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

电梯物联网系统 产品介绍 V3 00 V3.00
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汇川汇通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市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Innovation+ Advance
Beyond your imagination

目录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宏观环境 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 合作双赢
Innovation+ Advance

概念:物联网定义,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
? 互联网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 物联网要解决的是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顾 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 有两层意思: ? 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 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 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 第 其用户端 伸和扩展到 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 进行信息 交换和通信。
Innovation+ Advance

宏观环境—各国战略
? 2005年突尼斯举行“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国际电信联 年突尼斯举行 信息社会世界峰会 国际电信联 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 网概念。 ? 美国:2009年1月, 美国 2009年1月 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即美国奥巴马 总统把物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 ? 欧盟:2009年宣布了14点行动计划,确保欧洲在构建物联网的过 程起到主导作用; ? 日本:2004年就提出“u-Japan policy”战略计划; ? 韩国:2009年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计划》。
Innovation+ Advance

宏观环境—中国国家战略与政策
? ? ? ? ? ? ? 2009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 2011年 年 2011年 2012年 “感知中国”,(温家宝总理考察无锡的讲话)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工作报告) “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胡锦涛两院院士大会讲话) “促进两化融合”,(娄勤俭,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会讲话) “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 ,(政府工作报告,2011) (政府 作报告 ) 《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11]64号) “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 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 ,(政府工作报告,2012) (政府工作报告 2012)
? “战略制高点”,“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物联网“十二五” 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 ? 十二五规划,“物联网”,“两化融合”成为关键词。出现在各行业、各部 门 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 门、各地区的十二五规划中。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
? ?
2011年全国电梯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摘自《创新发展 真抓实干 全力促进公众安全乘用 电梯》【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局长 宋继红】 政府认为电梯物联网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质检特函〔2011〕370号 关于电梯安全监察工作若干问题的 指导意见 重点鼓励“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提高电梯安全 指导意见,重点鼓励“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梯安全 保障水平”,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研发和应用试 点 。 点” ? 北京(东城、通州、顺义),上海(闵行),天津,重庆四大 直辖市已试点或试点完成; ? 江苏(南京、无锡、苏州),浙江(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也 已开展试点工作; ? 辽宁,山东,福建,四川,安徽,河南,湖南,陕西,河北, 宁夏 ? ···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
? 部分地区已制定地方标准,并强制要求电梯标配物联网系统,比如:重庆, 杭州,南京等
? ? ? ? ? ? ? ? ? ? 《重庆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三十七条 “电梯使用者应当安装电梯安全运行监控和应急呼救系统,并保证其有效使用”。 《杭州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 第十五条 “公共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配置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与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联网 ,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联网”, “新建住宅使用的电梯和既有住宅增设的电梯,应当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电梯安全运 行监控系统,并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联网” 《南京市电梯安全条例》 第二十一条明确要求,对于公共场所电梯“使用单位应当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电梯安 全运行监控系统,并与日常维护保养单位联网;日常维护保养单位应当同时建立相应的电梯安 全运行监控系统。” “新安装的住宅电梯应当配置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联网” “应当在重大维修或者改造时加装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联网” 标准路线图:各地开展试点工作 ? 制定地方标准 ? 上升为国家标准
Innovation+ Advance

目录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宏观环境 解决方案 成功案例 合作双赢
Innovation+ Advance

汇川电梯物联网系统的优势
? ? ? ? ? ? ? ? ? ? 1、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运营功能模 块,多媒体广告运营企业可以通过授权远程发布多媒体广告信息,获取收益,从 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2、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解决方案。技术先进,拥有10项发明专利,可 提供从传感器、采集设备、网络、服务器平台到客户端软件的全部产品和服务。 通过虚拟化、云计算和云存储技术,支持网络无限扩容。 3、成熟的解决方案。经过实践检验,可以与国内外主流品牌厂家的电梯通过通 信交换数据,产品已实地稳定运行数月,各项功能(查询、统计、分析、报警通 知、操作记录等)良好。 4 与电梯控制器通信采用光电隔离 避免影响电梯安全 4、与电梯控制器通信采用光电隔离,避免影响电梯安全; 5、通过无线传输信息,减少井道内布线; 6、运行数据与多媒体数据采集,多媒体文件播放一体化设计降低了设备投入成 本; 7、使用无线专网,既保障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有效 防止了SIM数据卡被盗打; 8、具有多媒体安抚功能,具有本地数据记录的“黑匣子”功能; 具有多媒体安抚功能 具有本 数据 子 功能 9、具备远程对讲功能; 10、具备维保打卡及故障报警短信通知功能。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物联网架构图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物联网总体技术方案
一体化 控制器 五方对 讲系统 摄像头 人体传感器 电梯/传感端
数 据 采 集 系 统
采集端
APN 专网
云 服 务 器
因 特 网
客 户 端
传输管道
云服务
传输管道
用户终端
数据采集端
? ? ? ?



客户端
采用“端、管、云”的技术架构。客户只需要关心两端,数据采集端和客户端即可。数据采集端负责采集数据, 客户端负责数据呈现。 红色部分为需要在电梯中增加的部分; 数据采集系统若采用IOT-WL210D,即无视频采集功能; 五方对讲系统通过IOT-TIM产品接入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五方对讲与远程通话,实现5+1方对讲。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产品及方案介绍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产品
产 品 型 号
3G无线中继模 无线中继模 块
IOT-WL300D
GPRS无线中继 无线中继 模块
IOT-WL210D
以太网中继模 块
IOT-WL100D
信息交互模块
IOT-WD1102D
3G多媒体智能 多媒体智能 模块
IOT-WD3102D
3G多媒体智能模 多媒体智能模 块(带面罩)
IOT-WD3102DV
功能
以太网(RJ45) 网 络 通 信 联通WCDMA GPRS WIFI RS232 数 据 采 集 RS485 CAN 传感器干接点输入口 √ √ √ √ √ √ √ 3路 LCD显示屏 视频输入接口 多 媒 体 硬 件 内置拾音器 外部拾音器接 外部拾音器接口 内置喇叭 外部音箱接口 内置人体传感器 五方对讲接口 SD卡存储器容量 一路BNC √ √ √ 8G √ √ √ √ 3路 √ √ √ √ √ √ √ √ 3路 一路BNC √ √ √ 8G Y Y 6路 10.2" 800*480 18bit颜色 一路BNC Y Y Y 8G √ √ √ 6路 10.2" 800*480 18位颜色 一路BNC √ √ √ 8G √ √ √ 6路 10.2" 800*480 18位颜色 一路BNC √ √ √ 8G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选配件
选配件信息 选配件名称
WIFI定向天线 5M WIFI定向天线 3M USB调试线 1.5米默纳克串口线 5米默纳克串口线 3米视频线(BNC公-母) 3米视频线(BNC公-公) 外置摄像头 光电传感器 人体感应模块 BNC视频转接头(免焊) 视频线(米) 双绞屏蔽通讯电缆(米) 数字输入扩展模块 不间断电源模块 五方对讲接口模块 WIFI全向天线 3G全向蘑菇头天线 音箱MIC转接电缆 外置音箱 外置MIC
3G无线 中继模块 型号 IOT‐WL300D
√ √ √ √ √ √ √ √ √ √ √ √ √ √ √ √ √ √ √ √ √
GPRS无线 中继模块 IOT‐WL210D
√ √ √ √ √ √ √ √ √ √ √ √
以太网 中继模块 IOT‐WL100D
√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交互 模块 IOT‐WD1102D
√ √ √ √ √ √ √ √ √ √ √ √ -
多媒体智能 模块 IOT‐WD3102D
√ √ √ √ √ √ √ √ √ √ √ √ -
多媒体智能模块 (带不锈钢外罩) IOT‐WD3102DV
√ √ √ √ √ √ √ √ √ √ √ √ √ -
IOT-DAN240-5M IOT DAN240 3M IOT-DAN240-3M H2U-USB-CAB IOT-DB9-A-CAB IOT-DB9-B-CAB IOT-BNC-B-CAB IOT-BNC-A-CAB IOT-CM100D E3S GS3E4 E3S-GS3E4 IOT-PIR100D 600-121-02182101 SYV-75-5-1 IOT-RS485/CAN-CAB H2U-1600ENDR IOT-UPS12D IOT TIM1 IOT-TIM1 IOT-OAN240-3M AMXC-3G-3 IOT-SPK/MIC-CAB IOT-SPK100D IOT-MIC100D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GPRS无线解决方案
? IOT-WL210D(GPRS无线 中继模块 安装于机房 中继模块)安装于机房 内; ? 通过与电梯控制器通信 获取电梯数据; ? 可通过IOT-TIM(五方 对讲接口模块)接入五 方对讲系统,实现5+1 对讲,乘客按下呼叫按 钮 可依次呼叫指定的 钮,可依次呼叫指定的 3个电话; ? 通过GPRS信号把数据传 通过 信号把数据传 送到云服务器;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3G无线解决方案
? IOT-WL300D(3G无线 中继模块)安装于机 房内; ? 通过与电梯控制器通 信获取电梯数据; ? 可接入摄像头视频信 号; ? 可通过IOT-TIM(五方 可通过IOT TIM(五方 对讲接口模块)接入 五方对讲系统,实现 5+1对讲 乘客按下呼 5+1对讲,乘客按下呼 叫按钮,远程客户端 可以接收到语言呼叫 信号 信号; ? 通过3G信号把数据传 送到云服务器;
?
?
? IOT-TIM
?
电梯控 制器
? IOT-WL300D ? IOT-PIR100D ? IOT-CM100D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以太网解决方案
? IOT-WL100D(3G无线 中继模块)安装于机 中继模块 安装于机 房内; ? 通过与电梯控制器通 信获取电梯数据; ? 可接入摄像头视频信 号; ? 可通过IOT-TIM(五方 对讲接口模块)接入 五方对讲系统,实现 5+1对讲 乘客按下呼 5+1对讲,乘客按下呼 叫按钮,远程客户端 可以接收到语言呼叫 信号; ? 通过以太网把数据传 送到云服务器;
?
网关
?
? IOT TIM IOT-TIM
?
电梯控 制器
? IOT-WL100D ? IOT-PIR100D ? IOT-CM100D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多媒体一体化解决方案
? ?
?
?
? ? ? ? ?
?
电梯控制 器
? IOT-CM100D O C 100 ? IOT-WD3102D
?
IOT-WD3102D(多媒体智能模 块)安装于轿厢内; 与轿顶板通过RS485通信获取 电梯数据; 可直接接入摄像头视频信号; 可直接接 摄像头视频信号; 可播放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 可实现语音报站; 可实现音频远程对讲 通过井道内3G信号把数据传送 到服务器,要求井道内有3G信 号 若只有2G信号 无法传送 号,若只有2G信号,无法传送 视频和语音信号。 该方案仅用于用于新装电梯, 电梯厂配套使用 若用于存量 电梯厂配套使用。若用于存量 电梯改造,可改用带面罩的多 媒体智能模块IOT-WD3102DV
Innovation+ Advance

数据采集端----多媒体3G综合解决方案
? ? ? ? ? ? ? ? ? 一般用于存量电梯改造; 由IOT WD1102D(信息交互模块) 由IOT-WD1102D(信息交互模块) 和IOT-WL300D(无线中继模块) 为核心组成; IOT-WD1102D安装与轿厢内 IOT WD1102D安装与轿厢内,用于 用于 多媒体信息显示; IOT-WL300D安装于机房,用于采 集电梯数据; IOT-WD1102D和IOT-WL300D之间通 过无线局域网通信交换数据,避 免井道内布线,减少工程量; 可播放多媒体广告文件; 可实现音频远程对讲 IOT-WD1102D可直接接入摄像头视 可直接接入摄像头视 频信号; IOT-WL300D通过3G信号把数据传 送到服务器;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隐患排查办法(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隐患排查 办法(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隐患排查办法(新编 版) 为指导各单位开展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隐患排查工作,根据《海淀区质监局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方案》,制定本办法,请各单位参照实施。 一、隐患排查范围 全区范围内使用登记日期在2015年3月31日前的所有在用电梯。 二、企业自查自纠 企业自查包括电梯使用和维保单位自查,以及电梯制造单位的跟踪调查。 (一)使用和维保单位自查 电梯使用单位是承担电梯安全责任的主体。各电梯使用单位按

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规定的内容开展全面自查。其中自查重点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或管理人员的配备,设备使用登记、变更或停用情况,档案管理及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维保合同签订情况等。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要对所维保的电梯逐台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检查内容应当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规定,覆盖《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等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针对近年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要重点对驱动主机(含制动装置)、层门系统、平衡系数、附加制动器等进行检查。对存在隐患的电梯应及时会同使用单位整改到位,在整改到位前应当督促使用单位停止使用或采取监控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应当按照“一梯一表”逐台填写自查记录表格(参考表格见附表1、2,液压电梯等其它梯种可参照执行),发现的问题和整改完成情况应如实填写;对无法完成整改的,应采取停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电梯内部设备和空气温湿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部环境亮度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载重数据和加速度数据进行采集,可对电梯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定位数据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与电梯内正常工作时的正常数据进行对比,可对电梯内部环境、电梯门状态和应急救助设备进行调节管理,可对系统进行控制,及时对相应的电梯相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可及时了解电梯内的环境情况,乘坐者可通过电梯口外部的触控屏实时了解电梯的剩余荷载人数,选择合适的电梯乘坐;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物联网平台(4)、电梯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物联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和所述电梯管理模块(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温度采集单元(8)、湿度采集单元(9)、亮度采集单元(10)、视频采集单元(11)、载重采集单元(12)和加速度采集单元(13),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运行监测单元(14)和定位监测单元(15),所述物联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所述电梯管理模块(5)包括门状态管理单元(19)、环境管理单元(20)和应急救助管理单元(21),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2)和输入单元(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电梯触控屏和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联网计算机等其他智能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所述亮度采集单元(10)和所述视频采集单元(11)均设于电梯内部,且所述温度采集单元(8)包括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温度采集单元,所述湿度采集单元(9)包括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和空气湿度采集单元,所述设备温度采集单元和所述设备湿度采集单元均设置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监测设备以及电梯管理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模块(6)包括警示灯和蜂鸣器,且所述警示灯和所述蜂鸣器均设于电梯内部、电梯口以及管理室内部。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 .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3 2.系统方案5 2.1硬件部分说明6 2.1.1服务器6 2.1.2工作站6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6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8 2.1.5通信管理机9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9 2.1.7视频摄像机12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13 2.1.9温湿度采集器13 2.1.10噪音采集器14 2.1.11信号采集控制器14 2.2软件部分说明15 2.2.1系统子站软件15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15 3.系统报价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1.系统概述 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管饭应用于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长期以来我国因电梯事故而照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屡有发生,事故发生率与严重程度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电梯作为一种与人们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为解决电梯安全问题,急需构建一种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中心处理三个主要功能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传输应用层组成。

框架图 感知层由安装在电梯外围各部分的各类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信号与电梯内部运行信号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影响。这些传感器信号实时监控电梯各个位置的物理以及环境状况,不间断的相汇聚层传输信息。 汇聚层的核心是汇聚分站将感知层传送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并根据需求将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区别处理,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对处理结果分级,设计特别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要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其他情况通过事项提示并存储记录,再通过传输层发送到应用层进行后续处理。 传输应用层主要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平台,利用互联网络实现各个相关方的管理运维。应用层平台是接收各汇聚子站传输的实施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全面了解各个电梯的实施运行状态和故障分布情况,将潜在的故障和已出现的故障及时准确的传递给相关单位和个人。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系统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硬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工作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5通信管理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7视频摄像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9温湿度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噪音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号采集控制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软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系统子站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系统报价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概述

电梯物联网的标准化应用

智慧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实践与探索为了适应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满足电梯安全监管领域的规模应用需求,本人简单介绍下我国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的建设背景与现状,结合物联网应用建设特点和标准化系统工程要求,提出了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建设框架思路,对各类标准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建设内容提出初步建议。 标准化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轴心,在面向知识社会的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在国内,电梯行业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都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网络和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智慧城市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建设属于物联网发展所急需的重点应用标准,不仅有利于保障建设质量和后期应用质量,加速电梯安全监管智能化,强化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更有利于试点模式的复制推广,减少重复建设。 1电梯物联网应用标准化需求背景 ①物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经多个城市实践,在电梯安全监管领域应用技术层面已基本成熟,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快速推广期。自2012年起,北京、上海、杭州、福州、广州、南京等地先后开始正式开展城市电梯物联网监控应用建设,建立了统一的电梯应急处置中心,以应对电梯快速增长和故障频发现状的需要。多地亦在地方性政策法规中将建设物联网运行监控系统列入规范要求。 201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共同研究决定在8个领域开展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其中“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由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在北京、福州、南京、无锡、杭州、淄博等6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依托物联网技术实现对14万部电梯的安全监管,着力推进以城市电梯智能物联网监控系统建设与应用,以提高特种设备管理与治理能力。 ②物联网技术在电梯安全监控领域的推广应用受标准缺失阻碍,技术、业务、监管难以规范融合。 物与物的沟通,也需要一个标准。作为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物联网技术要达到全面的推广应用,服务民生,目前尚有诸多瓶颈亟待突破。标准体系的建立正是其中难点之一。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将导致电梯物联网监控推广工作面临以下几大困难: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1T10:49:38.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石岳一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发展迅速。 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电梯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的应用模式,为推动电梯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大数据在电梯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大数据在电梯物联网的应用现状及应用优势,简要的对其虚拟化、可靠性、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希望对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结合的电梯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梯物联网;技术应用 1电梯物联网的发展现状 电梯物联网即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前端设备采集电梯信息,通过网络将电梯信息上传至监控平台,实现各相关单位对电梯实时有效的监管维护,电梯物联网监控平台架构。电梯物联网平台将采集的电梯运行数据、故障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并结合BI等应用软件将电梯状态直观形象的展示,使电梯企业、政府部门、维保企业、物业公司、电梯乘客能够及时了解电梯基本信息、运行情况,电梯开展的生命周期管理,有效保障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为后续电梯按需维保提供数据支撑。全国多个城市都在试点开发电梯物联网安全运行监管系统与平台,由于缺少业内统一标准,各地平台都存在地方特色,加上数据融合共享困难等问题,未能形成有效的系统建设推广模式。就前端采集设备的信息传输方式,目前电梯物联网系统主要采用移动网络(2G、3G、4G)、自组网和宽带网络。电梯物联网中的传输设备主要工作场景如下:(1)电梯工作时,状态发生变化,状态信息实时上报,上报间隔通常是秒级;(2)电梯不工作时,状态信息需要定时上报心跳信息,以确保该电梯已接入平台且采集设备工作正常,上报间隔通常是分钟级;(3)平台需要查看指定电梯时,通过下达指令,将指定梯的实时状态发送至平台;(4)电梯发生故障或者困人等紧急情况时,需要及时上报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在电梯物联网应用中,通过传输协议的优化,单台设备单次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为几十个字节,传输具有数据量小且有一定的突发性的特点,而现阶段这种低速率业务还没有很好的蜂窝技术来满足,在很多的情况下只能使用2G、3G等技术支撑,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运维成本的增加,这也是电梯物联网推广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物联网在电梯安全运行中的应用与优势 当前时代,信息的快速交互传递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将个人空间与公共设施进行连接。作为城市室内交通的核心要素,电梯也已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梯企业来说,一方面,电梯物联网平台可以集成故障数据、状态数据、监控数据等多种信息于一体进行分类管理,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解决安全问题,全面实现信息在电梯制造商、维保商、用户、政府之间的应用、分享和交互;另一方面,通过电梯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电梯运行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预知故障产生的先兆、提早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针对性地开展维保延长电梯的运营时间,使每台电梯保持最强的生命力,减少因电梯检修产生的停梯等待时间。总之,作为城市垂直交通的核心要素,电梯物联网将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联网在电梯应急处理中的应用 将物联网技术引入电梯,可以在电梯监控和紧急呼叫系统的基础上,明确出现困人或者有紧急呼救电梯的位置,并通过短信的方式,及时告诉电梯维修人员,并对距离最近的人员进行调度,最快速度前往救援。依靠电梯内的显示屏,显示电梯此时的状态,并对电梯内被困人员进行安抚,避免擅自打开轿门寻求逃生所造成的危险。 2.2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维修保养上的应用 当下电梯维修市场混乱,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可以进行电梯维保的日历管理、电子签到和远程监控,从而监控和管理电梯维保工作的执行。服务器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录入,生成电梯维保日历,结合电梯的位置信息、维保人员信息,将维保工作清单发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维保人员根据手机上的时间表进行工作安排,并进行电子签到。从而提升了监督效率,也省去了对维保人员进行逐个通知的麻烦。 2.3技术先进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设备将接20dB以上的覆盖增益,覆盖面积扩大100倍。国内电信运营商已在现有网络800MHz、900MHz频段上开始部署,低频段承载,具有信号穿透能力更强、覆盖能力优的特点,结合运营商的基站使用可以覆盖几乎每一个角落,确保在不同物理环境下通信质量更稳定。 2.4经济性 NB-1oT通过采用180kHz的窄带设计,低采样率,半双工的工作模式,简化了通信协议栈,减少片内FLASH/RAM,单片SOC内置功放等技术手段使得硬件成本下降,终端芯片价格低至$1,模组成本与同类产品相比也是优势明显。在流量资费方面,目前中国电信已推出NB-1oT业务套餐,根据电梯物联网数据通信的实际情况,单台电梯的通信费用为40元/年,比现有的GPRS、3G费用低的多。在布网方面,由于环境的特殊性,以往在轿顶或者井道安装传感设备,需要通过无线网桥或者电力载波通讯,造成成本的大幅提高,NB-1oT良好的覆盖性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电梯安全管理云平台 为了实现快速、精准、科学的数据交互和传递,公司借助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以数据分析结果为基础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案,设立电梯安全管理云平台作为支撑。 3.1云平台系统设计原理 在电梯的机房或轿厢顶部装上电梯的信号采集、传输、分析、发射系统,俗称电梯黑匣子,时刻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当电梯产生故障时,立即通过4G通讯把信息发送到云平台(可以同时发送到政府监控平台、物业管理平台、维保公司管理平台、制造企业管理平台等),这些信息可以是代码、音频、视频,由云平台进行分析并作出判断,发到相应的电梯维保人员和相关管理部门。维保人员收到信息后快速响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确保电梯良好运行。 3.2云平台功能及技术特点 (1)远程监控。电梯黑匣子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状态信息并发送到云平台,电梯的维保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和检查电梯的

电梯物联网

电梯物联网---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物联网平台运营小区组网无线组网自动组网电梯知识库公共信息平台社交平台云博士通讯转换器通讯节点电子隔离墙电梯档案标准授权应急事故 人类的进步无时无刻不伴随着科技的前进步伐,同时人们也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惊喜。物联网就是其中一项诞生不久的崭新的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用电梯的数量不断攀升,据政府有关部门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在用电梯的数量已经达到245万台。电梯是一种特殊的垂直交通工具,这么多的电梯每天要运送数千万的乘客上上下下,电梯的安全运行,可靠运行已经成为社会关心的一大话题。物联网的出现,不仅使电梯界,也使政府监管部门在思考:电梯究竟能否搭载物联网?物联网能否为我们建立起一个很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提升电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电梯运行管理水平,提升整个电梯行业技术能级的平台?本文就是介绍一种这样的物联网。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联网已经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诸多领域有了长

足的发展。电梯物联网是电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电梯物联网由电梯制造商、电梯维保服务商、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电梯运营部门等多方组成。参与各方通过对电梯安全、质量、服务等实现各自管理与共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共享云端知识库,共同参与电梯管理,各个角色在其中都会受益,是一个多赢共赢的信息化平台,它对电梯行业的推动和影响将是举足轻重的。 1什么是电梯物联网? 电梯物联网即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采用小区组网的方式将电梯方便接入互联网,使电梯、整梯企业、质监部门、维保企业、配件企业、物业企业、电梯乘客、行业协会和房产企业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和数据的交换,从而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保障电梯的可靠运行。

浅谈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维保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维保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电梯是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的重点布局,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大范围、大力度推进智慧电梯物联网智能管理创新工作。从当前物联网智慧电梯的使用实际来说,为平安城市建设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开启了良好开端。未来,通过引入物联网和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先进科技手段,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助力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 标签:物联网技术;电梯维保管理;智慧电梯;电梯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梯是一种复杂的设备,小故障就会造成轿厢急停、门无法开启,出现严重问题时,可能会发生冲顶、蹲底、溜车,挤压乘客,甚至产生人员伤亡。物聯网作为近年来出现的全新技术,在各大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将物联网引入电梯系统,可以改善电梯质量,提升电梯的安全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 1电梯物联网的应用优势分析 基于大数据环境,电梯物联网以平台对接的形式,能够为企业或者有关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使其能够及时掌握电梯运行的情况和维保情况等,通过电梯运行数据的收集,形成最终的报告,为维保管理提供支持。主要应用优势如下:(1)大数据共享。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构建的电梯物联网数据库,其管理客户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部门,能够实现大数据共享,数据底层的信息发送给数据中心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得公众能够掌握实时场景,电梯运行和维护情况对各个客户端来说都是透明的;(2)可靠性强。在实际应用中,电梯企业和维保企业等,能够高效开展有效信息以及数据的交换,实现对电梯的智能化管理,确保电梯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等的电梯,其运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提升;(3)安全性高。基于各类技术手段,电梯运行信息获取的手段和方式不断增多,使得电梯日常安全监督工作更加便利,维护与保养工作的速度不断提高,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梯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电梯的应急处理能力。当电梯运行产生故障时,可以不再依靠受困人员或者应急警铃等提示,系统客户端能够及时获得电梯运行故障信息,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增强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2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维保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2.1实现物联网平台的构建

智慧电梯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

1方案建设 1.1建设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的数量增长迅速,作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安全需求与市民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成为距离百姓最近的“隐形杀手”。一旦发生困人故障,社会影响较大,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引起群体性事件。因此,如何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降低困人故障带来的危害,提高电梯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1.2建设目标 ●产品运行集中监测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产品维保(救援)工作管理 ●数据分析和应用 1.3建设内容 通过在电梯内安装采集设备,实现电梯物联网,将电梯安全数据、运行数据、实时信息等传至平台,利用专利模型算法,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分析解读,向甲方提供所需信息。 建设内容包括电梯实时监控、电梯安全数据管理、电梯生命周期管理、维保工作监管、维保时间预期、数据统计分析等。

2技术架构 3功能介绍 3.1电梯实时监控 3.1.1电梯运行实时数据 远程监管电梯实时运行数据,运行数据:上行/下行次数、开门/关门次数、运行距离等;问题信息:冲顶、蹲底、超速、开门行梯、层间停梯、关门异常、重复开门、异常震动、异常制动等

3.1.2电梯实时监控数据 实时监控电梯视频 3.2安全数据管理 3.2.1电梯安全指数 给出电梯安全指数:监测电梯运行情况,诊断电梯的安全性,并分析电梯的安全指数。 3.2.2电梯安全等级 可直接获取电梯安全性测评数据,以及安全趋势曲线,便于用户对电梯的安全性有直观的感知给出电梯安全等级,以及问题原因。 3.3电梯生命周期管理 3.3.1电梯资料信息 电梯数据信息包括电梯基础信息、电梯运行各项数据信息、电梯轿厢视频信息、电梯年检信息等。 3.3.2电梯运行统计 统计电梯运行数据 3.3.3电梯故障统计 统计电梯的故障数据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监测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电梯监测方面的应用 文章从电梯安全检验系统的功能定位出发,构建物联网的电梯安全检验网络结构,并采用红外线传感器、位移检测等设计电梯在线监测传感技术系统,实现电梯关人、超速等故障检测。本系统能实现电梯传感器信息的传输和安全检验工作,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并提高电梯安全水平。 标签:物联网;电梯监测;电梯常用传感器 目前电梯安全运行是通过维护维保单的维护保养与电梯检测检验机构的定期检验。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维修维护人员短缺,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越难真正地做到位,而与故障的提前有效的预防更难实现。探讨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电梯监查与检测方面是十分必要的。 1 何谓物联网及应用物联网的电梯 将互联网、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等深入融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称为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地应用。 将具备物联网技术进行电梯安全监测与控制的管理系统,成为应用物联网的电梯;电梯需要安装用于采集电梯运行过程、出现的故障以及维护维保信息的传感器,传感器的信息需要经过网络传送到电梯控制与管理系统。物联网电梯将能实现实时监测与监控、故障信息存储与判别、电梯维护保养、电梯困人营救方案的优化等功能,必将提高安全性、维护保养的适时性、困人营救的优化与及时性。 如何将电梯监测系统及传感器与网络的良好地结合是核心技术,必将是电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2 如何构建电梯物联网体系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监测管理系统,电梯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电梯物联网的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智能管理设备构成,利用蓝牙技术、ZigBee、红外技术、工业现场总线等技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把采集電梯的运行状态、运行数据信息传送到互联网的网络设备。电梯物联网的感知层需要的关键技术有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蓝牙技术以及工业现场总线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梯物联网的技术必将得到更为普遍的应用。 电梯物联网网络层需要采集感知层的数据,并且将数据快速可靠安全地进行远距离传送,是电梯物联网感知与应用层的中间层。电梯物联网网络层需要的关键技术有互联网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等

智慧大厦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

智慧大厦物联网技术应 用方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智慧大厦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 一、智能大厦解决方案设计理念 在智慧大厦解决方案中,按照物联网分为传感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基本层次的标准,对智能大厦前端设备、网络传输以及应用开发各个方面进行标准设计。 传感层设计标准——传感器件多为小功率、低数据流量设备,其通信协议繁多,包括zigbee、红外、蓝牙、RS232、RS485、TCP/IP等。 网络层设计标准——按照智能大厦的面积及结构,保证信号覆盖全部实验区域,减少无线干扰,消除覆盖盲点。 应用层设计标准——按完成软硬件环境搭建,并针对各项应用功能使用通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确保后续开发的可持续性。 二、智能大厦物联网技术应用方案 智能大厦包括视频监控、物流管理(智能交通、文档管理)、电梯管理、智能家居(包括环境监测,并且包含所有家电控制、开关控制、窗帘等)、消防系统等功能模块。每个大的功能模块又可细分若干子功能,分别对应智能大厦的各项主要应用需求。 (一)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功能在智能大厦的应用中有极大的需求,包括安防监控、人员管理、停车场、物流管理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企业可选全球鹰、华迈等。 (二)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功能主要应用在智能大厦人员、车辆、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前端设备主要是RFID射频识别标签与固定式或手持式读写器。读写器模块将所读取的信息传回管理中心的应用管理平台,由后台数据库与应用软件协同实现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手持读写器可选企业山东信通电器股份公司、射频标签可选企业山东省射频中心。 1)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物流管理的重要部分,通过智能交通对车辆控制(智能导驶等)、车辆管理(位置、油耗、路线等)、紧急救援系统(车辆失盗处理、交通意外处理、车辆故障处理等)、智慧停车场等进行管理。企业可选山东广安科技公司。 智慧停车场通过物联网概念与技术,自动出入库,进入室内停车场后,可指定车位或预定停车位,引导停车,减少燃料浪费与空气污染。 2)文档管理 从文件的贴付RFID卷标并纳入管理开始。 整合文件调阅签核流程,进行调阅、归还管理。

智慧电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方案

智慧电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1.目标市场 (4) 1.1.概述 (4) 1.2.政府单位 (5) 1.3.维保单位 (5) 1.4.物业单位 (6) 1.5.媒体公司 (6) 1.6.电信运营商 (6) 2.产品定义 (6) 2.1.系统结构图 (6) 2.2.产品部件 (7) 2.3.产品功能 (9) 3.销售模式 (10) 3.1.代理模式 (10) 3.2.合作模式 (10) 3.3.主导模式 (11) 4.技术方案 (11) 4.1系统架构 (11) 4.1.1数据采集 (12) 4.1.2分析控制 (12) 4.1.3数据传输 (13) 4.1.4管理应用 (13) 4.2系统功能 (13) 4.2.1安全监控 (13) 4.2.1.1实时监控 (14)

4.2.1.2问题响应 (14) 4.2.2维保工作管理 (14) 4.2.2.1工作提醒 (14) 4.2.2.2.现场工作管理 (15) 4.2.3应用管理 (15) 4.2.3.1电梯设备方面 (15) 4.2.3.2问题故障方面 (15) 4.2.3.3维保工作方面 (15) 4.2.3.4维保资质方面 (16) 4.2.4信息平台 (16) 4.2.4.1系统的信息平台 (16) 4.2.4.2终端设备的媒介平台 (16) 5.实施方案 (16) 6.服务方案 (17) 7.产品资质 (18)

1.目标市场 1.1.概述 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智慧电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对电梯信息进行科学信息化管理,实现动态管理、汇总分析。对事故隐患,及时地、科学地提出紧急预案和整改措施,有效的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智慧电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采用最新的安全服务理念,符合国家安全ISO9001认证体系,已应用于多个产品项目,获得专家和用户的认可,是电梯行业的安全卫士,是值得信赖的电梯安保专家! 国内: 中国电梯行业飞速发展。目前,中国电梯产量、电梯保有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1999-2009年我国电梯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3%,2009年我国电梯市场总量已经超过了22万台。截至2010年底,中国在用电梯总数达到162.8万台,并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2011年上半年,全国电梯同比增长30%左右,远超市场预期。 (我国电梯产量与增长率) (我国电梯年需求量与增长率)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物联网(IOT)是互联网、传感射频及全球定位等信息系统技术综合下实现的新兴技术。在电梯中的应用将有效地解决当前电梯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从而减少电梯的事故的发生和其他人员伤亡,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标签:电梯;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与电梯的结合能够实现工作人员对电梯的实时监控,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何况在现代化背景下,电梯的数量越来越多,电梯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应用物联网技术正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促进我国电梯行业的快速发展。 1、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实现 1.1电梯物联网技术体系结构 电梯物联网系统的体系结构分为感知、传输、支撑、应用四个部分组成,感知部分通过RFID、二维码、实时定位等技术载体来收集感知数据,传输则依托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等来实现数据传递,支撑则通过并行计算、智能处理、云计算等来进行数据的分析计算,最后将分析结构传递到应用层次,包括运行平台、各个部门、信息中心。 1.2硬件构成 电梯物联网技术的實现包含软硬件,硬件主要是识别和监控,其中监控是硬件的核心部分,包括了采集、通信、供电、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对垫底的运行数据采集,其内部包含了重力、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器,实施的收集电梯的运转数据,并通过传输模块传递数据,供电模块则包含了外接带能源和锂电池,实现双重供电保险,保障物联网的可靠、稳定运转。 1.3软件部分 软件部分也包括了监控、数据分析处理、信息传递等部分,硬件部分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后,到达软件的处理中心,软件处理中心结合智能控制的算法,状态监测算法等,通过对数据的比对、研判、分析,最终形成数据分析结果并做出预警,将最终的数据处理结果传达到控制室,并且软件自身实现智能化的控制,提升运转效率,当遇到故障时,值班人员迅速接收到报警信息,及时响应。每一次的故障处理都会进行备份,为后续的维护管理提供依据。 2、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电梯功能分析 首先,能够实现电梯轿厢的无线控制。一般情况下,电梯轿厢内部根据其运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方案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方案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和有关地市建立电梯远程监控平台的经验,为加强对电梯运行、使用、维护保养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实现政府部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和使用单位准确掌握每台电梯的安全状况,及时快捷地解决电梯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对在用电梯的动态监控,提高我市电梯安全运行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市是省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大市,是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市的电梯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各类型电梯总数已达到2018余台。电梯在我市工业和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由于电梯存在困人、伤人等不安全因素,已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因此,大力推进“科技兴安”建设,在电梯上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切实解决应急呼叫、故障报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等问题,有效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及时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解救事故人员,提高电梯运行管理和运行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提升我市信息化总体水平迫在眉睫。 二、工作目标 2018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市辖区内已注册登记的在用电梯和新安装的电梯,要全部安装电梯远程监控终端设备,建立全市电梯远

程监控平台。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市电梯远程监控平台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此项工作稳步推进,市政府成立以主管市领导为组长,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市商务局、中国移动分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特种设备远程监控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远程监控平台建设的具体协调工作。 四、实施步骤 市电梯远程监控平台项目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阶段(2018年11月25日——2018年12月31日) 1.项目的考察立项、终端设备选型、运作模式的确立等。 2.建设方案的制定。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中国移动分公司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市电梯远程监控平台建设具体方案,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 3.宣传摸底。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我市辖区内具体落实纳入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每一台电梯,查清每台电梯的安全隐患现状、产权归属情况和隐患整改情况,落实安全责任。 4.试点区域(社区)的确定。根据我市情况,确定以下单位作为试点:西工区(共2018台):御博城、中泰新城、香榭丽阳光、水榭王城、通元花园、爱丽舍商务楼、数码大厦、华源房地产、凯瑞君临广场、凯悦大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发表时间:2018-07-12T16:25:36.8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王亚欢 [导读] 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了电梯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优化与监管,进一步确保了我国电梯的安全运行。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210 摘要:电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电梯运行和保养的实时监控是一个很有社会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的工作是研究开发一个电梯安全管理系统,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电梯数据采集传输模块和数据中心平台设计。文章介绍了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的发展状况,从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两个方面分析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的综合架构,详细的分析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效益,以期促进我国电梯综合安全管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电梯安全;管理;设计 1导言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一直不断地进步,很多新兴技术被发明创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活。物联网技术是当下新兴技术其中的一种,它在电梯的安全管理系统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地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商场不断涌现,垂直升降电梯和手扶梯的使用已是承载人们日常生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电梯事故频发,给电梯乘客造成恐慌心理,严重影响人们日常出行。在加大电梯生产、安装、维保相关企业安全管理力度的同时,开发一套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来加强电梯日常管理和维护就非常有意义,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物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 物联网技术的含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通俗点来解释物联网技术也就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上,物联网技术背后真正关键技术其实就是互联网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全方位地扩展,从而形成一种可以作用于各种物质上的技术。在物联网技术当中,传感器技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在物联网技术的实施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的工作流程是:首先是对于作用的物体需要进行属性采集,物体属性又分为静态属性以及动态属性,静态属性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将其保存于标签当中,但是针对动态属性就比较复杂,需要利用传感器,将对物体动态属性进行实时地监测,在获取到物体的属性后,需要将其传递到网络之中去,但是不能够直接传递,在传递之前需要对物体属性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满足网络可以识别以及传输的数据格式。接着网络会将物体的属性传递到信息处理中心,其可能为电脑、手机等,多种形式的存在,到达信息处理中心后,将会对物体属性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在网联网技术中主要的包含的技术有以下几种:传感网。传感网的主要作用是运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例如RFID或其他一些小型以及微型末端,对物体的属性进行搜集,形成一个物体现象的网络。其中传感器所探测的物体属性有温度、湿度、压力、速度等等。 控制区的移动终端。包含M2M、工业信息化以及自动化融合系统中的各种末端和设施。M2M是机器对机器通信的简称。对于M2M而言,目前的工作要点在于机器对机器无线通信,其方式有机器对机器、机器对移动电话以及移动电话对机器。M2M这项技术使用起来比较灵活,因为其融合了无线通信以及信息技术,并且M2M技术可以进行双向地信息传递。由于M2M技术的灵活性,其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进行安全监测、自动售货机以及货物跟踪等。 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梯安全管理系统设计 3.1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设计 传感器是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特别是现代自动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与状态信息的最重要工具,它在推动基础学科研究,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传感器的功能和人类的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类似,可以感受外界被测量物体的物理量信号通过内部的转换电路变成模拟信号以满足物理数据信息的存储、传输、控制和显示。通过与资深电梯工程师的深度沟通和对现场电梯井道结构、轿厢、机房位置的勘测,确定用霍尔和光电传感器实现电梯运行数据的采集,同时在电梯轿厢内部安装人体感应器来判断轿厢内部是否有乘客,并在电梯机房安装IC读卡器进行电梯维保技术人员签到管理的电梯现场数据采集方案。DTU是数据通信的客户端,数据中心是通信的服务端,安装有TCP协议的DTU客户端的SOCKET通过设置好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器端的SOCKET接受连接请求,并发送应答信息,然后保持数据双向通信。 3.2硬件部分设计 3.2.1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 在进行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模块对于光线感应的要求,设计安装了一对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管,发射管能够发射固定频率的红外线,红外线发射出以后在遇到反射面时会反射回接收管被接收管所吸收,再经过比较器电路的处理与分析,绿色的指示灯与亮起来,并且信号的输出结果会同步输出数字信号。通过电位器旋钮能够调节检测的距离,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的有效检测范围在2~30cm之间,工作时的规定电压保持在3.3V~5V。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的系统结构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电梯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工作方案

质检总局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工作方案 截至2014年底,全国电梯总量达到360万台,并保持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我国电梯保有量、年产量、年增长量均为世界第一,上海、北京电梯拥有量分列世界城市前二名。电梯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梯安全涉及民生保障,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由于目前部分电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选型配置与使用条件不适应、维护保养不到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渠道不畅通,以及老旧电梯逐步增多等原因,电梯事故时有发生,电梯困人等故障还较多,电梯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安全、便利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为贯彻落实全国质检工作会议精神,保障公众安全乘梯、便利乘梯,进一步服务和保障民生,按照2015年质检工作要点,总局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一年的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全面掌握在用电梯安全状况,着力推动“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电梯以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等“老大难”问题的综合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和风险;加快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的建设,力争年底达到中等城市全覆盖,缩短电梯困人后的救援时间,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降低电梯故障率,让群众安

全乘梯、放心乘梯。同时推动建立维修资金简便使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等机制,试点电梯故障统计和风险分析监测,逐步形成“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二、组织机构 质检总局成立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指挥部,由总局领导担任总指挥,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统筹协调部署全国电梯安全监管大会战相关工作。地方各级质监部门分别成立地方指挥部,按照总局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成所在地区的工作。 三、工作内容 一是全面开展电梯安全风险大排查,对“问题电梯”进行评估建档,逐一评估安全风险,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组织力量集中攻坚、消除风险;二是针对管理薄弱的“三无电梯”(无物管、无维保、无维修资金),通报地方政府,联合有关部门,挂牌督办;三是对状况较差的老旧电梯,发挥政府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 同时要结合电梯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面深化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构建长效机制。一是加快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构建更加清晰的安全责任链条;二是调整生产许可制度,促进电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试点建立电梯安全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电梯乘用安全知识、电梯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情况、大会战排查和解决的隐患等,发挥市场淘汰和社会监督机制;四是进一步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