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考核改革申请

考试考核改革申请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申请

教务处:

根据高职课改的精神及艺术教学的特点,我拟就本学期一门装潢艺术专业课程进行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取消这些课程以往期末考试答卷的方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作品展示取定,具体如下:

请领导审批,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刘昀

2015年5月6日

(完整版)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系别: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连锁经营管理原理 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连锁经营方向)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学分: 一、设课目的: 连锁企业是现代商业组织与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连锁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连锁经营的发展历程,熟悉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掌握连锁经营的模式、主要业态和组织结构设计,在案例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为以后连锁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连锁经营的实质与特征、连锁企业的基本模式和主要业态。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连锁经营模式的优点,熟悉国内外优秀的连锁企业的宝贵经验和经营特色。 三、改革前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但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机械的记忆,不能在实践中应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 、学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不强。 、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不足。 、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课程考试改革方案: 、考核内容:连锁经营管理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分析方法和实践操作能力。 、评分标准:考核项目包括平时成绩,实践调查和综合测试三部分,具体评分标准详见后附的考核标准分解; 、考核方法: ⑴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在平时 授课过程中逐日、分项、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测评。 ⑵实践调查内容是连锁企业主要特点、基本模式和业态特点的调查;要求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

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方案 一、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研究的意义、依据衣目的 中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输送到高一级学校,同时还要向社会各部门、各行业输送。实现这一核心任务,必须有一定的教学制度作保证。中小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考试,正是教育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使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所以,研究现行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中小学考试中不合理成份,使之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发展学生智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1、法规政策依据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等都充分提供了改革考试方法的法规依据。 2、理论依据 同志在教育和招生考试改革方面的大量论述,是小平同志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进行考试方法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他明确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国家教委负责同志和国家考试中心负责同志的一些重要讲话也是研究中小学考试方法的理论依据。(如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和国家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的《为振兴中国考试事业而奋斗》等文章)。 3、学校考试实践依据

建国以来,中小学建立了各类考试制度。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高考,91年以后实行的会考制度等在考试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为中小学考试方法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4、当前中小学考试理论研究的现状 考试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对高考、会考有关理论及实际操作的研究很多,而对中小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操作研究的很少。在刊物上很少有这类文章,中小学教育者对考试的功能作用了解很不全面。我们学校从1990期开始研究中小学(着重高中)考试理论并开始进行开始改革实践。论文有《科学评价校内考试成绩的尝试》、《关于考试成绩评价的新方法》等等,用这方面理论指导校内考试,效果很好。得到师生认可。这就为研究本课题提供了又一实践依据。 5、研究的主要目的 鉴于当前中小学考试未能从整体上给予科学评估的状况,本课题主要研究教学过程中考试的合理性、科学性。尤其对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班级学习成绩的评价,教师教学成绩的反馈,给予较为公正、准确的量化与考核。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能力,减轻学生负担,处理好平时考试与会考、高考的关系有着促进作用。 二、中小学考试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1、达到的目的 (1)克服中小学考试中不能整体评价学习成绩的现象,建立一个在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杨XX 申请部门:XX学院 联系电话:13507XX E-mail: [email protected] 填表日期:XX-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1、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哪些知识,

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技术专业的13级学生(软件技术3131-3134班)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XX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规定

关于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改革的规定 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的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规定如下: 一、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意义与必要性,努力掌握所任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专业水平,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思路和途径。对“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一本教材讲到底的照本宣科模式,促使学生死记硬背的考核办法等进行全面改革,以确立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法。 二、开展提问式和讨论式教学。任课教师应当从一讲到底的模式下解脱出来,把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任课教师应当有一半的课时至少有1次教师提问和1次学生回答问题,每门课程的课堂讨论不少于4课时。要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和主动回答问题。 三、鼓励、引导和鞭策学生自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指定参考书的数量和范围,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应当给学生指定适量的参考书和相关论文,要求学生阅读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应当认真阅读学生的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或调研报告,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严格防止在写小论文时可能出现的抄袭、剽窃问题。 四、建立教师定期答疑制度。任课教师应适量安排用于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学习,解答学生的疑问。教师答疑的时间应当安排在学生无课的时间进行。有条件的要建立健全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五、设立教授论坛。每个学期每位教授、副教授都应当向全校学生作1场学术讲座。讲座题目自拟,到系办公室登记并报院科技处批准。系办公室在联系讲座场地和确定时间后向全系学生公布。讲座的内容必须反映最前沿的学术动态。 六、基本技能考核即平时成绩测定,重在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检验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由任课教师主持和负责。主要根据学生质疑和发问的积极程度,主动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上交读书笔记、小论文、研究综述和调研报告的质量,参加辩论式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和听讲座的积极程度以及期中考核成绩来确定。基本技能考核应当有根有据,有考核的题目和成绩评定记录,不得仅凭学生的出勤率而给成绩。

考试方法改革

焦点与对策 焦点:职业院校考试方法的再探讨 职业院校的考试方法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白永红 焦点:职业教育现有的考试方式,仍深深地带有传统教育考试模式的烙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特别是不利于实践性教学的展开,不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严重影响着职业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所以,必须对现有考试方法进行全面的改革。文中对问题的起因,现有考试方法的现状,所引发的主要问题,考试方法的意义和作用,改革的主要思路,考试方法实施的前提条件,以及考试方法改革的价值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主题词:考试方法评价手段改革基本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作用越来越显著,国家已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以扶持,把职业教育作为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作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国家对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大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因此,职业教育就必须以更新的面貌、独有的特色、全新的理念、现代的教育体系,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目前,各职业院校都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使职业教育有了蓬勃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职业教育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从传统教育的一种分化,其筋骨之根仍与传统教育盘根交错,带有深深的传统教育的烙印。虽然我们加大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力度,使职业教育套上了层层光环,但我们许多的改革也仅仅是对职业教育的“美容整形”,并未触及到职业教育的“基因”,因而,职业教育的市场适应性只能是附着于市场之上,而不是融入到市场之中。我们对职业教育的许多改革,也仅仅起到的是“附着”效应,而不是“融入”效应。所以,我们的职业教育很难经受住市场的考验,往往在市场面前显得举步维艰,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而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又处于艰难的地步,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这一问题困扰着许多职业教育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这就需要我们找出问题的原因,找出形成矛盾的存结点,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表面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受经济社会的影响很大,但从实质上看,职业教育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自身机制的问题,从哲学的观点看问题,是内因变化的结果,内因是起决定的因素。只要能找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效“融入”的症结,那末,职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就能找到,从而就能找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职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doc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1 《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一、课程介绍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开课对象:**班 《操作系统》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描述了对物理计算机怎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管理和控制中的技术和方法,以达到高效且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之一。通过这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的认识,为学生今后从事计算机的研究、设 计、开发和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必要性 《操作系统》课程是******专业本科生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掌握操作系统的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机是怎样协调一致的工作原理有清楚的认识,对计算机系统中各功能模块有更明确

的认识,学好该课程,对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大学生能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考核方式在考核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考核方式较偏重理论,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采用笔试的方式,也不能充分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考查,不能达到最终的考核目的。因此,有必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一定的改革。根据教务处“关于开展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门课程往年实际教学情况,经过认真研究 之后,特制定《操作系统》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实施方案。 三、基本思路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平时考勤和平时作业四部分。 四、基本方案与实施细则 本课程考核采用结构成绩,即总成绩由以上四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70分,占70%;实验报告成绩15分,占15%;平时考勤5分,占5%;作业10分,占10%。 1、期末考试(满分70分) 占总成绩的70%。本部分主要涵盖了本门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核心方法、原理及技术,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查。本部分的考核主要依据最终的期末考试试卷卷面成绩,共70分。 本部分成绩最终考核成绩低于35分者,本门课程以未通过计。 2、实验报告(满分15分)

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法 根据高职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化我系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考试考核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考试考核的改革以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为指导思想,通过考试考核的改革使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要求 1.考试考核的改革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计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手段,便于全面检测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2.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提倡采用综合测试、应用答辩、设计答辩、写论文、调研报告、开卷考试、现场技能操作、上机操作、实验测试、产品设计制作、作品制作、竞赛等形式与日常表现结合起来的考核方式,力争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检测考核,讲究实际效果。 3.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学生上课考勤、回答问题等列入考核范围,并在考核分数中占相应比例。 4.重视考核后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意见反馈。任课教师要对考核后的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总结,进一步完善考核效果与提高考核水平。 5.新的考核方式需经教研室审核后上报系教学办公室批准并备案。 三、课程考试考核方式的选择参考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情况,选择适合本课程的要求与特点,且能充分全面衡量和检验出学生的整体水平与能力的考核方式。参考考核方式如下:

【教育学习文章】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

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项目负责人: 杨XX 申请部门: XX学院 联系电话: 3507XX E-mail: yXX968@https://www.360docs.net/doc/7f10370232.html, 填表日期: XX-10-23 二、项目立项依据 、项目的研究意义 高职教育由规模扩张阶段进入注重质量、发展内涵阶段,如何以多种方式满足多样化需求,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肯定的说,尽管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提升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考虑到中国孩子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一下子彻底推翻传统,也是不适宜的。所以选择

哪些知识,什么时候来实施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基础和入门内容,仍然采取先教后学的传统模式,目的是在老师手把手的帮助下,带学生入门,打好基础;对于拓展的知识内容,则会适当选择“翻转课堂”新模式来进行。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新的学习模式带来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也避免出现知识陌生带来的学习挫败感。 本课题拟从“软件工程”这门课程入手,以软件技术(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专业的13级学生为载体,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提出“翻转课堂”下软件工程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策略,并进行相应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施。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软件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新兴学科,软件工程的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IEEE-cS发起创建软件工程教程的建议,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的课程计划,但是这些课程主要集中在研究生的教育。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软件行业是个聚集财产、快速致富的行业;中国要走向世界,占据世界软件工程中的份额,必须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教育。正是在此种情况下,XX年6月,国务院发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XX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

考试方法改革方案(危慧惠)

本科《公司金融》(双语)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方案 一、改革目的 构建多种形式的课程考试体系,试题侧重理论联系实际,侧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做法,促进教师改革教学方法。 二、课堂信息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号B0300303) 学时学分: 48学时, 3学分 上课时间:每周星期二第四大节 专业年级:金融工程2009级 课堂人数:43 任课教师:危慧惠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分配 平时考核、阶段测试、期末考试三种考核方式,参见表一。 1.分值占比 平时考核30%,阶段考核20%,期末考核50% 2.具体方式 (1)平时考核由出勤 (5%),课堂参与(5%)和课后作业(20%,4次)构成。 (2)阶段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考核(10%),实际知识考核(10%)。 (3)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四、平时考核具体形式、分值和时间 平时考核与课本内容密切相关,包括每章案例分析,参考表二。 1.出勤情况5分。旷课一次扣0.5分,累计5次此项计零分(有辅导员签字的请假条不扣分); 2.课堂提问5分。主动回答并切中要点每次0.5分,累计4次以上者满分;

3.作业20分。计入平时成绩的作业一共四次,每次5分。不能按时交作业或抄袭作业不得分,作业完成质量有缺陷每次扣1分。 五、阶段考核具体形式、分值和时间 阶段考核是课本内容的延伸,考核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论和实践的运用。 1.基础理论知识考核 以文献阅读和整理为主,需要提交文献综述报告。根据重点章节有关方向,指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梳理学术资料,并提出问题。第7周提交。占阶段考核总分值的50%。以个人为单位提交。主要考核点:文献新旧程度、资料广度、问题归纳能力和所提问题的深度等四方面。 2.实际调查能力考核 经过半个学期对课程的熟悉,结合上述文献综述,提交一篇报告,不少于2000字。第15周提交。阶段考核总分值的50%。以个人为单位提交。要求:围绕课本的几个专题,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指定和指导学生阅读某些报刊、杂志、书籍和网站上的相关资料,培养和锻炼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核点:研究意义、数据来源、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法等四方面。 六、实施规则 考核方式要突出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不能只限于笔试,还应采取口试、实验、参与科研、实地调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课堂评价也是重要方式,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还可以通过面谈、正式作业、项目调查、书面报告、讨论问题和写论文等方式考察和评价学生。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跨文化交际”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试点方案 (2010年秋季学期使用) 一、课程说明 “跨文化交际”是开放教育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的核心课程之一,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统设课中开设在第三学期。成绩合格者可以获得4.5个学分。 本课程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模拟交流练习、交际失误分析、英汉双向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提供在处理跨文化交际中一些微妙问题时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意识到在同外国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中会因文化差异引起种种误解,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质量。 二、考核方案制订依据 考核改革方案的设计以“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大纲”、“考核说明”以及本课程目前所使用的多种媒体教材为依据。这些教材包括:文字教材《跨文化交际》(顾曰国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跨文化交际导学》(杜亚琛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高级英语系列录像–视听指南》(诺尔曼?普里查德、刘黛琳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年出版)、录象教材《跨文化交际》,(诺尔曼?普里查德主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音像社1999年出版发行。共4讲,每讲25分钟);以及《跨文化交际》个人助学版光盘和网络版光盘(徐琰设计并主要制作,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4年出版)。 三、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部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二者均采用基于网络的考核方式。形成性考核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进行,终结性考试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网上考试系统”进行。 形成性考核旨在促进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对地方电大辅导教师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同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训练和提高。终结性考试旨在检测课程结束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处理能力。 本课程总成绩为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6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40%。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均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学生必须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个部分中分别达到合格要求,才能达到该课程的合格要求。

一、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

、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 1.教学方法改革举措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搬到实训室,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将案例与项目贯穿教学过程围绕“案例”、“项目”,重构课程知识与技能体系,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案例”、“项目”中,同时对难点知识与能力进行分解,开展教学活动。 3)渐进式项目驱动、分层教学改革实践环节采用渐进式项目驱动、分层方法教学,根据技能训练的不同要求,分为多个层次进行训练。 4)以赛促学改革 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竞赛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技能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目前工学结合尚存在一些不足,将积极进行相应的探索和改革。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及配套教材建设;电类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索与实践;“校企深度融合、多元产学合作”模式研究与实践。 2.作业、考试改革举措 1)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 考试采取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淡化理论考试,增加职业素养考核,强化实践技能考核,考核标准按生产一线技术要求制定。 2)任务式或项目式作业 在作业方面,除布置课本习题外,还布置任务式或项目式作业,要求到实验实训室独立完成。

3)企业+ 学校评价体系改革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系和专业教研室成立考评小组评定。 二、考核内容与方法 1.实验课成绩评定 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 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项目作为考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题目给分都非常详细,当堂课学生每完成一步给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 集中实验考核(占40% ),实验报告(报告评分,占10% );平时项目实验调试结果(现场评分,占50% )。 2.课程实训考核:职业素质(占10% );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 );实训结 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40% );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10% )。 3 .综合实训考核:设计与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40% );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 分,占40% );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20% )。 4.课余工学结合工程考核:按学院技能课程考核要求考核,通过者学分记录选修课学 分。 三、校外专家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 校外选3 位专家进行课程评价。 四、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 校内教学督导组进行评价。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0370232.html,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艾晓杰,魏先军,李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 摘要:教育改革不仅要有知识的更新,也要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以利对学生 的客观评价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作者结合“动物生理学”的教学实践体会,从 确立考核目标、建立考评体系、设计考核内容、分配考核权重等方面进行了四年的 实践,并分析和评价了考核方式改革的结果和成效,提出了从基础理论着手、拓展 知识传授口径来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思路,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 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质量 1 前言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即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近年来,在全面深刻改革的同时,高校特别注重和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传统的以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评价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为此,根据“动物生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尝试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以探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把传统对成绩的一次考试评定,分散到学习过程节点的质量控制,将考核贯穿到日常教学中,体现公平、公正原则,以达对教学的全程监控,不断总结提高的目的。现将所获得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2 考核方式的改革 作为一种机制,考核所涉及的各方面都是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的体现[3]。高等教育的目的,是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要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与创新的能力[4]。 考核是教学工作中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知识、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和督促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4,5]。因此,改革考核方式,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不仅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也是高校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5]。 2.1 传统的考核方式 传统考核主要以考试来呈现,具有模式僵化、目标狭隘、方式单一和命题陈旧等弊端,严重地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传统考试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考试目的功利化、题型标准化、评分精量化和形式单一化等,导致在对分数的价值判断上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因而以考核知识的累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标准化考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减少了人为误差,由于客观性试题偏多,主观性试题少,而且试题答案多数是惟一的,能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不利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7]。 囿于传统“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师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分数结果上,而忽略了学习过程*本课题由上海交通大学“一类课程”动物生理学项目(2006-17)资助。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及效果综述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提高学生体育健身的能力、意识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健康观念,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发展,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参加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使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程度、健身能力等多方面情况得到全面、客观、准确、统的评价,现将公共体育课的考试评价标准统一制定,使教师考有所据,学生应试有章可循。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检查每位体育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避免考试中教师的主观意念过重的现象,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实行教、考分离,体育课学生学习行为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体育课技能考试成绩则由其他教师进行考试评定,最后二者成绩之和就是字生的体育成绩。 客观准确地对学生体育成绩评价,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体育健身能力、健康状况准确定位,可以纵向、横向的和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卜匕较,及时发现不足的地方,以敦促学生努力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整体提高我校学生的健康水平。 体育课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体育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体育

课程应实现的课程目标是: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我校《学生成绩考核和管理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体育课的实际情况,特拟订体育课成绩考核暂行办法如下: 一、体育课是学生必修课程,必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旷课、迟到、早退的学生除教师及时教育外,并记录在案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 二、体育课按规定为考试课程,其考试项目和标准,由体育部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并在学年初向学生公布。 三、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安排在每学期期中进行,专项技能考试安排在各项教学进度的最后一周进行,在期末其他学科考试开始前一周进行体育理论考试。全部考试完毕后由任课教师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四、考核与评价 1.体育选项课是必修课,一、三学期为考查,二、四学期为考试科目。体育课成绩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定方法进行,体育课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 2.成绩考核管理办法:根据教学管理有关规定,体育课成绩考核作如下规定: (1)学生上体育课每迟到、早退一次扣1分,病假一次扣2分,事假一次扣3分,旷课一次扣5分(病假需有校医诊断证明,事假需有辅导员准假条)。

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

Vol.262008No.11 教育管理与评价卫生职业教育考试是检测教学效果、调节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考试方法不等于考试制度,考试方法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一种制度相对稳定下来,这种制度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我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1]。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并适应其发展,研究现代职业教育的考试方法并最终形成考试制度是职业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为此,笔者就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课题在我院二年级以上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研究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的方向。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我院二年级以上医药、水利电力、工业、商务、农业5个类别20个专业的430名在校生。均经过一年以上在校学习,熟悉我院考试情况。 1.2方法 1.2.1问卷设计从我院现行考试方法及考试方法改革的方向 提出问题,每个问题设置3个选项,均为单项选择。针对现行考试方法设计3个问题:(1)经过一年的学习,你所学过的学科主要采用的考试方法是?A.笔试;B.在实验、 实训室进行操作考试;C.以上2种方法都有。 (2)把平时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作为学科考试成绩一部分的做法是否正确?A.正确;B.不正确;C.不确定。(3)对现行考试制度的看法是?A.不科学,检测不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B.注重理论知识,忽视技能操作;C.很难全面评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针对考试方法改革的方向设计5个问题:(4)职业院校学生专业课考试合格标准是?A.真正掌握专业课要求的技能操作;B.吃透教材内容,但只要技能操作考试合格就行;C.技能操作慢慢训练。(5)现行考试制度是否应随着时代的发展 进行改革?A.是;B.否;C.无所谓。 (6)考试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手段和尺度,是必须的;不考试,教师不知道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这一论题正确吗?A.正确;B.不正确;C.不确定。(7)“考试形式并不重要,只要能学到专业知识就行。” 这句话正确吗?A.正确;B.不正确;C.不确定。(8)今后把考试方法改革为下列哪种方式最恰当?A.普通课采用开卷、 闭卷或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抽题考试,专业基础课把理论、 技能操作分开考试并进行综合评定,专业课以考核技能操作为主、把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中或按要求完成某项操作;B.不论是普通课、 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考试仍按传统模式进行;C.不论是哪种考试方式,只要教师能让学生毕业就行。 1.2.2问卷调查要求及数据处理为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在调查前向学生讲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填写问卷。我院二年级以上在校生共3954人(含联办学生),本次调查人数占二年级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0.88%,具有代表性。共发放问卷430份,收回有效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94.88%。调查结果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 (见表1)表1显示,对我院现行考试方法的回答:选择采用笔试和在实验、实训室内进行操作考试的学生占58.09%;选择把平时 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 陈 伟,米树文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目的调查职业院校考试方法,为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抽取我院二年级以上医药、水利电 力、工业、商务、农业5个类别20个专业的430名在校生。抽取人数占我院二年级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0.88%。设定8个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选择专业课考试合格标准是真正掌握专业课要求的技能操作的学生占86.27%;选择现行考试制度应随时代发展进行改革的学生占66.18%;选择把考试方法改革为普通课采用开卷、 闭卷或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抽题考试,专业基础课把理论、技能操作分开考试并进行综合评定,专业课以考核技能操作为主、把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操作中或按要求完成某项操作的学生占72.79%。结论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职业院校学生的愿望。关键词: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08)11-0048-02 ( 1) (2)(3)(4)(5)(6)(7)( 8)表1职业院校考试方法改革研究调查问卷统计[n(%)] 问题编号ABC注:统计表中问题编号与问卷设计中的问题序号一致 128 (31.37)268(65.69)112(27.45)352(86.27)270(66.18)194(47.55)236(57.84)297 (72.79) 43 (10.54)48 (11.76)124 (30.39)28 (6.86)68 (16.67)81 (19.85)103 (25.25)64 (15.69)237 (58.09)92 (22.55)172 (42.16)28 (6.86)70 (17.16)133 (32.60)69 (16.91)47 (11.52)48--

学生学习成果考核方法改革的应用-精选作文

学生学习成果考核方法改革的应用 一、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意义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仍然沿用传统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以考试卷为主,题形有名词解释、填空、判断、选择、简答题、论述等形式,考试比例为30%+70%,30%为平时成绩,70%为期末考卷折合成绩,凸显出考试的局限性。 (一)考试时间及考试内容有限,多数考试安排在课程结束期末,不能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小,学生不重视,经常有缺课现象发生; (三)期末考试比重过大,多数学生养成平时不爱听课和学习,考试前利用划重点复习,或者考试中有打小抄行为,不利于学生能力、兴趣的培养,促使考试本质偏离。因此,改革课程的考核形式,以成果导向教学方式的考核,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课程成果导向化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职业性考核原则 成果导向课程考核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知识考核为辅,注重学生沟通整合、学习创新、责任关怀、问题解决、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考核方式为口语评量,注重培养学生的平时表现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自

主学习能力。实作评量可以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性学习能力。档案评量可以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性能力。纸笔测验完成质量可以考核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开放性考核原则 黑龙江职业学院“成果导向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体现三方面: 1.考核评价内容的开放。课程内容实施多元化,改变只重考核教学内容和实训技能,根据四种评量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包括网上学习资料)、行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2.考核评价形式的开放。实现全员评价: (1)根据不同课程的特性和教学环节,考核中采用口语评量、实作评量、档案评量、纸笔测验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2)将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教师的评价三者结合,形成学生自身、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三维立体的评价反馈系统,促进教学中主客体相互转换,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 3.考核评量表及评量规准。 成果导向课程考核方式主要以4个评量方式为标准,评量方式及规准的制定:评量方式在本门课程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一门课程离不开评量方式,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专业能力,是否达到预期成果。将考核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平时努力学习,把精力用在对教学内容掌握,对课外专业知识探索,对基本技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完善和建立计算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而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就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之一。 2考试方法的改革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践教学的考试一般都采取笔试闭卷,或是上机考试,学生的学科结业、升留级、评优、毕业都受这份试卷和上机考试结果的影响。这种传统的考试方法已不适用于应用型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创新。 应用型高等教育注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人才。根据这一既定的培养目标,我们将考试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为: ●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 ●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 根据以上阐述的指导思想,我们以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四个方面阐述考试方法改革的设想与实践。 2.1全面推行操作技能考核,强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应用型高等教育操作技能考试应当采取实事求是、灵活多变的考核方式。不同的课程,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应占有不同的比率,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 操作技能考试的考核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1) 采用分组抽签,边操作边提问,操作和口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如汉字录入与编辑、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JA V A程序设计、WEB技术编程等。 (2) 通过一个“大作业”的方式进行技能考核 这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场考核,如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等,在考试现场完成由老师命题的操作,再由主考教师现场评分。另一种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甚至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最后以“老师、同学共同作为评委,学生演示答辩”的形式进行考核,如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网页制作等。学

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 申请人:刘连福 申请单位:基础部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承诺书 申请者承诺: 保证如实填写本表各项内容。如果获准立项,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协议,遵守《大连海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申请者(签章): 年月曰

.简表

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 1.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项目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转型期,教育质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教师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业务水平亟待提高;另一方面,学生的理论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这就要求教师寻求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多元化、全方位的学习指导。 编写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开展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课题围绕《高等数学》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及共享,以便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研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革,由传统的口授、粉 笔写、看纸质教材,演变为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录像、文字的电脑展示,配合口授和纸质教材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要求出版社不仅提供优质的纸质教材,还需要提供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这就形成了教材开发的“立体化”趋势。立体化教材的真正涵义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支撑平台,集合高校丰厚的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新型教学工具,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重点和教学效果都汇聚其中,按照先进的一体化思路设计的适合于多元化教学应用的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电子教案、CAI课件、网络课程、试题库等。立体化教材是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印刷品而 言,它集书本、磁带、录像、光盘、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等于一体,集各种教学手段之所长,将声音、图 像、视频等信息输入方式相结合,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配合教学过程,使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展。 本项目是针对当前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规范、不系统,数量多、质量差,针对性、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希望寻求 一条建设优质教学资源的途径,为我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建设和内涵提升探索出一条崭新的道路。立体化教 材建设是对教学资源、技术资源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整合与优化,是提升专业内涵,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 障,是学校软环境建设的第一要素。项目研究具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项目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成 果,相当一部分可用于其他课程立体教材建设,对其他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也有借鉴意义,有着十分可行的 可复制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学生要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接受有质量的高等职业教育,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趋 势。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应用为基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教材建设质量和功能倍受关注,以纸质为主的传统教材正在被立体化教材所取代,立体化教材建设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 学模式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建设立体化教材已成为高职教材建设的趋势。立体化教材的设计是基于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自主 进行的意义再创造和整合的过程,而以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创新教学手 段、构造互动的教学环境提供了可能。我国高校正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需要最大 限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信息技术和教材的结合提供动力。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在国外称为 “ in tegrated textbook/coursebook ”,在国内则最早出现在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近年来,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的发展很快,但是,在建 设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建设数量多,质量差,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的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现有电子教案 基本上是将教案搬到屏幕上,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思维过程,不易于师生互动;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建 设和开发规范不统一,通用性差且价格昂贵,与教学内容整合困难,利用率低;立体化教材建设交互性、互 动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如何优化和完善教 学资源,开发出适合教学使用的、有益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高等数学立体化教材,将是本项 目研究的重要内容。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科、经管类等高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学生量大面广。多年来,为提高高 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项目组在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下,围绕高等数学教材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的工 作也得到了有关专家和教育部门的认可。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在2005年被评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