。也叫水平精密度。报告限度(RL):低于某一数值的时候报告中就不体现。报告限度一般大于或等于定量限。再现性 (ICH-中间精密度):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对样品检测结果的重现性。(不同的实验室、分析人员、仪器、试剂、分析时间、日期等) 5、指南A、总则因为在对产品的物理性质的评估时,分析方法会因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密性而有所不同,故验证的可接受标准也不同于一般的检测方法。一个可接受的标准可能需要根据方法的特性和检测的指标

文件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程序培训试题

文件控制程序及记录控制程序培训试题 工号: 005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对的打“レ”错的打“╳” 1.一阶文件:品质手册由管理代表批准;(√) 2.各部门的四阶文件------表单记录由部门主管批准即可;(√) 3.董事长负责批准一阶文件:质量手册的发布;(√) 4.二、三阶文件的批准由总经理/管理代表负责;(√) 5. 表单记录时尽可能避免涂改,有修改时可将原字迹用钢笔或圆珠笔划删除线“”(如“235”),再旁边 空白处记录正确的,并签字和日期;(√)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填入选择的序号如:a、b、c 1. 二阶文件的文件阶层代码为 QP ; a、QR b、QP c、OF 2. 四阶文件的文件阶层代码为 QR ; a、QR b、SOP c、00 3.文件发行时由相关部门填写 A 在批准后方可发行; a、文件制修订/作废/补发/发行申请单 b、文件销毁记录表 c、文件一览表 4. 现场使用的文件必须有文管中心盖的蓝色 C 发行章; a 、红色:作废 b 、外来文件 c、受控文件; 5.各记录到规定的保存期限后,要销毁时呈相关主管核准后记录于 A ,在日历年底集中销毁; a、文件销毁记录表 b、记录一览表 c、文件一览表 三、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 1.品保部QA收集了一份流水号为“05”的外来文件,版本为“2006”,按我司的《文件控制程序》,该文 件的编号应为 BOCA-OF-QA- 05 ,版本应为 2006 ; 2.你帮技术部人员为流水号为“17”的图纸(外来文件)编号 BOCA-OF-TD-17 ; 3. 四阶表单格式及撰写内容不设限,表单右下角要注明表单编号及版本号,再注明保存期限; 四、回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写出下列部门的代码: 商务部: CD 生产部: PD 物控部: MC 行政人事部: MA 技术部: TD 2.请写出下列三阶文件代码: 作业指导书: WI 材料清单: BOM 岗位说明书: JD 标准作业指引、公司管理制度: SOP 图纸:DR 3. 为品保部二阶文件流水号为07的文件编号为:QP-QA-QR07 4. 为品保部二阶文件流水号为07的文件下属的流水号为01的表单编号为:QP-QA01-QR07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通用版)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66

检验科安全管理程序(通用版) 一、目的 医学实验室的安全包括生物安全。化学安全、放射性安全及一般用电。用火安全等、其中生物安全最具专业特点,本程序旨在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管理及检验科的安全管理,防止样品交叉污染,防止疾病传播,医疗检验事故、火灾触电事故等时间,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实验室清洁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及管理和职业暴露的管理,适合于检验科实验室隔离、防护、试剂及危险品管理、防火灾、安全用电及发生事故后的 处理等活动。

三、职责 (1)科主任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由科主任决策和组织处理; (2)各专业组组长负责对发生的职业暴露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处理; (3)各专业组组长指定人员负责本组的特殊消毒工作;负责本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的室施;并配合进行本组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4)物业中心保洁员负责检验科公共区域清洁,可重复利用机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理等工作;物业工作人员负责原始样品收集、运送过程的安全;科室保洁员负责实验室管辖领域内的清洁、卫生、消毒,以及废弃物的收集处理; (5)各岗位工作人员遵守生物安全规定,进行自我保护、监督员负责监督生物安全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6)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负责检验科实验室日常安全的监督以及消防器材的管理; (7)值班人员负责值班期间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管理;

记录控制程序(含表格)

记录控制程序 (IATF16949/ISO9001-2015/ISO14001) 1.0目的 通过对公司管理体系相关的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保管和处理之控制,确保其完整、准确、清晰,以证明管理体系满足规定要求且有效运行,并为实现可追溯性、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与体系有关之记录的管理与控制。 3.0职责与权限 3.1品质部:负责本程序的监督执行和公司所有记录空白表单的有效性管理与控制。 3.2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之记录的填写、收集、归档、贮存、保管、作废。 4.0定义 无。 5.0过程乌龟图

6.0作业流程:

6.1记录空白表单的标识编码及表单流水编码:依据《文件编码规则》进行标识编码。 6.2表单设计:各部门根据文件/业务需要设计适合的表单,并随同文件送审,参见《文件控制程序》。 6.3记录空白表单的编目管理 6.3.1公司所有记录空白表单样板(背面盖“受控章”)由品质部进行统一编目管理,其电子档存放于共享服务器上。 6.3.2《记录控制一览表》(电子档)应包括序号、所属文件名称、表单名称、表单编号、版次及发行部门等。 6.4表单的更改:根据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和变化,需要对已不能满足要求的表单予以更改或作废,必须填写《文件/表格发放修改申请单》,经更改后的表单,按 5.3之要求进行登录及归档,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印刷新版表单。如修改文件的同时变更相关表单则无需填写《文件表格发放修改申请单》。表单作废及表单名称变更需同时变更相关的文件。

6.5表单的填写:原则上表单每一栏位均需填写,确保记录完整、准确、清晰,反映实际情况。因各种原因需要变更记录内容时,宜采取划改方式,变更前的内容应清晰可见,同时变更人应签注姓名,变更日期。 6.6表单的会签:如有些表单记录内容中需要几个部门会签的,原则上需要相关部门会签,但如果记录部门可以判定和决定时,则不需要其他部门会签。6.7记录的审批:已填写完毕的表单必须依审批权限给相关人员进行审批。 6.8记录的保存:由责任部门对各记录之文件归档进行统一标识,建立标识卡,所有记录按分类要求及时存档。注:记录保存3年或按照客户要求保存。 6.9记录的周期整理:责任部门视情况每季度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根据表单保存期限要求,整理失效表单,交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销毁或作其它处理。 6.10记录的销毁: 6.10.1未逾期、未经审批的记录不得销毁。 6.10.2已逾期且经审批后的所有与技术有关的记录及有关公司商业之保密记录需进行销毁。其它记录如可用背面再生利用,则集中交品质部盖“作废”章,用于在公司内部流通之文件的打印、复印。销毁及作废的记录需记录于《失效记录表单一览表》中。 6.10.3当逾期但经相应部门负责人确认仍有参考价值的记录,应按要求对记录继续保存,由相应部门负责人签名注明继续保存期,如:延长保存期至:XX年

性能验证 文档

试剂方法学验证及性能验证 一、验证目的: 验证检测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的性能表现。 1.1评价内容 准确度(回收试验) 精密度 检测限(灵敏度) 参考范围 线性范围 可报告范围 稳定性 干扰试验 二、评价方法 2.1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准确度一般以不准确度来进行评价,通常以定值血清的靶值范围、回收率等来进行判断。 2.2 精密度 精密度,指在常规检测条件下对同一待测物进行检测所获得结果的接近程度。 精密度是衡量体外诊断试剂批内和批间变异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2.3检测限(灵敏度) 检测限是指检测方法可检测出的最低被测量浓度,也称检测低限或最小检出浓度,有时也称为灵敏度。 采用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20次,记录检测结果。计算20次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SD。以空白均值加两倍标准差作为报告方法的检测限。 2.5参考范围 采集体检正常人样本50份,和常规方法一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应符合说明书的规定。 2.4 线性范围 线性范围,是指系统最终的输出值(浓度或活性)与被分析物的浓度或活性成比例的范围。线性范围的测量即测定浓度曲线接近直线的程度,它反映整个系统的输出特性。

验证说明书标称线性参数需测定4-6个浓度水平,推荐使用5个浓度水平,每个浓度水平重复测定3-4次。根据测定结果与理论值的对比判断线性是否达到要求。 2.6可报告范围 指定量检测项目向临床能报告的检测范围,可报告范围包括可报告低限与可报告高限。患者样本可经稀释、浓缩或其他预处理。 2.7稳定性 试剂(盒)在生产企业规定界限内保持其特性的能力。打开包装稳定性试验:将试剂在生化分析仪试剂仓中或2-8℃条件下开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稳定性试验。 2.8干扰实验 干扰物质是体外诊断试剂使用过程中造成测量误差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的干扰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查找出对体外诊断试剂测量结果产生影响的物质的过程。 验证具体要求: 2.1准确度 2.1.1 质控结果 定值血清质控试验,质控品连续监测三次,结果满足质控要求。 2.1.2 回收实验 用待评价方法对回收样本和基础样本进行测定。 样本制备: (1)基础血清:血清1ml+蒸馏水0.1ml; (2)回收样本1:血清1ml+0.1ml校准品; (3)回收样本2:血清1ml+0.1ml校准品; 回收样本测定浓度-加入浓度 计算回收率:回收率= ---------------------------- 加入浓度 可接受判断:比例系统误差不大于CLIA 88允许总误差的1/2。 2.2 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使用两个不同浓度水平的质控品,采用同一试剂连续测定20次,计算测定结果变异系数CV(%),结果应符合试剂说明书的规定。 批间精密度:取至少两个水平的质控品,每天测定四次,每次检测之间间隔2小时,连续检测5天,一共收集20个数据进行计算,计算CV,SD。 结论:结果符合产品标准批内精密度CV<5%的要求。 2.3检测限(灵敏度) 采用蒸馏水(5%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作为空白样本,空白样本应不含被测物。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20次,记录检测结果。计算20次结果的均值与标准差SD。以空白均值加

FDA最新版-药物分析程序及方法验证指导原则-中文翻译版

药品及生物制品的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目录 1.介绍 (1) 2.背景 (2) 3.分析方法开发 (3) 4.分析程序内容 (3) A.原则/范围 (4) B.仪器/设备 (4) C.操作参数 (4) D.试剂/标准 (4) E.样品制备 (4) F. .................................................................................................................... 标准对照 品溶液的制备 (5) G.步骤 (5) H.系统适应性 (5) I.计算 (5) J.数据报告 (5) 5.参考标准和教材 (6) 6 分析方法验证用于新药,仿制药,生物制品和DMF (6) A.非药典分析方法 (6) B.验证特征 (7) C.药典分析方法 (8) 7.统计分析和模型 (8) A.统计 (8) B.模型 (8) 8.生命周期管理分析程序 (9) A.重新验证 (9) B.分析方法的可比性研究 (10) 1.另一种分析方法 (10) 2.分析方法转移的研究 (11) C.报告上市后变更已批准的新药,仿制药,或生物制品 (11) 9.美国FDA 方法验证 (12) 10.参考文献

前言 本指导原则草案,定稿后,将代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目前关于这个话题目前的想法。它不会创造或赋予或任何人的任何权利,不约束FDA 或公众。您可以使用另一种方法,如果该方法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如果你想讨论一个替代方法,请与FDA 工作人员负责实施本指南。如果你不能确定适当的FDA 工作人员,请拨打本指南的标题页上所列的电话号码。 介绍: 该修订指南草案将取代行业2000 年的指导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草案,并最终确定后,也将取代1987 年美国FDA 行业指南《提交的样品和分析数据的方法验证》。该草案提供了有关申请人如何提交分析程序和方法验证数据来支持说明原料药和制剂具有强度、质量、纯度和效用的文件。它会帮你收集信息和现有数据来支持你的分析方法。该指导原则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涵盖新药申请(NDA),简化新药申请(仿制药),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以及这些申请的补充申请。在这个修订草案指导原则也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产品涵盖二类药物主文件(DMFs)。 该修订指南草案补充了国际协调会议(ICH)Q2(R1)指导原则《分析程序的验证:开发和验证的分析方法Q2(R1)和方法的文本。 该修订指南草案不涉及研究性新药申请(IND)方法验证,但研究者在准备研究性新药申请时应考虑该指导原则中的建议。研究性新药申请需要在研究的每个阶段有足够的信息,以确保正确鉴别性,质量,纯度,强度和/或效力。对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的信息量将随研究中不同阶段而变化。有关分析程序和需提交的阶段方法验证资料方面的指导意见的研究中,申请者可以参考FDA 的指导原则《Ⅰ期研究药物的IND 的内容和格式,包括性状、疗效和生物技术衍生产品》。一般考虑在第三阶段的研究进行之前,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验证(例如,生物测定)是在FDA 行业指导原则《人类药物和生物制剂、化学、制造、控制信息会议》。 该修订指南草案不涉及生物和免疫化学检测的表征和许多原料药和制剂产品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验证的建议。例如,一些基于动物模型的生物测定,并且免疫原性评估或其它免疫测定具有独特的特征,应开发和验证过程中予以考虑。 此外,需要对现有的分析方法再验证时可能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变化予以考虑。有关适当的验证方法的分析程序或者提交本指南中未提及的信息的问题,您应该向用FDA 产品质量评审人员咨询。 如果您选择了与本指导草案中不同的方式,我们建议您在提交申请前与相应的FDA 产品质量评审人员讨论。 FDA 的指南文件,包括本指导原则,不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责任。相反,指南描述的是FDA 对某个主题目前的想法,并应仅作为建议,除非有明确的法律或法规要求的引用。使用“应该”这个词在FDA 指南意味着什么建议或推荐,但不是必需的。 II.BACKGROUND 背景 每个NDA 和ANDA 都必需包括必要的分析程序,以确保原料药和制剂的鉴别,强度,质量,纯度和效果.每个BLA 必须包括完整的制造方法描述,包括能够确保产品身份、质量、安全、纯度和有效的分析程序。数据必须能够用于建立满足精度和可靠性标准的分析方法并适合与拟定目的.对于BLAs 及补充补充,分析方法和方法验证是许可证申请或补充申请必须提交的一部分,并通过美国F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