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当量和排污费计算

大气污染物当量和排污费计算
大气污染物当量和排污费计算

附件二:

大气污染物当量和排污费计算

该污染物的排放量(kg)

1、大气污染物污染当量数计算:=

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kg) 大气污染物污染当量值见表1。

2、排污费计算

废气排污费征收额=0.6×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废(污)水总污染当量:

指废(污)水中水污染防治费应征收之各污染物项目之污染当量总和。总污染当量=Σ(污染当量)I,I=征收水污染防治费之污染物项目。

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污水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征,每

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7元。

(二)对每一排放口征收污水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其中,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污水排污费的收费额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三)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计算 1.一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该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该污染物的污染

当量值(千克)(见注)

2.pH值、大肠菌群数、余氯量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污水排放量(吨)/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

(吨) 3.色度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色度的污染当量数=污水排放量(吨)×色度超标倍数/色度的污染当

量值(吨·倍)

注: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不加倍收费。 4.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污染当量数计算。污染当量数=污染排放特

征值/污染当量值 (四)排污费计算

1.污水排污费收费额=0.7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2.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染物,应在该种污染物排

污费收费额基础上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注:污染当量根据各种污染物或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对生物体的毒性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或污染排放

活动相对数量的一种关系。

从确定过程来说,污染当量是有害当量、毒性当量和费用当量的一种综合关系,表示了不同污染物或污染排放变量之间的污染危害和平均处理费用的相对关系。以污水中1千克最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为一个基准污染当量,再按照其他污染物的有害程度、对生物体的毒性以及处理的费用进行测算。

容量法百分含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容量法百分含量计算公式的推导 1、 G-试验重量(克),W-被测物质的重量(克),x-被测物质的百分含量,N-当量浓度,M-摩尔浓度,E-克当量数,T-滴定度。 W x =———×100% (1) G E 根据W=NVE (克当量) (2)或W=NV —— (毫克当量) 1000 NVE 将(2)代入(1)则是x=———×100% (3) G ∵E 是克当量,在分析化学中是以毫克当量运用,应该换算成毫克当量数进行计算。 NVE MVE ∴x=————×100% (4) 或x=—————×100% G ×1000 G ×1000 注:试验全部参加滴定反应按公式(4)计算结果;如果定容后吸取部分参加滴定反应则应该导入定容体积与分取体积之比。 故∴ NVE V 定容 MVE V 定容 x=————×————×100% (5) 或x=—————×————×100% G ×1000 V 分取 G ×1000 V 分取 又∵T=NE TxV V 定容 ∴x=————×————×100% (6) G ×1000 V 分取 2、根据等物质量的规则:在化学反应中,消耗了的两反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C T ·V T.=C B .V B 据式m=nM (1)所以n=m/M=CV(2) 又因为m=ωB .m B (3),由(1)代入(3)得n.M=ωB .m B (4),再由(2)代入(4)得ω B .m B =CVM 移项得ωB =CMV/m B 注:1) 、上式在求百分比含量时应将结果乘以100%,并在代入数值计算时分母代入1000(以毫克摩尔质量计算)。 2)、本公式是以m B 全部参加反应计算的,若是取部分参加反应,只需在 公式中代入反应的体积比则可。 3)、希腊字母小写ω(读奥米加)。 工艺工程师:胡廷普于遵义茅栗镇汇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6年2月17日

水硬度单位定义及换算

水硬度单位定义及换算 水硬度的单位常用的有mmol/L或mg/L。过去常用的当量浓度N已停用。换算时,1N=0.5mol/L 由于水硬度并非是由单一的金属离子或盐类形成的,因此,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比较标准,有必要换算为另一种盐类。通常用Ca0或者是CaCO3(碳酸钙)的质量浓度来表示。当水硬度为0.5mmol/L时,等于28mg/L的CaO,或等于50mg/L的CaCO3。此外,各国也有的用德国度、法国度来表示水硬度。1德国度等于10mg/L的CaO,1法国度等于10mg/L的CaCO3。 0.5mmol/L相当于208德国度、5.0法国度。 1、mmol/L —水硬度的基本单位 2、mg/L(CaCO3) —以CaCO3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mg/L(CaCO3) = 1.00×10-2 mmol/L 3、mg/L(CaO) —以CaO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mg/L(CaO) = 1.78×10-2 mmol/L 4、mmol/L(Boiler) —工业锅炉水硬度测量的专用单位,其意义是 1/2Ca+2和1/2Mg+2的浓度单位 1mmol/L(Boiler) = 5.00×10-1 mmol/L 5、mg/L(Ca) —以Ca的质量浓度表示的水硬度 1mg/L(Ca) = 2.49×10-2 mmol/L 6、of H(法国度)—表示水中含有10mg/L CaCO3或0.1mmol/L CaCO3 时的水硬度

1ofH = 1.00×10-1mmol/L 7、odH(德国度)—表示水中含有10 mg/L CaO时的水硬度 1odH = 1.79×10-1 mmol/L 8、oeH(英国度)—表示水中含有1格令/英国加仑,即14.3mg/L或 0.143mmol/L的CaCO3时的水硬度 1oeH = 1.43×10-1mmol/L 9、水硬度单位换算: 1mmol/L = 100 mg/L (CaCO3) = 56.1 mg/L (CaO) = 2.0 mmol/L (Boiler锅炉) = 40.1 mg/L (Ca) = 10 ofH (法国度) = 5.6 odH (德国度) = 7.0 oeH (英国度) 硬度的测定 方法要点 用EDTA容量法测定钙镁而计算出水的总硬度。 试剂 缓冲溶液:PH=10。将20克氯化铵溶于少量水(必须是蒸馏水)中,加100毫升氢氧化铵溶液,然后用稀释至1升。 络黑T指示剂:0.5克络黑T和0.2克盐酸羟胺混合后用乙醇稀释至100毫升。 EDTA标液溶液(0.01M):称取EDTA 3.7224克,用热水溶解,稀释至1000毫升,放置1~2日后备用。 分析步骤:取100~150毫升水样置于300毫升三角瓶中,加入10毫升缓冲溶液,再加络黑T指示剂4~5滴摇匀,以EDTA标准溶液慢滴定至溶液呈纯蓝色为终点。 计算 总硬度(mmol/l)=V1×c×1000/V 公式中:V1——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毫升数 c——EDTA标液溶液的摩尔浓度 V——水样体积毫升数

碳当量计算

碳当量计算小结 主要描述了碳当量的定义和一些计算公式,自己编程实现,为以后应用提供方便。并收集下载了 一些相关文献参考。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是指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容易形成裂纹,焊接接头是否出现脆性等等。由于很多高压管、罐、船体、桥梁等重要结构件都是用焊接方式连接起来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如1943年,美国一个电站的蒸气管道,在500摄氏度温度下工作了5年,突然发生爆炸,经检查发现,断裂发生于焊缝热影响区。因此材料的焊接性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指标。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发现钢的焊接性能与其成分关系很大,尤其是碳含量。当碳含量高时,焊接区容易产生裂纹,合金元素含量增加也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因此可以用合金成分的"碳当量"概念来表示焊接性能的好坏 ,常用的碳当量[C]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C]=C + Mn/6 + (Ni+Cu)/15 + (Cr+Mo+V)/5 式中的元素符号代表这些元素在钢中的重量百分比 。经验表明 ,当[C]小于0.4%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 ;[C]在0.4%~0.6 %之间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较显著 ,焊接性较差,焊接时需要预热钢材和采取其它工艺措施来防止裂纹;当[C]大于0.6%时,钢材焊接冷裂严重,焊接性能很差,基本上不适合于焊接,或者只有在严格的工艺措施下和较高的预热温度下才能进行焊接操作。 为了得到较高的强度,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钢中的碳含量,但由于碳含量高导致焊接性能降低,因此低合金高强钢必须是低碳的(一般小于含碳0.25%),如16Mn, 15MnVN ,20CrMnTi 等。一些高碳的工具钢,如 T7~T13(含碳0.7~1.3%)和铸铁零件,通常是不能焊接的。开发和使用高强度钢铁材料,用于制造工程结构件,必须考虑焊接性能 。 以下内容摘自[第14 卷第1期 材料开发与应用1999 年2月 经验交流] 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 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 年代初, 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 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 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 IIW ) 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 IS 标准规定的公式。 60 年代以后, 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 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 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 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 [1 ] (1) ()/6()/5()/15(%CE IIW C Mn Cr Mo V Ni Cu =++++++式中采用)(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 Rb=500~900MPa 。当板厚小于20mm,CE(IIW)< 0. 40% 时, 钢材淬硬倾向不大, 焊接性良好, 不需预

超声波探伤中的当量计算

超声波探伤中的当量计算 一、 当量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论证“距声源三倍近场区以远的声波近似于球面波”的文献很容易查找,恕不赘述。在此仅引用两个关键性的公式,得出计算场当量的一般公式: 0 f A S S f P p λχ= (1) 0A S B p p = (2) 式中:f p ----缺陷的反射声压 B p ----底面反射声压 0P ----换能器起始声压 A S ----压电晶片面积 f S ----缺陷面积 λ----超声波波长 χ----缺陷深度或工件厚度,即反射面与探测面之间的距离 设有两个缺陷: 实际探伤过程中发现的缺陷f f ,其深度为f χ,面积为f S ; 定起始当量的假想平底孔b f ,其深度为b χ,面积为b S ;其声压发 射比值为: 202 22224 22222024S S A f f ff f f f b b b S S A b fb b f f f b b b P P S P S P πφ2λχπφ2λχφχχχχχχφ==?=?=?

若缺陷发射声压比假想平底孔反射声压高β dB ,则 20ff fb P g P l =β 22222020g ff f b fb f b P g P l l φχχφ=? 222220g f b f b l φχχφβ=? 40g f b f b l φχχφβ=? 40 10 f b f b βφχ= ? 40 10 f b f b βχχφ=φ f b jk φ=φ (3) 式中: 40 10j β=称为分贝系数 f b k χχ= 称为深度系数 (3)式为起始当量是b φ,工件厚度(或分层探伤之层深)为b χ时,求深度为f χ,β分贝的场当量计算公式。β=0时,j =10°=1,(3)式可简化为: f b k φ=φ f b f b χχφ= ?φ (4)

碳当量计算公式

钢的碳当量公式及其在焊接中的应用 曹良裕 魏战江 摘 要 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常用的碳当量公式及其适用的钢种、强度级别、化学成分范围及应用判据。 关键词关键词 碳当量 焊接裂纹 低合金高强度钢 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年代初,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IIW)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IS 标准规定的公式。 60年代以后,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 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CE(IIW)::[[11] ] CE(IIW)=C+Mn/6+(Cr+Mo+V)/5+(Ni+Cu)/15 (%) (1) (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 =500~900 MPa。当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 2.12.1 日本JIS 和WES 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22]]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 (2)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 =500~1000 MPa)。 当板厚小于25 mm,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 时,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 钢材σb =500 MPa, Ceq(JIS)≈0.46%, 不预热 σb =600 MPa, Ceq(JIS)≈0.52%, 预热75 ℃

(完整word版)毫克当量换算

一、毫克当量(mEq)表示某物质和1mg氢的化学活性或化合力相当的量。 1mg氢,23mg钠,39mg钾,20mg钙和35mg氯都是1mEq。 其换算公式如下: mEq/L=(mg/L)×原子价/化学结构式量 mg/L=(mEq/L)×化学结构式量/原子价 mg/L=mmol/l×化学结构式量 所以mEq/L=mmol/L×原子价 (注:化学结构式量=原子量或分子量) 二、各种离子浓度单位的换算 1、离子的毫克当量浓度(meq/L) 离子的毫克浓度(mg/L) 离子毫克当量浓度(meq/L)=离子的毫克当量/溶液体积(L) 在水处理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硬度单位,他们之间的换算是很费脑筋的,现把各种单位列出,希望大家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填全,有错误的地方请修改: 1、毫克当量/L(meq/L):以往习惯用它作为硬度的单位。它表示当量离子的浓度,当量离子必须是一价的离子,如果离子为n价,则当量离子浓度表示的为离子n价时浓度的n倍值。 2、mg/l:用mgCaCO3/l 表示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 3、mmol/l:现在的国际通用单位。以CaCO3计,每升水中含有的Ca2+的物质的量。或者以每升水中含有的1/2Ca2+的物质的量。 4、ppm:百万分之一,无单位,以CaCO3计。 5、德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 6、法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7、英国度:1度相当于0.7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8、美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毫克CaCO3 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 我们通常所说的硬度是指以碳酸钙(CaCO3)计的毫摩尔数,mmol/L 由于原来用的是毫克当量/升(mgN/L))已经被多数人接受,很难一下转变过来,所以在滴定时多采用1/2的方法,得到的数值实际上是1/2mmol/L,数值上与毫克当量/升(mgN/L)是一样的。

水力直径、水力半径、当量直径

1.水力直径(hydraulic diameter)的引入水力直径是在管内流动(internal pipe flow)中引入的,其目的是为了给非圆管流动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长度来计算其雷诺数。非圆管由于沿湿周的壁面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不是均匀分布,只能计算其沿湿周的平均值。 两种情况的表达式比较起来,可以很直观的得到一个比拟,即A/P ~ r/2。两边同时乘以4,有4A/P ~ 2r(= D)。这样就将非圆管的4倍截面积除以湿周和圆管的真实直径在水力学意义上等效起来。计算雷诺数时,对圆管显然是取直径做特征长度的,从而4A/P也就可以作为非圆管的特征长度,称之为“水力直径”。显然圆管其本身的真实直径也就是水力直径,从物理意义上即可看出,简单的几何关系也易证。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拟无限宽(W >> H)的平行板间流动,其水力直径应近似取2倍的板间距(2H)而不是板间距本身。 2.水力半径(hydraulic radius)的引入与前者看似关联实则使用场合迥异。物理来源是相同的,但是其引入的目的是为明槽流动(open-channel flow)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长度。最典型的是半圆截面明槽流(或者管内流但是只有下半圆截面积有流体),显然其特征长度取为真实半径r,也即半圆明槽流的水力半径等于真实半径r。简单数学计算可得,对于半圆明槽流,其A/P = r。对于其他形状的明槽流,同样定义A/P为其特征长度,称为“水力半径”。从数学上看,对某一截面形状而言,“水力直径是水力半径的4倍”这个关系是成立的,但是从物理意义上讲这个关系没有意义。我们不会同时计算某一种流动的水力直径和水力半径。对于管内流只用水力直径来表征,而明槽流则只用水力半径来表征。对应于上段的那个例子,假如去掉两平行板中的上面一块,则流动变成拟无限宽明槽流,其特征长度应取水力半径,近似等于水深H而不是原来的2H。 3.所谓的“当量直径(equivalent diameter)”?之所以打个问号,盖因不知其中文的原始出处。不知道是不是哪本国内教材上的提法呢?有混淆概念的嫌疑。按英文的翻译,就是水力直径4个字足矣,用当量直径的提法实无必要也不够准确。相反,如果是从英文equivalent diameter翻译过来的当量直径,则具有不同于以上水力直径的物理意义。其引入是为了便于求非圆截面管的水头损失情况,将其等效于某直径的圆管,而两者具有相同的水头损失。这个概念有助于工程上列表查表算水头损失用,跟为了确定雷诺数而取的特征长度————

电焊工计算题

四、计算题 1. 已知3个电阻值为R1=8Ω,R2=12Ω,R3=500Ω的电阻串联电路,试求该电路中的总电阻? 2.已知Rl,R2串联电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l=10V,U2=15V,试求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3.已知3个电阻值为R1=2kΩ,R2=4kΩ,R3=6kΩ的电阻并联电路,试求该电路中的总电阻? 4.已知R1,R2并联电路中,流过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 l=50mA,I2=25mA,试求该电路中的总电流? 5.已知某变压器的初级电压为220V,次级电压为36V,试求该变压器的变压比。 6.已知某电焊机变压器的匝数比n=5,其次级电流I2=60A,试计算初级电流为多少? 7.已知:某钢材化学成分为:ω(C)=0.24%,ω(Si)=0.40%,ω(Mn)=0.87%,ω(P)=0.040%,试求其碳当量,并判断其焊接性。 8.已知:某钢材化学成分为:ω(C)=0.14%,ω(Mn)=0.56%,ω(Si)=0.35%, ω(Cr)=0.87%,ω(V)=0.32%,ω(Mo)=0.67%,ω(S)=0.020%,试求其碳当量? 四、计算题答案 1.解;由公式R=R1+R2+R3=8+12+500=520(Ω) 答:该电路中的总电阻值为520Ω。 2.解:根据串联电路性质:U=Ul+U2=10+15=25(V) 答;该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为25V。 3.解:由并联电阻性质: 1/R=1/Rl+l/R2+1/R3=1/2+1/4+1/6=11/12 R=12/11=1.09(kΩ) 答;该电路中的总电阻值为1.09kΩ。 4.解:根据并联电路性质: I=Il+I2=50+25=75(mA) 答;该电路两端的总电流为75mA。 5.解;由公式n=U1/U2 得 n=220/36≈6.1 答:该变压器的变压比为6.1 6.解;由公式 Il/I2=1/n 得:I1=I2/n=60/5=12(A) 答:初级电流为12A。 7.解;由公式 C E=C+Mn/6+(Cr+Mo+v)/5+(Ni+Cu)/15% =0.24+0.87/6=0.385% ∵C E=0.385% < 0.4%∴其焊接性优良 答;其碳当量为0.385%,其焊接性优良。 8.解;由公式 CE=C+Mn/6+(Cr+Mo+V)/5+(Ni+Cu)/15% =0.14 + 0.56/6 + (0.87+0.67+0.32)/5 ≈0.605% 答:其碳当量为0.605%。

标准之各种硬度单位换算表以及水质硬度范围

碱度:把天然水经处理过的水的PH降低到相应于纯CO2水溶液的PH值所必须中和的水中强碱物种的总含量。按这个定义,碱度由强酸(盐酸或硫酸)滴定至终点,单位为ep/L. 硬度:通常说的总硬度指水中Ca2+,Mg2+的总量,这是因为其他离子的总含量远小于二者的含量,因此不予考虑。只有在其他量子含量很高时才考虑,其对硬度的影响。水中的阳离子(除H+外)一般也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等形式存在。 硬度可以分为暂时硬度,永久硬度个负硬度等类型。 暂时硬度:又称碳酸盐硬度,指水中钙,镁的碳酸盐的含量,因天然水中碳酸盐含量很低,只有在碱性水中才存在碳酸盐。故暂时硬度一般是指水中重碳酸盐的含量,水在煮沸时其中的重碳酸盐分解出碳酸盐沉淀。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 永久硬度:又称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之外尚有少量的钙.镁硝酸盐.硅酸盐等盐类,在常压9体积不变)情况下加热,这些盐类不会析出沉淀。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 负硬度:指水中钾.纳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的含量,又称为纳盐硬度。当水的总碱度大于总硬度时,就回出现负硬度。负硬度可以消除水的永久硬度,负硬度不能与永久硬度共存。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 碱度和硬度是水的重要参数,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总碱度〈总硬度,此时,水中有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无钠盐(负)硬度,则: 总硬度—总碱度=永久硬度 总碱度=暂时硬度 (2)总碱度〉总硬度,水中无永久硬度,而存在暂时硬度和钠盐硬度,则: 总硬度=暂时硬度 总碱度—总硬度=钠盐硬度(负硬度) (3)总碱度=总硬度,水中没有永久硬度和钠盐硬度,只有暂时硬度,则: 总硬度=总碱度=暂时硬度 1 / 1

换热器计算步骤

第2章工艺计算 2.1设计原始数据 表2—1 2.2管壳式换热器传热设计基本步骤 (1)了解换热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腐蚀性能 (2)由热平衡计算的传热量的大小,并确定第二种换热流体的用量。 (3)确定流体进入的空间 (4)计算流体的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 (5)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一般先按逆流计算,然后再校核 (6)选取管径和管内流速 (7)计算传热系数,包括管程和壳程的对流传热系数,由于壳程对流传热系数与壳径、管束等结构有关,因此,一般先假定一个壳程传热系数,以计算K,然后再校核 (8)初估传热面积,考虑安全因素和初估性质,常采用实际传热面积为计算传热面积值的1.15~1.25倍 l (9)选取管长 (10)计算管数 N T (11)校核管内流速,确定管程数 (12)画出排管图,确定壳径 D和壳程挡板形式及数量等 i (13)校核壳程对流传热系数 (14)校核平均温度差 (15)校核传热面积 (16)计算流体流动阻力。若阻力超过允许值,则需调整设计。 2.3 确定物性数据 2.3.1定性温度 由《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蒸汽和水在p=7.22MPa、t>295℃情况下为蒸汽,所以在不考虑开工温度、压力不稳定的情况下,壳程物料应为蒸汽,故壳程不存在相变。

对于壳程不存在相变,其定性温度可取流体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其壳程混合气体的平均温度为: t=420295 357.5 2 + =℃(2-1) 管程流体的定性温度: T=310330 320 2 + =℃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2.3.2 物性参数 管程水在320℃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参考物性数据无机表1.10.1】 表2—2 壳程蒸气在357.5下的物性数据[1]:【锅炉手册饱和水蒸气表】 表2—3 2.4估算传热面积 2.4.1热流量

碳当量

碳当量 碳当量:碳和硅是铸铁的主要组成元素,又都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一般情况下碳和硅含量越高,越有利于石墨化。为了简化和避免使用多元合金相图,可以将碳、硅等元素,按照其影响石墨化的程度,以一定的比例近似换算成相应的碳含量,这就是碳当量。 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年代初,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IIW)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IS标准规定的公式。 60年代以后,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 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08韩国饰品加盟碳当量公式CE(IIW): CE(IIW)=C+Mn/6+(Cr+Mo+V)/5+(Ni+Cu)/15 (%) (1) (式中的元素符号均表示该元素的质量分数,下同。) 该式主要适用于中、高强度的非调质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900 MPa。当板厚小于20 mm,CE(IIW)<0.40%时,钢材淬硬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不需预热;CE(IIW)=0.40%~0.60%,特别当大于0.5%时,钢材易于淬硬,焊接前需预热。 2 日本推荐的碳当量公式 2.1 日本JIS和WES标准规定的碳当量公式: 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2) 该式主要适用于低碳调质的低合金高强度钢(σb=500~1000 MPa)。 当板厚小于25 mm,手工焊线能量为17 kJ/cm时,确定的预热温度大致如下: 钢材σb=500 MPa, Ceq(JIS)≈0.46%,不预热 σb=600 MPa, Ceq(JIS)≈0.52%,预热75 ℃ σb=700 MPa, Ceq(JIS)≈0.52%,预热100 ℃ σb=800 MPa, Ceq(JIS)≈0.62%,预热150 ℃ (1)、(2)式均适用于含碳量偏高的钢种(C≥0.18%),即C≤0.20%;Si≤0.55%;Mn≤1.5%;Cu≤0.50%;Ni≤2.5%;Cr≤1.25%;Mo≤0.70%;V≤0.1%;B≤0 .006%。

硬度换算

在水处理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硬度单位,他们之间的换算是很费脑筋的,现把各种单位列出,希望大家把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填全,有错误的地方请修改: 1、毫克当量/L(meq/L):以往习惯用它作为硬度的单位。它表示当量离子的浓度,当量离子必须是一价的离子,如果离子为n价,则当量离子浓度表示的为离子n价时浓度的n倍值。 2、mg/l:用mgCaCO3/l 表示水中硬度离子的含量 3、mmol/l:现在的国际通用单位。以CaCO3计,每升水中含有的Ca2+的物质的量。或者以每升水中含有的1/2Ca2+的物质的量。 4、ppm:百万分之一,无单位,以CaCO3计。 5、德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O 6、法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7、英国度:1度相当于0.7升水中含有10毫克CaCO3 8、美国度:1度相当于1升水中含有1毫克CaCO3 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 我们通常所说的硬度是指以碳酸钙(CaCO3)计的毫摩尔数,mmol/L 由于原来用的是毫克当量/升(mgN/L))已经被多数人接受,很难一下转变过来,所以在滴定时多采用1/2的方法,得到的数值实际上是1/2mmol/L,数值上与毫克当量/升(mgN/L)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一个硬度[毫克当量/升(mgN/L)]等于1/2个毫摩尔,50mg/L 至于摩尔与毫摩尔间的关系,就是1000的进制的关系 摩尔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根据科学实验的精确测定,知道12g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6.02×10^23。 科学上把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作为一个单位,叫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符号是n)的单位,简称为摩,单位符号是mol。 1mol的碳原子含6.02×10^23个碳原子,质量为12g。

工艺热风管道设计计算

第8章 工艺热风管道设计计算 热风管道设计计算是水泥厂工艺设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涉及了水泥生产的各个工段。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工况下的热风管道管径计算,管道阻力计算,管网阻力计算,管道重量计算,膨胀节选型计算,管道支座受力计算,收尘设备的保温计算以及不同工况下管道风速,管道壁厚的选取等内容。 8.1热风管道设计计算 8.1.1热风管道管径计算 1.一般地区 对于海拔高度<500m 的一般地区,其计算公式可采用如下公式: v Q D t ?= 2826 (8-1) 式中: D —管道直径,m ; Q t —一般地区工况风量,m 3/h ; v —管道风速,m/s 。 2.高海拔地区 对于海拔高度≥500m 的地区,由于高海拔下的大气压力、温度和气体密度都会降低,系统风量也会有所变化。为了保证系统气体质量、流量与海平面相同,保持主机设备能力不降低,需要对高海拔地区工况风量进行修正。 v Q D Lg 8 .18= (8-2) 式中: D —管道直径,m ; Q Lg —高海拔地区工况风量,m 3/h ,Q Lg =AQ t ,参考第7章风机内容; v —管道风速,m/s 。 8.1.2管道不同状态下的风速 热风管内的风速因输送介质的不同而异。当风速>25m/s 时,阻力大,不经济;风速<5m/s 时,灰尘易沉降堵塞管道。通常按表8-1选取。

8.1.3 为使热风管径符合国际标准及阀门、膨胀节标准要求,风管直径及法兰尺寸建议按表8-2取值。 (1)风管的壁厚 管壁应有合理的厚度,太薄则刚性差,受负压吸力易变形,太厚则浪费钢材不经济。风管壁厚按表8-3取值。

(2)当含有熟料及磨损性强的矿物粉尘,且流速>15m/s 时,风管壁厚应适当加大。 (3)为防止大型风管的刚度变形,在其长度方向每隔2.5m 增加一道加固圈,加固圈可用宽50~80mm ,厚度为5~8mm 的扁钢制作。 (4)风管的法兰规格、螺栓孔径、数量等均应按表中给定尺寸确定。 8.1.5管道阻力计算 1.阻力计算公式 风管系统阻力应为管道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之和: 02n K 2 )D L (P ?∑+=?ρ νξλ (8-3) 式中: λ—气体与管道间的摩擦阻力系数,清洁空气入值一般为0.02~0.04,对含尘气体管道,当含尘浓度≥50g/m 3时,需校正: 表8-4 校正系数 L ξ—管件及变径点阻力系数,见附录12; v —风管中气体流速,m/s ; ρ—空气密度,kg/m 3,20℃时ρ=1.29; K 0—阻力附加系数,K 0=1.15~1.20; Dn —风管直径,m ;非圆管道一般折算成等速当量直径de 后,按圆形管道方式计算: b a ab de += 2 (8-4) 式中: de —等速当量直径,m ; a ,b —矩形风管的边长,m 。 2.摩擦阻力系数λ计算 管道内摩擦阻力系数λ值与介质流动状态、雷诺数Re 及管壁粗糙度κ等因素有关,对于钢板焊接的管道其摩擦系数λ计算如下: (1) 2 κ)×υ Q ×lg(1.274 1.42= λ (8-5)

焊接公式及实验

1、碳当量 国际焊接学会:CE(IIW)=C+Mn/6+(Cr+Mo+V)/5+(Ni+Cu)/15 <淬硬倾向不大 日本焊接学会:Ceq(JIS)=C+Mn/6+Si/24+Ni/40+Cr/5+Mo/4+V/14 Ceq《%,焊接性优良;淬硬倾向逐渐明显,焊接时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Ceq>%时,淬硬倾向明显,属于较难焊接材料。 淬硬倾向较大的钢, 焊后在空气中冷却时,焊缝易出现淬硬的马氏体组织,低温焊接或焊接刚性较大时易出现冷裂纹,焊接时需要预热,预热是防止冷裂纹和再热裂纹的有效措施。与人是防止冷裂纹和再热裂纹的有效措施。温度太低,焊缝会开裂,太高又会降低韧性,恶化劳动条件,所以确定合适的预热温度成为很重要的问题。 Rb=500MPa,Ceq= 不预热 Rb=600MPa,Ceq= 预热75o C Rb=700MPa, Ceq= 预热75 o C Rb=800MPa,Ceq= 预热150 o C 新日铁: CE IIW公式对碳钢和碳锰钢更合适,但不适用于低碳低合金钢;Pcm适于低碳低合金钢。CEN在图表法中被用作评价钢冷裂纹敏感性的尺度(当碳增加时,CEN接近CE IIW,而当碳降低时他又接近Pcm)。——用图表法确定钢焊接时的预热温度上 2、冷裂纹敏感指数:Pcm Pcm=C+Si/30+(Mn+Cu+Cr)/20+Ni/60+Mo/15+V/10+5B 使用化学成分范围(质量分数):C=、冷裂纹敏感性Pw Pw=Pcm+[H]/60+h/600或Pw=Pcm+[H]/60+R/40000 [H]:熔敷金属中扩散氢含量(ml/100g) R:焊缝拉伸拘束度 h:板厚(mm) 当Pw>0时,即有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适用条件:扩散氢含量[H]=(1-5)ml/100g,h=19-50mm,线能量为17-30kJ/cm.

化工原理计算题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例1-1】 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 3与998kg/m 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 解:根据式1-4 998 4.01830 6.01+=m ρ =(3.28+4.01)10-4=7.29×10-4 ρm =1372kg/m 3 【例1-2】 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 221%、N 2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压力为9.81×104Pa 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 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 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 m =32×0.21+28×0.78+39.9×0.01 =28.96kg/m 3 根据式1-3a 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3kg/m 916.0373 314.896.281081.9=???=m ρ 【例1-3 】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 1=0.7m 、密度ρ1=800kg/m 3,水层高度h 2=0.6m 、密度ρ2=1000kg/m 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 p A =p'A p B =p'B (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 p A =p'A 的关系成立。因A 与A '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 p B =p'B 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 及B '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 '不是等压面。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由上面讨论知,p A =p'A ,而p A =p'A 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 A =p a +ρ1gh 1+ρ2gh 2 p A '=p a +ρ2gh 于是 p a +ρ1gh 1+ρ2gh 2=p a +ρ2gh 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0.7+1000×0.6=1000h 解得 h =1.16m 【例1-4】 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

钢板的碳当量计算分析及公式-免下载券

钢板的碳当量计算分析及公式主要描述了碳当量的定义和一些计算公式,自己编程实现,为以后应用提供方便。并收集下载了一些相关文献参考。 钢铁材料的焊接性能一般是指焊缝及热影响区是否容易形成裂纹,焊接接头是否出现脆性等等。由于很多高压管、罐、船体、桥梁等重要结构件都是用焊接方式连接起来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灾难性的事故。如1943年,美国一个电站的蒸气管道,在500摄氏度温度下工作了5年,突然发生爆炸,经检查发现,断裂发生于焊缝热影响区。因此材料的焊接性能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指标。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发现钢的焊接性能与其成分关系很大,尤其是碳含量。当碳含量高时,焊接区容易产生裂纹,合金元素含量增加也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因此可以用合金成分的"碳当量"概念来表示焊接性能的好坏,常用的碳当量[C]的经验计算公式为: [C]=C + Mn/6 + (Ni+Cu)/15 + (Cr+Mo+V)/5 式中的元素符号代表这些元素在钢中的重量百分比。经验表明,当[C]小于0.4%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不大,焊接性良好;[C]在0.4%~0.6 %之间时,钢材焊接冷裂倾向较显著,焊接性较差,焊接时需要预热钢材和采取其它工艺措施来防止裂纹;当[C]大于0.6%时,钢材焊接冷裂严重,焊接性能很差,基本上不适合于焊接,或者只有在严格的工艺措施下和较高的预热温度下才能进行焊接操作。为了得到较高的强度,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钢中的碳含量,但由于碳含量高导致焊接性能降低,因此低合金高强钢必须是低碳的(一般小于含碳0.25%),如16Mn, 15MnVN,20CrMnTi等。一些高碳的工具钢,如T7~T13(含碳0.7~1.3%)和铸铁零件,通常是不能焊接的。开发和使用高强度钢铁材料,用于制造工程结构件,必须考虑焊接性能。 以下内容摘自[第14 卷第1期材料开发与应用1999 年2月经验交流] 钢的碳当量就是把钢中包括碳在内的对淬硬、冷裂纹及脆化等有影响的合金元素含量换算成碳的相当含量。通过对钢的碳当量和冷裂敏感指数的估算, 可以初步衡量低合金高强度钢冷裂敏感性的高低,这对焊接工艺条件如预热、焊后热处理、线能量等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0 年代初, 当时钢的强化主要采用碳锰, 在预测钢的焊接性时, 应用较广泛的碳当量公式主要有国际焊接学会( IIW ) 所推荐的公式和日本J IS 标准规定的公式。 60 年代以后, 人们为改进钢的性能和焊接性, 大力发展了低碳微量多合金之类的低合金高强度钢, 同时又提出了许多新的碳当量计算公式。由于各国所采用的试验方法和钢材的合金体系不尽相同, 所以应搞清楚各国所使用的碳当量公式的来源、用途及应用范围等, 以免应用不当。 1 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公式CE(IIW): [1 ] CE(IIW)=C+Mn/6+(Cr+Mo+V)/5+(Ni+Cu)/15(式中采用%)(1)

水力直径水力半径当量直径

水力直径水力半径当量直 径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1. 水力直径(hydraulic diameter)的引入水力直径是在管内流动 (internal pipe flow)中引入的,其目的是为了给非圆管流动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长度来计算其雷诺数。非圆管由于沿湿周的壁面剪切应力(wall shear stress)不是均匀分布,只能计算其沿湿周的平均值。两种情况的表达式比较起来,可以很直观的得到一个比拟,即A/P ~ r/2。两边同时乘以4,有4A/P ~ 2r(= D)。这样就将非圆管的4倍截面积除以湿周和圆管的真实直径在水力学意义上等效起来。计算雷诺数时,对圆管显然是取直径做特征长度的,从而4A/P也就可以作为非圆管的特征长度,称之为“水力直径”。显然圆管其本身的真实直径也就是水力直径,从物理意义上即可看出,简单的几何关系也易证。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拟无限宽(W >> H)的平行板间流动,其水力直径应近似取2倍的板间距(2H)而不是板间距本身。2. 水力半径(hydraulic radius)的引入与前者看似关联实则使用场合迥异。物理来源是相同的,但是其引入的目的是为明槽流动(open-channel flow)取一个合适的特征长度。最典型的是半圆截面明槽流(或者管内流但是只有下半圆截面积有流体),显然其特征长度取为真实半径r,也即半圆明槽流的水力半径等于真实半径r。简单数学计算可得,对于半圆明槽流,其A/P = r。对于其他形状的明槽流,同样定义A/P为其特征长度,称为“水力半径”。从数学上看,对某一截面形状而言,“水力直径是水力半径的4 倍”这个关系是成立的,但是从物理意义上讲这个关系没有意义。我们不会同时计算某一种流动的水力直径和水力半径。对于管内流只用水力直径来表征,而明槽流则只用水力半径来表征。对应于上段的那个例子,假如去掉两平行板中的上面一块,则流动变成拟无限宽明槽流,其特征长度应取水力半径,近似等于水深H而不是原来的2H。3. 所谓的“当量直径(equivalent diameter)”之所以打个问号,盖因不知其中文的原始出处。不知道是不是哪本国内教材上的提法呢有混淆概念的嫌疑。按英文的翻译,就是水力直径4个字足矣,用当量直径的提法实无必要也不够准确。相反,如果是从英文equivalent diameter翻译过来的当量直径,则具有不同于以上水力直径的物理意义。其引入是为了便于求非圆截面管的水头损失情况,将其等效于某直径的圆管,而两者具有相同的水头损失。这个概念有助于工程上列表查表算水头损失用,跟为了确定雷诺数而取的特征长度————水力直径则完全不是一码事。流体力学中另外一种equivalent diameter的定义是针对多相流的,比如固体颗粒,将非规则形状的颗粒等效为具有相同体积的圆球体,则对应的圆球直径就是所谓当量直径。显然这个定义与本讨论无关就是了,呵呵4. 如何区分的建议其一,坚决无视“水力直径”和“水力半径”二者名字的相似以及计算式上的“直观”的倍数关系,而是从物理意义上来区分。对管内流动,我们绝不考虑水力半径;而对明槽流动,也不去算水力直径。虽然从数学上能求出管内流的水力半径和明槽流的水力直径,但都是没有物理意义的东西。其二,无视所谓“当量直径”的提法,只提水力直径和hydraulic diameter。否则写成英文,老外估计是搞不懂的。如前所述,英文中的equavilent diameter 有很多用处和意义,却绝没有等同于hydraulic diameter的意思。

焊接相关计算

焊接的有关计算 第一章 基本概念的有关计算 一、焊条药皮质量系数 概念:焊条药皮质量系数即焊条与药芯(不包括无药皮的夹持端)的质量比。 b l m K 100%m = ? 式中:Kb ——药皮质量系数(%); m o ——药皮质量(Kg ); m l ——焊芯质量(Kg )。 二、焊条药皮厚度分类 (1)薄药皮焊条 1.2≤焊条直径焊芯直径 (2)厚药皮焊条 1.2 1.5<≤焊条直径焊芯直径 (3)特厚药皮焊条 1.8<焊条直径 焊芯直径 三、熔敷系数 熔敷系数指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或焊丝)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属量。 H o l p m It m m It αα= -= 式中:H α——熔敷系数(g/Ah ); m ——熔敷焊缝金属质量(g ); I ——焊接电流(A ); t ——焊接时间(h )。 四、熔化系数 熔化系数指熔焊过程中,单位电流,单位时间内,焊芯(或焊丝)的熔化量。 o l p m m It α-= 式中 :p α——熔化系数(g/Ah ); o m ——焊芯原质量(g ); l m ——焊后剩下焊芯质量(g ); 五、熔化速度 熔化速度指熔焊过程中,熔化电极在单位时间内熔化的长度或质量。

O p L L v t -= 式中 p v —— 熔化速度(mm/min ); O L ——焊条原长(mm ) ; L ——余下焊条头长度(mm ); T ——焊接时间(min )。 例:某焊条长320mm ,经过5min 的焊接,剩下40mm 的焊条头,求该焊条的熔化速度。 解:O p L L v t -= =(320mm-40mm )/5min=56mm/min 答:该焊条的熔化速度为56mm/min 。 六、熔敷速度 熔敷速度指熔焊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熔敷在焊件上的金属量。 p m m v t -= 式中:p v ——熔敷速度(kg/h ); M ——焊后焊件的质量(kg ); 0m ——焊前焊件的质量(kg ) ; t ——焊接时间(h )。 七、热输入 热输入指熔焊时,由焊接能源输入给单位长度焊缝上的热能。 q U I /v η= 式中:q ——热输入(J/mm ); U ——电弧电压(V ); I ——焊接电流(A ); V ——焊接速度(mm/s ); η——热效率(焊条电弧焊η=0.7~0.8;埋弧焊η=0.8~0.95;TIG 焊η=0.5)。 例1:用焊条电弧焊焊接Q390(原15MnTi )钢时,为防止和减小焊接热影响区的过热区脆化倾向,要求焊接时热输入不超过30kj/cm 。如果选择焊接电流为180A,电弧电压为28V ,试计算焊接速度应为多少? 已知:I=180A ;q=30kJ/cm ;U=28V 求:v=? 解:由 q UI/v η= 取η=0.7 得:v=UI/q=0.728180/30000cm/s=0.118cm/s η?? 答:应选用的焊接速度为0.118cm/s 。 例2:已知某钢材焊接过程中焊条电弧焊的电弧电压为26V ,焊接电流为200A ,焊接速度为0.2cm/s ,试求其焊接热输入(η取0.8)。 已知:I=200A ;v=0.2cm/s ;U=26V ;η=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