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系统节能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3 空调制冷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3. 2 冷却塔

3 .2.1冷却塔运行期间,要定时监测冷却塔的冷却效率和补水率,冷却塔补水的浮球阀应严密不漏水。并联运行的多台冷却塔,应监视并保持各塔之间的水量平衡,防止个别塔超量补水和大量溢流现象。

3 .2.2 冷却塔运行时,应经常检查冷却塔进出水管阀门及旁通管道上的阀门状况,防止阀门不正常开启造成大量冷却水从停运的冷却塔或旁通管流过,影响冷却塔效率。

3 .2.3 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应随空调负荷变化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定时监测冷却塔的出水温度,使其符合设计值,条件允许时宜适当降低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冷却水的流量应与冷水机的运行相适应。

3 .2.

4 冷却塔运行中,除应经常维修、定期清洗外,水质应符合本规程3.4节的规定。

条文说明:本规程2.3.3条第13款对冷却塔的日常保养提出了要求。影响冷却塔出力的因素一般有:(1)冷却塔配水器及填料布水不均或布水孔堵塞,应定时清理配水器的水垢、锈渣以及其他杂质;(2)冷却塔供水管的旁通管阀门未关,使通过的流量减少;(3)冷却塔进风环境不好,通风不畅或有热源;(4) 风机减速装置的皮带松弛;(5)集水盘出水口处的过滤网堵塞;

3 .2.5 冷却塔应保持通风良好,进风不应有有遮挡。

条文说明:当冷却塔周边环境发生变化时(如加广告牌等),应特别注意保持冷却塔的通风良好,进风不应有遮挡。

3 .2.6 在多台冷水机组并联供冷的系统中,在过渡季节或外界气温较低、室内冷负荷减少,只有部分冷水机组运行时,应使冷却水通过并联的冷却塔,不开冷却塔的风机而利用自然冷却的运行方式,降低能耗。

3 .2.7 对于冬季运行的冷却塔应有防冻设施,在进入冬季之前,应进行全面检查。

条文说明:对于冬季运行的冷却塔,冷却塔的底盘和相关管道一般设有自动电加热装置,进入冬季之前,应检查其是否能正常运行及是否有可靠的泄水设施等。

3 .2.8 当空调内区在过渡季和冬季利用冷却塔供冷时,应由冷却塔向内区提供全部冷量,不

再启动制冷机。

3 .2.9 冬季冷却塔供冷的冷水温度应与内区的热负荷相适应,且应严格控制冷却塔水盘内的水温不应低于最小允许温度。

3 .2.10 冬季冷却塔供冷的系统,当无内区热负荷时,应关闭循环水系统,或通过旁路运行。在室外温度0℃以下间歇运行时,宜泄掉冷却塔水盘内的水及室外管道中的水,或启动自动电加热系统。

3 .2.11 对于冬季运行的冷却塔,应经常观察进风百叶表面是否有结冰,如出现结冰现象,应适当提高冷水温度,并采取必要的融冰措施。

3.3 冷(热)水、冷却水输配系统

3 .3.1 对于全年运行的空调系统,当仅要求按季节进行供冷和供热转换时,其空调水系统

应按两管制运行;部分区域需要全年供冷时可按分区两管制运行;只有当要求供冷和供热工况频繁转换且有特殊需求时才可按四管制运行。

3 .3.2 两管制的空调水系统,在夏季和冬季应分别运行空调冷水循环泵和空调热水循环泵。

3 .3.3 运行中应监测通过每台冷水机组的冷水、冷却水量,保持各冷水机组之间水量分配均衡,水量不足会影响冷水机组的制冷效率。

条文说明:各制冷机之间管路阻力不平衡,会造成各制冷机之间水量分配不均衡,以至

影响制冷机的效率。运行中应对每台冷水机的水量进行监测。当冷水、冷却水管有旁通管时,其上的阀门正常运行时应处于关闭状态,防止部分水量从旁通管路流过,造成冷水机循环水量不足,影响制冷机的效率。

3 .3.

4 运行中应定期检测各环路及空气处理机、空调末端的冷水流量和压力值。当空调房间使用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并影响水系统的冷水流量分配时,应及时进行调节。

3 .3.5 运行中应避免冷水、冷却水系统大流量、小温差运行,尽量保持冷水、冷却水循环泵在高效区运行。当空调冷水供回水温差<5℃(二次泵系统<4℃)、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差<

10℃时,宜采取减少流量的措施,但不应影响系统的水力平衡。

3 .3.6 对于多台泵并联运行的水系统,当负荷变化幅度较大时,宜正确运用台数调节以适应负荷变化的需要。采用变频泵时,循环水泵的流量应自动随控制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3 .3.7 采用冰蓄冷空调时,运行中应注意保持空调冷水较大的供回水温差。

条文说明:采用冰蓄冷空调时,设计时已考虑了空调冷水的供回水温差:冷水的供水温度≥4℃,在制冷主机与冰蓄冷装置串联系统中,蓄冰装置在上游时,空调冷水的供回水温差采用6~8℃;制冷主机在上游时,空调冷水的供回水温差采用8~10℃。运行中应保持既定温差。

3 .3.8 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注意自动放气阀保持有效动作,随时放气和定期泄水、排污。

条文说明:空调末端水量不足甚至无水,往往和自动放气阀失效或系统最高点放气阀设置不够有关,水系统最低点宜集聚污物,定期泄水,排除污物,是防止堵塞的措施。

3 .

4 空调水质

3 .4.1 空调冷(热)水、补水的水质应符合表3.4.1-1的规定。电制冷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及补水的水质应符合表3.4.1-1的规定;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却水及补水的水质应符合表3.4.1-2的规定。

表3.4.1-1 空调冷却水、空调冷、热水及空调补水水质标准

注:1 本表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部分地方标准编制;

2 毫摩尔(mmol):国际标准的“摩尔质量”就是过去沿用的“当量质量”,2价化合物的分子量除2,做结构单元的质量。Ca2+的摩尔质量是40克,1/2Ca2+的摩尔质量是20克,1毫摩尔/升的1/2Ca

2+

为20毫克/升;Mg 2+的摩尔质量是24.3克,1/2Mg 2+的摩尔质量是12.15克,1毫摩尔/升的1/2Mg 2+

为12.15毫克/升;CaCO 3的摩尔质量是100克,1/2CaCO 3的摩尔质量是50克,1毫摩尔/升的1/2CaCO 3为50毫克/升;

3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对间冷开式系统循环冷却水水质规定: “碳酸钙稳定指数RSI ≥3.3时,钙硬度+甲基橙碱度(以CaCO 3计)的总值≤1100mg/L ”,即水中全碱度应大于总硬度,设备不易结垢;

4 表中:总硬度 = 钙硬度(Ca 2+)+ 镁硬度(Mg 2+);

全碱度 = 酚酞碱度 + M 碱度 ;全碱度即甲基橙碱度;

酚酞碱度(亦称为P 碱度):用酚酞作指示剂,用酸滴定至终点时,PH 值约为8.2-8.4; 甲基橙碱度、M 碱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酸滴定至终点时PH 值约为4.4。

表3.4.1-2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冷却水水质标准

注:1 本表按《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431-2001)、《直燃型溴化* 项目为为参考项目;

2 浓缩倍率和异养菌总数应符合表3.4.1-1的要求。

条文说明:1 表3.4.1-1是目前北京市对电制冷(机械压缩式冷水机组)空调水系统的水质标准首次做出规定,本表是参考《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上海市地方标准《宾馆、饭店空调用水及冷却水水质标准》(DB131/T143-94)、上海市地方标准《冷却塔及其系统经济运行管理标准》(DB31/T204-2002)、北京市市地方标准《供热采暖系统水质及防腐技术规程》 (DBJ 01-619-2004) 及北京市防疫站检测要求等编制;

2 表3.4.1-1内:

1)由于空调水系统的管材和阀门有大量铜材存在,当PH>10时,铜材易受到腐

蚀,因此将空调冷水和空调热水的PH 值上限值定为9.9;

2)酚酞碱度≤0.2时,钢制管材易腐蚀、酚酞碱度≥2.0时,铜制管材易腐蚀, 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主要由换热器组成,水质对机组的效率影响更大,应严格

执行国家标准表3.4.1-2的规定。

3 .4.2 空调水系运行过程中,水处理设备应保持有效运行,宜定时投加防腐阻垢剂,并对空调冷(热)水、冷却水及补水的水质定时进行监测。

条文说明:空调水管路结垢、腐蚀,增加了阻力,降低了传热,是空调能耗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经理论计算,冷凝器的污垢每增加0.1mm,换热效率降低30%,耗电量增加5~8%。为保证空调系统安全节能运行,应对空调循环水、补水的水质进行监测。空调系统设备和管道腐蚀的原因:(1)施工阶段或维修后,存留在管道、设备内的污物未清理干净,造成堵塞和腐蚀;(2)空调冷水系统虽然为闭式,但通过补水和开式膨胀水箱带入系统的溶解氧对设备、管材产生腐蚀;两管制系统空调冷热水共用管道,在冬季,由于供回水温差大,水温度高,水流速慢,水中溶解的钙镁盐受热分解,从水中析出,在管壁上结成水垢,使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加剧;(3)冷却水在循环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溶解固体浓缩倍率提高,水中溶解氧及电解质离子浓度增加,导致金属管壁发生氧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冷却塔与大气接触,溶入大气中的尘埃、杂质、细菌、青苔、氧气及有害酸性气体等,加剧堵塞和腐蚀;(4)空调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污垢、锈蚀及微生物、藻类的大量繁殖,形成生物污泥,不仅易使管道堵塞,且污垢的集聚加剧局部腐蚀,是正常腐蚀速度的4~5倍,甚至引起管道穿孔,影响运行安全。 (5)水系统长期低负荷运行,管内流速过低,管内壁腐蚀速度加大,易结垢形成腐蚀。冷却水流速适当提高,有利于降低腐蚀和污垢的沉积,从这个角度看,“母管制”易流速过低,“单元制”相对好些。冷却水的流速建议参考表3.4.2:

3 .4.3 空调制冷系统运行中,应对水系统的各种设备、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定期检测。

3 .4.

4 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凝水、冷却水等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应定期进行检测并不得检出军团菌。

条文说明: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凝水、冷却水的卫生要求见表3.4.4:

表3.4.4 空调通风系统冷凝水、冷却水的卫生要求

3 .4.5 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时,应对地下水的水质定期进行监测,水质不合格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条文说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第7.3.3条条文说明对水源热泵地下水供水水质要求如下: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