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颜色测定方法 加德纳色度法

项目九、目视比色法测定水中微量铬

项目九、目视比色法测定水中微量铬 【概述】 我们知道,许多物质都有颜色,例如高锰酸钾水溶液呈紫红色,重铬酸钾水溶液呈橙色。当含有这些物质的溶液浓度改变时,溶液颜色的深浅度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溶液越浓,颜色愈深,反之亦然。因此可以利用比较溶液颜色深浅的方法来确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称为比色分析。 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经过此专项能力的培养,能使你掌握目视比色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学会测定溶液中有色物质的含量。 【学习途径】 〖知识部分〗 1.目视比色法测定金属离子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2.影响目视比色的因素 3.标准系列浓度的选择 4.数据处理方法

〖能力部分〗 1.选择、清洗比色管 2.配制铬标准贮备液 3.配制铬标准色列和试样显色溶液 4.对试样进行比色,确定试样中待测离子浓度 参考资料: 《仪器分析技术》黄一石主编化工出版社,2000. 【评价标准】 在1.5h内根据未知样浓度配制标准系列,目视观察比较,完成未知样测定。 【评定方法】 〖应知自测〗 当您通过学习后,应能熟练掌握本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要求,并能正确完成学习包中的自测题(也可根据指导教师要求进行测试)。〖应会测试〗(操作考核) 在您参加考试之前,应先检查自己是否完成了下列学习任务:

复习与本专项能力相关的模块。 学习并掌握本专项能力所需的知识,并通过自测。 能熟练使用本专项能力所需的仪器、试剂、设备,并能完成规定的测试任务。 您认为已能达到本专项能力的培训要求,即可参加专项能力的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由监考教师认定。 【目视比色法的定义】 用眼睛观察比较溶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目视比色法。 【目视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及方法】 目视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有色的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对颜色进行比较,当溶液液层厚度相同,颜色深度一样时,两者的浓度相等。其依据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的吸光度分别为 A S=εS.C S.b S A X=εX.C X.b X

CIE色度图

CIE色度图: CIE(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原文为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法)或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英)。这个委员会创建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套界定和测量色彩的技术标准。可回溯到1930年,CIE标准一直沿用到数字视频时代,其中包括白光标准(D65)和阴极射线管(CRT)内表面红、绿、蓝三种磷光理论上的理想颜色。 CIE的总部位于奥地利维也纳。 CIE颜色系统 颜色是一门很复杂的学科,它涉及到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材料学等多种学科。颜色是人的大脑对物体的一种主观感觉,

用数学方法来描述这种感觉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现在已经有很多有关颜色的理论、测量技术和颜色标准,但是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种人类感知颜色的理论被普遍接受。 RGB模型采用物理三基色,其物理意义很清楚,但它是一种与设备相关的颜色模型。每一种设备(包括人眼和现在使用的扫描仪、监视器和打印机等)使用RGB模型时都有不太相同的定义,尽管各自都工作很圆满,而且很直观,但不能相互通用。 1)简介 为了从基色出发定义一种与设备无关的颜色模型,1931年9月国际照明委员会在英国的剑桥市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会。CIE 的颜色科学家们企图在RGB模型基础上,用数学的方法从真实的基色推导出理论的三基色,创建一个新的颜色系统,使颜料、染料和印刷等工业能够明确指定产品的颜色。会议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含: λ定义了标准观察者(Standard Observer)标准:普通人眼对颜色的响应。该标准采用想象的X, Y和Z三种基色,用颜色匹配函数(color-matching function)表示。颜色匹配实验使用2°的视野(field of view); λ定义了标准光源(Standard Illuminants):用于比较颜色的光源规范; 定义了CIEλ XYZ基色系统:与RGB相关的想象的基色系统,但更适用于颜色的计算; 定义了CIEλ xyY颜色空间:一个由XYZ导出的颜色空间,它把与颜色属性相关的x和y从与明度属性相关的亮度Y中分离开; 定义了CIE色度图(CIE chromaticityλ diagram):容易看到颜色之间关系的一种图。 其后,国际照明委员会的专家们对该系统做了许多改进,包括1964年根据10°视野的实验数据,添加了补充标准观察者(Supplementary Standard Observer)的定义。 1976年国际照明委员会又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试图解决1931的CIE系统中所存在两个问题: 1. 该规范使用明度和色度不容易解释物理刺激和颜色感知响应之间的关系; 2. XYZ系统和在它的色度图上表示的两种颜色之间的距离与颜色观察者感知的变化不一致,这个问题叫做感知均匀性(perceptual uniformity)问题,也就是颜色之间数字上的差别与视觉感知不一致。 为了解决颜色空间的感知一致性问题,专家们对CIE 1931 XYZ系统进行了非线性变换,制定了CIE 1976 L*a*b*颜色空间的规范。事实上,1976年CIE规定了两种颜色空间,一种是用于自照明的颜色空间,叫做CIELUV,另一种是用于非自照明的颜色空间,叫做CIE 1976 L*a*b*,或者叫CIELAB。这两个颜色空间与颜色的感知更均匀,并且给了人们评估两种颜色近似程度的一种方法,允许使用数字量ΔE表示两种颜色之差。 CIE XYZ是国际照明委员会在1931年开发并在1964修订的CIE颜色系统(CIE Color System),该系统是其他颜色系统的基础。它使用相应于红、绿和蓝三种颜色作为三种基色,而所有其他颜色都从这三种颜色中导出。通过相加混色或者相减混色,任何色调都可以使用不同量的基色产生。虽然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直接使用这个系统,只有颜色科学家或者某些计算机程序中使用,但了解它对开发新的颜色系统、编写或者使用与颜色相关的应用程序都是有用的。 2)CIE 1931 RGB 按照三基色原理,颜色实际上也是物理量,人们对物理量就可以进行计算和度量。根据这个原理就产生了用红、绿和蓝单光谱基色匹配所有可见颜色的想法,并且做了许多实验。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综合了不同实验者的实验结果,得到了RGB颜色匹配函数(color matching functions),其横坐标表示光谱波长,纵坐标表示用以匹配光谱各色所需要三基色刺激值,这些值是以等能量白光为标准的系数,是观察者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了匹配在438.1 nm和546.1 nm之间的光谱色,出现了负值,这就意味匹配这段里的光谱色时,混合颜色需要使用补色才能匹配。虽然使用正值提供的色域还是比较宽的,但像用RGB相加混色原理的CRT虽然可以显示大多数颜色,但不能显示所有的颜色。 3)CIE 1931 XYZ CIE 1931 RGB使用红、绿和蓝三基色系统匹配某些可见光谱颜色时,需要使用基色的负值,而且使用也不方便。由于任何一种基色系统都可以从一种系统转换到另一种系统,因此人们可以选择想要的任何一种基色系统,以避免出现负值,而且使用也方便。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采用了一种新的颜色系统,叫做CIE XYZ系统。这个系统采用想象的X,Y和Z三种基色,它们与可

水质色度的测定GB11903-89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 11903-89 批准日期1989-09-01实施日期1989-09-01 水质色度的测定 GB 11903-89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olorit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测定颜色的方法。本标准测定经15min澄清后样品的颜色。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1.1 铂钴比色法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7887—1985《水质颜色的检验和测定》。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调的水,比较清洁的地面水、地下水和饮用水等。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 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 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 水的表观颜色 由溶解物质及不溶解性悬浮物产生的颜色,用未经过滤或离心分离的原始样品测定。 2.3 水的真实颜色 仅由溶解物质产生的颜色。用经0.45μm滤膜过滤器过滤的样品测定。 2.4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3 铂钴比色法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被测样品进行日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3.2.3)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或毫克铂/升。 3.2 试剂 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3.2.1)及分析纯试剂。 3.2.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际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3.2.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 4.1)中,加100±1mL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个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3.2.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 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 3.2.2),并用水(3.2.1)稀释至标线。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益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3.3 仪器 3.3.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3.3.2 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3.3.3 pH计,精度±0.1pH单位。 3.3.4 容量瓶,250mL。 3.4 采样和样品 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盐酸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了水洗净、沥干。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同时要避兔温度的变化。

色度图

一、顏色之表示-色度圖(Chromaticity Diagram)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說幫我買「紅」色衣服,以工程背景的人會疑惑的反問是哪種「紅」?聖誕紅?粉紅?桃紅? )方向代表紅、橙、黃、朱紅?淡紅?深紅?所以人們用孟塞爾的色度圖,利用三度空間(圓柱座標)(見圖1)以角度( 綠…等不同顏色色調(Hue),而以距離(r)表示彩度或純度(以C表示),高度代表明亮度(用V表示),H V/C表示一個顏色。例如作為計算演色係數之色票5Y 6/4即色調H為5Y(即介於黃色10Y與紅黃色10YR之中間色)、亮度為6、飽和度為4之一個顏色。這個用於印刷染料界很廣,但對於學工程最普遍的說法是,以一個顏色系統當作座標,你告訴我一個之色座標,則每一個人均可精確的理解你要的是什麼顏色。顏色係人眼睛內之L,M,S錐狀體作用而形成,故人眼對顏色反應(類似於系統之脈衝響應),必須先探討,就像一個二極體對電壓、電流之特性參數,為了要取得這些參數必須做一連串之實驗以獲得相關之參數。同樣地,人眼對R、G、B色之反應如何,也必須做一連串之配色實驗(color matching experiment),透過這些實驗來得到人眼對不同波長之反應參數,利用人眼對不同顏色之波長的反應,可將一個顏色對應到一個座標,而用座標表示顏色。

【圖1】Munsell 色度圖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二、加法混光配色實驗 人眼在中心窩?2內光的加法(含亮度)成立,而加法混光意味著加法必須成立,也就是格拉斯曼定理(Grassman’s law)要成立即: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對稱性: U=V ó V=U -遞移性: U=V 和 V=W => U=W -比例性: U=V ó tU=tV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疊加性: 若以下敘述中的任意兩個成立: U=V, W=X (U+W)=(V+X) 則第三個敘述必成立。 這些論述的真實性與任何生物學上定律的真實性是一樣的,說明了色彩疊加時是以線性的方式相加,這限制在視場?2內。在?2內只有在錐形體沒有對光很靈敏桿狀體,故Grassman ’s law 成立。通過了加法混色成立,我們才可以做下面的色匹配實驗(color matching experiment)。 1931年,國際照明委員會(CIE ,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 ’Eclairage)利用 R λ=700.00nm(深紅)、 G λ=546.1nm(黃綠色) 、B λ=435.8nm(帶紫藍色)之單色光(明度分別為1、4.59、0.06流明)當作三原色之色刺激 (primary stimulus)。用10人配色實驗(如下圖2),例如某一顏色的試驗光,照射在左側,而三個R 、G 、B 光(亮度分別為r 、g 、b)混合光投射在右側,此兩束光(測試光與混合光)交互左右兩側即閃爍法。若觀察者覺得二者明顯不同(有色差、亮差)則表示尚未匹配,故調整r 、g 、b 重複上述閃爍試驗,一直到觀察者覺沒有變化稱匹配。此時表示此測試 光 [][][][]B B G G R R F ++=。

改性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混合料 改性沥青是在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某一方面的性能得以改善的沥青结合料。 沥青作为现代公路路面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很广泛的使用用途,随着社会发展对路面的要求不断提升,普通沥青由于其自身性能的局限性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改性沥青正是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诞生。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抗流动性,良好的路面柔性和弹性,较高的耐磨耗能力和更长使用寿命。 改性沥青的分类 根据改性沥青添加的改性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包括:天然橡胶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使用最广)、丁苯橡胶改性沥青、氯丁橡胶改性沥青、顺丁橡胶改性沥青、丁基橡胶改性沥青、废橡胶和再生橡胶改性沥青、其他橡胶类改性沥青等。二是塑料与合成树脂类改性沥青,包括:聚乙烯改性沥青、乙烯-乙酸乙烯聚合物改性沥青、聚苯乙烯改性沥青、环氧树脂改性沥青、α-烯烃类无规聚合物改性沥青等。三是共混型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即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聚合物同时加入到沥青中对沥青进行改性。这里所说的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可以是两种单独的高分子聚合物,也可以是事先经过共混形成高分子互穿网络的所谓高分子合金。 改性沥青的用途 改性沥青的用途和普通沥青用途相似,主要是公路路面和防水工程上。在公路路面工程中,由于现代公路发生许多变化: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货运车的轴重不断增加,普遍实行分车道单向行驶,要求进一步提高路面抗流动性,即高温下抗车辙的能力;提高柔性和弹性,即低温下抗开裂的能力;提高耐磨耗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现代建筑物普遍采用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要求屋面防水材料适应大位移,更耐受严酷的高低温气候条件,耐久性更好,有自粘性,方便施工,减少维修工作量。使用环境发生的这些变化对石油沥青的性能提出了严峻

色度的测定方法

?【色度的测定原理】 按一定比例将氯铂酸钾、氯化钴和盐酸配成水溶液(铂-钴标准溶液),所得溶液的色调与待测样品的色调在多数情况下是相近的,因此用目视比色法比较样品与铂-钴标准溶液的色泽,可以得出样品的色度。 ?【铂-钴标准溶液组成及配制方法】 当你需要测定色调接近铂-钴标准溶液的澄清透明的液体的色度时,你首先要完成的工作是配制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贮备液。配制方法是:准确称取2.000g氯化钴,2.491g氯铂酸钾,溶于20mL盐酸和适量水中,稀释至2000mL,摇匀。配好后的溶液用1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进行分光光度测定。按GB 605-88规定测出的溶液的吸光度应在下表所列的范围内。 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吸光度允许范围 ?操作步骤说明 一、配制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贮备液 配制好的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应在暗处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若超过六个月,而溶液的吸光度仍在GB 605-88所规定的范围内,还可继续使用。 测定时你可以吸取不同体积的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稀释至100mL,这样就可以得到不同黑曾单位的稀铂-钴标准系列。移取500黑曾单位铂-钴贮备液的体积可以用下式计算: V=(N×100)/500 式中:V—配制100mL,N黑曾单位的铂-钴标准溶液所需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的体积 N-欲配制的稀铂-钴标准溶液的黑曾单位数 1、准确称取2.000g氯化钴,2.491g氯铂酸钾,溶于20mL盐酸和适量水中,稀释至2000mL,摇匀并贴上标签。 2、配好后的溶液用1cm吸收池,以水为参比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吸光度的允许范围可参见教材或GB 605-88。 3、配制好的铂-钴标准贮备液应在暗处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若超过六个月,而溶液的吸光度仍在GB 605-88所规定的范围内,还可继续使用。 二、色度的测定 1、选择一套100mL(或50mL)合格的平底具塞比色管,洗涤后置比色管架上。 2、计算配制25、60黑曾单位稀铂-钴标准液100mL(或50mL)需要500黑曾单位贮备液的体积。 3、分别移取计算量铂-钴标准贮备于干净的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100mL(或50mL),摇匀置比色管架上。 4、另取一支干净比色管,注入与标准液相同体积的试液。 5、取下比色管盖,在白色背景下沿轴线方向用目测法将试液与二标准液作比较,判断产品级别。

改性沥青知识

1、我国改性沥青概述 根据《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所谓的改性沥青是指通过往沥青中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它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到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改性剂则指的是“在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的天然或人工的有机或无机材料”,它应“可熔融、分散在沥青中”、能够“改善或提高沥青路面材料性能”、“与沥青发生反应或裹复在集料表面上”。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沥青改性可以分为物理改性与化学改性两大类。本文仅涉及狭义的改性沥青,即化学改性沥青中的聚合物改性沥青。 我国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改性的技术研究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范围基本上涉及到路面使用性能改善的每一方面,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有较大实用价值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1) 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的SBR橡胶改性产品,如重庆交通科研所研制的湿法SBR; (2) SBS等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技术及PE等树脂类复合改性技术,如国创一号、二号; (3) 作为“八五”攻关项目的土工格栅、土工布等改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的物理改性技术; (4) SMA(Stone Mastic Asphalt)及相应桥面铺装的研究;

(5) 成套沥青改性设备开发研制,如北京国创改性沥青有限责任公司的LG-8型炼磨式设备等; 总结我国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主要呈现这几个特点:我国关于改性沥青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基本上是与国际同步的;我国的改性沥青研究工作主要停留在实验室与试验路上,而且各研究工作几乎是由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独立完成的,缺乏象美国SHRP那样的大型系统工程;我国改性沥青的应用规模很小,或者说根本谈不上应用规模,相应的沥青改性设备与成套生产-施工-管理工艺的研究工作显得滞后。也正是由于此,改性沥青的成本与国外相应改性沥青的成本而言,无多少竞争优势。 2、国内改性沥青的技术水平 2.1沥青改性的关键技术 沥青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与荷载作用下表现为典型的弹-粘-塑性,并且在高温与紫外线照射下会产生老化现象。因此加入改性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的路用性能,提高其抗车辙、抗疲劳、抗老化及抵抗低温开裂等方面的性能。沥青改性效果的关键在于解决改性剂与沥青的相容性问题[1]。所谓相容性,在热力学上的含义是指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任意比例形成均相体系(或物质)的能力。但实际生活中能够完全互溶的物质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道路工程上

色度的测定

实验题目:色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铬—钴比色法的测定原理和操作 2、掌握色度标准溶液的配制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目视比色法对水样进行测定,用重铬酸钾和coso47h2o配成标准系列与实验进行目比色来确定水样的色度,测定前放置澄清,分别用滤膜除去悬浮物,在配置标准系列,用水样与标准色列对比,从而球顶水样的色度。 三、仪器和试剂 1.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 2.移液管若干只 3.量筒250ml 4.光学纯水(蒸馏水) 5.色度标准储备液 四、操作步骤 1、采样:取50ml过滤后的沧州荷花池水样 2、色度标准系列的配制 取13只比色管,分别用移液管加入0ml、、、、、、、、、、、、标准储备液,并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溶液色度分别为0度、5度、10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60度、70度,密封保存。 3、水样处理:将原水样倒入大烧杯中,静置15min。 4、测定:将烧杯中上层清液加入50ml比色管中直至刻度线,将水样与色度标准系列 进行目视比色,将比色管至于白纸上,在日光下目光垂直管口向下观察,记录水样与铬—钴色度标准系列的色度,记录数据。 五、数据处理

标准系列的比色度计算: V1——样品稀释后的体积,ml A0=V1A1/V0V0——样品和稀释前的体积,ml A1——稀释样品色度的观察值,度 1、测定除去悬浮物的水样色度为15度。 2、烧杯静置上层清液的水样色度在70度以上。 3、将上层清液稀释测定色度35度。 4、电导率:原水样3290us/cm 补偿到250C; 稀释水样1466us/cm 补偿到250C; 六、注意事项 1、比色皿清洗、移液管清洗干净。 2、采样后立即测定。

计色制及色度图

计色制及色度图 给定一种颜色,可以找到配出这种颜色所需的三基色的混合比例,确定三基色分量与所需颜色的数值关系由配色实验来完成。 1. 配色实验。 (1). 配色实验可通过比色计来进行,如下图所示: 比色时有两块互成直角放置的全反射面,由它将观察者的视场分为两等分。把待配色的彩色光投射到屏幕的一边,而将三基色光投射到屏幕的另一边,分别调节三个基色光的强度,直到混合后产生的彩色与待配色的色度和亮度完全一致为止。从基色调节装置上分别读出各个基色的数值,由此就可写出配色方程式。 (2).配色方程式: 式中F表示待配色的彩色光的彩色量;(R)、(G)、(B)分别为红(波长700nm)、绿(波长546.1nm)、蓝(波长435.8nm)三基色的单位量,其中,1(R)= 1 cd,1(G)= 4.5907cd,1(B)= 0.0601cd;R、G、B分别为三基色的调节器的读数,也称为三基色系

数。 式(1-6)的配色方程式,适合于配置一切彩色,只不过对于不同彩色三色系数不同而已。 (3). 对于等能白光,R = B = G = 1,即: 其光通量为: 2. 计色制及色度图。 (1). RGB计色制及其色度图: A. RGB计色制: 以(R)、(G)、(B)为单位量,用配色方程进行彩色量度和计算的系统称为RGB计色制。 B. 实际中,彩色质的区别决定于色调和饱和度,即色度。色度与三基色系数的比例有关。为此,引入三基色相对系数r、g、b。 C. 三基色相对系数r、g、b: m = R + G + B ,则r、g、b分别为: 因为R、G、B三个色系数的比例关系与r、g、b的比例关系相同,所以它们都可以表示同一彩色的色度,且 D. 由于r、g、b三者之和为1,所以只要知道其中两个的值,就可以确定第三个的值。因此,只要选两个三基色相对系数,就可用二维坐标来表示各种彩色光的色度。RGB色度图就是在

环氧沥青综述.

环氧沥青的发展及其运用 摘要:环氧沥青是一种新型改性沥青,它的热固性赋予沥青以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用环氧沥青拌制的沥青混合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温度稳定性、耐腐蚀性能。 本文主要讲述环氧沥青的发展历史、制备工艺、基本性能,以及环氧沥青混合料在路面铺装的使用状况。 关键词:环氧沥青;耐疲劳性;耐久性能;沥青混合料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poxy asphalt ABSTRACT :Epoxy resin asphalt is a new of modified asphalt. Thermosetting gives asphalt good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epoxy resin asphalt mixture have high strength, toughness, good fatigue resistance, temperature stability, corrosion resistance. This paper mainly tell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poxy resin asphalt and the method of preparation, basic properti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pavement. Key words: epoxy resin asphalt; fatigue property; durability; asphalt mixture 1前言 1.1 道路沥青发展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规模的修建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是在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作面层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与砂石路面相比,其强度和稳定性都大大提高,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振动小,噪音低,开放交通快,养护简便,适宜于路面分期修建,是我国路面的重要结构形式[1,2]。 沥青具有黏性和弹性,其表现为流动性和抗流动性。低温下,弹性占主导地位,沥青表现出抗流动性;高温下,黏性占主导地位,沥青易流动[3]。现代高等级公路的交通的特点是:交通密度大、车辆轴载重、荷载作用间歇短,以及高速和渠化,导致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在冬天寒冷季节,易出现温缩裂缝,在夏天高温季节,重载荷作用下易出现车辙,这主要是由于沥青在低温条件下脆性大、柔韧性差,而在高温条件下抗拉强度较低。 为此人们开始使对沥青进行改性以提高其性能。所谓改性沥青,也包括改性沥青混合料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

色度方法验证确认报告

方法验证报告 方法名称: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编制:谷其双 2016 年6 月 25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河南洁泓环保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一、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的色度的测定。pH值对颜色有较大影响,在测定颜色时应同时测定pH值。 二、方法原理 将样品用光学纯水稀释至用目视比较与光学纯水相比刚好看不见颜色时的稀释倍数作为表达颜色的强度,单位为倍。 同时用目视观察样品,检验颜色性质:颜色的深浅(无色,浅色或深色),色调(红、橙、黄、绿、蓝和紫等),如果可能包括样品的透明度(透明、混浊或不透明)。用文字予以描述。 结果以稀释倍数值和文字描述相结合表达。 三、方法步骤及条件 3.1试剂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 3.2仪器 3.2.1 实验室常用仪器。 3.2.2 具塞比色管,50mL。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3.2.3 pH计,精度±0.1pH单位。 3.3 分析步骤 3.3.1 试料 将样品倒入250mL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3.3.2测定 分别取试料和光学纯水于具塞比色管中,充至标线,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具塞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比较样品和光学纯水,描述样品呈现的色度和色调,如果可能包括透明度。 将试料用光学纯水逐级稀释成不同倍数,分别置于具塞比色管并充至标线。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用上述相同的方法与光学纯水进行比较。将试料 稀释至刚好与光学纯水无法区别为止,记下此时的稀释倍数值。 稀释的方法:试料的色度在50倍以上时,用移液管计量吸取试料于容量瓶中,用光学纯水稀释至标线,每次取大的稀释比,使稀释后色度在50倍之内。

CIE色度图

CIE色度图 CIE-RGB系统 标准三原色匹配任意颜色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曲线中的一部分500μm附近的r 三刺激值是负数,这当然不能否定将红、绿、蓝三色混合可以得到其他颜色,但它确实表明一些颜色不能够仅仅通过将三原色混合来得到而在普通的CRT上显示。 图例: CIE-XYZ系统 由于实际上不存在负的光强,1931年CIE规定了3种假想的标准原色X(红)、Y(绿)、Z(蓝)构造了CIE-XYZ系统,以便使能够得到的颜色匹配函数的三刺激值都是正值: C=xX+yY+zZ

图例: 三刺激空间和色度图 所有颜色向量组成了x>0、y>0和z>0的三维空间第一象限锥体 取一个截面x+y+z=1 该截面与三个坐标平面的交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一个颜色向量与该平面都有一个交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颜色,它的空间坐标(x,y,z)表示为该颜色在标准原色下的三刺激值,称为色度值 图例:

CIE色度图 CIE色度图的翼形轮廓线代表所有可见光波长的轨迹,即可见光谱曲线。 沿线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可见光的主波长。 中央的C对应于近似太阳光的标准白光,C点接近于但不等于x=y=z=1/3的点。红色区域位于图的右下角,绿色区域在图的顶端,蓝色区域在图的左下角,连接

光谱轨迹两端点的直线称为紫色线。 用途 得到光谱色的互补色,只要从该颜色点过C点作一条直线,求其与对侧光谱曲线的交点,即可得到补色的波长。D的补色为E。 确定所选颜色的主波长和纯度。颜色A的主波长,从标准白光点C过A作直线与光谱曲线相交于B(A与B在C的同侧),这样颜色A可以表示为纯色光B和白光C的混合,B就定义了颜色A的主波长。 定义一个颜色域。通过调整混合比例,任意两种颜色: I和J加在一起能够产生它们连线上的颜色 再加入第三种颜色K,就产生三者(I、J和K)构成的三角形区域的颜色。 应用限制 色度图的形状表明,没有一个3个顶点均在可见光翼形区的三角形可以完全覆盖 该区域。因此,可见的红、绿、蓝三种颜色不能通过加法混合来匹配所有的颜色。虽然色度图和三刺激值给出了描述颜色的标准精确方法,但是,它的应用还是比较复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通常使用一些通俗易懂的颜色系统——颜色模型,它们都基于三维颜色空间。 图例:

色度测定方法

色度测定方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色度的测定方法 铂钴比色法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铂钴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水样进行比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 或毫克铂/升。 符合标准: 色度测定标准溶液,符合GB/T 605-2006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试剂以及药品:六水氯化钴、浓(p=1.18g/mL)、氯铂酸钾、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蒸馏水)及分析纯试剂(AR,红标签)。 光学纯水:将0.2μm的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国家标准配制色度铂钴标准溶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100mL水中,加100±1mL浓(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定容到标线。 保存条件: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双组份改性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施工方案

双组份改性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料施工方案 环氧树脂的产生是在1930年,后来因为其出众的粘结性、附和性、耐化学品性、绝缘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对其进行了大量工业生产,今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氧树脂涂料的稳定性越来越高,附着能力越来越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保工程中,用于保护混凝土和金属基面,防止化学品的侵蚀。本文介绍一下改性沥青环氧树脂涂料施工方案。 一、改性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特点 1、该类型防腐涂料,由提炼过的沥青加以改性,加入环氧树脂形成涂料,细菌不能在涂料上生长,可以有效地提供基面的防腐实效; 2、具备可涂性高、施工简便,适用于各种基面形状,节约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并且降低维护费用; 3、同时具备环氧树脂的特性,优异的机械性、耐热性、韧性及耐疲劳,抗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 4、涂膜收缩小、硬度高、耐磨性好,整体性强,具有长效的耐酸碱腐蚀,防水,耐生化腐蚀; 5、固化时间短,涂层光滑致密,抗冲击强度好,并且可在低温条件下固化(施工温度一般在5℃--60℃)。 二、施工指南 1、表面准备 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发挥改性沥青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的最大功效,应该对涂刷的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坚固; A、金属基面 基面的油渍、焊渣、毛刺进行清理打磨,焊缝保持饱满,使其表面光滑,而后对其进行喷砂处理; B、混凝土基面 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除去木屑、铁钉、铅丝等施工中常见的杂物,再将松动的颗粒,麻面进行处理,使其坚固、平整(有条件的最好使用高压水枪对其进行冲洗),如混凝土基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最好使用环氧砂浆或粘接砂浆对其表面进行找平处理,使用普通砂浆施工时,注意砂浆和混凝土表面的粘接情况,避免空鼓发

色度测定方法

色度测定方法

色度的测定方法 铂钴比色法 色度的标准单位,度: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Ⅳ)和1mg铂[以六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铂钴比色法原理: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颜色标准溶液,与水样进行比色(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每升水中含有1mg铂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即色度。 样品的色度以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的度值表示。 ※注:此标准单位导出的标准度有时称为“Hazen际”或“Pt-Co标”[GB 3143《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Hazcn单位——铂-钴色号)》] 或毫克铂/升。 符合标准: 色度测定标准溶液,符合GB/T 605-2006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试剂以及药品:六水氯化钴、浓盐酸(p=1.18g/mL)、氯铂酸钾、除另有说明外,测定中仅使用光学纯水(蒸馏水)及分析纯试剂(AR,红标签)。 光学纯水:将0.2μm的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制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国家标准配制色度铂钴标准溶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Ⅳ)(CoCl2·6H2O)溶于约100mL 水中,加100±1mL浓盐酸(p=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下定容到标线。 保存条件: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这些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的研究

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的研究 摘要:本文搜集大量资料,系统介绍了环氧沥青的研究现状,制备和性能分析,阐述了环氧树脂与基质沥青以及其他助剂的共混机理,指出了当前国内环氧沥青的研究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环氧沥青的发展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道路工程,环氧沥青,制备,性能 0引言 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是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使沥青和环氧树脂经过物理共混,形成以沥青为分散相,环氧树脂为连续相的稳定体系,再经与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不可逆的固化物,其固化反应使共混物从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因此热固性环氧沥青材料具有比普通沥青优异得多的物理性能。以环氧沥青作为胶结料拌制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疲劳、抗腐蚀等优良特性。这种材料铺设的路面具有优良的抗疲劳、抗车辙、防腐蚀和防滑性能。环氧沥青作为一种正交异性桥面板铺装材料,已有逾39年成功应用的历史。自1967年以来,已有逾12万t被铺设于超过25个桥面上,铺装总面积突破900万m2。环氧沥青出色的抗疲劳性能,使之能够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上完好无损,即使是经过数百万次车轮荷载挠曲变形也不开裂。 1环氧沥青混合料应用研究现状 国外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环氧树脂改性石油沥青。1967年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首次成功应用于美国San Mateo.Hayward大桥正交异性刚桥面的铺装层。随后广泛应用于受力状况异常复杂的正交异性刚桥面铺装。目前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装在美国、加拿大、荷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得到广泛地应用,其中美国应用最为广泛,如美国加州的San Diego Corondo桥、路易斯安娜州的Lu Ling桥等。直到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环氧沥青的认识进入到较为成熟的阶段,环氧沥青在日本的应用日渐深入。日本1983年所制定的《日本本州四国连络桥桥面铺装标准》,

易懂的CIE色度图

CIE色度图 ?CIE-RGB系统 o标准三原色匹配任意颜色的光谱三刺激值曲线。曲线中的一部分500μm附近的r三刺激值是负数,这当然不能否定将红、绿、蓝三 色混合可以得到其他颜色,但它确实表明一些颜色不能够仅仅通过 将三原色混合来得到而在普通的CRT上显示。 o图例: ?CIE-XYZ系统 o由于实际上不存在负的光强,1931年CIE规定了3种假想的标准原色X(红)、Y(绿)、Z(蓝)构造了CIE-XYZ系统,以便使能够得到 的颜色匹配函数的三刺激值都是正值: o C=xX+yY+zZ o图例:

?三刺激空间和色度图 o所有颜色向量组成了x>0、y>0和z>0的三维空间第一象限锥体 o取一个截面 x+y+z=1 o该截面与三个坐标平面的交线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一个颜色向量与该平面都有一个交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颜色,它的空间坐标 (x,y,z)表示为该颜色在标准原色下的三刺激值,称为色度值 o图例:

?CIE色度图 o CIE色度图的翼形轮廓线代表所有可见光波长的轨迹,即可见光谱曲线。 o沿线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可见光的主波长。 o中央的C对应于近似太阳光的标准白光,C点接近于但不等于x=y=z=1/3的点。 o红色区域位于图的右下角,绿色区域在图的顶端,蓝色区域在图的左下角,连接光谱轨迹两端点的直线称为紫色线。 ?用途 o得到光谱色的互补色,只要从该颜色点过C点作一条直线,求其与对侧光谱曲线的交点,即可得到补色的波长。D的补色为E。 o确定所选颜色的主波长和纯度。颜色A的主波长,从标准白光点C 过A作直线与光谱曲线相交于B(A与B在C的同侧),这样颜色 A可以表示为纯色光B和白光C的混合,B就定义了颜色A的主波 长。 o o定义一个颜色域。通过调整混合比例,任意两种颜色: o I和J加在一起能够产生它们连线上的颜色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仪器社区?环境检测?水质检测?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水质色度检测方法汇总 色度 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3.1 铂钴标准比色法 3.1.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2 方法提要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3.1.3 试剂 3.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1.4 仪器、设备 3.1. 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3.1. 4.2 离心机。 3.1.5 分析步骤 3.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3.00,3.50, 4.00,4.50和 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3.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3.1.5.4 记录相当标准管色度的度数。 3.1.6 计算 C=(m/V)×500 (1) 式中: C──水样的色度,度; m──铂钴标准溶液的用量,mL; V──水样体积,mL。 3.2 铬钴标准比色法 3.2.1 测定范围 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