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快乐学案6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快乐学案6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快乐学案6 湘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

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

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学习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学习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学习方法

资料完整分析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点Ⅰ: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

(一)、阅读教材P28图2-14“中国1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用彩笔描出1月0℃等温线,该线大致位于我国的一线,向南延伸至

高原东缘。

2.填写下列城市1月平均气温的范围:漠河,哈尔滨,北京,武汉,拉萨,广州,海口。

3.从海口到漠河,温度大致相差℃,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方温暖,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其主要原因是:①

②。

(二)、读“我国7月平均气温”,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低),其主要原因是

2.我国夏季气温分面的特征:(青藏高原除外)。其原因

是:。

(三)、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是: 。

在我国,从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A 带、

B 带、

C 带、

D 带、

E 带

和F 气候区等温度带。

5、读图2-16,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温度带是 , 北侧的温度带是 。 湖南位于 温度带,作物熟制为 ;

海南全部位于 带,作物熟制为 ;

东北平原位于 温度带,作物熟制为 。

识记:P30 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

思考: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我国南北跨度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温、喜凉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分面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一年一熟到一个三熟也是多样的。 不利: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

知识点Ⅱ: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一)阅读教材31页“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到800mm,400mm,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2.800mm 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一线,经 高原东南边缘。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总趋势是 。 4.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特点是: 季节

多, 季节少。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叫。

4.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5、读图2-19,在我国,从东南向西北习惯上划分为

A 、

B 、

C 、

D 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6、读图2-19,秦岭-淮河一线,南侧的干湿地区是

,北侧的干湿地区是,

湖南位于干湿地区。

识记P33干湿地区分布和植被类型

7.写出各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8.结合中国地形图填下表。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准噶尔盆地华北平原黑龙江北部海南岛

温度带

干湿地区

知识点Ⅲ:气候复杂多样及其影响

1、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在洲的东部和南部。世界上的季风

气候类型有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季风气候三种。

2、在季风区内,夏季,风从吹向(填海洋或陆地),降水。冬季风

从吹向,降水。

3、我国疆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所以我国气候,即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4、读土2-21,找出湖南的气候类型是。

5.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气候的特征

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地区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

云南西双版纳

亚热带季风气候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大的西北地区

高山高原气候青藏高原,天山山地

6、结合实际,从动植物资源,农业生产,地域文化等来讨论: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对我国有什么影响。(书P35)

知识点Ⅳ: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濒临世界上

最大的大洋,海陆性质差异巨大。

季风名称发源地风向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性质产生的影

影响范围

(地区)

冬季风

夏季风

2、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因素。

3、的进退影响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南方雨季开始要比北方,结束要比北

方(早或晚)。南方雨季比北方(长或短)。

4、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会造成灾害,当夏季风较弱,向北推进迟缓,徘徊

在南方,则会导致“南北。当夏季风较强,向北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

则会导致“南北。

5、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使得我国夏季普遍,同期,这是我国的一大气

候资源。

6、我们把受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影响甚小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内降

水。

7、读图2-2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湖南位于区。

8、我国气候有很强的大陆性特征,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夏季明显偏。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大。

知识点Ⅴ:主要气象灾害

知识点(一):特殊天气

1、寒潮是一种在时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强冷空气活动,它会带来急

剧、、、有时还伴随天气。

2、梅雨是(时间),地区常常出现的天气。

3、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月,尤以7-8月为多(夏秋季节)。多发地区是东南沿海

各省,以台、粤、闽、浙居多。台风过境时,通常出现天气。但台风带来的雨

水能够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4、沙尘暴主要是指我国地区和地区,在气候比较干燥的季时,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

知识点(二):旱涝灾害

1、洪涝多出现在季和季,是我国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2、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3.趣味练习:请将下列四种自然灾害的名称填入诗中合适的位置(春寒,寒潮,伏旱,台风)

春季最害倒春寒,各种秧苗难保全;北方难播种,南方稻长难;

夏季多成灾,房屋倒塌粮减产;若遇霜冻早,庄稼未熟已冻坏。

小结:在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课堂自测:

一、填空题。

1.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风。

2.科学家是依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种干湿地区类型。

3.青藏高原地区是()气候。

4.我国的“雨极”是()。

5.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区属于()带。

6.我国气候主要特征之一是()气候显著。

7.雨带的进退时常会导致()灾害。

二、选择题。

1.以下关于我国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明显

C.季风是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D.西北地区为高原气候

2.以下哪项不是我国的特殊天气()

A.寒潮

B.台风

C.冰雹

D.沙尘暴

3.以下不是我国主要气候特征的是()

A.季风气候显著

B.冬雨夏干

C.雨热同期

D.气候复杂多样

4.我国干旱地区的植被是()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荒漠草原、荒漠

D.草原

5.我国中温带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三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两熟

6.我国热带的主要作物是()

A.春小麦

B.大豆

C.水稻

D.冬小麦

7.广东地区属于()

A.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半湿润地区

三、判断题。

1.我国季风气候不明显。()

2.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关很大。()

3.我国没有热带地区。()

4.我国多旱涝灾害。()

5.梅雨是我国的一种特殊天气。()

6.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

学习反思: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录像〕《季风的形成》中节选《影响我国的冬季风》。

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讨论〕

①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②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③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

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可以参照课本上“夏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表”。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其原因,了解这些知识便于我们掌握规律,趋利避害,让大自然能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和分布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教师对学生读图给予具体的指导,如教师讲解某个温度带分布的读图方法,其它温度带由学生自己读出来。不要求和书上说法完全一致,鼓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比较哪种表述更好。

〔出示复合投影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

温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带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

〔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教师〕不同的温度带适宜栽培和推广的农作物品种不同,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请看表:

〔出示投影〕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农作物喜凉作物:小麦、马铃薯、大麦(青稞)、甜菜喜温作物:玉米、谷子、大豆等

喜热作物:甘蔗等

≥10°C 1000~2000°C >3000°C >5000°C

同学们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

(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2)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

(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

学生讨论、回答。

〔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总结〕我国南北跨度很大,近50个纬度,各地积温由1600-8000°C差别很大,故适合喜热、喜凉、喜温的等多种作物生长,世界上绝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点。而且我国水稻、棉花等高产作物的分布北界,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作物熟制从东北的一年一熟到海南岛的一年三熟,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这个地区是什么熟制,请同学们调查一下。

但是,由于我国面积广大,各地的气温日较差和夏季温度等差异很大,同一作物品种在不同地区所需的 10°C积温也不相同。因此,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或改革熟制试验上,必须因地制宜,才能取得成功。

〔板书〕降水的特征

1.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

〔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

〔出示投影片〕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

〔启发提问〕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

〔副板书〕空间

成因

时间

〔指导读图“中国干湿地区〕

〔讲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

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不同的干湿地区,地表的植被差别很大。东部湿润区,水分充足,可生长高大茂密的乔木。过去这里是郁郁苍苍的森林,后来,人类的足迹来到了这片土地,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只剩东北地区和武夷山区还有大片原始林。

〔挂图〕湿润地区景观。

〔讲授〕半湿润区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由高大的乔木向低矮的草本植物过渡,典型的自然植被是森林草原。但事实上,这片地区被开发利用的很难找到原始植被了。这里是历史悠久的农耕区,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

半干旱区气候偏干,地表植被为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挂图〕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景观。

〔讲授〕干旱地区水分严重不足,也制约了植被的生长,有些地区几年不降一滴水,地表景观十分单调、荒凉,是典型的荒漠景观。

〔挂图〕干旱地区景观。

〔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分析了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的活动与降水的关系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我们知道,由于季风活动的一些异常,有时会给我国带来一定的自然灾害,使人们的生命财产遭受损失,带来不利之处。尽管这样,它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把我国东部季风区与同一纬度的其它国家、地区做比较,例如北非。

〔显示北非景观〕

〔讲授〕由于没有季风活动,北非气候十分干旱,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旱区,比我国的干旱区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是著名的世界第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而我国的30°N附近,正是地肥水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美丽的、富饶的四川盆地,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样一对照,我们不禁要感谢季风了。所以我们对待季风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和态度,既看到它有利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不利的一面。关于这一点,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问题〕青藏高原海拔很高,达数千米,随着山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植被随之发生变化,从山下的常绿阔叶林依次过渡到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山草甸-雪线以上。说明地势的高低对气候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植被种类的生长分布。

秦岭南北一图,表示了山南、山北在植物和景观上的差异。山南生长的是亚热带植物――柑橘树,山北生长的是温带植物――苹果树。这是因为秦岭在气候上起着屏障作用,可阻挡北部冬季风的南下。所以秦岭南坡气温高,为亚热带景观;北坡气温低,为暖温带景观。〔讲述〕由以上分析得出:地形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使得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板书〕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归纳总结〕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板书〕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读表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8页,“我国与世界纬度相近地区气温的比较”表,回答下列问题:(1)1月份,我国的齐齐哈尔、北京的平均气温,分别比法国的巴黎、美国的纽约低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分别低22.7°C和3.7°C。

(2)7月份,齐齐哈尔的气温比巴黎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高26.3°C

(1)齐齐哈尔气温年较差,比巴黎大多少摄氏度?

学生回答:齐齐哈尔比巴黎大26.3°C。

〔提问〕对上述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回答)

〔分析归纳〕冬季,我国比同纬度地区冷,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又比同纬度除沙漠地区以外暖热。因此,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偏大。由此得出气温冬冷夏热的特点。大陆性气候显著。

〔归纳总结〕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板书〕二、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气候显著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板书〕季风活动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讲授〕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联系生活实际冬、夏各刮什么风?〔板书〕1.季风的概念

〔讲授〕冬天盛行的风叫冬季风,夏天盛行的风叫夏季风。

〔板图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

〔总结板书〕2.

风向性质范围

冬季风偏北干冷大部分

夏季风偏南暖湿

〔提问〕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板图演示〕夏季风被一系列山脉阻挡。

〔讲授〕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围局限于我国东部、东南部地区。人们根据夏季风活动的范围,把它能到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无法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板书〕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提问〕同学们能否尝试解释降水空间分布的成因?

〔学生回答〕沿海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充足;越往西北内陆,降水越少;非季风区降水最少。

〔讲授〕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特点又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我国东部降水集中于夏季?与季风的活动有关系吗?

同学们讨论一下,最后看看是不是与板图演示的一致。

学生讨论。

下面我们将通过演示雨带的移动和雨季的形成来解释上述问题。

〔板书〕4.雨带移动与雨季

〔讲授〕(结合板图)整个冬季,我国大陆被寒冷的冬季风控制,一般到4月份,夏季风开始形成并逐渐强大,在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冬季风抵抗不了,向北退去,在此过程中,冷暖气流交锋,形成降水。

5月,雨带位于沿海一带——华南雨带(东南沿海雨带)

6月,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雨带(江南雨带)

7、8月,雨带北移至我国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雨带

9月,雨带南移。

10月,雨季结束。

因此,我国的雨季出现在每年的5-9月。

〔总结〕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时间短。

〔复习巩固〕选作复习题

(1)我国气候有哪些主要特征?(3条)

(2)我国气候对农作物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

三、寒潮、梅雨、台风和水旱灾害

(教师引导)总的讲,我国气候条件十分优越,但也有不利方面。如水旱灾害、寒潮、台风

等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特大洪水给任命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带来数千亿元的损失。而华北地区则出现了持续干旱的天气。

(板书)第五节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区发生水旱灾害。洪涝和干旱是影响我国最大的气候灾害。现在我们来看报998年常见流域抗洪抢险的录像。

(投影片)1998年我国还有哪些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洪水造成了哪些损失,军民是如何抗洪的?你特别感动的事情是什么?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思考洪水形成的气候原因、人为原因?对长江洪涝灾害的防治你有什么建议?你能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下面我么们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上面的问题一起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发表意见,然后每个小组由一名代表发言。现在给大家10分钟讨论。

六个代表发言之后,由全班一起进行评议。

(教师归纳)(1)气候原因是夏季东南季风势力的强弱以及厄尔尼诺和拉尼那等条件的影响。

(2)人为原因是上游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中游的围湖造田等。

(3)使人感动的是1998年全体军民团结誓死保卫常见大堤的感人事迹。

(4)常见上游应植树造林,中游应退耕还湖、疏通河道。

(板书)一、水旱灾害

1、原因和危害

2、措施

(过渡)可见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较多的国家,除了水旱灾害以外,我国还受哪些灾害性天气的影响呢?

我们来阅读课本第59页,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寒潮警报。思考以下问题:

(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2)观察课本第60页“侵入我国的汉朝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

(3)从图中观察,汉朝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汉朝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

(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通过小组代表发言的形式使各种不同的意见碰撞,使意见趋向一致。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表了很多的见解,通过小组学习、代表发言的形式使意见统一起来,

可以概括为:

寒潮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西伯利亚、蒙古一带。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的大部分、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减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农村地区在寒潮到来前,可用烟熏、灌水、塑料薄膜覆盖庄稼等办法来预防寒潮。

(板书)二.寒潮

1. 寒潮及其运行路径

2. 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

(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

(2)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

(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

(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板书)三、台风

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

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每年的6月中、下旬-7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长时间的连绵细雨,此时正直梅子黄熟季节,因此,人们称之为“梅雨”,形容“梅雨”的古诗很多,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梅雨过后,长江流域地区又出现干旱的季节,我们称之为“伏旱”。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学习地理不能只盲目做题,更多的是要从题目中掌握知识的漏点,巩固地理方面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吧! 1、认识我国的三大火炉(重庆,南京,武汉) ,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这是由于海拔高度高而造成的。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认识我国的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青藏高原区) 2、我国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降水的空间分部的规律是南多北少。根据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我国四类干温地区是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东多西少降水最多(火烧寮)和最少(托克逊)的两个地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降水的10%。夏秋多,冬春少。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越往北去,气温越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冬季风。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规律是: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3、我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是我国农业发达、城镇集中、经济繁荣的地区。 4、秦岭准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我国一月

份0度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是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界线。 5、我国重要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 6、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界线东南受夏季风的影响,属季风区,界线西北夏季风很难到达,属非季风区,全年都较干旱。我国东部的降水主要由夏季风带来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 7、阿拉伯半岛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大体相同,气候和景观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两者的海陆位置不同,后者地处亚欧大陆东岸,深受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的影响。 8、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这篇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总结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气候(2课时) 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难点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下面让我们听听来自全国五个不同地方小朋友的描述,你能猜出他们各自是如何描述的吗?试着帮他们连线。 教师:要想知道自己连得对不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他们家乡的气候类型、特点…… 教师:大家回答得很对。 教师:展示《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找出五个小朋友家乡的气候类型。 学生:来自吐鲁番的小朋友,她的家乡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漠河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海口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五道梁的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而南京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30~41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活动一: 教师:不同的气候类型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我们如何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呢?下面请阅读漠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结合前面我们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漠河的气温曲线图中,读出当地的最高、最低气温,描述气温的特点。 2.从漠河的降水柱状图中,读出当地最多、最少的降水量月份,描述该地全年降水的特点。 3.综合气温和降水图,说出漠河的气候特点。 4.参考对漠河气候特点的表述,归纳其他三地的气候特点。 5.根据漠河和海口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说一说他们各自发展旅游活动的优势。 学生: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2.2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学情分析 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 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信息。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本节内容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但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概念,提升读图、填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 2.通过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知道温度带喝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4.通过学习,分析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中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了解它们对自然植被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课时安排】 5课时

八年级地理培优辅差计划

八年级上册地理培优补差计划 溧河一中苏克岑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两个班共有学生142人,从开学两星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且担任班干部能起到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差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差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搞好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交流、听取建议意见。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差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每周不少于一次。 6、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 7.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10.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并安排课外练习。

初一地理学困生辅导辅导计划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七 年 级 地 理 学 困 生 转 化 计 划 河底镇杨坡中学 七年级地理孙佳佳 2013.10.10

七年级地理学困生转化计划 洛宁县河底镇杨坡中学孙佳佳 学困生是人们对学业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习惯称谓(有时也因偏见而称为差生)。在地理学科中,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知识基础差,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较低,且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信心。他们的表现常常是课堂教学秩序、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因而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我在一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注意发现影响学困生情感的各种因素,以满腔的热忱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消除自卑心理,解除心理负担,树立进步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特制定初一地理学困生辅导辅导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提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技能和学习积极性。对学困生有计划采取具体措施,让学生掌握好书本知识,尽量缩小学生间的差距。 二、活动内容: 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大纲。 三、辅导目标: 缩小差距、力争使学困生合格。 四、活动时间: 课间空、中午、课外活动。 五、活动场所: 初一办公室。 六、活动措施:

1、用真诚的爱,温暖“潮湿”的心。态度上优生、差生一视同仁、不讽刺、不挖苦。 人都有自尊心,学困生也不例外。只是连续的受挫和打击,致使他们产生了自卑情绪。而个别老师不负责的态度,讽刺、挖苦的语言,瞧不起的眼神,加之“笨蛋”之类的称谓,更使他们与老师拉大了距离,甚至产生了对立情绪。因此,教师在教育学困生时,一定要尊重他们。一个失去尊重和信任的学生,要恢复他们的自信,只有加倍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弥补他们精神上的损失,才能温暖他们冰冷的心。 2、抓住“闪亮点”,扬起自信的帆。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树立信心。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依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学困生也并非样样都差,一无是处,只要用心寻找,总能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我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3、介绍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耐心辅导、持之以恒。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部分差生受先天智力素质的影响,成绩偏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不会学而造成的。经常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了解记忆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如下。 总之,辅导学困生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应做到“润物细无声”,要结合每一个人的思想实际加以正面引导,表扬要热情,批评要谨慎,鼓励要充足,并尽量多给学困生创造一些表现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在尝试成功后培养起自信,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点燃起希望的火花。 2013.10.10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作用,并说出我国现代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重点) 3、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4、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能够指认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重、难点)【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相关图文资料、地理助学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欣赏歌曲《天路》,并配以青藏铁路图片让学生感觉到我国交通事业的飞跃发展。问:大家每天是如何来上学的?此外还有那些交通工具?有句话说的好“要致富,先修路”。看来,我们出门无时不刻不依赖于交通。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中国的交通运输的有关问题。学生听歌曲回答骑自行车、步行、乘车火车、轮船、飞机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学生接受。承转过渡交通运输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自 主 学 习 交通运输所运送的是“人”和“物”。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古代交通运输和现代交通运输的差别,并补充地铁、管道也属于现代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工具的不断发展,证明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上运输兼顾货运与客运,管道运输只能用于货运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纵横交错的铁路线构成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认识了

八年级地理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八年级地理培优补差工作总结 搞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本学期地理培优补差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老师都要做学生尤其是差生的良师益友。主动亲近他们,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用父母般的爱去经验感化他们,使他们能够信赖、信任老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找到他们厌学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为自己而学,从而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太多的付出。 二、多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辅导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之认识到“我能行”。 2、引导优生树立志向,推荐有关名人的传记读物,使其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3、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和组长带组员共同进步的措施,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这样既强化了优生优势地位,使他们的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学困生也得到了帮助。 4、开展课堂辩论、野外观察等格调高雅的活动,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5、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作业的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对优生实行加大难度、力度的措施,对学困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加大基础知识的检查的力度,降低挫折率,提高学好的信心。 6、及时总结学困生转化的情况,在班上树立典型,用典型来诱导其他学困生。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7、课堂上创造机会,用让优等生来展示思维思维过程、学习方法,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以优生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差生。 三、加强学法指导 1、学习指导优先一点。差生多数基础知识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信心不足。为了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进步,我在学习指导上对他们采取了适当优先的“倾斜政策”。

浅谈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措施

浅谈高中地理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措施 发表时间:2018-05-25T16:12:16.9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上作者:周泳秀[导读]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育转化学困生,对学困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就成了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县龙胜中学,541799)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现代化社会需要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育转化学困生,对学困生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就成了我们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各个班级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些地理学困生经过一段时间研究,我们觉得学困生的因材施教,必须在对学困生原因进行科学分析,禀赋和特长的发现和引导及非智力素质的培养上下工夫,才是积极主动的方法。 一、地理学困生的类型 1、阶段性困难型。这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均属中等水平,学地理困难,一般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兴趣低是他们某阶段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2、能力欠缺型。这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相对弱一些,但优点是学习习惯较好,意志较强,自我意识水平较高。 3、动力欠缺型。这类学习能力水平中等或偏上,但学习习惯意志等明显偏弱,学习动力不足是导致成绩跟不上的主要原因。 4、基础薄弱型。这些学生知识基础、能力都稍有欠缺。 无论哪种类型的地理学困生,均表现出:厌烦地理、害怕地理、视地理学习和考试如负担。 二、对地理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地理。我们教师要主动走近学困生,关爱学困生,去了解他们的心理,解决他们的困难,宽容他们的错误,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学困生建立一种友好、平等、和谐的关系。当我们把“弱势群体”当朋友时,他们就会主动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与我们交朋友,这样他们就会喜欢听教师的地理课,会更主动学地理,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乐于接受,从而自觉纠正自己的各种行为。同时教师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的努力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我们的教育之舟就会驶向成功的港湾。 2、完善地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师,要时刻给他们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能展示自我,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上“全球气候变化”这节课时,我让各班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在班上举办辩论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和人类的应对措施展开辩论,学生都积极参与,一些学困生热情高涨,有的在辩论赛中有很好的表现。 这个案例提醒我,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困生多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激发其学习动机。如改革传统评价学生的方法,鼓励学困生勇于发言、勇于参与课堂讨论(对问题的答案教师不求全责备)这样,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自觉形成这样,就容易把学困生引入学习的氛围。 3、强化学习方法培养,改善学生学习心理品德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我认为只有正确引导其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改善其心理品质。 (1)学会读书,培养自学能力。对高中学生来说,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教材。学生要学会“三读两答一议”的基本读书方法:三读即通读所学内容,做到大概了解;结合问题或提纲要求精读;研读重点和难点,并适当做笔记,以便在讨论、听讲时重点注意。两答即试着回答教师或提纲上提问;回答周围学生的提问,一议是指同周围同学论文,研讨疑难。 (2)学会听课,培养注意品质。要求学生既要注意那些自己弄懂却与自己的见解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又要专心听那些疑难问题以及研究这些问题的方法,对接受能力弱而又不注意听讲的学生,要多向他们提问,提问时要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要求。 (3)加强理解,培养记忆能力。课堂教学要加强刺激的强度、对比度。多采用讨论、探究、实地考查等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使他们学会分析综合,辨析异同,从地理现象中抽象出本质属性。要求学生学会理解记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记忆,如列表法、提纲法、结构法、图表法等。 (4)学会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质疑问难,从不愿开口到主动提问。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案例激发学生思维。地理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广泛,许多实际生活和新闻报道中的事例都能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案例。在上《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一课时,我在导入时采用了“南方雪灾”的一段新闻报道视频,在“厄尔尼诺的影响”这一教学环节,我还链接到上海环境网中“厄尔尼诺可能对我国气候产生严重影响”的内容。在总结完本课后,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可能引起的灾害。这样原本貌似远离学生生活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一下子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学困生教育转化是一项艰巨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笔者对此有三方面深切感受:一是转化学困生宜早不宜晚,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及早抓好转化,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二是教师要对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有清醒的认识,要始终充满信心,坚持不懈;三是要经常和家长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让他们共同承担责任。

2021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中国的气候教案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2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 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2、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3、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二、季风气候显著 三、多特殊天气 教学过程 〔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板书】一、气候复杂多样 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看书图2-14,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C,难怪两地景观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 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 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 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一、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 〔出示投影片〕“冬至日的光照及昼夜“ 再读课本中“冬至日漠河、北京、广州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时间”表。 〔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 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 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 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 〔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 疆域 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分析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土辽阔 难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中国历代疆域的变化》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解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 2.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和等有明显的差异。 3.秦岭为水系与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知识点二:海陆兼备的大国 1.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居世界第三位。 3.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和。台湾岛东岸直接

濒临。 4.沿海分布着、、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合作探究】 探究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交流讨论:结合以上学习,完成下表,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估算我国南北所跨纬度。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1°,举例约为110千米。据此估算我国领土的南北最大距离。 2.估算我国东西所跨经度。根据图上的比例尺,估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探究三: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 【互动交流】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 ) A.寒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2中国的气候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 1 页中国的气候 一、基础达标 1.(2019?北碚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梅雨 2. (2019?黑龙江)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 3. (2019?滨州)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B.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 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一大河 4.(2019?随州)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第 2 页A.四川盆地 5.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7.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8.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影响 D.地势影响 9.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0.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 11.海南岛的主要作物是() A.水稻 B.小麦 C.玉米 D.大豆 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雨季景象() A.南部沿海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13. 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显著 D.雨热同期 14.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 A.旱涝灾害 B.寒潮 C.梅雨 D.台风 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 3 页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归纳其气候特征;说出东北气候的差异并分析说出这种差异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情景联想、资料搜集等感性知识的积累,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影片,并以带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讲述的关东地区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天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起“闯一闯”这关东,看看那里的山山水水,感受一下那里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天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 学生:好! 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和地形。同学请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14页的图6.11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记。 问题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位置吗? 问题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 问题3:你能从地形类型、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考这些问题,然后将个人思考的结果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老师抽一定数量的同桌组合,到前面指图交流各自对于不同问题的看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肯定、鼓励或纠正。这里重点纠正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少同学把东北三省的范围等同于东北平原的范围,其实我们看图,图中红线以内部分大致是东北三省的范围,蓝线以内大致是东北平原的范围,同学们能看出不同,在描述中就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啦。

初一地理学困生辅导记录.doc

辅导时间 参加辅导学生姓名 辅导过程 学困生辅导记录2012.3.22辅导地点办公室 内容: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过程: 一、教师出示提纲。学生掌握。 1、世界上最大的洲是哪一个吗? 2、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 3、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部分? 4、东亚包括哪五个国家? 5、亚洲与其他各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关系是什么? 6、从南北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7、从东西半球划分来讲,亚洲属于什么半球? 8、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 二、师生交流。 三、巩固提问。 辅导形式辅导效果个别辅导,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积极多了也开朗了,特别是学习成绩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在家听话多了。在学校课堂上纪律也能自己约束自己,跟老师也亲近了,听课认真了,敢举手发言了。效果较好。 学困生辅导记录

辅导时间2012.3. 29辅导地点办公室 参加辅导 学生姓名 辅导过程 辅导形式辅导效果内容: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 过程: 一、教师出示提纲。学生掌握。 1、全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有十一种,仅亚洲就有九种,说 明了什么? 2、其中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主要分布在哪儿? 3、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全年温差大,冬冷夏热,降水少 且集中在夏季。 4、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 的热带雨林气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相对 比较多,是哪几种?主要分布在哪儿? 二、师生交流。 三、巩固提问。 个别辅导,及时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 在辅导的过程中经常给她们做思想工作,除了给她们讲清学习的必要性外,然后还要针对学生的辅导情况给予不同的评价。做的好的时候,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让她清楚的知道自己要是学的话,也能学会。坚信,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 效果较好。 学困生辅导记录

八年级地理上册 1_1 疆域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疆域(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掌握我国的位置、疆域,分析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2、培养分析图文资料的能力。 目标达成: 1、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维度位置,海陆位置。 2、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由第一小组完成 【创境激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么,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哪些优越性? 【自学导航】 1.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指出东西半球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指出高、中、低纬度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纬度范围。 4.指出五带划分界线,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屏幕显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和太平洋,再现中国轮廓,再让学生指出中国在亚洲的什么部位、太平洋的什么方向。 6.你能再列举几个太平洋西岸的国家吗? 【合作探究】 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 [活动]屏幕显示图1-2与图1-3,抢答下列问题。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3.如果我国的海陆位置不是东临太平洋,而是深居内陆,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4.同样的海陆位置条件下,我国地势东高西低会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生产产生怎样的影响?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 【强化训练】 1.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从大洲大洋来看,中国位于东部,洋西岸。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___ 纬度地区,属_________(温度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_______(温度带),没有寒带。 3.我国东临________洋,有众多的_______和________,是一个_______兼备的国家,属于________国。 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纬度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俄罗斯 B.美国 C.巴西 D.澳大利亚 5.就纬度位置看,我国的领土() A.小部分位于寒带 B.小部分位于热带 C.大部分位于热带 D.小部分位于温带 6. 我国位于() A.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亚洲西部、太平洋西岸 C.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D.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 【归纳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熟练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板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明显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4)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提升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树立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难点】 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生答两地气候不同)。要想了解我国的气候,先来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 (一)气候复杂多样 (1)气温 多媒体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 1.黑龙江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24℃以下) 2.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16℃以上) 3.两地相差多少度?(48℃以上) 4.找出我国1月0℃等温线,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观察1月0℃等温线大致穿过哪些地区?(秦岭——淮河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总结: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多媒体出示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小组合作探究: 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的影响如何?为什么? 3.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 结论: 1. 冬季风的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北方地区首当其充,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在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

地理学困生转差计划

学困生转差计划 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有。有一部分学生地理基础差,在学习地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学习缺乏动力,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对地理课望而生威,影响地理课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同学甚至学业水平测试都不能通过,因此影响了学生学业的进步。为了能让这些学生改变现状,搞好学习成绩,特制定此转化计划。 一、首先学困生要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具有三个突出特点: 1、综合性。上至宇宙空间,下到地球内部,还有我们生活的人类社会,这些都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都属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所以我们说,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2、地域性。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是不同的。地理学研究的正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实用性。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许多有趣的地理现象,在生活中学到许多有用的地理知识;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掌握地理学科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目标明确,提高地理学习动力。 二、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 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地图是地理课区别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突出特点,于是有人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1、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要知道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 2、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找出我国疆域的四至点,理解我国东西端的时间差异和南北部的气候差异。 3.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陆地领土面积、邻国和临海 难点: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邻国和和临海,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新知预习】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在半球、半球。 2、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带,南部部分地区在带,没有带。 3、海陆位置:位于大陆的东部,洋的西岸。 二、我国广大的陆地 1.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 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 2.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约为,居世界第三位。 3.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 4.陆上相邻国家有个。在图中填出陆上邻国的名称。 三、我国辽阔的海域 1.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多千米 2.东部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 是、、和。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 3.沿海分布着、、和南海诸岛等众多的岛屿。 4.我国领海范围从领海基起算,向海上延伸 到海里。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所环抱的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个,在图中填出隔海相望的国家。 6.我国与、即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 【课堂探究】 一.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指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在地球五带中所处的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2.指出蒙古、日本的海陆位置,并将它们与我国对比,说明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练习题.doc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案 石横中学王强 教与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每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范围。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与学重点: 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我国的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教与学难点: 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与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与学过程:个性化修改一、情景导入: 复习提问气候的两大要素,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课题, 上节我们学习了气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候的第二大要素降 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 31 页和图 2—— 17“中国年降水分布图”和“四城 市降水柱状图” ,阅读教材第33 页及图2——19“中国干湿地区 分布图”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是否均匀,有何分布规律 (2)、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降水在季节分布 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我国共分为哪几类 干湿地区找出它们的分布地区并说出各自的天然植被。 (4)、教材 33 页活动题 1、2 2、小组交流:四人一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教师点拨: 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降水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 关于降水分布,有三条界线比较重要:年等降水量线,它 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此线以北 为半湿润区, b: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 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 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c:200mm 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 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 4、合作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