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实训二十九 种实害虫及其危害状观察

实验实训二十九 种实害虫及其危害状观察

实验实训二十九种实害虫及其危害状观察

一、目的要求

识别并掌握当地常见种实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危害表现。

二、材料

常见花蝇、小蜂、象甲、豆象等成虫和幼虫干制及液浸标本及危害状标本。

三、用具

解剖镜、手持扩大镜、镊子等。

四、方法步骤

1、花蝇类观察本地常见的种实花蝇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掌握区分相近种的主要依据。观察花蝇的危害状,被害果蛀孔的特点。

2、小蜂类观察本地常见的种实小蜂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掌握区分相近种的主要依据。观察小蜂的危害状,被害果蛀孔的特点。

3、象甲类观察本地常见的种实象甲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掌握区分相近种的主要依据。观察象甲的危害状,被害果蛀孔的特点。

4、豆象类观察本地常见的种实豆象的成虫、幼虫的形态特征;掌握区分相近种的主要依据。观察豆象的危害状,被害果蛀孔的特点。

五、作业

1、编制成虫分类检索表。

2、总结危害表现。

3、绘制形态图。

1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 专业: : 学号:

班序号: 一、实验目的 (2)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2) 2、网管操作实验 (3) 二、实验设备 (3) 三、实验容 (3) 1、TD_SCDMA系统认识 (3) 2、硬件认知 (3) 2.1移动通信设备 (3) 2.2 RNC设备认知 (4) 2.3 Node B设备(基站设备) (6) 2.4 LMT-B软件 (7) 2.5通过OMT创建基站 (8) 四、实验总结 (20) 一、实验目的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1.1 RNC设备观察实验 a) 了解机柜结构 b) 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 c) 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 1.2 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a) 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 b) 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 c) 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

2、网管操作实验 a) 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 b) 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 二、实验设备 TD‐SCDMA 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电脑 三、实验容 1、TD_SCDMA系统认识 全称是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英文对应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_SCDMA系统是时分双工的同步CDMA系统,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运用TDSCDMA这一技术,通过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链路的转换点就可以实现所有3G对称和非对称业务。合适的TDSCDMA时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决所有对称和非对称业务以及任何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问题。 TD_SCDMA系统网络结构中的三个重要接口(Iu接口、Iub接口、Uu接口),认识了TD_SCDMA系统的物理层结构,熟悉了TD_SCDMA系统的六大关键技术以及其后续演进LTE。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解剖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王明志主编 信息学院

前言 移动通信是上一世纪末三大新兴通信技术(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之一。它使人类实现了随时随地快速可靠地进行各种信息的交换。移动通信集各种通信最新技术之大成,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通信方式。 针对不断发展的新技术,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更新,实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针对移动通信实验课与移动通信技术、设备现状,设计了相关实验,编写了这套教材。本教材是根据多年从事移动通信教学和工程实验,并在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编写而成。 移动通信网络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网络,涉及当今通信领域的方方面面。为了让高等院校通信专业的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移动通信课程”的开设适应了这一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在让学生对移动通信系统有一个较全面了解的同时,对其中关键技术的学习或深入地掌握是必要的。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理论课堂的学习获得,另一方面可以通信实验的环境进行加强。ZH7005B多体制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为学生们了解当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验平台。 在多体制移动通信实验平台中,设计了一个通用的信道硬件平台,它能支持多种模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对目前常见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部分“空中接口技术”,学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最小频移键控(MSK) 2.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 3.π/4差分四相相移键控(π/4DQPSK) 4.CDMA/DS码分多址通信技术 5.CDMA/DS-IS95码分多址通信技术 6.跳频通信技术

目录实验一QP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二OQP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三/4DQPSK传输系统实验实验四M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五GMSK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六16QAM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七64QAM传输系统实验 实验八CDMA传输系统实验 附录HDB3测试码序列的改进

移动通信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doc

移动通信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移动通信实习报告: 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我上午在暑假期间为25个工作日的时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分公司完成夏季管理实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吉林移动通信公司是根据国务院管理,邮电分营,电信改革的精神要求,8月12日,1999年从企业分离,独立运作,管辖8个市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业务部门三个单位的40个县(市)直属的全资附属公司。在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开发力度,同时提供多种业务应用的同步,始终坚持以沟通,从内心的想法和追求顾客满意。目前,全省客户超过200万,并具有覆盖面广,在全省建立高品质的沟通,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容量3.98万。gsm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推出,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超过140个移动运营商的国际漫游服务。正在大力发展gprs 技术,移动数据和多媒体服务,并积极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演进。为了要了解该通信公司的实际运作模式,熟悉通信公司的运作模式,知识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测试,清楚了解他们的业务定位,良好的实习到明年的就业准备与的吉林移动人力资源接触,通过在人力资源处和办公室两次采访,我的mishu柯实践办公厅放在我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领导的日程安排,帮助以导致该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规划,起草有关文件规定,企业职能及其他综合事务的协调。 我跟随在吉林移动相关领导,青岛海尔集团参观,访问期间,丰富我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有一个新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否引入crm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所以我有crm管理系统的深刻理解,在参与吉林移动客户的短消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发展,这样我就可以应用他们学到了什么,以提高综合能力;在吉林移动我系统全面了解历史移动数据服务的方向和未来,其全面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积极关注。实习,我付出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发展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我相信,在25个工作日内实习,将成为我的生活,华丽的运动,提高青年,跳跃的音符!第一章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宗旨,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正在逐步形成了集团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各种资源,因此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模仿性。我到吉林移动实习,由有关公司领导的陪同下,我来到杨屏已久的青岛海尔集团,海尔人的访问和研究,所到之处,是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文化氛围无止境的追求卓越的感染。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快速发展的海尔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海尔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系统的行为,文化-核心价值观。创新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海尔发布创新的翻译,指出了,战略创新,创新的概念为指导,创新做保障组织机制的方向对技术创新的依托,以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目的。苟日新,熏陶,但也是新的,这是海尔文化,这是海尔常胜经久不衰的法宝。在吉林移动近一个月的实践,使我获得了企业文化更深入的了解。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移动通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应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考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的快速增长。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文化资源的开发,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并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提供了一个重要保证。企业文化应该是企业文化为导向,以生产和经营理念,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员工的环保意识渗透到企业文化的企业和员工行为守则,反映在个人形象的整体形象和工作人员。建设一

LTE移动通信系统实训

摘要 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3GPP长期演进项目,兼容目前的3G通信系统并对3G演进。它具有高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特性。3GPP在工作计划中写入了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未来在20MHz带宽上达到瞬时峰值下行100Mbps以及上行50Mbps的目标。通过LTE 网络规划实训实训项目、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LTE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实训、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LTE单站配置实训、LTE规划模式多基站组网实训掌握LTE基站的规划。 关键词:长期演进,OFDM,基站

目录 1 LTE简介 (1) 1.1LTE无线络系统结构 (1) 1.2LTE主要技术特点 (2) 1.3LTE中的无线接入技术 (3) 2 LTE 网络规划实训 (7) 2.1实验目的 (7) 2.2实验内容 (7) 2.3实验过程 (7) 2.4数据配置 (7) 3 LTE 基站概预算设计实训 (9) 3.1实验目的 (9) 3.2实验内容 (9) 3.3实验过程 (9) 3.4数据配置 (9) 4 LTE 基站单站硬件配置与组网 (10) 4.1实验目的 (10) 4.2实验内容 (10) 4.3实验过程 (10) 4.4数据配置 (11) 5 LTE全网规划与组网实训 (12) 5.1实验目的 (12) 5.2实验内容 (12) 5.3实验过程 (12) 5.4数据配置 (13) 6 LTE 单站配置实训 (15) 6.1实验目的 (15) 6.2实验内容 (15) 6.3实验过程 (15) 6.4数据配置 (16) 结语 (18) 参考文献 (19)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教学文案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 B453L07500 2.课程属性:(限选)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36,实验学时10 5.实验应开学期:秋季 6.先修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配套实验课,要求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与实践使 学生加深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典型通信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对移动通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需求。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移动通信理论内容产生一个具体的感性认 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 1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2 扩频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3 抗衰落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4 GSM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5 CDMA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QPSK, OQPSK,MSK,GMSK调制原理及特性、解调原理及载波在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将它们的原理及特性进行对比,掌握它们的差别。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 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 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 4)观察各调制信号的区别。 5)观察QPSK、OQPSK、MSK、GMSK基带信号的星座图,并比较各星 座图的不同及他们的意义。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准备:阅读实验教程,了解QPSK, OQP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 理; 2)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所有连线,形成调制解调电路。 (2)QPSK调制。设置主控菜单,选择QPSK调制及解调;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P8(NRZ-I)和TP9(NRZ-Q)测试点,观测基带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的两路波形,与输入信号对比;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 TH9(Q-Out),调节示波器为XY模式,观察QPSK星座图;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P3(I),对比观测I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9(Q-Out)和TP4(Q),对比观测Q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模块的TP1,观测I路和Q路加载频后的叠加信号,即QPSK调制信号。

移动公司实习报告

移动公司实习报告 篇一:大学生到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范文 精选范文:大学生到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 在学院的统一部署下,我今年暑假利用二十五天的时间在中国移动集团吉林分公司完成了我的暑期管理实习任务。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吉林省移动通信公司是遵照国务院关于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改革精神的要求,于1999年8月12日独立运营,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全资子公司,辖8个地市分公司,三个直属单位和40个县(市)营业部。公司在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努力提供多种业务应用的同时,始终坚持沟通从心开始的理念,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目前,全省客户达200余万,并已在全省建成一个覆盖广、通信质量高、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综合通信络,络容量为398万门。gsm移动通信已经与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移动通信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目前,正在大力发展gprs技术、移动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积极推动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为了了解通信公司的实际运营模式,熟悉通信公司的运作方式,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检验,明确自己企业的定位,为明年的就业做好见习准备,通过与吉林移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联系,经过人力资源部与综合办公室的两轮面试,我被安排在综合办公室的秘书科实习,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公司领导的日

程安排,辅助领导完成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计划的制定,起草完成相关文件,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等综合性事务。在吉林移动我跟随相关领导,参观了青岛海尔集团,在参观过程中,丰富了我的阅历,提高了我的能力,使我对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等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是否引入crm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使我对crm管理系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参与了吉林移动大客户短消息系统的可行性论证与研发,使我能学以致用,提高了综合能力;在吉林移动我系统全面的了解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历史,积极主动的关注其发展方向与未来,使我对其有了全面的概念与深层次的理解。在实习中,我注重了与领导和同事的沟通,培养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加强了自己的集体荣誉感。我相信二十五天的实习,将成为我人生华美乐章中,一个青春激扬、跳动的音符! [大学生到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篇一:大学生在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大学生在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目前,全省客户达200余万,并已在全省建成一个覆盖广、通信质量高、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综合通信络,络容量为398万门。gsm移动通信已经与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移动通信运营商 [大学生到移动电信公司的实习报告范文(共2篇)]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目前,正在大力发展gprs技术、移动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积极推动络向篇二:大学生移动公司实习

移动通信实验指导书

目录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1) 实验一: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 BER仿真计算 (2) 实验二:移动信道建模的仿真分析 (4) 实验三: CDMA通信系统仿真 (5)

移动通信系统实验指导 上机实验是移动通信课程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整个“移动通信”课程教学过程中。本课程的实验分为3个阶段进行,它要求学生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在MATLAB仿真平台上并完成相应系统及信道建模仿真,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工作原理。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报告。 试验的软件环境为Microsoft Windows XP + MATLAB。

实验一: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 BER仿真计算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相BPSK调制的工作原理 2.掌握利用MATLAB进行误比特率测试BER的方法 3.掌握AWGN信道中BPSK调制系统的BER仿真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仿真概述及原理 在数字领域进行的最多的仿真任务是进行调制解调器的误比特率测试,在相同的条件下 进行比较的话,接收器的误比特率性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误比特率的测试需要一个发送器、一个接收器和一条信道。首先需要产生一个长的随机比特序列作为发送器的输入,发送器将这些比特调制成某种形式的信号以便传送到仿真信道,我们在传输信道上加上一定的可调制噪声,这些噪声信号会变成接收器的输入,接收器解调信号然后恢复比特序列,最后比较接收到的比特和传送的比特并计算错误。 误比特率性能常能描述成二维图像。纵坐标是归一化的信噪比,即每个比特的能量除以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单位为分贝。横坐标为误比特率,没有量纲。

移动通信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 这个学期我们开设了移动通信这门课程,为了加深对课程的认识和了解,为此在陈培英老师和袁晶晶老师的带领下,同步开设了,移动通信实训课。经过四周的实训课学习,加深了我们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移动通信网络是我们在现在社会中关注的焦点。在以后社会工作中都是有一定的前沿和指导作用,这些结合实际的课程使我们大开眼界,但也感到了一些对未来的紧张,一是对这些实际结合知识的不理解,二是对先进机器设备的不熟悉,我们被种种的新奇所打动着。这些问题也反映出我对这移动通信方面知识的实质研究的匮乏。这次为期四周的实训课,是我的知识更加丰富,眼界更加宽广,同时也提升了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在陈培英老师和袁晶晶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课程按照原定计划一步步进行着,随着课程的进行,对实际应用知识的认识逐步加深,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同时里面的实际原理和技巧也让我为之着迷。 通过实训课的学习我们对移动通信这门课有了更深的研究。对一些高新设备软件在基于华为公司的设备下有了一些简单的接触。以下为此次实训课程简单总结: 我们学习了SDH光接口参数测试方法,对SDH光传输设备的光口、电口各种最常见的参数,从而对SDH的性能指标有个大体的了解。重点学习了光接口功率测量。测试前一定要保证光纤连接头清洁,连接良好,包括光板拉手条上法兰盘的连接、清洁;事先测试尾纤的衰耗;单模和多模光接口应使用不同的尾纤。首先,光功率计设置在被测波长上。选择连接本站光接口输出端的尾纤。将此尾纤的另一端连接光功率计的测试输入口,待接收光功率稳定后,读出光功率值,即为该光接口板的发送光功率。测试时用跳纤从设备到DDF架上的的发光口(最上面一排奇数口)跳至连接学生终端的光口,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学电脑桌前直接测试光功率。量光功率时应该将光功率计连接到光输出端口的光纤上。测量光功率时波长应该选择“1310nm”。通过光功率计测量光接口功率结果为-30.75db。 Soft Co9500局内POTS用户配置,让我们实现了语音电话机之间的相互通话。这让我们大家都很感兴趣,因为平时我们很频繁的用电话,但对其原理却不了解。配置步骤是、1、进入配置模式2、增加主机下的POTS用户Soft Co9500介绍,通过老师对Soft Co9500讲解,我们了解Scoft Co的基本知识,了解概

移动通信实习报告

城南学院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日至2013 年12月20日

序言 2013年12月2日至2013年12 月20 日,我们在长沙理工大学现代通信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移动通信课程实习。本实习主要分为两部分,即移动通信核心网部分与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网部分。两部分分别由不同老师知道。学习的内容包括认识移动通信各个设备、设备运行方式与原理、不同设备之间的联系以及简单的设备配置命令,以此来加强课程学习中对移动通信理论内容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核心侧 一、移动通信核心侧实习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移动通信核心网与WCDMA核心网的发展演进过程。 (2)熟悉WCDMA核心网各设备,并掌握设备的功能与设备间的相互关系。 (3)学会WCDMA核心侧各设备的简单配置。 (4)掌握移动通信核心网的通信原理。 (5)按照分组要求,每天按时到达实习地点,参加实习,并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2、移动通信核心侧主要设备硬件结构介绍 在WCDMA核心网中,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CS域子系统和PS域子系统。CS域负责 话音信号的处理,而PS域负责数据的处理。CS域子系统包括的设备主要有 MsoftX3000、UMG8900两套设备。PS 域子系统包括的设备主要有GGSN和SGSN两套设备。 除这两个子系统之外,还有HLR9820设备。WCDMA全网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WCDMA全网拓扑结构 下面,分别对移动通信核心侧相关设备做详细介绍。 1、MsoftX3000 MSOFTX3000主要完成位置管理、呼叫控制、媒体网关控制等功能,可以同时作为MSC Server、TMSC Server 、GMSC Server、VLR、SSP等功能实体进行组网。MSOFTX3000设备机框的实拍如图1.2所示。 MSOFTX3000整机采用N68-22机柜,宽600mm,深800mm,高2200mm,机柜有效空间为46u(1u=44.45mm),每个机柜可以配置4个插框,机柜分为两种: 综合配置机柜和业务处理机柜。其中,综合配置机柜必须配置,业务处 理机柜为选配。系统最多可以配置5个机柜,包括1 个综合配置机柜 (编号为0)和4个业务处理机柜(编号为1、2、3、4)。 MSOFTX3000机柜与插框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1.3MSOFTX3000机柜与插框示意图图1.2MSOFTX3000机框

移动通信 实验 解扩实验

实验十二解扩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载波已调信号m序列解扩原理及方法,掌握解扩前后信号在时 域及频域上的变化。 2、通过本实验掌握载波已调信号GOLD序列解扩原理及方法,掌握解扩前后信号在 时域及频域上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 1、观察解扩时本地扩频码与扩频时扩频码的同步情况。 2、观察已调信号在解扩前后的频域变化。 三.基本原理: m序列解扩的是在接收到的RF信号上进行的,其实解扩的原理很简单,即用一个与发送端完全相同的m序列与接收到的信号直接相乘就可以完成信号的解扩,两个m序列的相位必须一致,即接收端产生的m序列必须进行捕获和跟踪,以使其速率和相位与发送端m序列保持一致。 四.实验原理: 1、实验模块简介 (1)CDMA发送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产生PN31伪随机序列,将伪随机序列或外部输入的其它数字序列扩频,扩频增益为32,扩频后输出码速率为512kbps,可输出两条不同扩 频码信号。 (2)CDMA接收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完成10.7MHz射频信号的选频放大,当本地扩频码设置为与发送端扩频码相同时,可完成扩频码的捕获及跟踪,进而完成射频信号的解扩。 (3)IQ调制解调模块: 本模块的主要功能:产生调制及解调用的正交载波;完成射频正交调制及小功率线性放大;完成射频信号正交解调。 2、扩频后的PSK已调信号分为三路送入CDMA接收模块中,分别与结婚搜模块中产 生的m序列的超前、同相、滞后序列相乘。在扩频码没有捕获到时,同相支路的捕获输出为低电平,扣码电路工作,每周期扣掉1/4个码元,使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两个PN序列产生相对滑动,当滑动到两个序列的相位差小于一个码元时,电平,扣码电路停止工作,系统进入跟踪状态。此时超前-滞后支路产生的复合相关特性出现,经低通滤波后控制VCO,使收发端PN序列完全同步,此后跟踪过程一直存在,维持PN序列的同步。 PN码同相支路的相乘信号经带通滤波后即为解扩后的信号。该信号时一个基带信元的PSK调制信号,扩频码调制部分已经被去除。 五.实验步骤: (一)m序列扩频实验 1、在实验箱上正确安装CDMA发送模块、CDMA接收模块及IQ调制解 调模块 2、正确连线,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3、将发送模块上“GOLD1 SET”拨码开关拨为全“0”,将接收模块上“GOLD SET” 拨码开关拨为全“0”,按复位键以完成设置。 4、示波器探头接接收模块“输出2”测试点,调整“幅度”电位器使该点信号电压

《移动通讯》实训大纲

《移动通讯》实训大纲 一、实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训移动通信业务的实现,它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专业的一门实践教学课程,它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可以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在实践的层面掌握移动通信业务的相关知识。它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完成GSM移动台开机入网和关机实验,移动台主叫和被叫实验,掌握移动系统通信实验,从而掌握移动通信业务的应用。 二、教学基本内容 1.GSM 移动终端开机搜索网络的过程; 2.GSM 移动终端同基站建立RR连接的信令过程; 3.GSM 移动终端开机入网时IMSI附着的信令; 4.GSM 移动终端关机时IMSI分离涉及到的信令; 5.移动台同MSC之间的信令链路建立过程; 6.移动台主叫的呼叫建立过程; 7.与通话连接相关的七号信令消息; 8.移动台被叫的信令流程; 9.呼叫释放时的信令流程; 10.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 11.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被叫通信过程。 项目一 GSM 移动台开机入网和关机实验(12学时) 1.目的要求 (1)了解GSM移动终端开机后接入网络进入工作状态的全过程; (2)掌握GSM移动终端开机入网位置登记的信令过程; (3)掌握GSM移动终端关机离开网络的信令过程。 2.方法原理 (1)移动台开机搜索网络的过程:移动终端MS开机或者从盲区进入覆盖区时,手机将寻找PLMN(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允许的所有频点,搜寻最强的BCCH载频,接收到FCCH

信道信息,锁定到一个正确载频频率上。紧接着,MS开始解码SCH信道上与同步有关的信息。这时,MS也可以接收BCCH信道上有关小区信息的系统消息了。MS比较系统消息中所携带的本小区的LAI和手机中所存储的LAI。如果两者相同,则触发IMSI附着过程。否则,则触发正常位置更新。 (2)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介绍:MM层消息交互的建立是以RR层连接建立为前提的。信令过程中,首先是MS收到来自基站(BS)的系统消息,其中包含了基站广播的本小区的LAI号,由于这个LAI号同MS中先前存储的LAI号相同。即表示MS上次关机时所处的位置区同现在开机时所处的位置区相同。从而MS开始IMSI附着的信令过程。 (3)MS关机的信令过程介绍:关机的过程同其他的过程相同,开始是MS和BS之间进行RR连接的建立过程。之后在MS发向MSC/VLR的SABM帧中就包含消息IMSI DETACH INDICATION。收到这条消息以后,MSC/VLR就将与此MS对应的记录改为“未附着”状态。MSC/VLR维护IMSI的附着与否,作用在于当别的MS呼叫此MS时,MSC/VLR对MS寻呼之前,先查看是否附着这一位,若已附着则进行正常的寻呼,否则就不进行寻呼,直接告诉对方的MSC/VLR此MS未开机或者不在服务区。 3.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1)基站一台; (2)移动终端实验箱一台; (3)台式计算机一台; 4.掌握要点 (1)GSM 移动终端开机搜索网络的过程; (2)GSM 移动终端同基站建立RR连接的信令过程; (3)GSM 移动终端开机入网时IMSI附着的信令; (4)GSM 移动终端关机时IMSI分离涉及到的信令。 5.实训内容 (1)老师将实验箱关机,在实验箱右下的A扩展接口安插上“GSM开发模块”,用配套的RS232连接线连接“GS M开发模块”和计算机。打开对应基站电源。打开交换机的电源,交换机上按下两次“确认”键进入工作状态,显示屏上显示所属实验箱的状态; (2)打开计算机上的“移动系统信令软件”。 (3)打开主叫移动实验箱电源,等待初始化完成。 (4)按“GSM开发模块”左下角的“工作方式选择”按钮,使模块右上角“PC-SYS”对应的指示灯亮,此时计算机和实验箱上的主单片机连接; (5)在“移动系统信令软件”主界面上点击“开机信令”按钮,进入此实验界面;(6)实验箱上,先按“菜单”键,再按数字键“9”进入系统通信实验,相当于MS 开机,液晶屏自动显示本实验箱的号码; (7)当实验箱液晶屏本机号码后显示“*”时,表示移动实验箱开机入网正常,否则重复该步骤(2)或者移动实验箱关机后再开机,重复步骤(2)。观察消息框中显示的开机的信令过程。开机信令过程若正常结束,会弹出对话框“开机过程完成,终端处于空闲状态”; (8)点击“退出”按钮退出开机信令实验。下面进入关机信令实验。 (9)在“移动系统信令软件”主界面上点击“关机信令”按钮,进入此实验界面;(10)实验箱上,按“菜单”键从系统通信实验中退出,相当于MS关机;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实验一 m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m序列的性质和特点; 2.熟悉m序列的产生方法; 3.了解m序列的DSP或CPLD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m序列的产生方法; 2.测试m序列的波形; 三、实验原理 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存器序列的简称,是伪随机序列的一种。它是由带线性反馈的移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一种序列。 m序列在一定的周期内具有自相关特性。它的自相关特性和白噪声的自相关特性相似。虽然它是预先可知的,但性质上和随机序列具有相同的性质。比如:序列中“0”码与“1”码等抵及具有单峰自相关函数特性等。 五、实验步骤 1.观测现有的m序列。 打开移动实验箱电源,等待实验箱初始化完成。先按下“菜单”键,再按下数字键“1”,选择“一、伪随机序列”,出现的界面如下所示: 再按下数字键“1”选择“1 m序列产生”,则产生一个周期为15的m序列。 2.在测试点TP201测试输出的时钟,在测试点TP202测试输出的m序列。 1)在TP201观测时钟输出,在TP202观测产生的m序列波形。

图1-1 数据波形图

实验二 WALSH序列产生及特性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alsh序列的性质和特点; 2.熟悉Walsh序列的产生方法; 3.了解Walsh序列的DSP实现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悉Walsh序列的产生方法; 2.测试Walsh序列的波形; 三.实验原理 Walsh序列的基本概念 Walsh序列是正交的扩频序列,是根据Walsh函数集而产生。Walsh函数的取值为+1或者-1。图1-3-1展示了一个典型的8阶Walsh函数的波形W1。n阶Walsh函数表明在Walsh 函数的周期T内,由n段Walsh函数组成。n阶的Walsh函数集有n个不同的Walsh函数,根据过零的次数,记为W0、W1、W2等等。 t 图2-1 Walsh函数 Walsh函数集的特点是正交和归一化,正交是同阶不同的Walsh函数相乘,在指定的区间积分,其结果为0;归一化是两个相同的Walsh函数相乘,在指定的区间上积分,其平均值为1。 五、实验步骤 1.观测现有的Walsh序列波形 打开移动实验箱电源,等待实验箱初始化完成。 先按下“菜单”键,再按下数字键“1”,选择“一、伪随机序列”,出现的界面如下所示:

中国移动通信实习总结

中国移动通信实习总结 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下,我上午在暑假期间为25个工作日的时间,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吉林分公司完成夏季管理实习。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吉林移动通信公司是根据国务院管理,邮电分营,电信改革的精神要求,8月12日,1999年从企业分离,独立运作,管辖8个市分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业务部门三个单位的40个县(市)直属的全资附属公司。在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开发力度,同时提供多种业务应用的同步,始终坚持以沟通,从内心的想法和追求顾客满意。目前,全省客户超过200万,并具有覆盖面广,在全省建立高品质的沟通,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容量万。GSM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推出,在五大洲70多个国家超过140个移动运营商的国际漫游服务。正在大力发展GPRS技术,移动数据和多媒体服务,并积极推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演进。为了要了解该通信公司的实际运作模式,熟悉通信公司的运作模式,知识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测试,清楚了解他们的业务定位,良好的实习到明年的就业准备与的吉林移动人力资源接触,通过在人力资源处和办公室两次采访,我的Mishu柯实践办公厅放在我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领导的日程安排,帮助以导致该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规划,起草有关文件规定,企业职能及其他综合事务的协调。 我跟随在吉林移动相关领导,青岛海尔集团参观,访问

期间,丰富我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我有一个新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的理解,是否引入CRM管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所以我有CRM管理系统的深刻理解,在参与吉林移动客户的短消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发展,这样我就可以应用他们学到了什么,以提高综合能力;在吉林移动我系统全面了解历史移动数据服务的方向和未来,其全面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积极关注。实习,我付出与领导和同事沟通,发展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我相信,在25个工作日内实习,将成为我的生活,华丽的运动,提高青年,跳跃的音符!第一章是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宗旨,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良好的企业文化,将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文化正在逐步形成了集团在某些情况下,企业的各种资源,因此它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模仿性。我到吉林移动实习,由有关公司领导的陪同下,我来到杨屏已久的青岛海尔集团,海尔人的访问和研究,所到之处,是挑战自我,勇于创新,文化氛围无止境的追求卓越的感染。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快速发展的海尔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海尔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系统的行为,文化-核心价值观。创新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海尔发布创新的翻译,指出了,战略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班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一、实验目的 (2)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2) 2、网管操作实验 (2) 二、实验设备 (3) 三、实验内容 (3) 1、TD_SCDMA系统认识 (3) 2、硬件认知 (3) 2、1移动通信设备 (3)

2、2 RNC设备认知 (4) 2、3Node B设备(基站设备) (6) 2、4LMT-B软件 (8) 2、5通过OMT创建基站 (8) 四、实验总结 (20) 一、实验目的 1、移动通信设备观察实验 1、1 RNC设备观察实验 a) 了解机柜结构 b) 了解RNC机框结构及单板布局 c) 了解RNC各种类型以及连接方式 1、2 基站设备硬件观察实验 a) 初步了解嵌入式通信设备组成 b) 认知大唐移动基站设备EMB5116的基本结构 c) 初步分析硬件功能设计 2、网管操作实验 a) 了解OMC系统的基本功能与操作 b) 掌握OMT如何创建基站

二、实验设备 TD‐SCDMA 移动通信设备一套(EMB5116基站+TDR3000+展示用板卡) 电脑 三、实验内容 1、TD_SCDMA系统认识 全称就是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英文对应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_SCDMA系统就是时分双工的同步CDMA系统,它的设计参照了TDD(时分双工)在不成对的频带上的时域模式。运用TDSCDMA这一技术,通过灵活地改变上/下行链路的转换点就可以实现所有3G对称与非对称业务。合适的TDSCDMA 时域操作模式可自行解决所有对称与非对称业务以及任何混合业务的上/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的问题。 TD_SCDMA系统网络结构中的三个重要接口(Iu接口、Iub接口、Uu接口),认识了TD_SCDMA系统的物理层结构,熟悉了TD_SCDMA系统的六大关键技术以及其后续演进LTE。 2、硬件认知 2、1整套移动通信设备如下: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B453L07500 2.课程属性:(限选)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36,实验学时10 5.实验应开学期:秋李 6.先修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配套实验课,要求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与实践使学生加深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典型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对移动通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移动通信理论容产生一个具体的感性认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知其然,且知英所以然”,从而提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 1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2扩頻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3抗衰落技术脸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 4GSM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 5CDMA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容:

实验一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QPSK. OQPSK.MSK.GMSK调制原理及特性、解调原理及载波在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将它们的原理及特性进行对比,掌握它们的差别。掌握星座图的槪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2.实验容 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 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 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 4)观察各调制信号的区别。 5)观察QPSK、OQPSK、MSK、GMSK基带信号的星座图,并比较各星座图的不同及他 们的意义。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准备:阅读实验教程,了解QPSK. OQP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理: 2)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所有连线,形成调制解调电路。 (2)QPSK调制。设置主控菜单,选择QPSK调制及解调: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P8(NRZ-I)和TP9(NRZ-Q)测试点,观测基带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的两路波形,与输入信号对比: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H9(Q-Out),调廿示波器为XY模式,观察QPSK星座图;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P3(I),对比观测I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9(Q-Out)和TP4(Q),对比观测Q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模块的TP1,观测I路和Q路加载频后的叠加信号,即QPSK调制信号。 (3)QPSK相干解调实验。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H3(DIN1), 11号模块的TH4(Dout),适当调右11号模块压控偏宜电位器W1来改变载波相位,对比观测原始基带信号和解调输出信号的波形;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H1(BSIN),11号模块的TH5(BS-out), 对比观测原始时钟信号和解调恢复时钟信号的波形:用示波器对比观测原始I路信号与解调后I路信号的波形,以及原始Q路信号与解调后Q路信号的波形。 3)O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选择OQPSK调制模式,实验步骤同2) 4)MSK调制及相干解调实验。

通信实习员工工作心得(体会心得)

通信实习员工工作心得 通信实习可以锻炼和提高我们自己的能力,为我们在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打下基础。以下是通信实习员工工作心得,欢迎阅览! 通信实习员工工作心得【1】 大学是吸收知识的殿堂,而实习则是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最好出发点,是每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是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到,这个社会的性质,这是切身般的体会,在课堂上是我们学不到的知识因为只有亲身的经历过才算是彻底的认识它理解它打开你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迈向社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通过多方努力,我很荣幸到中国联通工作实习,主要工作是营业员,下面是本次实习鉴定。 为了最好的达到实习目的,我要体验这个社会有着经验丰富的人,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努力努力这个字眼不断的在自己的脑海里绕,工作期间,我明白了与同事们相互沟通,相互交流,这对工作非常重要,这样一来自然的顺利和同事们相处工作,投入的非常快。慢慢地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开始给了我做一些比较简单的业务。 但是时间过得非常的快,我在那里一个月就又进入了另一个环节----推销手机,本来就是非常烦琐的工作,在这实习的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面对那枯燥无味的电脑和手机而心生闷,厌倦,以至于缴费缴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当然这样会击垮个人的自信心导致这个工作的雪上加霜但是只要你真的用心去做,反而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兴趣来了,越做越觉得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反之也都是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去位子人就会发

生。因此,缴费切记: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是不会成功的,做任何事情都一样,需要的是有恒心,细心和毅力,缺一不可,那才会到达成功彼岸才不会中途落水。这就像是一场孤独的旅途,只要你坚持的走下去,你就会获得成功,汗水是助成功的路铺成的。 社会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迷茫,欣喜,乐趣。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微薄,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体会到了整个社会的强大凝聚力。另一面是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成长,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受益。充实了生活,也充实了自我。与人交流,增强了口头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顾客至上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去义乌的帮助别人,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成果,是自己陶醉在工作的乐趣当中。 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更多在感觉自己的不断的在成长,有意义的成长,在这之后我明显发现自己变得开朗,虽然我一个人的力量不能改变一些事情,但如果再多一些人的力量,整个社会的共同的努力,这才是动力之根本,动力之源泉;另一方面,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没有经验,没有与人交流的口才,在这个社会是行不通的,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挑战是一种基础的素质。于是我带着心中的问号,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也结束了这个实习阶段,在这一次的中国联通实习中,我可谓是受益匪浅。仅仅二个月的实习,我是受益终生。 通信实习员工工作心得【2】 这次学校组织的实习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但是我以100%的工作态度来对待,同时由于学习的心态来面对,而经历了这次过程,我们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实习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操作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

通信实训心得体会

通信实训心得体会 篇一:通信实训总结 通信实训总结 这次学校组织的实训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时间,但是我以100%的学习心态来对待。在这次的实训过程中,我们感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对我将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的确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这次实训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操作能力,开阔了视野,并使我对以后的工作有了定性的认识,真是让我收获颇多。现将本次实训就实训内容和实训收获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通信工作概述 通信行业产业链分类: 设备商、设计院、施工队、优公司、代维公司、软、硬件提供商、增值业务公司、终端厂商。运营商之所以是通信业的龙头老大,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给了它络经营权。用户之所以是运营商的上帝,不仅仅是用户本身使用,还有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 二、通信工程设计基础 1、通信络构成及专业划分 通信指人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观,感知世界而获 得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通信的基本形式是在

信源(始端)与信宿(末端)之间建立一个传输(转移)信息的通道(信道)。通信是通信系统的一种形式。通信系统特指使用光信号或电信号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通信是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 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的信息交换的通信体制。在通信上,信息的交换可以在用户间进行,在两个计算机之间进行,还可以在一个用户和设备间进行。 现代通信的功能结构:(1)业务:负责向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2)传送:负责向各节点之间提供信息的透明传输通道。(3)支撑:负责为业务和传送提供运行所必须的信令、同步、络管理等功能。 通信工程设计专业划分:动力(通信电源)设计专业、交换通信设计专业、传输通信设计专业、数据通信设计专业、无线通信设计专业、线路及管道工程设计专业、小区接入设计专业、无线室分系统设计专业、络规划与研究专业、建筑设计专业。 2、通信工程设计项目管理 (1)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由国家和运营商集团公司下达的建设项目;由运营商各地省一级公司下达的建设项目;由运营商各地地级市一级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