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坡系数及工作面

放坡系数及工作面
放坡系数及工作面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放坡系数为一个数值。(例:b为0.3,h为0.6,则放坡系数为0.5)

边坡坡度:指基高h与底宽b之比,即h:b=1:xx,既是平常所说按1:xx放坡。(例h为0.6,b为0.3,则坡度为1:0.5)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根据基础施工的材料和做法不同而不同

采用砖基础,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200(mm);

采用浆砌毛石、条石基础,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150(mm);

采用混凝土基础垫层需支模板,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300(mm);

采用混凝土基础需支模板,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300(mm);

基础垂直面需做防水层,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800 (mm)。

管沟放坡系数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以下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下表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 2.挖土一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计算。 三、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

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士30cm以内及找平。挖、填土方厚度超过士30cm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 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四、挖掘沟槽、基坑土(石)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 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可按下表计算: 放坡系数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

权平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 自垫层上表面幵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档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rn计算。档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档土板后,不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下表计算。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5.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 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6.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下表宽度计算。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含工作面)计算表单位:m.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定稿版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 方放坡计算公式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土石方开挖放坡系数计算法

土石方开挖放坡系数计算法 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 ┏━━━┯━━━━┯━━━━┯━━━━━━━━━━━┓ ┃土壤│放坡起点││机械挖土┃ ┃││人工挖土├─────┬─────┨ ┃类别│(m)││在坑内作业│在坑上作业┃ ┠───┼────┼────┼─────┼─────┨ ┃普硬土│ 1.40 │1:0.37 │1:0.27 │1:0.69 ┃ ┃坚硬土│ 2.00 │1:0.25 │1:0.10 │1:0.33 ┃ ┗━━━┷━━━━┷━━━━┷━━━━━┷━━━━━┛ 放坡起点,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基础工程施工中需要增加的工作面,可按下表规定计算。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 ┃基础材料│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 ┠───────────┼────────────┨ ┃砖基础│200 ┃ ┃浆砌毛石、条石基础│150 ┃ ┃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300 ┃ ┃混凝土基础支模板│300 ┃ ┃基础垂直面做防水层│800(防水层面)┃ ┗━━━━━━━━━━━┷━━━━━━━━━━━━┛ 挖地槽、地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地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不得再计算放坡。10.人工挖土槽、地坑深超过3m时应分层开挖,底分层按深2m,层间每侧留工作台0.8m 计算。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 放坡计算公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3)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4)挖土深度在~,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放坡系数及工作面宽度的确定 1.放坡不管是用人工或是机械开挖土方,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土壁坍塌都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如放坡、支挡板或打护坡桩。放坡是施工中较常用的一种措施。当土方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上口开挖宽度增大,将土壁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防止土壁坍塌,在土方工程中称为放坡。 (1)放坡起点。放坡起点,就是指某类别土壤边壁直立不加支撑开挖的最大深度。放坡起点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的放坡起点进行了综合取定,详见表5―2。 (2)放坡系数。将土壁做成一定坡度的边坡时,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高度H 与边坡宽度B之比来表示。故称K为坡度系数。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等在各种情况下的坡度系数进行了综合取定,供预算编制时使用。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lm~2.00m,按l: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lm~4.00m,按l: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放坡系数为高 宽比 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5, 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3, 机械挖:1:0.2(坑内作业),1:0.5(坑上作业) 混合土:放坡起点:1.5m, K=(k1h1+k2h2)/h k--综合放坡系数 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 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 h--放坡总深度 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 放坡起点: 1.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 2.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 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或者tanα=K计算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lm~2.00m,按l: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lm~4.00m,按l:0.7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江苏省04定额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土壤类别放坡深度规定(m) 高于宽之比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超过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超过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超过2.00 1:0.25 1:0.10 1:0.33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说明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建筑工程放坡系数及土 方放坡计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土方放坡系数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3)挖土深度在~,按1:放坡; (4)挖土深度在~,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K=。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放坡系数及工作面宽度的确定 1.放坡不管是用人工或是机械开挖土方,在施工时为了防止土壁坍塌都要采取一定的施工措施,如放坡、支挡板或打护坡桩。放坡是施工中较常用的一种措施。当土方开挖深度超过一定限度时,将上口开挖宽度增大,将土壁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边坡,防止土壁坍塌,在土方工程中称为放坡。 (1)放坡起点。放坡起点,就是指某类别土壤边壁直立不加支撑开挖的最大深度。放坡起点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的放坡起点进行了综合取定,详见表5―2。 (2)放坡系数。将土壁做成一定坡度的边坡时,土方边坡的坡度,以其高度H 与边坡宽度B之比来表示。故称K为坡度系数。综合基价中,对挖土方、地槽、地坑等在各种情况下的坡度系数进行了综合取定,供预算编制时使用。

放坡系数的规定

一、土的类别,I,II类土为0.5,III类土为0.33,IV类土为0.25 一类土指砂、腐殖土等;二类土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二、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5,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 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3,机械挖:1:0.2坑内作业,1:0.5坑上作业 放坡系数为高宽比 三、基础深10米,采用反铲挖掘机,分3层开挖。 第一层开挖肯定在地平上开挖深度4米,第二层开挖机械始终站在-4米平面上后退开挖开挖深度3米,第三层开挖机械始终站在-7米平面上后退开挖开挖深度3米, 请问这样的开挖步骤第一层挖土肯定是属于坑上作业?第二层挖土相对地平来讲属于坑内作业,但是在开挖第二层土的同时就产生了相对第二层土属于坑上作业? 同样挖第三层土时所处位置-7米,针对开挖深度-10米来讲也属于坑上作业?这样理解对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方法: 第一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应该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上作业系数0.67 第二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上作业系数0.67 第三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上作业系数0.67 反之如果理解成始终针对室外地坪定为“坑上”那么 第一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应该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上作业系数0.67 第二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应该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内作业系数0.33 第三层挖土采用的放坡系数应该按照III类土机械开挖坑内作业系数0.33 这个区分标准就是按照挖掘机械与开挖面的相对位置,不是指土方相对于地坪的位置。 如果待开挖土方在挖掘机械行车面以上,则按坑下作业,反之为坑上作业。 你说的基础深10米,采用反铲挖掘机,分3层开挖,按照你的操作方式,全部为坑上作业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土方放坡系数(m):(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 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土方开挖放坡系数 根据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 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l m~2.00m,按l: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l m~4.00m,按l: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 坡进行放坡。放坡系数为高宽比 普土:放坡起点:1.2m,放坡系数,人工挖:1:0.5,机械挖:1:0.33(坑内),1:0.75(坑上作业)坚土:放坡起点:1.8m,放坡系数,人工挖:1:0.3,机械挖:1:0.2(坑内作业),1:0.5(坑上作业)混合土:放坡起点:1.5m, K=(k1h1+k2h2)/h k--综合放坡系数 k1k2--不同土类放坡系数 h1h2--不同土类的厚度 h--放坡总深度 挖地槽、地坑、土方需放坡者,可按下表规定的放坡起点及放坡系数计算工程量。 土方工程放坡系数表

放坡起点: 1.混凝土垫层由垫层底面开始放坡, 2.灰土垫层由垫层上表面开始放坡, 3.无垫层的由底面开始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放坡系数标准

一、根据目前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在第一章:土方工程:开挖放坡系数 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在坑上作业在坑内作业 一、二类土1: 1: 1: 三类土1: 1: 1: 四类土1:1:1: 破度系数:指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坡度系数用K表示,即K=b/a 首先,土方坡度=H/B(基坑高度/放坡宽度) 然后,(定额中)放坡系数=1/(B/H) 所以,m=B/H称为坡度系数 二、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放坡;(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放坡;(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土壤类别放坡深度规定(m)高于宽之比

机械挖土 人工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超过1:1:1: 三类土超过1:1:1: 四类土超过1:1:1: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 边坡坡度的底宽 b 与基 高 h 之比,即 m=b/h ,或者 tan α=K 计 算 1、在建筑中 ,放坡应 该从垫层的上表 面开 始 ;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 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 lm 以内, 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lm ~2.00m ,按 l :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lm ~4.00m ,按 l :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 ~5.00m ,按 1: 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 ,按土体稳定 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 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 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 ,如遇不同土壤类别 ,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 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 高于宽之比 土壤类别 放坡深度规定(m )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 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超过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超过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超过2.00 1:0.25 1:0.10 1:0.33 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 ,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 土类单一土质时 ,普通土(一二类) 开挖深度大于 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 1.7米开始放坡 (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 ,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 计算放坡系数 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 放坡高度、比例确定 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 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 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放坡系数标准

'根据目前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在第一章:土方工程:沟槽开挖放坡系数 土壤类别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机械挖土 在坑上作业 在坑内作业 一、二类土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2.00 1 : 0.25 1 : 0.10 1 : 0.33

破度系数:指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坡度系数用K表示,即K=b/a 首先,土方边坡坡度=H/B(基坑高度/放坡宽度) 然后,(定额中)放坡系数=1/(B/H) 所以,m=B/H称为坡度系数 二、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 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2)挖土深度在1.01m— 2.00m, 按1:0.5放坡;(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⑷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在挖土方、槽、坑时,如遇不同土壤类别,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 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

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 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建筑工程施 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高 于宽之比 土壤类别放坡深度规定(m 机械挖土 人工挖土 坑内作业坑上作业 、二类土超过1.201:0.5 1:0.33 1:0.75 三类土超过1.50 1:0.33 1 :0.25 1: 0.67 四类土超过2.001:0.25 1 :0.10 1:0.33 注:i?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管沟放坡系数

辽宁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 土石方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计算土石方工程量前,应确定以下各项资料: 1.土壤及岩石类别的确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类别的划分,依工程勘测资料与《土壤及岩石分类表》对照后确定; 2.地下水位标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沟槽、基坑挖(填)起止标高、施工方法及运距; 4.岩石开凿、爆破方法、石碴清运方法及运距; 5.其他有关资料。 二、土石方工程量计算一般规则: 1.土方体积,均以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为准计算。如遇有必须以天然密实体积折算时,可按下表所列数值换算。 土方体积折算表 2.挖土一律以设计室外地坪标高为准计算。 三、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 1.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

平。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四、挖掘沟槽、基坑土(石)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则计算: 1.沟槽、基坑划分: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外,坑底:面积在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计算挖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放坡系数可按下表计算: 放坡系数表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

均计算。 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 3.挖沟槽、基坑土方需支档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rn计算。档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支档土板后,不再计算放坡。 4.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下表计算。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5.挖沟槽长度,外墙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按图示基础底面之间净长线长度计算,内外突出部分(垛、附墙烟囱等)体积并入沟槽土方工程量内计算。 6.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有规定的,按规定尺寸计算;设计无规定的,按下表宽度计算。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含工作面)计算表单位:m.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