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八).docx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八).docx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八).docx

1【亟】①赶,上。吾物所苦,亟起索照。(2006浙江卷,我被小虫咬得难受,

(你)赶紧起来找蜡烛照明。)②屡次。余亟其技之妙。

:愿亟之方。(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

2【洎】①至,到,到??候。洎牧以,邯郡。②从。其余略

3【】① 河,渡河。及其未既也,之。②成功。若事之不,此乃天

也。③救,救助,救。先生有志于物哉。

4【】①和,与。命奴仆里中小儿,箕蜂巢,以善价。(08合肥市高三第一

次质量检测,让家中仆夫及邻里的小孩,将蜂巢取下来装在畚箕里,他用高价买下来。)②到,至,

等到。于奏日,

5【加】①超。例 1 、若立言之旨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2011湖南卷,。)例 2、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无加乎

.此,故勉而之。( 2009 安徽卷,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②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其自新之路也。(2006重庆卷,已经用刑

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③更。

6【嘉】①美好,美好的。

② ,嘉。余嘉其能行古道,作《》以之。③感,感激。其自桓叔以

下,嘉吾子之。 ( 《国语·叔向贺贫》 ) ④ ,高。上大嘉,臣名衣。

7【假】形声字。从人,从叚(jiǎ ),叚亦声。“叚”意为“非原本的”、“借的” 。“人”与“叚”联合起来表示“借用的人员”。本义:代理人。引申义:代理,借用。

再引申义:非真。不实。说明:“假上将军”即“代理上将军” 。“假为天子”即“代理天

子” 。

(1 )。①代理,非正式。假吏,代理的官吏。乃相与共立

羽假上将。(《项羽本纪》就和一起共同推举项羽做代理上将军。)

②通“ 叚”,借,兼指借出和借入。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租;雇佣。久假不。假居,租屋而居;借居住。假,借,租

借。

④凭借,利用。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⑤授予;予。人未可假大兵。(《谭嗣同》对汉族人不能交给太大的兵权。)假年(给以岁月。指延长寿命)。假息(苟延残喘)。

⑥ 容。愿大王少假借之,使使于前。(《荆轲刺秦王》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点,让他在您的

面前完成他的使命。)假易(宽纵;宽容)。假(宽纵)。

⑦ 免。中常侍侯果遣生之,并求假税,日不得通。⑧ 教。然以月,皆得其

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2006 安徽卷,然而岁

月久了,它们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他的人,都来向他求借或请教。)

( 2)。

①假设,如果。

假之有人而欲南,无多。——《荀子·正名》

假其惊怖斯言。——[ 英 ] 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又如:假饶(如果;假若);假似(如果;假设);假之(假若);

假而(假如)。

② 即使。如:假是(即使;纵然);假遭(即使,如果)。

( 3)副词。暂且;权宜。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又如:假嘈(胡乱应付);假延(暂且延缓);假埋(假葬。暂时埋葬以待改葬);假翮(暂时依附)

( 4)介词

①凭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愿假宠以请予诸侯。(《左传·昭公四年》)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② 当。假今之世。(《荀子》)

8【渐 ji ān】①浸湿,沾湿。淇水汤汤,渐车帷裳。②浸染,沾染。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现代汉语有“渐染”一词,因经常接触而逐渐受到影响。)③流进。东渐于海。④更加。渐见愁煎迫。其余猜测:如浸泡。逐渐(逐步发展渐进;逐渐传入)

9【简】①选择,挑选。例 1、盖简核桃修狭者为之。(同“拣”,披沙拣金。)例2、公事朝会,必夙夜早起,简阅衣裳,料数冠帻,如此数四,世以此笑

之。(每当公事朝会,必定要夜里早早起来,挑拣衣裳,整理冠巾,像这样反反复复三四遍,世人因此

嘲笑他。)

例3、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

(我私下听说您有高尚的节义,挑选斥退了几个女子,我(选择夫婿)也高傲地对待过几个男子。现在被

(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

例4、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

遣就师。”(国渊命令功曹说:“这个郡本来很大,而且又是都城,但有学问的人却不多。你去挑选

几个聪明有知识的年轻人,我想派他们去拜师学习。”)

②选拔。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能而任之。

③忽视,怠慢。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④竹简,书信。

清简:①清廉俭约。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后汉书·赵咨传》)

②清正不苛细。例 1、励为政清简,吏民便安之。例 2 、

﹝邝

(《陈书·王励传》)

埜﹞在陕久,刑政清简。(《明史·邝埜传》)

③简约。由是案牍清简,囹圄空虚。(清褚人获《坚瓠九集·板隶》)

④清新简练。气韵闲旷,言词清简。(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一》)

10【鉴】①镜子。引申为借鉴、鉴戒。后人哀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也。

②明察,审察。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1【槛】①围野兽的栅栏或关野兽的笼子。例1、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

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例 2、槛车,囚车。②栏杆。例 1、槛外长江空自流。例 2、直栏横槛。

12【】① ,,戒。(多用于下对上。)上寡人者,受中。②挽回,挽救。悟已往之不,知来者之可追。

13【将】①扶,持。娘女来,出郭相扶将。② 。将酒,杯莫停。③ ,是(相当于“抑” )。构成“?? 耶(邪、乎、也),将??耶(邪、

乎、也)?”

今欲使臣之邪,将安之也?

④率,。

⑤拿,用。

⑥把。一水田将,两山排送青来。

⑦ ,又。将有及乎?将信将疑。

⑧一定会,必定。后之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夫子不千里,将以有

乎?

14【交】①交互,互相,意同“更” 。疏条交映,有日。

②同。雨交加。百感交集。

③都,全,一并。供役士力交。( 2007 重庆卷,供役军士财物与气力都竭尽了。

同“率”)

④ 合,盟。故上兵伐,其次伐交。合交,相与一。(注意2007年全国 2 卷:兵已交,战斗已经开始了)

⑤朋友。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如清之者乎?幸而庶几,天下之

困辱得不死亡者众矣。(2010 北京卷,宋清是个买卖人,现在的朋友有能期望别人报答像

宋清那样目光长远的么?假使能有,那么天下穷困潦倒。废黜受辱的人得免于死亡的就多了!)

15【】假托 . 臣,伏制之罪。(2011江西卷,我请求归还符节,甘愿领受假托天

子命令的惩罚。)

16【劫】迫。而秦人威之所劫。

17【】告,揭。例 1、先是,广太守,患其俗多朋党,故构会吏民,令相告。( 2008 北京卷,在这之前,赵广汉做太守,忧虑颍川同类的人为私利相互勾结的风气,所

以结合串通官吏百姓,让他们相互揭发)例2、

18【芥】①小草。草芥。②比微小。

19【介】①独特,孤高,不合群。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不能,言所不合不

能交,食起居、静百,不能勉以随人。( 2009 湖南卷)② 甲,甲胄。介胄。

③个。一介。④通“芥”,比微小。⑤在??中。⑥ 。江介。

20【藉】①凭借。涉不用武之,不藉公侯之尊。

②依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2011重庆卷,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践踏。羸兵人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③欺侮,欺凌。今我在也,而人皆以藉吾弟。

④如果。藉弟令勿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⑤垫着,铺垫。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藉:①交错杂乱的样子。②显赫、喧盛的样子。

21【津】①渡口。风烟望五津。②路,门路。后遂无问津者。③汁液。

22【今】① 即将,马上。吾属今为之虏矣。②如果,假如现在。今有构木钻燧

于夏后氏之氏者,必为鲧禹笑矣。

23【矜】①怜悯,同情。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②自夸,夸耀。自矜功伐。③得

意,骄傲。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④注重,检点。不矜细行(细节),终累大德。

⑤庄重,自重,端庄。例 1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例 2、性矜严,进止必

以礼,诸儒称其高。( 2005 广东卷,(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

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将“矜严”译成“端庄”“庄重”“严肃”或“端庄严肃”等都算对,译成“严格”“严厉”算错。)24【谨】表恭敬。谨拜表以闻。

25【浸】① 渐渐,逐渐。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2010

四川卷,长安城中盗贼奸民逐渐多,里巷中不良青年合伙杀害官吏,有的还接受贿赂(赇,读“球”,贿

赂),替人报仇。)②大水,湖泽。③泡,淹没。④灌溉。

高考文言文437实词完整版

文言文積累材料一:文言文實詞(高考真題437) A 1.阿 (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译文: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 2.哀 (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为……悲伤) 译文: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留下眼泪。 3.爱 (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吝惜之意。 4.按 (卷)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译文:上司查验他却得不出实情。 B 5.拔 ①(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超出) 译文:深深地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然脱俗。 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6.罢 (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译文:便撤除了五千个镇守的兵士。 7.白 (全国卷)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译文:桑怿禀告县令说:“我愿意往来其中查访不法之徒。” 8.败 (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 译文: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毁坏的。 9.拜 ①(卷)特拜行台中丞(拜:授予官职) 译文:朝廷特授他行台中丞官职。 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译文: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③(卷)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译文:于是招来朱晖授予郎官。 10.薄 ①(卷)遽薄京师(薄:迫近) 译文:很快逼近了京城。 ②(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迫近,引申为进攻)译文:出现混乱而继迁攻打我军,我军必败。 ③(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逼近) 译文: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④(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 译文:北边靠近大江,南边接近五岭。

11.报 (全国1卷)危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译文:危素、起岩一同推荐了他,没有得到答复。 12.暴 ①(卷)子何绝我之暴也(暴:迅疾,突然) 译文:您为什么突然(就要)同我绝交呢? ②(全国二卷)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暴:突然) 译文:安重荣出身行伍,突然富贵。 13.北 (全国卷)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 译文:齐人追杀败逃的人。 14.奔 (卷)子婿不奔,则不能入郢(奔:逃亡,出走) 译文:伍子胥不逃亡,就不能进入楚国国都郢城(为相) 15.比 ①(卷)屋比延烧,不足忧也(比:并排) 译文:因为房屋毗连而蔓延燃烧起来,不值得陛下忧虑。②(2009)是君与寡君之贼比也(比:并列) 译文: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一起了。 16.俾 ①(卷)俾其守约束(俾:使) 译文: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 ②(卷)俾无有所与(俾:使) 译文:使他们没有什么要上缴的。 17.鄙 ①(卷)习举子业辄鄙之曰(鄙:轻视,看不起) 译文:学习举子业每每轻视它说…… ②(卷)则相与笑之曰:鄙(鄙:见识浅薄) 译文: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③(卷)若真鄙儒也(鄙:浅陋) 译文:你们真是鄙陋的儒生啊。 ④(卷)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译文:子产使得都城和边远的地方都有章法,上下的人都佩服。 ⑤(卷)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边远的地方)译文:超字魁吾,淄西边邑人。 18.敝 (卷)乃易其敝衣(敝:破旧) 译文:于是换掉她的旧衣服。 19.壁 (卷)大战一日,兵拜,走入壁(壁:营垒) 译文: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 20.辩 (全国二卷)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有口才) 译文:富有辩才,时常用说笑方式劝诫楚王。 21.宾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常见实词分类归纳整理 戴果丰 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 2.表官职变化的: 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 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3)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 4)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 5)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 6)表恢复的:复、还 7)表辞去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 3.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 4.表主管的:知、典、主 5.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6.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7.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 8.表人物个性的: 梗、鲠、耿、耿介、刚耿、骨鲠、梗直、正直、刚毅、 (仁)厚、(仁)矜、恺悌、宽厚、静悫、慎微、雅正、雅度 剀切、周密、谨厚、谨肃、恭恪、聪、慧、敏、木讷、

奸、佞、诈、谲、狡猾、狡(佼)黠、危坐(俨然)、阿谀、献媚、谄、谗 9.表人物品行的:行、行检、行业、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10.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 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切厉、骂、责、罹、戾、诟、谩 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仗、流、赭衣、械、 20.表监狱的:囹圄、狱 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3.表桌床的:案、几、床、塌 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 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渝、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高中文言文120实词例句翻译

1、爱 ①爱护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 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 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 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 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 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 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 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 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 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 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 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 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 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èi ①被子(名词)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 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 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翻译练习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翻 译练习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七年级上册 1.期日中期: 2.太丘舍去去: 3.去后乃至乃: 4.尊君在不不: 5.相委而去委: 6.友人惭惭: 7.下车引之引: 8.入门不顾顾: 9.虽有佳肴虽: 10.不知其旨也旨: 11.虽有至道至道: 12.弗食食: 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 14.教然后知困困: 15.然后能自强也自强: 16.然后能自反也自反: 17.教学相长长: 18.其此之谓乎之: 19.山门圮于河圮: 20.二石兽并沉焉并: 21.竟不可得竟: 22.尔辈不能究物理。 尔辈: 究: 物理: 23.是非木杮:食:24.湮于沙上:湮: 25.不亦颠乎:颠: 26.重服为确论为: 27.遂反溯流逆上矣遂: 28.如其言如: 29.但知其一但: 30.据理臆断欤臆断: 31.智子疑邻智: 32.天雨墙坏雨: 33.邻人之父亦云云: 34.大亡其财亡: 35.无故亡而入胡亡: 36.人皆吊之吊: 37.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38.其马将胡俊马而归:将: 39.引弦而战引: 40.父子相保保: 七年级下册 1.世隶耕隶: 2.未尝识书具尝: 3.父异焉异: 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 立就: 5.邑人奇之奇: 6.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7.父利其然也利其然: 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 环谒:

9.不能称前时之闻称: 10.泯然众人矣泯然: 11.仲永之通悟通悟: 12.贤于材人远矣贤: 材人: 13.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不至: 14.彼其受之天也彼其: 15.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16.但当涉猎涉猎: 17.见往事耳: 18.蒙乃始就学乃: 19.即更刮目相待更: 20会宾客大宴会: 21厅事: 22施八尺屏障施: 23 惊觉欠伸欠伸: 24众宾团座团坐: 25少顷: 26满坐寂然坐: 27呓语yì: 28既而: 29呜: 30絮絮xù: 31众妙必备:毕:备:32意少舒少:舒:33中间力拉jiàn 间: 34曳屋许许声曳: 35不能名其一处也名:36奋袖出臂奋: 37两股战战股: 38几欲先走几: 39缀行甚远缀: 40一狼仍从从: 41并驱如故并:故: 42屠大窘窘: 43恐前后受其敌敌: 44顾野有麦场顾: 45苫蔽成丘苫蔽: 46弛担持刀弛: 47其一犬坐于前犬: 48目似瞑瞑: 49意暇甚意: 暇: 50屠暴起暴: 51又数刀毙之毙: 52一狼洞其中洞: 53乃悟前狼假寐寐: 54狼亦黠矣黠: 55止有剩骨止: 56狼不敢前前: 57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 隧: 八年级上册 1.武陵人捕鱼为 . 业 2.缘 . 溪行() 3.芳草鲜美 .. () 4.落英缤纷 .... ()()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41-60)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41-60) 高考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 41.绝,ju (1)动词 ①断绝 例: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野心。 ②绝交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译文:如果能够凭借江东的军队同中原的曹操相对抗,不如及早和他绝交。 ③横渡 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译文:借助舟船的,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④停,止 例: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译文:忽然听见醒木一拍,各种声音全都停止了。 (2)形容词 ①达到极点 例:以为妙绝。(《口技》)译文:认为(这段口技)妙到了极点。 ②陡峭的 例: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译文:独自和儿子苏迈坐着小船来到这陡峭的岩壁之下。 ③隔绝的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译文: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3)副词 ①很,非常 例: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译文:佛印很像弥勒佛。 ②全然 例: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译文:心力、眼力、耳力都用尽了,蟋蟀的踪迹和声音全都没有。 42.堪,kān 动词 ①经得起,受得住 例: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指南录〉后序》)译文:可是处境是那样危急险恶,一个接一个出现,就不是在人世间所能忍受的了。 ②胜任 例: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译文:连作一个小官吏的妻子都不能胜任,怎能跟县令的公子相配。 ③能够 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译文:不能回想,在佛狸祠堂前面,祭祀的香火旺盛,非常热闹。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二)

16.从 吾从而师之。 译: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译:我对她已经失恩断义,当然不能答应你。 弟走从军阿姨死。 译:小弟参了军,阿姨辞别了人世。 樊哙从良坐。 译:樊哙就挨着良坐下了。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沛公第二天让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译:迎亲的随从人员有四五百,热热闹闹地来到郡府门前。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 译:在这时候,合纵解散,盟约失效,争着割地去贿赂国。 17.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译:懂得自己又懂得对方,打一百次仗都不会失败。 有殆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译:有个松气懈怠想要退出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计遭受四次水灾,竟能没被烧毁,大概有神灵保护吧。 且燕,处革灭殆尽之际。 译:况且燕国和国是处在国把别国消灭得差不多的时候。 18.当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译:在阁子前面又开了四扇窗子,在院子周围砌上一道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译:估计大王的军队有足够的力量来抵挡项王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译:一个人把守关口,一万人也不能把它攻开。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译:我活着不惜肝脑涂地,死后也要结草报恩。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译:人的君主手握国家重权,统治着广大的天地。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译:我知道欺骗大王应得死罪。 当时是,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 译: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译:不久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接你回家。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相较,或未易量。 译:那么谁胜谁负,谁存谁亡,倘若和国较量,或许还不容易估量出来。 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译:准备献给官府,但又担忧恐怕不合心意。 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地,臣请往如楚。” 译:仪知道后,就说:“用我一个仪就能抵一带地方,还是请让我到楚国去吧。” 19.道 西当太白有鸟道。 译:长安西面的太白山阻绝了入蜀的道路,仅有一条鸟飞的路线。 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译:行军用兵的策略,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谋士。 嗟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译:接着他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烧毁了各学派的书籍,以便使百姓变得愚蠢。

文言文实词翻译基本技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1344110.html, 文言文实词翻译基本技巧 作者:詹茂芬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7年第08期 [摘要] 从2002年开始,文言文段落或句子的翻译是语文高考必考题。近年来这一题型在全国卷中分值一直稳定在10分左右。因而我们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翻译能力的培养,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翻译技巧,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以便更好地驾驭这一题型。全国卷《考试大纲》强调:“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义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语造句和表达范式的特点。”另外,我们平时的古文阅读,理解句意也以直译为主。这样一来,文言文中实词词义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考评卷中,文言实词翻译得正确与否,也是文言文翻译得分的依据之一。 [关键词] 文言文;语文;基本技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18-01 经过长期的古文阅读和教学经验积累,我发现文言文实词的翻译有以下几点技巧: 一、换 文言文相对现代汉语来说更为简洁,究其原因是文言文中的许多单音节词已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翻译时我们只要把这些单音节词替换为相应的双音节词就可以了。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我们把“忧劳”对应替换为“忧虑辛劳”即可。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首先,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往往是两个单独的词,如“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表示答应许可之意。而在文言文中是两个词,应翻译为“可以用来”。如《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其次,文言文中许多实词具有多重含义,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切不可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谢”在古文中有多重含义。“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中“谢”表“推辞、谢绝”,“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中“谢”表“辞谢”之意,“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谢”表“道歉、认错”之意,“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中“谢”又表“道谢”之意,“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中“谢”是“告诉、劝告”之意。 二、留 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应直接保留下来不译,包括(1)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理解,可以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2)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如“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至和”是年号、“临川”是地名,都可以直接保

高考文言文实词完整版定稿版

高考文言文实词完整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文言文积累材料一:文言文实词(高考真题437)A 1.阿 (全国二卷)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 译文:各位将领都迎合吕后的心意。 2.哀 (北京卷)师以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为……悲伤) 译文: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因此留下眼泪。 3.爱 (广东卷)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现在相送,表明我不是有吝惜之意。 4.按 (四川卷)上官按之不得实。(按:查验) 译文:上司查验他却得不出实情。 B 5.拔 ①(湖南卷)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拔:超出) 译文:深深地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然脱俗。 ②(全国卷)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 6.罢 (辽宁卷)遂罢镇兵五千人(罢:撤去) 译文:便撤除了五千个镇守的兵士。

(全国卷)怿白令:“愿往来里中察奸民。”(白:禀告)译文:桑怿禀告县令说:“我愿意往来其中查访不法之徒。” 8.败 (北京卷)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 译文: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毁坏的。 9.拜 ①(重庆卷)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拜:授予官职) 译文:朝廷特授他陕西行台中丞官职。 ②(全国二卷)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拜:授官) 译文:皇上于是就赦免了季布,任命他做了郎中。 ③(广东卷)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译文:于是招来朱晖授予郎官。 10.薄 ①(山东卷)遽薄京师(薄:迫近) 译文:很快逼近了京城。 ②(江西卷)乱而继迁薄我,必败(薄:迫近,引申为进攻)译文:出现混乱而李继迁攻打我军,我军必败。 ③(海南宁夏卷)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薄:逼近) 译文: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 ④(湖南卷)被枕大江,南薄五岭(薄:接近) 译文:北边靠近大江,南边接近五岭。

重磅——高考文言实词十年总结(五)

高考文言文翻译难点实词十年试题总结(五) 1【督】①从目,叔声。察看督促,监督。督责(督察处罚);督导(勉励);督御(监督治理);督统(监督统率,率领);督视(监视);督趱zǎn(督催赶行。趱:加快);督劝(督促劝勉);督切(督促,督责)。②率领,统率,指挥。旋见一白囚督印度卒约百人。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三国志·诸葛亮传》)③责备。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 2【毒】①憎恨,怨恨,痛恨。予毒之乎?(恶、疾、病)②危害,毒害。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独】①岂,难道。相如虽驽,而独畏廉将军哉?②只,仅。非独贤者有是心。③偏偏。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强”也有此义。) 4【笃】①重,沉重。则刘病日笃。②深厚,忠纯。仆道不笃,业甚浅近。③坚定。明辨之,笃行之。 5【堵】①墙。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2006四川卷,“堵”的意思是“墙”,“环堵”比喻院子很小,处于贫困境地。) 6【杜】①堵,堵塞。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②制止,断绝。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请经营建

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2008全国I卷,国家目前艰难已经到了极点,现在才图谋革新,像会稽这样的地方确实是不可以长久停留的,请赶快营建建康,亲自率领六军前往并把它当作固守的计策,来断绝金人攻占的野心。) 7【遁】逃跑,逃离。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②隐蔽,隐藏。遁隐。 8【顿】①叩,磕。顿首。②踏,跺。顿足。 ③抖动,整顿。顿网探渊。(整顿好鱼网,到深水中去捕鱼。) ④倒下。顿仆坐上。(仆,倒下。) ⑤困顿,疲敝。 ⑥停留,屯驻,驻守。例1、就善水草顿舍。(《史记·李将军列传》)例2、周盘龙……随太祖顿新亭。(跟随太祖驻守新亭。) ⑦由“停顿”引申为“停宿的地方,住宿”。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明史海瑞转》) ⑧坏,废坏。兵甲顿,士民病。(兵甲,指武器。) ⑨立刻,马上。沉疴顿愈。例2、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训俭示康》) 9【多】①称赞,赞美。例1、故传天下不足多也。 例2、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2006全国

120个常见文言文实词翻译(一)

1.爱 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译:朝统治者喜欢豪华奢侈,别人也顾念自己的家啊。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译:我从小没有适应适俗的性格,天性本来热爱山林。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译:爱护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刺客不行。 译:当初假设楚三国爱惜各自的土地,齐人不归附国,燕国的刺客不到去。 会盟而谋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会商结盟,谋求削弱国的办法,不吝惜珍奇的器物,贵重的宝贝和肥沃富饶的土地。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故意躲藏不露面,害我挠头正徘徊。 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译:百姓都以为王是吝啬。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译:见大王的爱女在荒野上放羊。 2.安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译:时时把这些东西作个安慰吧,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译:距离十里地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既来之,则安之。 译:已经使他们归顺了,就使他们生活安定。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译: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风雨不动安如山。 译:风雨不动摇,像山一样安稳。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译:要使国家安定,一定要使它的恩德和道义很深厚。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译:岂能屈身低眉讨好权贵,使我反而不能开心舒颜沛公安在? 译:沛公在哪里? 3.被 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译:一天白天,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译:成名归来,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像披盖冰雪一样。

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译:承蒙您加惠于我,怎能背弃恩德? 其次关木索,被菙楚受辱。 译:再次是戴刑具,受杖打而受辱。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译:英雄的流风余韵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消失。 何桀,纣之昌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译:夏桀王和殷纣王是多么猖狂放肆,只走邪路以到寸步难行。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译: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边走边吟叹。 4.倍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 译:他们曾经用十倍于国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攻打函谷关,进攻国。 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 译:即使加倍赏赐,屡次的惩罚也还是不能避免祸乱。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译:希望您向项将军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记他的恩德的。 5.本

文言文重点实词翻译必背

Part 《陈涉世家》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发配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图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同样 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到处 今义: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爱戴 今义:可怜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藉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暗中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自己 今义:人,动物的躯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 今义:集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集会计事 今义①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主要内容有填制各种记帐凭证,处理帐务,编制各种有关报表等。

②担任会计工作的人员。 【篝火】 古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指在野外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为王 【尉果笞广】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罩着 【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名词用作 狐鸣:像狐狸一样鸣叫:名词用作状语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为……而死 【乃丹书】 丹:用丹砂 【法皆斩】 法:名词做介宾短语,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以……而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夜篝火】 篝:名词用作动词,用笼子罩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次: 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祠中(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会:

2015高考考纲:文言文120实词及例句翻译(101-120)

高考考纲: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再,à ()数词 ①两次 例: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译文:后来秦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两次打败了他们。 ②第二次 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奋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没了。 ()副词,与现代汉语"再"相同 例: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活板》)译文:用完了再拿火烤使松香等熔化,用手一摸,那字模就掉下来了。 .造,à ()动词 ①往,到 例: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促织》)译文:径直到成名家去拜访,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 ②制作 例: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译文:公输般给楚国制造了云梯这样的攻城器械。 ③修建,建造

例: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雁荡山》)译文:祥符年间,因为建造玉清宫,到山里伐木取材。 ④制定 例: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译文:楚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国家法令。 .知,读音一:ī ()名词 ①知觉 例:而死后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祭妹文》)译文:而且人死后有没有知觉,和死后能不能见面,也终究难以明白了。 ②知识 例: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译文:两个小孩子笑着说:"谁说你有很多知识呢?" ③交情,来往 例: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报任安书》)译文:所以断绝了宾客之间的往来,忘掉了家庭的私事。 ()动词 ①知道,知晓 例: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译文:唉!谁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又比这蛇更厉害呢? ②主持,管理 例: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译文:我和他共同掌管越国的政事。 ③了解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归纳

高考文言重点实词归纳 一、家居生活 1、孤:幼年失去父亲;孤独;封建君王自己的谦称。 2、家:安家;大夫统治的地方。 3、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4、适:女子出嫁;到------去;适合,适宜;恰好。 5、事:侍奉;为------服务;从事,做。 6、先:祖先,上代;已经死去的,如先考妣;称古代的人;先于,前于;首要的事情。 7、作:起身,起来,如“虽少,必作”;创作,制作,如“仲尼戹而作《春秋》” 8、字:女子许嫁。 二、学习修养为人 1、工:擅长。工擅文。 2、厉:磨练,磨砺;勉励,激励;严肃,严厉;磨刀石;磨。 3、劝:勉励,奖励;劝告。 4、勉;尽力,努力;鼓励,使人努力。 5、师:老师;以------为师;效法,学习。 5、训:教导,教诲,如训俭示康;规范,准则,如不足为训;训练;词义解释,训释。 6、善:善于,擅长;友好,亲善;应答之词,表同意;好好地,如善待。 7、修:研究,学习,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修饰,装饰,修养(动词);善,美好;高,长;著,撰写,如修书;整治,治理;修建,如乃重修岳阳楼。 8、习:反复练习;学习;通晓,熟悉。 9、务:致力,从事,如“务农”“君子务本”;事务,事情,如“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10、攻:深入钻研,如术业有专攻。 11、游:出外求学或求官:交际,交往;纵,放纵,如游目骋怀;游玩,游览;旅行。 12、售:考试得中,如“操童子业,久不售”;实现,如“挟邪作蛊,于是不售”;施展(奸计),如“以售其奸”;卖出去;买 13、笃:忠厚,“太祖闻其笃行”;坚定,如“笃志而体(意志坚定,并且努力去实践)”;深,甚,如“笃好文章”;(病)重,如“孙权病笃”。 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 15、忠:(做事)尽心竭力,如使民敬、忠以劝;忠于君主。 16、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原谅。 17、谅:诚信,如“友直,友谅”;相信,如“不谅人”;原谅。 18、勤:劳,辛苦,与“逸”相对,如四体不勤;努力,尽力,与“惰”相对。 19、质:本质纯真朴实,如君子质而已矣。 20、文:华美,有文采,如“何以文为”。 21、忍:狠心,如君王为人不忍;残忍;忍心,如今存其本,不忍废;忍耐,忍受,如然而隐忍以行 三、政事 1、当:掌管,主持,如当权;判罪,如“犯法当死”;对着,面对。 2、相:宰相;辅助,帮助;仔细看,审察;互相;表一方对另一方怎么样;容貌。 3、干:治理,如干国才;求取,如不干人;冒犯,冲犯;冲;干预;盾牌。 4、治:治理,管理;国家治理得好,如天下大治;惩处,如治罪;研究,如治学;医治。 5、乱:社会不太平,国家治理得不好;扰乱;叛乱;乐曲的最后一章。 6、平:社会太平;平定 7、奏:上奏,向君王上书或进言;奏章;进,如奏刀豁然;进献;奏乐。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考纲规定的120个重点实词例句翻译 1、爱 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 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爱莲说》 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 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 ⑥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诗经静女》 译文:却隐藏起来找不到,急得我搔头又徘徊。 ⑦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 2、安 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 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 ②安抚,抚慰 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③安置、安放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 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 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 3、被 读音一:bai 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杨修之死》 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②覆盖(动词)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译文:大雪越过南岭。覆盖了南越之地的几个州郡。 ③遭受,遇到,蒙受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论积贮疏》 译文:年成有好坏(荒年、丰年),(这是)大自然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遭受过。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遇到)《荆轲刺秦王》译文: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④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加)《柳毅传》译文:承蒙您的大恩大德,我怎敢忘记? ⑤介词,表示被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屈原列传》 译文:诚信而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读音二:pī,通“披”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高考语文文言文120个实词及其例句翻译

1.爱,ài (1)名词,恩惠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2)动词 ①给人恩惠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 ——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 ——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 ——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 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 ⑤通“薆”,隐蔽,躲藏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 (1)形容词 ①安全,平安 谢庄遂安。(《冯婉贞》) ——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 ①安身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 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三国演义?失街亭》) ——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 ——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 3.被,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 外 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外面很有一些人讥笑您,(说您)就像公孙弘盖布被子一样(做假骗人)。 (2)动词 ①覆盖 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大雪飘过岭南,覆盖了南越一带好几个州。 ②遭受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世上有灾年和丰年,是自然界的规律,禹、汤这样的贤君也曾遭受过。 (3)介词,表示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恨吗? 读音二:pī,通“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将军您亲身穿着坚固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攻打无道暴虐的秦王朝。 ②披散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一边走一边吟咏诗句。 4.倍,bèi (1)动词 ①背向,背着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列传》) ——按照兵法,(布阵时)应当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 ②违背,背叛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

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 1、庶:众多;百姓;差不多;或许 2、庶\庶几\愿\唯\冀\幸:希望 3、上\人主\驾\车驾\乘舆:皇上 4、幸:皇帝到某处,驾临;幸而;希望;宠爱 5、之\适\如\至\致\造\谒\过\诣\及\幸\造:到 6、加\绝\过:超过 7、希:迎合;企求;希望;稀少 8、庶官:一般的官员 9、亟:ji:马上,赶快qi:多次 10、亟\遽\即:立即,马上 11、遽:仓促;突然;立刻马上;急忙;迅速;就(“渠”通“遽”);驿车 12、传:驿车 13、存:思念;问候 14、吊:安慰;凭吊 15、绥\怀:安抚 16、弭:平息;消除 17、要\邀\徼:索要 18、邀:邀请;迎接 19、徼:jiao边塞,边界;巡逻;激励;窃取;抄袭;揭发;yao 招致;求取 20、缴:揭发;求取,谋取;巡视 21、输:缴纳;运输 22、隳:懈怠;毁灭 23、骤\遽\猝\蓦\暴\倏尔:突然 24、苟:姑且\随便\如果 25、苟\聊\且:姑且 26、且\当\行\垂:将要,将近 27、且:将要;又;尚,还;暂时 28、荐:推荐,介绍;屡次;进献;再,又;举起 29、荐\累\数\亟:多次,屡次 30、率\皆\悉\咸\具\一:全;都 31、薄:轻视;不庄重;轻微;少;迫近 32、玩\少\鄙\轻\薄\易:轻视 33、多:尊重,赞美;重视 34、鄙:见识短;身份低微;边界 35、易:改变;交换;代替;轻视;平和 36、蔽:遮挡;掩护;欺骗;隐藏;概括 37、僭:越礼;过分;虚假 38、谮:zen说人坏话;jian不信任39、矫:假托;纠正;强壮;伪造 40、矫\匡:匡正,纠正 41、阳:假装 42、构\短\中\谮\罗织:诬陷;说人坏话 43、忤\乖\干\悖\枉\倍\牾\龃龉:违背;抵触;冒犯 44、干:冒犯;求取;关连,涉及;徒然,白白地 45、抵:冒犯;否认;抵偿 46、蔽\虞\谲jue\诡\谩\绐\罔\诳\诈\阳\佯:欺骗,假装 47、虑\病\患\虞:担心 48、迨\逮\洎\及\待\比\逮\俟\暨:等到 49、稽:停留;拖延;考察;等到 50、蹑:追赶 51、衍\逋\稽:拖延 52、逋:逃亡;拖欠;拖延 53、乘:顺应;欺压;防守 54、因\趁\乘\迨:趁机 55、因:因为;于是;趁机;通过;沿袭;凭借 56、蹈袭\蒙\因:沿袭 57、因\以\用\坐\盖\缘\是故\盖:因为 58、缘:缘故,理由;又;因为;顺着,沿着;凭借;根据 59、恃\怙\负\依\挟\倚\培:依仗 60、迨:等到;达到;趁机 61、殆:几乎;接近;;大概;只;危险;困乏;懒惰 62、绐:同“诒”,欺骗;缓慢;倦怠;混乱;疑惑 63、贻:流传\赠给\遗留 64、遗\与\贻\赍\(赏)赉:赠送;供给 65、赆:礼物,财物;赠送财物 66、甫\方\刚:刚刚 67、方:正;刚;正当;打比方,举例子 68、领\兼\判\带:兼任 69、假\权\摄\属\行\守:代理 70、假:借;借助;代理;暂时的;给予;宽容 71、\宽\恕\原\谅\宥\假\贷\释\贳\赦\肆:宽恕 72、原:推究 73、齿:年龄;并列;提及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篇一: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翻译】 一.通假字通假字不常出现,而且课本要求掌握的通假字也就是一百来字,翻译时,如果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就应该考虑该字是不是通假字。要找出其“通”的字,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去考虑。找出本字后再去翻译,整句话的翻译如果很通顺合乎情理和语境,采分点就找对了。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程(指传主孙程)传召诸尚书使收景(指阎景)。尚书郭镇时卧病,闻之,即率直宿羽林出南止车门,逢景从吏士,拔白刃,呼白:“无干兵。”镇即下车,持节诏之。景曰:“何等诏?”因斫镇,不中。镇引剑击景堕车,左右以戟叉其匈,遂禽之。 答案郭镇拔剑击刺阎景,阎景从车上摔下来,左右羽林军用戟叉住阎景的胸脯,于是擒获了他。 采分点匈,通“胸”,胸脯;禽,通“擒”,擒获。 答案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得分点趣,通“促”,催促;讫,通“迄”,最终。 二.实词 大纲要求掌握120个实词,而每个实词又都有多个含义,只靠死记硬背很难轻松应试。要学会利用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准确的义项。而且考试也主要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推断能力。要把词放在句中理解,把句放在段(篇)中读,一切问题皆有可能解决。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习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公(指传主王旦)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选自欧阳修《王公神道碑铭》) (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 答案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才升迁。 采分点久,使动用法;宜,适宜,非“应该”义;迁,升迁,不可译为“调动官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