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说类型学 类型学摄影何为

详说类型学 类型学摄影何为
详说类型学 类型学摄影何为

何为类型学?类型学(Typology)最早是考古学的概念。1903年,瑞典考古学家蒙特留斯(Gustav Oscar Montelius)在这一年发表了《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并在该书的第一章比较系统阐述了“类型学”。“类型学”理论认为,“人类的各种‘物’的发展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即每种‘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谱系,一旦这一谱系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的确切年代(考古学上称之为绝对年代)得到确认,则谱系中其他‘物’相应的早晚关系(考古学商称之为相对年代)亦可确定。”[1]换言之,通过“类型学”的方法可以研究文化之“物”的断代、编年、谱系乃至发展规律。

从摄影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将类型学摄影与利用“类型学”方法开展的摄影实践等同起来的批评方案显得问题重重。因为,自摄影和“类型学”合流伊始,类型学摄影就已经开始了对“类型学”的持续性反叛,除却诸如影视人类学等比较严谨的视觉文本撷取方案以外,从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到贝歇夫妇,到杜塞尔多夫学派的诸多摄影师,再到它的中国“学徒”们,他们无一不对类型学摄影中的类型学进行调整、修改。故而,倘若摄影研究者依然固执地将这些经过美学化改造后的类型学摄影当作一种为社会学或者自然科学研究提供研究文本的视觉工具,恐怕就是一厢情愿之举了。为此,本文试图对类型学摄影进行系谱学分析,以期从中发现内在规则。

标准家庭—王劲松

“对于这个可以感触到的世界而言,倘若我们要在空间中建构、筹划和确定它的各种表现,那么这种机制的构成要素将是相当复杂的。”[2]因此,在个体知性的范畴内,定义、演绎和归纳的冲动成为某种必然。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试图用“分类”的方法来描述生命的形式,而摄影的“分类”拍摄方法起源就几乎与它的诞生相同步。19世纪晚期,摄影的用途是将人分门别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将这类视觉资料用于骨理学(Phrenology)与观相学(Physiognomy)的研究,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摄影无疑为这两门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的学科提供了无可比拟的示范图例。然而,19世纪40、50年代已经接受摄影“辅佐”的骨理学、观相学广受人们的追捧却与它们的科研进展没有直接关联。事实上,大多数熟知这两门古老学科的人们一点也不关心头骨结构和头部与脸部特征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反映人类大脑心智的水平(骨理学)和个体的性格特征(观相学),那些出于学科研究需要、按一定规则排布的摄影照片反而喧宾夺主,成了这次热潮中被追捧的主角。因为,“这种‘类型学式’(Typological)的分类方法安抚了城市里的中产阶级,因为它简单的归纳方法可以让城市里陌生的群众看起来较为熟悉。”[3]19世纪中晚期,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已然察觉到现代都市生活的独特品质,“碎片化、感官刺激、物质性、丰富性、瞬间性和易逝性。”[4]由于都市人来源广泛,背景复杂,兴趣殊异,流动频繁,因此,主宰着民俗社会的血缘纽带、邻

里关系和世袭生活等传统情感不复存在。“都市社会关系的特征是肤浅、淡薄和短暂”。[5]共同情感的缺乏,居无定所,被诸多生产空间排斥,激烈的竞争关系,阶级差异,生产分工引起的个体原子化,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前所未有的隔膜。在街道拥塞的人群中,个体绝没有被温暖包裹,相反他被无情地流放到现代都市的“荒原”中,倍感孤立和迷失。于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都市人急于在各个领域找寻“确定性”并许诺其以权威,来抵抗现代都市生活的瞬间易逝性带来的焦虑。他们甚至视它们为生活的依据,用来抵御平淡无奇却又混乱无序的都市生活,同时,它们也还可以提供“一个方法,让那些居住在19世纪危险而又拥挤的城市里的人们可以迅速地对陌生人的性格做出评估”。[6]

[1] 贺云翱毛敏,类型学——考古学者的“利器”之一,[J],大众考古,2013年第2期,第22页

[2] 爱弥儿·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页

[3] 利兹·韦尔斯等编著,傅琨左洁译,摄影批判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187页

[4] 汪民安,现代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页

[5] 汪民安陈永国张云鹏编著,路易·沃斯著,陶家俊译,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M],现代性基本读本,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 同上

糕点师厨长—桑德

工业考古学—贝歇

1959年,伯恩·贝歇(Bernd Becher)和希拉·贝歇(Hilla Becher)开始合作,拍摄记录日渐消失的德国工业建筑物,并在其著述中首次明确提到了“类型学摄影”。他们已经意识到欧洲重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对德国工业的影响,但当时没有任何一家国家机构或民间组织认为自己有义务全面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工业建筑。贝歇夫妇为此制定了独特的拍摄方案,将他们拍摄的井架、煤气储备罐、水塔、高炉等编入若干类别中,按照功能、建造时期、地区特征和不同建筑材料将这些建筑相互区分,并做了详细的档案性记录,“记录的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状态”。[10]贝歇夫妇“工业考古学”式的摄影无处不昭示着与“类型学”的关联,特别是他们的分类方法。此外,其他领域的研究者也的确可以通过如此严谨的分类和呈现确认工业建筑物发展的短期断代及谱系。然而,这一拍摄系列之所以名垂摄影史,并最终左右了当代摄影的发展图谱,却依然与其看似忠实“类型学”的反叛性有深刻的关联。可以说,这种反叛是极其隐秘的,以至于一般人看到水塔、高炉系列在视觉上的高度相似性,将其诉诸一种与神秘主义并无二致的“科学主义”,并认为这就是贝歇夫妇摄影实践的精髓。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种相似?贝歇夫妇极端客观中立的拍摄原则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拍摄主体的退场,相反,被摄对象却相当自主地打开为一种彻底的家族相似性。我们必须要了解的是,工业建筑与私人宅邸全然不同,与一般的生产空间甚至都不大一样。简而言之,工业建筑是纯然功能性的建筑。为什么高炉排烟通道的配置,乃至曲度都难以置信的一致,并非因为它们在建设之初执行了同一套设计方案,而是因为如此设计能获得最高生产效率,工业建筑也因此成为人类理性建构的绝佳代言。于是,“类型学式”的拍摄、编辑手法造就了对这种建制理性的反思。这种格子状的排列,“与表格化的现代管理是不是相互暗示?”

[11]然而,贝歇夫妇的这种追问却不必然导向一种悖论性的反思——“难道说如此精密、精致、精细而著称的人类,却也能够疯狂到无所不用其极地残杀同类”[12]——从“工业考古学”系列来看,追问止于对理性的展现。不过,对于后现代主义者的利奥塔来说,现代理性本身就是一种建制。作为建制的理性也有其自身的逻辑、话语结构、合法化标准和游戏规则,因此如果如哈贝马斯一样强调总体性,强调共识,那么就会存在游戏规则的越界使用,这就会导致恐怖主义和奥斯维辛。这也就意味着,作为现代理性极致体现的德国工业建筑,可能恰恰揭示了这种在表征上看似矛盾的必然逻辑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贝歇夫妇的类型学摄影便再次偏离作为“类型学”的类型学,此外,他们的照片很显然没有为现代理性高唱赞歌,甚至可以说,他们对这些建筑物的极端中立客观的态度反而纵容了被命名为理性的建制可能带来的语义滑行,只不过这里并没有什么说不通的辩证法,没有所谓极端的理性导致极端的非理性(从没有人去论证这种“物极必反”的论调是如何可能的),这种现代理性的建制或许本身就囊括了歇斯底里的部分。

[10] 顾铮希拉·贝歇曾力刘铮秦霈毛明超访谈实录,让“对象”说话——希拉·贝歇访谈,[J],东方艺术,2012年第10期,第115页

[11] 顾铮,奥斯维辛之后的摄影——由贝歇夫妇的摄影所引发的思考,[OL],瑞象视点,https://www.360docs.net/doc/7f11886527.html,/?p=2517

[12] 同上

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德国的“新客观主义摄影”,不论是拍摄20世纪人类脸孔的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拍摄德国鲁尔区景观的伦格尔-帕奇(Albert Renger-Patsch),还是关注被微距放大后植物纹理细部的布鲁门菲尔德(Erwin Blumenfeld),无疑都意识到“类型学式”(非“类型学”的)的摄影对于穿透拍摄表面、直抵内核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听起来很可疑。1920年前后,桑德采用“类型学式”的方法对其拍摄对象进行分类,“将

整部作品分成七组,对应特定的社会阶层,打算分成约四十五集出版,每集包括十二张相片”。

[7]桑德从农民开始,引导观察者通览各阶层、各职业,上自文明的最高表率,下至智障者。这一宏大的计划并没有顺利完成,在出版了第一卷《我们时代的脸孔》之后,德国纳粹政府集中销毁了这唯一一卷摄影集。当局认为这些照片违背了日耳曼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种的观点,桑德当然也因此被迫终止了拍摄。《我们时代的脸孔》在一般的摄影史叙述中的争议很小,这本摄影集因其“科学”的分类和出色的记录而被认为拥有视觉百科全书的特征。然而,拥有百科全书的特征并不等同于就是百科全书,缺乏实证意识的研究者和读者却都倾向于将这两者划等号,得出如此荒谬的结论显然必须要将桑德的分类法掺上文学想象的水分才可以。当然,虽然桑德的《我们时代的脸孔》没有如纳粹政府所愿,反映出日耳曼的“种族优越性”,但摄影家以社会阶层分类拍摄的方式却在其它意义上具有类似的政治意味——这些照片可能巩固了支配阶级的地位。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人们对分类的期许,“是要把它们安排在各个群体中,这些群体相互有别,彼此之间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把它们清清楚楚地区分开来。”[8]鉴于这种“类型学式”的呈现形态已经横亘在眼前,对这种分类方法的详尽介绍和其他相关的辅助性说明便不由分说地闯入人们的观图体验中,左右他们对这些肖像的理解。以至于,人们反倒因此错将农民饱经野外恶劣天气“洗礼”的粗糙皮肤以及布满皱纹和皴裂痕迹的脸孔和双手错当成某种血统的必然性——你是农民,你遭受压迫是因为你的外在特征决定了你不得不如此。“因为摄影只能展示表象,因此正是它们进行诠释的理想工具”。

[9]这种错觉导致的结论无疑与高尔顿(Francis Galton)用合成摄影的方式展现出反犹太特征的作品《犹太人的形态》(The Jewish Type)在本质上并没有很大差别。不幸的是,在某种意义上,桑德出色的肖像摄影技法无疑又在修辞上强化了这种阶级差异的表现力度。

[7] 瓦尔特·本雅明著,徐绮玲林志明译,摄影小史,[M],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8页

[8] 爱弥儿·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3页

[9] 利兹·韦尔斯等编著,傅琨左洁译,摄影批判导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第187页

权力建筑—理查德·罗斯

1976年至1996年,贝歇夫妇作为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摄影系的教师,培养了一批为世界熟知的艺术家,安德烈·古斯基(Andreas Gursky)、托马斯·鲁夫(Tomas Ruff)和托马斯·斯特鲁斯(Tomas Struth)等人,类型学摄影也为越多越多的艺术家所知晓,其中就不乏中国艺术家。罗永进的《洛阳民居》《杭州民居》和《行政大楼》系列,渠岩的《权力空间》《信

仰空间》《生命空间》,杨铁军拍摄的“山寨”世界知名建筑的党政机关建筑系列,郑川的《异化》系列等都为人们所熟知,他们的方案与贝歇夫妇的实践均非常相似。不过,一旦贝歇夫妇的计划不再针对工业建筑物,我们几乎就无法再用现代理性批判的视角破题。这些当代中国摄影选题不可谓不精彩,问题在于,摄影家选用这种“类型学式”的摄影手法究竟有没有逻辑的必然性?以及,这些选题拥有何种对“类型学”的反叛以获取新的力量?当批评家们盛赞这些选题无情地将中国当代社会的权力流通暴露在天光下,并恰到好处地利用“类型学式”的摄影对这种表达加以修辞强化的时候,他们多半没有从照片本身出发,而是纵容了错觉的流溢。事实上,一个高级公务员的办公室很难显露出什么权力的擦痕,不论是愚蠢庸俗的办公桌,耷拉着脑袋的小国旗,还是气派的书柜里不知真假的经典理论著作,都没法体现所谓权力的流通和施展。只有我们将这些场所想象成充溢着物化的权力实体的“仓库”,上述的错觉才得以成立。不过,很显然,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颇有些循环论证的嫌疑。正如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所言,现代社会中并不存在什么统摄全部的权力机构,权力弥散在社会机构(例如工作单位、学校、军营、收容所、监狱等)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被这些隐藏于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权力的规训中。我们深感焦虑和不自在,并不是因为栖息在行政大楼中的想象中的权力巨兽“利维坦”操纵了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是因为这种弥散的权力恰恰是人们拥抱自由的无限羁绊。因此,理查德·罗斯(Richard Ross)拍摄的名为《权力建筑》(Architecture of Authority)[13]的监狱、看守所、刑讯室、法庭、会议室、演讲厅乃至银行柜台或许更能彻底地实现这种曝光权力痕迹的意图,因为我们清楚地感受到浅绿色的铁门、高科技的门禁系统、目空一切的演讲台、地面上镶有脚镣的房间带来的阴森恐怖的隔绝,那才是真正的权力象征。

权力建筑—理查德·罗斯2

至于诸如王劲松的《标准家庭》,甚至不能做类型学摄影来解。王劲松按照家庭合照的基本方式进行拍摄,然后将这些照片加以密集的排列,以此来凸显“贝歇主义”的视觉相似性,国内批评家也将其看作是类型学摄影的某种表现,并认为“如此组合的结果,集体主义与国家意志之下的群体性表情、身体姿势与家庭的结构形态,油然而现。王劲松单调的家庭形态通过单调机械的展示方式呈现,更突出了家庭形态的固化所暗藏的社会固化的危机。”[14]问题在于,摄影家本人的拍摄方案就是标准化的极致体现,与以生产效率为核心(它们的结构不是为拍照或者审美设计的)建造的工业建筑相比,这些“标准家庭”中的人显然更容易受到诱惑和操纵。何况对于所有人来说,面对一块红布背景,家庭合照的拍法也不能有什么太大的创新。换言之,情境已经被设定好,从某种意义上实践变成了想象的实体化过程。此外,不难发现这种解读几乎适合一切视觉相似性的并置,很难想象当批评家面对一组家庭合照、一组普通人洗澡的类似动作和一组小孩子玩跳皮筋的场景之时,能在所谓的集体性或者

固化思维的方面说出这三者究竟有怎样的区分。换言之,这种破题方案替代性过强,以至于跟照片本身几乎没有必然的关联,家庭合照和跳皮筋区别也许没那么大,而这也恰恰它们与贝歇夫妇“工业考古学”摄影本质性的差异。

毫无疑问,贝歇夫妇的类型学摄影为当代摄影带来了崭新的可能性,但也正因为这种方案的易操作性、易获得性,却又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艺术家的滥用。类似现象在艺术史中并不鲜见,特别是现代主义及其之后的艺术,艺术家对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及现成品艺术的滥用,大都对当代艺术造成了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类型学摄影的流行提高警惕。正如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一样,一旦一种艺术表达着迷于所谓纯粹自足的形式主义游戏,那么它就已经耗尽了自身的活力。

[13]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1886527.html,/architecture-of-authority-c8ac7

[14] 顾铮,作为人性探索、社会透镜以及影像实验的肖像——中国当代肖像摄影简史,[OL],瑞象视点,https://www.360docs.net/doc/7f11886527.html,/?p=3820

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与运用

第36卷第8期?4?2010年3月山西建筑 SHANXIARCHITECTURE Vd.36No.8 Mar.201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0}08—0004.02 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与运用 宁善文 摘要:通过对类型学的论述,简单介绍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如何体现与运用,接着以菊儿胡同为例阐述上述观点,最后阐述类型学如何指导我国的建筑运动,并提出建筑设计应整体地体现五点交织的原则。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居住建筑,类型选择,意义 中图分类号:TU-022文献标识码:A 给事物分类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表现,人们为了把各种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而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分fJ别类。“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分类学,而社会学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之为类型学,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是依据“自然属性”来分类,而后者依据的是一套较为模糊的系统来分类。前者注重研究有具体目的的分类法则,而后者关注与分类意识本身以及不同类型之间的联系,用以研究“町变性”和“过渡性”分类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手段,人们通过分类而了解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而把握自己的认识。 1建筑类型学概况 类型学就足按照具有相同形式结构,以及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组对象进行描述的理论。建筑类型学为人们认识建筑提供了一 活的新型住宅。比如对起居室、卧审、客厅、厨房、卫牛问、农用车辆停放及农机具存放场地、粮食存储仓库等进行合理布局,对水、电、气、讯、暖等进行配套没计,充分利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节能环保材料,通过方案对比优选没计图纸。 4.4在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建设样板小区 为打消农民对农村住宅小区化建设的顾虑,可在有条件的农村率先建没样板小区。安全、适用、美观、经济的样板房,将引领农村住宅建设新潮流。明晰农民的产权,他们感觉到住宅小区化建设的好处后,自然会积极参与,从而推动住宅小区化建设的推广与发展。 4.5严格控制单家独院,倡导推广多户联排多层住宅建设 改变过去农户分散居住,单家独院的建没模式,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按照小区规划图,多户联排,统一建筑风格建设多层住房。不搞一阵风,运动式大拆大建。有条件的农民可在规划好的宅基地上按设计l冬j纸先行建设,没有条件的可仍然在原有住房居住,什么时候有经济条件什么时候建设新房。搬进新住房后,原有老宅基地可以恢复耕种,更快的发挥土地作用。 4.6各地地方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技术上提供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要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就个不同的视角。因此,类型并不意味着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感情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出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在居住建筑中的体现与运用 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可以解释为:传统民居中某些经过提炼的要素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再现。这螳“要素”可以是单纯的建筑形式表征,可以是单纯的建筑文化内涵,也可以是两者兼而有之。传统民居中的种种要素,真伪相混、精粗相杂。因此,必须进行必要的“提炼”。就种类繁多的传统民居形式而言,不是每一种形式 业机会,降低就业门槛,鼓励和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建房资金的来源;银行等金融单位对资金短缺但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可采取先储后贷、担保、房屋抵押等办法进行贷款融资;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住宅新区建设进行适当的资金扶助和奖励,并在宅基地划拨、物资供应、人力组织、房屋建造、组织协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7完善小区的各项管理措施 小区建成后,应配备专职人员对小区进行日常管理,如垃圾清扫、安全保卫、园林绿化、设备维护等,卫生院有专职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居委会为小区居民排忧解难等。小区居民将获得安全、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居住条件。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5结语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及激励机制,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农村新建住宅逐渐向小区聚集,将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参考文献: [1]王义.农村住宅法律地位评析[J].律师,2005(5):16.[2]肖明辉,杨焱琦.浅谈新农村住宅设计[J].山西建筑,2008,34(3):90—91. Onexplorationandresearchonruralresidencedistrictconstruction WANGCan-juan Abstract:Thepaperhastheinvestigationofthecurrentsituationforruralhouseconstruction。illustratestherealisticsignificancefor the删residentialconstruction,exploresthewayofhowtOcarryouttheresidentialdistrictconstruction,andpointsouttheruralnew-builtresidenceassemblyisaproject,whichisbeneficialforthecountry,thepeople. Keywords:rural,residence,district,managl舶tlentsystem 收稿日期:2009.11.30 作者简介:宁善文(1983.),男,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09

浅谈建筑类型学

浅谈建筑类型学 摘要:类型学是一种分析建筑的方法,通过对建筑类型学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认识,可以使建筑设计师对特定历史的文化生活与真实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类似于以往而又不同于以往建筑形式的理想建筑。 关键词:类型学;建筑设计;方法论及现实意义 1建筑类型学的含义 “类”,即有种类、同类、分类、类别之意。我国古代逻辑中,“类”就已被作为推理原则的基本概念和手段了。所以,“类”也有相似、类推、法式的含义。现代词“类型”更加强调了其方法论特征。类型,指按照事物的共同性质、特点而形成的类别。性质特征相同或极其相近的群组为其主要内容。群组,是类型形成的前提条件,而不是单体。 类型概念是法国拿破仑时代著名理论家Q•德•昆赛(Quatremere De Quincy)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类型”一词代表完全去复制或模仿一事物的意欲,而不是相同的形象,至今还适用。而意大利新理性主义建筑师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认为类型就是人类在其漫长的生活与艺术实践中,历史的、约定俗成的确定下来的各种形态和形态关系。它既原始,又新奇。由于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所以它曾经也必将永远为人们所接受。因此,类型并不意味着对事物形象完全的抄袭和模仿,而是意味着某一因素的观念,是人们能够据此创造出种种绝不雷同的作品的概念。这也就是说,类型所模仿的总是感情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类型决非等同于建筑师所设计出的形式,形式只是类型的一个变体。一种类型可以有多种变体,这就很好地解决了统一与多样的矛盾问题。 2建筑类型学的研究重点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3个主要方面:类型选择、类型转换及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研究。 2.1类型选择 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时应该依据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2.2类型转换 转换是结构的基本属性和构成方法之一。转换的最常见方式是在同一类型内

1920——1949年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

1920——1949年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读书笔记考古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但又有着悠久学术渊源的学科。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来说,从宋代的金石学研究传统就可以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的萌芽,但金石学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的考古学。而早期的考古发掘更接近于挖宝,直到近代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应用,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的形成。 在考古发掘中,地层学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是从地质学中借用而来的,借用地质地层学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考古研究资料,通过判定遗址中诸多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根据“土质土色”来区分不同的堆积,根据叠压、打破及平行关系来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可以说地层学为遗存的收集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 中国的考古地层学来源于西方。十九世纪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做过发掘,在沙漠地带很难辨认层位关系,而当时整个欧洲的考古学界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层位关系的重要性,斯坦因自然并不注意地层,更在意宝藏。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当时,考古地层学在西方成熟不久,作为地质学家,安特生一直非常注意地层的叠压关系。他不仅强调确定文化的早晚关系要依赖于地层学,而且还批评鸟居龙藏早年的工作,“未为地形及地层详细之考察”。并对他在我国东北地区考古所得出的结论表示怀疑。事实上无论砂锅

屯的第一次发掘或是仰韶村等地的其它发掘,安特生都对地层叠压关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建立了基线测量标本的出土位置,还注意到了土质土色的变化并试图了解遗物在各层分布的规律。由于标本都记有详细的层位,所以到四十年代安志敏研究砂锅屯洞穴的层位时,还能借助于出土标本上的标签来辅助工作。但安特生在发掘时使用地质学中划分地层的做法,按等距离深度来划分地层,所以并未把仰韶和庙底沟二期的文化层区分出来,弄混了一些出土物的层位关系。1925年李济先生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是我国学者第一次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1928年以后,在李济主持下,安阳殷墟的发掘也开始了。李济先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在美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是属于人类学范畴的,但他最初毕竟不是专攻考古学的,所以殷墟的最初几次发掘,并末严格按地层学要求来进行。李济先生的发掘方法用的也是水平层位的方法,但是跟安特生的方法相比,他在发掘时采用了探方发掘法,通过这种方法记录出土物更合乎科学本身的要求。 三十年代,在周口店发现旧石器后,裴文中多次同新生代研究生名誉主任步达生谈论改革发掘方法的事情。1932年春,周口店的发掘改变了原来的古生物学的发掘方法,改为采取探沟和探方相结合的考古学的发掘方法。这种按探方及采取水平层位的发掘法在当时是了不起的突破,裴文中、贾兰坡等当年的发掘者都称这种方法是发掘方法上的革命。1930年粱思永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回国,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了安阳后岗的发掘,这次发掘还是采用了探沟的方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但需要说明的是,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是以各种自然堆积(自然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搞清地壳形成的历史;而考古学中地层学,则是以主要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文化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究明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两种地层形成的原因不一样,内涵和存在的形式不同,因此观察和分析地层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此外,考古地层学中还包括了一些地质地层学中所没有的内容,即除了观察、分析各种文化层形成的原因外,还要拿这种理解来指导发掘工作,处理各层次的遗迹。为了区别两种地层学,考古学中的地层学就叫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将这些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区别开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即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二、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文化层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原因来说,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文化堆积,必然包含有人类活动而遗留的各种文化遗迹、遗物,由于各个时期堆积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反映在土质、土色与包含物等方面均有所区别。考古层学主要任务就是区分各个时期文化堆积的层次,判定古文化遗址中各个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层次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 一般说来,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共同要求,如近水、向阳、安全和生活资源丰富等。因此,在一些符合上述条件的理想地点,往往被历代居民都选作居住地。这样,在同一个遗址中,常常包含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堆积层次,构成了这一遗址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过程的记录。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即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这叫地层层序律。文化层主要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层的形成过程,较之自然层要复杂的多,期间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外,也同时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但在正常情况下,居住于同一地点的历代居民活动形成的堆积,也是按时间的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而成的。即年代早的在下,年代晚的在上。下部地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年代也应早于上部地层中的包含的遗存。考古层学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判定古文化遗址中不同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种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和相对年代的。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1、文化层的划分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内容、生存环境等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在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等也就会产生差异。这些就成为划分文化层的主要依据。由于人类文化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存的内涵和形态有所差异,故文化遗存的变化也是划分文化层的依据之一。考古地层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主要依据土质土色的变化、并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象等,准确地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堆积层次划分开来,并确定它们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土质:堆积物的岩性如颗粒成分(粘土、粉砂土、砂土等)、结构(疏松、紧密等)、质地(软、硬等),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之一。有些层次的土色虽相近,但结构或颗粒成分不同,即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土色:土色是指堆积物呈现的颜色,由于不同时期堆积中的包含物或形成的原因、气候等不同,土色也常有区别。常见的土色有灰色(浅灰、深灰)、黑色(浅黑、深黑等)、褐色

类型学

从类型学看各语言语法上的差异 类型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情形各异的多种语言,成为当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类型学有自然语言的类型划分、语言模式的跨语言研究和功能类型方法等多种取向,其研究对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等都有重要意义。类型学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语言学分支。从开始时的语言类型划分, 到后来的跨语言模式研究和功能类型方法, 无一不和语言比较密切相关。类型学研究样本的建立离不开传统的比较语言学。类型学的任务是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 其理论涵盖一个特殊的语言比较方法, 但其中的一些概念、研究策略和内在联系还需重新认识。在类型学理论框架下进行本民族语和外语的比较研究, 不仅有利于认识人类语言整体, 把握语言发展和思维规律, 更有利于认识本民族语。 各个国家的语言在语音、语法、还是词汇上,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然而,这些语言背后却蕴含着一些共性。语言类型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就是通过跨语言比较的研究模式来揭示人类语言的共性。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法两语属于印欧语系,所以,汉语和英、法两语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英语和法语虽然同属印欧语系,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细分之下,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法语属于中部罗曼语,因此,英、法两语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类型学所要找寻的语言共性,是在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和类似之处以后,把所发现的各种不同和类似的现象归类而成的系统。这些不同和类似之处,都要基于不同语言要素之间跨语言的相关性。较早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主要是分类学意义上的, 她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形态类型学, 当时的语言学家施列格尔根据语言在形态方面的特征, 把语言分为附加语和屈折语两种类型。后来施列格尔的兄弟奥古斯特施列格尔又在前面的基础上加上了第三种类型: 无结构语。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又在以上学者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种类型: 多式综合语。如北美的一些语言, 把动词和它的宾语整合成一个词汇形式。多式综合语的词根上可以黏附多个语素用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 一个动词词根上面可以黏附表示/ 时0、/ 体0 、/ 态0 、/ 式0 、/ 人称0 、/ 数0等各种语法意义的语素, 可以构成一个结构很复杂的/ 词0。同样, 名词的词形也有类似的语素组合形式, 具有/ 数0、/ 格0等语法功能的语素与名词词根整合为一个词汇形式。实际上, 奥古斯特施列格尔的三种类型/ 无结构/附加/ 屈折即相当于奥古斯特施莱希尔的孤立语,例如汉语、越南语等,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11886527.html, 如何塑造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 作者:章民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4期 在学校文化的塑造过程中,校长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校长的办学理念、个人风格与学校文化息息相关,校长的任期也会影响一所学校文化的发展。对不同类型学校文化的塑造有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对一所面临危机的学校、对一所亟待开发的学校、对一所只欠东风的学校怎么进行塑造,使不同的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能够转型并创新发展。 “多数人影响着少数人,旧人改变着新人”,学校文化有定向作用、推力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等。它可以促进奋进心,提高生产力;可以营造和睦融洽氛围以提升团队协作,从而使沟通渠道更加畅通,并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建设承诺精神,提高教师与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可以激励教职员工与学生的士气以增强学校的动力;也可以将注意力与日常运作聚焦于最重要及有意义的事。 一、对一所面临危机的学校。如何塑造学校文化。使学校重新发展 案例(一)学校情况:90年代开办,20多个班级的初级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较差,逐年减少,道德品质也处下中下水平。教师平均年龄40周岁以上,基本处于职业倦怠状态,每天只是完成任务式地工作。学校领导一直末调换有超过10年,中层领导不积极干事,学校办学理念陈旧、课程无特色、活动项目单一。学校在社会上的名誉不好,被认为综合实力较差的学校,综合评定处于低水平。对于这种学校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1.危机管控。通过调查、座谈、视察等途径了解学校情况。在困难和危机面前,校长带头示范,中层领导紧紧跟进;实施行政领导首遇问题责任制;开展校级领导推门巡课制度等。从外到内地进行管控,慢慢改变现状。 2.抓紧学校的纪律,使其正常运作。在会议中强调学校的纪律,实行每天校长迎接教师上(下)班、学生上(放)学。在欢迎全体师生来校的同时,加强纪律管理。 3.给予教职员工团队不遗余力的支援。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教师们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教师们的特长、兴趣和困难,并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援,消除他們难言的苦恼,让他们在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 4.改变学校、教师和学生,改变形象。在学校适中位置做一些文化宣传,突显学校的特色。鼓励教师对学校和学生要有信心,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意识,集思广益,共同面对当下的困境。要求学生统一穿校服,强调仪容仪表,提升整体形象。

什么是语言类型学

《什么是语言类型学》读后感 本学期阅读了一本语言学专业书籍—《什么是语言类型学》。这本书使我不仅仅了解到了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知识,更加是让我对世界语言的共性得到了了解。世界上的语言有几千种,但是它们却都可以找到一些共性。同时,阅读这本书也使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母语—汉语。 语言类型学是属于语言学,而不是属于类型学。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世界上所有语言的类型。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不一样,外语跟自己的母语会完全不同。但是在世界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来看,语言也是有类型的,但只有几种为数有限的语言类型。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中的要素和规则的。语言中的要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例如语音和词汇单位。语言中的规则也是客观存在的,例如构词法、句法、篇章构成的方法等等。要素的客观存在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证实的,规则的客观存在则是要通过不以某个人的意志转移而必须服从来体现。因此语言学要研究的都是可观察的对象,拿客观性这个标准来衡量,语言学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它不同于主观性为主的文学艺术等学科。 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人类对探索自己的语言的兴趣至今不减。我们对语言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某种语言现象。通过这本书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类型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实际上就是普遍性,或者共性。因此语言类型学对世界语言的划分是一种追去普遍共性理论解释的工作。它对语言的划分本身表现为一种理论,这种理论尽可能地对所有语言具有普遍的解释价值。语言类型学要解释的是不同的语言类型之间都有哪些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哪些方面要表现为一套规则系统,这种规则系统背后是什么样的制约规律在起作用,这种规律性的作用是否同样作用于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通过对语言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考察,发现某些规则是某些类型的语言所具有的,而另一些语言并不具有。语言类型学也同样追求对人类的语言作出普遍的解释,并且通过建立一套有层次的规则系统来解释的。这就是我读过这本书所了解到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目标。 每一种学科有自己的研究目标就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研究方法也是由研究目标所决定的。语言类型学首先便要学会调查。语言类型学要建立的是人类语言的类型,它理所当然地包括现存的世界上的所有的语言,因此语言类型学要求研究者对人类语言作尽可能广泛的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抽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对各种现象进行一致性分类,并从这些分类中寻求规律。接着研究语言类型学就要分类并寻求相关性。如果一个研究者仅仅对某种语言现象进行了甚至是穷尽性的调查,得到了许多翔实的数据或者是资料,接下来更重要的工作是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同时寻求这些类别与另一些相关的类型参项的联系,即寻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一致性或条件关系,只有把这种一致性或条件关系建立起来,我们才能从中寻求解释,才能建立起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最后对类与类之间的相关性或条件关系提出它们为何存在必然关系的证明和解释。这就是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法。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人类学家格林伯格是语言类型学研究学者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现代语言类型学的奠基者。他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向从语言的形态研究方便转向了语言的语法类型。因而语言类型学的形态类型和语序类型是研究得相对较为充分的,成果丰富。而语音类型、历史演变类型、时体类型、地理类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薄弱。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理解,使我知道了语言类型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领域。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人类语言的真实面目终究有一天会完全展示在我们面前,犹如人类基因图谱真是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是我们能一睹生命的奥妙一样,我们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 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用来研究遗迹和遗物的形态变化过程,找出其先后演变规律,从而结合地层学判断年代,确定遗存的文化性质,分析生产和生活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精神活动等。大量用于研究陶器、瓷器等使用周期短、变化较明显的器物。考古类型学是对收集到的实物资料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析,研究和方法论,是受生物分类学的启发而产生,又称标型学或者器物形态学。通过对考古遗存形态的排比来探求其变化规律,逻辑发展序列和相互关系,凡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并且延续了一定时间的考古遗存,都可以进行类型学研究。 考古类型学的局限性 一、只能确定出现早晚的逻辑序列,不能判定每式具体存在的年代。器物新旧形态,总是存在着一定并存时间,甚至有的旧形态比新形态存在的时间还长。发掘所得的层位关系和共存关系是代表了遗物被埋藏的时间先后,因此,也会出现新旧形态共存现象,甚至出现前后颠倒的现象,要判定具体存在年代,应采用多方法、多视角、多参照系的综合研究。 二、只能确定相对早晚,不能确定每式之间的时间间隔长短。 三、只能对一部分遗迹、遗物或遗存群进行排序,特异形态、突变器物形态都不能用类型学方法研究。 四、类型学分析属于不完全归纳法,排出的序列和总结出的规律都有一定的假定成份,随着新资料的积累,需要作补充或修改;在资料不足的情况下,甚至会完全不反映实际情况,需要在资料增加后重新排队。 在实际使用中经常出现把类型学研究与分类研究、器物形态研究混为一谈的现象。类型学研究只是分类研究中的一种,而分类研究又是形态研究中的一种。 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的一般步骤 物品的形态变化,虽然有一定的顺序,但当刚刚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这个顺序是以错乱的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怎样才能从这种形态中找出头绪、整理出顺序呢?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按下列几个步骤来进行工作。 1.确定物品的共存关系 通过严格的田野发掘而得到准确的层位关系,是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因为:第一,知道了一群或若干群物品的共存关系;第二,知道了某群物品和另外一些成群物品在层位关系上的差别。这两种情况,特别是第一种情况,是进行类型学工作的基础。 2.归纳共存器物的组别 一个发掘地点得到的有一定共存器物的单位,数量往往很大。要把每一个单位逐个同其他单位比较,工作量会大得难以承担。这就应当先归纳各单位的组别。每个单位的具体内涵,自然各有差别,但总是可以归纳成若干组别。这种归纳,首先要考虑器别上的共同性,其次要考虑各器别形态上的共同性。也就是先根据器别组合上的共同性,把全部单位分为若干大组;每个大组之内,再根据同类物品形态上的共同性,分为若干小组。 3.按层次关系初分各组别的早晚 出土物形态演化的顺序,由于存在着制作时间和埋入时间的距离,也由于新、旧形态可能存在的交错现象,同其层位关系可能发生出入;但从总体情况来说,物品的演化顺序同其层位关系,基本是会一致的。因此,先从已归纳出的各组别所属层位关系出发,观察各种遗物形态变化的趋向,就很容易得到启示,能较快找到比较许多物品形态差别的关节点。当然,在比较形态差别的整个排队过程中,最初的考虑后来总是会发生一些反复和调整的,但先做这一步工作,可以避免开始时不知从何下手的处境,加快进程。 4.确定器别和选择典型器物 寻找器物形态变化过程的工作,只能是在同一种器别内进行,正确区分器别,就是研究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兼论梁思永先生对中国考古地层学的贡献 提要: 考古学乘西学东渐之风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至现在贡献巨大,解决并正在试图解决很多重大课题,例如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人类起源演进问题等,而考古学最根本的基础即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其地层学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但是作为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其地层学的发展脉络相对而言较为模糊,就其渊源问题有些语焉不详。学术界一般认为自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遗址考古地层学始真正得以确立1。但是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与世界考古地层学的关系,并认为考古地层学“在相当程度上是经验问题和技术传统问题”2,但是对于作为新兴的中国考古学的技术传统,学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结论。这样,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在考古学史上显得比较突兀,似无源之水或者说源头不甚清晰。 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考古地层学的发展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经过是被誉为地层学革命的20世纪初新大陆考古,考古地层学原理得到广泛应用。而此时正是中国考古学筚路蓝缕之时。 本文除了试图厘清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脉络外,主要目的还在于试图考察影响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变化的学术背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是经验积累导致地层学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还是考古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变化致使考古学需要新的获取资料的手段,从而带来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这似乎是那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 1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10 p22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出版社1997.6p151

9、类型学

第六章类型学 第一节类型学研究:学术史问题 一、定义 它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特定的研究领域,指的是时空不一的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类似、遥契、相近和相合。 其研究目标在于突破时间、地域、语言、文化的界限,去寻觅客观存在着的各民族文学所内在地共通的“诗心”与“文心”。,去发现那些诗学“通律”。 二、研究史 1、法国:比较文学学者对“类型学”比较关照表现出“开放意识”,如艾田伯P206 2、德国:比较学者的“类型学”思想堪称一种理论的自觉,如W·威茨P208 3、俄苏:“类型学”思想不仅拥拥有理论自觉,而且在实际运用中也最有成就。 主要观点及代表作: 1、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 他在探索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类型学的关照视角的偏爱。他毕生致力于构建一种科学的总体文学史的理论基石—历史诗学,试图把文学理论建立在对一切文学中重复的、可靠的现象的概括上。因而,他广泛运用了相似的文学现象的类型对比法,在比较关照中,必然会发现很多相似点和不同点。他认为找到相似点更有价值,正是相似点表现着某种共通的、可重复出现的东西,更接近事务的规律性。在相似点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各种实质性的东西。 他在“历史诗学”领域的比较关照中推重“类型学”视界,对诸种文学现象在诗学品格上的“历史-类型学相似”的寻觅,作为一种带有方法论意义的价值取向,对日后的苏联比较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维·日尔蒙斯基(主攻西欧文学) 他在30年代就倾心于比较文艺学的方法论建设,在1936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艺学与文学影响问题》一文中,批评西欧同行们把比较文学研究局限在“有直接影响关系”的文学现象上,而倡导“无历史接触”的“类型学研究”。 他还认为文学的比较研究包含历史发生学与历史类型学两大方面。他强调后者是文学比较研究中的重要角色。 而且,他还从“类型学”视界考察了作为国际现象的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学史进程中的这些文学流派进行了“历史类型学”意义上的比较关照。

文化资源学试题题库

文化资源学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民俗文化资源特征的是(C) A 民族性 B时间性 C经济性 D社会性 2.根据文化资源形态划分,不属于文化资源类型的是(D) A符号意义的文化资源 B经验型的技能文化资源 C垄断性旅游文化资源 D学术性的专业文化资源 3.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表现形式的是(D) A历史遗迹B历史建筑C无形文化遗产D古代园林 4.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价值表现的是(D) A经济价值B历史价值C精神价值D人类价值 5.下列不属于文化资源评估基本原则的是(D) A科学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可量化原则D宗教性原则 6.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文化价值成因的构成部分(D) A.原真性 B.存在性 C.非使用性 D.历史性 7.以下哪个选项是按照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划分的(A)A.符号化意义的文化资源 B. 历史性文化资源 C.物质文化资源 D.地域文化资源 8.(A)和(A)是文化智能资源的两个核心要素,智力成果和脑力资产共同构成文化智 能资源。 A.知识、智力 B.知识、科技 C.科技、智力 D.创新、科技 9.以下选项,哪个不是文化资源价值考量基础(B) A.资源价值论 B.需求层次论 C.环境价值论 D.劳动价值论 10.(A)是文化资源产权保护体系的核心部分。 A.文化利益分配机制 B.文化资源保护机制 C.文化资源的产权认定机制 D.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机制 11.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可以将文化划分为三种不同形态,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不符合的 (D)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社会文化 12.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的价值成因(C) A、原真性 B、存在性 C、价值性 D、非存在性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评估的基本原则(D)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无宗教原则 D、不可量化原则 14.下列哪一项不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A) A、历史性 B、独特性 C、多样性 D、不可再生性 15.下列哪一项不是文化资源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D) A、保护意识薄弱 B、保护力度不够 C、保护缺乏科学性 D、保护积极性差 16.哪个选项不属于文化资源的资源特性( C ) A、生产性 B、非消耗性 C、不可再生性 D、稳定性 17.以下不属于文化资源四大类中的是( A )A、历史资源 B、技术资源 C、专 利资源 D、智能资源 18.以下不属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的是( B )

类型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影响

类型学方法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和影响 摘要:本文主要以西方当代建筑类型学理论及其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其中它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简略综述类型学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主要针对现代建筑之后直到现在(即20 世纪60 年代至今)的当代西方建筑形态中涉及类型学理论的建筑实践加以归纳和论述。 关键词:建筑类型学、原型类型学、范型类型学、第三种类型学、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ims in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al typology theory and its design metho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effect on the architectural form of a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study. A brief overview of type theory origin and development, mainly for the modern building until now (that is, since the nineteen sixties) of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architecture in architectural typology theory to practice to summarize and discus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typology, prototype typology, generic typology, third types of schools, the new rationalism, New Regionalis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类型学概况 自然科学中的分类行为我们称之为分类学,而社会领域的分类行为则称之为类型学。二者既区别又联系。但是,分类学往往对于“自然属性”进行探讨,而类型学却可以用来研究可变性与过渡性问题,类属间变化愈细微,限定自然类属的区别因素就愈困难,所以分类学就愈不胜任。同时,由于类型学通常为追加的目的来进行条理化,所以分类学可以被看作限于条理问题的类型学。 建筑学上常以功能、形态、结构、地域等分类,由此可见,建筑学中讨论的分类行为应该是类型学的而不是分类学的。把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continuum)做分类处理的方法用于建筑,因而有了建筑类型学。至于把类型学明确引入建筑设计,则还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所以“建筑类型学”还是一门较新的研究课题。类型在建筑理论中亦有独特含义,作为一种形式创造手段,它也超出了史学范畴。 类型学在建筑中的运用 类型进入建筑领域是源于人们的需要和对美的渴求。 在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的一些建筑家首先发展出一套类型学理论,将古典

大学考古:遗存及整理分析与类型学

第四章遗存的整理分析与类型学 第一节整理和分析的目的 一、整理的重要性 从考古学研究的程序来看,首先是材料的收集。然后便是对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和文字记录)进行科学的整理,只有在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对遗存所反映的社会信息和内容作合理的解释。 整理本身也是一种研究,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因为整理本身是其它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如果这种基础是坚实可靠的话,那么才能保证其它研究的科学性。否则,便会给其它研究带来很大的水分甚至会直接导致研究的失败。 第二节技术性整理和遗存的鉴定分析 一、技术性整理: 所谓技术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出土遗物进行加固、修复,写号及其它种种保护性措施。 2、对器物进行照相,绘图和分类制作卡片,并登记造册。 3、核对遗物和记录是否有出入,对原始记录进行分类归档。 4、现场拍摄的照片要进行暗房处理,对于照片要编号归档。 二、遗存的鉴定分析 (一)人工遗物的鉴定分析 1、石器的鉴定与分析 (1)石料鉴定:主要是借助地质学的知识,目的是了解石料的种类、性能和产地,这样可以推断当时的人类的活动范围和对石料软硬度的掌握程度。其中特别侧重一些产地比较少的稀有石料。

(2)制作过程或方法的鉴定:比如是打制的还是磨制的,若打制的属哪能种打制方法。 (3)功能鉴定:主要包括对器物使用痕迹的观察,根据器物本身的形状大小进行推测;根据民族志上已知的工具进行类比等。 2、陶器的鉴定分析、 (1)质地鉴定:利用中子活化技术,对陶土成份进行鉴定,以了解陶土的产地和来源;另外还可以从表面观察到陶质中是否夹砂或掺杂其它物质。 (2)制作过程分析: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成形、器表处理、烧制技术等。从制作成形来看:分手制、轮制和模制几种。其中手制又包括捏制、泥条盘筑、泥圈套接、贴附等。轮制又可分为慢轮修整个快轮成形两种。 (3)从器表纹饰来看:是否经打磨处理,是素面还是纹饰陶,纹饰陶又可分为刻划、压印、绘彩、刮削等种。 (4)从烧制技术来看: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检测陶器的烧成温度。 (5)功能鉴定:一种是根据文献记载。如鼎、鬲、豆等,文献上有明确记载,说明了它们的使用功能;另一种是靠对器物的使用痕迹进行观察,如附近陶器表面有烟薰的痕迹表明它是炊具,有的陶器里面有水锈,表明它是水器,还有的器物中盛有粮食,表明它是储蓄器等。 (二)自然物的鉴定与分析 1、植物鉴定 主要用的是确定其种属。 (1)灰像法 一般较常用的是灰像法:由于植物皮壳中的SiO2骨架比较稳定,所以通过加热使其变为白灰,便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SiO2骨架的不同形状,进而判定出土植物的种属。 (2)花粉分析法 另外,可用花粉分析法,推断古植物的种类。花粉分析又叫孢粉分析,它是孢粉学的一

第一节-类型学

教案 (2学时) 一、授课题目第三章平行研究第一节类型学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掌握类型学的定义与特征;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能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并探讨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类型学的定义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 四、教学过程(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板书、学时分配等) (一)本节概述 类型学是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式。在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类型学(TYPOLOGY)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类型学中的“类型”是指具有某种通约性特征的文学要素。类型学的研究方式表现出了充分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整个比较文学学科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何在寻觅总体文学发展通则和规律的同时,深入挖掘出各种相似文学现象的内在异质构成,这是在跨文明语境下比较文学发展新阶段的类型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二)本节大纲 1.类型学的定义与特征

○1在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所接触而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类型学(TYPOLOGY)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出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2类型学中的“类型”是指具有某种通约性特征的文学要素,这种“类型”的构成虽然不排除作家作品渊源及流传的接触影响的情况,但绝大多数其间并无事实联系存在的。所以,比较文学学者一般将类型学划入平行研究范畴之内,类型学成为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一种研究方式。 ○3类型学的学科渊源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一生致力于建立科学的总体文学史的学术理想,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就整体而言,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方法论与美国学派倡导的平行研究宗旨非常相近,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讲,平行研究对于跨越国界、民族、语言、文化的无事实联系的相类似的文学现象的联类比较亦可称作类型学研究。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则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 2.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 类型学的研究范围广阔,角度多样。大体而言,我们可以将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分为内容题材、人物形象、表现手法、思潮流派四个方面。 ○1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 如古罗马作家奥维德《变形记》中有一个关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皮格马利翁狂热地爱上了一尊自己雕刻的美丽的少女像,祈求爱神将其赐予自己为妻,爱神满足了他的要求,令他美梦成真。唐杜荀鹤的《松窗杂记》记载了进士赵颜苦恋一幅画中的丽人并与之终成眷属的故事,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颇有神似之处。

文化学

文化学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 1.文化问题的提出:文化问题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识和发现,是人这一主体,关于对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传统,人与历史、人与创造等各种具体或抽象问题的思考。 (1)文化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问题都由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决定。 (2)文化决定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3)人是环境的动物:今天的文化就是怎样改造环境、适应环境,使环境与人类和谐相处、长久共存。 (4)传统决定着每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道德伦理:传统是每一个文化类型得以延续的精华,没有传统的文化,就如同躯体失去了灵魂。 (5)人类是历史演化的产物:人类创造了历史,历史的演化进程改变了人类自身,人类伴随着社会演化发展而成长成熟。 (6)文化属于人类的创造:人类的发展就是文化创造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就是文化创造的进步。没有创造就没有文化发展的生命力。文化发展停止了,人类发展的进程也就停止了。 2.文化的定义:①.文化定义的主要观点:1.现象描述性定义:较为常用,特点:将文化内容进行罗列,因此非常具体,使一般人都易于理解文化内容都包括哪些方面和具体由什么组成。 2.社会反推性定义:特点:用人类的现有文明去比照历史上的存在形态,说明不同时期拥有不同的文明或文化,让人们透过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理解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向前推进的。 3.价值认定性定义:特点:从文化的意义、功用等方面出发对文化进行界定。 4.结构分析性定义:特点:认为文化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体系,每一个具体的文化内容都是这一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不仅是表象,可能存在深层的意义或价值。 5.行为取义性定义:特点:强调文化的行为性和动力性,把文化视为一种具有动力特色的行为方式或生活方式。(这种定义表面仅关注生活方面,但实际上是文化被创造和被传承的最深层或最根本的原因所在。) 6.历史探源性定义:特点:把文化放到历史发展的层面上去认识,强调文化的群体性和群体赖以生存下去的知识。(历史或生活,尤其是其中形成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成为维护群体生活方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延续相同生活方式或创造新的文化生活的必要条件。) 7.主体立意性定义:特点:强调人这一主体在文化中的特殊作用和本质意义。 ②.其它定义:1.训诂学定义的方法:对文化一词进行词义和语义学解释,目的是为了从历史角度来说明文化的性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从历史来源理解文化的含义,有一定的普遍性。其缺陷在于往往失之于泛泛而论,不能对文化的具体特征、文化的实际形态做出严格划分。 2 .学科性定义的方法:不同学科的文化定义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定义,这些定义虽然大多数并不是专门适用于某一学科的,但是受学科视阈的限制,仍然有一定的针对性。 3.比较文化学的定义或跨学科、跨民族的文化定义:即跨越不同民族与学科,结合不同方法,来确定文化的定义。这里指的是跨越通常的学科界限,从不同的民族的角度来研究文化。③.文化的定义可归纳为六类:(1)记述的定义;(2)历史的定义;(3)规范的定义;(4)心理的定义;(5)结构的定义;(6)发生的定义。 延伸:关于分类问题的思考: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精神产物的总和,这是对文化的基础层次也是总体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各个民族中都是肯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